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昌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工作监督的若干思考
新昌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工作监督的若干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把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的内容规定为两个方面,即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而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因其所具有的工作特性决定了以工作监督为主。监督法
第五条对此明确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加强工作监督是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本文拟从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加强这一职权谈谈粗浅认识。
一、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工作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监督,是代表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体现
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监督,从根本上说是代表人民进行的,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内容和体现。监督法在第二章、第三章及第二十二条中对此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充分体现了这一目标:一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项工作监督。而专项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二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等关系国计民生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监督;三是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二)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监督,是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方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方式。人大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毛泽东同志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关于执政周期率时就说过:“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因此,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人大的监督既不同于以解决党纪问题的党内监督,又不同于以解决政纪问题的行政监督和以解决法纪问题的司法监督,而是通过法律途径将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实现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监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三)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监督,有利于促进依法行使职权,提高监督实效
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监督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它的优势在于能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有利于促进依法行使职权,提高监督实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首先体现了民主性。人大是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大工作实行合议制,对重大问题作出决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集众思广众益,集体行使权力,集体决定问题,力求真正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因此,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进行的监督,最能直接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其次体现了全局性,人大不论是制定法律,还是就重大问题作决定,都是从制度上解决全局性问题,按照法律和人大决定解决具体问题是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的职责。这样一个
体制有利于人大站在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第三体现了权威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进行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因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二、当前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民主政治的推进和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日益得到完善,但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和依法治国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当前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虽然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工作监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完善,但由于体制、外部环境、自身因素等原因,工作监督还没有完全到位,离监督法的要求仍存在着差距。
(一)机制、体制等因素制约着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难以深入
首先,现行的决策程序存在一定缺陷致使监督难以深入。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重大事项都是党委决策后政府组织实施,政府主要负责人同时又是同级党委副职,是被监督的对象,但同时又是监督者的领导。党政双轨行政的独特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执行的决策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人大及其常委会很少能在同级党委决策中介入并发挥监督作用,只是在同级党委决策后,政府具体实施过程中实施监督,由此带来监督工作难以深入。与此同时,现行体制下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仍以程序性监督为主,实质性监督的开展存在较多制约因素,影响着监督难以进一步深入。其次,基层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监督不相适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人大代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人大代表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性。但一些地方和单位把人大代表视为一种政治荣誉,过分强调了代表的政治作用而忽视了代表突破自身工作生活环境的束缚,真正从全市(县)的角度全面关注工作监督这一最基本的素质。同时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特别是涉及的经济、财政等专项监督更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基层人大代表自身能力与素质与能真正有效履行监督职能还有很大差距。另外,基层人大常委会中兼职委员全局性意识、主动参与监督工作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再次,人大的地位作用在社会各阶层中尚未得到深层次的认可致使监督难以深入。由于习惯上对人大工作认识存在偏差,部分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对开展监督认识尚未完全到位,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意义在理论上的认可远远大于实质上的认可,认为监督工作可随大流,深层次的监督会影响人大与“一府两院”之间的关系,会使同级党委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产生看法。同时,有些被监督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监督,在日常工作中能始终树立人大意识的不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主动性不够。
(二)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工作监督难以深入
