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以经营理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综合产出率。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如何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品牌化的理念抓”三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标准农业、品牌农业,科学统筹建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新农村是当前各级政府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要坚持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
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管理农业,就是要引进工业组织形式发展农村龙头企业,移植工业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运用工业营销策略搞活农产品流通,把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及农业产品消费服务联为一体,把市场理念、质量理念、标准化理念、品牌理念等现代工业管理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
一要借鉴工业“项目带动”理念,推动农村主导产业不断升级。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从单纯的原料生产到终极产品上市。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一是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引导扶持龙头企业,突出发展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扩大农业招商引资,借力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技术、人才、资金、项目,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群,推进农村工业化。突出做好项目的规划、包装、设计,把项目作为引资载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三是完善产业链条,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把龙头企业与种养业紧密结合起来,捆绑发展,加强与农户的连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使企业和农户达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分配机制。
各地拟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区、市)扶持农产品加工的专项补助资金,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负,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各项政策,加大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农业开发资金要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解决农产品收购资金困难问题。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和引导,帮助其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素质。
二要借鉴工业“市场营销”理念,多途径开拓市场。积极培育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组建农业专业协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要采取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项目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要完善农产品信息供求渠道,发展壮大购销组织,加快建设以龙头企业连锁直销为主要形式的营销网络,依托龙头企业,不断拓展农产品市场领域。大力扶持一批出口型加工企业发展,扩大农业的外向度,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要借鉴工业“减员增效”理念,加快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立足现有基础,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区,依托园区工业发展,扩大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重视对龙头企业职工和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农业经营环境,落实财政扶持、税收减免政策。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搞好服务,帮助农业经营大户排忧解难,促进其成长发育,尽快发展成为实力较强的农业企业。
四要借鉴工业“规模化生产”理念,着力把龙头企业培育成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建设主体。逐步将政府直接参与组织农产品基地建设,转变为在政府扶持引导下,由龙头企业组织农户实施。政府在按照优势产业区域布局、搞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承包、租赁、入股以及与农户联营等形式,因势利导实行土地流转,建立企业自己的生产基地。有关职能部门帮助企业争取涉农项目,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积极探索将公益性农业项目交给民营企业实施的有效途径。
坚持以城镇的理念经营农村
如果说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是为过剩农产品找市场、为剩余劳动力找出路,那么用城镇理念经营农村,就是为了解决农民对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更高需求的问题,同时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聚发展打造载体和平台。没有农村的城镇化,就没有农村的工业化、现代化;没有城镇体系的完善,农民奔小康、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让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改变农村人口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首先,突出科学规划。要本着规划超前、布局统一的原则,以重点建
制镇为主体,坚持重点集中、突出特色、强化功能、促进发展、聚集人口为目标,通过对城镇综合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保障公共产品供给,为农民提供优雅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农民可以“住得好”。第二,突出城镇产业发展。坚持城镇建设与产业集聚统筹发展,结合农产品加工小区建设,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刺激人口向城镇和工业向园区集中。第三,突
出抓好村庄的综合整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种资源和项目,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安全饮水、农网改造、林业生态、沼气能源等基础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农村面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坚持以品牌的理念经营农产品
质量是农产品立足市场的根本,品牌是农产品通向市场的“身份证”。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品牌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农增收,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农民树立和增强品牌意识,学会打造品牌。在发展农业上,要像经营项目、经营企业一样,注重强化质量意识,通过建立一批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企业,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全面建立起质量标准、质量检验、质量认证等标准体系,以全面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程度。同时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和绿色产品申报,发展品牌农业、精品农业。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农产品品牌。
