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大力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纪实

时间:2019-05-14 14:5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县大力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纪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县大力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纪实》。

第一篇:XX县大力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纪实

加强磷矿资源管理 做大做强磷化工产业

——YA县大力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纪实

近年来,YA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磷矿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指示精神,大力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推动磷化产业“链式”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磷化产业已经成为YA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构建和谐YA发挥巨大作用。

立足资源 谋科学决策

YA县磷矿资源是YC磷矿的重要组成部分,累计探明磷矿石资源储量YY亿吨,磷矿开发较早,磷化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过去磷矿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受“有水快流”思想影响,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混乱。二是采富弃贫,损失严重。由于缺乏选矿,中低品位磷矿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三是采矿与加工严重脱节,县内绝大部分磷矿石销售到省外和出口。四是产业发展滞后,磷化工产业规模小、产品单一。以销售高品位原矿为主的磷矿资源粗放型开发利用,造成效益中心外移,资源优势远远没有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全县人民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资源危机,警钟长鸣。YA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痛下决心,果断决策。2005年,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直接牵头,组织专班,对全县磷矿开采企业和磷矿深加工企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随后,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统一思想认识,学习了省市关于磷矿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指示精神,研究YA磷矿产业发展措施,制定了YA磷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相关措施。

2005年6月13日,“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动员大会”隆重召开,县委、县政府做出了重大决策:即: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磷矿资源开发利用实行严格的政府调控和政策引导,最大限度地减少磷矿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提高磷矿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努力做大做强磷化工产业,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YA县成立了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县长任办公室主任,从全县抽调精兵强将具体开展日常工作,拉开了YA县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帷幕。

珍惜资源 强科学管理

在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过程中,YA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珍惜资源的思想,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资源管理为主线,推动磷化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整顿矿业秩序。为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YA县采取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大力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去年以来,全县共查处违法开采案件10起、非法运销案件15起,依法处理30人,封闭硐口33处,拆除矿仓8处,取缔非法货场6处,没收矿石300余吨,依法处理相关企业4家,维护了正常的矿业秩序。

推进资源整合。按照“优化布局、规模开采、产业结合、集约利用”的原则,对磷矿开采企业进行改造提高和整合集中,对各矿区的磷矿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整合,县内磷矿开采企业由2002年前的125家减少到目前的66家,规划到2007年减少到13家,2010年整合为10家,矿山开采规模均达到10万吨以上。

实行全层开采。实施磷矿全层开采是合理开发、节约资源的关键。全县磷矿开采企业在2006年6月前,按照统一要求,重新编制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今年上半年,YA矿业公司、和HUAG集团等磷矿企业开始实行全层开采,对中富矿、下贫矿分层爆破,对采出的中低品位矿石人工筛选,按品位分级存放,降低了采矿贫化率。目前,全县已采出五氧化二磷含量24%以下的中低品位磷矿石20万吨,资源回采率得到明显提高。计划从2007年元月1日起,在全县全面推行全层开采。实施全层开采后,全县磷矿山服务年限将从目前的10年延长到40年。

严格总量控制与运销监管。为遏制资源过度开采、原矿无序外销行为,努力延长矿山服务年限,YA县采取多种措施,严格管理。一是计划开采,控制总量。按照省市下达的磷矿石开采计划和县内磷化工企业用矿需求,合理确定全县年度开采总量,把开采计划分配到每家采矿企业,采矿企业按计划开采。二是设站管理,凭单准运。投资200多万元在磷矿区新建了YC市矿产品运销监督管理站,安装了磷矿运销监督管理网络系统,对运输磷矿石的车辆实行实时动态监控,严格执行磷矿产品准运制度,据实过磅,坚持矿随单走、一车一单、凭单放行。三是搞好跟踪服务,加强用矿监管。向磷化工企业派驻驻厂员和不间断巡查,采取“磷矿石深加工企业按期申报需矿量、合理核定用矿量、准确核实进矿量、严格控制发票量”的办法,防范磷矿石深加工企业购进原矿后再贩卖原矿。

治理矿区环境。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矿山环境污染治理三年实施规划,分期分批对全县矿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整顿,努力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全县累计投入矿区环境整治资金300余万元,治理环境污染16处。磷矿开采企业乱倒废渣、乱排废水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矿区环境逐步好转,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综合效应日趋显现。

盘活资源 促科学发展

产业发展不够是制约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只有在产业发展上大做文章,才能实现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质”的突破。YA县以厂矿联合体为核心,坚持 “采选结合,矿肥结合,矿化结合,肥化结合”的发展方略,以政策引导、政府调控为手段,大力推进磷化工产业发展。

一是制定产业规划。全县把磷化工列为工业主导产业之首,把磷矿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十一五”规划中最重要的战略要点,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332”产业格局的远景目标,即全县形成年加工300万吨磷矿(富矿100万吨、中低品位磷矿200万吨)的生产能力,磷化工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

