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不良倾向及对策
浅析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不良倾向及对策(1)
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已经产生并正在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当前仍带有浓重的传统特质的教育教学方式,思考其在网络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对此人们反应各异,评价不一。但不管人们是否认同,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带上了网络时代的一些新特征。在研究性学习中,网络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几乎是无限的信息资源,呈现了对同一问题的多元化视角,构筑了一个无围墙、超时空的“虚拟教室”,使学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自己对课题的认识深度和广度。同时,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工具、教学支撑平台等又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探索实践、交流管理的工具。
但是,在为网络的巨大功用欢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审视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教学思想和策略,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并限制其消极影响?这是本文将要论及的主要内容。
一
网络以其灵活、便捷、连通的特点推动了研究性学习的蓬勃开展,但诚如西哲所言:“一切社会进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总是右手扔给人类一束闪光的金羊毛,左手又悄悄地拿走一点人类原来拥有的东西。”无可否认,网络对研究性学习潜在的消极影响不可忽视。
一、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但同时也可能使研究性学习成果沦为各种资料的拼接和堆砌,并由此带来浮躁的学习态度和无深度的思维习惯。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其最大特征就是“信息爆炸”。这种“信息爆炸”在网络中得到鲜明体现。它一方面表现为信息结构的无序呈现,另一方面表现为信息数量的无限增长。据美国南达科他州“光明星球”网络公司2000年7月26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互联网上至少储存有5500亿页的资料,并且每天以惊人的速度递增[1]。现在如果在Google搜索引擎中打入“儒家文化”这个词,可以搜索到86300条网页资料;输入“孔子与儒家文化”,有36500条网页资料。这意味着,学生的研究好比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他们对课题的认识深度因为占有丰富的资料而有可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如果不学会选择,就容易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或者择取的是一些无价值的信息,使网络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面对信息,学生应该分辨其正确和谬误、主要和次要、新颖和陈旧、深刻与肤浅的差异,以便对其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创造出新的信息。
占有了信息资料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研究性学习培养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有赖于学生对研究全面、深入的参与。网络上可以找到大量的辅助资料,但它仅仅是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绝不意味着学生可以直接拿来贴上自己的标签。而面对无数的资源信息,一部分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依赖心理,把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简化为一个对现有资料剪切、拷贝的过程。一些必要的调查因为网上有结果而可以不做;一些观点可以直接拿来“为我所用”……当研究性学习跳过了许多运算过程和推理步骤而直奔科学结论,省略了阅读构思而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概括综合轻易完成文本写作,研究性学习成果也就不过是低层次的资料拼接和堆砌,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毫无责任感的复制,谈不上研究主体意识、价值的发挥。它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初衷,不仅
无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而且导致学生将严肃的科学研究过程游戏化,带来一种浮躁的学习态度和无深度的思维习惯。
二、网络使学生能随时随地享受到文化与知识的盛宴,但却可能导致研究过程中学生情感体验的缺失,从而消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教育改革的真正意义在于,从“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命体验”、“学习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出发,在调整传授性教育、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大力提倡和发展体验性教育,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命历程。体验是建立在个体的内部知觉基础上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是以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和心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2]。研究性学习是整体性、综合性的学习,它强调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提倡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所经历的认知过程中获得人们常常称之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东西——体验。互联网也许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人类思想的广博,感受到一种在传统课堂上无法感受到的刺激,但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体验自然、社会,体验真实人生的机会。传统课堂上过多的理性分析难以引发学习主体体验的获得,而互联网上轻而易举可以占为己有的资料观点同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从而有意无意地省略掉自己独立的思考探求过程,带来认知上的另一种肤浅。比如研究“儒道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响”这一课题,就必须广泛涉猎中国古代文人的代表性作品,观照课题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文人们坎坷不平的生命旅程,深入体察他们在儒道文化影响下的思想对抗,进而对这个课题作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论阐述。如果省略掉了大量的阅读、思考过程,而单单凭借网络资料完成对这个课题的研究,那么学生就无法得到相关的情感体验,无法领会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隐藏的忧伤,无法读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里无限的期望,无法从一首短短的诗中读到隐含着的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情感激战。这样的话,即使结题的论文做得再漂亮,也难以弥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情感体验的缺失,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也就没有真正完成既定的目标,其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网络上的信息对于学生而言是静态的,因为它没有经过学生自己思想的内化。一切停留在情感体验之外的知识是假知识、死知识。“对意义、价值、美的感受和体验绝不是客观化、概念化的知识分析所能代替的。”[3]缺乏情感体验的融入,教育或许能在大脑中留下短暂的痕迹,但无法在心灵中、人生中留下震撼。如果学生只忙于领会他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忽视了对自己思维空间的挖掘,研究性学习就注定将走向一条弯路。