一是强化农产品质量标准,大力推行标准化工程。要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指导员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搞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基地扩建。要加大对农资生产经营和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探索建立农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和质量保障赔偿机制。实行农药、兽药专营和添加剂规范使用制度,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试点。要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标准和生产规范,通过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使农产品优质、安全、无公害。突出抓好养殖业的标准化生产,实现品种优良化、防疫制度化、饲料安全化。
二是以产业化促进标准化,着力把龙头企业培育成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主体。按照以产业化促标准化的思路,着重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标准化建设,以龙头企业的标准化带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根据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市场定位,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质量标准,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操作规范,制定相应的农产品基地生产技术标准和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帮助企业通过生产基地平台,指导和监督农户按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支持企业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三是加大政府对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创建的扶持力度,促进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壮大。建立鼓励龙头企业争创品牌的激励机制,对获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生产基地,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
第二篇:以创新理念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以创新理念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3日 08:
31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晓刚
江西省共青城市位于鄱阳湖畔,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受资源禀赋等条件的限制,共青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不高,属于比较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共青城市按照胡锦涛同志“要把共青城建设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开发区”的要求,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走加快发展之路。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发展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既必须努力加快发展,又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近年来,共青城市委、市政府立足经济基础薄弱、资源有限的实际,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抓手,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推动绿色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欠发达地区推动绿色发展,重点在于充分发挥自身的“绿色”优势,把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共青城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发展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70%,城市绿化率达57%。近年来,共青城市坚持把创造绿色GDP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决拒绝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落户;大力发展新能源、文化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建设了中芬数字生态城、中航文化产业园等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在园区开发建设中,引入“微创”发展理念,依托低丘缓坡的地域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强化“创新就是发展”理念,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共青城人发扬“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城精神,实现了共青城从农村城镇到新型城市、从农垦经济到工业经济的重大转变。近年来,共青城市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的动力,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共青城的特殊影响和城市品牌效应,引进了维科锂离子电池、龙泰运动器材等一批重大项目;创新体制机制,每年至少把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的3%作为新兴产业扶持资金,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创新政策举措,出台专项优惠政策,在手机等产业引导上下游企业抱团进入,形成了聚集发展态势。
强化“关注民生就是关注发展”理念,走和谐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共青城市始终坚持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着力改善其精神文化生活。实施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计划,大幅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2011年实现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农民人均纯收入7700元,比上年增长28%。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性全覆盖。
(作者为中共江西省九江市委常委、共青城市委书记)
第三篇:以规模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以规模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周顺增
现代农业的本质是集约农业,要求生产资料、科学技术、金融资本、农业装备的集中使用和有效管理,藉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近年来,唐海县抢抓曹妃甸港区建设机遇,以打造临港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以四个集中”即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种养大户(农业公司)集中、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集中为总揽,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进程,积极向规模化要效益,向专业化要产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工增收。
