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初中物理总复习的几点建议
关于初中物理总复习的几点建议
对初中物理总复习有四点建议。
一、复习的目的是综合提高,而课堂则是复习的主阵地。课堂上的复习内容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并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课前应以课本为主,认真看一遍有关内容回顾一下知识要点和解题要领,以及曾经出现过或现仍存在疑点。上课时要注意理解老师是怎样理清知识的条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的;注意老师是怎样处理综合问题的。下课后还须多想,从自己易于理解的角度把知识梳理一下,从而将课堂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二、理解知识,记忆知识
毫无疑问,复习重在理解知识,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较好地掌握它,运用它。否则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学习效果就差。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科学的精髓,一定要设法弄懂,并常常记忆。
有同学认为,只有文科内容需要记忆,理科只需理解就行了。其实物理学科除了理解外,适当记忆是很必要的。如基本公式、单位及换算、基本常数、实验目的和原理等,这些内容只有适当的记忆才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对理解相关知识、提高解题速度都有帮助。
三、加工整理,自制学习卡片
现行教材是按照“先现象后本质”、“先宏观后微观”、“先部分后整体”的结构形式编烈军属的。到了总复习阶段,应该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去考虑,把各章节的知识重新归纳、整理,并形成知识网络。一般按力、光、热、电学等分类进行,从而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理后的知识,若把一些基本点、重点、难点、知识间的联系要点、易错点等制成学习卡片,可以节省以后再复习时间。在考试前只要翻一翻,其精华即可尽收眼底,不必对着厚厚的书本而难以下手了。
四、精选参考书,意在充实自己
选择适当的复习参考书对提高复习质量,确有益处。一般精选两本为佳,其中一本以解题思路为主,用来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另一本相当于题库性质,用来练习反馈,发现不足或薄弱层面。在时间安排上,首先要保证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看参考书,切不可顾此失此,拈轻弃重而冲淡对课本的复习。其实各类考试,尤其是中考时的选拔性考试,试题内容大都源于课本,近90%的题目为课本中的原题或变形题。使用参考书切不可搞题海战术,一定要针对自己的情况,有的放矢,量力而行。
第二篇:关于初中物理总复习的几点建议.(最终版)
关于初中物理总复习的几点建议
关于初中物理总复习的几点建议 刘吉发 4月11日
对初中物理总复习有四点建议。
一、复习的目的是综合提高,而课堂则是复习的主阵地。课堂上的复习内容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并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课前应以课本为主,认真看一遍有关内容回顾一下知识要点和解题要领,以及曾经出现过或现仍存在疑点。上课时要注意理解老师是怎样理清知识的条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的;注意老师是怎样处理综合问题的。下课后还须多想,从自己易于理解的角度把知识梳理一下,从而将课堂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二、理解知识,记忆知识
毫无疑问,复习重在理解知识,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较好地掌握它,运用它。否则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学习效果就差。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科学的精髓,一定要设法弄懂,并常常记忆。〖这些栏目可能对您有帮助: 免费课件下载|[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试卷下载]|[优质课视频]|[说课稿]|[教学反思]|[教学论文]|[中考复习资源]|[高考复习资源] 〗
有同学认为,只有文科内容需要记忆,理科只需理解就行了。其实物理学科除了理解外,适当记忆是很必要的。如基本公式、单位及换算、基本常数、实验目的和原理等,这些内容只有适当的记忆才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对理解相关知识、提高解题速度都有帮助。
三、加工整理,自制学习卡片
现行教材是按照“先现象后本质”、“先宏观后微观”、“先部分后整体”的结构形式编烈军属的。到了总复习阶段,应该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去考虑,把各章节的知识重新归纳、整理,并形成知识网络。一般按力、光、热、电学等分类进行,从而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理后的知识,若把一些基本点、重点、难点、知识间的联系要点、易错点等制成学习卡片,可以节省以后再复习时间。在考试前只要翻一翻,其精华即可尽收眼底,不必对着厚厚的书本而难以下手了。
四、精选参考书,意在充实自己
选择适当的复习参考书对提高复习质量,确有益处。一般精选两本为佳,其中一本以解题思路为主,用来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另一本相当于题库性质,用来练习反馈,发现不足或薄弱层面。在时间安排上,首先要保证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看参考书,切不可顾此失此,拈轻弃重而冲淡对课本的复习。其实各类考试,尤其是中考时的选拔性考试,试题内容大都源于课本,近90%的题目为课本中的原题或变形题。使用参考书切不可搞题海战术,一定要针对自己的情况,有的放矢,量力而行
关于初中物理总复习的几点建议
第三篇:初中物理总复习3
《电与磁》复习提纲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练习:☆磁性材料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音像磁带、计算机软盘上的磁性材料就具有硬磁性。(填“软”和“硬”)
磁悬浮列车底部装有用超导体线圈饶制的电磁体,利用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在轨道的上方以提高运行速度,这种相互作用是指:同名磁极的相互排斥作用。
☆放在条形磁铁南极附近的一根铁棒被磁化后,靠近磁铁南极的一端是磁北极。
2012/1/24 WMS A-3
☆用磁铁的N极在钢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钢针被磁化如图那么钢针的右端被磁化成S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③典型磁感线:
④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2012/1/24 WMS A-3
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
Ι、地磁场:
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Ⅱ、电流的磁场: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练习:
1.标出N、S极。
2.标出电流方向或电源的正负极。
3.①绕导线:
2012/1/24 WMS A-3
③应用:电磁铁
A、定义:内部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强。
C、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极由电流方向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线圈形状来控制。
D、应用:电磁继电器、电话。
电磁继电器:实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电话:组成:话筒、听筒。基本工作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
三、电磁感应
1.学史:该现象年被国物理学家发现。
2.定义: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
定义:。
产生的条件:、部分导体、。
③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和有关三者的关系可用定则判定。
4.应用──交流发电机
2012/1/24 WMS A-3
构造:。
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中,能转化为。