首先,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督法第十二条对“一府两院”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的专项工作报告作了明确的时间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很大差距,相关工作委员会因审议需要能相对较早进行调研了解,但常委会其他驻会委员只是在会议前两至三天才拿到材料,兼职委员在会议当天拿到材料,由此带来会前准备质量不高。与此同时,对常委会会议审议与会议议程的关系认识不够到位,安排不够科学合理,重视会议议程而忽视会议审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议质量。审议意见的针对性和实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议意见
落实的跟踪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其次,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机构、人员配备等与监督工作不适应。工作监督中涉及的专项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及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但目前基层人大常委会专门工作委员会普遍存在人员少、缺乏足够的力量和专业水平,不能满足工作监督深入实施的需要。同时,基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与办公室之间的协调衔接不够规范,职责不够明确,联系不够紧密,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影响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作用的发挥。另外,各工作委员会与司法部门、行政部门之间的规范协调衔接也存在一定缺陷。再次,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开展的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议案、建议等是人大开展监督、促进“一府两院”工作的重要载体。但每年在人代会期间提交的议案建议受主客观条件影响致使其具有较大局限性,不能完整、全面地从全局的角度反映真正关系全市(县)国计民生的问题,削弱了监督实效。与此同时,由于上下级人大关系是指导关系而不是领导关系,对一些需要上下联动开展监督的工作而不能有效地展开,影响了整体监督的效果。监督工作开展的连续性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监督实效。
(三)监督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监督难以进一步深入
首先,监督信息不对称影响了监督深入。监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及时掌握信息的基础上随时进行调整。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是表现在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上,办公室对一些涉及工作委员会专项监督内容的信息在上报时相互沟通尚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表现在被监督对象上,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些专项工作的监督因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需依靠审计等外部力量来弥补,但受各种因素制约,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情况,由此造成部分监督信息失真。其次,微观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影响了监督深入。当前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履行监督职权中往往较多地注重宏观监督,注重程序性监督,而对一些更为实际、更为具体、更能说明问题和反映问题的微观监督不够注重,由此带来实质性监督难以深入,监督只能停留在程序性监督上。再次,刚性监督与柔性监督有机结合不够影响了监督深入。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一府两院”进行的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又是支持和促进,监督法对加强监督的方式方法作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刚性监督与柔性监督的有机结合不够,较多采用柔性监督,对一些需要深入的刚性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监督的对策
(一)坚持党对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的领导,为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监督提供根本保障
首先,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必须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工作监督的开展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从人大工作的定位和特点出发,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努力取得党和人民满意的效果。在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开展工作监督中应使工作监督体现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党的决策和决策贯彻执行的统一,国家政权机关及其领导人员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统一。其次,发挥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同级党委决策中的作用。应主动选择同级党委比较关注、正在思考但又尚未开展的工作作为监督的课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建议,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谋和依据,使党委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提高决策执行过程中对不可预见性的防范能力,从而弥补现行决策程序中存
在的一定缺陷,使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变单纯事后监督为事前与事后监督有机结合,增强监督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正确处理好党管干部与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免干部的关系。在坚持突出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主动做好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免干部的工作。应发挥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特有对干部了解掌握渠道的作用,为同级党委选任干部做好参谋,使同级党委对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免干部的意图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顺利实现。同时应加强对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免干部人大意识、主动接受监督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和公正司法意识的教育和管理。
(二)加强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建设,提高工作监督能力和水平
首先,加强基层人大常委会的建设。应把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作为加强工作监督的重要途径。要重视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提高,严格按照监督法的要求保证专项工作报告提交常委会审议的时间性,注重会议审议在常委会会议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审议意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建立并完善审议意见落实的跟踪监督机制。应加强常委会专门工作机构建设,增强基层人大常委会驻会组成人员事业心、责任心,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应发挥工作机构的作用,每年针对监督重点、热点和难点选择1-2个重点课题开展专题调研,从而使工作监督进一步深入。应加强基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建设,按照人大集体行使权力,集体决定问题的工作性质规范工作职责,畅通与各工作委员会之间的衔接协调渠道,更好地为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监督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服务。其次,加强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兼职组成人员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应把提高人大代表从全局的角度履行代表职责作为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工作监督的重要载体,在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时实现从比较注重代表结构比例向注重全局性参政议政能力并重转变,从源头上提高代表的能力和素质。对已当选的人大代表,应加强监督工作相关知识和监督意识的培训。同时,应提高常委会兼职组成人员主动参与全局性监督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人代会闭会期间的作用。再次,充分运用多种法定的监督手段来加强和深化监督。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根据工作监督的内容和性质,按照监督法的有关规定,就重大问题对“一府两院”进行质询和召开听证会;对特别重大的违法违规事件,可以组织特定问题调查。
