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监考人员工作守则
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监考人员工作守则
一、监考人员是考场的执法者,是考试实施真实有效的鉴定人。监考人员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作好考试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考试公正、公平、顺利地进行。
二、监考人员要工作认真、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忠于职守,自觉抵制一切舞弊、违纪行为和不良风气。
三、监考人员应遵守回避制度,遇有亲属参加考试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情况,监考人员应主动申请回避。
四、监考人员必须接受工作培训,认真学习考试的有关政策、规定,明确监考任务和工作流程。
五、监考人员必须佩带统一监考标志,遵守考试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
六、监考人员进入考场后,应关闭通信工具,不得吸烟、看报、聊天等。
七、监考人员要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严格遵守监考工作流程,严格维护考场纪律,完成监考任务。
八、监考人员要热情耐心,关心爱护考生。
九、监考人员要为人师表,模范遵守考场纪律。
第二篇:2007-2008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
电视棒
2007河源电视台优秀主持人评选合作协议书
http//
甲方:河源市广播电视台
乙方:广州全速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为了充分发挥甲乙双方在各自服务领域的资源优势,为“2007河源优秀主持人评选”提供更便捷的投票方式;广东省河源电视台(以下简称甲方)与广州全速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做为此次投票活动的合作伙伴,由乙方负责开发“2007河源优秀主持人评选”活动(以下简称活动)投票流程,广东省移动有限责任公司河源分公司(以下简称河源移动)提供短信通道,供中国移动用户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对本次评选活动进行投票。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的态度、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决定,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需向乙方提供活动整体方案、相关数据(包括:节目播出时间、观众群、预计观众人数等)以供乙方进行针对性开发和预算。
2.活动的宣传推广由甲方负责。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负责按甲方需求对活动的投票流程进行设计策划、投票查询及
后台的技术开发,并跟据实际情况对流程进行完善。
2.乙方有权利对活动方案做适用于短信流程开发的适当更改。
3.乙方对提供后台技术支撑,保证投票流程的正常运作。
4.乙方有义务在活动过程中监控数据,当流量达到通道所承担的极限
电视棒 1
时,及时通报到甲方。
5.活动结束后,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供活动数据,以供核对。并依照以
下第二点与甲方进行结算。
(三)中国移动河源分公司的权利与义务
1.河源移动向乙方无偿提供短信等通信通道、并为乙方提供足够的支持,以保证投票流程的正常运作。
2.河源移动有义务保证开放给乙方的通道容量足够应对投票量所需。
3、河源移动需依靠与乙方签定的《紧密合作协议》按时与乙方进行核算。
4、河源移动需按月单独提取0577501*端口下的成功计费数据,作为甲
乙双方的结算依据。
(四)共同的权利与义务
1.甲乙双方各自认真完成对本方系统的维护,确保系统正常可靠的运
行。
2.为满足投票的需要,双方要对网络系统的处理能力确定相应技术指
标,随着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网络的吞吐能力,同时对软硬件
做出相应变化。
3.项目合作端口为:0577501、指令:1*、2*、3*、4*、5*(*号具体
内容根据合作方案待定)
二、计费、费用结算原则及相关事项
1.河源移动将对成功参与投票的用户收取信息费¥1.00元/次(下行收
费:即用户上行后引发的成功扣费下行)。通信费按三大品牌的各自的通讯费标准收取。
2.在0577501*端口上成功收费的下行所产生的信息费(以下简称信息
费)。中国移动河源分公司根据与乙方的《紧密合作协议》中的结算
原则结算给乙方(《紧密合作协议》结算比例为50%:50%)。
3.本协议涉及的分成范围为:在0577501*端口上成功收费的下行所产
生的信息费,以中国移动河源分公司每月结算单为结算依据。
4.乙方在合同有效期,每月按乙方在0577501*上实际结算所得的信息
费的40%,以服务费形式支付给甲方(即乙方与中国移动河源分公司
分成后的信息费,再由甲乙双方进行分成。算法为:0577501*乙方
下行当月所结算的信息费收入*0.4)。
5.结算流程为:乙方根据与河源移动签订的《紧密合作协议》,每月收
到上上月的结算单后,在三个工作日内将0577501*端口下的结算单
发给甲方对帐。对帐完成后,乙方在收到结算款后,三个工作日内
通知甲方开据有效发票,乙方在收到甲方的发票并验证无误后,五
个工作日内给甲方支付对帐金额。
6.结算时间:施行当月款次次月结算(即六月款在八月结算,以此类
推)。
7.结算时间正常情况下,若计费存在较大差异(误差超过3%),甲、乙方可要求河源移动对帐。
8、在此项目执行期间,就0577501*的分成方式以本协议为准,待项目
结束后,本协议失效。
三、争议的解决
1.合作协议及本细则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及争议的解决适用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
2.凡因执行本细则所产生的争议或与本细则有关的其他争议,甲乙双方同
意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
甲方:河源市广播电视台乙方:广州全速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盖章)(盖章)地址:地址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帐号:帐号:
日期:日期:
授权委托人(签字)授权委托人(签字)
第三篇: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考点设置和管理办法
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考点设置和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考点的规范化设置和管理,加强考风考纪建设,提高电大系统考试工作的质量和信度,促进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健康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考点定义
