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若干思考
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的规范有序运作离不开会计监督,在金融危机逐步蔓延的特殊时期,如何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更好地为“保增长,促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服务,已成为会计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会计监督的内涵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指依照国家法律和各种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对会计工作实行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地协凋、控制、监督、督促,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其特点是:1.会计监督受法律保护。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监督的过程中,有责任也有义务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维护本单位和国家、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行使监督职权是法律赋权并受《会计法》保护。2.会计监督是全过程监督。会计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指在经济活动之前,审查经济活动的计划和方案的合理性,防止发生违法、违纪的经济活动;事中监督是指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根据有关计划和预算的要求,保证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的实施;事后监督是指在经济活动之后,进行分析、考核、反馈控制,监督经济活动的有效性。3.会计监督包括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为了保证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各单位除了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内部会计监督外,还要接受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即接受国家财政、税务、上级主管部门等的监督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
二、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分析目前,会计监督不力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会计定位的局限。就国有企业来说,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杈尚未分离之前,会计人员兼有双重身份,他既代表国家利益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同时又是管理者。会计人员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很难旗帜鲜明地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而各级政府部门在维护会计人员权益方面尚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也是造成许多会计人员执法力度不足的原因。(二)内部监控的局限。目前多数企业的内审机构形同虚设,能起到对企业会计工作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作用的极少。一般设立单位内审机构和人员均是由部门领导委任,其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人的制约,这自然对内审人员的监督行为构成约束。不难看出,这种管理体制和监督模式对于会计监督是一种弱化。(三)国家、社会监督的局限。我国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监督,如财政监督、审计
第二篇: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和建议
【摘 要】企业会计监督主要是为了提升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和完整,保证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有效贯彻和落实,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的一种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制定的一系列会计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还包括影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实施效果的控制环境。
【关键词】会计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业务处理也日趋复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范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是在明确了会计监督的内涵及构成的基础上,从针对当前会计监督弱化的现状,深入剖析会计监督弱化的根源问题,最后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具体办法。
一、会计监督的涵义
关于会计监督的确切含义,会计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监督是以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为监督主体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就是利用会计监督经济。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监督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控制、监督、督促,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本文的落脚点是广义的会计监督。
二、现行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原始凭证失真,基础数字不实,会计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就显得无能为力。原始凭证混乱是当前企业存在的极其严重的问题,使会计信息真假难辨而难于监督。
(2)领导带头违法,使会计无法监督。事实表明,由于企业领导、企业法人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不顾国家财经法纪,弄虚作假,并运用自身有利条件和权利唆使,强制会计人员开展违规操作的行为则是目前企业会计方面出现的违法行为。
(3)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松弛。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企业片面理解搞活开放的政策,放松甚至放弃了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造成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的不完善、职责不明,使得会计监督无法有效落实。一些企业未能严格落实内部监督制度,甚至未能构建内部牵制制度;一些企业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即便存在规章制度,在落实上却由一定的难度,内部控制制度形如虚设,使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大大削弱。
