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看见》有感
读书心得:社会需要真实的报道——读《看见》有感
前段时间,习主席乘坐的士,感受平民生活的报道一下子成为各大媒体争相转发的热帖,媒体的大量宣传,成为全国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可是没过多久,又有媒体指证文章是虚假报道。我头顶一蒙,现在的媒体怎么了?一边在不断的挖掘内幕还原真相,一边却又不断的捏造新闻,似乎整个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将报道变成了他们表达任何观点来博取点击率的工具。
这几天,阅读柴静的《看见》,这本书就像一条涓涓细流划入我的心间。《看见》这本书表面上是讲十年间在柴静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新闻纪实,实际上是讲的她自己作为一个媒体人这十年的转变:十年前,他是一位在镜头面前注意化妆、服装、场景,连动作都十分僵硬的主持人,在镜头面前,她没有真正的关注新闻的本质,而是镜头前的自己;十年后,通过非典、“双城连续服毒”事件、药家鑫案等新闻事件的磨砺,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著名主持人。而这些转变,正如她自己所愿,新闻人就是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要让镜头记录真实,带领群众“看见”真实的报道。
一、真实报道是什么样的?
真实的报道要准确。许多媒体记者往往将自我感动、感动先行的情绪带到采访中,任凭自己的喜好,去挖掘带有强烈观点的真相,所以真相常流于涕泪交加中。
柴静一样的经历过。在采访福建一家药业的老总,柴静问老总:“工厂的排污是达标的吗?”“是!”“有没有非法排污?”“没有。”“那我们在这儿闻到的强烈味道是什么?”“我没有闻到什么味道。”“你是说你闻不到?”“我的鼻子,没有你那样的灵敏。”柴静笑了一下,节目结束。大家谈论这个结尾虽然印象深刻,但是很锐利。庄主任审片子时,说道:“要疑问,不要质问”,而柴静反驳:“那我怎么对得起那些死去的人?”庄主任说:“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
后来,柴静曾经采访过一名官员,他在批评上级政府财政决策失误的事,整整说了45分钟,很坦率。柴静问他:“您靠什么直言不讳还让人接受”.他说道:“准确。”
只有准确,才够真实;只有真实,才被接受。
真实的报道要公正。2006年两会期间,网上有段视频很热,内容是一只猫被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女人踩死的过程。当时网民认为她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十分残忍的人。通过镜头的拉近,才知道她是在生活中同样受过伤害,心理有疾病的人。柴静给他镜头时,让她把自己的过往及虐猫细节和心理说出来。她在节目播出后,发信息给柴静:“节目我看了,非常感谢你们尊重我的感受,看了节目,我有种轻松感,心理也没有很大压力,请你放心。”
有的时候采访对象需要的不是同情,他对一个记者的要求,不是你去同情和粉饰,他只期望得到公正,公正就是以她的本来面目去呈现她。
只有公正,才会认清;只有认清,才会被理解。
真实的报道要生活。聚会上,朋友对柴静说:“你现在做的题目太边缘,不是黄赌毒就是同性恋,大多数人根本不会碰这些问题。”柴静引用了作家野夫的话:“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免于受辱了。”一群人里有教授、有记者、有公务员,大家都沉默不语。很大程度上,这些人已经有了得到公平待遇的身份,也享受了许多的镜头与光环,如果媒体只是把镜头对向他们,将聚焦放在这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那么人们如何通过媒体去了解社会的不同层次的人和复杂性?所以,中央近两年提出“走转改”,是要求各个媒体在基层中寻找真实,从生活中去寻求真实,去接触卸下了许多光环的社会人,能够让人感觉世界是公平存在的,每个人都在阳光下生活。
只有生活,才会相信;只有相信,才会被信服。
二、社会为什么要真实报道?
