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开审计结果预防腐败
文章标题:公开审计结果预防腐败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一种制度,兼容审计和监察两项监督形态,是考察了解和管理监督干部的一种重要方式。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正确行使权力为重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使审计成果运用制度化、公开化,既是强化对干部权力制约和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监督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治腐败的重要措施。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实践证明,只有公正、公开和民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发生;只有让干部的权力行使处于公开透明状态,才能确保干部监督的实际效果。实行民主公开监督,既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创新举措,也是创造性地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有益尝试,是新形势下深化对领导干部管理监督的新方法、新手段。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监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常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干群的民主法治和参与监督意识逐渐增强,注重通过民主公开的方式化解不和谐因素。对领导干部实行公开监督,不仅是加强党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政府工作依法有序运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监督是深化完善干部监督工作的现实需要。目前实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环节,如审计结果不够公开,广大干群对此缺乏知情权、评议权和监督权;“审”、“用”衔接不够紧密,干部在审计之前已调离或已任命新职或正实施考察,导致审计结果不能起到实质性的监督作用等。对经济责任审计中一般性违纪违法以及政绩是否突出等,缺乏统一认识、准确界定和责任追究,难以满足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和改革选人用人机制的需要。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监督是抵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客观需要。全面审计考核、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财务管理责任、财经法纪责任并实行审计结果公开监督,可以为正确选人用人提供重要依据。健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通报、结果公开监督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对于强化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机制上、源头上预治腐败,促使干部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形势对如何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引向深入,探索和改良审计结果运用转化机制,规范完善公开监督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地方实际,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科学制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公开监督及成果转化运用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健全完善。要在实施审计结果公开监督过程中,加强纪检、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积极探索实践审计成果运用的新机制、新形式,切实解决审计结果公开、审计意见落实、审计结果全面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公开监督的及时性、针对性、实效性。要结合当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际,积极探索建立与干部选用机制衔接配套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结果公开监督制度在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对公共权力的制约监督、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公开审计结果预防腐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公开审计结果预防腐败。
第二篇:预防腐败
中共萧县县委
关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室,县直各单位党组(党委):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已经县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遵照执行。
中共萧县县委
2014年4月8日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发
【2013】14号,以下简称《工作规划》)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皖发【2013】1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我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
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坚持群众路线、转变作风,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惩治,坚持改革创新,制度保障,坚持重点突破、统筹推进,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打造萧县新环境、梳理萧县信形象、推进萧县新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经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至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四风”问题得到认真治理,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惩治腐败力度加大,腐败蔓延势头得到坚决遏制,纪律约束和法律制裁的警戒作用有效发挥;预防腐败工作扎实开展,反腐败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显著增强。
二、深化作风建设
(一)
第三篇:分析发挥经济责任审计预防腐败的
分析发挥经济责任审计预防腐败的“探测器”作用
文章来源
腐败是和平时期执政党的大敌,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为了预防腐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其中,经济责任审计即为一种重要的方式。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是现代审计制度在中国的一种创新。1999年5月,我国在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中全面实施经济责任审计。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2010年12月,随着《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出台,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扩大到省部级领导干部。随着我国反腐败形势的日益严峻,认真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对腐败的预防功能,发挥其预防腐败的“探测器”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腐败预防功能
