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现代农业理念 促进蚕茧产业发展

时间:2019-05-12 16:4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化现代农业理念 促进蚕茧产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化现代农业理念 促进蚕茧产业发展》。

第一篇:强化现代农业理念 促进蚕茧产业发展

强化现代农业理念 促进蚕茧产业发展

高县蕉村镇镇长 丁昌洪

2007年蕉村镇五届一次人代会作出决议:“五年内全镇实现蚕茧产量一万担目标,集中力量建设以德坪和幸福村为中心的产茧5000担产值400万元蚕桑核心区!”。对此,笔者对蕉村镇养蚕村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发展现代农业,提出发展壮大蚕茧产业的一些想法。

一、蕉村镇蚕业基本现状

蕉村镇地处高县、珙县、筠连县三县交界处,地势比较偏僻,距高县县城27公里,幅员面积为85.76平方公里,辖16个村1个社区1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350户33255人,农业人口8030户32504人,耕地面积33895亩,其中土面积17385亩。全镇现有桑园6440亩,其中投产桑3460亩,2007年养蚕基地村7个,主要集中在龙潭片,养蚕户1698户,发种11484张,产茧5700担,蚕农收入410万元,其中20万元以上的村2个,30万元以上的村4个,10万元以上的组6个,1万元以上的组35个,收入5000元以上的户71户,收入万元以上的户6户,蚕桑产业已成为我镇农业产业的支柱性产业。

二、发展蚕桑产业的意义

1、蚕桑产业是我国的大产业。丝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人们誉为“纤维皇后”。国内外丝绸市场蕴藏着很大的消费潜力,且我国的茧丝绸无论是生产量还是贸易量出口量均处在国际垄断地位。2007年全国桑园面积约1428万亩,同比增长11.2%;桑蚕茧产量77.9万吨,同比增长5.3%;桑蚕丝产量预计10.8万吨,同比增长16.4%;真丝商品出口36.1亿美元,蚕丝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的75%,绸缎出口量占世界的50%以上,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印度、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地,作为我国的一个大产业,国家也正在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

2、蚕桑产业是“短平快”的产业。发展“一步成园”需栽植桑苗800至1000株,每株成本价0.5元左右,直接投入400至600元,当年栽植,当年见效,一次栽值,多年受益。同时养蚕时间短,蚕从蚕卵孵化到上簇结茧共5个龄期,一般只需26-28天时间,群众养蚕谚语称“十个工,一张蚕,一十八天见现钱”。其次是见效快,一亩桑进入丰产期全年可养3至4张蚕,每张蚕产茧平均按35公斤计算,可产茧100公斤以上,每公斤单价15元计算,收入1500元以上,若在桑园行间间作大蒜、洋芋等作物,亩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蚕沙可以可养鱼,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桑园修剪的桑枝既可作燃料,也可销售给纸厂用原料。袋料栽培香菇等食用菌的极好原料。

3、蚕桑产业是兴村富民的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是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要有增长点,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我深知对于我镇红岩土层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是当前抓好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桑树有较强的抗灾能力,特别是抗旱能力,专家们把桑树称为“晒不死的农业”,且四季养蚕可以克服其它经济作物“一季打倒全年无收”的境况。

4、蚕桑产业是稳定收入的产业。针对目前外出劳动力增多的现状,而蚕桑对劳动力使用的余地比较大,不一定非要强壮劳力,老人、妇女、儿童都可以从事养蚕生产,能够满足现在大多数家庭一想外出找钱;二想不丢掉家里的产业收入。且蚕桑服务体系健全,产业链条完备,县上建有龙头企业——凯华丝绸,并建立了蚕茧最低保护价制度,村成立了蚕业发展协会,增强了蚕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群众得到的实惠上讲,栽桑养蚕已成为我镇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

三、发展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

二十多年来,由于受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又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从2002年起我镇蚕桑产业进入持续稳步发展,栽桑和养蚕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去年全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年”活动,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蚕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共发展桑园4043亩。虽然我镇蚕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上还处在低层次、低水平、低效益的状态,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合力。部分组干部和党员对发展蚕桑产业在增收富民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重视程序不够,没有把蚕桑产业发展摆到应有的位置。部分群众没有把蚕桑产业当作主业,而是副业,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加之对蚕茧市场变化心存疑虑,特别是在去年下半年丝绸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发展产业的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没有完全形成大办蚕桑产业的强大氛围和合力,而且养蚕户占全镇农户数的21.11%,占蚕桑主产区龙潭片农户数的40.81%。

2、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产业发展进程。蚕桑产业一次投入,可多年受益,但产业发展初期资金投入需求量相对比较大,若按现代养蚕模式,栽桑要栽“一步成园”,而且要拿好田好地来栽,养蚕设施上要建大蚕室外蚕棚,要购置方格蔟具,直接投入在4000-5000元,有条件的地方还要求建立小蚕共育室,而目前在资金投入上,争取国家项目投入渠道单一,资金量小,上级财力不足,投入有限,群众收入水平低,无力加大投入,一些群众单纯依赖国家的思想严重,不愿拿钱投入。

3、桑园管理水平低,利用率不高。据调查,全镇2007年底有桑园6440亩,但实际发挥效益的桑园只有53.73%,还有近一半的桑园效益低下或几乎没有发挥效益,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重栽轻管,综合管理措施不落实,有的桑园长期荒芜,无人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其次是桑树种植的土地条件差,土地瘠薄,农民不愿拿好田好地来栽,加之又缺水缺肥,桑树品种质量不高,桑树生长不良,产叶量和叶质不高。

