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握四个关键强化政务督查
是工作抓落实的有效手段,抓好政务督查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上饶县把握“四个关键”,使政务督查在推动决策落实、完成工作目标、保障政令畅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坚持原则,严格督查纪律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原则。紧扣经济建设中心和政府工作大局进行。根据县委、县政府各时期的中心任务,确定相应的督查重点,使督查工作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县政府中心工作。二是坚持领导授权原则。以调查了解和反馈情况为主,经县政府领导授权进行协调处理有关问题。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督查过程中,坚持全面、准确地了解情况,实事求是地调查、反馈督查事项。四是坚持注重实效原则。把注重实效贯穿于督查工作的全过程,采取定期督查与随机检查、电话催询与现场督促等多种形式进行,哪种方式高效、便捷就采用哪种方式。五是坚持分级办理原则。县政府办公室督查科在县政府办公室的领导下,主要对县政府负责,同时向市政府督查科汇报、反映情况。各乡镇和县政府各部门要认真履行督查工作职责,做到逐级负责,分工协作,分级办理,积极负责地完成上级和县政府交办的督查任务。
二、健全网络,强化督查队伍
政务督查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涉及面广,任务繁杂,综合性和专业性兼具,且往往要深入现场一线进行。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督查网络和一支精干督查队伍,就难以保证政务督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上饶县建立健全了政务督查网络体系,即各乡镇政府、县政府部门各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政务督查工作,同时分别配备一名督查员负责具体工作。原则上,乡镇分管领导为常务副乡镇长,县直部门分管领导为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副职,督查员由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办公室主任兼任,组建起能够上下联通、左右联动、运转协调的政府系统督查队伍,从组织机构上保障政务督查工作顺利开展,强化了督查队伍建设,真正形成有人管督查、有人抓督查的工作局面。
三、改进方法,提高督查效率
一是突出重点。督查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决策的落实,这是衡量督查工作的唯一标准。督查工作始终按照谋全局、抓大事的思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即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和重要工作部署,对《政府工作报告》所确立的重点工作,定期进行督查;围绕领导同志批示和交办的事项,专项进行督查;围绕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适时进行督查;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进行督查。二是细化分工。县政府办公(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室及其督查科,根据其工作职责和领导授权,代表县政府进行督促、查办、协调和反馈。除对县政府的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执行、市政府以上督办事项以及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由县政府办直接组织督查外,其他有明确的政府职能部门主管的政务事项,原则上由对口部门牵头组织进行督查。其中,重点工程进展情况由县重点办负责督查,招商引资情况由县外经委组织进行。三是改进方式。对重大决策或重要工作部署,按类分解立项,确定督查内容和承办部门,提出办理要求,督促有关部门按规定时间抓紧落实;对确定需要落实的事项,采取发督查通知、电话催办等形式,督促有关乡镇和部门按期上报贯彻落实情况;对重要的督查事项,组织联合督查组进行实地督查;对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事项,在阶段性督查以后,进行连续的动态跟踪督查,把握全过程的进展情况。
四、健全制度,树立督查威信
一是健全责任制度。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经办、谁落实”的要求,实行分级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政府办公室内部的政务督查工作由县政府分管副主任负总责。县政府办公室督查科发挥“统”的功能,综合、协调县政府办公室内部政务督查工作,按季对年度重要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办。二是建立报告制度。按照“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要求,各乡镇和部门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和工作进展情况。交乡镇部门办理的事项,半月内将办理情况向交办领导反馈结果;情况复杂、工作量大的督查事项,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将落实情况向交办领导反馈结果。交办领导对督查事项明确提出时限要求的,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并反馈结果。没有按期办结的事项,向交办领导说明原因;三是坚持通报制度。县政府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一律通过《政府督查》和《督查督办》全县通报。对不重视督查工作,督查事项落实不好、对督查工作敷衍塞责、对督查事项不落实、推诿扯皮和不按要求和时限办结且又不事先说明情况,给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的,给予通报批评。四是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政务督查工作考核办法,每年考核一次。督查组织开展有力和工作落实及时有效,得到县政府领导表扬批示的,列为年终政务督查考评加分条件;受到县政府领导批评的,作为考评扣分的依据。
第二篇:把握四个要点__激发督查活力
把握四个要点 激发督查活力
做好督查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于督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运用督查手段促进政府决策落实中,要把激发督查人员的内在活力,调动督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提升督查效能。我认为要激发督查活力要做到信任、施压、检查和重用。