三、网络使学生能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对课题的研究,但却可能带来对话与交流的不足,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进步。
研究性学习不像学术性课程那样,在实施之前就已由专家预先设计好课程基本目标,由教师在教学前制定好具体的操作性目标,而一般只是在学习开展前确定一个总的、大致的方向,许多具体、微观的目标,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在学习者与学习对象的交互作用、相互对话的过程中逐渐构建。“所谓对话,就是主体之间通过互动进行意义的重构。”[4]对话是必要的,它是为了促进自我的回归性反思,使学习者产生新的行为,从而实现自我意义的建构,促进学习者的发展,让学习者尝试永无止境的探索。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的对话、同一兴趣爱好的伙伴之间的交流切磋,对于开启研究思路、提高学习质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这样的对话与交流,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取长补短,养成合作学习的能力,这又是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标。网络突破了远距离传送的“瓶颈”,提供给人们自由交流的机会。全球范围内的传递与共享、零成本的复制、个人话语权的实现,使学生自娱自乐,“心游万仞”,享受与远方人士“面对面”打交道的快感……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人们沉浸在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的交流中时,现实的世界正从他们身边慢慢退隐。可以这样说,学生因网络而方便地获得信息、获得知识,但网络媒体的介入却使人际交流变得间接化、符号化、数字化了。在网络上,师生之间呈现分离状态,教师的“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的情感熏陶无从实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就如同一口“温柔陷阱”,使人不自觉地丧失了与活生生的人、事物交流的机会。
四、网络的平等开放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但却有可能导致自由和约束的失衡,引发网络道德行为问题的发生。
网络以其平等性、开放性、丰富性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而其超大容量的信息汇聚更使学生有可能站在一个高起点上去发现、思考问题。但在流光溢彩的背后,也隐藏着它最具威胁性的东西。网络既可以传播知识,也可以制造精神鸦片;既可以是闪耀智慧光芒的所在,也可以是传播混乱思想的源头。网络之战被人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为了吸引网民的注意,色情惑众、暴力宣泄都成了争取更高点击率的法宝。在网络管理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人们必将面对一场有关道德水平、文明素质的考验。当考验的对象圈定在孩子身上时,当所有的一切都放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等待他们择取时,我们觉得无比的沉重与担忧。因为当我们把鼠标交给学生,我们就已经无条件地下放给了学生操控虚拟世界的权利;他们用它打开通向未来世界的哪扇门,取决于他们的自控力、鉴别力。我们相信大部分学生将凭借网络找到“芝麻开门”的秘诀,但也难免有部分学生以此打开的却是隐藏着灾祸的“潘多拉魔盒”。
教育的本意应是追求真知、捍卫正义、升华人性,正如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价值感唤醒,直到精神生活之根。”[5]研究性学习正体现了这种追求,这是由研究性学习的内在性决定的。其内在性是指学习者自己替自己做主,自己决定自己,即“自由”的本意,学习者有自己的兴趣、欲望、方法、调控机制和评价体系等。也就是说,学生在发现、探索一个理性世界时,也正在寻求一个自己为自己立法的精神世界。这意味着,学生必须谨慎地面对每一次选择,为自己构建一个健康的精神空间。自由必须与约束、责任同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自主权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比学科课程学习大得多的责任。否则,网络上无边的自由将成为学生发展的灾难。
二
以上分析表明,网络给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带来了莫大的便利,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并且这潜在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凸现。那么,如何诊治?下面是在原则意义上提出的对策思路。
一、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相比传统教学,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但转换并不意味着教师退出学生的学习过程。那种样样精细加工、事事扶持不放的包办式教学固然无益于学生的发展,但一切不管、绝对自由的方式也不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妙方。面对开放的、虚幻的、信息量庞大而又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络世界,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很容易迷失其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却
实现不了初始目标,徒劳无获。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搜索信息、阅读信息、加工创造信息的方法。另外,教师还要把握好网络教学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学生本身的许多特点决定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新理念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在研究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相应调整研究过程,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和社会技能的提高,防止学生因盲目依赖网络而有急功近利的错误行为。最后,教师还应充当学生的网络卫士,尽力使学生能处在一个相对纯净的空间中。网络作为工具,它指向天堂还是地狱,方向盘操控在很多人手中,其中教师的手最有力。因此,教师教给学生的除网络技能外,还应该有一双慧眼——在鱼龙混杂、瞬息万变的网络空间中区分真理和谬误,有坚定的立场——能抵御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对信息敏感。这关系到学生的信息视野和信息安全。因此,在网络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责任相比从前更重了。
二、创建网络平台,提供对话与交流的场所。
研究性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在此过程中,网络是最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比如,先由每个同学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和得出的结论、形成的观点在网上发布,再全班集中讨论,也可以通过Email或BBS异步讨论,然后将初步的成果公布在网上,再继续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如此反复。我们设想可以创设一个网络平台,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充分对话”,通过学习共同体促进“自我反思”;2.鼓励“展示表现”,满足自由生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3.进行“问题诊断”,及时判断和解释情境性问题中特定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者情况;4.呈现“多重解释”,让更多的公众进行开放评价,尊重不同的观点发生;5.信息“自动记录”,把搜集与整理繁琐的评价信息的工作交给计算机。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不断和老师、同学沟通,不会因为沉迷于网络而忽视和周围人的交往。