4、养蚕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一部分群众对养蚕增收的认识不足,养蚕硬件设施不配套,养蚕的积极性不高,养蚕数量上不去,加之养蚕科技含量偏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蚕农文化水平又低,培训、指导、管理、服务跟不上,蚕室消费、蚕病防治等技术服务滞后,粗放型经营现象突出,茧质方面,上车率在80%左右,解舒率在55%左右。

5、大量劳动力外出,立体养殖观念不强。随着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输转与栽桑养蚕争劳力的矛盾越来发挥突出,有的农户举家外出务工,桑园闲置,无人养蚕,再者,农民对桑园立体养殖观念不强,没有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导致收入不高。

四、蚕桑产业发展的发展机遇

(一)“东桑西移”的政策机遇。国家商务部把握全国茧丝绸业的发展趋势和国际贸易行情,确定启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从2006年起,每年在中西部地区财政资金支持50个县建设50个万亩蚕桑基地,每个万亩基地平均给予2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我县2007年开始被列入第二批“东桑西移”项目县,这对加快我镇蚕桑产业开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对争取项目资金,增加蚕桑产业的投入,加快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三)丝绸行情前景良好的市场机遇。根据预测,今年茧丝价格国内市场因行业竞争虽有小的波动,但国际市场价格平稳。这种价格行情,有利于调动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五、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

(一)明确发展目标。根据蚕茧的市场形势和我镇的实际,五届一次人代会确定总体目标用五年时间产茧达到万担切合实际,明确以德坪村、幸福村为两个核心区,以吉兴和龙政、联乐和联合为其两翼,以罗蕉路、龙幸路建设蚕桑产业经济带。重点培养年产值达到20万元以上的组10个,发展100户年收入5000元以上的大户。

(二)理顺发展思路。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苦练内功,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实现蚕桑基地规模化、蚕桑技术规范化、蚕茧质量标准化。二是坚持龙头企业带动的原则。坚持龙头企业带动,积极争取高县凯华丝绸公司对我镇的扶持,促进我镇蚕桑产业化经营。三是坚持区域布局的原则。依托现有基础,优先发展自然条件优越,按产业化要求进行区域化布局,本着“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质量最优、成本最低”的原则有序发展,抓好基地组建设,并集中抓好以重点户、共育户、科技示范户为依托,形成规模优势。

(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抓宣传,通过会议、标语、培训、咨询、传单、专栏、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村情和丝绸行业的宣传,将蚕桑产业发展重大意义宣传到田间院坝。二是抓育苗,建立桑苗繁育基地,采用统育和指导农户分散育的方式,解掘桑苗缺乏的问题,实现自育自栽。三是抓栽桑,扩大基地规模,抓好地边桑的补植,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上规模的蚕桑基地。四是抓管理,以低产桑园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桑园管理水平。五是抓养蚕,在提高养蚕产茧数量上下功夫,着重抓好蚕棚的建设。六是抓投入,积极申报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增加投入。七是抓科技,做好桑树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搞好科技培训,提高广大群众栽桑养蚕的生产技能。八是抓大户,发挥大户的带动示范作用,激发群众栽桑养蚕的热情。九是抓队伍,加强蚕桑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确保蚕桑生产技术服务不断档、不脱节。十是抓效益,创新种植模式和经营模式,推行集约化经营。

第二篇:强化作物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强化作物科技创新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工作。今年2月1日,正式出台了《中共申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儿这是继2004年以来连续第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申央一号文件,并首次聚焦农业科技创新,这将对我国现代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深入认识和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新形势下强化农业科技,特别是作物科技创新,以科技为先导引领支撑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借此机会,我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深入认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新政策,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这是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其中关于农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三,性”论述,给农业科技者吃下了定心丸“。

在农业科技的定位和方向上,明确强调要面向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解决好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与此同时,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还要着眼长远,首次提出了加快推进”五大制高点“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五 个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应坚持农业科研的公益性特征,深化完善农业科研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定位,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快速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把握作物科技发展趋势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异常严峻,需求量不断增加,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进展缓慢。我国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新增1000亿斤粮食计划正在稳步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中低产固改造将成为实施该计划的”两驾马车"。

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了低炭经济发展,对作物科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节本农业迫切需要抗旱、耐涝、抗病虫、广适应性的作物种质资源、新品种和简化易操作的栽培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作物育种理论和方法不断发生变革。分子标记选择、分子设计、转基因育种技术,实现了快速培育新品种,提高了选择效率。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历史任务,要求农业科技整体实力有重大突破,力争通过15@20年的不懈努力,率先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对作物科技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及工业化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趋势仍将继续,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因此,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作物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始终是现代农业发展最根本的出路。

三、强化作物科技创新

作物科技是农业科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引领和发展作物科学基础理论、前沿高新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产品创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是作物科技创新的重要课题。(一)强化作物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作物科技发展重大需求,广泛收集、安全保存、深入鉴定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农作物基因资源和新基因发掘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强化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加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挖掘优异新基因,解析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强化作物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加快分子设计、全基因组选择等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创制重大新科质和新产品;加强高产优质资源高效利用生理机制与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成果转化,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加大作物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建设

围绕强化作物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需要,建议继续建设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作物科学观测试验站,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重点部署一批现代作物科技重大科学工程,着力推进作物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平台建设。强化作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领军型、复合 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引进,加大对作物科技创新团队的文持。(三)加大作物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

