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瓯海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工作的总结
瓯海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工作的总结
根据2012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要求,现将我局2012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有关粮食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工作汇报如下:
一、监测网络建设情况
1、监测点数量。我区共有粮食价格监测点5个,其中批发价格监测点2个:浙南粮食批发市场、区粮食收储公司;零售价格监测点3个:民丰超市兴海店、梧田全家福超市、浙南粮食批发市场兼有零售。
2、主要监测品种规格。一是原粮类:早籼谷(标一)、晚籼谷(标一)、粳谷(标一);二是成品粮类:早籼米(标一)、晚籼米(标一)、粳米(标一)、面粉(标一)、面粉(特一)、黄豆、红豆、绿豆、玉米粉、东北优质大米;三是食用油类:菜籽油、大豆油、桶装油(金龙鱼一级桶装压榨花生油、金龙鱼一级桶装浸出大豆调和油、福临门一级桶装色拉油)。
3、监测频次:常规监测为每月2次,分别在每月10日、20日早上9点前向是价格监测中心上报。
二、监测制度执行情况
1、年内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上报粮食市场价格信息(简报)篇(期)数:2012年度完成月度、季度、年度价格监测
分析材料共计18篇,及专题分析共计22篇,多篇价格监测分析材料在浙江省物价局网站、《今日瓯海》、《中国瓯海》等刊物刊登。除对常规商品每月10日、20日的两报以外,结合今年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情况,加强粮食、食用油、蔬菜、大蒜等农产品价格监测,并在元旦、春节、强台风时期、五一、十一等节日期间进行应急价格监测,收集有关价格变动信息,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研判这些商品价格的走向趋势,对汇总后的数据、信息,都能形成分析材料。及时、准确、客观报导市场价格信息,正确阐释价格政策,及时向社会公布最新的价格监测信息和分析预测,消除群众对价格变动的一些误解。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正确认识当前价格形势,增强对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信心。
三、2012年度我区粮食市场价格动态及分析
据各个价格监测点数据显示,本年度我区粮食市场供应充足,截止12月底我区粮食价格走势如下:早籼米2.00元/500克,晚籼米2.29元/500克,粳米2.52元/500克,环比、同比基本持平。今年粮食的种植人工、农资等成本有所增加,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继续执行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基本稳定。
6、7月份全国夏粮实现丰收。1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957万吨,比上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增产保证了国内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基本稳定。今年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和出口国发生严重旱灾,全球粮价上涨,但是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对中国国内的粮食供应和价格影响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粮食库存充裕,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预计明年我区粮食价格可能会保持相对稳定。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瓯海区发展和改革局
第二篇:2020监测预警工作总结
2020监测预警工作总结
一是落实防汛责任人。
2月25日XX县防汛指挥部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X防指发〔2020〕X号),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根据人员调整及时调整充实水旱灾害防御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成员、简易雨量站监测人员,以及重点江河、水库、城镇、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的行政、技术等各类防汛责任人,将责任明确到单位和个人。21个乡镇和相关部门均已落实防汛责任人,128个山洪灾害危险点已落实监测责任人,各水库水电站已落实防汛责任人,确保各防汛责任人落实到位。二是完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21个乡镇和7个相关部门完善今年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水电站和企业单位完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129个。完善全县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三是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对现有21个乡镇视频系统和31个自动雨量监测站运行维护调试,检修信息平台和监测系统,对指挥平台、视频会商系统、在线监控、图像站点、自动雨量站、简易雨量站、无线预警广播进行了检查维护。
全县山洪灾害危险区128处,已通过预警监测站点实现了全覆盖,同时落实了监测预警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系统实现自动采集传输,建立了警情会商、数据共享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气象、水文信息数据的共通共享,实现了相邻流域的信息数据共享。利用防汛通APP及时将信息传达到对应的辖区和点位,各乡镇、村、监测站点能及时查询了解信息。加强信息报送制度,落实专人统计报送灾情,及时将灾害、灾损信息第一时间报送,无瞒报、漏报、迟报灾情信息。县防汛办通过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短信平台和电话通知向各乡镇、县级各相关部门和各监测责任人发送短信息及时通知出现强降雨的乡镇和各监测点监测人加强监测巡查,做好转移准备工作,共预警202次,发出短信16649条。四制订调度运用计划,要求瀑电、深电、永定桥水库严格落实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控制汛限水位。建成在线监控系统,24小时在线监控水库、大渡河、流沙河等重要河道水位变化情况。通过防汛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上下游水位流量信息共享。通过上下游联动防控,永定桥水库有效调度削峰错峰,确保流沙河河道行洪安全稳定度汛。