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审计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审计制度创新,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安排。它主要是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进行审查,并将审计结果报告给委托人的一种审计。在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违法违规的行为,将视具体情况移交司法部门、纪检监察以及主管部门处理。慑于经济责任审计查处问题的后果,党政领导干部将认真履行其受托经济责任。此外,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会及时予以纠正,以避免微小的错误发展成为重大的违规违纪问题,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预防腐败的功能。
自1999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审计机关对40余万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并对存在问题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其他人员移送司法、纪检监察部门进行了处理。具体人数如下表所示:从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活动来看,通过对违规违纪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移送司法、纪检监察部门的做法,揭露了存在的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起到了
治理腐败的功能。同时,由于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揭露腐败,因此能够产生一种威慑作用,使得领导干部减少腐败行为,进而达到预防腐败的功能。从全国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统计表中也可以看出,每年审计的总人数变化并不大,但是被移送司法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干部人数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反映了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好的预防腐败的效果。
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预防腐败的路径
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预防腐败功能,应当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的廉政报告为依托,通过廉政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并借助反腐败信息沟通平台交互反腐败信息。
1.编制领导干部廉政报告。领导干部为了说明在任职期间的工作成果,应当提交廉政报告。该报告包括目标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履行状况说明和个人财产申报表。
第一,目标经济责任。在廉政报告中,首先应当说明领导干部的目标经济责任。目标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接受委托任职时所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或义务的目标化,受托经济责任是目标经济责任的内核,通过法律制度形式、聘任合同形式、组织部门的任命书形式或特定领导干部的就职声明等形式,把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目标化为目标经济责任。目标经济责任包括保全责任、遵纪守法责任、节约责任、效率责任、效果责任、社会责任等等。第二,经济责任履行状况说明。在明确目标经济责任的基础上,领导干部应当就其任职期间目标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说明,该说明的内容与目标经济责任相对应,包括财务收支情况、内部控制情况、财经法纪遵循情况、组织运营情况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第三,个人财产申报表。官员财产申报,被视为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领导干部应当对拥有的财产情况进行申报。申报的内容不仅包括获得的工资、奖金、红利所得,而且包括兼职收入、馈赠以及个人债权债务等情况。
2.采取廉政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经济责任审计以增强领导干部廉政报告的可信性作为
审计目标,以经济责任审计规范为指引,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实施廉政风险导向审计。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划分为三大步骤:一是实施廉政风险评估程序,识别廉政风险因素,即识别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领导干部错报或漏报廉政信息。在识别廉政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评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廉政风险水平,即评价廉政风险因素是否影响到被审计的领导干部错报或者漏报廉政信息,以及评价其影响程度,并据其判断出是否存在重大廉政风险。二是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即在廉政风险评估程序的基础上,针对评估出来可能存在廉政信息错报和漏报的重点风险领域,开展细节测试,以确定领导干部不存在重大廉政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三是根据获取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判断领导干部的廉政报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都不存在错报和漏报,并出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除了出具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以外,还应当编制廉政风险评估报告。该报告主要包括导致重大廉政风险的事项、被审计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这些薄弱环节和漏洞,有可能导致领导干部的违规违纪。
3.打造反腐败信息沟通平台。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预防腐败功能,应当构筑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连接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具有数据的存储、索引以及信息的发布、信息沟通功能。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在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库中输入领导干部的主要情况,例如,领导干部的履历、奖惩情况、被举报情况、审计结果等信息。这些信息设定相应的密级,信息使用部门根据权限,利用共享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审计部门利用纪检部门输入共享平台的举报信息,根据了解的举报内容,在进行廉政风险评估时把举报内容作为重点审计领域。纪检监察部门根据审计部门输入的共享平台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确定是否对领导干部进行进一步调查,也可以根据廉政风险报告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确定是否对领导干部进行深入调查。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管理时,将共享系统中的审计信息和纪检监察部门的调查信息作为干部任免的参考。此外,审计部门可以利用该平台的信息发布功能发布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也可以利用该平台反馈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情况。审计部门根据反馈结果,跟踪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改进情况。