一、加快土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国有土地“统”的优势,以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各场镇农业公司为平台,加速土地经营权流转,2010年土地流转面积8万亩,流转率达到30%,位于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彻底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观念,让更多土地(资源)向规模经营户和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组织集中,培育优势产业基地。目前,全县有100亩以上的种养殖户510户,200亩以上的种养殖户175户,500亩以上的规模种养殖户67户,1000亩以上的种养殖大户36户,其中有龙头带基地、园区加农户、科技种养加、全程机械化、休闲农家游、农机服务类等十余种基地建设类型,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实施科技管理,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按照“区域设置、综合建站,科技引领、辐射带动”的原则,在全县建成了一、四、八、十、十一农场五个基层区域农技推广站,每个推广站下设农业站、林业站、水产站、农机站、新能源站、土地流转站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站7个专业分站,区域农技推广站建设位于全省前列。我县与河北省农科院合作建设的滨海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面向曹妃甸港区建设需要,大力实施科技攻关,现已培育出耐盐碱苗木、蔬菜、耐旱作物以及水稻优新品种四大类、50余个,通过积极示范推广,达到了一个品种成方
连片经营,一种养殖模式千亩以上示范,全县水稻优新品种覆盖率达到70%。今年农业部对我县国家级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组织验收,平均亩产达720.52公斤,超额完成国家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田700公斤/亩产量指标。
三、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巩固唐丰米业、三旺食品、京东鸡场等龙头企业基础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狠抓国际绿色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万亩有机水稻生产加工基地、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唐山红日畜牧养殖加工等一批新上项目规划开发,以龙头带动基地建设,现已培育出千亩以上的优质稻米种植基地11个,年存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园区42个,年存栏万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园区19个。特别是顺应曹妃甸发展大势,积极引导设施农业纵深发展,九农场依托场内果菜批发市场,带动棚菜种植达10000亩左右,农工年人均增收8000元;唐海镇立足城郊优势,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工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吸纳民间资本6000多万元,吸引种植大户建设千亩设施棚菜种植项目,推动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园区内智能温室、日光温室、生态餐馆、千方沼气示范区、休闲垂钓区、新型猪场示范区、污水处理示范区、农技培训中心以及花卉交易市场、蔬菜批发市场等功能区全部投入使用后,将以公司加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机制,建设龙头,带动基地,创建品牌,培育产业。
四、加强农业装备,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围绕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我县每年都要投资数千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都要争取上级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发,尤其是抓好水稻规模化经营、高效旱作农业发展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近两年来,我县抓住国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机遇,广泛宣传,因势利导,掀起农机购置热潮。全县现有各类农机具2.7万台,累计购置插秧机223台,联合收割机33台,通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近两年争取市以上补贴资金1100万元,拉动农工投资4000余万元。四农场、唐海
镇两个场镇实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全县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60%,机收割达到80%以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河北省唐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周顺增
第四篇:开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大讨论发言稿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各位领导: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世界上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发展达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继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县农业局深入开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大讨论,努力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作一个简要发言,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农业工作的当前形势。
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中共中央已经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新时期以来,我们党越来越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并把“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连续用五个“一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方针、政策都做出了重大调整。党中央多次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工作发展。就如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工作发展,打造全市高效农业第一县,我提出如下建议: <1>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当今,土地规模小而分散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县应当结合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引导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注重发挥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技服务机构的作用,围绕本地优势特色产品,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统一布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对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凡是农业发达、农村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比较发达。由此可见,只有大力促进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才能使我县农业真正走上产业化、现代化之路。三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就是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经营农业、发展农业,优化整合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增加农业效益。<2>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推广农业科技。
