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对地勘单位会计监督的思考
如何对地勘单位会计监督的思考
摘要:文章从正确认识地勘单位会计监督入手,对地勘单位会计监督的现状进行了简述,并提出了加强地勘单位会计监督的措施。关键词:地勘单位;会计监督;现状;措施
伴随着我国地勘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勘单位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要使得地勘单位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之中处于不败之地,会计监督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地勘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值得我们深思。
一、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定义
所谓会计监督,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职权,将《会计法》规定的各项内容适用于具体的人和事,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监察、督促,落实法律规定应依法办理的业务内容。会计监督是实施《会计法》唯一具体、有效的执业环节。从其范围来说,它首先是内部监督但绝不仅限于内部监督,同时也具有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性质。
二、我国地勘单位会计监督的现状
地勘单位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地勘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地勘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地勘经济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会计监督体系已逐渐建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不足。目前,有些地勘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在部
分地勘单位中,会计监督形如虚设,不仅没有发挥其监督职能,更造成了地勘单位内部对会计监督的误解,造成了极恶劣的负面影响,损害了地勘单位会计队伍自身的形象,危及单位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地勘单位管理的正常进行。
三、加强地勘单位会计监督的措施 1.要正确认识地勘单位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
《会计法》强调内部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要使违法违纪行为首先遏制在会计工作初始阶段;不能将不法行为放纵到发生并铸成事实后,再寄希望于社会中介机构去审计、财政等执法部门去查办、社会和政府的监督上。这样做,将减少大量社会成本。由此证明,会计立法的精髓在于强化会计工作内部自身法律监督,即用权力制约权力。如果不承认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这个客观事实,则无异于否定《会计法》。只有正视地勘单位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单位负责人才能严格自律,遵守会计法,维护会计法,杜绝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干其随心所欲的事;与会计工作相关的责任人员才能无后顾之忧,才能说真话,依法办实事。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贯彻实施;才能有利于地勘经济的宏观决策,维护地勘单位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廉正建设,做到弊绝风清。2.加强地勘单位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作为地勘单位,要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改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结构,注重引进人才的层次及
实践工作能力;其次,建立会计从业人员培养机制,提升其专业操作技能,通过从业人员培养机制的建立最终形成高素质高业务水平的会计监督主体;再次,建立会计人才考核机制,搭建成长平台,提供丰厚待遇,注重对会计监督能力、核算能力的实际操作水平的考核;最后,更加应该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在 日常工作中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时刻以法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敢于与违法违规行为作斗争,积极履行会计监督职能。
3.明确地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勘单位单位负责人认为自己是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羔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地勘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地勘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地勘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再者,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4.强化地勘单位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
新的《会计法》对会计工作赋予法律责任,明确了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增强企业管理当局通过不恰当会计行为侵害所有者权益的风险,不仅会计人员做假要承担法律责任,而且管理当局授意也将被追诉。新《会计法》有力地约束了会计工作,形成会计活动主体与会计相一致的完整责任主体。消除当前主体权利与行为不一致所导致的责任界定不清,相互之间推诿而使会计监督难以实现的现象。
5.实行会计委派制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所有者监督,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并不矛盾。委派制的目的是执行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企业分离,不存在人事及经济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以便具有公正性。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借助地勘单位外部会计专业力量进行财务监督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并且实行会计委派制消除了会计人员与地勘单位在经济利益上的共同关系,再冠以新的会计法确定的法律责任,相信长期困扰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顽疾将得到彻底根治。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2).[2]孙湄.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监督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河北学刊,2009(5).