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家渠矿筹建处深入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重实效
金家渠矿筹建处深入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重实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家渠矿筹建处党总支积极组织各部门开展学习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传达了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该筹建处工作实际,进行了重点解读。
筹建处领导在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首要的政治任务。全体干部职工要坚持把学习活动与谋划2014年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工作的具体思想、工作理念、措施办法,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科学谋划和推进新一轮工作,加速实现“管理科学、精干高效、本质安全、业绩突出、文明和谐”的矿井建设目标。在新的一年里要树立好,一切事故皆可控可防,安全生产必须实现“零伤害”的工作理念,根据筹建处实际着力实现“四开工、五形成、两投用”的矿建工程施工目标。(首采工作面顺槽开工掘进、13采区开工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开工、生产系统开工;矿井提升系统、矿井排水系统、矿井供电系统、矿井负压通风系统、矿井五大避险系统形成;地面行政福利设施、矿井辅助提升系统投用),力争把金家渠煤矿打造成宁东矿区标准化样板矿井。
会后,各部门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结合金家渠实际提升风险预控管理水平、对标管理及精益化管理水平、三支队伍建设水平和党建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坚决打好安全施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投资管控、立井提升装备投用五个攻坚战。(通讯员王义琴)
第二篇:金家渠矿筹建处全力做好新员工上岗服务工作
金家渠矿筹建处全力做好新员工上岗服务工作
连日来,金家渠矿筹建处不断优化各项审批程序,坚持特事特办,加快中部工业广场单身公寓楼的住宿办公设施设备投用工作,全力解决原灵州建井工程公司分流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业务对接顺畅和矿区稳定。
为了给分流员工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安心工作,该筹建处组织全体员工集体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扫除,对办公区、生活区、食堂、浴室等进行了全面的清扫。完成了中部生活区单身公寓楼的生活设施安装和办公区办公设施的配备,为他们做好了食宿安排和洗漱用品的发放。为了能够让他们尽快融入到筹建处的各项工作当中,该筹建处领导多次跟他们谈心,谈矿井建设前景,引导全体员工树立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矿井的信心和决心,自觉与集团公司保持高度一致,有一盘棋的思想,共同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王义琴谢爱兵)
第三篇:金家渠矿筹建处机电队支部党建创新特色上水平
金家渠矿筹建处机电队支部党建创新特色上水平金家渠矿筹建处机电队党支部结合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探索支部创建活动新方法、新途径,以“特色党支部”创建工作推动特色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
点面结合,具体化创建特色品牌。本着坚持标准、创新举措、突出特色的要求,扎实开展创建活动,根据现状,确定特色,培育精品亮点,抓出先进典型,创建了“牛笑辉劳模创新工作室”。及时总结经验,培育、宣传创建典型。
突出特色,多元化丰富活动内涵。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确定的特色品牌,按照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完善创建方案,不断增加创建投入,丰富特色品牌内涵,创新特色品牌载体,扩大特色品牌影响,提升特色品牌价值。体现了“人有我先、人先我优、人优我特”的创新理念,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和品位。加强对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整合资源,常态化保障创建成效。机电队党支部认真总结提炼好做法、好经验,把党建工作成效明显、职工满意、可塑性强、具有特色品牌发展潜质的党建典型确定为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品牌培育项目。依托党总支活动场所,建立支部党员服务中心,采取当面服务与通信服务等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促进党建资源、发展成果、环境卫生等共享。(通讯员王义琴)
第四篇: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三种意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4日 01 版)
历经35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当代中国,迎来新一轮改革的壮丽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全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集结号”。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刻揭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发展之道。35年来,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从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到国家和人民面貌的深刻变化,莫不靠的是改革开放。今天,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改革开放的旗帜,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这次三中全会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为的就是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亿万人民的中国梦释放强大动力。这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要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并转化成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在35年的改革历程中,我们谱写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靠的是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今天,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领导改革开放这一前无古人、世所罕见的伟大事业,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进取意识,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更加奋发有为地开拓进取,我们就一定能够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机遇最可宝贵,历史上的中国曾多次与机遇失之交臂。18世纪中叶以来,我们失去了工业革命、世界现代化浪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直到1978年以来,我们抓住了机遇,中华民族才大踏步赶了上来。今天,从我国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到经济发展能力和潜力巨大,主客观条件都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有利,我们从未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个历史性机遇千载难逢,我们不能丧失,抓住就能赢得战略主动,否则就有可能陷于被动。“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科学判断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充分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就一定能够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激发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今天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我们必须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三中全会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动员令,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以强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挑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牢记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我们就一定能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定信心和勇气,凝聚共识和力量,迎接我们的将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新胜利。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二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5日 01 版)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目标明确,才能定位好前进的方向;任务清晰,才能把握好奋斗的路径。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设定历史航标,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深刻反映了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条件,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总的方向。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治理体系搭建好了,治理能力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治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效能。全会确立这一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先例可循。马克思、恩格斯未能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其他国家也没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到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在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历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当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局面,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