二是大力发展选矿。实行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是磷矿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为支持和鼓励新上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项目,YA县采取奖励开采运销指标、保障原矿供应等优惠政策,引导和激励矿山企业新上中低品位磷矿石选矿项目。目前由YA矿业公司等磷矿开采企业共同投资5.2亿元,新建的年处理中低品位磷矿石90万吨选矿的磷矿石综合开发项目,已经建成投产;由XY集团共同投资4亿元,新建的年处理中低品位磷矿石60万吨的选矿和磷复肥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两个公司达产后,将形成年处理中低品位磷矿石150万吨、年生产磷酸一铵40万吨、硫基复合肥30万吨、氮磷钾复合肥30万吨的生产能力。

三是深化产业发展。为节约土地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产业规模效益,YA县要求新建或扩建磷化工深加工项目选址在YA工业园内,而且环境保护必须达标。支持和鼓励磷化工骨干企业挖潜改造和新办深加工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强化产品开发力度,优化产业结构。目前,XXGS在投资2.4亿元建成投产30万吨磷酸一铵项目后,又投资3000万元新建了年产30万吨高效复合肥生产线;YCYA化工公司新增投资7500万元,建成了年产黄磷7500吨的5号黄磷炉和年产1万吨六偏磷酸钠项目,并在2006年10月与YC顺利实行厂矿联合体。全县磷化工产业呈现出了资源利用集约化、产品结构多元化、生产工艺精细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YA县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工作通过扎实稳步的推进,磷化工产业呈现出“三减三增”的良好发展局面:

2006年,磷矿开采企业由@@家减少到%%家,磷矿加工企业由TT家增加到pp家;出境的原矿大量减少,县内磷矿石年加工能力由10万吨增加到70万吨;今年元至11月份,磷矿石开采量比2004年减少50%,磷化工产业上缴税费pppp万元,比2004年翻两番。

第二篇:在全县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11月13日)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全县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会议,是在继去年11月13日召开的全县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动员会议,全面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后的又一次重要的会议。从去年的11月13日到今天,时间只过去了短短的12个月,但是,磷矿资源的战略地位日趋明显、磷矿资源的保护工作日益得到重视、磷矿资源的开采、运销秩序根本好转!在此,我代表县国土资源局向支持我县磷矿资源合理利用的县直有关部门、镇人民政府和全县磷矿开采、加工企业表示真诚的感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就当前磷矿开发秩序、磷矿全层开采、厂矿一体化等问题做个简单的发言。

一、正确认识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成绩,高度重视磷矿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磷矿资源是我县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磷矿采掘业是我县工业的一大支柱产业。为合理利用磷矿资源,规范我县磷矿管理秩序,实现依法办矿、科学采矿、安全生产、保护环境,促进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去年以来,我县加大了磷矿监管力度,取得了一些成绩,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矿产资源储量消耗过快。为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一些矿山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厚弃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二是资源利用水平仍然不高。绝大多数矿山还停留在卖原矿上面,对加工磷矿石、利用低品位矿石等问题考虑很少,尽管一些矿山企业正在着手开展中低品位磷矿石的选矿工作,但是,大多数企业仍然在观望。三是矿山环境问题日趋恶化。采矿形成地质灾害险情时有发生,废石到处堆放,矿山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亟待改善。四是违法采矿时有发生。当前少数矿山存在越界采矿现象,个别矿山企业越过法定的矿区范围布置巷道,越界开采磷矿石,尤其在一些矿区范围相临的矿区,相互越界采矿保安矿柱,还形成了安全隐患,甚至发生了多起纠纷,引起人员冲突。去年在秦家村等村发生无证采矿多起,违法面很大,打击力度仍需加强。五是部分矿山欠缴矿产资源补偿费严重,侵害了国家收益。同时,磷化工企业在资源配置上还不够合理,原料短缺严重,已经对磷矿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在磷矿石的运销秩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无准运单运输,冲卡,严重超载等。

二、认真抓好磷矿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

(一)采取果断措施,坚决遏制乱采滥挖行为

要加大对无证采矿、越界采矿、以探代采以及非法转让采矿权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按照矿产资源法从重从快处罚。要结合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要求,切实加强对磷矿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凡随意乱开井口、不按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设计采矿的,就是典型的乱采滥挖行为,要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报请省厅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对矿山执行开发利用方案或开采设计的情况进行统一检查,对随意布置巷道和中段,严重超设计规模开采的,责令停产整顿;情节严重的报请登记管理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

(二)加强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缴工作,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

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的制度和规定,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和规定的费率计征补偿费和价款。本来去年我县磷矿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总体上说是比2004年明显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瞒报销售收入、拖欠补偿费等问题。今年,我局将对历年欠缴、少缴的,进行清理;对个别拒不缴纳补偿费的,要按照规定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报请登记管理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

三、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磷矿管理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推进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一)加强矿产品准运管理,建立正常的磷矿石流通秩序

按照省政府270号令规定,为遏制磷矿开采过量,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磷矿石运销监督管理秩序,一要坚决执行开采规模总量控制。所有磷矿企业,要按照下达的指标开采销售,不得超指标采矿。二要坚决执行矿产品准运单使用制度,对无证运销、重复使用准运单、私自印制、未按规定使用准运单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三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无湖北省统一印制的矿产品准运单、运销的矿石数量、到达地点和时间与准运单是否一致等。对非法运销的,扣减计划量;对严重违法的,停止其矿产品准运单的发放;对弄虚作假的,严肃查处。