[3]中华会计网校,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新形势下加强地勘单位会计队伍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地勘单位会计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适应地勘行业发展新要求,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核地质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除专业铀矿地质找矿任务以外,非铀矿权和多种经营产业也呈现多元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地勘单位会计核算日趋规范化和专业化。各单位必须在遵守国家财经法律和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开展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确保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实现核地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如何准确理解相关政策、把握时代机遇、规范执行现行行业会计制度,这对核地质经济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核地质经济属地化十余年来,会计队伍人员规模迅速扩大,发展至今已有上百人的规模,如何管理好、建设好这样一支会计队伍,更好地 为核地质经济事业服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地勘会计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l_会计从业人员配置不足,内部缺乏有效监督随着近年来单位经营范围和规模的急剧扩大,每一单个的地勘单位近似于一个企业化管理的小型集团,而会计从业人员的配置远远未跟上单位发展的需要,一人多岗、内部兼职的现象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尽管作为全国范围内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较早的系统之一,核地勘单位一直较为重视此项工作,但是这些采用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尤其是在其后来设立的所属二级、三级企业的会计核算中,有时将几乎所有业务交给同一个人处理,这既增加了会计人员客观失误的概率,又使得主观舞弊、会计造假成为可能。虽然各单位也配有专、兼职的内审机构,但因会计人员配备不足,来自会计部门内部自身的稽核与监督岗位不到位,将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和单位各利益方决策失误或利益受损等后果。
2.管理机制不健全,会计队伍不够稳定
由于管理体制机制的原因,或多或少存在着下面几种情况:或者收入分配制度不公,忽视会计人员利益诉求;或者用人观念不合理,往往把会计工作岗位定位为不创造效益的成本费用岗位;或者对会计人才的选拔与任用不尽合理,一些在岗者碌碌无为,使单位发展错失一些良机;而那种有实力、想做事者又缺乏施才的平台。这种机制是使会计工作不到位、队伍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地勘会计队伍人员流失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单位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工作,更谈不上更好地建设与发展会计队伍。
3.会计人才队伍体系建设断档,缺乏领军人物
随着核地质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会计人才的新老交替,其人才队伍体系建设中的矛盾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会计人才队伍结构缺乏梯度,缺少满足核地勘单位发展特色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和专业会计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新形势要求下的地勘行业会计领军人物更是风毛膦角。这与当前核地质经济发展和我国《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l0—2020年)》的要求都不相适应。
4.会计队伍知识结构单
一、观念落后,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过去较长一段时期以来,囿于体制原因,地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模式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新形势下地勘事业单位的产业结构不仅包括铀矿地质事业和社会地质工作、更有快速发展的工程建设业、产品制造业以及三产服务业等,其经济规模和净资产存量也成倍增长、动辄上亿元,这给现代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观念更新不够、会计人员实务跟进不及时,难免出现财务管理滞后、会计工作不力、无法更好地适应现代地勘单位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的状况。因此地勘会计队伍的建设应当与时俱进,注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还需要观念的解放与更新;不仅应置于会计制度和规范的框架下,还应同时结合单位经济发展和管理的要求来开展财务会计工作。
5.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乏、法制观念、自律观念淡薄
核地质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挑战。有的会计人员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见利忘义、图谋私利或丧失原则、以少缴税为根本出发点,舞弊造价,违背了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正道和会计人员从业准则。究其原因,还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乏、自律观念淡薄的表现。如果这些现象长期存在,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核地质经济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给地勘单位带来持续发展缓慢、国家和单位利益损失等危害。因此在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地勘会计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不容忽视。
三、加强地勘会计队伍建设之我见
1.实行单位法人负责制,加强制度建设,创造内部会计环境
修订后的《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立法的角度规范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义务,也包括了会计队伍的建设。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产生,都要由会计人员来完成;也只有地勘单位从上至下的重视和规范,创造了适合核地勘单位发展特点的内部环境,会计工作及其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收到良好的实施效果。
2.积极构建核地质经济的会计队伍框架,加快核地质经济复