工作过程: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在内电路线圈中产生的都是交流电。交流发电机通过向外电路输出交流电。直流发电机通过向外输出直流电。
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和两部分组成。不动旋转的发电机叫做旋转磁极式发电机。
5.交流电和直流电:。
交流电:。
定义:。
我国家庭电路使用的是电。电压是周期是频率是电流方向1s改变次。
直流电:。
定义:。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和有关。三者关系可用定则判断。
2.应用──直流电动机
定义:。
构造:。
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A平衡位置:特点:。
受力特点:。
线圈开始处于该位置时通电后不动。
换向器作用:。
2012/1/24 WMS A-3
优点:。
五、电能的优越性
优点:。
电流通过导线要发热,从焦耳定律知道:减小输电电流是减小电能损失的有效方法,为了不减小输送功率只能提高输电电压。
计算输电线损失功率用公式:。
计算输电线发热:。
2012/1/24 WMS A-3
第四篇:浅谈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及方法
浅谈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及方法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过程。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短,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与探索。在认真分析近几年物理中考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浅谈自己的一些复习策略及方法。
一、遵“纲”循“本”,梳理强化知识,夯实基础,发展能力。1.明确考点,梳理知识,从知识点形成知识网。历年来中考基础题面广量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学的重点放在《物理考标》的学习和研究上,做到定时间、定内容,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就设置怎样的典型性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中,要指导好学生根据考点,整理知识,归纳分类,让学生明确考点,明确要求,掌握重点,并通过针对性训练,促进“三基”内化,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2.纠错解惑,强化训练,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病历”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通过“设陷”来纠错,“设陷”就是要在学生的错误认识上设陷,以消除接受科学知识的障碍,“设陷”就是要在解题思路上设陷,以克服消极呆板的思维定势,“设陷”就是要在物理实验的方法上设陷,以矫正其研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刨根求底,“自己解放自己”。对于同一类问题,要变换方式,在新情境、新角度中设置练习,进行反复训练,并及时反馈,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二、实施分层复习、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质量。1.分析差异,把握层次。在综合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以“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为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物理学习能力、潜能及认知心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界线是模糊的,呈动态变化的,允许学生根据复习情况,可以变动,实行民主,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把分层的目的、方法、设想向学生公开,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志向目标,使升学复习按着预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进行。2.分层次复习教学方法 首先是分层备课,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复习目标,确保“物理考标”的基本要求,做到“保底”不“封顶”,同时设计不同层次的复习方法、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使普通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同步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关系,既有面向全体,又有兼顾各层次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有所为,有所得、有所乐。在作业设置上,对普通生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加强基本功训练,中等生完成一定量的巩固提高题,优秀生加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灵活大的综合题,并鼓励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作业冲刺,并及时调整各层次学生的作业量和难度。在检测中,要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试卷易、中、难的比例一般为7:2:1,同时,可增设一点综合性附加题,这样做的目的旨在通过检测,让普通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让中等生经受“跳一跳摘桃子”的体验,让优秀生有“英雄用武之地”。在分层辅导中,对作业和试卷讲评,尽量做到每位学生有较多机会的面批、面评,对普通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困难、耐心辅导、“扶着过河”,对中等生主要是释疑解难,分析原因,教会方法,指明方向,让他们能“摸着过河”,对优秀生主要是进行点拔,发展能力,让他们“举着红旗过河”。通过分层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发展。
三、注重方法指导,纠正不良习惯,挖掘最大潜能。从平时考试情况看,学生的失分原因,除基础不扎实,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应试习惯和方法,如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运算错误,马虎不规范等原因而造成一些基础题黄金分的丢失。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训练时,采取一些措施,把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如要求学生在任何练习中要做到:能做的会做的题一定要一次性做对,一旦发现失误,及时面谈,指导方法;在试题订正中,要求错误答案保留在卷面上,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说明理由;在复习练习中,全面用笔算,以提高运算能力,在试卷评讲中,不断渗透各种题型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等,把不良习惯纠正过来,挖掘其最大潜能,把失误降低到最小限度。
四、把握命题方向,关注热点问题,调整复习对策。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分析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试卷,在复习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通过观察、实验和计算等让学生来体验一些具体的东西,如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少,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为多少,把物理课本从地面上匀速捡到课桌上做功约多少等,建立基本的事实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热情和能力,应对基本事实的考查。二要在梳理知识时,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知道结论的得出方法和过程,通过对部分实验的设计或探究,应对物理思想方法和实验方法的考查。三要关注题目的改装和嫁接,关注课本的插图,联系生活实例来深化知识,提高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应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四要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拓宽知识面,来应对学科交叉问题。五要设计适度开放性试题,用好“能力训练”上便于学生发表见解的主观性训练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来应对开放性试题。六要在复习中渗透课改精神,要重视物理与社会热点事件、科学前沿问题、现代文化的交融,来应对创新的素质型新题。