(二)加快实施全层开采进度,节约利用资源。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磷矿资源管理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我局在去年9月就下发了《关于磷矿开采企业实行全层开采的实施方案》,要求磷矿企业在今年3月31日前完成全层开采的开发利用方案的修改编制工作,在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层开采。在这强调四点:一是明确全层的概念:我们讲的下贫矿包括一层页岩一层磷矿石的条带状矿石,这与我们很多企业讲的下贫矿有本质区别。我们很多企业老板说的下贫矿仅仅为中富矿的底板下面的那层30公分左右的矿石,把这层矿石下面的那层1米多厚的下贫矿根本就没有考虑进去。而我们所提倡和要求的开采的下贫矿是包括下面的这层1米多厚的矿石的,希望矿山企业在今后的全层开采活动中,将可以开发和设计开发的矿石开采,否则就是没有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开采。二是抓紧编制新的开发利用方案。经过几个月时间,我县绝大多数磷矿将修改的开发利用方案上报到我局,但是仍有少数几个矿山没有完成方案的修编工作。请尚没有完成此项工作的企业,迅速与有资质的单位联系,抓紧完成修编工作。三是按时实施全层开采。明年1月1日起,磷矿企业必须按照批准的全层开采方案实行全层开采,采出的矿石要分品级存放,减少贫化率。四是从严查处乱采滥挖行为。对不实行全层开采的企业,一律视为乱采滥挖,将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将吊销采矿许可证。

(三)尽快推进厂矿一体化,完成磷矿资源的整合工作。

根据《全县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和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县所有磷矿开采企业必须完成与县内磷矿深加工企业的资源整合工作,形成厂矿一体化基本格局。为加速推进磷矿资源整合,促进县内企业厂矿一体化尽快落实到位,一要明确整合标准:

(一)实行资源整合的县内磷矿开采企业和磷矿深加工企业均必须具有工商管理注册登记,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双方交叉持股必须是法人股。

(二)磷矿开采企业只能化工公司、复肥公司等县内磷矿深加工企业实行资源整合,厂矿对接。

(三)磷矿开采企业与磷矿深加工企业必须进行实质性股份合作,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实行资源整合、厂矿一体化。

1、磷矿开采企业在规划区域内独资新建磷矿深加工企业;

2、磷矿深加工企业必须购买、兼并至少一家矿山开采企业,或者吸纳开采企业40%以上的股份;

3、磷矿开采企业拿出本企业40%以上的股份与磷矿深加工企业合作;

4、磷矿深加工企业与磷矿开采企业交叉持股的,必须在相互持有股份价值相等的基础上,按自愿、公平的原则增加持股份额。

二要抓紧开展企业申报。磷矿开采企业和磷矿深加工企业要按照磷矿资源整合标准,完成资源整合申报工作。根据各自整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向县磷矿办提交《厂矿对接协议书》、工商营业执照、资源整合方案等相关材料。

三要积极准备落实。磷矿开采企业和磷矿深加工企业,依据磷矿资源整合认定标准认真准备,查缺补漏,把资源整合、厂矿对接工作各项计划方案落实到位

四要加强组织检查。今年上半年,我局将参加由县磷矿资源办公室牵头的组成远安县磷矿资源整合检查小组, 对所有磷矿开采企业和磷矿深加工企业资源整合情况进行检查,形成检查报告。凡逾期没有完成资源整合的磷矿开采企业,将停止磷矿石销售计划的发放,重新核发相关证照,达不到省、市规定的一律关闭。

同志们,加强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全面建设我县工业经济强县的现实需要和全县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县国土资源部门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磷矿资源管理的职责,进一步加强矿业秩序的整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磷矿加工产业做大做强,使磷矿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磷矿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篇:浅谈林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目录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1

二、可持续林业的概念„„„„„„„„„„„„„„„„„„„„„„„„1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1

四、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现状分析„„„„„„„„„„„„„„„„„„„„1

(二)我国森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

五、加强森林保护的战略对策„„„„„„„„„„„„„„„„„„„„„3

(一)增加林业资源„„„„„„„„„„„„„„„„„„„„„„„„„3

(二)造一支善管理懂政策会宣传的护林人员„„„„„„„„„„„„„„3

(三)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3

(四)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4

(五)抓好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4

六、结束语„„„„„„„„„„„„„„„„„„„„„„„„„„„„„5 参考文献„„„„„„„„„„„„„„„„„„„„„„„„„„„„„„7

浅谈森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内容摘要】森林资源保护是新时期促进林业发展的最新标志和特征,是实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对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植入到森林资源保护中,已是当前我们所迫切需要做的任务。通过对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分析,探讨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以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可持续;开发利用

森林资源是环境中人类可以利用并能产生物质财富的总和。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往往会对环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

森林资源从广义上讲,即森林生态系统中一切为人们认识,并具有一定效益的物质,均属于森林资源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从这一规定可以理解为森林资源主要是指各种林木、林地以及野生植物、动物资源。