合型人才和会计领军的培养业以才兴,会计人才是促进核地质经济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经济秩序和保护经济安全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推动核地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人才培养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而当前核地勘行业各企业、事业组织对于人才的需求却是与日俱增,因此迫切需要创新具有核地质经济特色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构建核地质经济的会计队伍框架,组成高级会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骨干和业务技术人员组成的人才梯队,加快会计领军人物的培养,强化总会计师在单位的地位和职能,充实基层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成熟会计人才向经营管理型人才方向发展,培养专业技术型、技术管理型、经营管理型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3.与时俱进、加快知识学习和更新,提升会计队伍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人员本身的素质与会计工作质量有很大关系。会计队伍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会计队伍业务素质。要求从业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并熟悉会计处理程序,精通会计法规,会计制度 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和会计行业制度、准则的更新与完善,也需要会计从业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理念。首先,地勘单位要经常性地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其知识不断更新,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其次应重视和鼓励各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定,将会计人员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为单位贡献有机结合起来。再次,应密切结合本系统、本单位经营管理特点和发展的需要,使会计人员熟悉公司法规、经营管理、工程建设、生产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管理和组织会计核算。最后,应安排会计人员去具体经营项目踩点,熟悉掌握真实准确的现场情况,为单位决策提供完整、可靠的会计信息。年轻会计人员更应在基层或项目实习较长时间,对自身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尽快提升会计业务水平和职业经验。核地勘单位历史悠久,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会计队伍梯度建设还有着传、帮、带的任务。成熟会计人才应本着对单位的责任感,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年轻会计人员的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 善于总结过往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会计实务工作中丰富会计新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把从在核地质经济单位中,对财务高管及会计业务骨干的管理可以参照企业股权激励方式制定类似的奖励办法,在基础岗位会计人员之间可以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通过利益统筹、理顺分配关系,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客观公正考评体系,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 通过这些举措,充分激发会计队伍中各层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稳定了会计队伍。
5.加大处罚力度,增强会计人员责任感
事实证明,权责利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是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度在先,奖惩分明。首先,在地勘单位会计队伍日常管理中,应强化会计人员的守法意识,使其学习掌握各项财经法纪和相关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法规,以及各地勘单位制定的适合自身管理需要的各种规范、制度。其次,对于会计人员在从业期间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经发现,应严厉惩罚,决不姑息迁就,除行政处分外还要进行经济制裁,必要时调离会计岗位。核地质经济会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表明,如果放松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固然对其个人自身是放任纵容,更重要的是可能对单位造成更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6.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会计人员职业素养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及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绳。在会计行业中,从业人员除了受到法律的约束外,还要有自身的道德约束。核地质经济会计从业人员首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其次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最后应不断增强职业道德认识和自律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本,坚持准则的职业道德风尚。地勘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细化实施,制定单位的行为规范,以促进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7.加强企业文化的宣教,增强会计人员的归属感
核地勘单位历经长期的创业、建设、发展至今,在事业发展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共同而持久的基本价值观、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和道德风尚。会计队伍建设应当充分利用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让这种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对会计人员也产生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全体会计人员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交流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凝聚会计人员的力量,增强会计人员的归属感、责任感,提升核地质经济会计队伍的整体合力。总之,应当把加强地勘会计队伍的建设,置于国家会计制度、准则要求的大环境之下,置于核地质经济发展新形势之下,依靠创新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以过硬的会计队伍整体素质服务于地勘单位经营发书本学习的会计专业知识与工作相结合,更快、更好地服务于核地质经济的发展事业。
4.优化选人、用人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应改变过去那种会计人员是成本费用的老观念,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事实证明,地勘单位如果能够合理进行人才管理和开发,注重科学地识人、用人、育人、留人,其效果将不仅仅限于人力成本的耗费,而且能够为单位带来显性或隐性的利润。相反,如果在会计岗位上用人不当,不仅直接影响单位会计工作,还会挫伤会计人员的积极性,面临从业人员的隐形或显形流失,给单位带来负面口碑的影响和商业机密泄露的损失。
· 229
第三篇:对做好地勘单位党建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地勘单位党建工作的思考
