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4:4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第一篇: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重庆邮电大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实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为加强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总则。

一、培养目标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掌握所从事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等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年限

我校研究生标准在校学习年限(学制)为三年,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两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六年。

三、培养方式

(一)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二)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导师应根据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出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研究生的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低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年。

(四)鼓励实行双导师制,一位研究生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研究生导师来自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专业人员。也可以根据研究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论文工作须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五)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设置应遵循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应充分反映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一)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每一位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规定修满不低于33学分的课程,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6学分。

(二)学位课:学位课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课程,是获取硕士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相关要求分别如下:

1、公共必修课:7学分;

2、公共基础课:不低于3学分;

3、专业基础课:不低于6学分。

(三)非学位课:非学位课程是根据各学科研究方向的要求并结合研究方向的特点,为研究生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以及为拓宽研究生知识结构、反映现代科技水平和学术前沿的课程等。非学位课包括专业课、自选课和实践环节,相关要求分别如下:

1.专业课:为保证研究生有必需的专业知识,根据研究方向设置的课程。专业课学分不低于4学分。

2.自选课:为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而设置,包括第二外国语、公共选修课和研究生导师允许的跨学科专业选修的课程。

3.实践环节(必修)

(1)实践:2学分

主要指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参与实践,并写出总结报告,由实践单位给出评语,通过者记2学分。

(2)工程或项目实践:2学分

主要指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参与具体的工程或项目,并写出论文或研究报告,由实践单位给出评语,通过者记2学分。

(3)学术活动:1学分

研究生应参加不低于6次的学术报告。

(4)文献阅读综述或行业分析报告:1学分

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基础理论、前沿技术或最新工程技术方法的国内外文献,文献数不低于25篇,其中中外文学术文献不低于8篇,并写出不低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或写出本行业的分析报告,或写出本行业现状及发展概述报告,由研究生导师指导并组织考核。

(四)其它

1.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

2.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研究生,应按本学院学位分委会和研究生导师的要求补修至少两门本学科本科生的核心课程,并将成绩报研究生部备案。补修课程只计成绩,相应学分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五、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内并结合开题报告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业务学习和科研能力等三个方面。其具体要求按《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管理办法》执行。

六、学位论文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1.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可以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

2.学位论文的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内完成,由各学院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后方能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应公开举行。

(二)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1.学位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重在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2.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原则上参照《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

七、其它

(一)研究生培养方案应每三年作一次全面的修订,由研究生部组织,各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具体实施,并由研究生部汇总上报校学位委员会通过后执行。

(二)本总则涉及的“不低于”、“不得超过”、“不得少于”、“至少”均包括本数。

二○一○年九月

第二篇: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重庆邮电大学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实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为加强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突出研究生的培养特色,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总则。

一、培养目标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年限

我校研究生标准在校学习年限(学制)为三年,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两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六年。

三、培养方式

(一)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要求研究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又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导师应根据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出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应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型、研讨型、实践型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指导方式上采取研究生导师负责制,提倡成立以研究生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共同进行指导,研究生应成为研究生导师科研课题小组成员之一。

(四)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包括课程学习、论文工作、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都要

注意培养研究生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设置应遵循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要以改革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优化知识结构为重点,重视学科间的联系、渗透和交叉,着力培育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注意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水平的区别与衔接。

(一)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每一位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规定修满不低于33学分的课程,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6学分。

(二)学位课:学位课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课程,是获取硕士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相关要求分别如下:

1.公共必修课:7学分;

2.公共基础课:不低于3学分;

3.专业基础课:不低于6学分。

(三)非学位课:非学位课程是根据各学科研究方向的要求并结合研究方向的特点,为研究生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以及为拓宽研究生知识结构、反映现代科技水平和学术前沿的课程等。非学位课包括专业课、自选课和实践环节,相关要求分别如下:

1.专业课:为保证研究生有必需的专业知识,根据研究方向设置的课程。专业课学分不低于4学分。

2.自选课:为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而设置,包括第二外国语、公共选修课和研究生导师允许的跨学科专业选修的课程。

3.实践环节(必修)

(1)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二选一):2学分

教学实践:主要是面向本科生的教学辅导工作,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可采取课堂讲授,教学辅导,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上机实习等多种形式,完成不低于32学时的工作量,由研究生导师给出评语,通过者记2学分。