首先,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大力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使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相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农业,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率。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引进和培育现代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继续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科技挂钩、技术承包等活动,拓展“送科技下乡,促强农富民”活动内涵。加大对农民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努力提升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3>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构建新型服务体系。一是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一个融信息采集发布,农产品营销,工作联络,预警管理于一体的现代产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水平,科学引领生产发展。二是构建营销服务平台。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业态,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搞好产销对接,加大促销力度,扩大农产品销售空间,市场占有率。三是构建专业服务平台。引导农民组建植保、农机、农技等专业服务队,发展农业经纪人和农产品营销队伍。四是构建金融服务平台。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农业激励扶持政策。
三、农业工作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财源通,仓廪实。农业增则国运鼎盛,人民安居乐业。农业工作问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也关系社会稳定。农业工作和县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加强和筑牢社会稳定的基础。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两个方面。现在有的地方把两者割裂开来,只强调和重视了“无工不富”,而忽视或放松了“无农不稳”,因此出现了工业大县、农业小县的畸形发展。一些产煤、炼油、炼铁大县,工业装备很好,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少、不配套、基础条件差、农产品加工率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前文也提到,现在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时期,工业大县应制定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优质农业。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而我县的农业人口也是占绝对比例,因此,农业经济对于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在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前提下, 必须从我县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实际情况出发, 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用安全的质量标准生产现代农产品, 遵循客观规律, 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现代农业稳步健康发展。
第五篇: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绿色崛起
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绿色崛起 努力开创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今天上午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刚刚结束,下午就紧接着召开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这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对于做好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回顾总结去年农业农村工作,认真分析当前“三农”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今年“三农”工作。一会儿,徐书记、赵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下面,我讲几点
意见:
一、回顾过去,总结成绩,2009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迈出新步
伐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很不平凡的一年,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奋力崛起”这一主题,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致力在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条件、提升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寻求新突破,农业
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1、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58.9万亩,在遭受严重旱灾、虫灾和雹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3亿斤,比上年减产41.9%;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9.59亿元,比上年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2646元,比上年增长7.2%,基本实现了灾年减产不减收的目标。
2、农业产业化建设扎实推进。努力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标准农业,全县发展优质玉米34.8万亩,无公害蔬菜6万亩,优种土豆9.8万亩,杂粮8.3万亩。在卅里铺、南河堡、谷前堡建设万亩玉米丰产方2个、5000亩玉米丰产方3个、3000亩玉米丰产方5个。大力发展定单农业,为农贸公司发展优质黄豆基地1030亩,为同兴园公司发展糯玉米基地5000亩,为雨盟种业公司发展玉米制种基地1000亩。启动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完成玉泉、卅里铺园区341栋温室墙体土建工程,完成玉泉、南河堡园区202栋移动大棚预埋件建设,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移动大棚50栋,农业产业化扎实有效推进。
3、科技服务推广成效明显。采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示范种植蔬菜新品种20个、玉米新品种8个,推广优质小杂粮品种12个,全县新品种示范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同时,在贾家屯乡塔儿村推广少耕穴灌旱作玉米试验基地500亩,在廿里铺村推广改良盐碱地种植燕麦示范基地1000亩。依托农业“阳光工程”和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举办各类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班60余期,培训农民3.5万多人,转移
输出936人。
