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党的纯洁性推动监狱发展建设
以党的纯洁性推进监狱发展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党的纯洁性问题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对监狱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纯洁性是一个政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一个政党,如果失去了先进性,将被历史淘汰;如果失去纯洁性,就会被社会湮没。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保持党的纯洁性至关重要。党的纯洁性对于传承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优良传统,探索符合时代特征、构建符合监狱特色的监狱文化,促使监狱人民警察永葆政治本色,忠诚履行职责使命,提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承当“首要政治任务”,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监狱作为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担负起“首要政治任务”。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挪威枪击案、伦敦骚乱、“占领华尔
街”运动,不少国家政府倒台,这么困难的局面给各国的稳定和发展都提出了挑战。从国内看,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敌对斗争形势大有抬头和蔓延之势,特别是西藏“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后,大量的民族分裂分子、法轮功分子受到打击后,对他们的教育改造工作就落到了我们的头上。这些人仇视社会,报复心理强,对监狱的安全形成了巨大的隐患和威胁。因此,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应对敌我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保驾护航,需要我们保持党的纯洁性,勇敢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努力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执政地位。
2、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切实履行监狱工作职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监狱人民警察承担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神圣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就要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引导广大监狱警察深刻认识当前维护社会稳定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在各项执法活动中坚决贯彻“首要标准”,认真执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
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建设高素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需要。监狱人民警察是监狱工作的主体,而党员是警察队伍的主体,他们集管理、执法、教育等多种任务于一身,监狱人民警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监狱事业的成败与兴衰。近几年,通过法治理念教育、“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履职能力大提升”、“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争做雷锋式干警等教育活动的开展,使监狱人民警察的理想信仰、道德作风以及廉洁自律不断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但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警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个别警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轻精神,重享受轻奉献;更有一小部分人,经不住诱惑,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保持党的纯洁性,更是建设高素质警察队伍的迫切需要。
切实做到“五个大力”,不断推进监狱发展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有关党的纯洁性的内容要求,可以用“五个大力”概括,即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作风纯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大力加强监督和严明纪律。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把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的思想
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的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五大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既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工作重点,也是推动监狱发展建设的工作重点。
思想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推进监狱发展建设的基本前提。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的政治理念作为全体警察的政治信仰和精神支柱来遵循,始终保持监狱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道德品质,才能使警察队伍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真正做到清心寡欲,抵制各种诱惑,做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的模范。
队伍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推进监狱发展建设的组织基础。监狱警察是一个背负历史重任,维护社会稳定、给予人新生的高尚行业,只有提高进入警察队伍的职业门槛,严把入口关,在招录监狱警察时,重文凭,更要注重素质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加强警察日常教育管理,使每名警察都能够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这样,才能逐步改善监狱警察队伍的结构和知识层次,适应监狱工作改革与发展。???