发挥国家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增加对作物科技创新稳定支持力度。加强公益性科研院所的条件能力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入作物科技,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度。

第三篇: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城镇化发展

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城镇化发展

××镇是潜江西南的门户镇,版图面积155平方公里,在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是全省“楚天杯”明显乡镇,全省百强乡镇。2012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3.5亿元,工业总产值1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2%和1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实现综合财政收入77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87元;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镇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经济的理念,做到了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切实加强城镇规划、完善集镇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等一系列环节着手,实现了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规划先行,打造区域大镇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蓝图和依据,科学规划决定了城镇化的未来发展空间。根据张金区位、资源、产业等现实状况和优势特色,为充分发掘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镇聘请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潜江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联合对总规进行重新修编,明确了城镇的功能定位,着力把××建设成为××市西南区域的中心镇。在具体城镇规划上,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按照高档次、高标准、高起点规划的总体思路,以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为特色,对区

域规划进行了新一轮修编,勾画出了“一心两带五区六节点”的城镇建设新蓝图。

××镇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与周边五镇四场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西南区域中心已初见雏形。

产业支撑,打造经济强镇

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镇强化产业支撑,积极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奋力打造美丽乡镇。

——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充分发挥城镇对人员的集聚作用。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做强铝产业:以××铝电为依托,发展铝型材加工企业,促进幸福铝材、澳美型材和粤盛科技扩规,使型材加工能力达到十万吨,产值达二十亿,同时规划建设一个面积5000亩以上的铝材加工基地,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材料和不锈钢市场及加工产业园。以铝产业为带动,上马葛洲坝水泥公司技改扩规项目、邦润新型建材公司加气块蒸压砖项目、福达纸业公司瓦楞纸生产线扩规项目先后完工,以煤炭、水泥及熟料、粉煤灰、氧化铝粉、铝锭铝棒、铝型材等原材料和产品运输为主要业务的顺捷运输、鑫弘物流、安迪贸易等公司逐步壮大,物流运输业不断发展,形成工业与商贸业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做大服装产业,发挥镇内5家规上服装企业龙头作用,以“农民工创业

园”为平台,整合全镇服装企业资源,打造轻纺产业园。此外,××镇采取制定优惠政策、加快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充分发挥商会的招商引资平台作用,抓住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实施“回归工程”,积极引进一批企业到××落户兴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支持企业健康发展,××镇成功引进中银富登、工行等金融机构设立网点,加强政银、企银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鼓励发放企业贷款,加大信贷额度,促进经济发展。

——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大力推进集约规模经营。土地分散经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极大限制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镇积极引导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优化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农业规模经营,鼓励建设“家庭农场”。组织种养植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以金台寺、五里碑、土地口、泰山垸、高桥、霸城寺、蔡台等村为核心建设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以港誉畜牧为重点整合资源,形成集仔猪销售、饲料供应、规模养殖、集中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养殖产业链,使全镇牲猪养殖扩规上档;以洪发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全镇肉牛养殖;以高口、蔡台等村为重点发展蛋鸭养殖。充分发挥水产资源优势,以农兴水产为龙头,以张金渔场、铁匠沟渔场为基地,对全镇

1.5万亩渔塘进行升级改造,推广白对虾、泥鳅等特色水产养殖,实现水产养殖增产增效。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成立农机互促合作社,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使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功能完善,打造宜居新镇

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升城镇承载力为重点,加大市政设施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集镇管理,完善服务功能,打造宜居新镇。

——提升城镇建管水平。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性工作,是提升城镇形象和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镇按照城镇建设保畅、保洁、保亮“三保”的要求,多方筹措资金改造老城区。安装路灯153盏,拆除旧损花坛50座,修补、拓宽路面11000平米,将集镇三条主干道整体刷黑,并铺设人行道彩板砖。对襄岳线集镇段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车辆过境能力,提升形象。紧紧抓住建设大园区的历史机遇,实施新城区“东扩”。拉大集镇骨架。切实加强城镇的精细化管理,实行集镇全天候保洁,新添置三台垃圾清运车,一台洒水车,三十个封闭式垃圾箱等基础设备,整治“脏乱差”现象,坚决拆除乱搭乱建等违章建筑,规范临街广告牌设置,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居民医疗、教育、娱乐等实际问题,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张金中心卫生院投资800余万元新修住院部、公共卫生部、改造门诊大楼,创建省级示范卫生院,极大改善了医疗条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小学投资150万元新建教学综合楼,扩大班额,增加功能教室,提升教学硬件水平。先后完成了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阵地建设、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电信光纤改造等建设,不断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为改善集镇交通拥堵状况,拟将张金客运站外迁,通过招商引资在原址修建一个商贸综合体,集超市、服装、休闲娱乐场所为一体。为改善夜市经营条件,提高卫生条件,缓解集镇夜间通行压力,我们筹建了夜市广场。为满足过往客人住宿需求,提升接待能力,我们对幸福大酒店进行改造升级,酒店餐饮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建设集高档宾馆、超市、建材市场、农贸市场及商业市场等于一体的综合大市场,紧紧抓住荆石高速公路建设机遇,建设占地一百亩的仓储市场物流中心——大市场,形成以建材、工业原料、装饰、家俱、农机、摩托等销售为中心的产品集散市场。

——优化城镇居住环境。以往的乡镇建设是一户一基的模式,这种模式土地利用率低,环卫管理难度大,配套市政建设任务大,集镇品味形象不高,对居民的吸引力不强,为

此,我们大力推进建设环境优美、物业完备、服务优良的现代居住小区,目前现代小区皓玥新区业已完工,鹏程新都项目已经动工,农民公寓正在筹建当中。同时我们加强提升已建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加大环境整治保护力度,使树更绿,水更清,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回望发展轨迹,×镇已初步走出一条以“工业促发展,城镇搭框架,三产显繁荣”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城镇品味不断提升,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也日益增强;憧憬美好未来,×镇将以“冲刺全省乡镇十强,争当四化协调发展样板,再创新辉煌”为目标,在寻求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再攀高峰!