三、充分运用评价功能,规范学生网络行为。
评价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进行评价,关系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具体应从过程和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在“研究性课程”的整个探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提高。例如在开展主题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搜集信息并进行整理、组织和分析,教师的指导这时就是一种隐性的过程评价。它指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引导和激励学生在研究的领域中不断探索。它关注的是学习探究的方法和途径,强调学生学会搜集、分析、归纳和整理材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注重研究过程。课题研究完成后,不是交一篇结题报告了事,而是以评审答辩的形式进行总结评价。这样,也可以促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更多地参与、独立地思考,而不是把网络视为惟一的信息来源,从而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效能。
以上的这些探讨并非由于笔者对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应用前景的悲观,相反,正是出于对它的热切期待。我相信,只要指导到位,形成健全的管理机制,我们一定能够将网络的消极影响限制到最小,使之更好地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孔义。《开展网络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教学月刊》,2001,4.[2]瓦西留克。《体验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石欧,张倩。《网络教学三论》。《课程•教材•教法》,2003,8.[4]柳栋、王天蓉等。《基于网络应用的教师角色以及研究性学习辅导》。惟存教育网。
[5]《研究性学习中科学主义问题的反思》。课程研究网。
第二篇:谈谈网络环境下语文研究性学习
谈谈网络环境下语文研究性学习
●杨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指出了语文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的优势和突出特点。然而受时间、空间、资源的限制,语文“研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受到制约,效果不够理想。现在,随着通信、网络、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网络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出现了新的变革。网络教学以其强大的技术支持突破了教学时空的限制,丰富了学习资源,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媲美的优势,大大优化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网络环境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1.借助网络,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网络本身就是一个新兴的科技产物,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新奇性,网络,学生可以获得生动、鲜明、直观的图文声像等原始资料,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学习材料对大脑的刺激强度,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索溪峪的“野”》我设计了网页课件(包含了全部课文内容,本机资源的链接和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Internet网络资源的链接),将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学习资源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再现于课堂。学生借助于设计的网页,点击相关链接,浏览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尽情地领略索溪峪那天然的、野性的美。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移情效应,情不自禁的关注、向往、投入。同时,让学生利用BBS在线交流学习体会,增强学习过程的互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2.提供环境,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具有共享性、无限性、适时性等特点,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筛选信息,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信息仅来源于教师、教材的局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环境。
一位教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在主题学习网站中,设计了“学习目标”、“自学指南”、“资源分布及现状”、“山光水色”、“地球探秘”、“神秘的宇宙”、“世界风情”、“友情链接”等几个板块。课上,学生不仅可以登录老师的网站,还可以上因特网查询所需的资料。这样,学生不仅得到大量的信息资源,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采用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开放式的学习,指导学生从课本知识扩弃到课外知识,从课堂走向生活、社会,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创造条件,合作学习。
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沟通、协作工具,学生可以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特看法,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争辩和评价,相互合作解决各种问题。
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在学生自读自悟并将课文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交际表演现代版的《两小儿辩日》。我提醒同学们,为了完成任务,请借助课文以及相关的网络资源,就“太阳到底是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这一问题寻求科学的答案,然后以小组进行角色分工:编剧两人(负责剧本的编写),导演一人,美工两人(负责复制、粘贴、剪辑图片,再以Powerpoint形式投影到屏幕,设计“舞台背景”)演员三人。这样分工完毕,小组内同学有的上网寻求科学答案;有的开始编写剧本,商量角色动
作;有的搜集图片,设计舞台背景„„在此活动中,学生合作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全面提高。
4.改进教法,因材施教。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求同,忽视了对学生个别化教育,这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相违背。小学语文网络教学可以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步调进行学习,在吃“自助餐”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王安石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泊船瓜洲》,内容比较浅显,思乡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学生只用了二十几分钟左右时间便学完了。这时,我让学生登录我的主题网站——思乡名作集锦,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根据作品后的“自学指南”进行赏析。有的学生赏析的是以前学过的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有的同学选择了余光中或席慕容的诗作——《乡愁》;还有个别学生同时选择了几首诗进行赏析。学生们在这顿“自助餐”中各自汲取了不同的营养,我们的课堂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
