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支教感想
睢宁支教感想
暨阳中学孙源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下午好!
今天很荣幸在全校大会上给大家介绍本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到睢宁县岚山中学支教的所见所想。
一、支教准备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我校20多位教师积极报名自愿参加支教活动,作为学校第一批赴睢宁支教的老师,我也感到责任较大,一方面要展示暨阳中学教师的优良素质,体现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努力为受援学校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为当地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提出一些新思路新想法,此外能否较快地适应当地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融入到新的环境,当时也有一些担心。学校领导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通过上网查询有关支教文件了解支教活动及睢宁当地大致情况;二是安排好家庭生活,准备一些必要的生活工作用品;三是到睢宁后生活中应注意的一些方面及工作中如何发挥表率作用。民进江阴市委也专门召开座谈会,对本人的支教给予鼓励和指导。所以在出发之前,我已比较充分地认识到了本次支教的任务和意义,也对今后可能面对的困难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为此我临行前我制订了初步的工作计划:
1、上好课,教好学生,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适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供对方学校领导参考;
3、写好支教日记,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和总结收获;
4、积极调研,比较两地教育的异同,争取为民进市委提出较有分量的调研报告素材;
5、做好联络员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为今后两校的交流活动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二、睢宁印象
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我在睢宁支教期间对睢宁及人和事的一些片断印象。
睢宁隶属徐州,面积1770多平方公里,人口130多万,最有特色的一是号称睢宁“三洋”的意大利杨树,波尔羊和三水梨,二是被誉为中国儿童画之乡,曾获各类国际奖项近一千个,五十年来六次进京展出,被中央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领导人,并有四幅陈列联合国总部大厅。此外,还有季札挂剑,张良遇黄石公,孙权出生地等历史故事,近几年城市规划也有较大的调整和变化。特产中五集香肠,睢宁豆腐,老盐豆等较有名,炸蝉蛹也是其他地方罕见的睢宁美食一奇(做法„„)
风俗民情方面,主要是以农为本,煎饼,糊凃(稀饭)为传统主食,农村住宅多为四合院,节庆习俗上,春节和中秋节为两个大节,外出的人多要回家与亲人团聚。
这里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些本地方言,供大家一笑。如花生—长果,土豆—地蛋,黄鳝—长鱼,臭虫—老扁,小男孩—小小子,小偷—小摸子,油条—油鬼,调皮—皮脸,结冰—上冻,打
架—打仗。读音也有差异,如国读guí,棵读kuo,白读bēi,色读shēi,乡土语言与普通话有很大不同,所以在交流中,我有时也只能一付听懂的样子,不断点头称是而已。
睢宁支教期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岚山中学的教师队伍。岚山中学共13个班,40多位教职工,600多名学生,虽然校舍陈旧,多是八十年代房屋,学校设施设备大多为省里援助物品,管理上也存在一些本地特色,但教师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取得的教育教学成绩非常突出。教师住校的很多(班主任基本住校),由于地方财政有所限,工资只有前几项,无补贴,学校福利是春节和中秋节各100-200元,班主任的津贴是县教育局统一规定的14元,20年教龄的教师年收入大致2万,与当时农民相比还算可以。但由于农民外出打工者很多,因此教师收入水平只能说中等,这与岚中教师的辛勤付出是很难相符的。就拿班主任来说,无论冬夏每天6:20到校,组织学生早读至6:50,寄宿生早餐后7:20-8:10继续早读,中午12点午餐,1:00-1:50午自修,晚餐后6:00-6:25班会,均为必到时间,加上上课及晚自修及夜间检查宿舍及周日学生到校的管理,每天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不充足,但他们都毫无怨言,准时到岗,保证学生的常规管理顺利运转。