在地勘单位的运转过程中,党建工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对于单位的健康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单位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单位能够更好地去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加速单位转型,使单位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针对当前地勘单位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积极应对,进而提升单位的管理增效能力,促进地勘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地勘单位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地勘单位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找矿方法不断革新,钻探技术不断发展,地勘单位的经营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而各单位为了赢得市场先机,都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生产经营上,这就客观导致了对单位党建工作的忽视。有些单位甚至把党建工作当成是走走形式,在党建工作方面的安排也缺乏实质性的内容,重部署轻落实,这样就使得党建工作名存实亡,收效甚微。有些单位在对干部进行选拔与任命的问题上,并没有重视“以德为先”的原则,不看重候选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而是一味突出对业务能力的看重,导致用人失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二)党组织建设不科学,凝聚力不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地勘单位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然而在生产经营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有些单位的党组织建设却不是随之加快,反而是止步不前,进而导致单位的党组织工作出现了严重的随意性。有的基层党组织十多年没有换届选举,有些支部书记是部门行政负责人兼职的,平时忙于抓经济建设,对支部组织生活抓得不严,对支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时间没有保障。对党员的一些思想问题,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影响了党员的积极性,党组织凝聚力不强,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部分党员缺乏创新意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也要求我们的单位通过创新来适应新形势下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创新不仅要求生产经营模式上的创新,而且还要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提高党员的创新精神,更好地为单位服务。然而,现在的情况往往是,部分党员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强,仍旧采取传统的工作方式去开展工作,支部组织生活忙于应付,流于形式,党建工作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思路和做法上,脱离了单位实际,缺乏针对性,以致于取得的工作效果甚微。
二、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明确单位科学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
地勘单位在自身发展的实践中,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单位的发展理念,把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统一起来,把各种力量集中到科学发展的实践当中来。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研究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并不断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单位的党建工作水平,并通过党建工作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单位安全、优质、高效运转。
(二)是促使单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单位的经营管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只有不断完善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制度的有效运转力度,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群众优势以及组织优势融入到单位中来,这样才能使单位的生产经营以及改革发展都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只有进一步地加强和改进单位的党建工作,才有利于提高单位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而维护单位团结稳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是单位进行深化改革和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地勘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地勘单位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单位竞争力的基石。而要想使本单位的地勘文化建设具有新的优势和内涵,必须要借助党建工作的指引。党员本身具有模范先锋的作用,这个作用能够激励单位的其他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进而提高单位的竞争力,使地勘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单位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以党建工作为指导,提高单位的党建工作水平,有利于把党的优势转变成单位的优势,促进单位的全面发展与创新,提升单位的竞争实力。
三、如何做好地勘单位党建工作
(一)深刻认识当今的时代特点,明确工作思路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我们应该把地勘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由传统的单一化向综合化转变。在日常的党建工作中,准确把握党建工作与单位经营发展的结合点,传承党在自身建设中的宝贵经验,把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成果当作单位的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检验指标。要结合单位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理性出发,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明确单位的工作思路,着力提高员工的科学素质,为单位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端正单位党建作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生产安全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原来的党建规章制度中有的已经无法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我们要把单位的党建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中,建立基层党建的规章制度,包括党支部书记领导责任制、廉洁从业谈话制度等等,坚持基层单位党组织的重要负责人来负直接领导责任以及党委负总责制度,提高党建工作中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创新党建工作,促进单位转型发展