第四篇:上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开办法
上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开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开审计结果行为,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审计局主动公开审计结果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审计结果,是指市审计局的审计报告、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等审计结论性文书所反映的内容。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审计结果公开,是指市审计局根据审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定期向社会公开审计管辖范围内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
第五条市审计局公开审计结果,应当坚持积极稳妥、依法有序的原则,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六条市审计局公开审计结果,应保证审计质量,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评价客观公正。
第七条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第八条市审计局可以选择以下适当形式公开审计结果:
(一)通过印发《上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向社会公开;
(二)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和“上海审计”网站发布;
(三)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布;
(四)其他适当的形式。
第九条审计结果公开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二)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纠正情况报告;
(三)政府部门或者国有企业、事业组织及其他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单 1
项审计结果;
(四)有关行业或者专项资金的综合审计结果;
(五)专项审计调查结果;
(六)法律、法规规定应该公开的其他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
第十条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开单项审计结果,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审计评价意见;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三)审计处理处罚情况及建议;
(四)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披露问题的整改情况;
(五)其他认为需要公开的内容。
第十一条公开审计结果应当符合下列审批程序:
(一)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及审计查出问题纠正情况报告需要公开的,必须经过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
(二)向市人民政府或审计署呈报的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开的,应当在呈送的报告中向市人民政府或审计署说明,经市人民政府或审计署批准同意,才能公开。
(三)授权审计和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开的,必须经过授权审计和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审计机关的批准。
(四)党政领导机关交办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开的,应当征得交办单位的同意。
(五)其他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开的,由市审计局审批决定。必要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二条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应按照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在审计报告出具前将其送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并注明市审计局将以适当方式公开审计结果。公开时一般不再征求意见,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有重大
分歧意见的,必须再次征求意见,在事实和定性等主要问题上取得一致。
需公开涉嫌违法违纪或者犯罪案件移送事项情况的,应当与受理移送部门协商一致。
第十三条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开综合性的审计结果,应当在所反映事项的审计报告和审计调查报告等审计结论性文书生效后进行。
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开单项审计结果,应当在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等审计结论性文书生效90日(提请裁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期满)后的适当时机进行。
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提请裁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在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结束后进行。
第十四条市审计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应当按照国家和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办理报批和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市审计局公开审计结果形成的有关材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整理归档。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公开审计结果的;
(二)审计结果公开后发现有重大事实差错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商业秘密的。
第十七条 区、县审计机关应依照本办法和同级政府相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市审计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公开审计结果有利无弊
4月20日,来自新华网的消息称,国家审计署今年将对包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内的九家国有企业及国家烟草专卖局进行审计,涉及总金额高达1.8万亿元。目前审前调查已经开始。
此次审计,正是国资委成立以来单对中央国有企业审计数量最多的一次。这些企业集团中,既有已经在海外上市的公司,也不乏即将在海外上市者。因而,国家审计署此次更全面的审计,正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之意:即在海内外上市之前,由审计署或其授权的独立机构全面审计资产负债,充分披露实质信息。
事实上,审计署的全面审计与独立会计师的审计一直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对清理发现公司潜在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这一模式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而涉及市场波动,近来也陷入某些争议之中。
独立的价值