5.反馈评价,提高效率。
交互性是所有网络教学的显著优势,网络无疑为教学信息反馈增加了一个通道。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人与机器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通过网络互相沟通、交流、协同学习。学生在网上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展示、推介自己的成果,让更多人知蛲共享的愿望,另一方面可以对成果进行评价。这种双边、多边的交流和讨论,促使学生思维碰撞,萌发创新意识。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奇松》,教者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打开画板,引导学生画一画黄山奇松。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兴致勃勃,精心地设计自己的作品,然后把自己的佳作发表在网上。有位同学在画板上画了一株迎客松,画出了迎客松的特点:姿态优美,枝干遒劲,一丛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一位同学通过网络提议:何不再画一株小迎客松?那位同学接纳了他的意见。一会儿,一株小迎客松迎风而立,充满了童趣!这位同学的指导激发了这名学生的创造力:两只小鸟又立于迎客松的枝头,画边还赋诗两名:“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观!”此番设计令人拍案叫绝!
二、网络环境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杜威曾提出“儿童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教学原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解决眼前问题出发,以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来确定学习的目的、内容及整个学习过程,从而摆脱过去只能被动学习的班级授课制度和传统的教科书的束缚,让儿童在自己设计与亲自动手的活动中,得到个性、兴趣与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在让学生感受到问题,内心充满想到了解更多知识,想要突破课堂这个空间的冲动时,我们便可以从问题入手,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带领学生广泛阅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创设情境,激发研究兴趣
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知识主题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可以将学生引入到要进行研究的主题之中,由好奇心产生对主题的学习动力。
2.明确问题,组成研究团队。
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十分重要,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问题的特点,表现为具有探究性,即问题的指向不是为了巩固学生已有知识,而是指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和已有知识的应用探究和知识延伸扩展的探究。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既要有助于个性化学习又要有助于全员的参与。研究性学习问题的提出,一般应提倡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但一方面,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应服务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所以,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不仅不排斥教师提出问题,而且教师应认真研究怎样提出问题,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作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随着学生发现能力的形成,以老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步让位于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老师处于指导、点拨的位置。
①结合内容,创设研究问题。还以《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将“学习目标”以醒目的字体出现在主页面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生借助“自学指南”这一板块自学了文章内容后,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假如你是一位颇负盛名的文学家,或是一位浪漫的旅行家,或是一位致力于环保研究方面的环保专家,或是一位知名的丹青高手,你将从哪些方面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同时,以大屏出示任务:文学组——用文字描绘美丽的“地球村”;旅行组——游历名山大川,了解世间风情;环保组——敲敲世人的警钟;绘画组——用美丽的画笔描绘我们人类的家园。然后,在各小组组长和组员商量确定自己的身份后“整队出发”——登录主题网站及老师提供的相关网站,收集、筛选有效信息,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学生也可以在留言板上任意发表学习心得。
②整合教材,设计研读专题。(A)以文章的内容进行整合,设计研读专题。整合的文章可以是介绍同一事件的,可以是记叙发生在同一背景下相关事件的,可以是写作对象属同一类事物的„„这样的整合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对事物形成完整的认识并培养认真钻研的精神。如小语教材中的《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就可以整合在一起,并产针与赤壁之战有关的《黄盖诈降》、《蒋干盗书》等内容补充进来,形成一组有关赤壁之战的“模块”,该“模块”的研读专题可设计为:试析赤壁之战中东吴以少胜多的原因。(B)以文章的思想进行整合,设计专题。“模块”可以是一组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可以是一组记述人类文明史的作品,可以是一组抵御外侮的英雄赞歌„„如此整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如将小语教材中《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等组合为一个“模块”,研究专题设计为:环境保护和我们的生活。(C)以文章的作者进行整合,设计专题,如教学完《草原》后,可以设计“走进老舍”这样的专题。(D)以文章的表现形式进行整合,设计专题。文章的表现形式包括体裁、结构、写作顺序、表现手法等,可以从某一个方面设计相关专题。
3.阅读素材,制作研究网页。
确定一定的研究方向后,接下来是怎样进一步通过强大的网络组织素材。现在的小学中高年级一般学生都能掌握一些搜索工具的使用,如Google、百度、Open搜索工具。把符合某一阅读主题的文章都归档或下载到统一文件夹中,以便于在制作网页时用上。
网页制作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分为“引言”、“研读任务和要求”、“研读资源”、“作业展示(学习讨论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重点谈谈本次活动的特点和老师的一些激励性语言;“研读任务和要求”部分提出本次研究性新闻记者的内容、方法和读写结合的要求以及怎样进行作业展示的要求;“研读资源”是用超级链接的一些文章,在文章阅读之后附加一些作业练习题,要求完成;“作业展示”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后按要求写出的读后感受,演示完成文稿的作业等。
4.广泛阅读,完成研究作业。
阅读资源中提供了大量已经分类的文章,学生边读边想,如有想法,可以马上动手在学习讨论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通过BBS、邮件等形式进行交流。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重点读感兴趣的文章。感悟创作阶段,是根据不同主题和阅读研究的要求而定,如“环境保护和我们的生活”等主题研究性阅读,他们的作品不仅是文字介绍说明,还可以有图画、音乐等。通过广泛深入地阅读,进行感悟创作,完成研究作业。当然,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水平一般,加之知识结构不够完善,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5.展示作品,交流研究成果。