真实才有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极易发生恐慌。在“双城连续服毒事件”中,六名十三四岁的小孩,因为精神生活贫瘠,内心想法得不到释放与认可,还有外人难以置信的孩子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了意气,集体相约自杀。被镇上的人认为是邪教,相传还有白皮书。被铁丝网封锁的魁星阁顿时让大家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让人觉得恐慌。如果柴静不来探寻,也许这个魁星阁会永远成为镇上人民的一块心病。这个让我想到在基层工作时,610查获了一个邪教组织,镇上的许多妇女因为害怕世界末日,参与了称为“东方闪电”的一个组织,每天不做事情,整天就在家膜拜、祷告,希望末日那天能够被教主保佑上天堂。当时我看到这些神叨叨的人和这个场景时,有些好笑。但是现在细想起来,如果一个让人信服的媒体,是不会让人因世界末日而恐慌,而去相信如此愚昧的信仰。
真实才有公信力。柴静在刚刚进入新闻调查的第一天,就参与了“非典”报道。她不顾自身的安危,去了当时最严重的隔离区“天井”.将非典的情况公布于众,同行说:“你们在制造恐慌。”但时任《财经》的主编胡舒立却说:“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正是这种冒着生命危险探寻出的真相,让全国人民信服。时隔九年,还有人提起柴静,还会说:“这是进非典病房的记者。”而正是这个标签,让柴静的名字在许多人心中产生了公信力,以至于在她之后许多采访中,许多人都愿意向他吐露心声。
真实才有感染力。提起2008年的奥运会,大家除了中国特色的开幕式,还会记得谁得了什么项目的金牌?谁又破了世界记录?但是你一定记得穿着二手跑鞋的伊拉克选手达娜;为了用比赛的奖金给儿子治病的33岁体操选手丘索维金娜;在领奖台上,将奥运金牌和亡妻相片同时举着的德国举重运动员施泰纳。这些就是感动了无数观众的报道,而今,或许你不记得她的名字,但是你还是知道,她是真正切切的感动过你。
最后,报道怎样才能做到真实?
真实的报道,需要媒体人能够认清真相,不仅仅靠眼睛,还要有探究到底的责任心和在蒙昧中挣脱的信念与勇气。
文章中,柴静为了搜寻真相。
当过勇者,在SASE肆虐,万巷皆空的北京,深入隔离区,只为寻求真正的病情发展;
当过弱者,为采访一名被戒毒所卖掉卖淫的吸毒者,她在大雨里面站了几个小时,只为博得同情同意采访;
当过仁者,在采访药家鑫案中,她前前后后陪着药家鑫的家人在家呆了整整一天,只为给个安慰;
当过智者,在深入深圳诈骗案集团,和十几名粗脖子金项链斗智斗勇,只为探寻内幕;
也当过伤者,在“双城故事”中,她面对着一群文化贫瘠的集体自杀的青少年,轻轻的为他们抹去眼泪而深感无奈。
虽然她是扮演的不同角色,但是她一直坚守着探究到底的责任心,让她在十年来的采访中,一层层的拨开人心,给人民一个个真实的报道。
(周文君)
第二篇:读《看见》有感
读《看见》有感
高一(8)班邓韵诗
那是一个静静的下午,我走进了一家书店,一本充满微笑画面的书令我驻足了脚步。在这之前,我知道这是一本记录着柴静十年里所看见,所领悟的书,书中的每一章就有一个专题采访,一个曾经不堪了解的故事。翻开书的扉页,是一段段真切朴实的文字,没有过多渲染感情的辞藻,却有一种带动我去探寻真相的力量。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描写的是2003年北京非典事件。对于当时还处于童年时期的我并无太多的记忆,而如今读着,却感到那是多么恐慌的时代。人们的生命在生死的悬崖上摇摇欲坠,沉闷的、带着死亡的气氛似乎比病毒更能侵蚀人的身体,我无法想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走到今天这一步。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地震这些大自然灾害下,生命是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爱和善,从来都是一种能力,而非情感。”第一眼看见这样的字句时,我并不明白这有何意思。直到看完了整本书,才发现在这一件件事件当中无不在透露着爱的力量,折射出爱的光芒。双城事件——一个为爱而生的事件,或许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所执着的东西。同性恋,当妻子发现她的丈夫是同性恋时,产生了恨,但也是因爱而恨。对于同性恋者来说,爱情、自由、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我想我能理解他们,而且我嗅到了自己进步的味道,一步步变得从容,理解。
书中的虐猫事件和药家鑫的杀人事件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通常我们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些对生命不知怜惜,甚至做出一些毁灭人性的人和事时,都会觉得十分痛心,并对这些人和事做出讨论,但其实这样的行为也是在对当事人做出人身攻击。我们该知道,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只是表面的东西,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唯有完人才有资格向罪人扔石头。每个人所经历的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郁积和化解,而我们应只求了解认识而已,但唯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所了解,才能不轻易责难与赞美。
“我只是讨厌屈服”这是美国民权运动之母帕克斯在乘坐公交车时,拒绝给白人让座的一句话。曾经也有人提及过我们所拥有的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就只是一张白纸。我十分敬佩书中为正义、为自身权利做斗争的人,尤其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欠缺的是历练,欠缺的是走走停停,欠缺的是思考。如果今天你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那么明天你将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你无法抗争。