社会实践:主要指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社会调查,参与工程或项目实践,并写出总结报告,由实践单位给出评语,通过者记2学分。

(2)学术活动:1学分

研究生应参加不低于8次的学术报告,其中一次为跨专业学术报告。

(3)文献阅读综述:1学分

理工类研究生: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国内外文献,文献数不低于25篇,其中中外文学术文献不低于8篇,并写出不低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由研究生导师指导并组织考核。

文史类研究生: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国内外文献,文献数不低于30篇,并写出不低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由研究生导师指导并组织考核。

(四)其它

1.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

2.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研究生,应按本学院学位分委会和研究生导师的要求补修至少两门本学科本科生的核心课程,并将成绩报研究生部备案。补修课程只计成绩,相应学分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五、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内并结合开题报告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业务学习和科研能力等三个方面。其具体要求按《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管理办法》执行。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其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应有必要的理论分析、技术路线、实现方法和创新见解等。

2.学位论文的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内完成,由各学院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后方能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应公开举行。

(二)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1.硕士学位论文应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研究生导师汇报研究进展,按时完成相应的工作。学位论文的撰写应按照《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标准》执行。

2.研究生到校外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研究生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一次向研究生导师汇报工作进展,按时完成相关工作。

3.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应按照《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

七、其它

(一)研究生培养方案应每三年作一次全面的修订,由研究生部组织,各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具体实施,并由研究生部汇总上报校学位委员会通过后执行。

(二)本总则涉及的“不低于”、“不得超过”、“不得少于”、“至少”均包括本数。

二○一○年九月

第三篇:重庆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细则

重庆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

工作实施细则

重理工学〔2012〕91号

第一条为了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高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和学校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培养目标

(一)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第三条培养方式

(一)实行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以在校为主的课程学习和在企业为主的实际课题实践训练相结合,既要打好课程学习基础,又要以实际课题带动专门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能力的提高。

(二)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合作导师参与课程教学、专业实践、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外合作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第四条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文件,也是进行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主要依据。

(二)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由学校统一安排,各学院(中心)根据国家和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相关要求,结合学科专业实际制定和修订。

(三)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科专业简介、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论文工作与要求、学位授予等。

(四)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严格实施。在运行期内需要微调的,由专业学位硕士点所在学院(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经专业学位硕士点负责人同意后,由学院(中心)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并报研究生处审批,报分管校领导批准。

第五条个人培养计划

(一)原则上以班级(培养方向)为单位制订培养计划,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二)研究生入学后2周内,在导师(导师组)指导下,按照培养方案和研究生自身特点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在“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提交后打印一式三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交所在学院(中心)保存、一份交研究生处备案。

(三)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一经确定,应严格遵守执行,一般不得变动。如确需变动,应由研究生在开学后2周内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导师组)、所在学院(中心)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第六条课程学习

(一)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研究生须按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

(二)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教学、成绩管理等具体要求按《重庆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与管理规定》执行。

第七条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至少8次,并填写学术报告记录册。同时,必须参加校级及以上学术科技活动至少1项。

第八条专业实践

(一)专业实践是全日制研究生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二)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的全日制研究生,不得进入学位申请环节。

(三)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实践具体要求按《重庆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规定》执行。

第九条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独立科学研究能力与应用现有的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研究生必须通过中期考核后,才能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一)中期考核与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对其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考核和评定。具体要求按照《重庆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执行。

(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研究生接受导师指导的重要环节,也是判断学位论文研究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具体要求按照《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实施办法》执行。

(三)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导师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具体要求按照《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规范》执行。

(四)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是对研究生在学期间培养质量进行的一次总结性考核,具体要求按照《重庆理工大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第十条为了加强培养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各专业学位硕士点所在学院(中心)须根据本细则规定,制定相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滨州医学院攻读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范文模版)

滨州医学院攻读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试

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及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不断完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适应临床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衔接,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特制定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试行)。

第一条 培养目标

培养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要求是:

一、政治思想。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二、职业道德。热爱医学事业,弘扬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恪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遵守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尊重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