第四篇: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制定如下政策: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1.设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列入财政支农资金范围,实行总量控制,预算管理。

2.在本市区域内注册、生产的农业企业、单位和个人,不分所有制及隶属关系,均属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央、省、市、县区按5:3:1:1比例筹集建设资金。列入全国专项规划建设的小型水库,中央、省、市、县区按3:4:1.5:1.5比例筹集建设资金;列入省级计划建设的小型水库,按省与市(含县区)1:1比例承担建设资金。

4.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村村通水泥路建设项目,市级按每公里8万元标准给予补助。列入省计划的新建农村客运站项目,市财政按省补标准1:1配套,累计补贴最高不超过本项目决算金额。

5.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市政府批准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宅基地整理部分新增耕地面积,市财政每亩给予5万元补助;其他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省市财政按照项目区建设标准给予补助。

6.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经国家、省批准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财政按照规定安排足额配套资金,农民筹资部分,由市县财政代筹。

7.整合巢湖湿地保护、粮食大县、油料大县和生猪大县奖励等项目和资金,加大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三、推进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

(一)农业产业化

8.建立《合肥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凡符合我市农业发展政策和投资导向目录,属国家鼓励、省861计划、市1346行动计划和市重点的农业项目,可直接进入《合肥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列入《合肥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的项目,均可申请项目补助。

9.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新、扩建农副产品加工和林木花卉生产项目,在项目建设期内,按申报期新增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的5%一次性给予补助,每个项目补助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范围为项目土地使用权、厂房、设备、辅助设施等。

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新建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国际、国内知名的跨国、跨省、跨市农业企业公司总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入驻我市的,可采取“一事一议”给予政策支持。

实行“一事一议”的境内外企业、项目,不重复享受固定资产投资奖补扶持政策。

11.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12.新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的农业企业及其他组织,一次性奖励50万元;新获得省级名牌或省级著名商标称号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

13.新通过认证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给予一次性认证认定费用补助。

14.新确认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15.新通过部级、省级、市级质监部门发布的农业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每项分别给予8000元、5000元和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16.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且当年盈利的农业企业,其销售收入较上年每增长5000万元,奖励企业1万元;当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50亿元以上的企业,分别给予“一企一策”特殊奖励。

17.当年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超50亿元的县区,奖励县区领导班子20万元。以后每增加10亿元产值,奖励5万元,累计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18.新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的企业,市财政一次性奖励50万元;新认定为省级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市财政一次性奖励20万元。

19.新取得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乡镇)项目,按照国家和省奖补标准,市财政给予1:1配套奖励。

20.对依法登记、有效运转一年以上、社员数200户以上、运作规范、服务优质、带动效果明显的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家补助8万元;对依法登记、有效运转一年以上、会员数100户以上、运作规范、服务优质、带动效果明显的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协会,每家补助4万元;对新设立并规范起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每家分别一次性补助1万元和0.5万元;对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入股农户达到100户以上且入股土地面积300亩以上的,每家一次性补助3万元。同时符合上述两项条件的,按其中最高金额进行补助。新获得国家级、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协会项目的,按照国家和省奖补标准,市财政按照1:1比例给予配套补助。

21.参加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农业展销会的企业和单位,一次性据实补助展位费和参展产品运输费50%。

(二)现代养殖业

22.新建并从国外引进原种猪300头以上的原种猪场,每场一次性补助200万元;新建并存栏600头以上纯种能繁母猪,以生产二元杂交母猪为主的祖代种猪场,每场一次性补助100万元;新建并存栏2000头以上的能繁母猪父母代种猪场,每场一次性补助100万元;新建并存栏3000头以上的能繁母猪父母代种猪场,每场一次性补助150万元。

23.新建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猪舍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每场一次性补助25万元;新建的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猪舍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小区),每场一次性补助50万元。

24.存栏能力150头以上的新建奶牛场,300头以上的新建标准化饲养小区、托牛所,从省外购进或迁入符合标准的奶牛且集中饲养30头以上的,从国外引进的高产奶牛通过省验收并获得奖补的,市财政按省补助标准给予1:1配套补助。

25.新建年出栏100万只、200万只、300万只以上的规模肉禽场,每场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26.新建存栏10万套、20万套以上父母代种鸡场,每场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30万元、50万元。新建存栏3万套、5万套以上肉种鸭场,每场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20万元、30万元。

27.家禽良种企业培育的家禽新品种、配套系,新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并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公告的,每个品种一次性补助10万元。

28.新开发龙虾苗种繁育基地,集中连片300亩以上且年繁育虾苗2000万尾以上的,一次性补助10万元。新开发龙虾集中连片养殖基地,池塘养殖300亩以上或稻田养殖400亩以上的,一次性补助5万元;1000亩以上的,一次性补助10万元。新开发鳜鱼繁育基地,连片100亩以上且繁育规格3cm以上、苗种200万尾以上的,一次性补助10万元。新开发河蟹池塘养殖基地,集中连片300亩以上的,一次性补助5万元。