在“无能的力量”卢安克这一章书中,开始时我感觉到的是矛盾,因为卢安克给人一种向往自由、与世无争的感觉,他可以为了生命的自由,选择独特的生活方式,放弃不必要的物质羁绊。这令我回想起了我的童年,更令我反思如今充实的生活,不过通过内心的沉淀和衡量后,我发现只有过着最适合自己生活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我选择的是顺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规划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苦茶啜后,再饮白水,水是甜的。啖过苦瓜,再嚼素馍,馍也甘美如饴。品书也不过如此。看了柴静的《看见》后颇有感动,但更多的是引人深思的感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区别在于井口的直径不同。要想摆脱自身早就的蒙昧,一点一点解缚,就要学会看见,保持一颗始终如一的心去感悟这个世界,去追求人生的非凡意义。
第三篇:读《看见》有感
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柴静,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她。记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参加的一个演讲比赛,她说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这五分钟的演讲给了我巨大震撼,原来演讲还可以这么性感。我当时反复看了无数遍。
然后开始关注她的节目,看见。几个月前,去了清华听了她的讲座。于是一直关注她,当听到一本叫做看见的书时。我早早的提前市场发行时就已经看完大半。
《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里面没有说教,却让我一个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记者不是评论,而是客观的呈现新闻事件。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我通常会看看看着就会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经在不同的人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走的太远,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这是陈莽说的。每看一次,就会愣愣神,想想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里面打动过我的还有很多很多,有些话能够让我悔改,而有些能够让我有意识。就像一粒分子一样,在我脑中开始量变。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本书能够让我安静下来,向内开始学会观察自己。一层一层的刨,就像结伤疤一样,把自己最丑陋,平时不敢给别人呈现,自己也不愿意想的部分展现出来。这是一个不断自省的过程,虽然很疼痛,但是确是在帮助我不断进步。
看完《看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对语言开始变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认,在青春期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就不上学了,并且以为这是一种幸福,并以不学习为荣。而后来走入社会发现知识结构明显跟同龄人有差距。于是开始看各种类型的书,但是对文字相当迟钝。柴静说过自己是对语言敏感的人,对采访对象的每一个字都能够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采访者的真实内容,然后呈现给观众。看完柴静的书,我开始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再看每一个字的时候也更加的在意。
二、《看见》读书报告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看柴静的这本书是出于偶然,一个朋友推荐了《看见》这本书的视频推广会,觉得不错,就想买本书来看看。恰巧有个朋友买了,就借过来拜读一下。
书里的主线是以柴静十年采访的主要人和事为主线,有她的同事、工作伙伴以及她的成长。文章有堆砌的感觉,主线不是很清晰,有的时候她的感受会莫名其妙的插入进来,让读者有点一头雾水,不知道这句话是讲得采访的人物还是她自己的感受,还是同事什么的,有点分不清事件主人公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过安顿的采访,是关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看柴静的这本书跟安顿之前的书有点类似,吸引我的是里面的新闻人物,不是柴静这个人。
两个人物很打动我,一个是卢安克,一个是药家鑫。卢安克是个德国人,在中国的大山里待了十年还是个没有资质的教育者,跟留守儿童混在一起,为了什么呢?从我的角度来说不好说,他也许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在这些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能起到一些小小的影响作用吧!之后我去了卢安克的博客看了看,我个人觉得他太理想主义了。教育是个太大的话题,留守儿童更是个不小的社会问题。一个问题有社会、有家庭,孩子成长的问题却在这之间变得无人理会了,而卢安克想做点什么,也许他做的微乎其微最后淹没在茫茫的人潮中了,但至少他做了。一直有个问题在我脑海里萦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孤儿问题、有一些类似于卢安克的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同时他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也不是他们这个层面可以解决的,但是他们尽力了,努力过着每一天试图去改变或者影响着孩子的命运。他们一定放弃了很多其他的机会,例如在大城市里发展而买房、买车的机会,他们的思想境界可能比我们在大城市里混日子的人高,但是这个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吗?是的,也许你会说:“那他们至少做了,他们过得日子比你在大城市里天天混日子要有意义的多了!”但比起盖茨对慈善事业的捐助,他可能能影响的人是更多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盖茨!世界上也只有一个盖茨!