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把他的文章、图片、观点制作成电脑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要求讲述是如何把这些成果一步步做好的。在讲述过程中,一个同学主讲,其他同学补充。在展示的过程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又是不合理的,哪些地方要在以后的合作中加以注意,都在老师的评论和学生的争论中得到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和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网络环境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选择适当的研究专题。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专题,不宜过大,关键要找准切入点,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体验活动的过程,通过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探究归纳,自己得出结论。
2.融合传统的教学方法。
网络是新型学习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学习情境的特质,但是它仅仅是构成这类新型学习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已,不是学习情境的全部,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重视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经验活动。另外,由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还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网络教学不能代替教师进行所有教学,还必须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而进行。唯此,它才能避开自身固有的教学“盲点”,使其在研究性学习中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拓展课堂的学习空间。
教师们在实践中往往困惑于“40分钟”的局限。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任务,强调思维发展的不断提升,这意味着研究性学习是一个过程,一个因境而异、因人而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局限于40分钟,而是在一个单元的概念下设计我们的教学活动,要将割裂的学习课时逐步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单元。
4.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网络教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强的交互性,教与学的路径是多样的,可以从一条路径跳到另一条路径。如果我们忽视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学生的研究就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控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淡。须知,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角”变成了场外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被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加,所以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必须加强备课。
总之,在探究性学习中应用网络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多种学习途径和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但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在实践中应将网络环境的探究性学习与真实情境中的实践、交流、体验相结合,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和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杨光阜宁县实验小学)
第三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摘要: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仅渗透了各行各业及百姓家庭,也已经向教育提出了挑战。“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就曾明确提出,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那“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就是各中小学所关心的比较重大的问题。本文结合一堂网络教学课的教学过程,论述了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等方面的问题。关键词:网络、网络环境、资源
一、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上种种情况表明,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创新和深刻的变革。同时也表明,教育的深刻变革,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突破口,勇立教育潮头的是现代教育技术。为此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
1、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在中国,现实的教育现状是:教育比较落后,发展很不均衡,需要接受教育的人口特别多。这种情况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形式主要是面向学校班级的课堂教学,虽然素质教育是开放的(学校、社会、家庭的范畴),但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也必须在这一基础上实施。这给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一套办法,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2、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特点为素质教育提供实施环境
看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是开放的;传播媒介多向交流;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倡导,这也说明,一旦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起来,必然带有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在不脱离学校模式、班级模式的课堂形式下,这种研究性教学,的确是一种新的尝试,在我校校园网这一智能教学环境下,我做了课堂教学实践。
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尝试过程 1.网络教学的前期准备。
根据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并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的严谨性及结果唯一性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利用网络教学和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有一定困难,但是网络环境的资源非常丰富,有大量的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几何模型,与课本上提供的几何模型相比要生动的多、丰富的多,如果把这些网络资源应用到数学几何教学中来将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根据初一几何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平行线性质及判定的综合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比较适合。2.网络教学的过程。
①由学生熟悉的跳高运动引入(复习近平行线判定及性质)