一、信任。领导信任是督查工作的立足之本,体现在工作中,一是要信任督查人员。把督查工作与领导活动结合起来,让督查人员列席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及其他重要会议,并鼓励督查部门多发言,充分听取督查部门的意见,这样不仅能够深刻理解决策背景、工作重点,准确地把握领导意图和工作尺度,而且还能拉近督查人员与领导之间的距离。二是要相信督查能力。政务督查是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重要手段,督查人员是把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变成现实的重要执行者。督查人员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还应具有较强协调组织协调能力和处臵突发事件、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工作中要敢于放手,敢于把棘手的问题交给督查人员去协调办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督查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够在实践中锻炼督查人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明辩是非。由于督查工作领导重视,工作力度大,难免妨碍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利益,引起一些人的流言蜚语、贬低嫉妒,甚至无中生有,制造矛盾。对这些现象,要明辨是非,看主流,看本质,耳根要硬,主意要定。如在 1 工作中确有失误,也要热情帮助督查人员克服不足,改正缺点。
二、施压。压力是动力的前提和基础。要把给督查人员“施压”做为激发督查力量,充分发挥督查作用的重要手段来抓。一是要压担子。督查工作要在突破重点工作中推动全面工作的深化,在推动全面工作中实现重点工作的突破。在具体工作中按照“督查工作应抓大事,抓要事”的要求,组织督查部门围绕重大工作部署的落实开展督查,特别是对一些大事、急事、难事的督查,要有意让他们挑大梁,当先锋,在实践中锻炼队伍,增长才干,扩大影响,推动工作。二是要压责任。督查部门和督查人员是实施督查行为的具体承办者,对督查事项要明确具体承办人,逐件逐项抓落实,并经常听取具体承办人的汇报。在交办任务的同时,还应明确办到什么质量、什么程度以及完成时限。同时,要坚持有职有权才能有为的理念,授予督查部门督促检查权、组织协调权、建议权、通报权等,让督查部门敢于和勇于承担起督查工作的责任,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抓好重大决策落实,形成抓督查促落实的强大合力。
三、检查。督促检查是一种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领导既是制定决策的主体,也是抓落实的主体,同时也是督查的主体。对督查工作进行必要的抽查与信任督查并不矛盾,对于重大复杂的事项领导亲自深入基层进行督查不仅可以掌握第一手材料,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促使督查人员更加深入细致地开展督查工作。一是检查督查人员一线督查情况。由于督查任务繁重等原因,在督查工作中可能会存在“流水帐”式的季检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 2 等形式,缺乏实效性,不利于推动工作。做为一名领导干部,要直接深入基层,了解一线情况是督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对督查工作进行经常性地检查,检查督查人员是否深入一线搞督查,避免“电话督查”、“文字督查”现象的发生。二是核查督查结果的真实性。督查不能主观臆断,不能加入感情色彩。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影响,个别督查事项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偏差或不实之处,所以领导干部除了正常的听取督查部门关于重点工作的汇报外,要拿出专门时间,深入基层,开展积极的督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于重大复杂问题要召开专题会议,边听边议,以议为主,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督促落实,保证督查工作不留死角死面。
四、重用。在实际工作中,要把督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臵,从选人、用人、提拔等方面给予特殊关注,切实做到重用督查,解决督查人员的“后顾之忧”。一是要重视督查工作。切实把督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究督查工作,听取督查部门的工作汇报。努力为督查人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二是要为督查人员“撑腰”。要当好后台,做好后盾。鼓励督查人员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真督实查,真抓实干。鼓励他们坚持原则,查实情,讲真话,尤其是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帮助排忧解难,受到委屈时给予安慰体谅,遭到打击报复时,要旗臶鲜明地为他们撑腰壮胆。同时,在工作上多帮助,政治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关怀,使督查人员工作起来放心、放胆、放手。三是要重用督查人员。要努力为督查人员开展 3 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选调督查工作人员时就严格把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高素质的人员首先放到督查工作岗位上。对督查工作人员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在取得成绩时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成绩突出的督查干部委以重任。
第三篇:写好领导讲话稿要把握四个关键
写好领导讲话稿是秘书的重要职责,是做好办公室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日前,不少领导感觉秘书撰写的讲话稿长而空,主要表现为:空洞议论多,叙述过程多,面面俱到多。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我认为.秘书人员应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关门“当领导”
