第一篇:论强化党内监督防止权力腐败(写写帮整理)
党内监督是指党内政治生活中,党员之间、组织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按照党章党纪的有关规定,从思想、纪律等方面,对党组织和党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规党纪情况的监督和督促。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搞好党内监督,才能保证党内民主,从而不断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党内监督严格地说来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过程,是在党内组织内部范围内,依靠党自身的力量实行的自我约束和完善,强调的是通过党自身的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党内监督就其政治含义而言,它是一种预防的机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
加强党内监督是反腐倡廉的关键环节。我们党是执政党,执政党的党内监督,关系到执政权力的正确行使,人民的根本和人心向背,党的阶段基础和群众基础的不断巩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很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集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几年虽然党内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在党内监督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一些领导缺乏党内平等的民主意识,自持位高权重,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只许自己监督别人,不许别人监督自己。而腐败现象又恰恰发生在这些领导干部的身上。二是监督不了。一些领导干部往往是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一身,“党的领导”变成“个人领导”,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三是无力监督。现行的纪检监察机关是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作为上级监督下级容易,而下级监督上级就很难。就出现人们常说的上级监督下级太远,下级监督上级太难,同级监督太软,法纪监督太晚,舆论监督太泛的现象。极易造成失监、失察、失真的现象,甚至出现所谓的监督“真空区域”。四是监督渠道不畅。如在一些部门办事公开透明度不高,权力运作、重大事项决策、干部选拔等工作公开性不强,公开范围不广泛,干部群众获取信息还存在不对称问题,致使在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方面受到限制。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党内监督意识,努力营造主动监督、乐于监督、支持保护监督的浓厚氛围。二是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监督的综合效果。要突出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队伍负责人是党内监督的重点,要通过合理的分权,强化内部制约,变“集权”为民主决策,杜绝少数大包大揽,个人说了算现象。同时要强化对腐败多发部位、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监督,积极探索、寻求规律,完善制度,防止因垄断等而引发权力滥用问题。要在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中实施监督,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要完善监督体制,提高监督的内在权威。首先积极报开展巡视工作,实现巡视监督与信访监督的相互结合,巡视情况与干部考察的相互勾通,巡视成果与廉政档案的综合利用,推进巡视工作的规范化。其次要积极探索建立以上级纪委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同级党委领导为辅的体制,保证纪检监察机关相对独立地实施监督检查权。同时要进一步扩大纪检监察机关的职权范围,改变纪委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违纪只有初核权、没有立案权的现状,真正赋予纪检监察机关对违纪案件独立的立案权,检查权和处分权,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
第二篇:强化权力运行监督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管,权力就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2010年5月6日,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召开的视频会议上讲话,要求贯彻落实干部监督制度,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2005年爆出的“1949年以来中国最大卖官案”的黑龙江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案中,涉案官员达265名,仅绥化市各部门一把手就有50多人。韩桂芝、马德买官卖官案涉及领导干部900多人,有多名省级干部,上百名地市级干部。据说某人给马德送了50万,第二年就被提拔为县长。如果市委书记马德的权力得到有效限制和监督,不能明里暗里决定下辖某县县长的人选,也就不会有人掏50万元向他“买”县长了。2010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制度明确了监督谁,谁来监督,出了问题追究谁,怎么追究等一系列问题。对党委党组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行为上,进行了明确规定和最基本的规范,为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起到有章有循,有规可依的作用,初步健全了防范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第三篇: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王西平等人的堕落,既是私欲膨胀、思想蜕化、灵魂畸变、防线失守的结果,同时制度疏漏和监督弱化亦难辞其咎。成摞的安全生产法规,顶不上官员一个招呼;名目繁多的地毯式、拉网式专项检查,消灭不了丛生的隐患。连主司其事的局长、处长、科长也身陷利益泥淖难以自拔,其公信无存、权威荡尽,哪里还有勇气和能力将安全生产工作抓到实处呢?