29.新开发黄鳝网箱养殖连片300亩以上,网箱个数达1000箱且带动农户100户以上的,一次性补助5万元;500亩以上,网箱个数达2000箱且带动农户150户以上的,一次性补助10万元;1000亩以上,网箱个数达4000箱且带动农户200户以上的,一次性补助20万元。

30.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水产良种场的,按照国家和省奖补标准,市财政给予1:1配套奖励。

(三)特色种植业

31.承担国家和省级水稻产业提升、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和油菜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分别给予3万元和2万元的奖励。

32.鼓励种植大户发展粮油生产,认真落实国家各项种粮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当年单个连片种植粮油500亩以上的粮油种植大户,每户奖励1万元。

33.从事研发的种业企业,在我市范围内建立制种基地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的,每年每亩给予20元补助;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品种新获得国家和省审定的,每个品种一次性分别奖励2万元和1万元。

34.新建无公害蔬菜设施栽培(含食用菌、草莓)小区和新建设施栽培花卉基地,分类型按面积予以补助。具体标准为:日光温室大棚,集中连片4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4000元。钢架大棚,集中连片70-150亩的,每亩补助2500元;151-300亩的,每亩补助3500元;3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4000元。

35.新建露地蔬菜,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200元;501-1000亩的,每亩补助300元;10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400元。对伏缺期间利用遮阳网、防虫网、杀虫灯等设施新建伏缺蔬菜生产基地,集中连片达到100亩的,每亩补助1000元。

36.新开发水生蔬菜,集中连片300-1000亩的,每亩补助200元;1001-5000亩的,每亩补助300元;50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400元。

37.蔬菜瓜果花卉工厂化育苗中心新建连栋温控大棚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年育苗能力达到200万株以上,且辅助设施齐全的,一次性奖补30万元。

(四)林木花卉业

38.新增营造连片面积50亩以上的生态林,包括水源生态林、湿地绿化、荒山荒地绿化等,每亩补助200元。当年新开发成片造林500亩以上,每个工程一次性补助10万元。

39.在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县道两侧新建绿色长廊林带3公里以上、大中型河渠两侧新建绿色长廊林带10公里以上,单行林带每公里补助2000元;林带每侧宽度达到3米且3行以上的,每公里补助5000元;林带每侧宽度达到10米的,每公里补助1万元。在乡村道路两侧新建绿色长廊林带2公里以上,林带每侧宽度达到3米或苗木干径4cm以上的高标准单行林带,每公里补助3000元。当年新开发绿色长廊路段长度30公里以上,每个工程一次性奖励10万元。市级出资建设部分,不再进行奖励。

40.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范围内新建农田林网,庇护面积500亩以上且网格面积小于200亩的,每亩一次性补助20元;新建环村林带长度1公里以上、宽度10米以上的,每处补助1万元;规划居民点绿化覆盖率达到35%的,每处一次性补助5万元。

41.新开发苗木生产基地200亩以上且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建设花卉生产设施控温温室1000平方米以上,日光温室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钢架大棚10000平方米以上,新增鲜切花生产面积50亩以上的,每处一次性补助5万元。

42.新开发经济果木林基地成片100亩以上的桃、枣等品种,每个基地一次性补助5万元。外环生态绿色长廊范围内连片发展经果林(桃、李、杏、枣等)50亩以上的,市财政按每亩200元标准予以补助,一补五年。

(五)其它类

43.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2009年起,单个业主受让流转土地在1000亩以上,租金在500元/亩以上,且流转期满3年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在1000-2000亩的,每亩奖励100元;2001-3000亩的,每亩奖励150元;3001亩以上的,每亩奖励200元。县(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达到规定建设标准并实现2万亩以上土地流转规模的,市财政一次性补助2万元;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资金由县(区)、乡(镇)承担。

44.农村能源。养殖企业新建50—100立方米单体沼气发酵池沼气工程,每立方米补助300元。企业、乡村或个人新建30—50立方米厌氧池、好氧池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每立方米补助500元。种养基地新建300立方米以上大中型沼气工程,按“一事一议”给予补助。

当年获得国家、省扶持的新建乡村农村能源项目,按国家、省奖励资金给予1:1配套。

45.农业机械化。当年新购置的农业机械,经农机管理部门审定,给予购置费10%-30%的补贴。重点鼓励水稻插秧机械、油菜收割机械、植保机械和大棚微型机械发展。

46.增加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公共植保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村能源体系建设。

47.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将动物防疫和无规定动物疫病省级示范区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强制免疫疫苗配套经费由各级财政按照规定比例承担,免费发放农户使用。

48.支持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按照市农险办《关于印发〈合肥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合农险组〔2008〕1号)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四、附则

49.本政策与其他政策交叉的,不重复奖补。具体实施细则由市农业相关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50.本政策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此前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财政政策不再执行。

第五篇: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试行)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6日

【字体:大 中 小】

根据《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合政〔2012〕54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实施原则和方式