一篇文稿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领导是否认可,是否满意,这是文稿的“生命线”。为此,秘书在文稿立意时,要尽可能地切实领会领导、意图,体现领导意图。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秘书在写作构思过程中,一定要进入“忘我”境界,忘记自己的身份,关起门来“当领导”,从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到“平时我学领导,写前我问领导,写时我是领导”。一是要吃透大政方针。及时准确地了解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高度关注每阶段突出强调的方针政策,因为领导意图从本质上讲是上级会议精神、方针政策和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秘书只要把握住这个总抓手就把握住了领导的总体思路。二是捕捉工作重点。领导活动是领导意图的直接体现,了解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三是发掘思考热点。要敏捷地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情况就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四是领悟思维方式和讲话习惯。领导风格千差万别。要尽量多地了解领导的思路、想法、语言风格等,明白领导想讲什么、怎么讲,想突出什么、强调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等。重要的文稿事先可请领导谈谈思路和要求,使文稿内容与领导意图相吻合,以求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少说“普通话”
思想性、鼓动性如何,是一篇讲话稿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思想越丰富,听者就越入神;鼓动性越强,领导就越满意。讲话稿要体现较强的思想性、鼓动性,必须少说“普通话”。就像“烧莱”一样,必须有特色、讲口味,才能赢得“消费者”。首先,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领导想说的话。有的领导喜欢文风平实,语言纯朴;有的领导讲究文辞、偏爱语言的对仗工整;有的注重文稿的思辩性、逻辑性;有的强调文章内容的实在。秘书一定要对领导的文风爱好有透彻了解,因人而异,写出符合领导“口味”的文稿。其次,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群众想听的话。在考虑领导身份的同时,不能忽视听众的身份。要针对听众的不同身份,注意运用符合听众身份的语言,并适当地穿插一些符合听众习惯的事例,这样才能使讲者“动情”、听者“入神”。如在机关职工会议上的讲话,要讲究点文采,理论性、逻辑性可以强一些;如果听众是基层干部和群众,就要注意语言的平实,必要时引用一些民谚俗语,老秘网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收到较好的效果。再次,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反映真实情况的话。关键的问题是敢于讲实话,善于讲实话,讲究讲实话的艺术。这就要做到把握分寸,不讲没有做或做不到的话,不讲夸大的话,不讲“过头话”;把握场合,只适宜在一定范围或部分人员中讲的,就不要在全体人员大会上讲,必须考虑效果。
三、执笔“三分主”
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讲话稿,秘书必须有发挥的机会和空间,这就要求有“三分主”。做好这“三分主”,重在创新。创新是一切工作进步的动力.是事物发展的要求。起草领导讲话稿也不例外。讲话稿只有创新,才能打动读者,才能发人深省,才能更好地传达意旨。一是观点要新。观点是讲话稿的生命和灵魂。绝不能当“二道贩子”,贩卖别人的东西。要善于思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在上级决策部署与本地实际的结合中发现问题,提炼观点。要善于“沙里淘金”,面对浩瀚的材料,善于鉴别,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善于从老问题中挖掘新内容,从多角度去分析它、把握它,从中挖掘出新的观点,“化腐朽为神奇”。二是结构要新。讲话稿起草不同于文学创作,它在结构上有一定的模式和规范。但结构是为主题服务的,为了满足主题的需要,在结构安排上就不能凝固僵化,而要有所创新,让听众容易把握脉络,使听众产生一种美感。三是语言要新。讲话稿固然要求平实、朴素,但这绝不等于排斥语言生动和创新;固然不需要像纯文学创作那样讲究辞藻华丽、绘声绘色、灵活动感,但也绝不能灰头土脸、味同嚼蜡。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文稿的可持续性、新鲜感。
四、锤炼“基本功”
一是要勤于学习。学海无除子涯,学无止境。不学习必定落后于形势,落后于领导,落后于同事。要养成勤于学习的习惯,不能流于形式、浅尝辄止。要通过向报刊学习、向书本学习、向领导学习、向同志学习、向群众学习,深入钻研,融会贯通,提高素质。二是要善于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做起文章来就难以得心应手。要学会观察,经常留意所见、所闻并记录下来,特别是注意记录领导的言论;要学会分类,对各种材料进行归纳、分类;要学会“剪辑”,从报刊上裁剪一些有用的文章,以备后用;要学会“上网”,利用现代媒体查阅、下载、存储资料等。通过不断积累,储备观点,做到有备无患,需则用之。三是要苦练内功。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就是要热爱文字工作,有热情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灵感,有灵感就会有好文稿;要苦下功夫,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要有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如果因粗心而在文稿的核对校正上出现一两处纰漏,即使文稿写得再好,也会事倍功半。
作者单位:湖北省房山县县委办公室 耿国平
第四篇:加强政务督查——提升政务执行力的关键
加强政务督查——提升政务执行力的关键
摘 要: 本文探讨了政务督查和政务执行力的内涵和关系,并初步
分析了政务执行力和政务督查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加强政务督查提升政务执行力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关键词: 政务督查;政务执行力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督查。只有通过强化督查,才能推动各项决策部署的有效、高效贯彻落实,从而提高政府执行力。政府执行力是指政府执行决策、落实工作的实践能力,是衡量政府行政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把加强督查工作当作转变工作作风、推进工作落实的杠杆,不断提高督查督办水平和能力,使政务督查真正成为促进政府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加强政府系统执行力建设,对于完成上级党委、政府赋予的发展任务,实现“决战十二五”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政务执行力的内涵与我县政务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执行力的内涵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前所未有地提出了一个政府执行力的概念。就地方政府来讲,执行力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抓落实的能力”,也就是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公务人员贯彻落实上级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