五是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2020年5月9日,XX县在XX河XX镇XX村7组段开展山洪灾害应急演,并向群众发放山洪灾害防御知识手册200余份。县水利局、XX镇、XX镇卫生院、工业园区内相关企业和周边群众共120余人参演。演练模拟XX河流域内发生连续强降雨天气过程,降雨导致XX河河水急剧上,严重威胁XX河两岸山洪危险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背景,顺利完成了包含预警监测、群众转移、避灾安置、医疗救助、抗洪抢险等演练科目。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了XX县汛期应急反应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的合理性、提高了其可操作性,检验了抗洪抢险队伍的实战水平,积累了防御洪灾的实战经验,同时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六是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专人随时关注监测预警平台,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乡镇和村组,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报告实时信息。
下一步我们将按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加强防汛人员技术培训,提高防汛预警平台操作水平,强化责任落实、增添工作措施,强化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及时把监测预警预报信息上传下达,切实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好、保护好,确保安全度汛。
第三篇:关于对粮食收购企业收购资格库存量核查及市场价格监测工作自查报告
关于对粮食收购企业收购资格库存量核查及市
场价格监测工作自查报告
市局监督检查科:
按皖粮明电„2010‟28号《关于切实做好对粮食收购企业收购资格库存量核查及市场价格监测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联合县工商、物价部门共同开展了监督检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检查组织情况
县局十分重视此次秋粮收购检查工作,接到市局文件通知后,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并成立了以局长王志刚为组长、副局长盛祥贵为牵头责任人(联合县工商、物价部门共同开展监督检查),局监督检查股、办公室部份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粮食收购资格库存量及市场价格监测工作组,统一认识、协同配合、加强监管。并及时的联系了工商物价等部门组成了联合检查组。
二、检查对象、及检查内容
检查对象:县粮食购销公司、金禾米业公司、金田米业公司、三晶大米厂、小龙粮食加工厂、文胜粮食加工厂、西武青山米厂。检查内容 :
1、参与的粮食收购企业是否有粮食收购资格。
2、拥有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是否向县粮食局报送相关收购数据。
3、拥有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是否执行了粮食最高库存量标准。
三、检查结果
1、粮食收购资格核查方面。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皖政„2004‟72号)等相关规定,我县粮食收购企业收购条件基本无大的变化,只有两家粮食产业化企业金田米业和金禾米业公司近两年企业规模扩大、生产加工能力提升、仓储条件改善,在粮食收购资格库存量方面需适应调整。检查中,没有发现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粮食收购许可证》行为、没发现在粮食收购中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粮食收
购政策和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行为;我县粮食收购市场没有发现有外资企业从事粮食收购的情况。
2、报送粮食经营数据、建立台帐方面。
此次检查的7家粮食企业,基本上都能按粮食收购许可有关规定建立了粮食收购、加工、销售台帐,但因企业规模和企业统计制度执行力度不同,向我局报送粮食收购、加工数据和建立台帐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3、最高库存量核查
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关于印发安徽省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标准的通知》(皖粮调„2008‟48号)等相关规定要求,在此次检查中,重点对县内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按照“粮食收购者在丰年粮食最低库存量不得低于现有仓容量的30%,歉年冬令春荒期间最高库存量不得高于现有仓容量的20%”的规定,对在我县从事粮食经营的,逐户按该企业向我局申报并核定的企业最低最高库存量依法进行了督查和核定。根据相关条款规定和有关方面的解释,我县被查的7家企业在2010的秋粮收购中基本没有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行为,企业也较好地执行了最高库存量有关规定。
(四)粮食市场价格监测方面
我局自秋粮收购以来,一直坚持定期向有关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企业(经营户)进行价格、收购量、销售量等方面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反馈工作,切实做好粮食市场价格监测,时时把握市场动态;并通过各级粮食政务网、政府信息、统计报表等向社会宣传国家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粮食库存充实,市场供应有保障,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加强等情况并适时公布粮食价格和市场走向分析等,以维护粮食购销市场的健康有序。
(五)问题和不足
此次我局通过对辖区内参与收购的7家粮食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虽然没有发现粮食收购资格和最高库存量方面违反规定的行为,但同时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1、社会粮食收购、加工企业在执行统计数据报送方面有迟报、漏报
和报送不规范的现象,急需加强和改善;
2、社会粮食企业统计、仓储等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应急需加强;
3、社会粮食企业仓储条件,特别是规模以下的急需加强和改善;