然而,相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如何通过方式的转变,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需求?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总目标、总抓手,才能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质干部队伍。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内容,才能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才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尤须把握好这个总目标,从各个领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今天,中国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提出长远目标可谓正当其时。向着这一目标奋力前行,中国改革的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带领13亿人民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航程。
坚持做好“三个进一步解放”
——三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8日 01 版)
回望35年改革开放历程,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解放思想;一个主旨从未改变,那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一个特点分外鲜明,那就是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正是这“三个解放”,使我们不断冲破重重观念障碍,极大释放了社会创造活力,推动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以思想引领变革、以创新激发活力的宝贵经验,明确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和条件。
在“三个进一步解放”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面对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大业,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结束不久,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姓社姓资”思想交锋,观念的桎梏一旦突破,就会推动实践获得裂变式发展;而改革在更大范围的突破,又为进一步思想解放提供了丰厚资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既是解放思想的价值取向,也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供了现实可能。在这个意义上,“三个进一步解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进程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实践的力量。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要为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今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也正是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以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在更高起点上解放社会生产力,让发展的空间更广、改革的动力更强、社会的活力更大。
当然,我们强调解放思想,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解放思想,而不是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的信马由缰;我们推动增强社会活力,也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活动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必须是有序释放的。换句话说,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我们明确方向、判别是非的根本标准,也是我们处理好“三个进一步解放”关系的重要标尺。
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以“三个进一步解放”不断改革创新,让我们的制度在创造社会财富上更有效率,在激发人民活力上更有优势,我们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坚定“三个自信”,推动中国迈上新的发展高度、引领世界进步潮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四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9日 01 版)
把握发展的主要问题,才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取得“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用“六个紧紧围绕”全方位部署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改革重点。全会描绘的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中,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要判断,为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着力点和突破口。要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就必须把握好这一战略重点、主攻方向。
方向的明确、路径的清晰,源于对现实状况的清醒认识。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马克思曾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回溯35年中国改革开放之路,从“一大二公”到“包产到户”,开启改革开放的全新篇章;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激发了中国发展的强劲动力。在中国的改革历程中,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当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克服秩序不规范、规则不统一、竞争不充分的弊病;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如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财权事权合理划分,这些都关系我们能否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破解这些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无论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全会已经具体部署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才能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之路已经开启,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才能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中国号”巨轮驶得更稳、行得更远。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五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20日 01 版)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经过20多年不懈探索,大胆实践,我们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经验。遥望前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依然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引航之灯。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又一重大理论和实践推进,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活力之源。曾经,粮票、布票、肥皂票见证了一个商品短缺时代,我们落后于迅猛发展的外部世界。而今,市场机制催生蓬勃的生产力,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成就了中国道路举世瞩目的辉煌。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推进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将市场经济的种子播撒入社会主义的土壤,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受到诸多制约,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这次全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推进。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必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决定性作用”并非“全部作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要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两只手”相得益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迈出新的步伐。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一些体制机制,需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而改革,及时推进、相互协调,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要使各领域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心协力、同频共振,才能聚合起协调推进的强大能量。
从建立到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啻为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革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我们深信,改革大业一定会在向纵深推进中,开拓新境界、创造新光荣。
牢记改革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
——六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21日 01 版)
哲人说,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改革开放35年的不平凡历程证明,只有让发展成果公平共享,改革大业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让人民幸福安康,中国才能在现代化道路上稳健前行。
在历史新征程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公平正义是检验改革发展的尺度。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在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不少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我们“两极分化”之害,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社会和谐稳定也难以保持。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共识所在,更是取得改革成功的深厚根基所在。
