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礼仪现状与对策 论文(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14:5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大学生礼仪现状与对策 论文(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大学生礼仪现状与对策 论文(范文模版)》。

第一篇:论大学生礼仪现状与对策 论文(范文模版)

论大学生礼仪现状与对策

摘要: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际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互相尊重,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注重自身的礼仪修养。然而,现今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却不容乐观,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存在着礼仪修养的缺失,这种缺失具体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修养职业礼仪人文素养引导示范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际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互相尊重,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注重自身的礼仪修养。然而,现今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却不容乐观,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存在着礼仪修养的缺失,这种缺失具体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大学生的做法与礼仪修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这一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我们是不是真的该做点什么。乱穿马路,闯红灯,争相挤乘电梯;在公共场合有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声谈笑等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莽撞、冷漠、自私,缺乏基本的交往礼仪;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缺乏与周围环境的融洽相处能力;不会问候,不懂谦让,不尊重师长;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同学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放浪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个性;他们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重别人,难以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难道还反映不出当今大学生的素质低和对礼仪的缺乏吗?这些还是最最基本的礼仪,当大学生进入社会,那些职业礼仪更加的繁琐与规范,如今的大学生有几个会懂得?比如,在社交场合餐桌上的位置,接名片最基本的礼貌做法,与领导乘坐电梯时先后顺序与位置,参加什么场合该穿着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领带,在就餐时礼貌顺序与动作,包括站姿坐姿等等,太多太多的礼仪,如今的大学生进入社会职场,我想那会是相当糟糕的。

现实生活当中,离不开聚会,谢师宴,职场酒宴等,通过参加大大小小这种场合我从中也学到很多东西,当然,也会从中反映出同学们对礼仪知识的欠缺。首先,贵宾长辈还没有到场时,有好多同学就会先坐下,然后也不看座位位置随便坐,有先上来的菜就会先动筷子吃几口,等贵宾老师长辈到场后也不起立迎接,在饭桌上吃东西不管不顾,对服务员大吼大叫,没有礼貌等等,这一切是生活中细微的礼仪,能反映出这一个人的素质人品。善意的提醒,可能换来的冷嘲热讽,我不知道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反应的这么强烈,是从小的家庭环境?是周围朋友圈的影响?是老师没有教到?还是国家根本没有重视这一点?

据报载,不少成绩不错的毕业生,在面试或是就业初期都因为与人沟通、交际的礼仪不规范,而遇到不少“沟沟坎坎”,在人才招聘会上,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社会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加具体的要求。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对大学生礼仪加以普及与规范。

现代社会的商业活动中,企业与个人的形象将越来越对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而职业形象的塑造也将被人们所重视。而职业形象是对一个企业、一个人内在、外在信息的评价。礼仪与行为表现就是这种被评价、被接纳、被喜欢的前提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怎样把客户服务放在首位,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规范化、人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是现代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对于窗口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如果做好服务工作,不仅需要职业技能,更需要懂得礼仪规范:热情周到的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灵活、规范的事件处理能力。掌握必要的职业礼仪必定会让人在职场中更上一层楼。

我们生活在重形象、讲礼仪的商业时代,形象专业,是外秀,礼节得体,是内慧,仪礼并重,所谓:“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商务的礼仪,从专业形象设计开始,它与身材和美貌无关,“简单的修饰+得体的着装+优雅的仪态=专业的形象。”现代商务礼仪体现个人职业素养,对现代职业人士而言,拥有丰富的礼仪知识,以及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交际技巧,往往会令事业如鱼得水。但交际场合中事事合乎礼仪,处处表现得体着实不易。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于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一般在15秒内形成。那么,那些15秒的礼仪你做到了吗?你在适当的时候微笑了吗?你的微笑是真诚的吗?身体姿势适当吗?你是否注意不交叉双臂没有摆出防卫姿势?你是否注意将身体倾向讲话者而不是后仰了?你的声音是否充满了热情?你表示出对别人讲话的兴趣了吗?你是否做到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里眼睛在看着讲话者?你有没有不停地转移视线或死死盯住讲话的人?你是否做到过一段时间就点点头或露出赞同的表情?我想这些做到了自然会给别人很好的印象,会给你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色彩。国外的人为什么评价中国人总是那么的差,我们总会找客观的原因,咱们能不能低下头静静的思考一下,我们做的到底对不对。公共场合随便扔垃圾的是中国人,随便吐痰的是中国人,扰乱秩序不排队的是中国人,大声喧哗的是中国人,当然不能说是所有的中国人,在这方面,国外留学的大学生做的还是相对好些的。作为中国人的我,当屡屡看到报纸,网络上这么评价中国人的时候,心还是会凉的。我们是不是真的该为这一切的评价做出点什么?我们是不是该提高国民素质,注重礼仪知识,注重礼仪的重要性,注重礼仪对我们个人乃至全国的重要性。