4、社会粮食企业在公布和执行品种、价格和质量标准方面应加强;
5、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建立健全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数据库和资料档案方面,应实现专人管理、分企专档管理等。
通过此次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最高库存量的核查,为我局进一步做好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摸了底、铺了路,同时也促进了我县粮食购销市场的有序发展。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县供给稳定、粮食安全不懈努力。
黟县粮食局
2010年11月29日
抄送:县工商局,县物价局
第四篇:风险监测预警控制程序
肃宁分公司 风险监测预警控制程序 目的
为杜绝和避免安全风险危机的发生,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检测监控手段,采取适当的风险检查、试验和监测方法,实现及时预警和有效处置,使风险预控管理中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范围
适用于分公司对各种行车设备、列车运行、现场作业、外部环境等运输生产及生活过程的危险源动静态监测、预警及分析评估,采用规避风险的手段,使事态得到控制。职责
3.1 建立健全分公司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让分公司、管理者、员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风险监测预警组织机构由分公司领导、各部室熟悉管理业务、具有现场安全管理知识技术的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班组负责人组成,并遵循“专人负责、职责独立”的原则,确保安全风险预警分析的工作能够有专人落实。
3.2 风险监测预警组织机构人员应履行的安全职责: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和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定各岗位安全负责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按有关规定配置安全设备设施,定期检验、维修,确保安全设备设施完好有效;建立和保持风险监测记录;建立定期巡查记录等。控制程序 4.1 风险监测方法
4.1.1 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检测监控手段,深化固定设施服役状态监测,加强移动设备的在线检测,健全大风、雨雪、地震和异物侵限等防灾监测系统及设备雷电防护功能,研发建立健全安全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及移动装备检测、预警及分析评估能力。不断完善对行车设备、列车运行、现场作业、外部环境等运输生产过程的动静态监测,实现及时预警和有效处置。
4.1.2 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强化关键人、关键设备的跟踪及安全质量分析,提高对安全风险的预见性和把控力。
4.1.3 动态安全风险报警。对设备状态的动态检查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安装在机车上的“车载轨道状态监测装置”,二是接触网动态检测设备(包括肃宁分公司动态检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三是线路检测救援中心的综合检测设备,四是人工添乘。对设备状态的动态检查结果,执行《肃宁分公司设备动态检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4.1.4 基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根据车间对每个班组提供风险信息的统计,实时更新风险研判指标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监控安全风险最新发展状况,实现分公司统一管理的动态安全风险报警信息。
4.2 风险预警原则
4.2.1 依据《肃宁分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控制程序》中不同危险等级的危险性分值范围,对风险实行分级管理,不同的风险等级代表不
同的管理者需投入的关注程度和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1)极度风险:危险性分值在800及以上的,必须立即上报上级部门,分公司安委会马上组织风险分析研判,依据研判结果采取停产、停工、疏散、撤离等措施。
(2)高度风险:危险性分值在400及以上的,由各部门主任负责,需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重点监控和检查,分公司安委会定期组织风险分析研判。
(3)中等风险:危险性分值在250及以上的,由车站站长、工队长负责,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加强监控和检查,分公司安委会根据实际组织风险剖析。
(4)低风险:危险性分值在80以上的,由车站站长、工队长负责,需要进行关注,分公司安全、技术等专业科室加强检查和指导。
(5)可接受风险:危险性分值在80及以下的,应加强日常性检查。4.2.2 启动风险预警机制。在分析清楚安全风险等级后,应立即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2.3 按照分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控制程序》中“危险源管控”要求,按作业组、工队和分公司三级分别进行管控。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管理
5.1 加强信息管理。安全风险预警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和功底。安全风险预警系统信息要不断刷新,资料系统要不断升级,确保风险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达到动态监测、及早防范、有效阻止及避免风险危机发生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风险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
5.2 健全安全风险分析与处理机制。高效的安全风险分析是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和关键。按照专业管理、系统负责的原则,分公司各部门、基层单位负责安全风险统计分析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分析、总结、报告制度,规范安全风险预警管理。