4、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完成了农贸公司、裕旺商贸公司、新天贵公司绿色产品认证后期验收准备工作。组织农贸公司、同兴源公司、神山食用油、酒厂、强盛种养专业合作社等10家企业12个系列40多个产品,参加了“省特色农产品博览会”,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引进资金和挖掘内资,全县培育形成了以同兴源公司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和羊肉分割、裕旺商贸有限公司土豆淀粉加工、农贸公司豆乳生产、神山食用油公司食用油开发为主的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以利农、通航、弘丰、绿泽园等为主的一批农副产品储运、包装、流通企业;以新天贵、三禾食用菌公司、金鸿雁公司、强盛生态种养公司以及兴发奶牛、恒发养殖、吉太奶牛等为主的一批特色种养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5、生态畜牧经济持续发展。全县累计完成生态治理面积10.85万亩,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完成飞播造林0.5万亩、小流域治理0.9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农田林网0.5万亩、补植补造1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完成干果经济林建设0.65万亩、薪炭林1050亩、完成补植补造4.5万亩;完成省级六大造林绿化工程交通沿线荒山造林0.2万亩、李二口古长城旅游公路绿化2.1公里,完成村庄绿化27个,完成环城绿化补植0.5万亩。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县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7.78万头、2.57万头、18万只,其中奶牛饲养量3901头。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817吨、1886吨、3739吨。积极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全年共建各类养殖小区58个。
6、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全县新打机井102眼,维修机井162眼,安装变台31台,架设高低压线路44.3公里,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7万亩,实施节水灌溉2.1万亩,整治河道24公里。完成耕地测土配方11万亩。完成阳和塔等20个村、2万人、1.05万头大牲畜的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44个村。
7、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健全。2009年全县新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60家,新入社成员1404人,注册资金9040万元。全县累计注册合作社369家,入社成员2661人,注册资金16290万元。特别是涌现出了东沙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夏家沟强盛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广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恒发养猪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效果好的专业合作组织。
8、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全县累计兑现各类支农惠农资金4515.9万元,其中: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54.8万元、粮食补助资金1783.4万元、粮食直补资金208.5万元、玉米良种补贴资金328万元、农业综合补贴1459.5万元、农机补贴资金150万元、奶牛补贴资金156.7万元、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75万元。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有效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非常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强农惠农政策的巨大效应,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艰苦努力,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涉农部门广大干部群众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希望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振奋精神,再鼓干劲,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全县“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牢牢把握做好“三农”工作面临的新
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2004年开始,连续7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意见。今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也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政策措施。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三农”工作,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刚刚召开的县委全委会,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为做好今后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县农业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脆弱。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不够牢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规模和速度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特别是在受到像去年严重自然灾害之时,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显的尤为薄弱,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二是农民增收仍然困难。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达到2646元,实现略有增收目标,但由于基数小,与全省和全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主要原因是增收渠道窄,缺乏新的强有力的增收增长点,农民收入增长始终依赖传统的种养业。
三是以食品工业经济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仍然缓慢。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园区化农业发展滞后,集约化程度不高、效益不大,一些优势产业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四是农业主导产品竞争优势仍然不明显。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是初级粗放型产品,档次品质不高,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肉类等作物和畜产品由于在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产品包装、品牌效应等方面仍很薄弱,竞争的综合实力不强,品质结构也不够合理,大路货多,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五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农产品流通专业市场建设档次较低,功能单一,大多为简单的代收代购,难以发挥市场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调节功能。农村中介服务机构和专业合作社虽然数量较多,但实际参与农户较少,多数为单户经营,甚至部分为空壳组织,难以满足农民对服务的需求。
正视困难的同时,我们更要充分把握好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有利机遇和发展优势,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一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更加趋好。国家出台实施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继续提出“三个优先”的政策规定,即: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拉动内需支持“三农”力度继续增强。特别是今年,国家和省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增加农业补贴规模,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将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这些有力的强农政策为我县做好“三农”