在地勘单位的党建工作中,剔除传统党建工作的腐朽思想,不断进行开拓创新是重中之重。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保证我党青春活力的重要法宝。具体来讲,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单位发展的具体实际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赋予党建工作以新的时代内涵,不断进行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生产领域;利用单位的文化建设平台,塑造提升单位的形象,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经营理念,并利用一切有利于创新的文化载体进行宣传,进而提高单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加强地勘单位的党建工作是促进单位良性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事关地勘单位全体员工的切身权益。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可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促使单位营造和谐氛围,推动单位的地勘文化建设,提高单位的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促进地勘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地勘单位改革
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
发布人:sc207 来源:网络 时间:2015-10-8 点击:6343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我省地勘单位改革,根据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和省委改革办意见建议,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999年4月,国务院要求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勘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我省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核工业地质局和省煤田地质局自成立以来,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完成了一批地质矿产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调查等重大任务,为全省地勘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同时,地质勘查队伍庞大、体制不顺、事企不分、职责交叉、管理失范、后劲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影响了地勘事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勘单位改革。1999年以来,扎实推进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支持转企改制。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我省地勘单位改革。2015年,省委主要领导对地勘单位改革做出重要批示。同时,受当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地勘单位面临新的严峻形势。因此,深化地勘单位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要精神的需要,是解决当前地勘单位突出问题的需要,是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时不待我,必须坚定不移、形成共识、积极稳妥、改出成效。
二、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以促进全省地勘事业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职责定位,实现事企分开,规范内部管理,建设精干队伍,增强发展后劲,做优地勘事业,壮大地勘企业,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问题导向。由问题倒逼改革,着力解决解决我省地勘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理顺体制机制,减少同质化竞争,实现事企分开,精简队伍规模,规范内部管理,增强队伍活力,促进我省地勘产业健康发展。
2.区别对待。坚持“一局一策”,不搞“一刀切”,针对各地勘单位局机关、事业单位及其所属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措施,既体现中央、省委改革精神,又符合各地勘单位实际需要。
3.以人为本。从尊重、理解、关心干部职工的角度,深入细致做好思想作,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妥善解决干部职工的合理诉求,尽量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确保地勘队伍和谐稳定。
4.聚焦主业。聚焦地质主业,剥离与其无关的辅业和办社会职能,突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
5.积极稳妥。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节奏,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稳慎有序。
三、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
(一)明确职责定位,减少同质化竞争。根据各地勘单位自身优势,明确主要发展方向,适当调整职能职责,实现差异化发展,减少同质化竞争。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要承担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开发及服务;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主要承担有色金属及贵金属地质勘查、开发及服务;省核工业地质局主要承担核地质勘查开发、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探及服务;省煤田地质局主要承担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及服务。职能职责调整的具体意见由省编办提出。
(二)突出主业发展,剥离与地质无关的辅业。突出地质勘查及相关主业发展,将各地勘单位所属的学校、医院等办社会职能剥离。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的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划归省国土资源厅管理,湖南省地矿医院划归长沙市委卫计委管理,湖南省地质中学划归长沙市教育局管理;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下属的湖南省有色地质医院划归长沙市委卫计委管理;省核工业地质局下属的湖南省核工业二四医院划归长沙市委卫计委管理,湖南省核工业技工学校划归长沙市教育局管理。