二、可持续林业的概念

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工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四、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林木资源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国的森林资源总体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现象,并且近年来,由于无节制砍伐现象的存在,森林资源在逐年的减少,这对人类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森林资源保护的针对性不强,措施不够完善,虽然我国明确提出 1 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保护过程中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还是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森林资源涵盖的内容很多,保护的措施也不尽相同,不能采取整齐划一的方式制定统一的保护措施。虽然《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行政法规都提出了保护森林资源的有关要求,但是具体的执行措施,特别是监督机制尚不够健全。木材凭证限额采伐制度执行难度大,在一些偏远的林区,森林年采伐限额的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林区农民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林木上,从而超限额、违规采伐限额较为严重,林区面积较大,在监管上又存在着漏洞,所以一部分林农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视国家法律法规。

(二)我国森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建设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要不断完善和建立资源管理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完善法规,做到以法治林。

(2)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完善林政稽查队伍和木材检查站的规范执法,改善护林队伍办公条件。同时建立林地林权、森林资源、退耕还林档案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林政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资源监测,逐步实现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决策水平。

(3)林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少专业人才,在众多员工中,大多员工的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水平不高,这就直接影响到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要严格森林资源限额管理,严格“三总量”控制。

(5)积极开展林政执法检查和林区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6)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林地保护和绿化祖国不能只靠几个部门、靠少数人来实现。必须进行全民动员,对群众的宣传应该广泛利用电视、粘贴标语、广播、村规民约、召开村民大会和报纸等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宣传绿化的意义和我国的林地保护政策,特别是在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进行一周集中宣传,让人人都能受到教育,森林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群众的森林保护意识。

(7)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努力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8)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认真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综合协调运用营林、生物、基因、人工、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着力促进森防工作由重防治向重预防战略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由以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林业有害生物功能,提高预防和消灭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这五大体系建设。

(9)提高森林保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签订《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及《森林资源管护合同》。认真贯彻落实“六定、两落实”制度(定四至、定面积、定人员、定责任、定报酬、定期考核、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人头)。对每个村的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组长进行包片划分管护区域,护林员对林业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也是加强森林保护的有效对策。

五、加强森林保护的战略对策

(一)增加林业资源

要不断提高森林的质量,增加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森林资源的内涵。采用现代林业管理手段与技术,根据森林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通过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补植来保证目的树种的更新,并提高林地的利用率;通过及时抚育和对不符合经营目的的林分进行改造,以调整树种成分、改善林相结构和促进林木生长,从而提高林分质量、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坚持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逐步调整树种结构,在树种安排上以培育短轮伐期和生产中小径材的树种为主,适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大径材和珍贵树种,做到短、中、长期兼顾。

(二)打造一支善管理懂政策会宣传的护林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负责护林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在大面积林区增加护林设施,加强护林保护;督促有林的和林区的基层单位,订立护林公约,组织群众护林,划定护林责任区,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护林员。护林员可以由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委任。护林员的主要职责是:巡护森林,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对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护林员有权要求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护林员的聘用要经过联村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以及村民开会集思广益后选出有责任敢担当的人员来管理全村的林区,根据各村实际如实增加护林员的数量,聘用后,林业主管部门以及村委要强化监督和管理护林员,建立健全各项约束护林员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加强护林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

(三)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二十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林区设立的森林公安机 关,负责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保护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范围内,代行本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经业务、懂法律、敢管理的队伍,不仅要熟悉林业的基础法律法规,还要强化林业执法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努力提高执法的业务水平,同时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充分了解各项政策法规。

(四)、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1)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拥有、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工作机制,落实人员。以乡镇为主体、村组为根本、农户为关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着力将责任落实到农户和山头地块。

(2)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利用标语、倡议书、巡逻车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贵州省森林防火条例》等的宣传,使护林防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严格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在森林防火期间要坚持24小时领导值班制度。(4)完善应急预案。乡镇要结合实际及时修订完善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乡镇要建立一支30人以上、村级要建立一支20人以上、组要建立一支1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应急分队;积极开展必要的培训和演练。

(5)强化火源管理。制定林区火源管理制度,重点林区设卡把关,加强巡山护林,杜绝违规用火,定期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深入林区明察暗访森林防火工作,促使各项森林防火措施落到实处。

(五)抓好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1)、扩大木质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资源有限的国情下达到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其重要途径就是扩大木质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木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多层次的,包括原木和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它不仅可提高木材价值,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而且又是对森林的直接保护。

(2)、开发非木质森林资源。

非木质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木质林产品丰富,经济价值十分可观,是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非木质林产主要包括纤维产品、食用产品、药用植物产品和植物中的提取物以及非食用性动物及其产 品。

(3)、合理利用林地资源。

按照经济和生态效益优化的要求,充分利用林木、林地为主体的自然资源,对林地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发展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实行林农结合、林牧结合、林经结合。由于岗前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难以满足生态需求,在这些供需关系中,供给不足是突出的、主要的。应破除传统林业经营思想,按照森林资源的经济、生态双重功能和社会结构性需求,根据“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原则,采取分类经营的策略重新构造森林经营新格局,是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对策。“分而治之”,就是对森林资源采取划区分片经营,靠少量林业用地集中进行木材培育,承担起全国所需的大部分木材的生产任务,从而把大片森林从沉重的木材生产负担下解放出来,保持其相对稳定性。这样既解决了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又为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并为林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可靠的原材料基地。