工作提供了重大机遇。
二是现代农业发展基础逐步夯实。我县被列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县、“连片开发”项目试点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省市支持我县农业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并在积极推进。同时,我省出台了《2009—2013年全省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规划》,规划建设中南部和北部两大设施蔬菜优势区,我县被列入北部设施蔬菜优势区重点县,这样,也将为我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奠定扎实的产业基础。另外,我省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重点实施“513”工程,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必将起到
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把其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干部加快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氛围形成、势头良好。总之,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我们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拥有着难得的机遇。新形势对我县“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紧紧抓住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
破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按照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安排部署,今年我县“三农”工作总的思路和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我县关于《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发展开放、绿色、低碳经济,建设京津绿色食品供应区”这一目标,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支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推进改革创新,落实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按照上述发展思路,今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奋斗目标是:粮食总产稳定在2亿斤左右,力争达到2.3亿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增长1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亿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00元,增长10%。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年我们在农业农村工作中,要重点实施好“384”战略,即:突出三大主攻方向、抓好八大重点任务、推进四项改革措施。
(一)在农业发展定位上,要突出三大主攻方向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决策,对做好我县“三农”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我县要紧紧依托现有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优势,从开发绿色食品、创优绿色生态环境入手,加快发展具有天镇特色的绿色农业。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我县在发展蔬菜、小杂粮、土豆、肉食品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潜在的优势,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打造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品牌农业经济。要力推食品工业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农业综合效益。
三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特别是我县农业生产条件差,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必须走设施农业强农的路子。要运用先进科技成果、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装备、改造农业,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
经营转变。
(二)在农业发展布局上,要突出抓好八大重点任务 一是以夯实农业基础为目标,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实施以治水改土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采取政府主导、项目支持、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办法,年内规划新打机井100眼,新增水地面积1.2万亩,发展节水灌溉2.5万亩,改造农田1.9万亩,新增耕地0.27万亩。其中,重点要抓好:由开发办组织实施投资525万元,规划建设新平镇新平、义和坝、辛庄子、三墩店四个村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改造中低产田0.73万亩;由国土局争取投资391万元,实施逯家湾镇夏家沟村489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1214万元,实施卅里铺乡兰玉堡、范家庄、肖家屯、小辛庄四个村2961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由水务局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节水项目,投资500万元,在孙家店、上吾其、鲍家屯三个村发展节水灌溉1.31万亩,新建水源工程57处。投资96万元,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在阳和塔、上阴山、下阴山发展节水灌溉2400亩;由农业局组织实施赵家沟乡薛牛坊村、南河堡乡南河堡村和贾家屯乡塔儿村三个村退耕还林农户口粮田建设项目,投资240万元,完成农田耕深、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6000亩。投资169万元,实施卅里铺乡廿里铺村3000亩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
二是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重点推进龙头企业建设。采取内援外引、横向联合等措施,在项目配套、金融支持、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政策上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开发办争取省市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150万元,帮助同兴源公司新上年加工1800万穗糯玉米深加工扩建项目。要继续加大对农贸公司豆乳生产项目的扶持力度;扶贫办要积极争取扶贫贴息资金,支持佳鑫色素公司上马年产200吨叶黄素生产项目;南河堡乡要积极引进资金,帮助三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新上食用菌生产二期扩建项目。要切实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对符合我县产业规划的果蔬深加工、杏产品加工、杂粮精加工、薯类深加工、乳业及肉类分割加工等农业种养加工项目要搞好前期可研报告编制,经常对外发布招商信息,不适时机地组织参加国内各类农业招商项目活动,积极对外推出项目,引进资金,逐步形成农业工业化的格局。要继续加强与江苏雨润集团的联系,争取万头种猪场项目年内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要积极争取雨润集团2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年屠宰3000万只肉鸡项目、年繁育10万套父母代良种鸡示范养殖基地项目早日签约落地我县。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争取力度,围绕全省实施“513”工程,本着“总体规划、分次推进、重点扶持”的原则,对雨润集团、同兴源、边城酒业、裕旺商贸、农贸公司、神山食用油、新天贵、格瓦斯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较好、带动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申报,争取列入“513”工程范围,在税收、占地、融资、用电及企业基础设施配套、设备购臵、贷款贴息、新产品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各企业要积极做好申报资料编制等前期准备工作,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协调沟通,尽最大努力为申报企业提供服务支持,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推进我县