2.社会监督的力度缺乏
对于社会审计监督而言,执业质量相对较差,社会公信力下降。其表现主要为以下几点:
(1)地下的会计师行业监督质量
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起步时间较晚,具有发展快,基础差的特点,加上上期由多家主办,管理繁杂,出现各自为政、监管不利的局面,其次由于相关政策的不配套,造成在发展中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例如:专职注册会计师较少,执业水平及业务能力较低等。
(2)社会审计行业出现无序竞争的局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审计事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为了使社会公众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却出现了注册会计师行业无序竞争的现象,各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会通过审计收费标准降低的方式来吸引业务。
(3)注册会计师法规不健全
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事务所来说,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缺乏有效性,同时企业审计实际委托人为企业的管理当局,即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使审计机构难以保持其独立性。
3.政府监督功能重叠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够完善,在制定会计法规时,不存在相匹配的实施细则,法律条文过于粗糙,造成工作开展中出现依据不充分的现象,实际操作上有所缺乏。通常情况下,政府部门的会计监督是对事不对人,财政预算、审计工作及税务等部门都不具备任免被查单位的人事权利,从而不具备行政处分权,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部门会计监督的权威性造成影响。
三、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
1.内部监督的加强
(1)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
作为一个系统,内部控制的范围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会计控制系统则是其核心系统。在内容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一环节上突显,即从会计环节入手,延伸至其他管理环节,逐渐构成内部控制体系。
(2)合理设置与科学定位内部审计机构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来,加强内部审计控制,首先应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定位问题得到解决。目前,在我国企业中一些企业同时对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进行了设立,大部分只设立了审计部门。若仅设立审计部门并将其设置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董事会则缺乏对总经理制衡的监控措施,加剧了内部人员控制的问题。所以,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应科学有效的开展,从而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3)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意识
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就是要培养会计职业界的独立、客观、公正的精神境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加强,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并掌握《会计基础规范》中相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规定,根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来制约自己,使会计人员自身做到遵纪守法,进一步树立会计行业的尊严及荣誉感。
②运用有效的方法,对会计秩序进行综合治理。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使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得到明确。首先,制定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存在的职务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其次,各岗位人员、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需进一步明确规定自身的职责和要求。
2.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1)增强独立性,提高可信度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与生命,我国国内民间审计行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增强独立性,提升可信度,使企业的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建议运用以下方法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得以强化:会计师事务所聘用机制的完善,将会计师事务所的更换权利改为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和委员会;职业道德规范的完善,确保注册会计师在形式上处于独立状态;职业环境的优化,在实质上使注册会计师处于独立状态。
(2)完善注册会计师监管,保证公平竞争
作为一个行业自律组织,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一个带有“准政府”特点的行业管理机构,该机构与政府其它职能部门一起,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工作进行负责。这种行业监管制度已经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公平竞争造成影响,应明确分工政府和协会的职能,相应调整行业管理直至。政府应将管理方式改变,将原有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政府应制定注册会计师执业基本要求和标准,对注册会计师业务要加强检查监督,但不干预;要采取正确的舆论引导,要在财政、税务政策上支持行业发展。
(3)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的强化
应将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步解决,需要全社会对其进行共同监督。作为一种人民群众参与的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的检举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曝光应得到有效运用。会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经济管理工作,若仅凭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开展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出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将违法会计行为揭露出来,这是法律赋予每个单位和公民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对会计工作已发监督的顺利开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将全社会的力量动员起来,使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3.协调政府监督机制