泰戈尔说:“当人是兽时,他比兽还坏。”同此逻辑,当家猫将自己看作仓鼠时,它会比仓鼠更贪婪无耻。王西平、赵威等“白加黑局长”,走向暴富之路,确实比正宗的黑社会还黑。(“大学白读论”不是遮羞布
2009-09-14 13:53:05来源:新华网 手机读新闻
近日,应届本科毕业生连峰(化名)“回炉”读技校,感叹“我的大学真是白读了”的报道引起了舆论热议。
本科生回炉,并非在今年就业艰难的背景下才有,在此之前,就有不少大学生跳出自己的专业,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毫不
相干的工作,其实,这也是本科生回炉的一种体现。具体而言,在笔者所供职的平面媒体中,就有五六个编辑与记者的专业是机电工程,但专业并没有影响他们在平面媒体工作。具体到武汉这名回炉改造的大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当下计算机的普通人才已经严重过剩。
或许,这些被迫去技校回炉的大学生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几乎每个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实际上都可能面临着回炉的过程,而且大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没有任何关联,之所以这些人依然能干得非常出色,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个人的后天努力与重新学习。从这一点而言,本科生回炉其实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而非个别的小众化的问题。
至于大学白读论,怎么看都像是一块遮羞布。诚然,决定一个人能否就业的因素非常多,但也与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不能完全归咎于大学教育。
尽管目前大学教育体系并非尽善尽美,但有一点不容置疑,即大学是让学生学会心智健全地认知世界,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与判断能力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学什么专业就必须终身从事这一专业的地方,如果大学生意识不到这一点,则令人遗憾。
毕竟,专业受到了限制,但人是可以活学活用的,不论什么情况,倘若都拿出大学白读论来为自己辩护,那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更是这些学生没有意识到为何找不到工作的真正原因的体现。大学白读论,本来就不该是块人人适用的遮羞布。★
政协委员吃盒饭本不该是新闻
2009-09-14 13:54:51来源:新华网 手机读新闻
协委员吃盒饭了,竟也成了新闻,不免让人汗颜。这些年,我们这些大学老师参加学生论文答辩的时候,哪一次中午不是吃盒饭。为何教授吃盒饭、农民工吃盒饭、工人吃盒饭„„不能成为新闻,而政协委员吃盒饭就能成为新闻呢?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政协委员吃盒饭本不是新闻,吃的人少了,也便成了新闻。按照“惯例”,广州市政协应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培训,吃的都是“大餐”,中午还能开房睡午觉。即便是这样,平常还是有一些委员会在附近酒店“加餐”。我们无从得知“大餐”是什么样的标准,也无法知道“加餐”会加到什么水平,我们只知道,政协委员吃盒饭确实并不多见。
“大餐”与“加餐”成了“惯例”,不知是从何时开始的。但这个“惯例”肯定不会是传统,因为我们党和政府的传统应该是“艰苦朴素、廉洁勤政”。当铺张浪费成了“惯例”,于是乎,政协委员吃盒饭,也就成了新闻。
政协委员吃盒饭了,现在是新闻。但我更愿意看到,政府官员吃“大餐”与“加餐”之类的新闻——当这些事件重新变成新闻之时,或许便是“艰苦朴素、廉洁勤政”的传统回归之时。(刘义昆)★
第四篇: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
看完《触目惊心的法官腐败案》专题教育片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教育片中揭露的反面典型人物从公仆到罪人,从辉煌到堕落,从法官到囚犯,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沉重的。剖析他们的人生历程,他们中的大多数,原来也是有理想,有才干,有抱负,对工作也认真负责,甚至对人民作出过贡献的。但是,也就是在他们职务升迁、权力增大以后,贪图享受的私欲膨胀了。学习,不再认为是自己人生的需要;法纪,不再认为是自己必须遵守的准则。特别是在各种各样的诱惑下,怀着侥幸心理,凭借手中的权力,巧贪豪取,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
XX市中级人民法院中产生的“窝案”,特别是副院长柯某等人被查处,在司法界乃至全社会都引起很大反响。人们震惊之余,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中央、省、市反腐的决心,同时,也增加了对当前法官腐败现象的忧虑,再次引发人们对司法监督问题的思考。
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建国前夕,著名爱国人士
一、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可如今忘记这句老话的官员恐怕不在少数;把这句话当作口头禅说说而己的官员也大有人在。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权力来自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没有人民,权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级领导干部是受党和人民的委托,来行使管理党、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用之必须为人民。作为领导干部,要常怀为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掌权的根本动机和目的。一要严于律已。要习惯于在各种监督下办事,经常性的监督能促进工作,要“吾日三省吾身”,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以良好的形象立规矩,树标杆,带好队伍。二要防微杜渐。当前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十分激烈,一些不法之徒腐蚀党员干部的势头猖獗,手段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永不懈怠。三要慎重交友。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纷繁芜杂的事,党员干部惟有“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才能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权力价值观上,历来就有贡献与索取这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因素,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才能抗拒诱惑,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正确地对待待遇问题,更不应该有愧于我们得到的待遇。其次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许多高官落马,法官丢帽,多由“权力”引发,导致心态失衡,为求心理“平稳”,走向极端,走向犯罪。作为领导还要管好亲属,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对他们要经常教育,严格管理,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干违纪违法的事。权力是人民给的,理所当然地要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只有鞠躬尽粹,造福一方,才算得上是尽到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才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拥护。同时,也得到党人民给予的包括物质利益在内的法律和政策所规定的报酬。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乐于奉献,不计较得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
