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确应对舆论监督是领导干部
正确应对舆论监督是领导干部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人民群众表达意见诉求、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和舆论工具。当前,随着新闻媒体舆论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日益深入,各级职能部门及领导干部成了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舆论监督也成为了干部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执政的一面镜子。
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当然,也有部分新闻媒体在报道时,情况掌握不全面,观点偏激,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避让三分。但是不可否认,也确有少数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的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有的一被媒体曝光、批评就大为光火,觉得丢了他的脸面,坏了他的政绩;有的对揭露出来的问题避重就轻、敷衍塞责,解决起来更是推诿扯皮、态度消极;还有的对舆论监督采取抵制、对抗态度,封堵媒体记者,压制群众批评。
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群众的监督。领导干部的积极参与和全力配合,是舆论监督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干部应正确对待舆论监督,不断增强接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逐步养成在舆论监督下工作的习惯。
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舆论监督传播快、范围广、影响大,有很强的震慑力和广泛的警示作用,具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一些领导干部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登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真心诚意、自觉自愿地接受舆论监督,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大量事实表明,领导干部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善于利用舆论监督推动改进工作,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反而有利于树立民主、开明、自信的形象。
要重视舆论监督,积极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如何,实际效果怎样,上级领导的评价只是一个方面,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欢迎不欢迎、答应不答应,才是检验我工作业绩和实际效果的根本标准。舆论监督集中反映了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对舆论监督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充耳不闻,就很容易骄傲自满、盲目乐观,必然导致决策失误,劳民伤财,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重视舆论监督反映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借助舆论监督,推动问题解决,改革创新工作。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真诚欢迎舆论监督,还应该适应时代要求,增强舆论意识,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和运用舆论力量推进工作的能力。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特别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的不足和疏漏,增强工作的前瞻性
和预见性。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解决难点问题,利用舆论监督引起人们对难点问题的关注,集聚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舆论力量,变被动为主动,推动“老大难”问题的解决。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推动工作改进创新,针对舆论监督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延伸工作触角,细化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方式,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杜绝类似事情发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人民监督,党和政府才不会懈怠。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通过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在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加强沟通交流的桥梁。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正确面对舆论监督
一、正确认识舆论监督;
二、舆论监督面临的问题;
三、关键在于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
四、适应在媒体注视下开展工作;
五、建立舆论监督合作机制;
六、积极对待舆论监督;
七、正面纠正失实的报道;
八、正确面对舆论监督的根本。
行政监督面临的难题及其对策
从行政监督领域中存在的难题看,我们要实现依法治国的奋斗目标还有相当艰难的路要走。
1、抽象行政行为的产生过程和产生结果是司法监督的死角。
依法行政指的是国家政府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责。依法行政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要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二是政府一旦作出违法的行政行为能依法予以纠正;三是应该由政府负责做而政府不做的失职行为,法律能及时的制裁并给予责任追究。依法行政,强调的是法律在约束行政行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法的严肃性和法的权威性既体现在政府的行为依据上,又体现在纠正偏差行政行为的能力上。政府做出的行政行为要有法律依据,要受到法律的监督,政府违法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既然抽象行政行为是政府的行政行为,那么,其产生的过程和结果都有个法律认定的问题。比如,是否遵守了法定的权限和办事程序,是否经过了论证、规划、起草、协商、讨论、协调、审查、审批、备案、公布等等,都应该受到法律监督。
2、司法权和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滞后。