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考点(以下简称考点)是指由特定单位管理的、具备组织考试条件的、经过中央电大批准的实施考试的地点。考点既是一个管理概念,也是一个场所概念,可以是电大的学校所在地,也可以是电大租用的其他学校或单位的所在地;一个考点的所有考场必须在同一地点。
二、设置原则和要求
考点设置应坚持相对集中、有效管理的原则,方便学生赴考。考点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和要求:
(一)考点设置必须保证相对集中,相对集中是有效管理与控制的基础。
1.考点原则上设在县级及以上城市。本科考点原则上设在地(市)级(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独立设置电大所在城市的区、县级)及以上城市。
2.一个县(市)只能设置一个考点,由县级电大统一组织管理;一个地(市)所在地原则上只能设置一个考点,由地市级电大统一组织管理。
3.省级电大的直属部、直属学院及行业分校(工作站)在省级电大所在城市原则上设置1-5个考点,由省级电大统一设置、协调管理。
(二)考点设置要有利于省级电大的有效管理,做到有申报、有备案,由专人负责。
1.考点设置在学生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教学单位,方便考生赴考。
2.考点设置要严格履行申报和审批手续,并要建立考点设置和管理档案。
3.考点要设置主考和联系人。
4.考点应保持相对稳定。
(三)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将考点信息和考试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1.公开全国统一考试时间、考试科目。
2.公布考点信息(包括考点名称、考点地址、考点负责人、考点联系人、联系电话)。
三、设置条件
(一)考点所在地交通便利,标志明显。
(二)考点具有良好的周边环境,无噪音、光线等干扰。
(三)考点内的考试区域易于与其他区域隔离,便于设置明显的警戒线。
(四)每个考点考场数原则上不低于10个标准考场。标准考场的基本要求为:考场的桌椅应符合成人考试的特点;每个考场容纳考生人数25或30人;考生座位须单人、单桌、单行排列,原则上前后左右间距应在80公分以上;考场采光、通风、保暖等基本条件满足考试要求。
(五)设施条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安全设施齐备。
(六)考试要求的其他特殊条件。
四、报批程序
县级电大、地市级电大、省级电大直属部、直属学院以及其他合作办学单位设置考点,必须经过申报、初审、审批的程序。获准设置的考点,在省级电大和中央电大备案。
(一)考点申报。考点申报单位填写“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考点申报表”(一式三份),向省级电大提出考点设置申请。
(二)考点初审。省级电大根据考点设置原则和条件,对申报的考点进行实地考查,签署初审意见,上报中央电大。
(三)考点审批。中央电大对省级电大上报的考点进行终审,签署意见并备案后,将审批意见反馈省级电大和考点。
(四)申请撤消。由省级电大批准,报中央电大备案。
五、考点管理
(一)经审批同意设立的考点,统一授予中央电大监制的标有星级的“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考点”标牌。标牌星级发放标准如下:
1.四星级标牌,承担开放教育本科、专科、成普招等全国统一考试。
2.三星级标牌,承担开放教育专科和成普招考试。
3.二星级标牌,承担成普招考试。
(二)各省级电大负责对本省考点的统一协调管理工作。
1.建立相应的考点管理规章制度;
2.定期对考点进行考察,建立考点年审制;
3.对新增或者撤消考点等进行初审或审批,并于考试前2个月报中央电大;对考点地址、联系人、主考人员等变更情况要及时报中央电大。
4.指导各考点完成考试的实施与管理工作;
5.对考试工作中发生重大问题的考点进行查处或配合有关方面查处,并将处理意见报中央电大。
(三)中央电大对考点设置和考试组织工作进行抽查。
(四)对于考试工作中出现以下重大问题的考点,中央电大将通报批评、暂停组考资格,直至取消其全国统一考试考点。
1.擅自变动全国统一考试时间;
2.未按要求设置考点,或者擅自变更、增设考试场所;
3.发生有组织的作弊、违纪事件;
4.考试管理不善,造成严重后果;
5.其他重大事故。
考点被暂停或取消,标牌由省级电大在取消后一个月内收回管理。
(五)各级电大建立并完善考点管理档案,包括:考点名称、考点地址、考点邮编、考生类别、考场数、考点容纳考生人数、主考姓名、联系电话、监考人员及工作人员名单、试卷订单、考点设置批复等。
(六)每个考点设主考1人,副主考1-2人。主考原则上由各级电大校长或主管教学、教学管理的副校长担任。主考是考点考试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其职责见《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考点主考职责》。
(七)考点布置、考场管理等具体要求见《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考点布置及工作人员配置规范》、《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监考工作守则》。
(八)中央电大定期开展优秀考点的评选工作,对优秀考点进行表彰。
第四篇: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
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
中央电大考试中心 2005年04月22日
形成性考核是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内容。实施形成性考核,是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指导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改革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方法的重要措施;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做好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全国统一考核(以下简称统考)课程形成性考核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形式
形成性考核有阶段性学习测验、教学实践活动、专题讨论、小组学习、学习记录等基本形式。
(一)阶段性学习测验。是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布置的阶段性综合测验。综合性测验可以是小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分析、学习总结等任务,也可以是类似考卷的测试任务。每门课程一般安排3—6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测验的次数和质量评定成绩。
(二)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参与、体验、感受、操作的学习活动,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验证、实践、创新的过程。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进行成绩评定。