(三)推进事企分开,鼓励转企改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从事与主业相关的部分经营活动;经营类事业单位必须逐步转为企业或撤销。鼓励各地勘单位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要求,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以局为单位,以行业为主体,将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整体转企改制,或将所属相关事业单位整体转制,或剥离所属事业单位优良资产注入企业集团。根据“人随事走”的原则,转制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除提前退休等分流的外,一并转为企业人员。
(四)推进内部重组,规范管理运行。推进事业单位重组:以局为单位,根据“做优事业、方便管理”的原则,综合考虑职能职责、地域关系等因素,对局属事业单位适当撤并重组,精简机构和人员。推进企业撤并重组:以局为单位,按“一局一集团公司”模式,将所属企业和优质资产重组整合为一个集团公司,将不具备发展前景、效益低下的企业关闭破产。规范内部管理:以局为单位,所属事业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自愿原则,向集团公司投资,投资的事业单位与集团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只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不管理公司经营;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不在集团公司任职,确因工作需要兼职的,可按有关规定审批后,采取兼职不兼酬的方式严格管理;集团公司去行政化,以市场化为方向,严格执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鼓励集团公司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集团公司条件成熟后交由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五)精简人员规模,建设精干队伍。省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将四个地勘局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现有的空缺编制全部核减,并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从严控制新进人员,未达到核定规模前,各地勘单位局机关按照“退三进一”的方式、局直属事业单位按照“退二进一”的方式控制新进人员。鼓励地勘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提前退休或辞职创业。待2020年地勘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后,逐步撤销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煤田地质局,分别组建四个相应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本行业管理,有关具体事宜另行规定。
(六)加强业务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严格控制地勘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确因工作需要补充人员的,坚持“凡进必考”,重点引进地质及相关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省重大人才项目要增加地质勘查人才工程,提升地勘队伍能力素质。鼓励地勘单位人员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技能方向发展,地勘一线人员的职称评审,要以专业技术水平为重点,适当放宽学历、外语、计算机等条件,具体办法由省人社部门制定。推进地勘技术创新,加强地勘装备建设,适当提高重大公益性地质找矿设备购置的财政专项。
四、改革的主要步骤和时间节点
2015年底启动改革,2020年底基本完成。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一)清理规范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6月)。各地勘单位根据改革总体方案,进行动员部署,全面清理职能职责、主业辅业、机构编制、人员情况、资产情况和经营情况等,为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二)转型优化阶段(2016年6月—2018年6月)。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第一,重新核定“三定”方案,2016年12月前,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各地勘单位发展方向,从严重新核定职能职责、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调整职能职责;第二,剥离无关辅业,2017年6月前,将各地勘单位所属的学校、医院等办社会职能剥离,将不具备发展前景的企业关闭破产;第三,完成转企改制,2018年6月前,经营类地勘事业单位必须转为企业或撤销,鼓励各地勘单位按照市场经济改革要求,以局为单位,推进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或剥离部分优质资产;第四,精简人员规模,自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下发之日起,各地勘单位按本轮改革规定的人员进退方式,严格控制新进人员,稳慎分流现有人员,直至消化到重新核定的人员规模。
(三)整合重组阶段(2018年6月—2020年6月)。各地勘单位根据本轮改革要求,以局为单位,对所属事业单位适当撤并重组,精简机构和人员;按“一局一集团公司”模式,将所属企业和优质资产重组整合为一个集团公司,将不具备发展前景、效益低下的企业关闭破产。同时,规范内部管理,按事企分开要求理顺事业单位与集团公司的关系,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020年地勘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后,逐步撤销四个地勘局,分别组建四个相应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本行业管理,具体事宜另行规定。集团公司条件成熟后交由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五、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激励措施
(一)改革期间及过渡期内政策 为积极稳妥推进地勘单位改革,给予5年过渡期(自转制单位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公司法人营业执照》之日起算起),在改革期间及过渡期内,涉改地勘单位享受以下政策。
1.关于人员消化。第一,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特殊工种按有关规定执行)或工龄满30年的男性职工和工龄满25年的女性职工,经本人申请,上调一级岗位工资、五级薪级工资后,按事业身份提前退休。现有离退休人员以及转制时按规定提前退休的人员,经费由财政按原渠道予以全额保障。部分转制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由原单位管理;整体转制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按照就近原则,由继续保留的事业单位或局机关管理。第二,鼓励地勘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辞职创业,辞职创业人员,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关系,并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辞职人员在原地勘事业单位每工作一年,支付本人1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2.关于社会保障。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转制地勘事业单位人员在转制前已加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转制后,继续享受事业社保。其他有关涉改地勘单位的社会保障政策,按照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湘办〔2013〕53号)规定执行。