依法行政的“法”指的是由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所形成的全社会都必须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值得研究的是,行政机关自己制定规范,自己执行规范,自己裁决因执行规范而发生的争议,这种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行政管理方式,决定了权力拥有者可以以国家名义强制被管理者服从,政府官员所从事的行政管理行为拥有对社会财富的支配权。而“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3、公众监督权力没有被置于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
公众监督权力是民间的个体的监督政府行为的权力,这种权力不具备国家强制力,在监督效果上无法直接对监督对象的违法后果实行惩治。由于政府的行政权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控制性,以及司法和执法部门受利益驱使容易产生腐败,使公众的监督权力非常容易流于形式。另外,公众监督权力在行使的时间上,都是在公共权行使违规后对其追惩性的事后监督,在权力行使前的预防阶段,行使中的控制阶段,公共权力的拥有者不愿受到监督,公民个人不知道情况不能监督,知情者看到监督风险太大不敢监督,社会其它监督机构形不成合力无法监督。
4、行政权力过分集中给政府官员腐败埋下祸根。
行政权的运行采取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机制,在权力运行中“家长制”的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权力运行的异化问题出在权力运用的过程之中:一是在权力的授予环节上,存在着暗箱政务;二是在权力的使用环节上,信息错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权积极介入社会资源分配的做法,导致了企业行为的扭曲。当政府掌握着资源配置生杀大权时,试图谋取某种私利或特权的企业或者个人,其首要任务就不再是通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到市场上争取,而是以各种手段去拉拢收买控制资源的政府官员和部门,通过走捷径去获取利益。
5、行政监察机关的权力行为不受人民司法的监督。
我国的行政监察机关设在政府系统内部,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独立行使行政监察权,其监督的功能是:保障功能,从权力运行机制内部去规范和制约被监督者的行为;防范功能,防止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发生;控制功能,对偏离正轨的行为给予及时制止;揭露惩戒功能,对违法行为按法律规定予以制裁;威慑护善功能,维护、保护、弘扬廉洁奉公行为。但是,监察权的行使不受人民法院司法监督的独立性却弱化了这些功能,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4项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
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行政监察法》第41条和《行政诉讼法》
第12条第3项规定,即使由此引起了行政纠纷,也只能由上一级监察机关或者监察部以复核决定的方式予以最终解决,而不能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监督的方式解决。这就是说,行政监察机关永远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行政权的相对人即使不服行政机关做出的“最终裁决”,也无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6、行政权运行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行政监察法》虽然对监察机关的职责权限、监察程序、法律责任等作了严格的法律规定,但是,其规定并没有解决一级政府组织权力的主要行使者受到监督的问题。《行政监察法》对监察机关的职能规定是只能对本级政府任命的公务员实施监督,本级政府的领导成员由上级政府的监察机关实施监察,这就形成了权力行使单位的主要领导在本级监察机关眼里是垂直上级,对其无权行使监察权,他们只能由上级监察部门对其监察。而他们的上级对其知情的程度和监察的力度却没有硬性规定,这种监督的后果是给行政权滥用留下了空间。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由行政组织外部的异体监督和行政组织内部的同体监督两部分组成。外部有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党内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内部有群众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这些监督打折扣的原因:一是专门监督机构受制于监督客体,缺乏相对独立的权力和能够与同级或上级组织抗衡的权威;二是监督权处于事后行使,没有进入到权力行使的过程之中;三是监督主体自身的评价机制不健全,上级行政监督机关对下级行政监督机关缺少工作政绩的评价机制,一级行政机关发生非法行政的现象,该级的行政监督机关应该受到何种失职追究不明确。
7、行政权缺乏责任追究的法律规定。
就我国权力运行过程而言,一个比较突出的弊端是权力和责任相分离,对于权力界限范围,权力行使主体如何对自己的权力行为承担责任、义务,缺乏明确的规定。邓小平指出:“各地的企业事业单位中,党和国家的各级机关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人负责。名曰集体负责,实际上等于无人负责。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所以急需建立严格的责任制。”(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缺乏责任制的权力运行机制,极易导致权力滥用和权力腐化。在廉政建设中,对腐败行为的追究基本上只追究当事人,而几乎从不追究当事人的领导责任,只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身廉洁自律,而忽视对该组织领导者的责任追究。在用人方面,对违反干部政策,不按规定行事造成失误的,缺少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对推荐失误,考查失误,任用失误的,难以按法律处罚。在项目投资方面,资金批出去收不回来却难以依法追究
审批者的责任。
8、行政权行使程序违法的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国行政程序建设的一大特征就是制度化与法治化特色不明朗,随意行政和恣意行政现象严重。”(张正钊,韩大元.比较行政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99-600.)行政程序,指的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开展行政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定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规则。行政机关和行政权相对人双方对行政程序的认同和遵守是衡量一个国家行政法治的基本尺度,严格按照程序办事是依法行政的起码要求。违反法定行政程序用权,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其行为给权力滥用留下空间。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法典,办事程序五花八门。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人民法院判决撤消或者部分撤消,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这是目前立法形式明确地将违反法定程序作为认定行政程序违法的标准和依据。但是,《行政诉讼法》颁布至今14年来的相关资料表明,司法审判实践中未出现过一起法院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撤消行政行为的审判。没有这种案例并不能说明各级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行为都符合程序规则,相反,行政机关程序违法的现象并不鲜见。既然违法,又得不到纠正,原因就在于对行政程序违法缺乏实质的认定标准,没有法定的标准。