教学实践活动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必须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不参加或考核成绩不合格不能参加终结性考试,此类教学实践活动称为“必做实验”,如口试,上机操作、实验、设计等;二是为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而在形成性考核任务中规定的教学实践活动。
(三)专题讨论。是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围绕一定的主题,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或者是拓展性内容集中进行的课堂讨论、小组讨论或者网上讨论。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参加、发言、发言提纲、总结他人观点、参加讨论的体会等记录情况给予评价并评定成绩。
(四)小组学习。指要求若干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协作学习活动。小组学习要有学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参加者、学习效果、存在问题等记录。指导教师根据小组学习记录进行成绩评定。
(五)学习记录。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教材、运用光盘、上网等手段进行学习,记录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掌握知识程度,对难点、重点以及疑难问题的理解等,这是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如“纸质记录袋”、“电子文件夹”等。指导教师根据学习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习指导,评价学生的进步并进行成绩的评定。
阶段性学习测验、教学实践活动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可称为学习内容考核;专题讨论、小组学习、学习记录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可称为学习过程考核。
二、基本方法
根据形成性考核任务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考核方法。考核手段可以采取纸笔考核、计算机(单机)或网络考核等,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开放式、半开放式考核或者封闭式考核。开放式考核指学生不受时间(或者时间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只有截至日期)和地点的限制,按照考核要求,自主完成考核内容;半开放式考核指学生受时间(或者时间是一个较短的时间段,有起止时间要求)和地点的限制、可参阅资料,集中完成考核内容;封闭式考核指学生不得携带任何资料,要在规定的地点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核任务,与闭卷考试相同。
三、设计原则和要求
(—)设计原则
1.启发性原则。在内容设计上应从复述性考核向创造性考核方向转变,在题型设计上应该以客观性题型为主向以主观性题型为主转变,努力为学生创设发挥能动作用的活动舞台,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创新。
2.综合性原则。以课程综合为主,通过课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跨课程综合为辅,通过多学科知识点之间的综合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协同运用多方面技能的能力。
3.实践性原则。实现由陈述性知识测试为主向以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测试为主的转变,由抽象化、模型化、理想化设计向具体化、综合化、现实化设计的转变,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来设计任务,训练和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4.多样性原则。考核任务的设计要多样化,提出问题的角度要多样化,可以运用综合法、概括法、逆向法等各种方法,考核形式要多样化。
5.适应性原则。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特殊性和成人的学习特点,形成性考核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
(二)设计要求
1.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形成性考核作为课程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一体化的课程考核设计,处理好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辅相成的关系。
2.形成性考核任务的设计,要能够促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开展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强化意义建构,为学生创造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追求知识、创造性学习的热情。
3.形成性考核任务设计应根据课程性质、特点选择适当的考核形式,体现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考核两个方面。设计适当的学习内容考核和学习过程考核比例。文经类课程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解、应用、综合判断、想象与创造等能力;理工类的课程主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应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能力。
4.形成性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不超过20%,特殊课程(如实验或技能要求强的课程)可以适当放宽比例。
5.形成性考核任务设计要明确考核要求、时间进度、考核形式、考核标准、考核比例等。
(三)设计组织
1.全国统考课程形成性考核依据课程考核说明由课程命题组负责设计。
2.全国统考课程考核任务须经中央电大有关教学部门审批,由中央电大考试管理部门统一发布执行。
四、组织实施
以下职责分工主要针对现阶段通过下发《形成性考核册》来实施的课程形成性考核。通过网络组织实施形成性考核的有关要求,另文规定。
(一)中央电大主要职责
1.在课程开设前一学期的第16周前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的设计工作,按课程编辑、印刷《形成性考核册》,并根据学生使用情况,及时完善各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实施任务。
2.在课程开设学期开学前一个月,一般按各省级电大订购课程教材数配发《形成性考核册》。