5.3 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是风险预警系统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分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者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警惕,对员工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合理建议应给予重视和采纳。
5.4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应和分公司各项制度建设相结合。风险管理必须保持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良好沟通和衔接,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协调一致,实现数据共享。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应和分公司各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互相促进。
5.5 加强风险预警系统的日常监管和维护,保证预警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之间数据接口通畅、数据共享充分;风险信息数据、指标体系、预警临界标准等有序更新。保证预警功能的准确和及时;保障各项数据库的安全和完整。
6.相关文件、记录
6.1 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
6.2 《肃宁分公司设备动态检测管理办法》(肃宁运字[2014]69号)6.3 《肃宁分公司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肃宁安字[2013]80号)6.4 《肃宁分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考核办法(暂行)》(肃宁运字[2012]97号)
第五篇: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走势有着较大的一致性,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需求也受到影响,国际粮价是否对中国构成冲击,值得关注。
1.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 0 年一个周期。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 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 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 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 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 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 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 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 左右,由于2007 和2008 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 年3 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 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2009 年3 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 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 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 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 年9 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年6月,达44%。2009 年年初以来,两者价差迅速缩小,2009 年3 月,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为1365 元/t,低于进口美国玉米到岸价165 元/t(10.8%)。
大米:从大米情况看,2007 年底以前,国内大米批发价与进口到岸价差距不大,南方市场如广东大米价格略高于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黑龙江批发价略低于进口到岸价。2008 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攀升时,黑龙江、广东市场大米批发价比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低50%~60%,2008 年下半年始泰国大米价格大幅回落,两者价格差距迅速缩小。2009 年3 月,国内进口的泰国大米到岸价为3927 元/t,比黑龙江市场批发价高33%,比广东批发价高6.3%。
1.2 中国与美国、泰国粮食出口到岸价格比较。
通过比较粮食出口到岸价可以看出,除2008 年上半年国际粮价高幅攀升阶段外,长期以来中国粮食出口至进口国的到岸价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出口到岸价相差不大,目前美国、泰国粮食出口重新取得一定价格优势。
玉米:近年来,中国与美国玉米出口优势交替,到岸价相差不大。以玉米进口地韩国为例,长期以来,中国玉米出口到韩国到岸价基本与美国玉米出口到韩国接近。2008 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美国玉米出口价格大幅下降,其出口至韩国到岸价已经低于中国。2009 年3 月,国内玉米出口至韩国到岸价为1474 元/t,高于美国出口至韩国65 元/t(4.6%)。
小麦:近年来,除2007 年中期至2008 年9 月美国小麦出口到岸价迅速提高外,中美两国小麦出口至韩国到岸价相差无几。目前,美国小麦出口至韩国到岸价降至1846 元/t,低于中国242 元/t(11%),而最高时(2008 年3 月)美国小麦出口韩国到岸价达到3731 元/t,高出中国出口到岸价一倍。
大米:通过比较黑龙江、广东和泰国大米出口至非洲国家的到岸价可看出,2008 年前黑龙江、广东大米出口至非洲国家到岸价比泰国大米高20% 以上,在2008 年泰国大米价格大幅上扬时期,中国大米出口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如2008 年5 月,我国黑龙江、广东大米出口至非洲到岸价分别约为3559 元/t、4569 元/t,比泰国大米出口到岸价分别低50.3%、36.2%。最近,泰国大米价格迅速回落,出口至非洲到岸价为3453 元/t,比广东出口到岸价低13%,比黑龙江大米出口到岸价高7%。[论文网 LunWenNet.Com]
2.粮食价格差异的原因分析。