龙头企业建设奠定基础。
三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重点加强产业基地建设。要充分发挥我县产业优势,围绕市场需求,按照产业梯次推进模式,重点抓好粮油、蔬菜、杏果、土豆、色素、食用菌、肉食畜和特色养殖八大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粮油基地要抓好以谷前堡、卅里铺、南河堡、米薪关、张西河为主的30万亩优质玉米种植,建设卅里铺乡和南河堡乡万亩玉米丰产方2个、5000亩玉米丰产方3个;抓好以张西河、赵家沟、米薪关、新平为主的10万亩优质小杂粮种植;以米薪关、南高崖、赵家沟为主的5000亩油料基地建设。蔬菜基地要围绕全省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规划,抓好以玉泉、卅里铺、南河堡、米薪关为主的10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建设500—10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杏果基地要以南河堡乡东沙河村为中心,配套退耕还林干果经济林建设项目,在周边村庄连片新发展唐杏3000亩;在逯家湾镇夏家沟村发展葡萄、接李种植1000亩;在玉泉镇呼坨店村发展西梅、葡萄1000亩;完成谷前堡镇、逯家湾镇仁用杏嫁接改造1万亩。土豆基地要抓好以贾家屯、南高崖、米薪关为主的10万亩脱毒马铃薯种植,1万亩专用薯种植,建设脱毒薯种繁育网纱大棚100栋,建设南高崖乡100亩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1个。色素基地要依托佳鑫公司,抓好以谷前堡、卅里铺为主的3000亩万寿菊种植。食用菌基地要以新天贵、三禾为依托,重点在玉泉、谷前堡、南河堡发展食用菌大棚300栋。肉食畜基地要抓好以南高崖、米薪关、赵家沟为主的30万只肉羊养殖;以玉泉、卅里铺、南河堡、米薪关为主的35万头生猪养殖;以张西河、逯家湾、新平为主的3万头肉牛养殖;以玉泉、谷前堡、卅里铺、南河堡、米薪关为主的1万头奶牛养殖。特色养殖基地要抓好以赵家沟、逯家湾为主的1万头肉驴养殖;以玉泉、谷前堡、赵家沟、逯家湾、张西河为主的30万只肉鸡和30万只蛋鸡养殖;以玉泉、谷前堡为主的2万只貉、狐、獭兔养殖。在抓好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定单农业,落实好同兴源公司6000亩糯玉米、万只肉羊,农贸公司1500亩黄豆,雨盟种业1000亩玉米制种,东沙河村500亩青椒和上吾其村1000亩胡萝卜定单种植。四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重点推进高效农业园区建设。一要抓好高效种植园区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要求,根据园区建设推进情况,玉泉镇园区重点搞好南园子村150栋冬暖式日光温室、鲍家屯村50栋冬暖式日光温室和500栋移动大棚建设;南河堡园区重点抓好东沙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两侧1000栋拱棚建设。同时,采取多种经营的形式,抓好园区已建成的40栋大棚的种植;卅里铺园区重点抓好750栋冬暖式日光温室建设;谷前堡园区要在完成好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抓好750栋冬暖式日光温室建设。扶贫办要实施好南河堡、卅里铺、米薪关3个乡镇扶贫连片开发项目,新建大棚400栋;要按照全省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规划,新建100亩的日光温室蔬菜示范小区1个、200亩的大中小棚蔬菜示范小区1个。为了使园区建设实现综合配套,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扶贫、开发等相关部门要按照项目重点向园区集中、资金重点向园区倾斜、工作重点向园区支持的办法,强化园区内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使园区建设达到功能完善、综合配套、运作高效。二要抓好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全面实施雁门关标准化养殖小区和京津风沙源治理棚圈建设项目,在巩固完善好09年标准化小区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棚圈建设2.2万平方米、配套饲料机械400台套,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三要抓好农业加工储运园区建设。以南河堡乡农副产品加工储运区为基础,以天走公路为主轴,向周边辐射1000亩,建设县级农产品加工储运园区,组建园区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园区的土地储备、规划、建设、入园企业的管理等工作,年内要在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争取新入园企业达到10户以上,使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五是以提升农业发展承载能力为目标,重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绿色发展、奋力崛起”的战略目标,全面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要加强以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省级六大造林绿化等项目工程,完成封山育林0.5万亩,飞播造林0.5万亩,人工造林0.3万亩、小流域治理0.75万亩、人工种草0.3万亩,建设新炭林0.15万亩,补植补造4.2万亩,实施交通沿线荒山造林3000亩。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实行封山禁牧,积极推广舍饲圈养,加大林草管护力度,进一步巩固生态治理成果。要强化生态环境监测,防止扩大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充分发挥我县“三无”环境质量优势,全面打响天镇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品牌,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六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重点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要积极推进品种改良,农业局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站,围绕玉米、蔬菜、土豆、杂粮、食用菌等主导产业,积极引进新优特高产品种,在11个乡镇50个村培育100个科技示范户,建立10个以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为主的科技示范基地。要积极推广猪、牛、羊等畜禽繁改技术,加强与国家级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强化繁改人员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繁改水平。要积极开展农民适用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技应用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要进一步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
平。