9、透明行政的法规建设滞后。
我国宪法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获得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宪法的规定,为行政公开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人民把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交给了政府,当然有权了解政府行使权力的质量和过程。现实状况是,人民的这种知情权缺少法律保障,政府侵害公民知情权的法律界定不明确。
行政监督面临的问题很多,决不仅仅表现在这九个方面,要实现依法行政,这九个方面至少值得我们认真对待,深入思考,并研究相关对策。
第二篇:正确应对舆论监督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正确应对舆论监督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人民群众表达意见诉求、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和舆论工具。当前,随着新闻媒体舆论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日益深入,各级职能部门及领导干部成了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舆论监督也成为了干部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执政的一面镜子。
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当然,也有部分新闻媒体在报道时,情况掌握不全面,观点偏激,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避让三分。但是不可否认,也确有少数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的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有的一被媒体曝光、批评就大为光火,觉得丢了他的脸面,坏了他的政绩;有的对揭露出来的问题避重就轻、敷衍塞责,解决起来更是推诿扯皮、态度消极;还有的对舆论监督采取抵制、对抗态度,封堵媒体记者,压制群众批评。
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群众的监督。领导干部的积极参与和全力配合,是舆论监督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干部应正确对待舆论监督,不断增强接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逐步养成在舆论监督下工作的习惯。
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舆论监督传播快、范围广、影响大,有很强的震慑力和广泛的警示作用,具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一些领导干部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登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真心诚意、自觉自愿地接受舆论监督,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大量事实表明,领导干部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善于利用舆论监督推动改进工作,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反而有利于树立民主、开明、自信的形象。
要重视舆论监督,积极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如何,实际效果怎样,上级领导的评价只是一个方面,1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欢迎不欢迎、答应不答应,才是检验我工作业绩和实际效果的根本标准。舆论监督集中反映了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对舆论监督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充耳不闻,就很容易骄傲自满、盲目乐观,必然导致决策失误,劳民伤财,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重视舆论监督反映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借助舆论监督,推动问题解决,改革创新工作。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真诚欢迎舆论监督,还应该适应时代要求,增强舆论意识,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和运用舆论力量推进工作的能力。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特别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的不足和疏漏,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解决难点问题,利用舆论监督引起人们对难点问题的关注,集聚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舆论力量,变被动为主动,推动“老大难”问题的解决。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推动工作改进创新,针对舆论监督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延伸工作触角,细化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方式,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杜绝类似事情发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人民监督,党和政府才不会懈怠。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通过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在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加强沟通交流的桥梁。
第三篇:正确的舆论监督也是主旋律
正确的舆论监督也是主旋律
前不久,一位省委书记接受记者采方:正确的论监督也是主旋律;我们欢迎论监督我,:这句话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论监督,理应成为主旋律的内容。主旋律并不狭隘,本也具有多样性,甚至是立体的,动态的。就像乐曲的主旋律要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一样,论的主旋律也应兼容歌颂与批评、支持与监督。
正确的论监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论的监督是减震器和解压阀,是衡量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社会机制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这个主旋律要求我们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关注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一切,既报道真、善、美,也揭露假、恶丑。
只有哪些不正确的舆论监督,才不是主旋律,甚至是杂音、噪音。为讲新闻真实性,不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原,不按社会大多数人的要求反映真实情况,这样的“舆论”是不正确的,非但起不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反而会混淆是非、蒙蔽视听。