作风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生动体现,是推进监狱发展建设的作风保障。党的作风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监狱形象的外在体现。监狱工作是特殊战线,监狱相对封闭,监管改造工作难度大、压力大,监狱人民警察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锲而不舍,努力为监狱事业多作贡献;要发扬奉献牺牲的精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清正廉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推进监狱发展建设的现实要求。监狱人民警察能否做到清正廉洁,事关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整体形象,事关社会对监狱的总体评价。监狱人民警察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监狱人民警察的高尚情操,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拒腐蚀、永不沾,自觉接受监督,坚决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加强监督和严明纪律是保持党的纯洁性、推进监狱发展建设的有力保证。保持党的纯洁性靠自律也要靠他律,只有
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党内外监督,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让监督始终与权力同行,防止人民赋予的权力岗位化、岗位形成的权力个人化、个人掌握的权力商品化,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防止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同时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严格遵守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对违反纪律的行为严肃处理,坚决改变执行纪律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状况。只有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警察队伍建设朝着高效、廉洁、公正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监狱整体工作的水平,实现监狱工作历史新跨越,开创新世纪监狱工作新局面。
第二篇:推动监狱工作跨越式发展
推动监狱工作跨越式发展
关键在于落实
五十多年来,我监从昔日黄土扑面、荒冢遍地的戈壁滩,到亭榭辉映、绿树成荫的花园式监狱;从泥墙土窑、院落参差的旧建筑,到楼群耸立、坚壁固垒的规范化监狱;从以人为岗、铁网纵布的老式监防设施,到电子监控、红外视屏,人防、物防、技防并重的信息化监狱。在历届监狱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几代监狱民警艰苦奋斗、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纵然离不开监狱民警的无私奉献,但是我认为最关键还是“落实”二字。
所谓落实,就是监狱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负起责任,自觉地引导监狱全体民警立即行动起来,自觉地将监狱所宣讲、规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意图、工作意见及其措施、要求等内容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首先,落实是一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是首要条件。监狱民警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时时刻刻注意落实,那么,在工作中,就会忽视落实,就会只唱高调,不管实效;就会见到风险躲着走,见到矛盾绕着走,见到困难往回走;就会喊得凶、抓得松。落实,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在我们监狱的工作环境中,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你处于
何种岗位,工作本质都是为确保监管安全、提高改造质量服务。作为新时期的监狱人民警察,肩负监狱事业发展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积极的姿态开展工作,主动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才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圆满完成组织各项工作任务。
其次,落实是一种责任,爱岗敬业是做好落实的关键。
说它是责任,是因为岗位职责所使然,“责任到此,不容再推”。所以抓落实是我们各司职守、达成工作目标的必经程序,是一个有效的执行过程。无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工作岗位,都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保持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雅说过:“你在什么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的确,我们只有在起点上扭紧前进的发条,才能具备冲刺的条件,正如我们刚刚学走路一样,只有走稳每一步,才能走得越来越稳。因此,只要对自己的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即使你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只要我们有爱岗敬业的精神,热爱自己所奉献的事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过程中一切就会变得轻松起来,任何问题都将不复存在,任何工作都能圆满完成。
再者,落实是一种意志,服从组织决定是做好落实的有
力保障。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我们应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服从组织分工为己任,完成好本职工作为追求。否则,监狱的发展目标、战略方针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即便是再好的方针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描绘的美好蓝图自然也就不会顺利实现。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甚至于挫折,这就需要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既要增强预见力,结合实际需要不断修正错误,又
要瞄准目标,坚定信念,增强毅力,“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最后,落实也是一种文化,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能
有效促进落实。召开动员会、部署工作、出台措施只是给落实工作一个开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落实要成为一种监狱文化,就需要单位全体民警在工作实践中长期坚持落实的观念、责任和意志,并养成一种职业行为习惯。具体地讲,要将各个岗位工作责任制、工作标准、操作规程、检查考核制度等内容落到实处,成为全体民警自觉的执行行为。监狱各级领导人员和普通民警虽然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但也要发扬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要在增强成员个体“落实意识”的同时增强整体协作的落实氛围。
总之,新时期新形势下监狱要取得跨越式发展,对于监
狱每个民警而言,要着实树立“落实是关落键”的理念。树立落实就是对本职工作出色的完成,落实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养成勤于落实、善于落实的工作作风,为推动监狱工作的不断前进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第三篇: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新时期我们应该坚持党的纯洁性建设不动摇
摘要: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对保持纯洁性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把纯洁性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直以来就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的一条重要规律。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纯洁性建设”列入党建主线,反映出新时期下,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已成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党的建设;纯洁性建设;必要性
