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学期研究性学习工作计划
白庙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研究性学习工作计划
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认真落实《普通初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保证本校初中部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落实到位,教师指导到位,活动组织到位,过程管理到位,特对我校本学年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八大学习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是各必修科目中学分最高的一科,要求初中三年必需获得15个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
二、研究性学习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3.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道德。
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研究性学习内容
年级组和各班可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校内外教育资源情况,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同时应为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留有足够的余地。研究内容要以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为主。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初中三年共计15个学分。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即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以小组合作研究方式为主。在小组合作研究时,一个教师一般指导2至3个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一般由8至12名学生组成。可以聘请校外老师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
初中三年中,每个学生通常研究2-3个课题,应保证有270个学时的时间用于研究性学习。我校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分散安排研究性学习时间,实施弹性学时管理办法。每一个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为5个学分,七年级上下学期各完成一个课题,八年级上学期完成一个课题,七年级10个学分,八年级5个学分。
四、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全员参与。发动每一位学生加入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来,明确分工,责任到位。
2、注重过程。使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获得真实感受,并获得探索知识的学习方式。
3、加强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指导老师要在选题、研究过程中、分析结果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
五、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步骤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以分为“确定课题”、“制订计划”、“收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自我反思”等六个阶段。
1、确定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应该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创设情境、捕捉时机等方式引导学生确定研究的范围和主题。研究的课题应该是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而且是那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同时又是具有可行性、可研究的课题。考虑到学生安全及活动经费问题,我校要求学生选择课题应以本地区为主。
2、制定计划。课题确定后,研究小组(自由组合)就应着手制定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中要明确研究的目标、研究时间地点、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和工具等。同时还要明确研究小组成员的分工。
3、收集资料。根据计划中的规定,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馆活动、上网查询、参观访问、实验操作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收集资料,并做好过程记录。
4、总结整理。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整理、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不断验证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并综述资料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5、交流评价。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主题演讲、课件展示等多种方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成果的分享过程看作学生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而不是带有功利目的的表演。
6、自我反思。在交流展示后,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活动做好准备。
六、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和认定
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必须把本小组各成员的研究材料经整理后,以书面形式送交年级组,然后由学校学分认定小组评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在校内展示,让学生自己评价、学习,尤其是下一届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
第二篇:2012-2013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工作计划
2012-2013学第二学期
研究性学习工作计划
一、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宗旨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我校将广泛宣传、全面发动、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和方案,以全新的教学观,帮助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方式,通过探索性、自研性、开创性的学习和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
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生活的能力,并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的时代新人。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它的教学目标有:l、具有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2、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3、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
4、培养协作学习精神,养成协作学习习惯;
5、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七年级:陈述性课题;
八年级:研究性课题;
九年级:综合性课题;
四、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l、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评价标准的差异性等。
2、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出发点,通过学生申请课题、开题论证、组织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得到一种新的认识,再研究、再实践,不断探求未知。
3、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