然而,一些人认为,只有那些拥护、歌颂、赞美的舆论才是主旋律,而哪些对社会上某些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揭露、批评的舆论监督中,则不是主旋律。后者
第四篇: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落实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内容提要】:发展观与政绩观紧密相连。发展观引领着政绩观,政绩观体现着发展观, 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才能“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创造出真正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政绩。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政绩观 领导干部
胡锦涛总书记早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就明确指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又进一步强调,要进一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总书记的这些要求, 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 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与政绩观紧密相连。发展观引导着政绩观, 政绩观体现着发展观。如果说,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就是要明确“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的问题, 那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明确“为谁发展”的问题。只要领导干部都能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发展观的指导下为民求政绩,都能在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政绩观的支配下科学谋发展, 我们就一定能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开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一、政绩观反映领导干部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根本态度 政绩, 是党政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 简言之, 政绩即工作成果。作为工作成果, 政绩可以从总体上反映党政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从而成为评定领导干部领导能力的重要基础。作为行政行为的结果, 政绩是客观存在。政绩观, 是领导干部对工作成果的认识, 对自己行政行为的价值判断, 是主观认识。同样的工作成果, 由于认识的差异, 有的人认为是了不起的政绩。有的人却认为不是什么政绩, 甚至是劣绩;同样做一件事, 有人认为干得值, 有人认为干得不值。正因为有不同的政绩观的引导, 领导干部创造的政绩就大有差异。在实践中, 有的领导干部创造的政绩实实在在, 可以真切地感受到, 其政绩在社会上、在人民群众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让人民群众都得到极大的好处。这样的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十分明确, 就是“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而有的领导干部, 其“政绩”让人们看不见、摸不着, 感受不到, 或者虽然看到了, 得到的却是负面感受。这些人为了堆积自己的“政绩”,非常善于在媒体上制造工作成绩, 为此不惜弄虚作假, 把芝麻说成西瓜。在这些人的政绩观中, 长处是自已的,短处是别人的;成绩统统揽过来, 失误全都推出去, 可谓出“政绩”不择手段。说到底, 这些人的政绩观也十分明确, 那就是把分内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全都当成了自己步步高升、谋取自己私利的垫脚石, 当成了向党和人民要地位、争利益的凭据。可以说, 领导干部的政绩观, 反映了其对待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态度。建立什么样的政绩观, 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观点。领导干部的头脑里, 如果有正确的思想路线、群众观点和政绩观在起作用, 就能引导自己“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如果是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 就会把自己引到既害人又害己, 也一定会损害人民利益、贻误国家事业的歧路上去。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保证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是更好地贯彻党的宗旨的需要。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它要求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在工作中埋头苦干, 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造福人民。
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干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扎实的政绩, 才能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先进文化的进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反, 在错误政绩观支配下干出的所谓“政绩”,也一定是与党的宗旨和人民利益要求背道而驰的。现实中, 一些领导干部在不正确的政绩观支配下, 或违背客观规律, 盲目追求高指标, 铺摊子, 上项目;或大摆花架子, 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其炫目的数据中隐藏着经济危机, 其靓丽的表象遮掩着腐败, 根本经受不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和人民群众检验。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我们党最大、最现实的政绩, 是可以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政绩, 是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政绩。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党, 关键在人, 归根到底要靠领导干部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努力奋斗。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同党员、人民群众一起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实实在的业绩, 才能使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树立正确树的政绩观,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领导干部是一个地方的当家人,作为一个执政党来说,就是整个国家的当家人。