象去年初二年级有一位班主任年过半百,仍然和其他年轻班主任一样早出晚归,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找学生谈心家访,(每学期谈话上百次,家访到每个学生),做学生知心朋友,不仅班级管理到位,成绩出色,更留住了学生的心。历年来班级的控辍工作都得到学校的表扬。(当地外出打工者几近四分之一,对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特别是有些学生外出打工回来与在校生交往,加上部分家长目光短浅,挣钱心切,控辍工作一直是当地学校工作之重点),虽然没有得到过大的表彰,但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和社会上谈及此人无不敬佩,真的称得上情系学生,两袖清风。青年教师好学上进的精神也非常突出,由于条件限制,外出学习培训,公开课展示等机会都非常少,几乎每一次机会都只能给教育教学成绩特别突出的老师,所以青年教师都抓进一切机会,上好每一次公开课、参加自学考试、无偿为学校工作出力,努力争取机会提高自己。
另外,当地的上级各类检查很多,对教师提出的检查评比要求也很严,因此教师的工作不仅繁重而且压力也很大,总的来说岚中教师职岗意识强烈,思想情绪稳定,工作认真细致,在条件设施远远落后其他乡镇的情况下,近几年在全县抽考中成绩突出,殊为不易。
学生绝大多数朴实而勤奋,只是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思考习惯和方法,只要指导得当,学生的热情和干劲一定是令人感动的,以下面两个例子为证。开学第二周,教室讲台塌了,木榍板散了一地,居然没一块连着,刚好看见外面有一张施工用的大讲台,叫学生清理一下将就着用,学生二活没说,拿起桶、扫帚和抹布,冲的冲,刷的刷,抹的抹,有的还钻进桌底下清理,没几分钟就把干干净净的讲台抬了进来,看着学生满脸满身的灰尘、水渍和无暇的笑脸,心里不由一阵感慨:我们江阴的学生能做到这样吗?
由于有别于死抓死管的普通状况,我很快与学生建立了师生情感,班里也逐步形成了团结奋进严肃活泼的集体氛围,学生有事都来找我说,我也及时帮助处理和解决,当我在期末考试动员会上宣布我下学期离开的消息时,教室里一片寂静,我给学生留下了电话号码和每个人一张明信片,也留下了临别赠言;强者运强,祝他们好运。几天后学生自发组织很多同学给我写了短信,虽然言语朴实,但真情真意浓浓,让我感到了快乐,更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很多学生听懂了我在班会、课堂、谈心中的讲话,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和追求。(读学生来信„„)
三、生活和工作
初到睢宁岚山中学时,还是感到差异很大,就像现在在睢宁支教的宋伟君老师给我打第一个电话的第一句话:怎么还会有这样的地方。睢宁县的财政收入不如江阴一个大中型企业,而岚山是16个乡镇中最穷的,几乎没有这样的企业,财政经费全部靠县政府拨款,街道建设还是80年代时的模样,狗、羊到处乱走。学校没有一幢楼房,晚上学校里没有路灯,上宿舍靠手机照路(我离开之前已安装,是省里出资的),主食以烙饼为主,也有米面,但蔬菜的种类不多。(现在睢宁县已不种水稻)平时中午我在岚山小学搭伙,七八个人就两个菜,一顿伙食费不超过二元钱,镇上洗澡理发均为二元钱。根据当时习俗,逢阴历初一、四、六、九为岚山集场,可以上街买菜,其他时间则基本没有菜,后来和其他乡镇的支教老师交流,才知道还有下雨天全校教室被淹,小学生自带凳子上课等情况。当然,学校也根据县教育局安排,尽量给予了支教老师住宿条件的保障和工作生活上的照顾。
根据学校安排,我参加学校领导组,协助德育处工作,担任初一⑸班班主任并任教本班的语文,下面我简要汇报我的工作情况。
参与学校领导组工作既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也使我对工作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根据暨阳经验,我提出了“开门红”竞赛计划,既鼓舞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学校开学工作迅速进入了正常轨道,效果明显,也初步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认真参与周护导工作(补充),每天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对学校常规工作进行管理、检查和督促,还提出了作息时间调整的一些建议。提议、设计和参与了“唱响岚中”元旦文艺汇演的全程管理,整个活动安排有序,高潮迭起,特别是学校首次师生同台演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大合唱全校评比设奖也使学生在工作能力,集体荣誉感等方面有了一定提高。整个活动从下午一点半到五点,很多镇上的居民纷纷前来观看,镇电视台也来进行了录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后来学校总结的时候认为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学习的意识,对稳定学生情绪、控制流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结合以往的经验,并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管理上我提出自主管理的模式,即“老师管学生,学生管学生,自己管自己的”三步走,着重宣传“说对班级有利的话,做对班级有利的事”的班集体理念,制定并实施了班级常规人人有事做的制度。最初学校领导有点担心,还提出了一些意见,但一个多月的以后,班级环境布置美观,常规秩序稳定,学生行规出色,任课老师反应满意,校长也打消了疑虑,并在全校大会上提出了表扬,到期末班级获每周“文明班”评比优胜的次数列全校第一。