我们的自觉性与自我管理能力是养成礼仪习惯的基础,礼仪知识的不断学习与巩固是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辅助力量。良好的礼仪形象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企业形象。掌握礼仪在塑造

企业形象、商业交往、商业营销中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从企业形象绩效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发展是有重要作用的,它将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而表现于外,将企业的综合实力整体的塑造给公众,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在如今竞争细节化,激烈化的市场中我们更应该抓紧塑造企业形象,健全内部包括企业文化在内的理念识别,树立视觉识别和强话行为识别,更好的发展企业。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以规范的职业礼仪迎接每一位消费者。造成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很多,个人成长环境起到很大影响,我国公民的社会道德修养还处于较低水平。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足够示范和指导,这其中一方面是家庭所施加影响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在中、小学这一礼仪修养养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没有对礼仪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大学前的阶段,一些学生的礼仪素养就已经有所缺失。外来文化也会多少影响到,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由于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新鲜的外来文化更容易被他们认同与接纳。

大学生表现出对于外来文化全面接触、快速适应、积极迎合的态度,年轻一代越来越崇尚过“洋节”就是一个证明。礼仪的产生发展存在着与其他文化背景的礼仪相融合的过程,但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格“单面化”与礼仪规范“多面性”的冲突,新世纪大学生对待学习刻苦努力,勤于思考,注重效率。但是,正是由于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获得,一切以为将来消费作投入准备。

这些为了功利的目的对专业知识的过分追求,对实用化价值取向的过分强调,恰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上是理性因素的过分膨胀,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单面化”趋势严重。然而,礼仪规范所体现的是:遵守、自律、敬人、宽容、平等、真诚和适度等“多面性”原则,它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功利化的目的使大学生们只有一种追求,那就是为了升学、为了将来的谋职而将自己的关注点过多地集中于智力性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受到大学生忽视和冷落。这样,势必造成受教育者科学知识的掌握与道德品质的养成、礼仪规范的领略与人文素养的获得之间的无情脱节。

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缺失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及时找到应对的措施,首先,大学生待的最多的地方时学校,学校礼仪教育要做到完善,保障它的持续性,开展有关大学生职业礼仪的课程,让更多的大学生去了解去关注这方面的内容,知道它的重要性。礼仪的重要性已经不能从大学生才开始培养,一个人中有养成一定的礼仪习惯,才能具备相应的礼仪素养和品质。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中小学到大学礼仪课程开设的监督,在内容设计上符合各个年龄段的要求,使孩子们从小学起,在成长中不断的学习与发展,我想这样在社会上,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尴尬。

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礼仪引导示范作用,礼仪体现了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美丽,是一个人心里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从小的时候开始,就认为老师是自己的指引。也就是在学校工作中,与学生接触,就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从各个方

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教师应严以律己,强化自己的榜样意识,以训练有素的完美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以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教师爷应该注意自己穿着打扮、良好的形象。较强的审美能力、风趣的语言表达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等不断进行礼仪教育渗透。这样学生们就会从小受到正确礼仪方面的熏陶,当进入职场就会自然放松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得到上级的认可与赏识。