这个“家”如果当得不好, 不能认真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同样有被撵下台的危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就会促使领导干部时刻想着努力创造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 就会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用辉煌的政绩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 从而获得人民一如既往的拥护与支持。同时, 领导干部在正确政绩观引导下创造政绩的过程, 也是提高自己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本领和提升执政能力的过程。因此,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关党的历史使命与执政能力。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是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有了正确的政绩观, 领导干部就能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和佳绩, 我们党就可以造就出德才兼备、注重实效、群众公认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如果政绩观错了, 领导干部就会谋取个人利益, 沽名钓誉, 搞虚假政绩, 不仅会贻误党的事业, 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也会妨碍领导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 最终影响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领导干部要想更好地发展, 要想在建设小康社会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按照客观规律, 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去创造利国利民的政绩, 才能获得党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拥护,党和人民群众也才会放心地将其推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
三、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和落实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政绩观
从一定意义上说, 政绩观是发展观的延伸和体现。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我们所追求的发展, 是以人为本,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发展, 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绩正是为了实现这样的发展所创造的政绩。领导干部在政绩问题上, 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 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众身上, 在实际工作中, 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第一、要始终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的发展观来引领, 也就是说, 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来校正和确立自己的政绩观。例如,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那么政绩就不能是单打一,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 而置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于不顾, 更不能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去实现所谓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 那么就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上来统筹考虑, 创造政绩, 尽量减少与避免社会发展中的“长腿”与“短腿”现象,促进 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 那么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生存环境的改善,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努力创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绩, 绝不能造成“一代人的‘政绩’, 几代人的包袱”;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 那么就要在领导和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事务时, 做到总揽全局, 全面规划, 兼顾各方, 协调发展。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才能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判断政绩观正确与否, 衡量的根本尺度就是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二、要始终依照“以民为本、万事民为先” 的准则, 全心全意为民创佳绩。共产党人的政绩, 说到底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是为人民造福。为民造福, 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人民安居乐业;就是要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开辟致富之路, 不仅是给他们送钱送物解决一时之需, 更要给人民群众一只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让他们自主发展, 依靠自己长久富裕;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远离贫困, 走向富裕, 奔向小康。同时,为民造福,不仅指让人民群众物质上富裕, 也指让人民群众精神上幸福。坚持这一尺度, 就要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此外, 为民造福, 不是少数人的福, 而是全家福——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道路。因此, 坚持用为民造福的尺度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时, 不仅看他们为民造了多少福, 而且要看他们所造的福是否使全体人民走向富裕, 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俗话说,“雁过留声, 人过留名”, 为官一任, 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想、可圈可点的政绩, 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为民造福这个宗旨, 一味地想自己出风头, 好大喜功, 搞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注水工程” ,就不是为民创政绩, 而是“作秀” 了。其结果, 只能是损害科学发展观, 败坏领导干部的形象。因此, 在干部的考核任用上, 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 坚持用是否服务人民、造福人民, 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是否对子孙后代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 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