三、必须树立正确的监督观。领导干部身处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支配地位,可谓众星捧月,因为有权,恭维之话不绝于耳,颂扬之声随处可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领导干部不清醒、不警觉、不自律,就可能陶醉在权力的光环之中。长此以往,必然是家长制思想与作风占据统治地位。此时,你可能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而缺少的是真诚和实话实说,直率的批评和诤诤直言更是难得一见。不是群众不想说真话实话批评话,而是不敢说逆耳之忠言了。久而久之,“水热蛙死”的悲剧不可避免。实践证明,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要确保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加强监督,特别是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严格规范领导干部的交际行为,加强对权力动作的制约,确保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制度的落实,加大领导干部交流轮岗的力度,形成多种监督形式的整体合力,提高监督工作的实效。
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要认真履行职权,努力规范决定权,完善任免权,强化监督权。在行使人大任免权上,要真正把那些政绩突出、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廉者民之表,贪者民之贼”。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以柯某等人反面典型为鉴戒,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政廉政,为党和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
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
----观《触目惊心的法官腐败案》有感
看完《触目惊心的法官腐败案》专题教育片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教育片中揭露的反面典型人物从公仆到罪人,从辉煌到堕落,从法官到囚犯,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沉重的。剖析他们的人生历程,他们中的大多数,原来也是有理想,有才干,有抱负,对工作也认真负责,甚至对人民作出过
贡献的。但是,也就是在他们职务升迁、权力增大以后,贪图享受的私欲膨胀了。学习,不再认为是自己人生的需要;法纪,不再认为是自己必须遵守的准则。特别是在各种各样的诱惑下,怀着侥幸心理,凭借手中的权力,巧贪豪取,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XX市中级人民法院中产生的“窝案”,特别是副院长柯某等人被查处,在司法界乃至全社会都引起很大反响。人们震惊之余,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中央、省、市反腐的决心,同时,也增加了对当前法官腐败现象的忧虑,再次引发人们对司法监督问题的思考。
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建国前夕,著名爱国人士黄元培先生与毛泽东主席有过一次谈话。黄元培先生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更迭,这是历史发展的周期率,共产党执政将如何。毛泽东主席沉思片刻后答道,只有民主,只有靠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靠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人亡政息。作为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和行使手中的权力。这是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终生认真研修的课题。
一、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可如今忘记这句老话的官员恐怕不在少数;把这句话当作口头禅说说而己的官员也大有人在。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权力来自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没有人民,权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级领导干部是受党和人民的委托,来行使管理党、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用之必须为人民。作为领导干部,要常怀为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掌权的根本动机和目的。一要严于律已。要习惯于在各种监督下办事,经常性的监督能促进工作,要“吾日三省吾身”,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以良好的形象立规矩,树标杆,带好队伍。二要防微杜渐。当前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十分激烈,一些不法之徒腐蚀党员干部的势头猖獗,手段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永不懈怠。三要慎重交友。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纷繁芜杂的事,党员干部惟有“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才能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权力价值观上,历来就有贡献与索取这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因素,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才能抗拒诱惑,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正确地对待待遇问题,更不应该有愧于我们得到的待遇。其次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许多高官落马,法官丢帽,多由“权力”引发,导致心态失衡,为求心理“平稳”,走向极端,走向犯罪。作为领导还要管好亲属,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对他们要经常教育,严格管理,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干违纪违法的事。权力是人民给的,理所当然地要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只有鞠躬尽粹,造福一方,才算得上是尽到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才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拥护。同时,也得到党人民给予的包括物质利益在内的法律和政策所规定的报酬。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乐于奉献,不计较得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
三、必须树立正确的监督观。领导干部身处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支配地位,可谓众星捧月,因为有权,恭维之话不绝于耳,颂扬之声随处可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领导干部不清醒、不警觉、不自律,就可能陶醉在权力的光环之中。长此以往,必然是家长制思想与作风占据统治地位。此时,你可能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而缺少的是真诚和实话实说,直率的批评和诤诤直言更是难得一见。不是群众不想说真话实话批评话,而是不敢说逆耳之忠言了。久而久之,“水热蛙死”的悲剧不可避免。实践证明,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要确保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加强监督,特别是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严格规范领导干部的交际行为,加强对权力动作的制约,确保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制度的落实,加大领导干部交流轮岗的力度,形成多种监督形式的整体合力,提高监督工作的实效。
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要认真履行职权,努力规范决定权,完善任免权,强化监督权。在行使人大任免权上,要真正把那些政绩突出、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廉者民之表,贪者民之贼”。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以柯某等人反
面典型为鉴戒,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政廉政,为党和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