建议高校吧社交礼仪,、职业礼仪等方面的课程设为必修课,把礼仪教育引入大学各个专业,对大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礼仪基本理论的具体规范教育。我觉得这种真正对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有用的课程,不应该限制学生人数和开课次数,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职业礼仪在本高校就相当火,受到不同专业特别多同学的赏识,选到这门课也是相当的不容易,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觉得这才是大学当中最应该学到的东西。专业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当你步入现在的社会,这个就业压力极大,竞争对手极多的社会,除去关系进去的剩余的岗位还剩几个?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去竞争那一个岗位,那里还有人去细细的了解你,第一印象是多么的重要。看过好多有关面试的视频,一个人有好的素养,好的职业礼仪的修养,从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一目了然。会选择哪个进入职业岗位,我想这个大家也心知肚明。这中课可见对大学生有多么重要,在课堂不断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同学们在课堂上能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改变粗俗不雅的不良习惯,把学习的外在知识内化为自身内在素养,成为一名有礼仪修养的人。

除了选择、决策外,另一项生存技能就是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说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如何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显然,要想获得职业上的成功,首先是学会适应职业环境,就像大自然中的千年动物,能够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改变自己,避免成为“娇贵”的恐龙。

一般而言,踏入职场的最初3年,是新人适应社会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弄懂、搞清职场游戏规则,接受他人有关如何最好完成工作的智慧与指导,承受对新生活想象和实际情况有落差的现实,克服某些方面比别人差的不安,等等。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倒闭、转业、兼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受其影响,职业的供给数量、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变化。另外,因择业者的才能、素质水平存在着差异,以及求职预期与现实社会的矛盾,择业者要想得到一份满意、适合自己的职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笔者建议更多的“我”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求职预期与职业定位,提高自己在职业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一个人能否赢得别人尊重,跟他有多少钱无关,跟他的言行举止却有直接关系,懂得一些基本礼仪的知识是必要的,往大里说,这是维护国家尊严的表现,往小里说,这是自尊自爱的表现。

正是因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时甚至决定事情的最终结果。所以,在现代社会,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礼仪,都应学习礼仪、讲究礼仪。

随着我国加入 WTO,对外交往日益增多,礼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运用。礼仪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体现了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形象展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大学生应自觉接受和学习礼仪知识并身躬力行,学校应将其纳入素质教育的范畴,以使其成为培养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有效途径。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作为交际规范和艺术的礼仪,其重要作用绝不在外语、电脑等现代人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之下。所以,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不论从孔子的理论还是到今天人们普遍崇尚的相敬如宾,礼尚往来的社会风尚,礼仪不仅是人们的一种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更是一种处世态度和生活习惯。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更是道出了礼是个人立身之本,现代社会不仅人人开始注重文明修养,讲究礼仪,而且礼仪也扩展到塑造组织形象,建立组织声誉上来了,可以说礼仪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和组织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通行证了。

因此,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应该自觉学好礼仪,用好礼仪,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以及礼仪水平,向世人展现大学生应有的礼节礼貌和情操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提升。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有力军团,学好专业知识是必须的,然而职业礼仪对刚刚步入以及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学好职业礼仪,提高自我修养,然后良好的运用到生活当中,我想,未来将成为一个不错的遐想,将会成为一个有素质有修养有希望的社会。

——

参考文献:

[1] 吴春彦,陈曙雯,张岚岚.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05).[2] 王万宝.论当代在校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象[J].现代商贸工业, 2010,(17).[3] 徐爱华.大学生礼仪文明素养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教书育人, 2010,(03).[4] 薛琼.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思考[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 2006,(04).[5] 张立显, 曹鸿.浅谈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11)

[6] 邓峰.试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J].文教资料, 2006,(18)

[7] 江艺敏.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与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1)

[8] 薛琼.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思考[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 2006,(04).[9] 刘小溪.大学生社交礼仪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9,(04)

第二篇:论大学生礼仪现状与对策

论大学生礼仪现状与对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在人际交往中,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容、仪式表达出来的就是礼仪。因此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礼仪不仅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礼仪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更能折射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礼仪对于一个人来说,它是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在走上岗位前应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然而近年来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明显缺失现象,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将通过对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礼仪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所学的礼仪与成功知识就如何提高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礼仪素质进行探讨和思考,提出对策。

当前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礼仪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间缺乏基本礼仪