教学上,虽然我的专业是历史教育,但语文底子还可以,担任初一语文教学还能基本完成,主要是加强和本组教师交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结合本人知识面较广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基本功差的实际情况,我注重在作业,补充练习,默背的检查上督促学生,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列年级第三。十月份举行了初三历史《日本明治维新》一课的公开课展示活动,注意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以学生为主体,快乐自主学习的原则,注重基本知识体系的完整和内容的拓展,得到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此外还在教研活动中提出了跟上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从备课组活动五定入手的建议,也得到了认可并已开始逐步实施。
四、支教感受
我们江阴是全国志愿者之乡,历年来教育系统支教活动丰富多彩,很多老师来到贫困边远地区支教,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象我校金岳伟、袁远老师也曾经历了一年的延安支教生活。
对于我来说,半年的支教生活感受良多,支教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教师去上课,完成任期内的教育教学任务,更是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为当地学校带去一些新思想,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更多渴望学习的孩子留下新知识,新事物,新希望,这是本次“千校万师”工程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天职。
支教不仅仅是离乡别家的一次远行,更是我生活中一段崭新的历程,无论是在艰苦条件下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的当地教师,还是朴实可爱,对知识如饥似渴,向往更美好未来的当地学生,或者每一个听说我是支教老师而面露敬意,满口谢意的当地居民,都让我感到生命或许只有经过了烈火的洗礼,才会更加坚韧,更加丰富多彩。
支教不仅仅是作为经济教育发达地区的教师,对贫困地区的一种帮助和支持,更让我认识到教育之不易,艰苦条件下办学之更不易。今年,我校正值师资建设年和校园建设年,这既是一个新机遇,更是一次新挑战,学校面临着发展壮大,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作为暨阳人,心为学校所想,情为学生所系的共识,一定会使我们携手奋进,开拓学校工作的崭新局面。
支教不仅仅是我校与岚山中学三年的支教合同,也是我校与岚中互相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的三年,更是更多教师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的良好平台,我想今后两校的交流一定会更深入,更多样化,如去年的江卫东作文讲座,就今当地教师大开眼界,啧啧称道;为更好拓展德育教育阵地,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互访,结对等活动;或者就某一个管理、教育教学教研等专题,为岚中教师传经送宝,互助共进等。
我相信通过两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支教之花一定会越开越艳。我校一定会有更多支教教师走出去展现江阴精神和暨阳风貌,为更多教育落后地区的孩子带去光明的火把,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8.3
第二篇:支教感想
这篇文章写于支教回来的路上。
现在我正坐在从双辽农场中心校开往长春市的车上,大家在玩杀人游戏,而我却在享受着这最后的宁静。看着呆了二十天的学校渐渐的远去,心中无限的感慨;想起最后一次看着孩子们背着书包走出校门,真的好舍不得。回想支教的生活,有着太多的收获与感动。忘不了二十五个人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忘不了十四个人谁在一个屋子里的宝贵经历,忘不了二十五个人围在一起说笑的美好时光,忘不了一群孩子围着你叫你老师的快乐,忘不了早上半睡半醒是有人给盖被子的温馨,忘不了几个人几勺饭将饭盒填满的感动,忘不了在没有零食可以吃的地方十几个人分的那碗泡面,忘不了那袋分了八个人的袋装奶茶(那可是我们带来的为数不多的存货),忘不了情人节组织给我们的惊喜,忘不了的事太多太多···