3.不定期对形成性考核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4.研究、总结形成性考核工作的实施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完善课程形成性考核的相关制度。
(二)省级电大主要职责
1.在课程开设前一个学期末,由教学管理部门汇总分校上报的课程开设情况,并填写《形成性考核课程一览表》(见附表1),供落实及检查形成性考核工作使用。
2.分科类成立形成性考核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各门课程具体考核工作任务。
3.课程责任教师按照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的总体要求及省级电大的任务,制定落实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方案。
4.在开学后2周内,将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方案发至各个教学点。
5.每学期总结形成性考核组织与实施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
(三)地(市)级电大主要职责
1.聘任课程形成性考核指导教师,对指导教师进行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工作的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
课程指导教师的聘任条件是:专科课程指导教师一般具有本专业初级或以上职称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本科课程指导教师一般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职称或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有教学经验;事业心、责任心强;熟悉远程开放教育要求和相关规定等。
每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一般不超过60人。
2.不定期检查形成性考核工作,重点检查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情况,了解学生的反应,提出改进意见。
3.在课程开设前一学期末,填报《形成性考核课程一览表》。
4.向省级电大上报形成性考核成绩及书面材料。
(四)县级电大(教学点)的职责
1.提出拟聘指导教师的建议名单,报地(市)电大分校审核批准。
2.监督并协助指导教师做好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工作。
3.向地(市)电大报送学生形成性考核成绩及数据。
4.保存形成性考核材料。形成性考核材料至少要保留1年,以备核查。
(五)指导教师的职责
1.按要求布置形成性考核任务,并收回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的相关材料。
2.组织阶段性学习测验、教学实践活动、专题讨论,指导小组学习,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记录。
3.按时评阅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的相关材料,要有批语、批注和成绩评定,并及时反馈学生。
4.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答疑、讨论。
5.按有关规定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包括雷同、代做、复制等)进行处理。
6.填写《形成性考核学生成绩记录表》(附表2),签字认定后,交成绩管理部门。
7.对阶段性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反馈有关的管理部门。
五、成绩评定和评审
(一)成绩评定
1.形成性考核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
2.形成性考核成绩评定要客观、公正、准确。成绩一经评定,不得随意改动。
3.各种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
4.学生的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为:
X=∑(xi×λi)
X——学生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成绩
xi——第i项形成性考核任务的成绩
λi——第i项任务的考核成绩占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百分比。
(二)成绩评审
1.形成性考核成绩由地(市)级电大责任教师评审,最终确定学生的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
2.评审中如发现抄袭、代作、复制等非学生本人独立完成的现象,学生的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按0分、违纪处理;对不负责任的指导教师给予批评,并视情节严重程度决定是否继续聘用。
3.成绩评审后,不得改动。
六、监督与检查
(一)省级电大负责监督与检查地(市)级电大、教学点形成性考核工作的组织与落实情况,每学期针对性地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检查的比例为考核人数的10%~30%。检查内容:
1.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落实情况;
2.学生形成性考核的原始资料;
3.指导教师批阅情况;
4.考核成绩与记录的一致性。
对没有执行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的,省级电大提出整改意见,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在形成性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适当的针对性措施。对组织实施舞弊的、集体弄虚作假的应给予严肃处理。
(二)地(市)级电大按计划检查形成性考核工作的落实情况,每学期自行检查2~3次。检查内容:
1.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落实情况;
2.学生形成性考核的原始资料;
3.指导教师批阅情况;
4.考核成绩与记录的一致性。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组织实施不力、考核不严、评阅不认真、有意送分的单位或个人做出严肃处理。
(三)中央电大对形成性考核进行抽样检查,对省级电大形成性考核工作质量进行评定,并根据抽查、实地考察和评定结果,提出意见或建议。对在组织与落实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省级电大给予取消其形成性考核成绩、通报批评、减少试点招生名额、撤消专业试点等处理。
七、成绩管理
(一)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比例小于或等于30%时,课程的综合成绩按以下方法管理:
1.学生必须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实践活动(必做实验),成绩及格,并且完成一半以上的形成性考核任务,方可参加终结性考试。