三、专业能力。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疾病预防的观念,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与医疗团队协作能力、严谨的临床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医学科普传播能力,达到卫生部颁发的《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所规定第一阶段培训要求的临床技能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教学与科研。能够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指导带教工作;具备基本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性论文撰写能力;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外文文献资料阅读能力及一定的写作能力。

第二条 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一、培养年限:3年

研究生应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不允许提前毕业。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计划,须提前三个月由研究生提出申请,导师同意,经所在院(系)审核后向研究生处递交延期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延期;因学位审核不合格需延长学习时间者,须由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建议,向研究生处递交延期报告,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方可延期。延期期间所发生的费用自理。硕士生在籍时间不得超过5年。

二、时间安排:课程集中学习时间6周,临床训练时间不少于33个月。第二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第四学期初完成中期考核。

第三条 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课程分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求完成16学分,其中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4学分。研究生课程考试最迟应在中期考核前完成 14 学分。

研究生课程必修课成绩以70分为合格,≥70分可计学分;选修课成绩以60分为合格,≥60分可计学分。

必修课不合格需补考,选修课不合格可选修其它课补齐学分,必修课同一学期两门不合格,累计三门不合格按退学处理。

一、必修课 5学分

(一)公共必修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2.自然辩证法 1学分 3.公共英语 1学分 4.专业英语 1学分

(二)专业基础课 2学分

各二级学科应根据本专业特点及需要,从研究生处所列课程计划中确定能够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6-10学分的课程,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其中至少2学分课程。

(三)专业课 3学分

专业课的考核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1.由本专业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

2.由本专业指定参考书,供研究生自学,按二级学科命题考试;

3.本专业的经典理论著作或文献阅读,写出读书报告1-2篇(每篇1.5-3学分),由导师小组统一评分(每篇读书报告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读书报告如果被公开刊物接收并发表,每篇可按3学分计。

(四)学术活动 2学分

硕士生在校期间应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活动(包括国际、国内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科室内的学术交流等)以获取更多的科研信息,拓宽知识范围。

学术活动学分如下:

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学术讲座5次以上 1学分 在校或院系所组织的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0.5学分/次 参加全国、地区或国际学术会议 0.5学分/次 摘要被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接收 1.0学分/次 在全国及以上学术会议上展示论文或做学术报告2学分/次

硕士生在参加学术报告后,将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题目、时间填入《滨州医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表》,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签字认可,在申请答辩时,交各院系所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审核、备案。参加校、院组织的学术活动,需在研究生处、院(系)管理部门备案方予认可,参加全国、地区或国际学术会议者,需凭会议通知、参加证明方予认可。

二、选修课 4学分

(一)公共选修课 3学分 1.临床通用技术培训 1学分 2.临床医事法 0.5学分 3.医院感染 0.5学分 4.医患沟通 0.5学分 5.临床思维 0.5学分

(二)其他选修课 1学分

根据硕士生本人的基础、拓宽知识面和专业的需要,由导师和硕士生从研究生处所列课程计划中协商选修1学分。

第四条 临床能力训练

一、培训时间及方式:

临床训练时间不得少于33个月。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进行。

二、轮转方案及要求:

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进行。

三、考核与管理

考核主要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阶段考核、毕业考核。

(一)日常考核:

1.研究生应及时、如实填写《滨州医学院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训练手册》(以下简称训练手册),要求研究生详细记录在轮转科室收治病例的病种和例数,参与及进行的各种技术操作或手术名称,参加的病历讨论等等。各科室轮转结束时进行自我小结,认真填写轮转小结表,由各轮转科室指导教师及科主任审核签字,作为出科考核的重要内容。2.参加轮转的研究生工作日、假期安排,按轮转所在医院及科室相关规定执行。请假2天(含2天)由本人提出申请,轮转科室主任签字生效,并在《训练手册》上予以登记。2天以上者,由研究生所在医院研究生管理部门签字生效。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医院超过3天者,由轮转科室报告医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学校研究生处,视情节及原因给予扣罚奖金、延长及终止培训等处罚。

(二)出科考核:

1.每完成一个科室的轮转培训,必须进行出科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出科;不合格者,须补考,补考不合格者,须重新轮转。研究生每轮转一个科室,应对完成的工作量及工作质量做详细记录和自我小结;由科室负责人牵头组成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考核,并对研究生在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以及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评价,填写在《训练手册》上。