公平正义不是空中楼阁,其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现阶段存在的社会不公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的。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既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又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蛋糕”分好,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制度安排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从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到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到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制度创新,致力于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现象,着眼于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目的正是要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认真贯彻全会精神,就是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的各方面工作,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当然,促进社会公平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握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牢记改革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实干中把现代化建设蓝图逐步化为现实,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七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22日 01 版)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改革矢志不渝的根本目标;紧紧依靠人民,这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力量源泉。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一重要论述,开宗明义地回答了改革“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这一重要经验,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遵循,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回首改革开放3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无论是包产到户的全面推开,还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推动着中国社会步步向前。可以说,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多领域多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聪明智慧。历史雄辩地证明,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缺少群众拥护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也难以实现既定目标。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这是改革的根本价值;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尊重人民意愿,这是改革的基本立场。今天我们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越是面对繁难复杂的改革任务、世所罕见的风险挑战,越要善用群众的参与热情、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完善群众的参与机制,让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紧紧依靠人民,就要把群众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13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何愁改革不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发展焉能不飞得高、跑得快?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唯有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回应群众诉求、真情顺应群众期盼,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从而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鲁迅先生说过,“多数的力量是伟大的、要紧的,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则无论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和他们无干,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历经30多年的飞速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了亿万人民的全新期待。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在上下同心、共同参与中,取得历史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领导
——八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25日 01 版)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历史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以巨大政治勇气和智慧,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踏上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下一步,关键是把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行动中。当此之时,越是任务艰巨,越是时间紧迫,越应注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既是35年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确保改革方向、有力推进改革的保障。各级党委要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方向、大胆探索实践、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从这五个方面,切实履行对本地区本部门改革的领导责任,把全会提出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是改革的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回首35年改革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正在于方向正确、驾驭得当。当前,改革面临十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只有保持政治坚定,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把准改革脉搏,开好改革药方。
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一方面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大胆试、大胆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重大改革举措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把握大局、慎之又慎、稳中求进。两相结合,才能做到行之有效、行之久远,积小胜为大胜。
与过去相比,今天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甚至相互抵触,全面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正因如此,我们要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坚持整体推进。只有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才能产生协调共振,形成改革合力。
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也无法取得全面成功。应当看到,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任务艰巨。然而,越是思想认识不统一,就越要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越应该下更大力气去凝聚共识。做好“求同”与“存异”,在深化改革上形成聚焦点,就能有效解决思想认识上的差异,为改革扫路清障。
把蓝图变成现实,离不开领导责任的落实。贯彻落实全会决定,关键是要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抓好落实和推进工作,务求必成。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抓好涉及本地区本部门重大改革措施的组织实施,把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结合起来,强化监督检查,抓好跟踪督办,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增强改革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事关全局,影响深远。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改革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中国号巨轮一定能乘风破浪、稳步向前。
第五篇: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范文
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
