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华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市级课题计划(精选)
金华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市级课题
《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激发与保持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金华中学课题研究组
2013年8月
金华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题研究计
一、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的基本原理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素质教育理论
4、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2)行动研究法:(3)调查研究法:(4)个案研究法
(5)经验总结法:
三、本学期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研究难点
1、研究内容:
(1)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兴趣跟踪调查与研究
(2)农村中学学生学习信心跟踪调查与研究
(3)激发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教学设计研究。
(4)各学科激发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教学途径的研究。
(5)激发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评价研究。
2、研究重点:
(1)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的追踪调查及其问题分析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学活动辅教模式。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教学设计研究。
(3)各学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教学途径的研究。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评价研究。
本学期我校课题研究的工作已步入研究、实验阶段的第二个学期。上学期,各子课题组实验教师根据研究计划在实验年级各班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实验取得了一些初步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我校课题研究、实验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创造了条件。
因此,本学期我校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实验教师根据一年来的研究、实验情况继续对实验年级各班学生情况进行一次问卷及跟踪调查,对学生情况再次进行分析,进一步掌握学生发展的情况,形成比较完整的研究对策。为研究、实验找到更恰当的切入点,为本课题的研究、实验创造更加有益的条件。通过学科实验课堂教学和活动实验课堂教学为主的堂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激发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教学设计、教学途径、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激发与保持的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综
合运用知识能力发展的新途径,初步建立以课学科课堂教学和活动课堂教学为主的堂教学新模式。
3、研究难点:
(1)如何帮助“学困生”、“厌学生”转变成乐学、会学、善学。如何鼓励全体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性学习。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评价方式。
四、本学期我校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1、各子课题组要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和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子课题组要组织开展好实验活动、实验课堂教学和实验活动课堂教学,建设好网络平台,研究人员在研究、实验中要做好相关记录、研究心得体会、小结与反思,收集、整理好教师研究论文、教学设计、获奖证书复印件、活动方案、活动总结、反思、体会、作品、研讨记录、影像资料等过程性资料,建立好每个研究教师的个人档案,并管理好过程资料,做好学期课题研究计划计划与总结。
2、抓好子课题研究小组的建设
首先,引导研究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强化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课题的理性认识,这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成果质量的保证。在研究过程中,学校总课题组将根据课题的研究进程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研究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培训和指导,并强化课题研究的指导力量,聘请专家对研究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课题组成员要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自学、互学、参与和组织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
其次,加强对子课题组长的课题研究培训和指导,使子课题组长基本具备以下两种素质:一是研究素质,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有科学的态度、较强的事业心,勇于奉献的精神和较强的团结协作能力。二是管理素质,能处理好组长与组员、组员与组员的关系,调动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切实围绕课题研究的基本思想与目标,经常性地开展研究活动。子课题组长要抓好对成员的培训,经常组织成员学习讨论计划,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操作要点,正确按设计进行操作。
3、抓好子课题研究的学期时段计划
子课题组要根据课题研究的总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制定好本学期研究、实验阶段的课题研究计划,并把计划进一步细化。要制定本学期要落实的计划,研究计划如何具体,特别要考虑操作落实到人,考虑怎样提高成员的理论水平与研究水平,如何做好课题的检查、调节、反馈工作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订出制度,按制度操作,保证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4、抓好研究过程的检查与调控
主要包括对研究方案实施情况的自我监控以及阶段小结、评价,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某些偏差或不足,并进行适当的调整。课题组成员将所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在小组间充分交流,与其他组员相互磋商,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在实施计划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遵照设计中的假设方案去反复实践。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课题组长应该切实负起责任,经常检查实施情况,力争使每位成员的操作都符合要求。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建立好定期例会制度。各子课题组之间的课题交流,每月应达1-2次,进一步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
5、做好信息的管理与收集
课题资料包括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的篇目索引,与课题有关的文摘卡片,与课题有关的教育专著和选集等,如《教育教学论文集》、《教学案例集》、《学生活动录》等,与课题有关的录音、录像、照片等资料。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子课题组要不断搜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资料;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搜集的资料越来越多,应及时对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做好记录;研究教师应该对整理出的资料进行分析,一旦发现与计划有偏差,就应该及时调整、纠正错误的材料,根据事先制定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文字、影像作品等,同时学会从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实践经验和信息资料等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操作,课题的研究材料就可以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就能得出研究结果。