七是以改善民生为目标,重点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首先,继续巩固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年内每个乡镇至少要高标准完成1—2个新农村建设,使全县新农村建设总数突破80个。完成村通水泥路115公里,完成农村校舍危房改造1万平方米,改造维修村计生服务室31个,村医疗卫生所要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完成20个村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20个村、1.5万口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同时,完成村级“两委”阵地建设191处,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55户,建农家书屋40个,推广农村生物节柴炉200个。其次,要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重点抓好新农保工作,强化农村社会保障,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努力做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和病有所医。第三,要注重建立农村公共事业财政支撑机制。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实行国家项目带动、财政资金配套、农户或个人产权配股的办法,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公共事业体系建设,实现农村社会事
业全面发展。
八是以实现稳定脱贫为目标,重点加快扶贫开发进程。从今年开始,全省提出扶贫开发的重点要由整村推进向实施片区开发转变。我县扶贫方式必须要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实现提升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要认真实施整村推进“三个确保”项目,做好连片开发试点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对症扶持、尊重群众、注重能力的原则,科学规划推进村扶持方式及项目建设,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使实施的42个推进村村均投入资金达到50万元,提高推进村的发展能力。要全面推进移民搬迁工程,由扶贫办会同张西河乡政府,组织完成好张西河乡下营移民新村移民入住工作,确保年内完成。要扎实抓好09移民搬迁工程,结合新平镇旅游古堡建设,规划在新平村建设移民住房280套,搬迁人口1300人,力争年内完工,组织搬迁入住。要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要整合劳动局农民工培训、农业局“阳光工程”和扶贫办“雨露计划”等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进一步完善农民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劳务协作,拓展劳务输出领域和就业渠道。今年,全县计划完成劳动力培训8000人,争取有组织转
移输出1500人。
(三)在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上,要突出推进四项改革 一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要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规范、有序流转。县农经管理部门要强化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监管,责成专人负责土地流转管理工作。乡镇要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村级组织要组建土地流转中介机构,接收农户申请托管的土地,登记合作社和企业用地需求,负责流转土地的组织和调剂,解决土地供求矛盾。年内力争完成土地流转6000亩。
二要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臵权、确保收益权”的原则,纵深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要鼓励农户和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划拔等形式参与成林、林地、幼树、草地等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建立和完善林草交易市场,盘活林草资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今年,按照省市安排,要由林业部门牵头,成立专门的林改工作领导组,具体负责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宣传发动、组织培训、调查摸底、方案制定、确权发证和档案建立等各项工作,要求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我县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并顺利通过省市验收。
三要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各金融单位应本着服从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强化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小额信贷、信用评价、产权抵押、联户担保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模式,为我县“三农”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为了降低金融风险,要探索建立以县财政投资为主吸收县内龙头企业为会员的县级农业投资担保公司和以乡政府为主,吸收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各类小型加工企业为会员的乡镇融资担保中心,采取政府投资与会员交纳会费的方式,建立信贷担保基金,着力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要积极建立农业保险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要推进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改革。我县是山西省财政厅2008年确定的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今年,要深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根据省里要求,优化完善农业投资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对中央、省、市部门的专项支农资金,包括发改、农业、畜牧、水务、林业、扶贫、国土、开发、交通等部门的涉农资金和县级财政安排的专项支农资金,要纳入整合范围,按照项目要求,统一规划、资金捆绑、集中投放、各施其项,确保支农资金发
挥最大效益。
四、加强领导,转变作风,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努力完成全年农业农村工作各项
任务。
一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三农”工作,做到财力上多支持、项目上多倾斜、服务上多指导。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关于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落实,始终紧紧地抓在手上,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把每一项工作任务、期限、质量都要明明确确地落实到每一级、每一个人头上,通过严格责任来推进工作落实。二要整合力量,完善机制。当前“三农”工作综合性越来越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协调任务越来越重。要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部门与乡镇分割的工作格局,集中优势,凝聚力量,共同做好“三农”工作。要充分发挥农委综合协调职能,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指导,特别是涉农部门要创新工作载体,主动支持服务“三农”,形成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合力。三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变过去依靠行政命令开展工作的传统习惯,跳出单纯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加强服务的方式来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要在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上狠下功夫,在提高服务水平上狠下功夫,在提高工作效率上狠下功夫,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把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握形势、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断开创我县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新局面,为实现“绿色发展、奋力崛起”战略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