首先师生之间存在礼仪缺失。熟话说的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然而在我们独立学院,师生之间连最基本的礼节也逐渐消失。我们一些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校外甚至校内遇见老师,总是视而不见或绕道回避,连打招呼,问好这些基本礼仪都很难见到。还有就是一些传统的课堂礼仪已逐渐“淡”出课堂。“起立问好”已成为稀奇事。偶尔有些课堂老师喊“起立”,但是很多同学都大感意外,常常要过十几秒钟,才稀稀拉拉地站起来,很不“情愿”地问老师一声好。比如,我们第一次上“礼仪与成功”这门选修课肖老师喊了一声“上课。”而许多同学感到很意外,但后来的几节课,经过肖老师对礼仪的讲解,同学们礼仪修养提高了很多,每次肖老师喊“上课。”同学们都是齐刷刷的站起来。我觉得学生在课堂上起立向老师问好,其用意不光是提醒同学们开始上课了,也体现了学生对老师教书育人的应有的尊敬,更体现了我们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礼仪。师生间礼仪不仅体现在上课前的行礼问好,更重要的是 课堂上的互相尊重。我觉得现在我们独立学院课堂纪律已远不及一般的中小学课堂,上课干什么的都有:睡觉、看报纸、看小说、发短信、接打手机、用手机拍照,听歌、用MP4看电影、看电子书、吃早餐、赶作业、抄作业等等。有时学生互相说话、打招呼,嘈杂声非常大,特别是合班上课,同学之间的讲话声几乎掩盖了老师的授课声音。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对教师的基本礼仪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我们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上课的仪容仪表也令人吃惊。上课就应该有上课的着装,但是有些同学上课穿拖鞋,穿吊带装,真不知道他们是来上课的,还是来洗澡的。还有些同学化了很浓的妆,穿着高跟鞋,挎着包,真不知道她们是来上课的,还是来参加晚宴的。上课“三无”情况也比较多,很多同学一无课本;二无笔;三无笔记本。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我们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基本礼仪素质低下。

不但学生方面存在问题,教师方面其实也存在问题。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有些老师缺乏责任心。但前独立学院里的师生关系差不多是一种“职业关系”了,一些教师只是单纯的完成其教学任务,讲完课后就走人。这种只教书,不育人,缺乏责任心的现象导致师生间感情疏远,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日趋下降,学生从内心上不尊重教师,直接表现对教师礼仪方面的缺失。

其次,有些老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身礼仪素质低下。比如:有些老师上课接发短信,接电话,迟到,自身仪表不整,精神倦怠等等,上课老师不喊“上课”直接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上课前的行礼问好的缺失。教师的仪表仪容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也具有示范性,一个气质文雅、衣着整洁的教师走向讲台,会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一个衣冠不整、精神倦怠的教师则会给学生留下思想萎靡、意志颓废的形象。有些教师忙于自己的事务或第二职业,常常造成精神思想萎靡不振,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会造成学生对该教师的不尊重,礼仪上的缺失也就在所难免。我认为作为教师更应该为人师表,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校方的礼仪素质,而且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礼仪素质。

2.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礼仪

我们独立学院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礼仪主要体现在生活与交际方面。学生之间没有基本的人与人之间尊重,相互交谈中带脏话、粗话,有时甚至随意辱骂对方。晚上熄灯后,在走道大吵大闹,影响其他同学休息。两个同学正在交谈,另一个同学随意打断他们的对话。我们一些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校外甚至校内遇见认识的但不很熟悉同学,经常视而不见连打招呼,好像形同陌路,问好这些基本礼仪也都几乎没有。还有校园内或其他公共场所一些男同学与女同学之间行为过于亲热,影响极坏。同学与同学交际过程中不注意说话方式,不注意说话礼仪,常常引起同学之间的矛盾、误会甚至冲突。由于不懂得社交礼仪,我们独立学院学生社交能力很差,经常一个班的同学上了几年大学,却连班上同学的名字都叫不全。这些现象都体现了我们独立学院学生礼仪素质低下,大多数学生知道基本礼仪,也学了一些礼仪但不用于生活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独立学院学生道德素质低。