2.研究生在申请毕业考核前,应向所在医院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交本人转科的全部考核成绩及有关材料,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毕业考核。

(三)阶段考核: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阶段考核结合中期考核,在第四学期初进行,具体内容见《滨州医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办法》。

(四)临床能力毕业考核

1.考核时间:毕业考核在研究生入学后第五学期12月前完成。

2.考核目的: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考查研究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3.考核小组成员:由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5人组成。4.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临床技能考核(病历评估、病例考核、诊断治疗技术操作考核)、临床思维能力考核(采用病例答辩方式)、专业课考试、专业外语考试四个方面。

5.考核结果:

(1)考核优秀:即各项考核的平均成绩均在85分以上。

(2)考核合格:即各项考核合格(60分以上),未达到优秀水平。(3)考核不合格:即各项考核成绩中有一项在60分以下。合格者继续培养、不合格者延期毕业或终止培养。第五条 学位论文工作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第二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应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分析和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或应用前景;

二、学位论文可以是结合临床的研究论文,或病例分析加文献综述;

三、学位论文表明研究生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学位论文应达到本专业公开发表的刊物发表的水平;

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2万字左右,具体要求见《滨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

第六条 学位论文答辩

一、硕士生完成整个培养计划要求,可以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二、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由研究生申请,导师及导师组同意,研究生所在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并提出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和预答辩日期,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三、硕士学位论文需聘请与论文有关学科的(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专家2人进行论文评阅。论文评阅分署名评阅和“双盲”评阅两种形式,署名评阅由各院系所组织,“双盲”评阅由研究生处统一组织。评阅人应当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评阅人评语不允许打印。

四、论文要进行公开答辩。答辩委员会由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专家5人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1人。论文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须由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委员会设秘书1人,负责记录和整理答辩有关材料。答辩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2/3或以上同意为通过。如答辩未通过,经论文答辩委员会2/3以上成员同意,可在半年至1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五、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1.研究生管理部门或其委托单位致辞,介绍答辩委员会主席和委员; 2.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学位论文答辩;

3.导师(或秘书)介绍硕士生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入学年月、最后学历、职务、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必修课考试成绩,从事临床工作和和论文发表情况等);

4.硕士生报告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 5.委员会及与会者自由提问,硕士生答辩;

6.休会,答辩委员举行会议(宣读导师和评阅人的学术评语,根据研究生答辩情况进行评议,写出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议意见,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及是否建议授予学位进行表决);

7.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委员会的评议意见和答辩委员会决议 第七条 学位授予

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各项要求;完成《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和医院制订的培训计划,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发表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可申请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在最长学习年限内仍未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或(和)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者,取消申请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资格。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各分委会每年(上、下半年)召开两次会议,讨论学位授予及有关事宜。研究生应将答辩的全部材料、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论文复印件,报送各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由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交分委会进行学位授予资格审查。分委会审批后应于每年6月20日和11月20日前将申报学位材料及分委会意见上报研究生处,待提交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批。

第八条 研究生指导管理

一、成立硕士生导师组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原则。由导师和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3-5人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分工指导。导师组的职责是:

1.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监督检查其实施;

2.指导硕士生课程学习,根据研究生自身情况及科研工作需要制定课程学习计划; 3.审查研究生临床轮转(训练)工作情况。每月至少有两次与研究生面谈。要根据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具体指导;

4.专业课、专业外语及文献综述的学习指导;

5.指导、检查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指导学位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并决定是否同意为其提交进行答辩的申请;

6.教书育人,特别是研究生的思想教育。

二、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导师和导师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室培养条件和科研任务等,按照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对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临床训练、论文工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个人培养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两个月内订出,并由导师和导师组、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审查,研究生处对此项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把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加强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第九条 本方案适用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15级研究生开始执行,与滨州医学院原有规定相悖之处,以本方案为准。

第五篇: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470101作物

北京农学院作物学科是学校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学科之一。现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硕士点。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0%。导师队伍中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2人。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有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作物抗逆育种与品质改良和作物分子遗传与育种3个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豆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豆类育种、玉米群体改良、玉米遗传育种、小麦遗传育种、甘薯遗传育种和作物分子育种研究,以开展应用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学科立足北京都市农业,以京郊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为核心,为北京的创汇农业、籽种农业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