部署的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由于政府每一个任务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执行力来做保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执行力就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
(二)目前我县政务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政府系统执行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多数政府部门执行效率持续提升,但仍有少数部门问题仍比较突出,与我县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不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执行偏慢。少数部门不推不愿动,推一推动一动,使执行的效率低于决策目标的进度要求。如极少数部门在办理领导批示件过程中,落实行动迟缓,办理时间过长,需督查局催促后方才上报办理情况,影响了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
2、执行偏软。少数部门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执行力度不大,再加上思想情绪上畏难,以致执行的思路不宽、效果不好
3、执行偏差。个别部门对决策理解不准确、不到位,主观上选择“于己有利则执行、于己无利就变通”,导致决策执行效果与决策目标有差距。
二、政务督查的内涵、基本原则和政务督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督查的内涵、基本原则
政务督查是连接决策与实施的重要一环,是领导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概括起来,督查局的基本职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二是对上级和本级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和交办事项进行督查;三是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办理情况进行督查;四是对社会反映较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督查。自觉遵守督查的基本原则和运作规律。一要吃透两头。既要领会领导意图,又要全面掌握下情,决不违背事实下督查结论。二要兼顾两头。既要通过督查推动落实,为领导分忧解愁,又要通过督查保护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协助基层解决问题。三要卡住两头。既要尽可能增强督查效果,又要尽可能减轻被督查对象的负担,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效应。四要建立管用的落实机制。尽量将要求细化、量化、明晰化,做到要求科学、责任明确。
(二)立足现状,深入查找政务督查存在的问题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招商引资”、“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安全稳定”四项重点工作都实现了大的突破,这与政务督查是分不开的。从目前实际工作看,我县政务督查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部门领导对督查工作不够重
视,或者说口头上重视、形式上重视,而行动上忽视。
2、职能发挥不到位。目前我县督查工作大多处于被动状态,缺少相应的工作力度和措施,督查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到位。
3、督查网络不健全。督查工作涉及面广,单靠督查局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三、加强政务督查提升政府系统执行力的对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在拓展督查思路上下功夫。
一是主动督查,增强督查工作主观能动性,把工作做在前面。二是联合督查,由独立督查向合力督查转变,突出督查工作的整体联动性。三是反复督查,由一次性督查向跟踪督查转变,如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我们要具体到盖了多少楼房,绿化了多少平方,铺了多少公里道路,要进行跟踪督查,从而树立督查工作的准确性。四是实地督查,由明查为主向明查暗访相结合转变,如招商引资的项目,可以采用明查暗访的方式进行督查,体现督查工作的真实性。五是经常督查,由突击性、阶段性的督查向制度化、经常化的督查转变,如安全稳定,特别是煤矿业,我们就应该常过去看看,以保持督查工作的连续性。
(二)强化责任,在提升督查威慑力上下功夫。
一要强化领导责任。各级领导要深入一线,真督实查,尤其是针对推诿扯皮的事项,更要发挥其关键作用,增强督
查的权威性。二要明确执行责任。围绕政府决策目标,使执行职责量化、执行标准明确,形成环环紧扣、事事定责、便于督查考核的责任链条。三要严肃督查问责。对落实工作迟缓、敷衍推诿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要根据行政问责办法,严格追究执行者的责任。
(三)畅通督查政令,在落实督查举措上下功夫。
一是督查与问责相结合。为了推进工作落实,在督查中,我们应及时提出督查要求,对不落实督查工作要求的,启动问责程序,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二是督查工作与目标管理相结合。要紧密结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细化分解落实督查任务,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工程、招商引资等重要工作都要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分管领导、办理部门和行政负责人,从而增强督查工作的操作性。三是督查与考核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绩目标效考核机制,把督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该奖则奖,该罚则罚,提高各单位、乡镇的工作执行力。
第五篇:做展会策划方案如何把握四个关键点?