3.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礼仪缺失

少数我们独立学院学生与父母之间也缺乏基本礼仪。例如有些家长远道而来为子女送钱送物,作为子女本应感恩,然而有些学生却对父母冷言相对,弄得父母很尴尬。许多学生平时很少和父母通信,通电话,只要打电话就是要钱。更有甚者欺骗父母,向父母频繁所要钱财用于其它方面的不正当消费。学生不能说因为和父母亲近就不讲礼仪,相反我们对养育我们的父母更礼貌,更尊重,更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子女对父母的特殊礼仪去对待他们。

总之我们独立学院大学生礼仪现状是,礼仪素质低,有一部分同学礼仪知识懂得的很少,还有一部分同学懂礼仪,但是不把所拥有的礼仪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导致其实懂礼仪但由于其道德素质低下或其他方面因素给人印象是不懂礼数。

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礼仪现状糟糕的问题,我通过在图书馆,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提出一些对策,希望对缓解当前糟糕的现状有所帮助。

我认为独立学院应当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纳入培养过程,并加强礼仪教育。加强礼仪教育是独立学院大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 尤其是人的交往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公众沟通, 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远程沟通, 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变化,对人类社会交往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强礼仪教育是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 不可能成为优秀人才。目前, 许多高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学生接受的是高层次教育, 而其实际行为却连基本道德水平也达不到, 其中相当一部分与缺乏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关。礼仪是一种非法律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包括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 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 是调整社会成员行为的基本准则。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 使其掌握基本的行为准则, 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知识, 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 懂得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表现自己的行为, 而且可以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

加强礼仪教育是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 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 其身心更加健康, 而且更会关心他人, 更富有同情心, 朋友更多, 学习成绩更好。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 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 通过人际交往活动, 在交往中获得友谊, 是独立学院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 是从“ 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 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独立学院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 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 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教育有利于独立学院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我们当代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我们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独立学院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也有不少独立学院大学生却不同程度的表现出 “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情绪体验。产生这种情况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较为普遍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依赖他人”、“不平等的”人际交往模式,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 “依附于人”、“利用他人”、“个人中心”、“求全责备”等倾向,偏离友谊“无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等,因而导致人际交往受挫或交际范围狭窄。长期发展的结果就是感到孤独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碍,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让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你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和夸奖等。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独立学院大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独立学院大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时,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独立学院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

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独立学院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那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独立学院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独立学院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礼仪教育还有利于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目前,在我们独立学院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因为,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礼仪教育有利于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独立学院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较会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现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伦理等学科中。而礼仪教育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可见,礼仪教育更能直接地教会独立学院大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因此,“礼仪”课应完全可以纳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之列,作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必修课,在高校中推广和普及,这有助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社交礼教与有利于强化独立学院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礼仪教育,让独立学院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通过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礼仪修

养,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让文明之花在我们校园遍地开放。如果人人讲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由此可见,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强礼仪教育是强化独立学院大学生文明行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最具体表现。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都能反映出他的思想修养、文明素质教育。

为了正确处理好礼仪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矛盾,可以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比如在礼仪教育中强调内在美德的决定性作用,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

(1)可以把礼仪教育同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2)可以把礼仪教育同职业观教育结合起来;

(3)可以把礼仪教育同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

(4)可以把礼仪教育同纪律观教育结合起来;

(5)可以把礼仪教育同社会主义荣辱观观教育结合起来。

礼仪教育在强调内在美德重要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形式的重要作用。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不够的,礼仪和人的其他知识、能力一样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得到。就想肖老师给我们看的奥运礼仪小姐练站姿的照片一样,那些奥运礼仪小姐如果不经过双膝夹A4纸的训练,怎么能为奥运会服务,怎能展示我们国家五千年历史积淀的礼仪。同时还要强调知行统一,要把礼仪行为的养成贯穿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要让我们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礼仪行为体现在日常行为的每一个方面。

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很重要。礼仪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一靠人们的自觉位置;二靠舆论来监督。在礼仪修养过程中,环境的“他律”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发展健康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独立学院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学校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召开讨论会、演讲比赛、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通过校园网路形式,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次还应强化教师的身教作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让教师注重个人礼仪。教师只有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才能在礼仪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 李树青,薛德合 礼仪与教师职业道德价值实现《道德与文明》

 李树青,甘玲 礼仪教育:增强教育有效环节《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 胡凯。礼仪教育: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必要环节《现代教育科学》