(一)实施原则。窗口受理、部门验收、财政审核、结果公示、按期兑现。

(二)实施方式。按照非验收类、验收类和其它类进行实施。

1、非验收类项目:指不需经过实地验收,按照规定的申报程序提供申报资料,经审核确认后即可兑付的项目。

2、验收类项目:指按照规定的申报程序提供申报资料,经过实地验收合格后方可兑付的项目。

3、其它类项目:指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和实施方案执行的项目。

二、申报条件、申报时间和申报资料 非验收类项目

1、申报条件:符合《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合政〔2012〕54号)中“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检测费、认证认定费用补助、农业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奖励和省级以上(含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励、国家地理标志奖励、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区)奖励、“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乡镇)配套奖励、农民专业合作社配套奖励、现代农业示范区奖励、茶产业配套奖补、木本油料配套奖补、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补助、水产良种场配套奖励、粮油高产创建奖励、自主研发新品种奖励规定要求。

2、申报时间:按申报。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于次年3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于4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其中符合农业标准化认定条件的,市农业相关部门初审后应于次年4月底前报送市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审核,市农业标准化委员会于5月底前将审核结果汇总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申请报告,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以个人名义申报的提供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部门批准认定文件或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同时,“三品”认证认定项目需提供相关认证认定费用发票原件和复印件;“一村一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水产良种场配套奖励项目需提供项目资金支持证明文件原件和复印件;农业产销会项目需提供实际发生的展位费、参展产品运输费正规发票原件和复印件;粮油高产创建项目需提供示范项目立项批文原件和复印件,省级以上(含省级)验收通过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茶产业、木本油料产业项目需提供县(市)区验收资料、奖补文件及拨款凭证原件和复印件。

验收类项目

(一)固定资产投资奖补

1、申报条件:(1)凡在本市区域内注册生产的直接以农林牧副渔等农产物料为原料进行农副产品和农作物育种、育苗、生产、加工,与当地农户有利益联接,列入《合肥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且已投产的项目均可申报。项目补助期按建设期计算。

(2)实行“一事一议”的项目,需获得市政府的批准,并履行协议内容。

2、申报时间:每半年申报一次。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分别于当年7月底和次年1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分别于当年8月底和次年2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奖补项目申请表,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原件和复印件,固定资产投资清单,上和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分配表,固定资产明细账,与当地农户有利益联接的证明材料。同时,基建类需提供项目立项批复、建筑施工合同、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报告、建筑安装业统一发票(含安徽省地方税务机关代开统一发票)及银行转账支付凭证;设备类需提供采购合同、增值税发票及银行转账支付凭证;辅助设施包括仓库、锅炉、配电房,不包括水、电、气、路和零星耗材,需提供采购安装合同和上述规定的正规基建设备发票及银行转账支付凭证。“一事一议”的需提供申请报告,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市政府批文、协议等相关资料。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奖补

1、申报条件:(1)符合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奖补条件,且有健全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规范,服务内容具体,服务资料完整,服务效果明显。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参加申报的:社员户数须达500户以上,且当年带动农户500户以上。(2)对已获得市级奖补,因合并、改组、更名及新设分支机构的合作组织不再奖补。

2、申报时间:按申报。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于当年9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于当年10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奖补资金项目申报书》,工商部门注册登记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上一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盈余分配表,当年带动农户的生产、经营、服务记录,各项管理制度,近年来获奖情况,成员花名册及联系方式等相关材料。

(三)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奖励

1、申报条件:符合合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示范区建设规模、组织管理、产品质量、技术推广等方面达到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求。

2、申报时间:按申报。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于当年9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于当年10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现代农业示范区奖补项目申报书》,土地流转合同或自有土地承包经营证书复印件,示范区建设规划,达到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

(四)新建种猪场、商品猪养殖场(小区)、规模肉禽场、种鸡场、肉种(蛋)鸭场和种(肉)羊场补助

1、申报条件:选址(必须在长丰、肥东、肥西、庐江、巢湖市境内)、建设、规模、引种、存栏、出栏等方面符合市畜牧水产局有关操作规程要求。

2、申报时间:按申报。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于9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于10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经乡镇土地部门和县(市)环保、畜牧、财政部门同意的建设申请表,土地流转合同或自有土地承包经营证书复印件,县(市)环保部门认可的环评报告及复印件。同时,(1)种猪场项目:需提供购买种猪合同、发票和检疫合格证明。原种场还需提供引种场资质证明复印件,农业部引种批复文件,入境报关单;祖代种猪场还需提供引种的原种场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父母代种猪场需提供所引种的祖代场或一级扩繁场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2)商品猪场(小区)项目:需提供购猪发票(自繁自养的提供自繁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调拨单)和种猪检疫合格证明。(3)肉禽场和蛋鸭场项目:需提供购买商品苗禽发票(自繁自养的提供自繁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调拨单)和检疫合格证明。(4)种鸡场和肉种鸭场项目:需提供引种祖代场经省级农牧部门颁发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购买种禽合同、发票和种禽检疫合格证明。(5)种(肉)羊场项目:父母代种羊场种羊必须从国内经省级农牧部门发证的种羊场引进符合品种标准的父母代种羊。需提供购买种羊合同、发票、检疫合格证明和供种单位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商品羊场需提供购羊发票(自繁自养的提供自繁场的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和调拨单)和供种单位的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及检疫合格证明。(6)凡种猪场、种羊场、种禽场一律需提供关于畜禽代次、品种的至少2名以上专家的鉴定意见书。

(五)奶牛补助

1、申报条件:达到省、市奶牛业项目奖补条件,通过省、市验收并获得省级奖补。

2、申报时间:按申报。具体根据省农委、省财政厅奶牛业财政补贴申报验收工作通知要求时间申报,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省农委、省财政厅奶牛业财政补贴申报验收工作通知中规定的申报资料。