药家鑫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次,这次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是太遗憾了。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小别人照顾你,到你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担越拉越多的角色,也许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不够好,但一旦我们选择了为人父母的角色时候,就需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人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别轻易做这个决定,更别轻易放弃他(她)!
三、《看见》读书心得体会
柴静的《看见》,我喜欢,语言可以朴实到可爱的程度。
我从《看见》中感受到的是温情、温暖、人性、关怀。如果有人看着这个说这是“表演”,那么我挺希望大家都具有这样的“表演”修养,好好修养一下自己,在私下里练好了,这样就可以到关键时候自然地“表演”出来。
也许是社会冷漠的程度太深,让我们中有的人真的对现实中的温暖也不那么相信了,仿佛只有电影电视剧中的温暖才是我们理性中可以相信的,可以欣赏的,生活中的真实可感的温暖,却变成了“表演”。这难道要去责怪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温暖的人么?你表达出那么多的温暖,是想让我们这些惯于冷漠的人显得太冷酷吗?这难道也可以算作是柴静的错?
我喜欢柴静,她的《看见》,让我对现实的温暖充满信心,为打破冰冷加了一把炭火。我对柴静的认识是遥远的,可以肯定她不认识我。但是,从现在开始,我想我会关注柴静,她也许会因为名声在外多了些客观的压力,不过我相信她的内心是坚韧和勇敢的,所以她当得起任何的评论。
我祝福她。
第四篇:读《看见》有感
读《看见》有感
柴静,一个在中央电视台“混迹”多年的资深记者,其实很令人奇怪的是,既然是一个记者,那就好好采访好好做节目,怎么就写起了书。让她提起笔的,正是给她许多帮助的陈虻。但其实换个角度,也许记者能看到的,比其他人更多,更深刻呢。
新闻的存在正是基于现实和人性的存在,人们关注新闻,不单了解事件的发生,而更深的,是要体会事件背后的,人性的好与坏。
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一个国家由人组成,人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被重视,每一个“寻常“动作、事件都有它的价值,所以柴静说过:“不要去报道一个国家,就算报道自己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新闻。我们记录自己的同时,也是在记录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新闻史或者心灵史“。因此我们要回归“寻常“,寻常自有它的千钧之力,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情感。
柴静说:“《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是的,看见,多么含蓄而直接的暗示,多么空洞而实在的指涉。谁在看见,又看见了谁?谁有权力去看见谁?谁又有被看见的权利?书中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道出了其中的暧昧:柴静采访一个误入歧途的孤儿,临走给了他100元,并问孤儿说:你知道为什么阿姨给你钱吗?男孩说:因为我可怜。柴静答说:是因为你今天帮我们搬东西,这是酬劳。这则故事至少让我看见,有权力看见别人的人,从来不止步于看见本身,他们向往的是,自己之于别人的“看见”得以被“看见”
同性恋,这样尖锐的字眼,你怎么看?或许有的人觉得恶心,但当我们不再无知,当我们认识到性取向是由基因决定的,大多人会理解他们吧。我想我能理解。当文中的一个妻子,得知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时,给了丈夫一个大大的拥抱时,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的眼圈湿润了。对于很多事件,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遇见,但这些确实真真的发生过,也许就在我们周围。许多事,许多人,我们不能理解,但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它的存在。
这是一个放大镜的时代,是一个显微镜的时代。每个人的言行都被放大无数倍,混合着网络无处不在的疯传、草根民粹们的呐喊、虚假高置的正义良知,筑造成人人都当判官的审判台。
第五篇:读《看见》有感
读《看见》有感
《看见》讲述的是柴静亲身的生活经历,对于刚踏进新闻记者工作的她来说,可谓是坎坷万千,然而当她成功的那天,回忆起从前说:“以前最美好的回忆都是最痛苦的,只是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坎,自己才是心里最大的障碍,越过它,你便战胜了自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把自己当成一面镜子,每天反省自己的得与失,一个战胜了自己的人,还会害怕什么呢?
从事一名新闻记者,有时也会碰到道德的瓶颈,在社会也会遇到许多强人„„你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它们教会了你许多许多,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一切都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