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内容极其广泛,主要是思想上要纯洁、政治上要纯洁、立场上要纯洁、作风上要纯洁、行动上要纯洁这5个方面。面对改革开放和国际时局风云变化的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引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更要加强党的建设,把加强党的的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来抓,才能更好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员队伍是否纯洁,甚至会关系到党的声誉,以及党的生死存亡。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加强纯洁性建设的宝贵经验
把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工作中的重点来抓,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党在加强自我建设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从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起,就十分注重维护党的纯洁性。建党之初,党就把纯洁性建设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大会通过的第一个纲领规定,申请入党的人,不得具有非共产主义倾向:“党应以阶级斗争的精神灌输予各公会,如果各公会所发动的政治斗争与我党纲不相符合时,我党应避免沦为其他政党之傀儡。”①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成立之初,我们就开始致力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的纯洁性建设,把党的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价值追求和党的自身建设中的根本原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党的纯洁性建设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保持党的纯洁性也进行了各种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并形成了宝贵的历史实践经验。
从党建立的90多年来,党在纯洁性建设上,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形式和方法不断创新、成效不断提高。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强调要从思想上建党,提出建设“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解放前期毛泽东为领导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要求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我们党对自己历史上几次错误的深刻总结,及时给党一些错误现象敲响了警钟,更是对党的纯洁性建设的过程中进行的初期探索。以邓小平为领导的第二代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纯洁性建设也进行了积极不懈的探索和发展,邓小平认为通过整党,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希望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阐明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并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保持党的纯洁性,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植根于邓小平党建的思想之中。邓小平曾经说:“共产党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况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显然,这里所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就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党纯洁性的要求,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所要遵循的高贵品质。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面对新的严峻形势,对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创造性的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整顿学风,文风,①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编.“一大”前后(一)。邓小平文轩,第一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等等五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党的纪律等八个方面,这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也是我们党对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一次创新性尝试。十六大以后,我们国家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也做出了进一步的努力,胡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曾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都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在保持党的纯洁性提出五点要求,即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
③廉洁。
在党的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党的纯洁性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在我们党,我们国家形成了较好的党风、学风、文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效,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果,这与我们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积极探索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道路任然任重道远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党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但是,我们在党的建设的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因此我们任然要始终坚持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思想不动摇,不懈怠。近阶段,随着一批批“表叔”、“房叔”的相继曝光,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加强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建设已经迫在眉睫,这些党员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也为我们党的纯洁性建设敲响了警钟,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根本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树立起先锋模范的作用,挽回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保持党的干部的清正,政风清廉,政治清明。
当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经济正在走向一个全面开放性经济的新阶段,随之而来的各种严峻的挑战也向着我们迎来,国内的经济体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体制机制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党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也是我们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党面临的情况有所改变,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这一主线却更加突显出来。