要协调好政府部门监督,就需要建立政府监管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政府监管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就是由一个社会民主评议机制和政府监管人员安排其监管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的制度。该体制的建立是官僚主义杜绝的关键,避免监管人员出现公权私用,使政府科学化监管得以实现。在监督过程中,政府各监督部门应做到依法监督、相互协调、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实现会计监督的协同开展,充分发挥各种专业监督的作用。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财会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各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和信息交流。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其主要特征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那么如何使会计监督体系的逐步完善,使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加强和提升。本文结合会计监督与会计监督体系的相关内容阐述,深入分析会计监督体系的现实状况并进行原因剖析,探索会计监督体系创新的途径,并从监督体系的各个监督层面提出对策措施,提高会计监督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2]会计监督实务[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3]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第三篇:关于强化嘉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思考
关于强化嘉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思考
—以嘉善国土资源局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机构体制的建立可以大大提升我国的经济效益,在事业单位会计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事业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提高事业单位有序化、合理化的制度体系,有效的促进财务水平。本文以嘉善县国土资源局为例,展开对嘉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字]事业单位内部监督
一、引言
会计监督,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
二、嘉善县国土资源局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在我从事嘉善国土资源局工作中往往因为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内部管理松懈等原因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导致会计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等现象,不能有效地按照国家财会法规、财经制度独立进行会计监督。
1、会计凭证的填写缺乏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撑;在财务处理凭证过程中,对于原始凭证取得的内容不具有完整性,如:科室所人员差旅费报销单的填写缺少附件张数、出差任务等数据。自制的原始凭证格式
和内容不够规范,如:发放给附属乡镇所职工奖金等大额现金支出无具体收款单位签章,仅由制单单位代签。
2、账目明细混乱,账表不全;财务科室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项目进行核对、和平衡账务,对财务报高情况的提供,也只有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等说明,对上级拨入的固定资产不做财务处理,使单位一部分资产游离在外。
3、财务会计系统存在缺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的是“以机代手”的记账模式,这对于陈旧的手工记账模式而言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但是在现实操作中会计电算化只是将传统的会计流程搬到了计算机中,仅仅是“以机代账”而无法真正脱离手工记账的模式,没有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发挥会计手工处理方式下无法比拟的作用和功能。
(二)财务管理失控。
所谓国土资源局是指负责规范国土资源权属管理。承担全国耕地保护,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承担及时准确提供全国土地利用各种数据的责任,它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不以生产经营和盈利为目的,而是更有效的利用、开发、保护土地,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但随着事业单位财政体制的改革,财务科室并没有顺应新形势,没有对本单位的管理工作予以重视,导致财务管理失控。
1、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失控。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点,并能形成一项长效机制,单位内部虽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也只是将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予以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未真正做到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防止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
2、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单位财务管理的好坏与领导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领导虽有强烈的政纪意识,但如何真正做到规范单位财务核算却不太重视,依法理财观念淡薄,对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了解甚少,他们只是单纯的认为只要自己不挪用公款,不藏污纳垢,廉洁自律,至于如何真正做到规范财务管理,和自己没有重要关系。这样一来,会导致轻视会计继续教育等业务技术培训,从而导致财务管理失控。
3、会计核算不恰当。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可以很好的记录单位的收入、支持和费用等方面,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一的收付实现制是以月的形式收取,而有些收入应
当按年收取的,这会导致与其相应的支出因各种原因必须在下支付或当年无法全部支付,使得当的收支不配比,造成核算期间单位支出和收入不平衡,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三)公务人员消费漏洞明显。
所谓公务消费,是指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执行公务中所列支的各种费用。公务消费行为的有效管理,可以遏制不合理消费和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财政开支缺乏,资金使用没有约束性。对于局内部的一些会议、考察经费基本由财务部直接支付,却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核算程序,部分附属乡镇所,钻了空子,有多少用多少;