展会策划方案是一个展会的“眼睛”,展会组织者通过它培育和挖掘市场,而市场透过这个“眼睛”看效益。
一个优秀的展会策划方案不仅体现了展会组织者组织展会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它来吸引广大商家参展、参会。从某意义上来说,策划方案就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商家、采购商,一头连着展会组织者。组织者要通过这座桥把商家、采购商等邀请过来,商家、采购商等要跨过这座桥才能更好地触摸市场。可见,一个策划方案对组织好一个展会是多么重要。
模型云总结:一个优秀的展会策划方案要把握和处理好如下四个关键点:
一是充分体现高度
这里所说的“高度”专指符合政策。组织一个展会,组织者首先看到是它的市场潜力,但你所看见的“市场”,能不能开发,怎么能让它开发,就要靠“政策”来衡量和把握。这个时候,就需要组织者充分查阅相关国家文件规定,把国家对该展会涉及到的产业发展态度和意见该引用的引用,该转述的转述,该进一步理解的进一步理解。通过“引用”、“转述”、“理解”等方式,让展会策划方案合法化、合理化、合情化。
二是解决“市场”问题
这是一个展会成功策划的要害,是核心。参展商参加这个展会有何收益,有什么样的回报?专业观众到会又有什么样的收获和价值?整个策划方案可以说要围绕这个核心来组织,并通过方案巧妙地解疑释惑。可见,展会策划方案并不好写,更不能轻易出手。因为参展商、专业观众了解展会的第一个“窗口”是它,因为参展商、专业观众能看到希望与商机的也是它,因为参展商、专业观众了解展会权威性、可信度高低、组织者水平高低的还是通过它……
对一个展会来说,参展商关注的市场,最核心的是有一定目标数量的专业观众(采购商、经销商、产品使用者等)与会。至于说这个展会有多大的客流量,他们并不关心。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么说?与会圈外人士多了,问这问那的自然就多了,参展商不仅费口舌,而且还影响与真正有意向的专业人士交流、洽谈。参展商接触这样的人多了,自然十分劳累,万一此时再与专业人士交流,难免容易出现精神不济而影响工作。此外,如果参展商还带有手提袋、宣传册等赠予与会人员的物品,如果发给了圈外人士,手提袋可能留下了,参展商关心的宣传册便有可能被丢进垃圾桶,大量的非专业人士与会,造成如此不必要的浪费更大更多,参展商不仅不会有收益,还会大大增加参展成本。
针对这个问题,展会组织者要在策划方案中表明如下几个关键点解决方案:对展会的宣传力度、影响力度、号召力度;展会的专业化程度。比如保证专业观众与会的组织手段、途径、方式,历届展会专业观众统计信息、购销信息等;展会的权威性。比如组织者的地位与影响、该展会在业界的口碑与影响、与会专业人士以及领导、专家的分量等。
对一个展会来说,与会专业人士(采购商、经销商、产品使用者等)关注的市场,最核心的是能有多少专业厂家与会参展,展出的是哪类展品,有没有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产品,怎么能采购到他们既需要、价格有所优惠、质量又有保障的产品。
对此问题,展会组织者应重点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去解答:参展企业的数量与分量,比如有多少家世界500强企业、有多少家大型跨国公司、有多少家国内业界龙头企业等与会;展品的先进性,如有什么样的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产品、国内先进技术产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展品亮相;展会组织者如何保证以优质服务协助专业人士采购到他们所需的物美价廉的产品等;业内专业高峰会议组织情况,比如有哪些有权威领导、专家发布权威报告等。
三是注意法律问题
现在会展市场不太规范,而且多数承办展会的机构属民营个体企业。这些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各种展会宣传资料和宣传活动推介中,虚夸展会规模、影响,虚报展会数字,虚列来头大的中央、省、市政府部门和机构等为展会支持单位,向参展商、与会观众等虚承诺其他服务项目等,这些都是不良事件的由头和导火索,十分容易引发双方纷争,激化矛盾。
如果展会组织者对此类问题处理不当、不及时,就极有可能被诉诸法律。总结全国媒体报道的案例,以及业界人士总结的此类情况和经验,如果展会上出现“涉法”问题,虽然不能说100%由展会组织者引起,但可以说绝大多数问题都出在展会组织者身上。所以,做一个优秀的展会策划方案,文字表述非常重要,既要充分表达组织者的战略意图,又不能留下任何不良把柄或痕迹。
四是创新问题
现在各地的展会一个接一个,不同题材的展会还好说,如果说一个城市有两个以上的同题材展会要举办,那么你这个展会要独领风骚,展会组织者就必须重点考虑你这个展会的“出新”之处和“权威”程度。来源:模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