(三)正确处理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同级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的监督关系,提高监督实效
首先,强化微观监督,增强监督的有效性。应把强化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区域内政府工作的微观监督作为加强工作监督的有效切入点,把现有开展的监督内容进行逐个分析归类,重点加强对一些重要的、较为微观的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的内容进行微观监督。如对政府部门预算的监督,应把各部门比较规范运作的预算项目作为一般监督内容,重点应对部门专项经费进行较为细化的监督,并从深层次分析监督部门公用经费定额不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预算执行绩效差等问题,从而使微观监督发挥出宏观监督不能发挥的作用。其次,重视监督措施落实,促进监督工作深入。应建立监督措施落实反馈跟踪监督机制,保证监督不流于形式。应注重监督全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把提供反映真实、完整、全面的监督信息作为提高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素质,并根据监督法的要求逐渐公开,透明。应把议案建议作为提高监督工作的重要载体,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根据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结合党委、政府正在或即将开展的民生和重大经济发展工作,有侧重点地选择一些重点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具体实施中应自始至终引导人大代表广泛参与,从而确保议案建议的产生质量。政府应从建设透明政府、有限政
府、人本和民主政府、责任政府的角度正确对待监督信息,完善信息处理机制,使群众了解其运作情况,从而使人民群众能真正从本地区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综合协调发展的角度理解支持政府工作。再次,加强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更好地支持“一府两院”开展工作。应关注“一府两院”工作开展过程中及今后工作中将会出现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从而更好地支持“一府两院”的工作,把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当前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应重点加强对市(县)乡镇两级政府债务问题的监督,探索对街道办事处财政预算监督的方式方法,加强对市(县)级政府性专项资金运作情况的监督,加强对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民生工程具体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土地综合利用计划等工作的监督。
第二篇:关于增强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的几点思考[范文]
关于增强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的几点思考
加强人大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各级人大常委会应从围绕中心、立足发展、服务大局的高度,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权,切实加强人大监督,着力增强监督实效。就此,笔者就如何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浅谈几点意见。
一、强化三种意识,夯实监督工作基础。
一要强化中心意识,认真选择监督课题,把握适于监督的正确方向。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监督要紧密围绕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中心,坚持以重点带全面、以核心促全局、以主线立根本,抓住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来监督。具体而言,就是要围绕本行政区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大事项加大监督力度,推动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纳入工作监督重点,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围绕“一府两院”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开展工作,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等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维护法律权威。二要强化主体意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善于监督的过硬队伍。重点要在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上着力,在选配常委会组成人员时要合理搭配成员年龄结构,形成优势互补,提高常委会的决策能力。要立足于增强议政能力、提高议事质量,着力选配一些懂经济、懂管理、懂科技、懂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型人才充实常委会组成人员队伍,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专业结构。要着力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专职化水平,从制度上保证常委会专职成员成为主体,并逐步创造条件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专职化,使常委会更能有效地行使法定职权。要根据各工委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安排工委工作人员和配备一些精通经济管理、法律法规、部门业务的人大代表担任工委委员,以充实工委力量,提高工委的工作水平。要坚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年龄结构优的干部选拔到人大工作岗位上来,着力提高人大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要把人大干部提拔交流作为自身建设的重点,积极协调同级党委把表现突出的优秀人大干部推荐到各级党政部门担任更高职务,努力构筑进得来、用得上、出得好的良性互动机制。三要强化法治意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构筑利于监督的良好氛围。人大监督法律性、专业性、程序性强,要提高监督工作实效,必须注重抓好监督制度的建立完善,确保工作运转协调、保障得力、规范有序。从当前来看,重点要建立健全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主任会议议事规则、预算审查监督办法、部门工作评议办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审议意见交办等制度。通过建立完善制度,确保人大监督工作从选定监督课题起到办理落实止的每个环节都能实现积极有效的监督,防止出现工作走过场、监督流形式、办理在应付、落实打折扣的现象,切实提高监督权威、增强监督实效。
二、把握三个重点,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一要深入开展调研,增强监督的针对性。要根据监督计划,制定好专项调研工作方案,明-1-