(六)新开发龙虾苗种、鳜鱼繁育基地,新开发黄鳝网箱养殖项目及龙虾集中连片养殖基地、河蟹池塘养殖基地补助

1、申报条件:选址、建设、规模等方面符合市畜牧水产局有关操作规程要求。

2、申报时间:按申报。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于9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于10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建设申请表,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养殖证或苗种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土地流转合同或自有土地承包经营证书复印件,生产记录和带动农户资料。

(七)制种基地补助

1、申报条件:在本市新建制种基地的种业企业,单一品种单季集中连片制种育种规模达1000亩以上,且每个基地不超过两片,片间距不超过100米。同一基地若不同季节种植不同品种,只按单季给予一次性奖励,不予重复享受。

2、申报时间:每半年申报一次。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分别于当年7月底和11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分别于当年8月底和12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建设申请表,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土地流转合同或自有土地承包经营证书复印件,制种农户花名册,与农户签订的制种合同,制种生产技术规程,所在乡镇、行政村证明材料,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八)新建无公害设施栽培、露地蔬菜、伏缺菜、水生蔬菜基地补助

1、申报条件:(1)无公害设施栽培基地建设符合市农业委员会设施大棚建设标准、小区片数、片间距、无公害标准生产及基础设施配套等规定要求。露地蔬菜、水生蔬菜基地符合市农业委员会无公害标准生产、小区片数、片间距及基础设施配套等规定要求。伏缺菜项目为在全市范围内利用现有的钢架大棚实施,符合伏缺菜基地生产管理要求。(2)基地面积为净面积,不包括沟、渠、路等配套设施面积。(3)申报主体为农业企业、合作组织或农户。(4)复查复验项目基地面积保持率要达到70%以上方可申报。

2、申报时间:设施栽培和露地蔬菜基地项目每半年申报一次。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分别于当年7月底和11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分别于当年8月底和12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伏缺菜和水生蔬菜基地项目补助每年6月份申报,7-8月份县(市)区初验和市级督查,8月中下旬市级验收。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于当年8月中旬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于当年8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建设申请表,企业、合作组织营业执照复印件,农户身份证复印件,土地流转合同或自有土地承包经营证书复印件,种植户分户造册生产明细表。同时,设施栽培基地项目还需提供设施采购发票复印件。

4、资金兑付:设施栽培、露地蔬菜、水生蔬菜基地项目奖补资金当年兑付50%,剩余的50%资金待次年复查复验合格后再予兑付。

(九)连栋温控大棚补助

1、申报条件:新建连栋温控大棚,棚内净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棚檐净高度达3米以上,配备辅助设施齐全。棚内已从事蔬菜瓜果花卉育苗或生产,其中:育苗类年育苗能力达200万株以上,生产类要求种满种足。

2、申报时间:按申报。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于当年11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于当年12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建设申请表,营业执照复印件,土地流转合同或自有土地承包经营证书复印件,育苗中心设计施工合同复印件、固定资产投资相关费用发票复印件、苗种销售台账。

(十)新增成片造林、绿色长廊林带、农田林网、环村林带、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绿化、经济果木林基地补助

1、申报条件:品种、规格、密度、成活率等方面符合市林业和园林局操作规程要求。中型水库的陆域沿岸纵深与河岸的水平距离在200米范围内。

2、申报时间:按申报。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于当年9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于10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建设申请表,自有土地承包经营证书或土地流转合同(农田林网、环村林带项目除外),同时,(1)成片造林项目:需提供苗木采购清单(规格、品种、数量、价格),造林小班统计表,验收地形图(连续申报的需提供以前已奖补的造林验收地形图),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的需同时提供造林作业设计书。(2)绿色长廊林带项目:需提供苗木采购发票或清单(规格、品种、数量、价格)。实施的绿色长廊路段长度超过30公里的需同时提供作业设计书。(3)农田林网、环村林带、村庄绿化项目:需提供自查验收地形图。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绿化项目:需提供县级以上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批准文件及绿化覆盖率达35%的证明材料。(4)经济果木林项目:需提供造林小班统计表,验收地形图。

(十一)新建苗木花卉生产基地、苗木花卉设施栽培补助

1、申报条件:生产基地、设施应具备的硬件及软件条件符合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操作规程要求。

2、申报时间:按申报。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于当年9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于10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建设申请表,分品种登记表,自查验收地形图,自有土地承包经营证书或土地流转合同,苗木生产基地投资和设施投资相关费用发票复印件。

(十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补助

1、申报条件:本项目实行建档申报制,流转期内相关资料报市级备案。

2、申报时间:按申报。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于次年2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项目档案文本,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对申报业主三年生产经营情况的跟踪审查报告,县(市)区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设备购置正规发票、流转记录、合同等相关资料。

(十三)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补助

1、申报条件:申报主体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市境内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的养殖场或本市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单个养殖场总建池容积最高不超过300立方米。

2、申报时间:按申报。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于当年11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于当年12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建设申请表,项目实施方案,动物防疫证,施工合同,设计施工图纸,工程决算表,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证明。申报农村生活污水净化项目的还需提供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批准文件证明材料。

(十四)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1、申报条件:在本市范围内从事农业生产的农牧渔民(含农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当年新购置水稻插秧机、油菜收割机械、植保机械、大棚微型耕作机械、秸秆打捆粉碎饲草机械。已获得省级以上补贴的,市级不重复补贴。

2、申报时间:按申报。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合格后,于当年11月底前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市农业相关部门于当年12月底前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复核,逾期不予受理。