审计署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并越来越多地为海外投资者所倚重,始自1999年。彼时至今,仅仅是审计署金融司重点审计的就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等国内金融巨头,每次审计均有重大突破。审计署还对发现的金融大案予以总结分析,对金融领域风险作出提醒。
审计署受国务院总理直接领导,是在宪法中有明确规定的。按照程序,审计署一般会将重大个案编成“审计要情”,将总结分析性内容编制“审计要目”,不定期上报国务院,2003年,上述“要情”、“要目”上报国务院达33个,国务院领导直接批示的有22个。
审计署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运作的独立性。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缺乏部门协调,而审计署的金融审计由于其独立性,恰可从整个金融系统入手全面调查,可以发挥综合监督优势。
比如,票据市场上很多违规贴现的资金流入股市,对其监管涉及银行监管和证券监管两大领域,若彼此缺乏协调则很难彻底调查,而审计署却可跳出部门局限做独立全面调查。
再如,2003年审计报告反映出部分地方政府不顾财力,向当地银行借款大举上马市政建设项目,给银行带来巨大风险。这是因为审计署可以通过审计地方财政来发现地方政府的真实财力,从而发现地方政府市政投资过度,既会造成银行金融风险,自身亦有财政风险之虞。
为确保审计独立性,审计署近年来非常注意维护审计人员在经济上的独立性。2000年,审计署制定《关于加强审计纪律的规定》,提出外出审计的“八不准”纪律,并于2002年起在全国各级审计单位推广。“八不准”纪律规定颇为细致,包括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的住宿、就餐、旅游等方面的安排,不准无偿使用被审计单位的交通工具、办公设施等。其核心是实行审计外勤费用自理,以确保审计工作不受被审计单位干扰。
据《财经》了解,“八不准”纪律的出台以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为背景。1999年,审计署在审计某集团公司贷款情况时,对方在夜里盛情邀请审计人员进餐,并将审计人员随身携带的电脑放在汽车后备箱内。饭间,对方派人从电脑里取出了审计署给国务院所写报告的草稿,在获悉审计掌握的详实情况后,疑犯迅速潜逃美国。后来审计人员才发现一切早有预谋,对方甚至做好了动武的计划以获得审计结果。
此案发生后,“八不准”纪律迅即出台。“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没有尊严,怎么能查案子。”一位现任审计官员曾如此作评。
披露**
在今年1月30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公布的2003审计报告中指出,原中国人寿股份公司(下称原中国人寿)涉嫌各类违规资金约54亿元。当日在美上市的中国人寿股份公司(下称中国人寿)股价大跌,自此引来一场至今仍未平复的**。此后的三个月,正是海外市场“中国ipo热”减退的三个月,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股价多少受到此**的影响,而下一步的中国企业和银行海外上市之途,也不免有多添坎坷之虞。
此后便屡有批评认为,国家审计署对原中国人寿违规行为的披露,不仅因凸现国内外审计、会计标准落差造成中国人寿及其他海外上市公司股价波动,而且有“不合时宜”之过失;追查中国人寿前身公司违规问题,株连了剥离上市的股份公司云云。
其实,美国投资者兴讼与证券监管部门调查,重点都不在会计和审计问题,而在于中国人寿和其母公司中国人寿集团(下称人寿集团)在得知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之后,是否第一时间以尽职的态度向公众进行了真实和适当的信息披露。国家审计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直接对中央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状况进行审计,在中国人寿股票受投资者热捧之时无所顾忌,披露其前身公司违规行为,既是职责所系,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前的重组合规行为树立了一个基准。
在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财务合规行为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就具体标准而言或许有诸多不同,甚至在某些细节方面不乏相抵牾之处,但是在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及时对利益相关者公开等原则方面并不相悖,而且这是国际公认的会计审计和公司治理准则。就国内外审计会计标准落差而言,恐美国和香港对即将上市和已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会更严格。而审计署在审计报告中进行披露,不仅是政务公开、信息透明之举,对相关公司与机构治理改革、会计合规与上市重组应从严循规也不无警示之意。
事实上,在分拆上市仍较普遍的情况下,如果要消除投资者和公众怀疑,就必须厘清上市公司、存续公司、前身公司种种利益纠葛,澄清相关信息披露事宜,这才是对上市公司股价和治理改革的长期利好,舍此别无他法。最终处理报告公布后中国人寿股价重又大幅回升即为明证。“一切向前看”不能成为逃避责任追究、掩盖历史问题而不加解决的借口,恰恰相反,如果最终丧失海内外投资者的信任,为此后上市的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信任危机阴影,才是真正的“株连”。
金融审计的迁变
对原中国人寿的审计,只是数年来审计署金融审计一系列大动作中新近更引起关注的一项。不惮既得利益牵绊、突破部门划分之藩篱,惩戒修整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会计、治理与风险管理之疏漏,破除种种“潜规则”投鼠而不忌器,正是审计工作的职责所在。而这一系列动作早已酝酿,在审计署理念、技术与行动中也已步步体现:
――1995年,《审计法》出台,对金融审计的内容作出新规定――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和效益进行审计。同年,《商业银行法》出台,中国的银行开始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过渡。两部法律的出台,令金融审计有了法律依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防范金融危机、推进金融改革成为次年成立的新一届政府的重点工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审计署成为国务院总理惟一直接领导的部门。也正是从这时起,“抓大案要案,揭露问题”成为审计署金融审计的工作重心。
――199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要求“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据此,审计署在当年对中行和建行进行审计时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新目标:摸清家底、核实盈亏、揭露问题、提出建议和防范风险。审计内容也因之变化:原来只看财务收支,现在则审计银行资产、负债的全部内容,银行业务第一次纳入了审计的范畴。
――自1999年起,审计署的金融审计开始广受各界关注,并为海外投资者所倚重。彼时至今,审计署金融司重点审计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等国内金融巨头,每次审计均有重大突破。审计署还对上述金融大案予以总结分析,对金融领域风险作出提醒,条条切中中国金融业要害。
――2001年,李金华审计长进一步提出对金融机构审计的“六字要义”――风险、管理、效益。审计署金融司据此将下一步审计重点确定为关注风险,促进制度改革,并提出意见,最终促进金融机构提高效益。据《财经》了解,审计署的每一条意见背后都是确切的案例,其违规金额数字皆为严丝合缝地逐一累加而来。
――2004年,审计署提出未来审计报告要全文向社会披露,这将成为坚定不移的改革方向。
值得指出的是,审计署早在2001年就将风险作为银行审计的重点是相当有远见的――直到2003年4月中国银监会成立之后,中国的银行监管才在首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的推动下,确定了以风险为中心的监管思路。据《财经》了解,在不同的监管部门,屡有高官发出同样的感慨:为什么审计署能发现的问题,直接监管部门却不能发现?
一套真实、准确、及时公布的会计标准和信息披露准则不仅是公开、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运转基石,也是一个好的、成熟的市场经济断不能缺的基本支柱。因此,前不久的审计**,更多反映出的是国内外公司治理、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对接”征途之艰难,更当为后来者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