第三、要始终做到“真抓实干, 务求实效”, 踏踏实实为民创实绩。
求真务实, 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所谓“实”, 就是办实事、重实效、务实绩。实事, 就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事情, 就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实效, 就是办的事有效率、有效应。实绩, 就是办的事有效益、有实惠。这三者紧密相连。领导干部创政绩时, 必须将三者联系起来思考, 要做的事情,既要实在, 又有实效, 更要对社会、对人民群众有实际的好处。
“实”,就是发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抛弃私心杂念, 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 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上, 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就是要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责任感和精神, 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为群众办实事, 通过办实事来凝聚民心、树立威望、密切关系;就是要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下岗就业、社会保障、脱贫致富、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难事上, 敢于啃“硬骨头”, 做出让群众满意、高兴的政绩来;就是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大胆探索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新途径, 大胆创新工作思路, 创特色, 求实效, 造福于群众, 在人民的心目中树立起“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的丰碑。
第四、要始终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 看政绩, 诚心实意为民创真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的政绩。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来看待和考量干部的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 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 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 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发展, 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经济总量增长, 又要看人均生产总值的增加和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 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 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 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 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 鼓励干部多干打基础, 利长远的事, 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 就是要倾听群众呼声, 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最根本的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追求什么样的政绩, 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已的试金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认识和看待政绩, 真正树立和落实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政绩观。
真正的政绩是“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的佳绩, 是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的实绩, 是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真绩。领导干部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利国家、顺民心、济苍生的事, 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里, 一切以人民的意愿为皈依, 才能创造出真正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政绩。
第五篇: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
甘肃省平凉市委党校管理教研室万明义
【摘要】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是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应对媒体的基本原则、方法技巧和如何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领导干部〒应对媒体
随着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要求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公开,使人们更容易地获得各种政务信息。如何应对媒体、如何引导舆论,已经成为领导干部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也是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人曾有一句话,一言可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大众传媒未必能做到这一点,但实际它的作用确实不可小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媒体已经形成了一种公共力量。作为领导干部,应该从与媒体的相处中,学习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会理性的、艺术地对待媒体。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党和政府工作的开展,也能树立起亲民、透明、开明的政府形象。
1.应对媒体的基本原则