我们党在队伍上的纯洁性建设的问题更加突显,作为世界上的第一大党,我们党已经拥有了8000多万的党员,这个人数相对于欧洲一个大国的人口,因此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如果纯洁性建设做的好,就能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更好的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是如果做不好,就会使人民对党失去信心,使得党没有公信力,甚至会影响到党的执政之基;我们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建设的问题更加突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影响,西方思想和文化在中国更加传播开来,对于党组织内部那些思想不够端正,立场不够坚定的共产党人,能否抵制住西方的一些毒瘤思想,在各种诱惑面前能否牢固自己的思想防线,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否保持自己的清醒认识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党的思想纯洁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教育,确保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信念;我们党在作风上的纯洁性建设问题更加突显,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刻不容缓,个人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各种腐败问题存在于各级党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之中,必须坚决抵制党内的这些不良作风,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加强党的优良作风建设,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在新世情、新党情、新的国情下,我们面对的挑战更加复杂、更加艰巨,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应该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思想上加强对党的先进思想理论的武装,队伍中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工作中保持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这样才能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困难临危不乱,面对诱惑正直无私,真正做到代表好、维③ 胡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
护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在新形势下,党的纯洁性建设主要贯穿在党的各项方针、任务、工作中,体现在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的实际行动上,它是与时俱进、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党的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才能保持与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发挥各项监督的作用,即发挥舆论、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使我们党的纯洁性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形成更好的完善的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体制机制。
把握党的自身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核心。首先,我们必须要以思想纯正作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人之为人最核心的东西,只有思想上的纯正才能保证人的行动上的先进。坚定的信念是人的行动的方向和动力,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要做到思想上的纯洁首先就必须要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党员需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同时共产党员要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杜绝各种可能危害到社会和国家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再次,我们需要以队伍的纯洁作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保证,党的领导队伍建设和党员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队伍纯洁性建设的两项重中之重,党的领导队伍建设和党员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在加强党领导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应该从实践出发,要任人唯贤,同时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人民面前树立干部清廉的形象。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我们严把党员的入党机制,提高党员的素质,同时健全党员的可进可出机制;同时,把作风纯洁作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加强党员的作风纯洁需要我们党发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使共产党员从基层到领导干部都说真话,做实事,贴近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腐倡廉是发展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一项工作重心,腐败是消磨党的意志,瓦解党的队伍的毒瘤,共产党员的清正廉洁,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是保持党在人民心中地位的一项基本标准,加强反腐倡廉就需要我们要严明党的纪律,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规章,规范自己的行为,绝不容许搞特权。要严厉惩治腐败行为,绝不容许搞特权。
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线,同时也离不开舆论的监督,以及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需要各种监督和社会与公民参与才能更加完善。舆论的监督包括各种报纸,新闻,电视等媒体的监督,还有网络,手机的等一些新兴媒体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媒体拥有的独特力量,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实现对党领导队伍的一些涉及到公共利益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使得党的工作更加透明化,从外部对党的纯洁性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律的监督也是党的纯洁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党的纯洁性建设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民主监督是党纯洁性建设的推进器,完善民主监督才能防止特权和腐败,民主监督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依靠群众,依靠群众,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在合法的基础上,勇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用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监督权,敢于揭发危害国家和党的利益的腐败分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2(01)
[2] 李源潮.深入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J].党建研究.2012(01)
[3] 张永平.试论邓小平关于整党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思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第四篇:以发展和谐文化推动和谐阿坝建设
以发展和谐文化助推和谐阿坝建设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和谐文化是文明的综合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知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发展和谐文化,建设和谐阿坝是阿坝州各族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跨越征程中,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现实发展的清醒认识,这种反思和认识既是阿坝州各族群众的思想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引领和谐阿坝建设的发展目标和理论支撑。
一、深化和谐文化对阿坝和谐发展作用的再认识
(一)发展和谐文化是突破阿坝发展观念瓶颈的迫切需要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幅员8.42万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1954年的民主改革使阿坝州一步跨千年,实现了社会形态的历史性跨越。