财政部副部长 刘 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初步形成统一有效的购买服务平台和机制,到202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政府购买服务强调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合理定位和良性互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公共事业领域,有利于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促进政府自身运作方式的改革,减轻政府压力,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效率;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格局,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在提供公共服务、改善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由政府及其举办的各类事业单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难以适应需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足、部分服务短缺、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有效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多层次、多方式、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可以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公共服务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需求,可以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这样,既能加快解决公共服务短缺问题,又能形成公共服务发展新机制,对老百姓、政府和各类社会力量,都是“惠而不费”的好事。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是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就业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层次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特别是关系民生的养老、家政、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一靠改革的推动,二靠开放的倒逼。政府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发展推进,可以使其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广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引进竞争机制,有利于打破行政垄断等体制性障碍,推动市场化改革,能有力促进我国服务业开放,有效增加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同时,还能催生大量社会组织等市场主体,吸纳更多社会就业。按照国际平均水平,社会组织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约占整个经济活动人口的4.4%,目前我国这一比重还不到1%,如果国内社会组织发展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则至少可以增加3000万个就业岗位。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政府购买服务强调“费随事转”、“办事养人”,是体现结果导向的公共管理和财政支出理念,可以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改变传统的“养人办事”财政拨款支出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从项目申报、项目审定、组织采购、资质审核、合同签订、履约监管到绩效评估等整个工作流程,都需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符合预算公开和政务公开的改革方向,有利于提高财政透明度。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可以更好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使资源配置在这一领域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还可以相应加强政府对提供服务过程、结果和资金使用效果的全方位监管,提升现代财政管理水平。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的改革方向和总体要求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指导意见》精神,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促进服务业发展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改革方向,准确理解和把握各项改革政策要求,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合理界定购买范围,明确购买目录,解决好“买什么”的问题。明确哪些可以买、哪些不能买,是顺利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政府购买服务实践的难点所在。《指导意见》将购买的内容明确为“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并就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和禁止性领域等购买问题提出了原则性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公共服务的范围取决于界定政府和市场、社会边界的尺度,取决于政府职能和政府间事权的划分基础,取决于政府活动的规模和范围,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的体制和发展阶段。同时,公共服务的内涵也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的,每个国家、地区对公共服务的理解也都不一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靠实践来解决这个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向社会购买。按此要求,凡是禁止性规定之外的,尤其是能够增加社会净福利的有关政府事务性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原则上都应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在开展工作时,不要过于拘泥于一些概念的理论分析和探讨,而要更加注重实践和操作。要按照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降低服务成本,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和资金效益的原则,认真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性目录。首先,要结合实际。在准确把握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并主动提出购买服务的内容和事项,明确购买的服务种类、性质和内容。购买服务目录应是指导性而非强制性,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根据经济社会和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其次,要突出重点。在公共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应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重点考虑、优先安排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和项目,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最后,要逐步扩大。用渐进改革的思路,按照“先易后难、积极稳妥”的原则,先将一些便于操作、条件较成熟的服务项目纳入购买目录,然后逐步增加购买内容。对于政府新增的或临时性、阶段性的公共服务事项,凡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原则上都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既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动政府简政放权,防止“大包大揽”;也要确保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防止将应当由政府直接提供、不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推向市场。准确把握购买主体,厘清各主体间关系,解决好“谁来买”的问题。政府购买服务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明确谁来购买,即明确购买服务的主体。《指导意见》将购买主体界定为“各级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同时提出,“纳入行政编制管理且经费由财政负担的群团组织,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公共服务”。这样规定,主要有以下考虑:目前存在一些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如环境保护督察监管机构、海洋维权巡航执法机构等,这类单位的改革方向是转为行政机关,将其纳入购买主体,有利于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相衔接;群团组织包括妇联、工会、团委等,这些单位一直纳入行政编制并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经费也由国家财政负担,虽然概念上不属于行政机关,但其工作职责和提供的服务也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如公立医院、公立学校等,是政府设立的提供特定公共服务的主体,不宜再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主体。当然,这些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如果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可以允许其借鉴购买服务的方式和机制运作,但必须在现有财政资金安排内,并严格遵守相关政策和程序。要防止这些单位一边拿着财政资金,一边通过购买服务做“甩手掌柜”。
规范市场准入,培育市场主体,解决好“向谁买”的问题。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的范围有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2012年国务院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当时的考虑是将政府购买服务作为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也是一些地方前期探索中的主要出发点。《指导意见》将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由“社会组织”扩大到“社会力量”,依法成立的企业、机构也纳入进来,将政府购买服务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服务业发展、引导有效需求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并要求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政府购买服务成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从决策的过程看,这是一个思想认识逐步深化、改革力度逐步加大的过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以及对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理解承接主体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包括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或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社会组织,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同时《指导意见》还规定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至于具体条件,还需要购买主体会同财政部门根据购买服务项目的性质和质量要求确定。二是尚未在民政部门登记但以社会组织名义活动的“草根社会组织”,暂未纳入承接主体,其参与购买服务问题,将随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进逐步纳入。