2.课程考核综合成绩按合成成绩方法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Z=X×λ+Y×(1-λ)
Z——课程综合成绩
X——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
λ——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总的百分比
Y——课程终结性考试成绩
3.课程综合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
4.课程综合成绩不合格,如果形成性考核总成绩达到60分的,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继续有效,可以重新参加下一轮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如果形成性考核综合成绩未达到60分的,则须重新参加该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5.如果学生希望取得较好的课程考核成绩,则可以重新参加该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或终结性考试。
(二)当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比例大于30%时,课程的综合成绩按以下方法管理:
1.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60分者,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
2.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课程综合成绩以合成成绩记录。课程综合成绩计算公式同上。
3.课程终结性考试成绩不及格,形成性考核及格成绩继续有效,可以重新参加下一轮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课程终结性考试成绩和形成性考核成绩均不及格,则需要重新参加该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4.如果学生希望取得较好的课程考核成绩,则可以重新参加该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三)地(市)级电大在期末考试前将学生形成性考核成绩整理完毕,按要求将形成性考核成绩(文本、数据)和形成性考核成绩自评报告上报省级电大。
(四)省级电大根据地(市)级电大上报的形成性考核成绩数据和自评报告进行审核,对有疑点的进行抽查复审,最后确认成绩。
(五)对免修不免考学生的形成性考核不做要求。考试成绩在“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成绩模块“成绩更动”中处理。
八、其他
1.本实施细则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考试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实施细则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分页符----------------
附表1
形成性考核课程一览表
省级电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地(市)电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专/本)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学第_____学期
形成性考核任务
课程名称 形考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 2 3 4 5 6
备注
注:1——阶段性学习测验,2——教学实践活动,3——专题讨论,4——小组学习,5——学习记录,6——其他
----------------分页符----------------
附表2
形成性考核学生成绩记录表
省级电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地(市)电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专/本)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学第_____学期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性考核任务
备注
考核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
分校意见(盖章):
形成性
学号 姓名
第五篇:广播电视大学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办法
根据学校第二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加强和规范临聘工作人员的管理,现制定本规定。
一、临聘人员的范围
临聘人员是指在学校固定编制以外临时聘用的责任教师及其它岗位的人员。学校后勤服务中心的临聘人员不属此范围。
二、聘用原则
1、严格控制。严格按照学校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确定的编制数控制各部门人数,行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部门无特殊情况,无空编不得临聘工作人员。
2、组织人事处与聘用部门共同考察汇总后,提交学校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
3、经学校校长办公会研究同意临聘的人员,由组织人事处通知用人部门正式聘用,用人部门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并报组织人事处存档备案。
五、临聘人员的管理
1、临聘人员以合同协议形式管理,按照“谁聘用,谁管理”的原则,用人部门对临聘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工作业务考核管理。
2、临聘人员实行日考勤、月考核。考核分为称职和不称职两个等次。考核称职并全勤的发全额劳务费,缺勤的扣除缺勤部分后发放,缺勤的劳务费按照应发劳务费/月平均工作日计算,考核不称职的辞退。
3、学校办学实体部门超编制临聘人员,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经学校同意后才能聘用,其劳务费实行学校统一标准,在部门承包经费中支付。
4、临聘人员的聘期按工作需要确定,签订聘用合同的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临聘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不包括责任教师)实行试用期,试用期不得少于二个月。
5、临聘人员是党、团员的,如果聘用期在三个月以上,要将组织关系转入用人部门并参加组织活动。
6、临聘人员在学校工作达到一年的,参加学校的年终考核,评定等级。
六、临聘人员的待遇
1、临聘人员的劳务费按学校统一研究确定的标准按月发放。劳务费与聘用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和出勤挂钩,由部门考核申报,组织人事处审核,学校财务科统一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