确调研方法、步骤、时间和具体要求,并严格按照程序组织实施。通过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规范有序来促进“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提高人大监督工作的影响力。要高度重视调研队伍的组建,除了人大机关相关委室工作人员外,还应根据调研课题的需要从人大代表中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参加,必要时要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派人参与,把熟悉情况、了解业务的人员充实到调研队伍中来,力保调研实效。在调研中,要采取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好差结合、明查与暗访结合、听取汇报与实地察看结合、查阅资料与走访群众结合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广泛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挖掘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常委会审议打好基础。二要认真进行审议,增强监督的实效性。要严格按《监督法》规定,在常委会会议召开七日前将需审议的相关专项报告印发给常委会组成人员,以便常委会组成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了解报告内容、熟悉审议事项。同时,在寄送专项报告时相应附送审议意见表,便于更准确、及时地收集审议意见。要紧密结合人大常委会的审议事项,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参会管理、列席人员参会要求、会议审议发言和列席人员发言等作出规定,实行中心发言与补充发言相结合,鼓励常委会组成人员畅所欲言,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提出意见,确保会议审议更富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最大程度地体现集体意志和智慧,提高常委会的审议质量。对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要认真进行整理,科学归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审议意见初稿,提交主任会议审议,确保审议意见的质量。三要加强跟踪督办,增强监督的权威性。审议意见办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监督实效,地方人大常委会要认真抓好审议意见的办理,切实做到事必议、议必行、行必果。对审议意见的办理,常委会要加强与“一府两院”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办理情况,发现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协调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促进审议意见更好地落实。要强化跟踪督办措施,采取主任会议听汇报、进行专项检查或督查、组织代表视察办理情况等方式,跟踪督促承办单位落实审议意见,确保办量效果。要强化审议意见的法律地位,在常委会听取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时采取表决制,增强审议意见的权威性,从根本上改变“对文对文”等敷衍办理审议意见的不良现象。与此同时,要善于借助审计、舆论、纪检监察等力量抓审议意见的办理,以人大监督为主体,其它监督相配合,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监督工作,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三、理顺三种关系,提高监督工作水平。
一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监督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使监督权,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必须遵循的一条政治原则。地方人大常委会在积极争取同级党委加强对人大监督工作领导的同时,更要正确把握党的方针和决策,深刻领会党的意志和意图,充分利用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深入开展工作监督。对在监督前、监督中和监督后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同级党组织请示汇报并提出决策建议,致力确保党的执政理念和相关政策得到顺利落实。二要正确处理依法监督与加强支持的关系。要正确理解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的关系,坚持寓监督于支持之中,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地方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国家机关,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国家和地方全局的、长远的、重大的问题,“一府两院”在人大常委会监督下独立行使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四者虽然分工不同、职能不同,但
其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一致的。因此,人大常委会在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监督的同时,要充分体谅、理解和支持“一府两院”的工作,积极帮助“一府两院”协调解决履职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合情、合理、合适地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力求做到“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支持不盲从、监督不挑剔、保护不庇护”,协调配合推进工作,切实增强监督实效。三要正确处理依法监督与接受监督的关系。地方人大常委会代议机关的性质决定了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的同时,同样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人大常委会要努力提高监督工作的透明度,积极拓展接受群众监督的渠道和方式,促进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务求人大监督更多地赢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在自觉接受监督中促进依法监督,提高人大工作的影响力。
第三篇: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
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要求,在中共XX市委的领导下,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体作用,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切实增强监督工作实效,为全面深化法治嘉兴建设、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为推动嘉兴“两美”建设,打造江南水乡典范,加快嘉兴“两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一)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防洪排涝审议意见办理工作和市域外引水工程进展情况的报告,并对防洪排涝审议意见办理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结合贯彻落实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检查审议意见的要求,主要听取市政府关于防洪排涝审议意见办理工作、关于市域外引水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措施等。时间拟安排在5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有关准备工作由城建农经委牵头组织实施。该议题采用集中审议方式进行。
(二)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并结合嘉兴实际,在全市范围内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重点听取我市建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加强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以及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情况。报告拟安排在7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有关准备工作由城建农经委牵头组织实施。
(三)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15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阶段主要工作安排的报告。结合“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重点审议2015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完成进度、存在问题和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等。报告拟安排在7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有关准备工作由财经委牵头组织实施。
(四)听取和审议市公检法司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公正司(执)法情况的报告。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采取省、市、县人大常委会上下配合的方式,重点听取报告单位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公正执法和司法等情况。报告拟安排在9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有关准备工作由内司委牵头组织实施。
(五)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进步情况的报告。重点听取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创新、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业发展、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的安排和使用、创新人才引进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等工作情况。报告拟安排在11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有关准备工作由教科文卫民侨委牵头组织实施。