3.关于财政税收。第一,转制地勘单位维持5年财政拨款不变。第二,转制地勘单位完成转制后,在过渡期内,原有正常事业费按相关规定拨付,主要用于解决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第三,为确保转制工作顺利进行,省财政可一次性拨付一定数额资金,主要用于资产评估、审计、政策法律咨询等。第四,转制地勘单位转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对转制后经营范围为地质勘查及其相关业务的企业,其增值税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其他有关地勘单位转制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按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湘办〔2013〕53号)规定执行。省财政、税务部门可根据具体转制方案制定其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4.关于土地和资产处置。第一,地勘单位转制的,其使用的原划拨土地用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仍可以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依法办理土地出让有偿使用手续,经评估确定后,以作价出资(入股)方等方式处置,转增国有资本。第二,支持地勘单位依法处置现有存量划拨土地资产,有关政策按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给予省属地勘单位国有划拨土地处置政策支持的复函》(湘政办函〔2011〕156号)规定执行。第三,有关改革中地勘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按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湘办〔2013〕53号)规定执行。
5.关于矿业权处置。转制前地勘单位持有的探矿权采矿权,属前期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时经批准其价款可转增为国家资本金;属前期国家出资勘查尚未形成矿产地或地勘单位自行出资的探矿权采矿权,由转制后的企业自主经营。
(二)常态化激励政策
1.关于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提高地勘事业单位预算基数,使其基本达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稳定财政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正常投入,并逐年增长。提高“两权”价款收入返还用于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比例。继续保留重大公益性地质找矿设备购置的财政专项,并适当提高标准。
2.关于矿业权出让。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61号)有关规定,探矿权竞争性出让时,要向实行探采一体化的地勘单位倾斜。对已经转制为企业或积极推行企业化改革的国有地勘单位,优先配置部分探矿权。
3.关于投资融资。引导商业银行对地勘企业给予贷款倾斜。出台探矿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和抵押办法。
4.关于收益分配。支持地勘单位优先回购省级“两权”价款项目形成的探矿权。尽快明确国有地勘单位在省财政出资探矿权收益分配中的比例。严格落实国家地质勘查职工野外津补贴标准。5.关于地质找矿鼓励。尽快出台《湖南省地质找矿成果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各,地勘单位和广大地质找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省地质找矿大突破。
第五篇:加强地勘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最终版)
加强地勘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205地质队 甘瑞文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地勘单位自属地化以来,在发展地勘事业和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给地勘单位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干部队伍在政治素质、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等方面更加趋于合理、优化,总体上能够适应地勘工作发展的要求。纵观地勘单位在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能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制度完善、干部培养、考核、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诸方面都取得了很好成效。但笔者在基层实践中感到,地勘单位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还应着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基层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带好队伍的能力,推动地勘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强化任前培训,提升任职能力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任职前培训是干部任职的必备资格之一。然而,地勘单位的实际现状是重任用、轻培训,任前培训普遍缺失。以某地勘单位为例,近年来提拔的领导干部,都是基层的精英,重实干、有业绩,职工群众公认。但到任后,却很难发挥原来的优秀。有的进入工作角色较慢; 1
工作虽努力但很难打开局面,遇复杂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有的甚至乱劈柴,违反党纪国法,给地勘单位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可见任前培训是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作,不可缺失。对于干部系统掌握政策和领导科学与领导方法,提升任职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任前培训可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所以地勘单位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高度重视干部任前培训工作,精心拟定培训计划,认真研究培训内容和方式,多管齐下,扎实有效地抓好任前培训工作。逐步做到不经培训不提拔、不经培训不任职。对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必须在任职一年内完成培训,充分发挥任前培训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二、推进干部轮岗交流,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着力推进干部轮岗交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举措。地勘单位的实践证明:通过轮岗交流,干部既得到了锻炼,又激发了工作热情,既实现了干部健康成长,又促进了地勘事业的持续发展。然而,地勘单位现行的干部轮岗交流面比较窄,主要集中于地勘单位党政一把手,副职干部轮岗交流甚少,关键岗位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几乎是空白。稍加留意便可发现地勘单位‚一岗定终身‛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干部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乃至