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4、德育性。研究性学习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习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组织实施
(一)准备阶段(第1-3周)
l、成立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制订学校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和实施计划。
2、组织全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班主任宣传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搞好班级的布置和动员。
3、公布研究性学习课题,供学生参考。
(二)实施阶段
l、进入问题情境阶段(第4-6周)
A、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再修改。
B、班主任初审、合并相近课题,每班可保留lO个课题左右。
C、课题小组自由组建,由班内学生自由选择,组成课
题组。班主任协调。
D、小组选举组长,明确各自职责,共同设计研究方案。
2、实践体验阶段(第7-15周)
A、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
B、调查研究
C、组内交流期间穿插学校组织专家、校外指导员、教师的专题讲座。
3、表达和交流阶段(第16-18周)
学生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可采取辩论、研讨、搞展板、出墙报等方式,同时要求小组以口头报告的形成向全班发表,进而参加年级组的发表交流,实现成果共享。
六、评价和考核
l、评价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2、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3、对学生的评价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参与、研究性学习目标的达成,又要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
4、研究性学习的成绩分优、良、中三个等级登记。
2013年3月16日
第三篇: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计划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计划 高一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
1.组织形式:每学期每位学生选择一门研究性学习课程,按研究性学习教学班上课,修满规定学时,通过考核,获得5学分。
2.时间安排:周五下午第4节。
3.课程实施分以下四个阶段:
(一)组织动员、课题申报阶段(第一—第五周)
①第一周-第三周(9月3日—21日):高一任课教师申报确定本学期研究性学习指导课题方向和供学生选择的参考课题名称。
②第四周(9月24日—28日):学生查阅资料,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与指导教师。教务处对学生选题进行整理,分研究性学习教学班等。
(二)问题情意创设阶段(第六、七周)
①第六周(10月12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分研究性学习教学班,由学科集备组长负责召集本学科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活动内容:指导教师介绍开展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组织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小组长,设计研究方案。
②第七周(10月19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分研究性学习教学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各研究课题的开题论证,拟定计划和实施方案。各课题研究小组填写好课题申报表、开题报告。
(三)研究实践体验阶段(第八—第十五周)
①第八周——十一周(10月22日—11月16日)、第十三周—第十五周(11月26日—12月14日):以课题研究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收集课题研究资料,课题组组长要每周向指导教师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并取得指导教师的指导帮助。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填写研究性学习每周活动记录表。
②第十二周(11月23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召开研究性学习中期交流汇报会。每个学生要求写一份中期研究报告。
(四)总结、表达、交流、评价阶段(第十六—第十八周)
①第十六周(12月21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个人、小组进行总结,要
求每个学生撰写研究体会。每个小组合作写一份课题研究报告。各研究主题召开成果展示、交流、论文汇报会。教务处派专人到场拍照记录,并以此作为评选优秀研究性学习小组及优秀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依据。
②第十七周(12月28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各指导教师推荐一优秀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年段研究性学习答辩并制作成果展示展板。
③第十八周(12月31日—08年1月4日):各课题小组整理“研究性学习资料袋”,交教务处存档。
④第十九周(08年1月7日-1月11日):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写好本学期研究性学习工作总结交教务处。
教务处
2007.9
第四篇:2013-2014第一学期研究性学习工作记录
2013-2014学第一学期研究性学习工作记录
课题题目:初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研究
活动时间:9月15日至10月10日
活动地点:
参加成员:
锁小娟 刘芸芸 秦尔利 禹英 徐雅倩 秦莹莹秦志英 栾明丽 张玉峰 雷力 徐克鹏 陈浩天 禹怀东 禹京京 杨涛涛 兰辉张国柱 班霞霞 何婷婷 禹亚蓉
活动内容
一、目的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并提出对策建议,使其确立合理的消费观及正确的消费途径.二、形式
我们的课题调查,采用的是调查分析法。我们对本校26名学生进行了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然后对答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在根据结论,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
三、过程
1、准备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询资料后,在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我们讨论并制成了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
2、调查过程:把调查问卷派到同学们的手中。调查
对象是高中的男女生。
3、统计过程:采用人工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
4、报告撰写: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参考查阅到的资料以及观察、访谈等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分析,撰写成文。
日2013年10月10
第五篇:2011学年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
通用技术研究性课题-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研究
【课题名称】中国建筑风格研究
【简要背景说明】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具有“以木构为主,建筑布局讲究群体环境观念,宫式建筑为典型,充分体现民族的文化内涵”等风格特征。“建筑”能为人类遮风避雨,并以防御敌害为目的而出现已有几十万年了。建筑风格可以描述为一些建筑形式的荟萃,不同的建筑风格标志着一个国家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发展的层次及内容。
【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访问调查等形式,研究我国古典建筑特色,切身感受我国建筑技术的智慧;与此同时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增加我们的爱国情操。
【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国建筑的发展历程、使用材料、建筑结构、建筑风格、使用技术等。
【研究方法】文献调查和实地调研
【课程要求】学期末以论文的形式结题,论文要做到图文结合。要求同学们要有刻苦专研的精神。
【招生对象】热爱建筑设计的广大同学们。
20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