(4)、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和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景色、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以及文化特征为目的的、有助于自然保护的高级旅游。生态旅游是强调社会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和自然保护密切结合的产物。森林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又为其他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提供良好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最终产品为龙头,建立将森林培育、资源开发、产品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综合生产部门。因而要理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搞活。同时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经营,走林、工、商、特、农、草等多种组合型经营体的道路,解脱林区人口超负荷压力,把利润反馈给林业以扩大再生产。为此林业生产应针对原来单一生产及林木培育与加工之间产业分割的弊端,冲破旧经济体制的束缚,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林产工业为龙头,建立林工副贸结合和经营一体化的新型产业结构。

结束语

我国林业存在着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供需矛盾在总量和结构上日益突出,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和环境服务功能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森林资源保护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改革森林资源保护及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已经是各级政府和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总而言之,自觉的提高生态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以及生态消费观,自觉争当保护森林资源的卫士,积极踊跃举报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 为。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森林、呵护绿色、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共创山更清、水更秀、天更蓝、地更绿的美好家园,为共建和谐新林区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刘安:最新林业资源保护专项整治与违法行为认定查处工作标准实施依据 及案例分析[M].长春: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年7月64-65 2.郭林.秦可东:生态型林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实务全书[M].吉林:吉林电子出版社.2003年10月195-198

第四篇: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及对策

论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及其对策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如何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已经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本文根据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生态环境脆弱程度将森林划分为天然林、公益林及人工林,同时,描述了以上三种森林的质量状况,简略分析了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并从高新技术的使用及参与森林资源数据库建立、有的放矢,综合提高、全民参与机制的建立、建立土壤数据库,、生物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及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面对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及对策做了相应阐述。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发展;天然林;公益林;人工林

森林被喻为地球的“心脏”,每天约消耗掉39.9亿吨二氧化碳,泵出27.9亿吨氧气;森林就像一个天然的屏障,竭尽所能的减少如二氧化硫、有害菌及微生物、噪音、粉尘等对人体的伤害;同时,还担负着环境气候的调节、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维持物种丰富度的生态责任;除此之外,它还为人类提供木材、药材、果类、草料等生产生活材料。然而,近25年来,全球森林面积消失了1200多万平方公里,比中国领土面积还大近三分之一。地球已经开始“心力衰退”:气候异常、物种减少甚至有的可能已经灭绝、水土侵蚀及水土流失等现象愈发突现„„。如何保证森林在维持自身小系统和大循环平衡的前提下提供人类必须品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讨论研究的热点,而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及焦点已经上升到亟待解决的新高度[2]。

森林可持续经营定义:就是为了获得森林在质量和数量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的同时持续地满足人类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而采取的经营措施[3,4]。

1.中国森林现状

1.1 中国森林覆盖率变化

森林资源第八次清查数据显示,我国森林面积总体是呈现出数量和质量双增长的阶段。

[5]虽然如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却一直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一是因为我国是农业发展国,为了满足农业生产,以毁灭林地方式进增加农业耕地面积;二是我国是封建君主社会,历代君王及权贵都会首选大径级有价值的木材兴建土木;朝代更替,耗用大量原始森林制造冷冰器。据中国林学会回推分析,到2000年前的汉朝时期,森林覆盖率已经降到50%以下,而到明末清初时,森林覆盖率已经下降到21%【6】;三是近代历史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日两国的战争、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也耗损了大量森林。70年代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6%。从古至今,虽然历朝历代也有对森林进行过保护,也进行了营林,但终究经验不足,认识不深,森林的缓慢增长难敌森林破坏的进度。1.2 中国森林质量概况

中国森林质量总体较差,本文根据森林的生境脆弱程度,将森林划分为天然林、公益林及人工林。

我国现有天然林分布不均,破坏程度高,北方大径级高价值的林木已经所剩无几;南方则以中低产林改造为“合理”借口,将可触及的天然林或是皆伐或是择伐,导致除了远不可达的林地之外,人力可及范围内的天然林基本都遭受了破坏。最终,影响和降低了整个天然林的生态作用[7]。

公益林作为保护脆弱生境的天然屏障,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旨在对公益林进行保护及开发。但目前,法律及保障措施都还不健全,很多距离村庄近的公益林被盗伐;补偿机制只针对数量补偿,没有进行质量补偿;公益林中天然林占比少,树种少,组成简单,有些地方没有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乡土树种,导致造林不成功。再者,我国公益林经营管理粗放,没有根据其功能进行适宜的经营措施,同时也缺少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当下,我国公益林承担的生态和社会功能已经超出了自身创造的能效。如何通过合理的经营措施来迅速提高公益林的综合效益,是比扩大面积更实际和更突出的问题[8]。

人工林作为近十年来林业发展的功臣,为我国的林业及林业产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快速发展之下的环境生态等问题就暴露了出来:采伐周期短、纯林面积过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变弱[9]、经营方式粗放,采伐方式单一,基本是皆伐、清山整地方式不佳,导致土壤养分只有输出,而后果就是不停的施肥以维持表面地力、过分注重生长量,而忽视环境的自然演替,导致人工林内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群落类型少、土地退化、土壤板结,病虫害越发严重。以上的情况带来的经营结果就是人工林的单位面积产量越来越低,而且,由于长期单一树种循环种植,导致树种的抗逆性减弱。会影响干形、及通直度,最终导致材质差。