通过校园局域网播放动画,设置情景:一幅跳高的图案,横杆是倾斜的。提问:有什么办法让横杆横平?并说明依据?(使用三角板的直角使横杆和立杆都垂直)。
横杆横平就是使横杆与地面平行,而横杆与两根立杆都成直角,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推出横杆与地面平行。
由此引入课题,利用书本上的知识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②平行线判定与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斜拉桥及斜塔的有关资料,然后由学生展示斜拉桥及斜塔的图片和影像,使学生对这两个事物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后根据抛锚式教学给出问题。
问题1:南浦大桥是一座斜拉桥,桥身的重量都是由图中的钢索所牵引。若要在现场用简单工具测量出桥塔与钢缆之间的夹角,请同学们想一想,给出测量的方案。
问题2:虎丘塔塔身大约向右倾斜,现要在塔的左侧用钢索牵引,钢索一端已固定在塔尖,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当钢索与塔身成 时效果最佳,因条件限制,无法到塔尖直接测量,请你设计施工方案。
学生活动:4人一组,分组讨论,由组长给出方案并讲解。并通过学习小组相互讨论让学生把实际图片抽象转换成几何图形,让学生结合问题给出已知和求证,并通过局域网展示。③课堂小结
整个教学过程以校园局域网为平台,学生从网络找到想要的资料,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资料分析、加工并抽象成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抽象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论证严密,表达合理,融会贯通的目的。
3.网络教学尝试的个人体会
网络环境下教学中,作者的个人体会是:一是学生不太习惯于这种不太“象”上课的模式,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进入角式(可能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有关),学生普遍反映信息太多,没有次序,不容易进入学习的角色,另外网页内容外观花样多、干扰大。但这次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大部分的学生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由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代替,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网络化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因此,如何制作符合网络环境下优秀的教学课件是网络环境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当然,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首先要具有计算机知识(最起码是基础知识),其次必须要有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才能驾驭各种计算机软件,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不熟练性也制约了网络教学的发展,这对我们的教师、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学生要转型到这种模式下,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这条路将会很长。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技术也应及时作出相应的改善,用网络教学、网页式课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将实现全区、全国的联网。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努力进取,才能跟上时代潮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网络环境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本文属于中联论文网网 优秀论文发表
本文来源于:中联论文网 http://
转载请注明
本文仅供学术参考,严谨转载,否则后果自负
本文引用《新校园》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渗透进教育领域。“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是教育所必须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一堂数学网络教学课的教学过程,论述了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数学;研究性学习
一、教育信息化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其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
1.教育信息化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变革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知识是由学生根据自己头脑里的认知结构而自主建构的,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正好适合于指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因此,教育信息化除了带来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外,更主要的是带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首先,教育信息化提供信息时代的基本教育环境,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实现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证。其次,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内容、方法、手段、观念的全面改革和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最后,教育信息化是提升教育管理与决策的效率及水平,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的内在要求。
2.网络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
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和学科教学资源库获得并共享各种媒体形式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网络可以提供便于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甚至是互联网的交流工具进行讨论交流和作品共享,分享知识、经验和智慧。
通过不断地尝试,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更适合研究性学习。网络教室环境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空间。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更快捷方便的查找资料,进行拓展性学习。交流平台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平台,学生能够随时与同伴、教师或专家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和分享收获。
二、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尝试过程
1.网络教学的前期准备
笔者根据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的严谨性及结果的唯一性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将网络教学和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有一定困难。但是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有大量的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几何模型。与课本上提供的几何模型相比,网络上要生动、丰富得多,如果把这些资源应用到几何教学中来将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根据初一几何的特点,笔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平行线性质及判定的综合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比较适合。