(六)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的报告。主要听取市政府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重大举措等基本情况。报告拟安排在11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有关准备工作由财经委牵头组织实施。
(七)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重点听取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基本情况、办理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下一步工作思路等。报告拟安排在11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由代表工委牵头组织实施。该议题与专题询问相结合。
二、听取和审议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及审计整改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拟新建重大投资项目计划编制及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
(一)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结合关注“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重点听取2014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和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报告拟安排在1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
(二)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和市本级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重点听取2014年初确定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的主要安排情况。报告拟安排在1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
(三)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15年当年市级财政预安排1000万元及拟新建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情况的报告。报告适时安排在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
(四)审议市政府关于2015年上半年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主要工作的报告。结合“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重点审议2015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完成进度、存在问题和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等。报告拟安排在7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审议。
(五)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15年上半年XX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重点审议2015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完成进度、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主要措施等。报告拟安排在7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审议。
(六)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市级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重点听取市级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实施情况和项目建设进度。报告拟安排在7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
(七)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XX市本级2014年财政决算的报告。重点听取2014年市本级财政决算执行情况和所做的主要工作。报告拟安排在9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
(八)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14XX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重点听取2014XX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对加强预算和其他财政收支管理的意见建议等。报告拟安排在9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
(九)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14XX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报告拟安排在11月份常委会例会上听取和审议。
上述九项报告的有关准备工作,均由财经委牵头实施。
三、执法检查内容
对我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情况进行检查,拟安排在11月份。该项工作由常委会委托教科文卫民侨委组织实施,其他有关委、室配合。
四、部门工作评议
对市卫生局、市人力社保局开展工作评议。主要评议市卫生局、市人力社保局依法行政、履行职责和队伍建设等情况。集中评议拟安排在5月份常委会例会上进行,有关准备工作分别由教科文卫民侨委和内司委组织实施,其他有关委、室配合。
五、主任会议讨论内容
(一)听取和讨论市政府关于我市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管理工作的汇报。主要听取我市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益和安全运行方面所做的工作、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等。拟安排在4月份,有关准备工作由城建农经委组织实施。
(二)听取和讨论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全市基层人民法庭建设情况的汇报。主要听取全市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情况、人民法庭公正司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建议等。拟安排在4月份,有关准备工作由内司委组织实施。
(三)听取和讨论市政府关于我市建设“工业强市”推进工业转型发展情况的汇报。主要听取我市关于工业强市推进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困难和下一步工作措施等。拟安排在5月份,有关准备工作由财经委组织实施。
(四)听取和讨论市政府关于年初未安排到项目资金支出情况、市级政府性债务计划实施及管理情况的汇报。主要听取未安排到项目的资金的支出情况、政府性债务实施及管理情况等。拟安排在6月份,有关准备工作由财经委组织实施。
(五)听取和讨论市政府关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使用和绩效等情况的汇报。主要听取我市科技发展等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和绩效等情况。拟安排在6月份,有关准备工作由教科文卫民侨委、财经委组织实施。
(六)听取和讨论市政府关于我市侨台权益保障情况的汇报。主要听取我市在贯彻实施《浙江省华侨权益保障暂行规定》和《浙江省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中,各项权益保障和待遇落实情况。拟安排在10月份,有关准备工作由教科文卫民侨委组织实施。
(七)听取市政府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质量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主要听取市政府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土地污染防治、降低农田环境污染负荷、推动嘉兴现代农业发展等工作情况。拟安排在11月份,有关准备工作由城建农经委组织实施。
六、常委会视察 根据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部门工作评议等安排,选择相应的内容适时组织开展专题视察活动。
七、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根据监督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及省、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的要求,对市政府和各县(市、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加强与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联系和沟通,共同发挥备案审查的作用。规范备案审查工作流程,完善相关制度,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备案审查主动性不高、监督力度不大、监督权威性欠缺等问题。加强学习培训,发挥专家咨询组的作用,不断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由办公室组织实施,其他有关委、室配合。