2.可持续经营战略及对策

10]2.1高新技术的使用及参与森林资源数据库建立[

如今,世界各国在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入都有所增加,林业领域所使用的高科技也越来越多。都致力于节省人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干扰、提高森林的生态作用及产量。在调查和监测方面,有通过对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来对森林进行资源判读、林木树高模型建立、生长量调查等[11];随着无人机的产生,林业调查中,如火灾监测、森林资源调查、伐区调查、森林结构、病虫害等监测等都已广泛使用无人机;在外业调查中,全站仪、MINI超站仪、三维激光测树仪等高精仪器的不断改进和更新,为外业调查提供了便利。但由于以上技术还不够成熟,还不能达到林业工作者要求的程度,比如遥感影像数据成像过程中干扰情况去除、无人机续航、全站仪体积大、重量高、精度有限、MINI超站仪中心位置的变化会引起误差变大、没有输入功能等问题有待解决[12]。目前,针对国内森林资源方面的数据库还没有建立起来[13]。想要实时监测和提取某森林的信息情况也还没有实现,因此,在未来林业可持续发展中,高科技经营必然替代粗放经营模式,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北斗、高分三号的分辨率都非常高,可达到1m。如此高精度的数据,完全可以满足全国范围内林业资源数据库的建立。该数据库一旦建立,那么,森林资源监测就会24小时进行,与GIS结合后,不仅可以呈现实时森林动态图,还可对森林动植物、生态环境、土壤、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森林质量进行对比监测。以达到林业信息一体化,为林业管理者提供造林、经营、管护、采伐决策支持,同时,也为较正我国当前的林权证提供数据保证。也为未来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14]。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建立耗时大、工期长,但受益面广、是一劳永逸的工作。2.2 有的放矢,综合提高

针对当前我国天然林、公益林、人工林的问题,要从经营技术和管理方法、科技投入、健全法律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林业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能。

天然林现在是全面禁止采伐。这样一来,天然林基本就被边缘化了,只要没有人去乱采伐就行。但实际上,对于当前我国天然林质量如此差的现状,放任不管是不行的。要进行适当的人为干预,对此,要对天然林进行全面勘查,这就需要借助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帮助。将天然林根据质量标准划分等级,根据等级区别,将质量最差的天然林由近及远进行清理采伐,伐去死的、病的、差的植株,补种优势树种或乡土树种。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标准、配套法律,防止出现早些年的中、低产林改造时,将好的天然林当成差的以谋取利益。当然,要进行这一巨大工程的前提是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天然林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却是势在必行。在天然林经营过程中,利用GIS及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可视化目标数林分作业辅助设计系统[15],同时建立天然林林地档案信息,并制作出每株树的位置图以统计林分,模拟系统可进行树种标记、非保留木采伐及更新标记,为天然林经营提供决策支持。

对于公益林,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安全成为时代主题。如何营造稳定的、健康的、合理的生态林成为关键。我国的木材需求量大,木材供应严重不足,如何使公益林在满足生态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供木材产品也是重要课题。首先要提高公益林质量和数量就要拉大缓冲区,增加横向和纵向补偿,使公益林自身造血。同时,科学种植,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及草本,实现生态系统稳定均衡,以达到人们赋予该公益林的生态作用。其次,要增大树种结构,根据公益林所处位置和承担的功能不同,进行不同的经营管理措施,如补植、去病株、促根、矮化、去枝丫、施肥、防火等,优化景观以达到优美及独特性[16];再次,加强和规范法律,减少偷伐盗伐及自我毁林及烧林现象;最后,我国对于公益林树种的遗传改良方面研究当前还是较少的,要加强针对多功能防护树种的研究,尤其是加强乡土树种抗逆性及新品种的培育,加强引种驯化实验,提高遗传多样性的探讨理论研究等,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公益林树种基因窄化问题,推动公益林快速、可持续发展[17]。我国人工林的发展迅猛,但问题重重。就轮伐期问题来讲,在原产国澳大利亚,桉树轮伐期相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长的,浆材最早皆伐年龄在10年,最晚20年;锯材最早皆伐年龄 为25年,最晚为45年[18]。根据经营需求,浆材在种植过程中不进行间伐,而相反,为了获得大径材,锯材一般都会进行两次间伐。澳大利亚桉树采伐时,以获得浆材为主的林木平均蓄积量为206.5立方米/公顷,以获得锯材为主的林木平均蓄积量(含间伐蓄积量)为499立方米/公顷。而中国桉树,除广西钦州某公司的桉树是以制浆为主,其他大部分公司的木材则是为了做锯材,但皆伐年龄基本为5年,皆伐时的平均蓄积量115立方米/公顷,明显低于澳大利亚。两国的林业发展状况说明,澳大利亚为了更合理的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及地力,采用了长轮伐期经营方式,而国内为了利益最大化,采用有赚即采的经营模式。