2、财政缺乏预算。单位对于每年的财政预算计划不够周详,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活动或节日庆典,尽量做好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
3、缺乏有效财政监管机制。公务消费权一般都掌握在“一把手”中,而对于公务消费的具体项目不够透明化,容易造成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虚,下级监督太弱,群众监督太难的现象,加大财政监管力度,是提高我局廉政之风的重要举措。
嘉善县国土资源局会计监督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弱化。
1、法律体系不够健全。1999年中央修订了《会计法》,但是没有对相关配套的行政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会使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容易诱发会计造假行为。
2、缺乏会计监督的惩治力度。虽然在会计法律制度里明确规定了“不得”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行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那些违反了“不得”发生的行为里的事项却未作出明确的处理办法,因此对于财务人员的监督力度缺乏威慑力。
(二)财务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
1、票据专管员的设立。一个单位的大多数收支都在票据上体现,票据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室应当设立票据监管员,杜绝财务报销不合规、税收流失等现象。
2、乡镇所费用支出管理。乡镇所对于费用支出项目缺乏管理,容易导致超额度支出,例如在6•25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中,由于某乡镇铺张宣传,导致经费超出预算,而宣传效果达不到预期所想,因此应当加强对乡镇所费用支出管理。
(三)财务部门综合素质不强。
1、业务能力。不论是企业或者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都应当熟悉财经法规、制度,领会各项法规、条款的精神,随着经济条件的迅速发展,一大批专本科毕业生都面临就业问题,这时的单位负责人在招聘新进工作人员时必须要考虑会计的基础知识掌握牢靠的人员优先考虑,要培养他们的业务能力,从书本的死知识到灵活运用到日常操作中。
2、定期培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在会计领域里,应当随时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首先负责人应当起好带头作用,其次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多参加一些职称考试,使财务部门的工作能力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四、加强对嘉善县国土资源局会计监督的对策及意见
(一)提高对会计监督的再认识。
会计监督在主体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这里主要强调“经授权”的概念,因为监督是一种全力约束的体现,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经授权才能体现授权者的意志的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以及其引起的资金活动,这里的“特定主体”就是会计主体,即为会计服务的特定单位,我们这里所说的特定单位特指事业单位。然而所引起的“资金活动”既包括经济活动引起的经济现象,也包括了同这些经济现象相关的经济关系。
(二)健全内控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综合监督力度,里外约束。事业单位的内控监督机制无论是在设置的系统性方面还是在执行力度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事业单位同企业相比,缺乏了严重的监控体系,必须要提高和加强我们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规范的控制制度才能有效的做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的保障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
加强政府综合监督力度,在政府部门成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定期对相关事业单位进行账目清查,了解单位的资金往来情况,从而有效的防止事业单位出现单位经济犯罪和扼杀腐败风气。公开透明化一些政策性的财务状况,比如最近政府单位发起的“清三河”行动,应该透明的公告我们事业单位具体的捐款人数、捐款金额及捐款用途,真正的做到用到实处。
(三)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强化再教育,提高责任意识。
伴随着财政资金的不断加强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会计的适应性、灵活性有了较高的要求,我们会计人员也应当不断的加强学习,更新自己的财务知识,才能更好的利用财政资金。
一方面,我们继续抓好对事业单位的继续教育,所谓会计继续教育就是对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接受一定形式、有组织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一般会计继续教育通常都要学习24小时,然后进行一场考学测验,从而来考察会计继续教育的成效。我们事业单位必须加大对会计人员考学重视力度,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提倡会计人员的业务深造。虽然事业单位的财务没有工业会计这样复杂,需要核算成本等方面,但是我们还是提倡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深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会计人员可以参加一些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学,让我们为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奠定更好的基础。
四、总结
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职能能否真正得以落实,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不断的提高会计监督意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防止徇私舞弊,预防腐败等多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确保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步入正常的轨道中来。
第四篇:强化委派会计监督职能
强化委派会计职能 防范柜面操作风险
随着金融产品的大量开发应用,综合业务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大小额支付业务、实时汇兑、农信银电子汇兑业务、农信银汇票等业务的开办,对信用社柜面业务的操作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用社委派会计处在基层网点各项业务处理的前沿,如何发挥委派会计的职能、防范柜面操作风险,实现对柜面业务的全方位监管,将各种可能的操作风险及时化解掉,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强化委派会计的管理。