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阿坝州由于受自然因素、社会大环境、历史传统和民族自身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与内地发达市、州的发展差距巨大,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观念、文化观念的落后,文化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阿坝州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进入21世纪后,我国民族地区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交织在一起,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交织在一起,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交织在一起,合法的民族宗教活动和非法的民族宗教活动交织在一起,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作为“老、少、边、穷”的阿坝州也不例外,迫切需要以先进的和谐文化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与加快发展相一致,与时代要求相呼应,与群众期待相符合的和谐文化。
(二)发展和谐文化是增强阿坝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在当前多元文化碰撞激烈的时代,以先进的文化占领舆论制高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民族地区的阿坝州,和谐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阿坝州各族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和谐文化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对于构建和谐阿坝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和谐文化是阿坝州各族群众的精神家园,也是增强阿坝各族群众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三)发展和谐文化是提升阿坝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力量。社会和谐需要也离不开文化的和谐,文化和谐能为社会和谐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在构建和谐阿坝过程中,没有文化的参与,和谐阿坝将失去创造活力;没有文化的支持,和谐阿坝将失去道德基础;没有文化的引领,和谐阿坝将失去精神支柱.构建和谐阿坝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以文化和谐的实现来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
(四)发展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阿坝的本质体现和重要支点
发展和谐文化是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从本质上看,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合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本质认识和价值选择。作为民族地区的阿坝州,其文化的和谐必然体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藏、羌、回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结合,体现当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融相合。这种极具民族地区特色的和谐文化是一种需要积极有效引导的和谐,是一种需要妥善地处理复杂矛盾的和谐,既是一种文化风度,更是一种文化能力。在建设和谐阿坝的过程中,需要各族群众的相互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从中提炼出符合全州各族群众愿望,引领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团结向上、众志成城追求和谐发展的向心力和前进动力。
二、发展和谐文化,建设和谐阿坝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改革开放,实现文化兼容并包
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阿坝发展的强大内动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通过对外开放,促进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在文化上采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策略,用开放的姿态开阔的胸襟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发掘、提炼出具有阿坝特色的文化核心,去其糟粕,摈弃陈旧落后的陋习,以兼容并包的先进的和谐文化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与加快发展相一致,与时代要求相呼应,与群众期待相符合的和谐文化。
(二)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的产物,是维系这个民族的纽带。民族文化对一个民族的性格、心理和精神有着深刻的影响,铸就了这个民族的灵魂。实践证明:民族文化孕育着民族内部自我发展的动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是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的纽带和凝固剂。
千百年来,我国古代的氐羌诸部、鲜卑、吐蕃、汉、回等民族共同开发了阿坝,在漫长的相融相合、共同发展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藏、羌、回、汉主要民族,留下了早已在民族融合中消失了的古老民风、独特民情。古老多元共生是阿坝民族文化的显著特点。在实践中,一要将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改变发展落后面貌。二要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要从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形态深度挖掘藏羌文化,着力传承与创新,打造魅力阿坝、人文阿坝。四要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繁荣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成为反分裂、反渗透、反颠覆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着眼长远,提升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报告把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加以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文化软实力是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所在,阿坝州要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形成全州各族群众认同、多元兼容并包的公民文化,形成各族群众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大幅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文化大州向民族文化强州的新跨越。
(三)拓展民间力量,壮大基层文化,实现文化产品全民共享
基层文化建设最主要功能就是丰富最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阿坝州13县223个乡镇中农业乡镇占167个,有农牧民69.46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77.91%。基层文化的服务对象就是占我州人口绝大多数的最广大农牧民群众。实现民族文化大州向民族文化强州的转变离不开基层文化建设。
随着近年来阿坝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州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仍不能面面俱到,这为民间力量填补政府缺失、发展壮大自身提供了的条件和机遇。在推进民族文化强州的进程中,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民间力量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使民间组织成为建设和谐阿坝、人文阿坝的重要力量。一要充分利用好阿坝州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发挥民间组织与民间社会、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天然联系,为民间力量的的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二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为民间力量投入文化建设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三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防止不良文化传播。
(四)繁荣城乡文化,增强文化发展后劲