近5年,本学科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金桥工程一等奖、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昌平区技术推广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和北京市精品教材各1项。

作物学科在玉米、小麦、红小豆、甘薯、杂粮等方面,建有10个试验示范基地,在作物育种、良种繁育、生产管理、种子经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70102园艺

北京农学院园艺一级学科是学校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学科。所支撑的园艺专业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特色专业。现有果树学、蔬菜学和观赏园艺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果树学科是北京市级重点学科。园艺领域推广硕士在培养过程中,以构建园艺学科为主体的知识框架,侧重于交叉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和能力培养,为北京市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园艺领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园艺产后优质生态安全、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利用、园艺产业经济、设施园艺与工程、园艺园林设计、都市农业、植物保护等。园艺学科现有教授25名,副教授20名。博士生导师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3%。导师队伍中享受政府特贴专家4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6人,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4人,北京市名师1人,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1人。创新团队3个。

园艺领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等国家与市级在研科学研究项目共计58项,均是针对北京市农业研究为主的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与郊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5年来获市部级科技奖励4项,论著3部,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

园艺一级学科依托国家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方)、北京市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市农业应用新技术实验室、北京市植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果树重点学科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设备齐备并建立了配套的技术体系。

470104 植物保护

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一级学科是学校支持和发展的特色学科,所支撑的植物保护专业为北京农学院特色专业,并且正在申报北京市特色专业。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包括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和农药学3个二级学科。植物保护领域推广硕士在培养过程中,以构建植物保护学科为主体的知识框架,侧重于交叉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和能力培养,为北京市培养适应都市型的现代农业岗位需求、掌握植物病虫害诊断、测报、防治等高新技术,符合与都市农业技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要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植物保护领域主要包含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农药管理与安全应用两个研究方向。植保专业有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5名,高级实验师和实验师各1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人员10人,占教师人数的90%;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名,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3人,归国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人,青年骨干教师2名。导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先后共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20人,硕士研究生70人,在培养合格植物保护技术和管理人才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植物保护领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与市级科学研究项目共计20余项,主要是针对北京市农业研究为主的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与京郊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获各级科技奖励4项,论著3部,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

植物保护一级学科依托国家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方)、北京市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市农业应用新技术实验室、北京市植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果树重点学科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设备齐备并建立了配套的技术体系。校内具有教学实践基地,校外有1个市级人才培养基地,并与郊区县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能够满足培养综合能力人才的需求。

470105 养殖

北京农学院动科专业是学校重点发展学科。该学科共有教授1名,副教授5名,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齐全,设备先进。同时与美国宠物食品协会、华都集团、法国皇家宠物食品公司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办学的关系,有5家企业设立专业奖助学金。50多年来,为北京市培养输送高级农业科技人才3000余人,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北京市政府部门和农业科技战线上的骨干和专家,为北京市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学术上不仅拥有享誉海内外的老一辈专家、教授,而且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有2人获北京市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先后送百余人次出国攻读学位、进修、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目前,正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开展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承担并已完成的国家、市级科研和教改课题20余项,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有100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市级以上的科研成果10多项。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已成为北京市培养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高级应用人才的教学基地和科研中心。

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北京、重在应用的教育理念,培养高层次、多学科、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480200兽医硕士

北京农学院兽医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该专业学位依托北京市重点实验建设学科-临床兽医学和校重点学科-基础兽医学两个硕士点。学科内尚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实验室,中国传统兽医学国际培训中心,动物医院及标准的实验动物房,并有华都肉鸡公司,北京观赏动物医院等12个教学实习基地。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目前共有22名导师,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2名,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者占70%以上,目前有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重点科研项目30余项,在研经费1000多万元。学科内拥有流式细胞仪,核磁共振,荧光定量PCR,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机等大型仪器设备30余台(套),可满足实验需求。设有临床兽医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等方向,并在中兽医学宠物临床、人畜共患病研究领域有较好基础。与日本麻布大学有姊妹校合作关系。

主要招生对象:兽医(畜牧)专业一线工作的执法、检验检疫人员、兽药厂、畜牧兽医站、饲料厂、畜牧与水产养殖企业等工作人员及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