退休。直接导致干部心态过早老化,感到前景渺茫,滋生惰性,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能力弱化,‚老板凳‛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活力,客观上也为一些违纪、腐败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某地勘局及所属几个地勘单位2004年至2007年间一批干部的倒下令人痛心,教训深刻。仔细思量,给干部轮岗交流滞后不无关系。可见推进干部轮岗交流意义重大,不仅是加强地勘单位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强化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所以地勘单位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结合地勘单位特点,建立健全符合地勘单位发展需要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制定轮岗交流计划,定期进行轮岗交流,形成长效工作机制。重点是推进任职单一的干部、优秀年轻干部、人、财、物等关键岗位以及在同一职务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轮岗交流。着重疏通上下轮岗交流、挂职锻炼渠道,实现机关与基层互动,达到多岗锻炼,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三、注意班子梯次配备,调动整个干部队伍积极性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单位按干部‚四化‛要求,十分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逐年加大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力度,使一些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给地勘单位注入了新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年轻干部的积极性。但从整体看,地勘单位干部队伍活力不强、动力不足。一些年龄相对较大的干部失去了奋斗的激情,感到
干好无望,再怎么努力也无用,只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天混日子,消极情绪浓厚。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错误理解干部队伍‚年轻化‛,硬行规定任职年龄造成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中明确规定:‚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的问题‛。中组部长李源朝在全国组织部长第七、八期培训班上指出:‚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干部政策,坚决纠正干部任职年龄 ‘一刀切’的错误做法,从制度上保证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干部任职年龄结构,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是‘低龄化’,不能将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但我们在工作中注意到凡干部队伍建设的总结都少不了班子年龄下降了多少这一业绩,《干部任用条例》没有任何一条有任职的具体年龄限制,只有对任职经历的要求,但不知何时任职年龄出现了具体的界线,简单地以年龄划杠杠。选拔干部都有严格的年龄限制,特别是后备干部的选择更是有统一的年龄规定,清一色的年轻;在机关有的毫无基层工作经历,从校门到机关工作几年就委以重视,除工勤人员外几乎都是副处级干部或享受副处级待遇。这与基层地勘单位形成了极大反差。如此种种提醒我们,在加强地勘单位干部队伍特别是班子建设中,年龄梯次配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落实中央要求,注意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的作用。一是搞好‚老中青‛梯次配备的领导班子建设,以中青年干部为主体,科学确定班子年龄结构比例,从制度上完善发挥不同年龄段干部作用的机制。二是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同时,按干部梯次配备的要求,分类别、分层次地锻炼和培养各年龄段干部,形成良性梯次配备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三是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应以中青年干部为重点,避免‚低龄化‛,不搞‚一刀切‛。形成各梯次配备齐全的后备干部队伍。
四、坚持德才兼备以得为先的用人标准选好干部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臵,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落实好职工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是落实胡总书记讲话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注重给德才兼备的人压担子,给实绩突出的人搭台子,给职工公认的人铺路子。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真正把政治坚定,原则性强,同党和职工群众一条心的干部选拔上来,形成有利于推动地勘事业发展的用人导向。二是注重扩大民主公开范围,让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到干部选拔中来,只有这样选出的干部,群众基础才牢固,才能真心实意地为职工群众用好权、办好事、谋好利。三是建立从基层遴选干部机制,更加突出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注意从地勘单位党政班子成员中选拔局级党政领导干部,局级班子成员出现空缺
时,组织部门应优先从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地勘单位优秀干部和人才中选拔,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优秀干部上得去,才能激励更多的干部往下走,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五、坚持‚三重一大‛,强化集体决策
‚三重一大‛是指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它涵盖了人、财、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极易发生腐败案件,同时‚三重一大‛又是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所以凡属‚三重一大‛的事项都要坚持集体决策,杜绝花钱、用人、上项目等个人或少数人专断,提升干部队伍的形象。为此,首先要结合地勘单位实际,制定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具体规定,明确本单位‚三重一大‛的范围。其次是进一步完善党委、行政议事规则,明确本单位‚三重一大‛的操作程序。三是充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内容,强化责任追究,明确本单位‚三重一大‛的监督制约措施,使‚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促进干部队伍健康成长。
加强地勘单位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积极探索地勘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方法,努力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推动地勘事业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