我想说支教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是一片净土,是我到现在为止最幸运的事,是值得我一生珍藏的回忆。感谢雷士照明给了这次支教的机会,感谢双辽农场中心校所有的孩子们,感谢这二十天中和我一起坚持努力的朋友们,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第三篇:支教感想
支教感想
“徐壮哥哥,你好,你知道我是谁吗?哈哈,我就是大名鼎鼎的街霸。好久没有联系了,过的好吗?”回校的一个晚上,正在上网的我被一条俏皮可爱的短信勾走了思绪,陷入了回忆与沉思的大海。此时,深夜已浓,室友们都已睡去,而我却淡定地忆起了过往。
2011年7月,我有幸成为石油大学春晖支教队的一员,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我们九名志同道合的青年放弃了正常回家探望亲友的假期,心手相牵远赴大山里实现最初的梦想。或许,我们只是一些平凡的大学生,在茫茫人海中因为冥冥中的牵引,我们遇见,并且组成一个团体,从陌生到熟悉,从隔阂到理解,我们越来越像一家人,所以我们又是不平凡的,因为平凡的我们做着不平凡的事。
也许我们早已习惯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也许我们早已习惯繁华喧嚣车水马龙;也许我们早已习惯华灯初上夜空透亮,我们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钢筋混凝土阻挡了视野,冷漠了心灵,冰冻了感情,当我踏入那片山区,那个小镇,那份朴实,那份热情,那个地方给予了我心灵莫大的震撼,震撼的名字就叫回归,那片山区就叫湄潭,那个乡镇叫天城乡,那场邂逅发生在2011年7月底。
当汽车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时,我只想大声地喊道;“孩子们,我来了”。这是我的第一次支教,心情自然格外激动,我们赶来的第一个下午,大家都忘却了旅途的疲惫,前往各自负责的班级与孩子们开个见面会,我与搭档担任七年级老师,咱班的孩子真是太可爱了,我走上讲台,只觉得大家的鼓掌比我的心跳还快,接着我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女孩子们一个个害羞的站起来,不知所措,男孩子们则有说有笑,大大咧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这个大山里的小镇的活力与生机,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我想这必是一段收获无数感动和力量的经历,是一段从孩子们身上收获知识的时光,从孩子们身上我们学会了如何收获快乐,抛弃烦恼,追随快乐自由奔跑,谢谢你们,我可爱的孩子们,今生能够遇上你们是我莫大的光荣和幸福。
我们以老师的姿态帮助他们成长,以哥哥姐姐的身份陪伴他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给他们最暖的关怀和最大的帮助。
这里的孩子虽然同城里的孩子一样开朗活泼,然而,有时他们身上却有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一个夏日骄阳的午后我与班上的一名女生谈心,我们就坐在光线不太好的教室一角,静静坐着随意交谈着。她说,她们家在大垭村,离学校很远,妈妈每天都要走上十几里山路买东西,她很想送妈妈一条围巾,这样在冬天妈妈就不冷啦,我的眼眶有点湿了,感动于她的懂事,痛恨自己的冷漠。接着,我问她生活的快不快乐,她说自己每天都好开心,爸爸妈妈都很爱她,学校里有好多伙伴和她玩,还有老师给她上课,她说,以后一定要考个好大学,多赚点钱补贴家用,想起我自己成天因为未来而迷茫的想法,忽然觉得在这个小女孩面前我很渺小。她还告诉我,她现在最想的是有一本作文书,这样可以很快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了,自己有许多朋友,每天下课后会和他们打乒乓球,自己会给父母做饭洗衣……我很安静地坐了一个小时,让这个小女孩带我走进她的生活等到我被她的情绪感染的时候忽然发现窗外的阳光好温暖,它并没有晒在谁身上多一点,也并没有因为谁而黯淡一点。
远离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摒弃了城市的世俗与浮躁,融入了这里的淳朴与温馨,感受到这里的寂寞与孤独,特别的经历留在了特别的回忆。这日子有高山环绕,有围桌夜话,坦诚而谈;这日子有满面菜色,不识肉味;这日子有给孩子们写不完的联系方式;这日子有炎热的午后相互扇风的温馨;这日子有不停不休的细碎争吵和阵阵欢笑;这日子有时而拂面的风送来远方亲友简单却温暖的问候和鼓励;这日子有太多足以把平淡静好的日子过得激荡难忘的种种,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描不出写不好的可亲可爱。支教的生活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人生几何,岁月匆匆,感谢生活,让我有这种经历。支教虽然结束了,但让人感动的事情还有很多,还在继续,把它们穿起来就是一串串美丽的星星,闪耀着清澈的光芒。我们是一群普通的西部志愿者,不同的是,我们的生命中将长存百余名孩子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眼神笑脸流淌着生命中最为原始纯粹的爱,会让你不经意间泪盈双眼,笑意漾在嘴角。