2.网络数学教学的过程
以下是《平行线判定及性质》网络教学的全过程:
(1)由学生熟悉的跳高运动引入。通过校园局域网播放动画,设置情景:一幅跳高的图案,横杆是倾斜的。
提问:有什么办法让横杆横平?并说明依据。(使用三角板的直角使横杆和立杆都垂直。)横杆横平就是使横杆与地面平行,而横杆与两根立杆都成直角,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推出横杆与地面平行。由此引入课题,利用书本上的知识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多期刊发表详情联系QQ:1286503325
电话:***
王编辑
(2)平行线判定与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斜拉桥及斜塔的有关资料,然后由学生展示斜拉桥及斜塔的图片和影像,使学生对这两个事物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后根据抛锚式教学给出问题。
问题1:南浦大桥是一座斜拉桥,桥身的重量都是由图中的钢索所牵引。若要在现场用简单工具测量出桥塔与钢缆之间的夹角,请同学们想一想,给出测量的方案。
问题2:虎丘塔塔身大约向右倾斜,现要在塔的左侧用钢索牵引,钢索一端已固定在塔尖,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当钢索与塔身成60°时效果最佳,因条件限制,无法到塔尖直接测量,请你设计施工方案。
学生活动:4人一组,分组讨论,由组长给出方案并讲解。并通过学习小组相互讨论让学生把实际图片抽象转换成几何图形,让学生结合问题给出已知和求证,并通过局域网展示。
(3)课堂小结。整个教学过程以校园局域网为平台,学生从网络找到想要的资料,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资料分析、加工并抽象成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抽象实际问题的能力。
3.网络教学尝试的个人体会
网络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大量多媒体学习资源和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了自由讨论学习,协作创新的超越时空的自由开放空间,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五篇: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究
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究
●陶晓涛
初中思想政治的学习是很强调情境体验、交流和创造性表达的,这需要大量的信息,而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这些信息特别有利于中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详尽地占有信息和对信息的分析判断。同时网络开放的交互性,学生的观点与想法很可以马上找到知音或听到反对声。这激发了他们对话语权的渴望。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方便快捷而且直观丰富的成果展示方式,更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极大的满足了他们发表的欲望和展示、推销自己的成果及让更多的人知晓、共享的愿望。
基于我们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理解以及对网络环境、研究性学习、初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当前中学生心理特征的认识,我们认为在开展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在“最邻近发展区”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通俗地说,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是课内学习内容的引伸和拓展。仅停留在对课内学习内容阐释,肯定不足以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但远离课内的内容,目标过高也难以引起学生的研究冲动,而且也容易偏离当前的教学目标。这一点,在实践中,我们比较多的是引导学生以课本为出发点引出课题。比如,有学生结合《正确看待自己,增强自信》的学习,确立了《自信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这样课题。也有的学生由于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进而对与自信相关的意志产生兴趣,确立了《意志与自信关系》的课题。
二、凸显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分水岭。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首先是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时时注意挖掘和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其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学会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第三,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三、充分发挥相互协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材料和假设,进行协商和辩论,先进行内部协商(即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进行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现实的面对面的协商和网络网上的交流协商,如E—mail、BBS、聊天室等方式的协商)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一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个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因此组成研究小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三到四人为宜),共同完成整个研究过程。
四、全面优化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我们强调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研究学习,但并不排除现实环境,而是主张两者的互补。学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包括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上的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标(当然也是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在这环境里,学生在进行大量的文本阅读和超文本的阅读。而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和资源的开拓者—教师,对于信息资源应该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则应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尽可能给每一个小组指定一到两本权威性著作,然后是一些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方向(如几大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的特点、下载工具、相关网站、图书馆的相关书目、该课题方向的最新动态等等)。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研究性学习的乐趣,尝试到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越性,学会了如何收集、分析和选择信息,各种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一些学生的成果还在有关的报刊上发表了。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网络环境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陶晓涛 阜宁县益东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