实施“文化扬州”、建设“人文阿坝”是阿坝州委州政府的重要决策。阿坝州各族群众是实施“文化扬州”、建设“人文阿坝”的主体和主人。人文阿坝、和谐阿坝的建设只有最大程度上增强阿坝各族群众的自信心,激发各族群众的建设激情,才会充满活力,富有发展后劲。一要注重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在繁荣城市文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农村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一州三馆一中心一剧场”、“一县三馆一中心一剧场”、“一乡一站一点”、“一村一室一书屋”和信息资源共享“村村通”建设。二要大力推进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文化品位,促进城乡文明程度的提高。三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下乡”活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
(五)实现旅游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市场化
旅游产业文化化是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文化品味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与旅游互动是实现阿坝文化跨越发展的途径。一要充分挖掘阿坝州本土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现代文化的资源潜力,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融入旅游项目,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旅游发展全过程,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整合。二要注重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效整合。加大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及利用力度,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持久生命力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地震遗址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展示平台。实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双赢。三要继续实施文化旅游精品工程,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要围绕做强做大“三百”示范工程,持续创建优化“一线五片”文化产业布局和“一州二节庆十三风情、一县一节庆一风情”、“一镇一特色一节点、一寨一风情一品牌”文化旅游精品工程,精心培育和大力推出本地区的支撑性文化产业项目和龙头型文化企业。
第五篇: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监狱事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监狱事业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对于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推动全面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才能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建设新成效。同时,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具体而言,监狱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监狱事业发展,需从监狱领导、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几方面齐头并进。
一、以人为本,提高监狱领导的执政能力
监狱工作的发展与监狱和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监狱领导关系密切,这就需要有一支善于学习,团结民主,公正廉洁的领导班子来引领监狱工作,这也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具体要求。
1、学习是前进的基础,要创建一个与形势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监狱,首先必须创建一个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领导班子,以切实提高执政能力。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种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监狱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特别要加强理论修养,学会正确地使用理论指导工作。只有自觉而坚定地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敢于和善于解决制约监狱工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才能不断攻克监狱工作的难点。同样,作为监狱领导干部,只有在理论上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
2、一个坚强有力的监狱领导集体,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这就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的关键则取决与党政“一把手”,江泽民同志指出“党政一把手,既是班子中平等的一员,又在班子中处于关键地位,具有特别重大的责任”,这就要求监狱党委书记必须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要善于把关定向,在有协调关系,搞好团结的本领,要有豁达大度,从善如流的胸怀,要有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品格。工作中,要把自己置于“一班人”之中,不居于“一班人”之上,只有靠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坚持集体研究讨论,才能找到良策,减少失误,实现集体领导,使一个监狱的领导班子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积极有效的开展工作。
3、、自觉接受监督,严于廉洁自律。监狱机关是执法部门,监狱各级领导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因此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追逐的腐蚀拉拢对象。这就要求各级领导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党员的原则,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要从领导作起,带头作出廉洁承诺,要带头参加警示教育,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时时放在心上,时时落实在行动上。
二、以人为本,打造职业化监狱警察队伍
监狱的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过硬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在监狱工作中,一线警察直接肩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构建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警察队伍至关重要。
1、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政治素质
监狱人民警察,特别是处在监管改造罪犯一线的基层监狱人民警察,处在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面前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少数警察因为经不起种种诱惑,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脱下警服穿上囚服,已是前车之鉴。如何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这也是对当前监狱工作提出的一个历史命题。各级领导和组织要积极会同思想政治部门高度重视基层监狱人民警察的思想政治工作,配备专职政工人员,组织基层监狱人民警察有步骤系统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方向。加强对警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力度,使广大监狱人民警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鉴别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高度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投入到监狱工作中。
2、建立健全规范规章制度,增强管理效能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战斗力,再好的队伍没有好的管理也要出问题。因此,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必须狠抓管理。各监狱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配套方法和措施,形成系统规范的管理体制。包括录用管理制度,任免制度,考核制度,生活制度,执法监督制度等。有了制度还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才能确保制度的权威,提高管理效能。