第四篇:支教感想
支教感想
人活这一辈子,总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能让年华虚度,不能让青春蹉跎。所以,我们有幸参与到市教育局组织的这次“推进区域间教育发展对口帮扶工作”活动中来。真是特别自豪也特别激动。
从夏天到冬天,这半年的支教工作不仅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过程,更是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
记得在八月末我们出发前,李局长给我们全体支教老师开会,提出了要求并寄于厚望。希望我们把“敢为人先”的精神和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带到支教工作中去。
在随后的工作中,我们一直在努力。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带徒弟、搞教研、做讲座,我们都尽心竭力。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及时和进修学校的教研员进行沟通。小到备课案的修改,大到讲座的内容设置,教研员都不遗余力的给予我们帮助。他们专业性的指导让我们的支教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与此同时,在我们需要跟母校的领导和同事寻求帮助的时候,他们更是全力以赴。
所以说,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支教,在我们背后有整个中山区的力量在为推进区域间教育发展工作做着不懈的努力。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半年的支教生活,我想说——足迹从城市走进乡村,成长从山里跳向山外。
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前我们都是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不善于反思,不思考自己工作的优劣。而这次支教则给了我们走出庐山,客观审视自己的机会。
在带徒弟,指导徒弟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自己平日教学工作的思考。徒弟身上存在的问题自己是不是也有?平日课堂的相关教学策略是不是可以加以总结?诸如此类的反思贯穿了整个支教工作。
此外,我们还会经常跟支教学校的支教老师们聊天。会给他们推荐一些有关教育的好书,例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等等。在网上看到一些教育专家演讲的视频也会推荐给大家;对于那些上不了网的老师,我就会把我做好的笔记和她们分享,例如,“怎样起床不迟到”“写作业的流程”“零花钱怎么给”„„
我想,推进区域间教育发展的工作不能单单着眼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之外很多与教育相关的问题,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并为之努力付出的。
这种真诚的交流,相互的学习,让我们双方都受益匪浅。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碰撞也让支教工作特别的有意义、有价值。
除了老师的热情和好学之外,孩子们的纯朴和可爱也让我们感动。
相比较城市的孩子来说,这里的孩子视野不是特别开阔,阅读量也比较小。所以拓展孩子的视野,给孩子们展现更多样的世界就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
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都会给孩子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例如:名著的梗概,社会上的奇闻异事,网络里、电影里的真善美的小片段„„
此外,我还买了二三十本儿童文学书籍,放在班级里,建立图书角。孩子们可以下课或回家的时候随意借阅。可以说,书和故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新窗口。所以每周一迈进教室的时候,都能赢得孩子们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和欢呼不仅仅是给我的,他们更多的是对故事和未知世界的期待。面对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们怎能不尽心竭力的为孩子们多做一些事情呢?