 戴尔·卡耐基《成功之路》

 吉米·道南,约翰·麦克斯韦尔《成功的策略》

第三篇:论农民工培训现状与对策

论农民工培训现状与对策_三农

时间:2011-07-03 作者:秩名

导读::农民工培训是实施民生工程之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工作的成败,农民培训是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把农民培训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素质,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三农

一、农民工培训的现状

当前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有力的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效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培训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区域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实施农民终身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逐步将农业经济发展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二、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各地都采取了一些鼓励、支持政策,农民就业的环境有所改进,但由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处于自发、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初级阶段,主要突出变现为:

1、对农民培训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当前,各级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抓经济建设上,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视不够,对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培训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培训资金却只占整个教育投入很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受财政实力的影响,致使很多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影响了农民培训工作的整体效果。根据中央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政策措施,农民工的培训资金要有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分担,而目前培训的资金一部分是农民工自己承担,政府及用人单位投入严重滞后。根据调查,农民参加培训的培训费、考证费、生活费等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往往使不少农民在培训门槛外望而却步。

3、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农业、畜牧、林果、农机、教育等部门均涉及农民培训工作,但都不承担主要职责,工作无法形成合力。加之部门分散、职责不清、培训场所限制,导致培训资源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4、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意识不强

由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目前仍有一小部分农民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意识不强,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参加教育培训的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5、培训缺乏长效机制

农民培训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大多冠以某某工程、某某项目来推进,而工程化、项目化的短期行为难以满足农民培训长期性的要求。体现在项目的实施本身具有时间局限性,强调在3年或5年内完成多少人数的培训,结果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措施,往往只注重数字的统计而忽略了培训的实际效果。另外,以此种方式开展农民培训很容易随着人事的更替而变动,导致培训缺乏持续性。

6、培训存在走过场现象

农民工培训是利国利民的实事,政府很多部门基于各自职责正在不遗余力的开展着农民培训工作。由于在条线众多、标准不

一、相互掺杂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很难规避个别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培训机构急功近利,实施培训时内容不讲针对性、师资不重能力型、培训对象随意拉等这种“走过场”现象正日益影响着农民培训的健康发展。

三、农民工的建议和对策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长期投入,见效慢的基础性工作。搞好农民工培训要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培训工作。

1、明确培训重点三农,实施分类培训

根据农民工的不同需求,进一步规范培训的形式和摘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围绕区域内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以及农村女手工编织业等传统手工艺开展培训。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培训针对性

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的机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内容论文开题报告。重点加强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行业的农民工培训。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情况,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结合劳务输出开展专项培训,培育和扶持具有本地特色的劳务品牌,促进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3、创新农民工培训机制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保证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具备条件的企业培训机构及其他各类培训机构平等参与招投标,提高培训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行培训券(卡)等有利于农民工灵活选择培训项目、培训方式和培训地点的办法。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建立促进农民工培训的多元投入机制。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力争使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4、制定农民工培训补贴基木标准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按照农民工所学技能的难易程度。时间长短和培训成本,以通用型工种为主,科学合理地确定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予以调整,以使农民工能够掌握一门实用技能。要按照同一工种补贴标准相同的原则,确定具体的补贴标准。优先对未享受过政府培训补贴的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避免多部门重复培训。

5、规范农民工培训机构管理

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农民工培训机构资质规范,明确培训机构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的必备条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招投标方式,面向全社会选择农民工培训机构,确定其承担的培训项目和工种,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建立培训机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对不合格的农民工培训机构定期进行清理整顿。承担农民工培训任务的院校、具备条件的企业培训机构和其他各类培训机构要发挥优势,起到农民工培训主阵地的作用,其他农民工培训机构要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和办学水平。

6、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对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

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实行对农民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和实现有效转移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应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应形成合力,正视农民工培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千方百计地探索解决之策。

7、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将农民工培训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

政府应根据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的需要,打破城乡分割,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种种限制性规定,把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列入财政预算,拨付专项资金开支。作为农民技能培训的专项经费,安排农广校、农业职业学校的建设经费;用于农广校、农业职业学校和农民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该逐步增加,城市教育附加安排用于农业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主要用于农广校、农业职业学校等学校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8、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指导服务中心