一、强化委派会计坐班监管,构筑防范操作风险第一道防线。委派会计坐班应坚持“内控优先,制度先行”的原则对各项业务进行直接管理,是减少业务处理差错,化解风险的最有效的措施,委派会计在日常工作中监管当天全部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应着手抓住以下三个环节:(1)营业前重点检查:营业开始时柜员现金、重要空白凭证清点;(2)营业期间,实时授权监控:一是柜员间大额现金的收付是否换人复核;二是大额现金的取现转账、更换印鉴、挂失止付、业务查询、档案调阅等业务是否进行审批;三是柜员对凭证要素严格审查;四是柜员临时离柜是否做到“一退四锁”即退出业务操作系统,锁好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印章、柜员卡等重要物品;五是检查柜员卡是否混用,密码是否互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3)营业终了重点检查:一是检查柜员尾箱的控制和现金的交接是否真实;二是将柜员的手工科目日结单、柜员轧账单与机构轧账单进行核对,当天凭证有无缺失。
二、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要密切关注。
1、给授权人设立独立的授权卡。授权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内控制度的相互监督与制约,大大规避了操作风险,但本人认为在授权方式和授权卡的设臵上有一定的弊端,目前信用社主任和风险管理员没有单独的授权卡,委派会计是授权卡的主要也是第一保管人,委派会计不在现场时,授权卡要做交接,其他授权人只是作为授权卡的临时保管人,授权的责任心不一定很强,有可能使授权成了“放权”,不利于风险的防控,建议能否给主任和风险管理员每人增设独立授权卡,减少授权卡反复交接手续,实现轻松授权,轻松管理,安全操作,防范风险。
2、完善单位公章的管理。目前,联社对印章的管理非常重视,建立了公章保管交接制度和公章使用登记审批制度,但公章的管理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相互制约机制,多数情况下不是加盖现场审批,而是事后签字,只是流于形式,出了问题,责任不明。本人认为公章的保管一是杜绝人情盖章,二是设立专门保管公章的保险柜,设正副两把钥匙由主任和委派会计双人保管,同样执行单线平行交接制度,盖章时必须双人在场相互监督,这样可以避免公章引发的风险。
3、加强账户管理。一是按银行账户管理的有关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坚持由两名以上经办人员同时负责审查客户的开户条件、资金性质与账户类别;二是不同账户类型办理业务要符合规定,尤其是禁止一般账户取现;三是对长期不动户及时进行清理。
4、加强银企对账管理工作。对账工作既是银行内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又是银行与企业需整体配合的连动性的重要工作,对有效规避防范资金营运的风险,保证银企账务的相符,确保资金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把关作用。对账工作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在处理客户对账的回执过程中,大量的回执需要逐份核对,核对结果要记录在案。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增强存贷款企业对账的主动性。二是对银企对账工作应实行“专人管理、定期对账”的管理模式,明确对账人员在对账单的收发等环节上的岗位责任,强调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银企对账工作,对未发出的对账单要进行说明。三是对大额存贷款企业的银企对账工作,应推行“上门对账、当面对账”的管理方式,即要与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对账,还要同企业负责人进行管理对账,如果对账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不熟,可以请求主任或其他信贷人员协助对账。这样既可以约束银行员工挪用行为,还可以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人员挪用行为。四是委派会计亲自保管对账单粘贴簿,对每月应发出和收回的对账单数量作出详细的统计,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亲自对未达账项进行勾对。
5、加强贷款发放环节的控制。风险的防范一方面是内控操作风险的防范,另一方面就是在贷款的发放环节上,除了要做好贷款的“三查”之外,把关好贷款的发放环节,可以堵截一些冒名及违规贷款的发生,为了确保借款人的真实性,本人认为委派会计可以与内勤人员以承诺书或会议记录的形式签署以下“四不准”条款:一是非本人拿身份证到柜面立据,不准发放贷款;二
是会办人员不齐,不准发放贷款;三是手续要素不齐全,不准发放贷款;四是重复、跨区贷款不准发放贷款。并且有本人签字承诺,违反以上“四不准”的柜员对该笔贷款负全责。
6、强化主任“五个一”制度。委派会计要坚持每旬不低于一次的查库同时提醒主任每月至少一次全面查库,建议委派会计与主任查库登记簿分开保管和登记并且主任的查库登记簿由主任亲自保管,联社制定主任对“五个一”执行情况每月至少一次的汇报制度,同时通过现场检查和其它方式对其汇报的真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测,并反馈出结果进行责任追究,坚决杜绝委派会计代主任查库和“五个一”流于形式。
7、指定专人负责联行账务的处理。一方面委派会计可以用8627汇总凭证打印的贷方凭证掌握当天的来账情况,督促柜员进行打印和处理,另外每天两次(上下午各一次)进入联行监控系统用3731交易进行查询,这样当天的查询查复、来账打印和来账挂账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不会发生遗漏和延迟。
8、充分利用电视监控加强内部监督。比如通过事后调阅监控可以检查以下事项:员工劳动纪律的遵守情况有无迟到、早退、串岗、混岗现象,柜员离柜违规情况以及优质服务等情况。
三、防范道德风险,树立合规文化建设理念。
一是加强员工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柜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和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要正面引导和培训,培养员工诚信意识,教育内勤人员坚持“制度大于人情”,铭记 “十八项严禁” 使每位员
工都能做到:把风险防范贯穿于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做到遵章守纪的同时,还能同违规行为作斗争。另一方面,加大责任追究和违规处罚力度,使其违规成本增加,从而不愿也不敢违规。
二是加强对柜面操作人员的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创造学习氛围,提高柜面操作人员防范风险的技能和业务素质。委派会计要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培养新人,尽量将自己所掌握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每个柜员,这样内勤人员人人都是业务能手,人人都能“挑大梁”,人人都是“准委派会计”。要求认真学习综合业务操作系统,熟练使用电子汇总的大小额支付、实时汇兑、农信银电子汇兑的各个模块,达到纯熟,准确无误地使用每个交易码,快速办理每笔业务,从而达到防范操作风险的目的,杜绝由于业务知识掌握不到位和技能不熟练引起的操作风险。
四、委派会计要完成角色转变,适当有效授权,提高工作效率 在联社、单位、职工三者之间,委派会计起到监督、管理、助手、桥梁纽带的作用,日常业务中,委派会计的工作非常琐碎和繁杂,通常是一兼多职,在履行好委派会计授权和管理职责的同时又身兼综合员、兼职安全员、贷款会办成员、身份证复印及审查和联网核查等工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办理,因此,委派会计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即不再是个人做得如何,而是一个团队做得如何。委派会计要学会有效的授权,当然,授权并不等于当甩手掌柜,也不是把一大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往下丢,而是让所有内勤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而在这个过程中,委派会计要做的:
1、解释任务的重要性,要求明确的结果,制定整体框架和标准,并要求完成的时间。