6、开展好课堂教学研究
我校以课改实验带动学科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实验,立足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对新教材教法和学法的改革、研究与指导,以加强学科教研力度。
研究教师应从学科课堂教学和活动课课堂教学两方面展开研究。子课题组在集体研究方式上,应采取课前集体备课、课后评议总结,即每学期重点开展几次校级课堂教学研究,确定执教人员后,组织相关人员运用课题思想认真反复备课,力求体现课题思想,上课后组织大家围绕课题思想认真评议。通过有计划的研究活动及教师的“自学反思”,形成合力,使实验教师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7、研究人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寻求多方的合作
首先,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学校领导、同组教师的支持。课题研究需要一个研讨的氛围,需要理论、实践的指导。因此,研究教师在做课题的时候,要主动地把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与同组的教师,甚至是不同学科的教师去交流、沟通,尽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其次,要得到外聘专家的支持。要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严密性、科学性。
8、研究教师要做好“学困生”、“厌学生”的转变工作
9、课题研究要力求体现特色
我校的课题研究要以校本开发为突破口,以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形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价值追求,努力构建“开放式、建构型”的校本课程体系。
五、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研究,预期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研究,改进教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树立起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共同进步,从而缩小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减轻两极分化程度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教学途径的研究过程中,研究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以“乐学、会学、会用”为指导思想,探索以兴趣教学贯穿课堂的教学流程:激发兴趣——输入信息——实践应用——体验成功。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而又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力求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实践化。
3、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积极主动、积极探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贯穿四个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交际为目的、以任务为基础。
4、通过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
金华中学课题组
2013年8月
第二篇:2010-2011第一学期课题实施计划
2010-2011第一学期音乐组课题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学科研是提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科研只有与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改革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促进教师自身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通过教科研这条途径发展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准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新课程改革的效果也在于此。
二、实施研究的目标:
1、通过教研活动,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结合课程教材改革要求,研究“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通过公开课或研究课,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
3、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并形成趣味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和一般操作程序。
三、研究进度及时间安排: 9月份
1、学习有关课堂导入的基础理论,了解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杂志,设计调查问卷。
3、撰写课题方案。10月份
1、对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进行调查。对集体的兴趣进行四次调查,第一次对三年级进行调查,第二次对一年级进行调查,第三次对五年级进行调查,最后对四年级的个案进行调查。
2、我们分别从各个环节设计,努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对音乐课中的各项内容感兴趣。11、12月份
总结阶段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撰写论文可以促进我们进行理论思维,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而调整我们的思路,并为下阶段的成果,积小胜为大胜,从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
四、研究方法:
1、实践法:本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研究设计每一节实验课,然后上好实验课,课后再对本课进行分析小结,抓住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在绿动、游戏创编等,继而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
2、调查法:采用不同规模、方法的调查法。课题研究前提,针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研究中期,主要调查学生对实验课的反应,调查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课。最后一次调查,是对选定的年级和班级进行对比调查。
3、个案研究法:选定几个具有大部分学生共同点的学生,进行观察,谈话调查,研究归因,探索如何上好音乐课的有效对策。
4、文献法:主要收集各种教学参考书,集中搜集关于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研讨总结,然后运用于实验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为见就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后盾武器。
5、总结法:确定研究专题,指定研究方案和计划,平时注意积累资料,研究过程中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上交教研室,研究结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五、主要工作和措施:
为切实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优课率,充分发挥课改所带来现代教育教学课堂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也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科学有效,我们根据以往学校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效率不太高等存在的实际问题,确立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能促进我们围绕一个中心,有计划有重点进行研究性地工作,并有动力有信心研究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本学期,我校立项了《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已经从教育的大环境以及学校的实际论证了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我们将潜心学习,努力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作一些大胆的探索、延伸和发展,使我们的这项课题取得进展。
第三篇:2013-2014学第一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兖州八中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组
二〇一三年十月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13-2014学第一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目标:
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实现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l、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与科学法。
二、研究的途径与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注重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训教师,也提高自己。以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的紧密结合为突破口,有计划地外派教师学习,坚持专家引领和骨干引领,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己和本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注重理论学习,促使课题研究与课改密切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
(1)参与、组织人员学习信息技术理论,学习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为资源运用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
(2)参与、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牢固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工作思想,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3)参与、组织参研人员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增强教育教学研究者的意识,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提高参研人员的研究能力。
2、充分发挥课题成员的作用。努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带动本组教师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3、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将课题的研究成果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并把好的方法和优质的资源推广。
4、坚持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认真组织阶段研究工作及成果汇报会,本期开展一次优秀研究成果包括经验总结、课例、个案、论文、的评选活动,为参研教师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5、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调研,及时分析研究对象,并结合班情实际,以研促教,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
三、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和实际教育教学情况,制定了以下计划:
1、每位教师要认真研读、学习课题有关的书籍并做读书摘抄,写读后感。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条件,在学科教学中,整合信息资源,形成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
3、从每一节课堂教学出发,针对一节课、一个作业设计、几个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个案研究,记录、发现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科成绩的整体提升。课题组成员每人上一节研讨课,重点寻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备课、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4、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不断丰富课题的研究
5、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课题研究组成员初步探索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学科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途径与方法。每人撰写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教学的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一篇。
四、主要工作安排:
(一)2013年工作安排
十月份:
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制定课题研究过程中学习计划;
十一月份:
1、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
3、上一节研讨课,重点寻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备课、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十二月份:
1、每位教师要认真研读、学习课题有关的书籍并做读书摘抄,写读后感。
2、上一节研讨课,重点寻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备课、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一月份: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个人课题的研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2、写好课题研究论文,并进行交流。
3、整理个人课题研究资料。
4、撰写学期课题研究总结,并及时与课题组成员交流;
5、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及案例反思等),交流课题论文。
兖州八中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组
二〇一三年十月
第四篇:第一学期中班级计划
2008学年第一学期中(3)班班级计划
王萃钱莲蓬
一、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观的引领指导下,以《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园务计划、中班年级组计划与教研计划为依据,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现将本学期班级计划制定如下:
二、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幼儿37名,包括原小3班33名,以及插班新生4名。经过一学年小班生活的适应,幼儿对集体生活已经相当熟悉,并表现出活跃,积极投入的情绪状态。4名新生适应能力较强,已基本适应了环境,并逐渐融入到新集体中。
通过期初家访以及近两周的观察,我们发现幼儿的以下特点:
(一)优势表现:
1.幼儿已经建立了规律的一日生活习惯,学习、生活、运动、游戏。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净双手;午睡时穿脱、叠好衣物放在指定的地方等,已具备初步的自我服务能力。
2.学习理解能力较强,并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表现为对数字和英语的敏感,且兴趣浓厚。
3.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乐意亲近老师和同伴,大方自然地与周围的人打交道。
(二)薄弱因素:
1.午餐习惯较差。表现为:挑食,速度慢;坐姿不规范;筷子使用不熟练,如:王顺延、吴缪豪、罗嘉琪„„一边吃饭一边掉米粒。(我们老师已与其家长沟通,争取家园配合帮助幼儿学习使用。)
2.倾听习惯欠佳。举手回答问题的规则意识不强,且时常有幼儿自顾自地交谈,插嘴现象较为普遍。
3.个别幼儿体质较差。如:龙彦均患有支气管炎;王顺延不能过分暴晒于阳光下,易生小白点;王宇昕脸色苍白等,需要特别照顾和关注。
我班幼儿的家庭结构,大多三代同住,幼儿的生活起居由爷爷奶奶照料,父母们则对幼儿的教育非常重视。家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孩子的家里都粘贴了拼音、数字、汉字、英语等的认知卡片,可以说创设了不错的教育条件。同时,他们对子女的期许也 1
比较高,意识上更欣赏结果性的教育,对幼儿园所主张的过程性教育认识不够。但整体而言,家长们都十分关注幼儿的发展,能比较积极地配合老师的工作。
三、学期总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纲要》精神为指导,并且结合园务计划,本学期目标制定如下:
1.进一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备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主动地与周围更多的人接触和交往,亲身体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并乐意用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情感。
4.引导幼儿观察与认识周围的生活与周围的事物,逐步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四、教育内容与措施
(一)学习活动
1.让幼儿亲近大自然,了解秋冬的季节变化,观察与认识周围的各种自然现象,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乐意参加各类活动,遵守活动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