八、开展常委会工作制度的废、改、立
3月份的常委会例会,将集中研究常委会自身建设问题,拟提请常委会审议有关制度的废、改、立。
1、拟废止《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错案责任追究监督办法(试行)》等;
2、拟修订《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XX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许可对市人大代表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或刑事审判的暂行规定》、《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司法工作暂行办法》、《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XX市市本级预算监督办法》、《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的暂行办法》、《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XX市荣誉市民”称号的办法》等;
3、拟制定《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XX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办法(草案)》等。
常委会制度废、改、立的准备工作由办公室牵头,各有关委室共同组织实施。
第四篇: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
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
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
根据监督法的有关规定,县人大常委会按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县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努力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工作思路,制定监督工作计划如下:
一、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拟安排在4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
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报告的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与县人民法院联系。
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教育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报告拟安排在6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报告的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负责与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系。
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县核桃产业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报告拟安排在8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报告的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和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负责与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系。
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安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报告拟安排在8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报告的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
会负责与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系。
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县1-9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拟安排在10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报告的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负责与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系。
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县1-9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拟安排在10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报告的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负责与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系。
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拟安排在10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报告的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负责与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系。
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县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批准《关于县财政决算草案》。报告拟安排在10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报告的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负责与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系。
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县项目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报告拟安排在12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报告的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负责与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系。
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拟安排在1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听取。报告的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工作委员会负责。
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
检查全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情况。执法检查报告提请4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有关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和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落实。
检查全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情况。执法检查报告提请6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有关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落实。
三、有关工作的视察、调查
对县水利水利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视察工作于8月份进行,视察报告提请8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落实。
对县殡仪馆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视察工作于10月份进行,视察报告提请10月份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有关准备工作由县
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落实。
对全县发展冬春季烤烟生产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查。调查报告提请6月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和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落实。