2、及时调度和聆听反馈,确保受控,并对工作的完成质量进行考核。比方说对账问题,如果明确对账人员为主出纳,只需告之对账多少户,应发出和收回多少户,对账单要怎样粘贴,回收率要确保达到多少,在什么时间完成即可,至于如何去做,由他自己决定。而且要随时检查和落实完成情况,未达要求的要有说法。
五、加强委派会计的队伍建设,奠定防范风险的坚实基础。
1、重视委派会计队伍建设。真正把那些思想品质好、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精、善管理的优秀业务骨干选拨到委派会计岗位上来,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使每一位委派会计都成为业务操作和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联社要切实关心委派会计的工作生活提高他们的待遇,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切实担负起内部管理的各项职责,把风险防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强化对委派会计的再监督。委派会计作为基层网点级别最高的系统业务主管,拥有很大的系统操作权限,因此对委派会计自身的监督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健全委派会计岗位责任制度和业绩考核制度,对委派会计工作情况进行认真的考核,要坚决执行委派会计不能顶岗对外办理业务的规定,财务部要对委派会计工作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督促委派会计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邳州信用联社倪秀丽
第五篇:关于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党政机关“一把手”的监督,我们认为要抓住“四性”,解决好“五个关系”。一是盯住关键环节,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针对性。针对“一把手”管理工作的内容和重点,广泛运用公平竞争、招投标、拍卖等市场化机制来配置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缩小“一把手”权力的寻租空间。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有关规定,规范审批程序和职责权限、规范建设工程交易行为、规范高利润率的社会资源配置、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等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将“一把手”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中。二是突出监督重点,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社会性。通过政务公开,将一些含金量高、需求矛盾突出、社会关注的事项公布于众,减少“一把手”的自由裁量权。如建立区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公示制度,公示内容包括决策论证情况、招投标情况、工程审议情况、经费支付情况。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容易滋生~的行业行为,实行全程公开、全程监督。同时,完善行政审批程序、手续、时限和结果公开的机制,建立承诺制、听证制、公告制;发展电子政务,保证大量的政务信息在党政部门内部及党政部门与民众之间双向传递;实施干部考察公示结果通报制,增加党务政务活动的透明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三是理顺监督体制,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权威性。通过合理调整权力结构,进行权力的适度分,使单个环节和个人对某种权利不能形成垄断,促进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开。如建立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实行政府采购的管理、监督部门与执行机构分离;实施干部任用常委会票决制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对直接管理人、财、物的重要部门以及拥有实权的岗位,严格执行干部交流制度。严肃干部交流工作纪律,健全党政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等,使监督工作覆盖“一把手”权力运作的全过程。四是健全监管制度,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规范性。除坚持上级制定的各项党内监督制度之外,要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三重一大”事项票决制,对重要决策、重大工程项目、重要人事安排和大额财务开支严格按照票决程序,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对大额经费支出,采取具体办事人、分管领导、纪检负责人、财务主管、部门“一把手”集体审批有效制度,加强对“一支笔”权力的制约;健全述职述廉制度,党政机关“一把手”不但要向区人大、区纪委述职述廉,还要在本部门、本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上,接受民主评议,而且要将述职报告进行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还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坚持与创新的关系。解决对“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既要坚持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又要在新的形势下敢于创新,寻求探索新的思路和办法,从而使党内监督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二是监督与信任的关系。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实施监督时,既要达到监督的目的,又要把握好度,保护好积极性,不能束缚领导干部及“一把手”的手脚,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要实现监督与支持、监督与鼓励、监督与提高的有机统一。大多数“一把手”为了把工作搞上去,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作出了很多的奉献和牺牲,组织上要相信他们,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三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必须内外并举、标本兼治。党组织无疑要对干部严格监督,但作为干部则要严格自律,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使规章、制度、纪律、条例以及法律的限制和约束,内化为领导干部个人的自律要求。四是勤政与廉政的关系。人民群众期望的领导干部不仅是廉政的干部,还必须是勤政的干部。领导干部践行“三个代表”,就必须忠于职守,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深入扎实地工作,做敬业勤政的模范。要尽职勤政,力戒懒惰。领导干部只有勤政与廉政相结合,干净而又会干事,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五是预防与严惩的关系。要使监督的重点从过去重事后追查惩处轻事前防范教育,向事前教育防范和事后严肃查处并重转变。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将监督的重心和关口前移,立足于教育防范,采取谈话、诫勉、打招呼、亮黄牌等方式,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坚持从严惩处,加大对违法违纪领导干部惩处力度,增强震慑力,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2004年7月XX区依法治区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