3.能通过语言、动作、表情来了解别人的情感,学会同情别人,关心别人,形成对待他人的良好态度和行为方式。
4.喜欢用各种美术材料进行操作活动,逐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5.结合日常生活,丰富幼儿的数经验,具备初步的数形概念。
6.爱护书籍,喜欢阅读,初步理解其内容并尝试表达。
措施:
1.注重课堂教育的有效性,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能力。
2.以表扬、督促、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培养幼儿愿意学,愿意做的自信心,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3.根据班级主题活动的需要,定期更新主题以及区域活动,提供充足的、幼儿感兴趣的半成品或非半成品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学习。
4.争取家园配合,通过幼儿园、家庭两方的努力,帮助幼儿学习完善各项技能。
(二)生活活动
1.学会与同伴分享食物,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2.形成安静进餐的好习惯,改变部分幼儿挑食、吃饭不专心等不良用餐习惯。
3.学习熟练使用筷子夹菜吃饭,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4.懂得初步的自我保护方法,避开危险,能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危险的标志与信号能较及时做出反应。
措施:
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在一日生活活动的各环节中,老师的要求要一致,让幼儿不仅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更要逐步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培养自理能力要注意循序渐进,给予帮助但是不包办代替,让幼儿体验“我学会了”的成就感。
(三)运动、游戏活动
1.大胆地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发展走、跑、跳等各项技能,借助器械运动身体,获得运动经验。
2.开展各类体育游戏,加强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3.喜欢参加各项活动,乐意用动作、歌声、语言等表达表现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
措施:
1.创设“娃娃家”等角色游戏,让幼儿模仿表现生活经验,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2.提醒幼儿在活动中不做危险动作,在教师的视野范围内游戏,并爱护游戏器具。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热情接待家长,稳定幼儿情绪,做好个别新生的接待工作。
2.撰写班级、家教及各项常规计划。
3.布置班级环境,开设家长园地。
4.提供区域活动各项材料,帮助幼儿熟悉区域活动新规则。
5.学习律动及拍手操。
6.学习使用筷子进餐,并保持“四净”。
7.在美术活动中,巩固幼儿涂色等基本绘图技巧。
8.复习认知圆形、三角形及正方形,学习感知长方形、椭圆形、梯形。
9.形成良好的看书习惯,爱护图书。
具体措施:
1.创设区域环境,配合主题开展,针对性地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注重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与指导,培养建立良好的操作习惯:安静游戏、有序整理物品等。
2.实施“值日生”轮流、竞争上岗制度。引导幼儿正确地分发碗筷,体验为集体服务的快乐。
3.以主题活动《朋友见面真开心》、《玩具真好玩》为契机,在认知发展的同时,实施同伴友爱、分享等品质教育,激发幼儿集体生活的积极情绪。
十月份:
1.做好各项常规性日常工作。
2.知道国庆节,并对其内涵有简单的认识,激发爱国热情。
3.进行各类规则性游戏,初步培养幼儿两两合作的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
4.引导幼儿学习如厕后缩好衣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年级组秋游亲子活动的开展。
5.开展有关秋天的主题活动。
具体措施:
1.开展各类体育游戏活动,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懂得初步的自我保护方法,避开危险安全游戏。
2.开展亲子秋季体验性活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喜欢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并尝试探索秋天的秘密。
3.继续培养幼儿掌握自我服务的各项技能,如:如厕后塞好衣裤;洗手时卷袖等。十一月份:
1.继续做好各项常规性工作。
2.继续培养幼儿建立良好的盥洗习惯:洗手时卷起袖,洗净双手并擦干等。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地穿脱衣物,以防感冒。
具体措施:
1.提醒幼儿盥洗时,来回路上不奔跑;便后能及时整理好衣裤;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并提醒幼儿卷起袖,不要打湿衣物等,尽快建立良好盥洗活动常规。
2.组织动、静交替的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早锻炼,并提醒幼儿及时增减衣服。十二月份:
1.做好各类常规性的工作。
2.开放家长半日活动。
3.开展有关迎新年的活动。
具体措施:
1.鼓励幼儿积极参加美术、唱歌等艺术活动,并乐意用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情感,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
2.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尝试大型表演性活动。
一月份:
1.家园联系册的撰写与发放。
2.做好期末各项活动。
具体措施:
1.安全教育,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平安度过假期。
2.迎接新年,感受节日的愉悦气氛。
五、家长工作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用家访、家长园地、电话等形式,增进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同时反馈幼儿在园情况。
2.邀请家长参与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召开家长会,开放家长半日活动。
3.建立幼儿个人档案,注意收集幼儿一日活动点滴,收集幼儿作品,结合每个主题活动的开展,逐步完成家园联系册。按时发放、认真批阅家园联系手册,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听取并采纳家长的合理意见。
4.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协作完成物料、场地、信息、书籍等资源提供,商议活动方案等。
2008—9—10
第五篇:课题学期计划
课题学期计划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行为转变的研究
制定人:路绳彬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式的更新,更应进行必要的角色的转变。同时人—自然—社会和谐的统一是现代社会文明的追求,是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为此教师行为的转变应有利于和谐课堂的建立。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的阵地,通过开展教师行为的转变,建立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和谐课堂的氛围,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课题研究方法:
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情感陶冶法、调查法等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的内容
1、学生的背景不同,起点也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回答有关的生物学问题时对生命的理解方式和深度有所不同。为此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尊重那些个性特别,成绩较差的、家庭环境不好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感到关怀和尊重,促使学生产生被爱、快乐和骄傲的情感,为创设和谐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感情基础。
2、教师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以更多的“我想学,我能学会,我能学好,甚至我会学的体验”。
3、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多进行恰如其分的多媒体教学,多组织学生喜爱的实践调查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利用每周日的教研活动时间,和组内成员共同研究课题。
2、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新课程新教改的内容。
3、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博众家之所长,补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