对县社会治安结合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查。调查报告提请12月召开的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有关准备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落实。
对列入监督工作计划的项目,县人大常委会各相关委室要依照监督法和《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各项监督工作计划的圆满完成。
第五篇:关于加强对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加强对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市沧浪区人大常委会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是宪法、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是代表人民对“一府两院”行使的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中最具有法律效力和最高层次的监督。通过人大监督对公共权力依法进行制约,对官员权力依法进行制约,对有法不依、执法违法现象进行匡正,是代表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中不可或缺的法定程序。多年来,地方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行使监督权方面也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创造了不少有效的监督形式。我们沧浪区的做法是:
一、认真履行职责,把好依法任命第一关。
各级国家机关的干部既是社会主义的参与者,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正确行使任命权,一方面将人民群众公认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要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任免制度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逐步走上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正确行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任免权,首先对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任命的关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党委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是党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内容。人大依法履行任命国家机关干部的程序,并对他们实施监督,不仅是履行了人大的法定职能,更是体现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本质要求。党委推荐、人大任命,两者方向、目标是一致的,仅仅是法定程序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体现了干部任命制度中的合理制约。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任免权时,要抱着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出于公心,实事求是,正确依法行使任免职权。
其次,要认真做好拟任干部的任前考察工作。对拟任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法制观念、公仆意识、自律意识,依法行政能力等从多方面进行了解,做到在任命表决前基本掌握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情况,并将有关情况或建议意见及时向党委提出。党委在向人大推荐干部前,严格按《党政干部任用条例》办事,规范操作,扩大民主。在人大任命前,党委先将人事安排的意见和提名推荐干部的基本情况向人大常委会党组通报,听取意见,沟通情况,使党组成员正确领会区委意图。
其三,区人大常委会在召开任命会议时,除了介绍拟任干部的有关基本情况外,我们还要求本人到会,作表态性发言。为进一步增强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接受人大监督的自觉性,我们把开好颁发任命书大会作为教育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依法行政、接受监督、为民服务的重要一课。要求他们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努力增强公仆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增强法制意识,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努力增强人大意识,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努力增强廉政意识,切实搞好自身建设。在最近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中,明确了“拟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人员,在提请任命前,由任命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考试”,要求认真组织好对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的任前法律知识考试。
二、创新工作思路,提高监督实效。
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作为担负着监督职责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切实把监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大监督力度,不断改进监督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公开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履行职责,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所以,加强对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的监督,不是简单地评头品足,论长道短,而要依法实施监督,抓住工作重点实施监督,注重在提高监督实效上下功夫。
1、在确定监督事项上求实。在每年的工作计划制订过程中,要克服和防止“想当然”“差不多”等思想,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全区工作的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从中排出监督的工作重点,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议题、执法检查、工作评议、述职评议、视察调查等工作能紧跟形势,切合实际。法律监督要抓难点,坚持“依法监督,实事求是,一抓到底”的原则,抓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典型案例进行监督,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工作监督中,要坚持“少而精,议大事,求实效”的原则,立足于执政为民,更多地务实求是,要采取“抓两头”的方法,即:一头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问题,另一头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监督,推进实现我市提出的“两个率先”目标进程(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要提高监督实效必须求真。在工作实施中,充分发挥各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提高工作质量。在工作方式上,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并加强与“一府两院”部门的平时工作沟通。在召开常委会审议前,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力求掌握真实情况。不仅要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而且要听取有关单位及群众的反映,不仅要明查,必要时还要暗访,不能满足于汇报材料上的文字和数字。审议中,要让参加会议的各位委员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审议质量,说成绩实事求是不过头,谈问题切中要害不过份,讲意见切合实际又可行。
3、监督、整改意见必须狠抓落实。对于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执法检查、组织代表视察等提出的整改意见和要求,必须狠抓落实。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监督意见能否得到落实,是事关人大监督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凡人大常委会的意见、要求一经提出,我们就明确有关工委或办公室进行跟踪督查,由此来促进有关部门对人大工作建议、意见的执行和落实。人大工作质量的提高,不仅增强了监督实效,树立了人大威信,也使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的人大意识在执行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中得到进一步增强。