对于轮伐期的问题,有学者表示,桉树在中国生长期如果延长,即会空心。对此,为什么在原产国不会,在中国会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是不是品种问题?会不会是一种病?也可能是经营管理问题„„总之,经营期需要延长是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因此,应该加大科研投入,找到和解决增大轮伐年龄的症结。对于当前我国木材资源匮乏的现状,一刀切的将采伐年龄提高到十年或几十年,是非常不现实的,但循序渐进这一原则是可行的。另外,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采伐作业的指导、监督和验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乱伐及过度伐的查处,同时,取缔非法收购窝点及加工场所

[19]

。在南方,人工林种植范围虽在营林规划里有明确规定,超过35度的坡度不可以种植人工林,但综合前几年的外业调查来看,40度以上的人工林经营都是常有的事。因此,规范种植也是未来人工林发展必须要做的事[20]。根据我国南方山地的特点,在坡度较大,山体2/3以上的部分种植乡土阔叶树,营造近自然林,山体以下种植人工林,进行一山两经营,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及起到对林地内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同时,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可以考虑林下种植,如草药或者禾本植物,以增加土地利用率,实现多功能林业及近自然林的协同发展。再次,加强调研和科研,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一旦有新品种,就会一股脑的种植新品种,不考虑实地情况和立地条件,导致造林不成功。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立地条件等建立林业科学研究产业基地,找准品种,适当营造,以观后效,如不适宜则及时调整,像美国罗斯福防护林的建造一样,在种植中校正修改,改造自然的同时顺应自然才会得以成功。2.3 全民参与机制的建立

林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环境可持续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林业资源在改善人们生活居住环境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是林业资源间接和直接的受益者,也是林业建设的主力军

[21]

。要动员全民参与林业发展的主流中来,让人们认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增加全民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做到全民参与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在公共宣传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切身体验环境优美带来的生活享受,从根本上转变“与我无关”的观念。二是民众参与政策决策。在制定有关林业政策法律时,能听从广大民众代表的心声。三是从教育角度,提高全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加强林业基本常识。四是实施森林认证。森林认证过程是公众参与的过程,进行森林认证本身可以提高林木的附加值,也增强了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了企业形象,同时,提高 了林业单位的经营水平。2.4 建立土壤数据库

根据研究角度不同,有人将土壤定义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促进动植物生长、维持环境水平、保护生物健康的能力[22],也有人认为土壤健康问题不单纯是土壤本身,还应纵观地上植物的健康[23]。可见,土壤的健康状况与林木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在当下,全社会对木材的需要日益加大,如何维持土壤地力显得尤其重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高对土壤的监测、管理与利用,是林业信息技术发展的有利佐证[24]。我国尺度较详细和功能较齐全的1:100万的土壤数据库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建成的[25],并利用GIS,将土壤属性与空间数据图斑合理连接,进而实现土壤空间与属性数据库的连接[26-27],但不足之处在于,没有长期跟踪的数据与之对比。因此,在建立森林数据库的同时,补充土壤数据,只有不断的进行内容添加及更新,才能不断的完善土壤数据库。再次,建立土壤处理实验室,并优化处理方法及降低测定费用。我国没有土壤测定标准的实验室,只有根据客户需求简单测定的土壤检测机构。因此,应该建立实验标准,为土壤规范化检测和评价做依据。也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2.5 生物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林业领域的使用可以有效缩短培育周期、提高繁育质量和速度、增强抗性等,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林业领域对抗病、抗虫、抗除草剂及木质改良方面转基因技术研究正在进行,并有了突破性进展[28];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定位方面的应用等也在进行,并将在遗传鉴定、优良品种定向培育与培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9]。因此,大力发展生物工程如细胞遗传变异及染色体倍性理论研究等在林业中的应用,加大基因工程及分子遗传领域的经费投入都是生物技术工程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将会为我国实现林业集约化经营和培育做出巨大贡献。2.6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什么样的森林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对于这一问题,当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统一的令人信服的量化标准和评价方法。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景观和林分尺度建立了很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森林生态系统活力指标、森林生态系统组织结构力指标、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与抵抗力指标、森林生态系统交通指标、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指标和林地环境指标[30-33],但绝大多数成果停留在建立标准和指标体系上。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可持续评价方法是林业可持续经营过程中,经营质量和经营效果评测手段,是制定和调整经营计划的依据,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研究适合我国当前情况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简便易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3.结论

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作重而道远,需要根据中国环境脆弱程度的实际情况重新划分林种,再根据林地类型采取适当的经营措施及管理手段,有效利用高科技如3S与生物技术等的辅助及支持,建立完备的森林与土壤数据库系统,以便全面掌控林业资源信息,同时也为未来的科研和决策做技术支持。加快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