每个乡镇都应成立农民职业介绍所,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务输出、信息发布、统筹协调等全方位的服务,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四位于一体,形成完整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真正做到民工出得去,能就业、留得住,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语

农民工培训就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还将有更多待转移的劳动力涌向城市,而且还将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推进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新方法。用科学的理念和务实的作风去指导、规范农民培训各个环节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农民。

参考文献:

[1]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0]11号文件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通知[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 2010,(06):48-51 [2]胡伟,王晓敏.构建新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体系[J].成人教育 , 2010,(06):15-17 [3]赵健.有效供给:农民工培训发展的新路向[J].继续教育研究 , 2010,(04):60-62 [4]唐踔.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困境分析及对策[J].农业教育研究 , 2010,(02):35-38 [5]曹清林,王计军,储秀彦.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8):108[6] 王建永, 孔德博, 冉冉.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培训问题的探讨[J].商业时代 , 2010,(24):111-112[7] 管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其对经济结构的影响[J].系统管理学报 , 2010,(03):248-254[8] 高雅.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新趋势[J].北方经济 , 2010,(04):78-79

第四篇:论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论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摘要:

本文在对农村家庭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并针对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提出了解决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家庭教育现状家长问题对策

一、引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所有父母亲的心愿,但真的要把子女培养成为知书达礼,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长大后,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确实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目前,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教育主体的家长,在其家庭教育的期望水准、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家庭教育的内容价值观念以及家庭教育的态度方法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与社会发展、时代精神相违背的新的倾向和新的问题,这些倾向和问题直接与青少年的现实面貌和社会发展的目标需求构成不同程度的矛盾。分析认识和切实解决这些矛盾,是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使家庭教育纳入科学化轨道的迫切需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是很多的。家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史典•愿体集》上有两句名言是:“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状况如何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和教育,几乎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不是学校,社会教育所能代替的。”

中国的家庭教育,城市比农村重视,城市比农村投入得多,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城乡差别。但是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仅有城市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

二、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1、对于子女在学校活动的内容,大部分家长还是比较关心的,他们大多知道并且愿意参加活动,许多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家长都能够尽力地帮忙配合。但也有些家长由于工作比较忙,因此,在组织活动中能看到很多年纪一大把的爷爷奶奶。在现在的农村老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可以说是文盲,他们虽然参加了活动,但对于孩子活动的内容、方法还是一知半解,有的甚 1

至不理解学校的教育方式,跑到学校大哭小闹的屡见不鲜。

此外,农村的家长过分依赖学校,他们为子女大多提供的只是物质条件,而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尤其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许多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他们自己出了钱把子女送到学校,教育子女就成了老师的责任,不与老师沟通,不来参加活动,缺少了家庭、学校的相互联系与交流,怎么能利于孩子的综合发展?

2、现代农村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还不了解,教育孩子主要有两大支队。第一种就是家长对孩子有一种保护心理,认为孩子还小多照顾一下,百般爱护,见到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们常常替孩子找借口,说人还小不懂事,长大后自然会变好的等等,以此对孩子来加以宽容和迁就,把孩子安排在真空的、没有道德约束的环境中,这必然给孩子现在及以后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显形或隐性的伤害。其实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孩子适当的表扬或批评还是必要的,不要刻意的给孩子建造防护墙。事实证明,农村家长特别是老一代的爷爷奶奶们,应更新存在的娇生惯养、包办代替、长大就好的教育,应建成先严后松、松严相辅的教育观。第二种就是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农村普遍存在用物质刺激和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孩子的同伴或老师面前损伤孩子的自尊作为惩罚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同时,农村家庭成员对子女教育方面观念、立场不统一。在农村家庭几代同堂的情况较多,在教育子女观念上存在严重分歧,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甚至父亲和母亲有时也会不统一。另外有的家庭是双亲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赚钱,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给另一方。这样的情况下,往往造成孩子的无所适从或盲从一方,使他们不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事物。