470110农村与区域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是北京农学院传统优势学科,也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所依托的农林经济管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并拥有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一个。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1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0%。导师队伍中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7人。经过30多年的建设,已构建了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农业经济管理硕士点、都市农业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国家林业局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及北京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6个科研平台。依托六个科研平台,形成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农村社会发展、农(林)产品市场与贸易和涉农(林)企业管理方向。学院近三年主持省部级课题累计40多项,其中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农业部课题4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局级课题20多项,科研成果采用共20项,经费达到531万元;荣获各级科技奖励20多项,其中“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效果与体系研究”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30部,主编教材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共600多篇。2008年学院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进集体”,有1人被北京市授予“服务京郊‘十佳’农

业科技工作者”。本学科立足北京都市农业,以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培养应用型、复合性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为根本任务、服务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为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为培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人才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有利保障。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将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北京、重在应用的教育理念,培养高层次、多学科、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推广和管理人才。

470107 林业

北京农学院林学学科是学校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学科之一。所支撑的专业有园林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林学专业。现有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个。林业领域推广硕士在培养过程中,以构建林学、园林花卉学科为主体的知识框架,侧重于交叉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和能力培养,为北京市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学科领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研究方向: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林木花卉栽培生理、林业生态工程、经济林、林木花卉景观应用等。学科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20名,具有博士学位15人。导师队伍中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2个。

林业领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学研究项目共计52 项,项目经费628万,多数是针对北京市林业、生态修复、园林花卉产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研究涉及的林木花卉有阿月浑子、观赏海棠、蓝莓、板栗、丁香、牡丹、八仙花、百合、一串红、火鹤、蟹爪兰、朱顶红、蝴蝶兰等,与北京市三农发展密切相关。5年来获各类科技奖励12项,发表科研论文265篇。

林学一级学科依托国家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方)、北京市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市农业应用新技术实验室和北京市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重点建设学科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设备齐备并建立了配套的技术体系。校内具现代设施花卉栽培实践基地30亩,苗圃基地20亩,校外有1个市级人才培养基地,并与郊区县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能够满足培养综合能力人才的需求。

完成学业达到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证书。470113食品加工与安全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学校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学科。现有“食品加工与安全”推广硕士点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位硕士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是北京市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共有教授7名,副教授12名,目前主持在研项目均是针对北京市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程、食品安全与控制及农产品资源利用为主的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食品科学系共有实验室面积3500平米,拥有仪器设备资产2000多万元。实验室建有饮料、葡萄酒、乳品等多条食品生产线,学校在广泛与郊区合作的基础上,在平谷、昌平、延庆、门头沟、房山建立了学校的六个基地。同时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食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兄弟院所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与北京市多家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和质检机构紧密合作,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活动,如北京红叶葡萄酒庄园、北京三元食品公司、天源食品公司、北京市第五肉联厂、北京市昌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等,为食品加工与安全学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北京、重在应用的教育理念,培养高层次、多学科、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470112 农业信息化

北京农学院农业信息化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新增的专业硕士点,是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而获得学校大力支持发展的最新学科之一。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11名。教师目前主持在研项目均是针对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农业信息监测控制、虚拟现实技术、农业网络与安全等为主的技术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共有实验室面积2300平米,拥有现代化的、满足实验实践教学需要的信息技术仪器设备。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广泛与郊区合作的基础上,在延庆、门头沟等区县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在北京农林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同时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兄弟院所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为农业信息化学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业信息化学科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及信息资源管理3个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现代农业的农业信息监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精准农业、农业网络与安全等研究,以开展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为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北京、重在应用的教育理念,培养高层次、多学科、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下载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2009年05月20日 13:33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适用于法学专业毕业生) 一、培......

    北京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 一、学科简介 其他单位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人,副高级职称人......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 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

    自筹经费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专业学位

    自筹经费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专业学位)甲方:山东大学 乙方(考生):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甲方决定招收乙方为2011级自筹经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

    专业学位与全日制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专业学位与全日制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一、什么是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有哪些特点?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计划一、研究生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行教学安排、教学检查、质量评估等的重要依据,研究生毕业后,将装入本人档案和存入科技档案室,请认真填......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汇报

    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汇报 一、认识 培养目标的定位 1、 中学物理教师 2、 与其他类型。。。。。。比较 (1)与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全日制、3年、学术型) 相比 *......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以培养临床高级专业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