同时,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社会组织,中央层级有20多家(如欧美同学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作协等),各地也有相应的分支机构。这些多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一般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其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时,会出现同一个单位既是购买主体、又是承接主体的问题,对此,要从职责分工、人员编制、经费渠道以及具体服务项目上严格区分和把关,防止“两头占”。三是《指导意见》中所说的机构,特指一些根据个别行业法律、法规规定,既不在工商部门、也不在编制管理和民政部门登记的中介组织,如律师事务所等。四是要鼓励事业单位参与提供公共服务。一般意义上的事业单位,本身就是政府花钱举办并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推进,完全到位尚需时日。事业单位一直承担各相关部门交办的工作任务,是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资源。比较可行的做法是,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理念,结合机构编制和财政支持方式变化,倒逼事业单位加快改革。这样有利于政府购买服务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衔接,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有利于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既可以减少改革阻力,也可以促进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当前,要鼓励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但要与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公开、平等参与竞争。下一步,要抓紧研究出台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支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具体办法,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经费安排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相互约束,探索事业单位编制退出管理机制,逐步实现事业单位“养人”向“养事”的转变。
社会组织是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承接主体,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社会组织不可或缺。在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要坚持政府购买和培育扶持并重,把提升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作为开展购买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要统筹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以适当方式为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创造必要条件,大力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一是按照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二是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和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和完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非营利组织自身收入免税政策,推广利用财政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三是积极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严格监督管理,明确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条件和优先条件,建立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信用制度。
健全购买机制,完善购买程序,解决好“怎么买”的问题。
一是合理确定购买流程,明确资金来源。政府购买服务是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的改进,所需资金在既有财政预算安排中统筹考虑。随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发展所需增加的资金,应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列入财政预算。当然,这是财政部立足全国层面,按照做好顶层设计的要求,对地方的一个指导性思路。虽然中央财政目前没有单列一块资金,但随着工作的开展和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的需要,将来可能在资金保障上给予充分考虑和适当安排。希望各地立足实际,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在资金安排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包括对各市、县的资金分配上应有所优先。同时,按照党委政府要求,积极探索创新符合本地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二是适当放宽条件,创新购买方式。总的原则是,先探索后规范,鼓励各地发挥主动性,探索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意见。总的方向是,充分考虑服务购买不同于产品购买的特性,在购买程序上给地方、部门和市场主体更大的自由度和空间。基本思路是,在坚持大的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各地可按照方式灵活、程序简便、竞争有序、结果评价的原则,在财政部刚刚颁布的《政府采购非招标方式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具体办法。对公共服务项目中符合政府采购竞争性条件的,宜统一纳入采购程序,并在既有框架下给一些“宽免”政策,比如,可适当延长项目执行期限,简化采购审批程序,改革并实行更为灵活的专家使用和评审制度;对不符合竞争性条件的,允许采取委托、特许经营、战略合作等合同方式进行采购,确保服务购买环节的顺畅高效。
加强绩效管理,完善监督机制,解决好 “买得值”的问题。
一是推进信息公开,筑牢防腐制度防线。“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信息公开是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必须坚持的原则。要抓紧建立健全购买服务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政府购买服务相关信息,确保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平等参与竞争。严禁转包行为和暗箱操作。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政府购买服务与老百姓利益直接相关,事关政府形象和正确履行职责,必须对转包行为作最严格的规定。一经发现直接取消资格,将来还可以考虑在地区内或者全国内建立黑名单制度,把违规单位坚决剔除出去。
二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要求,大力推进购买服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将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贯穿于购买服务预算资金管理全过程,强化部门支出责任,加强成本效益分析,控制公共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注重结果应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加强综合评价,确保购买服务效果。探索建立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制,对购买服务项目数量、质量等进行考核评价。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第三方评估,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第三方机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使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和评价,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坚持过程评审与结果评审、短期效果与长远效果评审、社会效益评审与经济效益评审相结合。评审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以后选择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的重要依据。
四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购买行为规范。加强财政监督,确保政府购买服务各主体严格遵守相关财政财务管理规定,确保资金规范管理和使用,不得截留、挪用和滞留资金。督促和指导购买主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按规定公开购买服务相关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促使各承接主体健全财务报告制度,并由具有合法资质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以改革勇气和创新精神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增强改革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不拖不等不靠,积极创新,大胆探索。要结合转变政府职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等工作,通盘考虑,周密部署。落实“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民政、工商管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职能部门履职,监督部门保障”的工作机制,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增强规则意识,加强制度建设。政府购买服务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制度建设还很薄弱。要加大政策创制力度,抓紧研究制定有关部门、行业、系统的政府购买服务具体办法,推动建立项目申报、项目审定、组织采购、资质审核、合同签订、履约监管、绩效评估、经费兑付的规范化购买流程,强化绩效评估和监督管理,逐步形成行业化、专业化的政策体系。
鼓励大胆探索,加强分类指导。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要充分尊重地方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加强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样化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和路径。近期,要按照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原则,重点选取民生关注度高、适合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养老、教育、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住房保障、残疾人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积极推进,积累经验,逐步推开。
(本文为财政部副部长刘昆在全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