3、抓好业务培训,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执法水平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执法水平来自精深的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准,因此,必须重视提高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监狱首先要坚持不懈的抓好监所管理专业自学考试的组织,改变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其次要制定长期学习计划,对监狱应用的《监狱法》,《警察法》,《刑法》等专业法规和不断更新的各项法律规章,监狱制度等要经常学习。再次每年定期开展擒敌技术、体能训练、实弹射击等实用科目训练和考核。摒弃短期突击的临时观念,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以改革创新的发展胆略,努力构建监狱人民警察的终身教育体系。
4、从优待警,激发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积极性
基层监狱人民警察长期奋斗在一线,不仅工作时间长、物质待遇不高,而且发生问题后免不了要受到经济和政治处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监狱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的监狱人民警察的努力。以人为本,就要求各级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关心一线警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在从严治警的同时,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建立全方位的保障机制。一是帮助他的解决在婚姻、家庭、子女就学等现实问题,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扎根于改造罪犯的最前线。二是为监狱人民警察在人身保险、休假、进修、医疗、居住等方面作出适当的倾斜和创造机会。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宣传报道监狱人民警察在平凡岗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四是广泛听取基层监狱人民警察的建议和意见。给予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保障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大范围的维护和重视。
三、以人为本,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在传统的监狱理念中,罪犯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对罪犯的教育强调的是战斗性、进攻性、强制性,教育是“我说你听”的填鸭式教育,罪犯成了没有思想的被动客体角色。这种状况极不适应押犯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罪犯是人,是犯了罪的人。他们的犯罪是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低下的必然反映。但他们的人性尚未泯灭。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恢复他们的人性和良知,提高他们的素质。从法律的角度讲,公民的权利、罪犯的权利,都是法律一视同仁要保护的权利,保护罪犯的权利和保护公民的权利一样,都是法律的要求,都是法治的最高价值。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造观,践行“改造人”的监狱使命,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1、要做到“尊重人”,尊重人就是在监狱行刑工作中尊重罪犯的人格,维护罪犯的合法权利。要以善导的诚意坚信“人”是可以改造的,杜绝侮辱罪犯人格、非人道虐囚行为发生。“以人为本”就是要诚心诚意尊重人,全心全意依靠人,全面着力提高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罪犯是一个特殊的公民群体,国家尊重和保障罪犯人权,凸显了我国对实现人权保障的价值追求。
2、要做到“依靠人”,依靠人就是监狱的行刑工作要不断从罪犯身上发现和捕捉人性的闪光点,激发其改过向善的强烈愿望和动机,充分发挥罪犯自我改造和主动改造的积极性,通过公正、文明执法、公平处遇和科学矫治,实现罪犯由法律的外在强制改造转为内在的自觉改造,从而健康走上“自新”的人生之路,在回归社会后,能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
3、要注重“提高人”,所谓“提高人”,就是不断探索研究新的社会条件下罪犯思想、行为和心理规律,探索研究新形势下监狱行刑工作规律,不断创新改造、矫治手段和方法。以和平、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古今中外行刑领域的优秀成果,提高改造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落实好“首要标准”,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最大限度地将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将破坏力力量转化为建设力量。同时每一个罪犯的背后又联系着罪犯家庭、亲朋、被害人等各种利害关系人,改造好罪犯必然对这些有利害关系的群体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争取更多的积极力量。
4、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司法正义理念,打造监狱改造工作的“阳光工程”
和谐社会是公平公正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发展要求消除限制以人为中心发展和实现公平公正目标的所有障碍。构建和谐社会就要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监狱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已由过去的神秘走向阳光,成为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监狱的行刑活动也由过去的多为暗箱操作走向公开透明,这一改变体现出了司法正义的理念,是监狱工作公正、公平、公开的内在要求。
国家、法律、刑罚是监狱的基础,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和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公正是善国和良法的滋生物。监狱行刑公正是实现国家刑法公正的重要内容。行刑公正包括行刑目的正当、行刑手段合法、行刑奖惩公平、行刑程序公开等。尤其是监狱在涉及与罪犯改造切身利益的直接相关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执法环节的公正,要实现行刑公正就必须将平等原则贯彻到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各个环节中。行刑公平是行罚公平的内在要求,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宪法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监狱改造秩序稳定、警犯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监狱在行刑活动中平等的对待每一名罪犯,依法使用统一、文明、规范的制度管理罪犯,让他们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享有合法权益保障,享有平等的改造机会,按照规章制度所设定的标准享有平等的分级处遇。行刑公平要求监狱在行刑工作中严格执法,大力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为罪犯的服刑改造建立具体、明确、规范各项制度规定,同时要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避免和杜绝执法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人治现象。要大力加强警察队伍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狱务公开是对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是刑罚文明的必然要求。狱务公开要求监狱的狱务活动、狱务程序、狱务内容、狱务规范向罪犯、罪犯家属和社会公开。公开才能透明,公开才能彰显公平和公正,狱务公开是打造监狱工作“阳光工程”的必然途径。目前全国监狱系统通过公开奖惩情况、举办监狱开放日、设立监狱长接待日、设立监狱长信箱等一系列狱务公开措施,正是在打造监狱工作“阳光工程”。
总而言之,监狱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监管改造、发展生产、队伍建设,还要兼顾后勤保障和提高警察职工生活质量等等其它工作。究其成败,关键只在一个点上——“人”。只要紧紧抓好这一主线,在人的工作上下功夫,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提高改造质量和刑罚执行能力,提高监狱综合管理能力,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素质,我们的监狱事业一定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