目前,各国粮食进出口关税在0%~8%,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粮食批发价格孰高孰低,直接原因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及中间成本特别是海运费的变化。而更深入分析,美国、泰国等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种植成本具有比较优势,高科技在粮食生产上的应用使其粮食单产高于中国,加上补贴政策的不同,决定着两个市场粮食价格存在差距。
2.1 海运费是影响粮食进出口到岸价的直接因素。
近年来海运费价格剧烈波动,但总体来看其始终占粮食贸易成本较大比重,2007 年底巴拿马型船美国到中国海运费达到77 美元/t,占当时小麦、玉米价格的22.5% 和47.5%。
2005 年以来美国到中国(巴拿马型船)海运费平均为42.3 美元/t,占美国小麦、玉米出口离岸价的19%、30%;泰国至中国海运费为29 美元/t,是泰国大米出口离岸价的10%。
除去海运费因素,2005-2006 年,郑州小麦批发价比美国小麦出口离岸价平均高15.3%,2008 年9 月至今高18.8%;2005 年至今,国内玉米批发价比美国玉米出口离岸价平均高25%;2005-2008 年,黑龙江、广东大米批发价分别比泰国大米出口离岸价高20.8%、34.9%。由此判断,国际主要市场粮食价格虽然波动剧烈,但是其粮食价格偏低,而海运成本直接导致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
2005 年以来,美国到韩国海运费平均为41.3 美元/t,比中国到韩国运费高25.4 美元/t;泰国出口至非洲海运成本平均为44.6 美元/t,比中国高0.9 美元/t,海运成本的差距也成为粮食出口地选择的直接因素。
2.2 美国、泰国等在粮食种植成本上具有优势,决定着其价格的比较优势。
中国粮食种植成本偏高是导致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高于美国、泰国粮食出口离岸价的重要原因。以小麦为例,2007、2008 年国内小麦生产成本分别为5545.95 元/hm2、5466.68 元/hm2,比美国分别高163%、129%;2007 年总成本6579.15 元/hm2,比美国高114%(表
1)。具体分析,除2007 年农药成本支出低于美国外,近两年中国种子、化肥、农具投人、灌溉成本等均大幅高于美国。其中2007、2008 年,中国小麦种子成本分别比美国高166%、186%;化肥投入比美国高131%、211%;农具投入比美国高64%、135%;2007 年灌溉成本为72.2 元/hm2,而美国仅为6.2 元/hm2;由于用工量较多,2007 年中国小麦家庭劳动力及雇佣工人成本分别比美国高328%、15.8%。美国小麦生产成本较低,主要是由于美国自然条件优越,同时也缘于其发达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但美国在土地租金、保险费用方面支出较大。2007 年中国玉米种植总成本约8203.35 元/hm2,是美国成本443.97 美元/hm2 的2.43 倍。根据统计,1997-1999 年中国中籼稻平均生产成本为0.74 元/kg,高出泰国20%;籼稻种植的劳动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为52%,比泰国高15%,而美国仅为9%。
2.3 高科技推广使美国单产高于中国。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等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美国粮食单产大幅高于中国。1996-2007 年美国玉米单产为8933 kg/hm2,比中国高79%。而转基因尚未推广的中国小麦,单产优势明显。2007 年中国小麦单产为4607 kg/hm2,比美国高83.3%。
2.4 美国巨额粮食补贴政策巩固其粮食主导地位。
1996 年美国推出新一轮农业政策,建立了数额大、范围广的补贴政策,每年补贴200 亿美元以上,涵盖全部粮食品种,直接拉低了其粮食价格。此外,近年来美元汇率逐步走低,2009 年3 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6.84 左右,比2005 年贬值了16.5%,也是导致其粮食价格比较优势的重要原因。
3.粮食市场关注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是由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也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而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严格保护耕地、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国粮食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 以上,切实保障了中国能够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各种复杂情况。当前,需重点关注:
(1)继续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进一步推广科学种植技术,降低粮食种植成本。粮食种植成本既有自然禀赋的原因,也受后期生产可控成本的影响,目前中国粮食种植成本还有一定的降低潜力。
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广粮食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继续调控化肥、种子成本,并加大粮食补贴力度和范围,创新补贴方式。
(2)加强粮食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完善粮食贸易政策。在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粮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加强东盟和中日韩大米政策的对话,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小麦、玉米、大豆出口国政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完善粮食贸易,实现合作共赢。
(3)重视优质粮食品种的研制、引进和推广,进一步提高粮食的品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世界各国均具有消费优质粮食的能力。在确保不与民争粮的基础上,可逐步开发粮食产后的精深加工研究。
(4)健全完善粮食价格和成本监测体系,密切监测国内、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及成本变化,拓展粮食信息收集渠道,扩大信息来源,并加强国际市场粮价监测与国内粮食价格预警机制的衔接。
参考文献:
[1]朱险峰。国际市场粮价演变与国内粮价关系分析[J].农业展望,2007(9):3-7.[2]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摘要(2008)。
[3]曹慧,等。关于小麦主产区农户生产及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J].农业展望,2009(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