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我相信下个学期,我们会发挥更大的能量,收获更多成果,给支教学校带去更多有意的东西,为大连市推进区域间教育发展帮扶工作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第五篇:支教感想(范文)
“爱心支教” 用爱见证成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刻了解“四个全面”基本内涵,深入推进“四进四信”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并将学习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XX学院“三下乡”拉开帷幕。
七月二十日上午,我所在的XX支教服务队准时来到XX社区进行支教服务,经过了相关负责人对于支教安排的相关讲解后我们的支教正式开始。每当中午或者下午结束了一定的支教任务时,我们支教服务小分队就会聚在一起讨论今天支教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感想,一起分析一起成长,指导老师也一直陪伴着我们,对于我们支教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给予纠正。同时,我们会对第二天的支教任务进行详细的安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为了让小朋友们了解到更多有用的东西,我们还整理关于饮食、火电及拐卖等各方面的安全小贴士并简单的为小朋友们进行讲解,孩子们听的很认真。
在之后的支教中,我们将xx社区的孩子们分成两部分,年龄较小的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进行游戏或者画画,年龄较大的有暑假作业的孩子由志愿者们为他们辅导功课。孩子们对画画都有很大的兴趣,一提到画画就兴奋的不得了,对照着绘本,拿着画笔认真的在纸上画着,画一个小动物就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快乐和成就感,看着天真无邪的他们我不禁有些羡慕起来,儿童眼中的世界总是简单轻松的吧,在我们小时候也有天真烂漫的岁月,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经历了繁重的学业以及慢慢接触到我们存在的“社会”,由稚嫩变得成熟稳重,虽然少了那份天真无邪却收获了小时候想也想不到的珍宝。其实,现在的我们依然是快乐的,守得初心,别被喧嚣蒙住双眼,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我们可以笑的自然纯粹。
在辅导作业的部分中,我体验到了当一个小老师的感觉,对于四年级及以上的孩子,我讲的知识他们很容易理解,也不用过多解释什么。但对于四年级以下的孩子,讲题的方式他们就不容易理解,对于我话语中的某些字词他们也存在听不明白的现象。这可能在于我与这些孩子之间存在着知识和理解能力以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他们仅仅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肯定会听不明白我到底在说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在给低年级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多考虑一
下他们是否能理解我说的话,简单易懂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在对待年龄较大的孩子的时候,我们依然要用他们更容易理解的话来讲题,只不过他们的理解能力比低年级孩子要高一些,和我们的差距相对较小,传授知识就较为轻松。我深刻的明白了“因材施教”这个词,面对不同阶段不同能力的学生,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绝对不能一成不变,用适合的方法去传授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与时俱进,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孩子的思维和能力相对于几十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同阶段的孩子大有不同,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孩子更好的成材和教育的发展。
支教的最后一天,我们组织了一次小活动,和孩子们进行告别。活动分为你画我猜、抢答环节。抢答环节包括唐诗宋词、自然知识、脑筋急转弯。在你画我猜环节中,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搞笑的动作和语言描述,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整个屋子里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都很好,猜和表演的两个人配合的十分默契。抢答环节环节考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和灵活性,对唐诗宋词中的名句进行提问,小朋友们几乎都回答出来了,看见他们平时学习很是认真呢。希望孩子们能够继续用功学习,快乐的成长,以后成为栋梁之才。
今年暑假的xx社区支教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它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还是一个磨练自己的好机会,更是为我们步入社会打下了基础。这次支教活动对于我是一个新的起点,今后,我要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及时总结和反思,夯实专业基础,争取毕业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