五、重点知识、薄弱环节专题复习,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纵观近几年来的中考综合题,多数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要通过重点知识的专题复习,如如何测密度、如何测电阻、解题方法等,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难理解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释疑解难,补缺补漏,如电路故障专题、实验专题、数据处理题专题等,通过专题复习,活化深化课本知识,注重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将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素质。当然,特别在复习的后阶段,还要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要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和应试状态,使学生的实际更切合于中考。复习备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复习策略,把物理总复习工作做得更切合实际,更有效!
第五篇:初中物理总复习热学提纲
热学复习
物态变化、内能、内能的利用
知识点: 概念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比热容:1kg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测量工具的使用 温度计
使用前:观察温度的量程、分度值。(注:量程是指测量范围、分度值指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如果估计的被测温度超过温度计的最大测量范围,可能会涨破温度计;如果低于最小测量范围,没法测出温度值。)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0.1℃
使用时:(以测液体为例)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注:因为我们要测的是液体的温度,而乘液体的容器温度可能跟液体温度不同)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注: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计有特殊的构造:弯曲的缩口,当测量人体温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一般人体的温度比气温高,这时体温计里面的水银突然温度下降,会在细小的弯曲的缩口处断开,所以上升的水银不能跑回玻璃泡中,因此能离开人体读数。再重新使用体温..计之前,都要用力的往下甩一甩,这是利用惯性使上升的水银重新回到玻璃泡中)物质的特性:燃料的热值、比热容
热学:六种物态变化及例子和应用
熔化:冰熔化成水,蜡熔化成液态蜡水,某些新材料既容易熔化又容易凝固可以作为新型建材,这种建材应用在温差较大的地区,当温度高时熔化吸热,当温度低时又凝固放热,能调节室温。
汽化:(蒸发)水果放久了变干涸、衣服晒在户外变干、晒稻谷变干、洒在地上的水变干、制冷机里面的制冷剂是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氟利昂、R134等)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制冷剂就相当于热量的搬运工。
液化: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冷饮瓶打开冒“白气”同时瓶子外壁有水珠、自然界现象中的露、雾。液化石油气、液态氢用压缩的方法使其液化贮存并使用。注意,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而雾的散去则是汽化或者说蒸发现象。
升华:樟脑丸放久变细、灯丝用久变细、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的水蒸气液化,可以制造烟雾效果。火箭返回舱表面涂有容易升华的物质,当火箭返回地面时与空气发生摩擦会产生热,利用这层容易升华的物质升华吸热,可以防止返回舱过热。
凝华:霜、冰花、灯泡用久内壁变黑是因为钨丝先升华后凝华附在灯泡内壁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的例子、做功改变内能:冬天搓手能暖和双手、打气筒打气时,发现打气筒变热、锯木材时,锯子变热。(注意: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需要注意的是物体对外做功时,自身的内能减小)热传递改变内能:烧开水、太阳光晒地表温度升高。(热传递是内能从温度高物体的传给温度低的物体,而不是内能多的传给内能少的。只有发生热传递,才会有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即热量。)
比热容:不同物体在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大、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沙漠地区多沙子,沙子的比热容小,而沿海多水,水的比热容大。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条件下,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来说,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比热容只跟物质的种类,所处的状态有关,与温度、质量等无关。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不同燃料热值一般不同。火箭用氢用燃料,因为氢的热值大。
实验: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及图像,沸腾实验,碘升华实验。
练习:
1.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2.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
4、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
5.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熔化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
7.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A.热量 B.质量 C.比热容 D.密度 8.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6.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物体的温度为00C,其内能也为零
D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9.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C.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做功把光能转化为内能的 D.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探究
10. 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11.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22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2)图22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
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不同。
12.用如图21(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_____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21(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21(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由图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