3、申报资料:购机申请表,购机人身份证、购机发票原件及复印件,乡镇农办(农机站)、财政所审核意见等。

其他类项目

1、申报范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客运站、农村土地和宅基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

2、申报时间和申报资料: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和实施方案执行。

三、申报程序

1、项目备案。凡验收类项目一律实行项目备案制。市、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要建立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库,增强计划性和目的性。项目单位在项目实施前需向县(市)区农业、财政部门提交书面建设申请,经县(市)区农业、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并报市农业、财政部门备案。凡未予备案的项目,市、县(市)区两级不予验收和奖补。

2、县(市)区初审。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初审,并在所在县(市)区报刊、网站及乡镇、项目区公示无异议后,在规定时间内联合行文汇总报送市农业相关部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逾期不予受理。初审汇总表中要注明项目申报单位或个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和市、县(市)区奖补资金承担金额。凡验收类项目需同时提供县(市)区验收表,附县(市)区验收人员签字和验收单位盖章。

3、窗口受理。市农业相关部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统一受理项目申报,开具窗口受理单。凡申报资料不真实、不完整或不符合要求的现场退回,并一次性告知退回原因和要求。经核验符合要求的申报资料,在5个工作日内移交市农业相关部门复核。

4、部门验收。市农业相关部门负责项目的市级审核验收,提出项目审核验收意见送市财政局审核,同时附送市农业相关部门窗口受理单、项目申报资料和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初审资料。验收类项目需同时提供市级验收表,附市级验收人员签字。市农业相关部门在收到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报送的验收类项目初审资料后,要在15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市级验收。凡报送资料不完整或逾期报送的,市财政一律不予受理。

5、财政审核。市财政局在收到市农业相关部门送达的审核验收资料后,进行程序性复核和符合性抽查,提出项目审核意见反馈市农业相关部门。

6、结果公示。市农业相关部门负责将拟兑现的项目情况在中国•合肥门户网站、本部门外网网站、《合肥日报》或《合肥晚报》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阶段的投诉监督统一由市监察局受理。对申报项目的核减事项、核减原因等情况由市农业相关部门实行告知制。

7、按期兑现。对于公示期满无异议的项目,市财政局负责提出资金安排意见,履行相关报批手续后及时拨付市级奖补资金。

四、实施责任

1、申报负责制。申报主体为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行政村(社居委)不得作为申报主体。申报单位或个人对项目建设内容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的,一经发现,予以通报批评,追回资金,五年内取消申报市级财政补助和奖励资格,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初审责任制。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负责项目的初审,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项目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经初审合格的项目方可向市级申报。凡工作不负责任,将初审不合格的项目向市级申报,单个项目误差在10%以上的,责成县(市)区对该类项目全部重新验收;单个项目误差在30%以上的,取消该类项目全年申报资格,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由县(市)区按同等标准兑现奖补;单个项目误差在50%以上的,取消该县(市)区该类项目全年申报资格和参加市有关部门评先评优资格,通报全市批评,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由县(市)区按同等标准兑现奖补。

3、受理责任制。市农业相关部门受理窗口负责对县(市)区申报资料的程序性、合规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进行现场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当场告知申请人,并及时移交申报资料。凡因申报资料不全影响项目审核验收或资金兑现的,将追究有关责任。

4、验收责任制。市农业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项目的检查验收,提出项目审核验收意见。对农业产业化固定资产投资奖补项目中50万元以上的大额发票,要通过税务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核实。验收人员要深入实地对照标准检查验收,验收人员不得接受验收对象的请吃、馈赠,验收人员要对验收结果负责,对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验收结果明显严重失真的,取消该验收人员项目验收资格,并实行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依法查处。

5、项目抽查和效益评估制度。市财政局对市农业相关部门审核验收提出的奖补项目进行复核和监督审查,进行绩效考评,提出奖补资金的安排意见。对复核和监督审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要求有关部门做出书面说明并进行整改。

6、资金管理制度。本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专账核算,按照申报渠道拨付到企业、合作组织或农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滞留、截留、挤占、挪用,不得进行二次分配,确保财政奖补资金充分发挥效益,县(市)区要积极落实本级所承担的20%配套资金,并对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负责。如发现违法违纪违规现象,将依法追究责任。县(市)区财政部门每半年向市农业相关部门、财政部门报送本级配套资金落实到位情况。

五、附则

1、本细则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农业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2、市农业相关部门负责制订有关操作规程,并送市财政局审核备案。

3、本细则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

下载强化现代农业理念 促进蚕茧产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化现代农业理念 促进蚕茧产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

    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 合财农[2010]137号各县(区)财政局、农委、畜牧水产局、林业局、水务局: 现将《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富民强县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镇人民政府近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积极探索,加快明溪发展的整体思路更加清晰,“生态立县、科教兴县”战略得到较好实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靖边县东坑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简介 靖边县东坑镇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县城西22公里处。全镇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有耕地24.6万亩,有水浇地19万亩,有农业人......

    肥西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施办法[精选合集]

    《肥西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施办法》林业操作细则 肥西县林业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合政[2008]131号)的文件精神,加快肥西县林业建设步......

    浅谈以经营理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的资......

    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论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论文关键词】发展现代农业 科学内涵 重要意义 对策措施【论文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当前和以后一定时期农业......

    岳西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岳西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实 施 细 则 根据《岳西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岳政办[2016]24号)文件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申报时间及地点 每年12月25......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仇平贵 2010年第6期 ——经济建设近年来,孝南区坚持把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加大投入上装备,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