1.1〒尊重媒体,要用坦诚的态度去应对媒体。其一是对媒体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心态。无论国内国外、高层低层,都免不了要碰到媒体的场合,回避和抵触解决不了问题,关注负面事件是人的本性,追逐负面新闻是媒体的本性,无论哪里都一样,连国家领导人都会经常碰到和媒体较量的场合。对于媒体的采访要求和询问问题时,要作出快速响应,一方面,给予积极回应,安排采访,了解核实情况,予以答复。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接受采访或没有明确口径予以答复,也要及时告知媒体,这样也是一种回应。其二是要诚信、负责,不要耍弄、迎合媒体。领导干部的诚信代表和展示政府或组织的形象和信誉,其言行代表政府,不要以打发记者“纠缠”的态度来对待媒体、耍弄媒体。应对媒体要诚信公开,不说谎,不猜测,不推测,不发表个人观点。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和来采访负面影响的记者。面对突发事件、危机事件,最关键的是如何处理。同时如何通过舆论来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帮助非常重要,它可以检验政府的应急能力。处理的好,就可以在公众中树立高效、勤政的政府形象,更能够寻找新的空间,创造新的活力。
1.2〒前后一致,信息清晰。回答媒体采访,要认真准备回复口径,不要轻易和草率表态。口径要前后一致,简练清晰,表明立场、态度,重点要突出,条理要清楚。有些口径则要简要介绍事情的经过、处理的情况及政府的态度,内容要具体,并有一定的信息量。
1.3〒谈吐、着装要注意形象。在谈吐上,尽量用白话,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多地使用术语和更多的抽象数据,尽量把一些数据变成一些形象的话语;不要用长的句子,尽量直奔主题;一定要言之有物,讲真话,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要拖泥带水、画蛇添足,不要兜圈子打瓜皮,不讲官话,套话;语速要适中,口齿清晰,语调富于变化;接收广播电视采访时,尤其是电视采访时,应该视同在聊天,和记者在同一屋子谈话时,不要大喊大叫;在举止上,首先坐姿要端正,自然,放松,再放松,不能心不在焉,也不能过于低调。眼神对着镜头,不要故作姿态过于放松。站立时要自然站立,并恰当地使用手势,要生动活泼,不要呆若木鸡。面部表情要因题而议,恰如其分,不要千篇一律。要恰当地注视,要诚恳,切忌扑簌迷离,要自然亲切,切忌摇曳不定。也可适当与采访者的适当交谈;在着装上,接受采访或出席重要活动时切忌浅色、黑色和褐色西服,比较适合的是蓝色和灰色西服;切忌正装白袜子;切忌西服正装套羊毛衫;切忌皮带上有东西,如钥匙、手机等;尽量不要佩戴水晶眼镜,特别是有色眼镜和变色眼镜;衬衣尽量是浅色的或宽纹的,不要穿深于领带的衬衣,领口要恰到好处,领带要系到腰带下面一点正好。女士切忌穿面料过于花哨的服装,而且首饰挂件不要佩戴太多。
2.应对媒体的方法与技巧
应对媒体,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怎么说。永远不要对记者说“无可奉告”。说“无可奉告”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关键在于如何抓住一切机会将你手头的信息巧妙地告诉记者。
1、如何回答敏感问题。可使用以下方法:
利用搭桥法:
我们不赞成……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
“不是……”,“请允许我来解释一下……”(搭桥)
“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
“我不会对此妄加猜测……您应当关注的是……”(搭桥)
使用“桥接法”重申重点:
“真正的问题是……”
“着重强调的是……”
“更重要的是……”
“最重要的一点是……”
“这是较重大问题的一个方面……”
“诚如所言,除此之外还有……”
“在弄明真相之前谈论为时过早,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
“我对此没有把握,但我所知道的是……”
“我们可以从这样的视角来看……”
“这让我想起……”
“让我强调一下……”
“人们对此可能有某种误解,但真相是……”
有效强调法:
“要切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
“我今天谈了许多问题,我想,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请允许我再明确一点……”
“如果说我们要重视一点的话……”
重复法:
不断重复你的要点;选择恰当的内容,不断重复它们;在采访中,集中宣扬你最想表达的信息;当主持人把问题引向其他问题时,你要把采访拉到你想说明的核心信息,回到开头重申的主旨信息。
2、如何应对负面新闻。一要争取主动,为我所用。面对负面新闻,做到不回避、不掩饰,应对不应付,主动不被动。要学会与媒体沟通,做到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切忌封锁消息、隐瞒事实,应通过正确、有效的新闻发布与信息传播扭转局面,摆脱被动。二要诚信公开,敢于面对。要尽快公开事实真相,客观分析其中的原因,争取公众的谅解和支持。对一些符合事实,以改进工作为目的的监督报道,要虚心接受,静下心来查找问题,勇于承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三要把握时机,化危机为机遇。要通过媒体告诉公众政府努力和所为,告诉公众政府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赢得公众的信任,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机遇。
3.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
首先,对媒体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媒体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我们表面上应对的是媒体,而媒体背后是公众。媒体好比一把双刃剑,运用好,就能引领媒体,引导舆论,从而树立政府勤政、高效、亲民的政府形象;如果运用不好,媒体也有可能推波助澜,使小危机演化为大灾难。
其次,要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在媒体眼中的形象,也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对媒体的影响力。领导干部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政治理论,说话才有底气,讲话才有分量,媒体和公众才能信服,才能推动实际工作。
第三、要注意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新闻意识和媒介素养。
随着政治文明的发展,公众越来越多地要求领导干部的行为公开化、透明化。接受媒体的采访和监督,既是领导干部满足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又是领导干部展现个人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要恰当地
应对媒体,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媒介素养。这样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就能审时度势,对事件性质迅速做出深刻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
第四、要掌握必要的媒体应对原则和技巧。一是要遵循真实、坦诚的原则。面对问题的实质,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坦诚对待,不拒绝,不回避,不隐瞒。二是要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面对媒体发表言论,必须前后一致。三是要遵循主动的原则,要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绝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同时要及时主动地发布正确的信息。四是要把握分寸,遵循适度的原则。五是要全面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塑造领导干部的良好的媒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