4、“两评”工作要务实求新。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区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监督职权方面,述职评议和工作评议是对人大任命干部较为有效的监督形式,搞好述职评议和工作评议,我们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坚持依法评议的原则。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府组成人员和“两院”有关部门的职权,同时,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职权时也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为搞好两个“评议”,我们以法律为依据,用制度作保障,在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和借鉴其它地区的好的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有关“两评”工作的“章程”,对评议的主体、对象、内容、程序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以此来规范“两评”工作能依法、循章、有序的进行下去。
二是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无论是评议部门,还是评议干部,都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注重掌握情况的真实性,批评意见的准确性,所提出建议的可行性。肯定成绩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指出问题要准确中肯。只有让被评干部心悦诚服,受到教育,从而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改进工作,“两评”工作才能真正达到评出干劲、评出实效、促进工作的目的。
三是坚持代表和选民广泛参与的原则。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不仅表现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而且包括在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务的活动上,而列席有关会议、参加检查视察、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参与形成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决定等,是人大代表参与议事决策、管理国家事务、发挥监督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评议工作中,组织代表通过走访单位和选民,发放征求意见书等形式,广泛征求企事业单位、选民的意见和要求,还推选代表在评议工作大会上发表很好的意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选民们切实感受到“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二是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三是有力地促进和支持了政府部门的工作。
四是坚持监督人和监督事相结合。“两评”是既评人又评事,由人议事,由事评人。由部门工作实绩看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由领导干部任职表现找出部门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原因。我们在进行“两评”工作中,注重做到:评议干部和评议部门工作相结合,常委会评议和组织人大代表评议相结合,常委会考评和民主测评相结合,把对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的监督与提高干部素质和对党、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上统一起来,达到支持、促进“一府两院”工作的目的。由于评的是身边人,议的是身边事,评议的虽然是几人几部门,教育的却是一大片。
5、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人大工作与区委决策同心,与政府目标同向,与中心工作同步,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既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依法办事,又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寓支持于监督中,共同营造依法、有序,互相支持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当有些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我们便想方设法与有关部门沟通,帮助克服和解决。人大与其任命干部的亲和力增强了,人大的威信也提高了。
三、强化权力监督机制,必须以实现权力监督法制化为前提。
建立和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必须真正确立人民在权力制约机制中的主体地位。多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在强化监督职能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监督实效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监督乏力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具体反映在:一是人大监督工作要进一步有法可依,使其规范、有序、有力。二是要有善于监督的手段。目前,在人大工作中,使用一般性的监督手段比较多,主要如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视察、检查、评议等,而使用“刚性”监督手段,如依法对任命干部实行罢免、撤消职务、质询、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等比较少,使人大监督尚显软弱。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对人大审议、评议后的落实情况的监督手段,决不能人大审议认认真真,会议开过烟消云散。要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在健全、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上真正向前迈出一大步,就必须以实现权力监督法制化为目标,发挥地方权力机关在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1、加强自身建设,奋发有为,锐意创新。人大工作要有所起色,人大地位要有所提高,首先在于人大常委会要有奋发有为的进取心,居位要思为。既要注意摆正自身位置,确立良好的心理定势,又要克服“二线”意识,走出求虚不求实,求安不求为的心理误区。同时,要切实搞好常委会和机关的自身建设,树立一种好的工作作风,形成一个好的工作机制,建设一支好的干部队伍。人大工作要积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锐意创新的的精神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对待监督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探索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新途径、新方法。要努力探索行使各项职权的具体形式,不断增强工作实效;要不断拓展民主渠道,完善民主程序,使人大工作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努力增强监督实效,切实提高人大的权威性。
2、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监督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接受人民委托,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法定主体。其法定职能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依法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党的十六大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等重要论述,为人大代表提高自身素质,履行代表职务,发挥代表作用,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方面作了很多的探索,创造了不少好的方式、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着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的很大的空间。这也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监督实效的一个课题,也是人大创新工作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
3、必须从立法上完善权力机关的监督机制。呼吁《监督法》尽快出台,使对权力制约、监督的行为进一步有法可依,把监督的内容、程序、手段、方法、法律效力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解决无“法”监督和不敢监督的问题。
4、实行全方位的社会监督。要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是否重视这种监督,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程度,人民利益的保护程度的标尺。必须拓宽社会化监督渠道,体现对权力监督的社会性、民主性和广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