参考文献

[1] 杜文涛.科学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实现东北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3(12):30-30.[2] 吕彦彬.探究如何改变长久利用到林业可持续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3).[3] 徐斌,张德成,胡延杰,等.世界林业发展热点与趋势[J].林业经济,2013(1):99-106.[4] 郭峰.北沟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全国森林资源统计(2009-2013)[G].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2014.[6] 中国林学会.中国森林的变迁[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7] 马威.呼伦贝尔市地方林业天保工程实施效果的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5.[8] 沈国舫.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关键科学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1):10-18.[9] 李秀启,陈吉山.论混交林的优越性[J].林业勘查设计,2006(2).[10] 康庆江.森林资源管理与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J].林业勘查设计,2014(3):16-17.[11] 冯仲科,黄晓东,刘芳.森林调查装备与信息化技术发展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5, 46(9):257-265.[12] 解明星.MINI测树超站仪的研制与技术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13] 郭雅丽,关锐,陈勇.基于“GIS”的森林资源变化分析[J].科技资讯,2007(8):183.[14] 庄莉.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15] 巫志龙.天然针阔混交林择伐生态影响及作业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16] 杨应祥.现代林业理论发展与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策略[J].防护林科技,2014(3):124-125.[17] 韦菁璐.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途径探讨[J].大科技,2015(15).[18] Australia’s plantation log supply 2015–2059.[19] 郭宪波.科学合理采伐是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途径[J].城市地理,2014(10):22-22.[20] 徐红梅,汤景明.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研究进展[J].湖北林业科技,2013(1):34-37.[21] 宇文思名,张渊,胡绪垚.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其展望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 2013(1):24-24.[22] Doran J W, Salfey M, Pankhurst C,et al.Defining and assessing soil health and sustainable productivity [J].Biological Indicators of Soil Health, 1997,35(3):1-28.[23] Van Bruggen A H C, Semenov A M.In search of biological indicators for soil health and disease suppression[J].Applied Soil Ecology,2000,15(1):13-24.[24] 吴克宁,张雷,吕巧灵,等.基于MAPGIS建立中比例尺土壤数据库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土壤通报,2008,39(3):475-479.[25] Shi X Z,Yu D S, Warner E D Soil database of 1:1000000 digital soil survey and reference system of the Chinese genetic soil Classification system.Soil Survey Horizons,2004, 45(4):129-136.[26] 张定祥,史学正,于东升,等.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建设的基础[J].地理学报,2002, 57(s1):82-86.[27] 张定祥,潘贤章,史学正,等.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土壤通报,2003, 34(2):81-84.[28] 樊传庆,赵国敏,郑志辉,等.浅谈生物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 2013(11):19-19.[29] 祝剑峰,李芬.生物技术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5):67-67.[30] 马克明,孔红梅关文彬,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一与方向[J].生态学报,2001,21(12):2106-2116.[31] 袁兴中,刘红,陆健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一概念构架与指标选择[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4):627-629.[32] 郭晋平,周志翔,景观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8-37.[33] 陆元昌.森林健康状态监测技术体系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I):20-25.

第五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韩长赋

2017年12月11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形势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同时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要采取超常规振兴措施,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上想办法、求突破。

习近平同志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真正摆在优先位置。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导思想,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弘扬社会正气、惩治违法行为,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生活便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实践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原则;必须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要靠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文件,作出了长远性、战略性制度安排,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了,今后关键是抓落实、抓深化。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一重大决策意味着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75年,彰显了中央坚定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决心。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时间节点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相契合,既可以稳定农民预期,又为届时进一步完善政策留下空间。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土地承包“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回应了社会关切,满足了土地流转需要。要按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项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集体家底摸清摸准;稳步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范围,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总的方向是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形势,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核心。主要是改革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更加注重支持结构调整、资源环境保护和科技研发等,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利益补偿机制。以市场化为方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保护生产者合理收益。完善农村金融保险政策和农产品贸易调控政策,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现代农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确保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迈入世界农业现代化强国行列。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解决好十几亿人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保护耕地,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应用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和信息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管,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当前要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双创”为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同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推进轮作休耕、草原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新型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走向现代化的引领力量。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我国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普通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面,要保护好小农户利益,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入规模经营、现代生产,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要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探索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与经营性技术服务共同发展新机制。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

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以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标,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实现农村长治久安。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治结合”是加强乡村治理的思路创新。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开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依托村规民约、教育惩戒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

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强化党的“三农”政策宣传和专业知识等培训,提升指导服务“三农”的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县乡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抓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三农”工作队伍要对农业农村农民有深厚感情,传承“三农”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优良传统。

《 人民日报 》(2017年12月11日 07 版)

下载XX县大力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纪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县大力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纪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曾庆红 【摘自《施工企业管理》2003.6】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在新世纪新阶......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奋力谱写新时代内江实践威远发展新篇章 威远县始终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推进“五个振兴”,抓实抓好“十二件事......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集)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

    大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

    大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 中国打造世界第一海上执法船队2014年1月23日,在中国南方某船厂,中国海警局在同一天下水海警1401和海警3306两艘大型执法公务船,这是中国近年来加大执法船......

    都江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都江堰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初一(10)班 张逸飞 春节期间,我回到了我的家乡——都江堰,对都江堰的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下面便是我的研究成果......

    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纪实

    文章标题: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纪实风云际会,大江奔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素有“**之源,彩云之乡”誉称的彩云大地,一条“**”腾祥云。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过......

    企业资源与可持续竞争读后感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企业资源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读后感 班级:14人资一班 姓名:张靖超 学号:1410800409 指导老师:李太 (一)文章内容结构分析 从巴尼在......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摘要:中药资源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由于人均拥有资源量降低、需求的迅速增加和无序的开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