3、农村家长由于工作忙,既要上班又要到地里去干活,对子女学习的关心、辅导比城市家庭少的多,也没有时间陪孩子玩耍,更别说耐心进行教育了。而且在学习方面,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分数,不关心孩子的能力、习惯等其他方面。为了让家长明白学校的工作任务和孩子在园的学习内容,我们经常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目的就是提醒家长在孩子成长时期,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其他各方面也是很重要的。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对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比较注重,平时能严格要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忙于赚钱、娱乐,根本无心教子,任其自由发展,或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稍不称心就要发脾气。另外,大部分家长不要求子女参加劳动,原因是老人们认为自己小时侯受够了苦,该让孩子舒舒服服了,因而包办代替;原因二是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会。试问这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怎能适应未来优胜劣汰的竞争呢?

三、应对措施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社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而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未来的命运。为了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提高家长素质,增强家长对幼儿的辅导能力。

现代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家教观念及方法还不了解,甚至有的还不会讲普通话,不会与孩子交流,不会正确的引导孩子观察、思考。“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学校的任务是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教育环境。

2、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沟通。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的积极的引导。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让孩子去接触社会生活影响,包括社会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甚至是敌对作用的影响,父母应该指导他们去跟不好的影响进行斗争,从而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另一方面,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所谓“一切为了孩子”、盲目地去爱自己的子女,结果是害了自己的子女。

在家庭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共同生活而接触密切,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细致 观察,发现孩子的特长、弱点,帮助孩子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并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表扬和鼓励进步,批评和纠正错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要注意让

孩子了解、感知父母的辛苦和付出,赢得孩子的敬重,更加珍惜为他所做的一切,自觉接爱教育。

3、父母自我教育,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托尔斯泰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虽然比较片面,但也从反面证实了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希望每个父母虽要重视自己的言行,真正实现自我教育,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影响、教育孩子。但有许多家长意

识不到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给孩子带来坏影响,所以可以在“家长学校”、“家长会”或者孩子对家长的提醒中,向他们提出意见时。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多家长能采取克制的态度。马卡连柯特别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影响。他指出:父母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又怎样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甚至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子女都有很大的意义。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的尊敬,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教育方法。

4、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家长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即使在农忙时,也不要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梁实秋说过:一个家庭,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其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对孩子经常犯的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在学习之余,家长还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书,培养孩子对读书的乐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此外,还可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生动的画面是许多书本上学习不到,也了解不了的,这样,既增进了一家人的感情,也丰富了孩子的视野。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5、解放孩子的双手,在劳动中促进其全面发展。

从小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既可以培养孩子“爱农”观念和劳动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非智力情感,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使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促进孩子的学习。调查资料显示,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生活所必须的劳动在由大人包办代替,大人想让孩子幸福,却没想到不劳动就会逐渐偷懒,更没想到劳动在孩子身心发展上的重要作用。适当的劳动不仅能锻炼、发展孩子的肌肉群,促使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开发人的智力,尤其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们必须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实际劳动中发展思维,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意识,从而适应未来社会,取得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跨世纪的主力军。

6、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进取精神。

家长应该通过激励等方法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借助于榜样、座佑铭、奖励的作用和力量,培养孩子力争上游的意识和愿望。

7、教育子女从点滴做起。

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家庭教育要从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处着眼,从一时一事的小处着手。列宁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因此,家庭教育既要注意大方向上的宏观把握也要注意微观上就事论事,要从平时一些看似琐碎平凡的小事发拙教育素材,要注意因事生情,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对孩子进行点拨和启发。

8、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的一致,因此学校和家庭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相互补充,相到配合,各尽其责,使孩子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影响,家长应经常与孩子的教师取得联系,通报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学习状况,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四、结束语:

在家庭教育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家长的认识水平与其实践水平之间目前尚存在不小的差距和矛盾。尤其是农村家庭教育中,家长忙于农活或由于知识结构的欠缺,往往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简单粗暴,要分析和认识此种矛盾,要求我们在对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时,不仅要加强宣传力度,向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而且要考虑这些科学知识在家庭教育中的可操作性,要结合典型事例,解剖麻雀,指导广大家长自觉应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全面端正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当然,还必须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组织和指导,这不仅是克服家庭教育中一系列病理现象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促使家庭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张燕、邢利娅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大学生与社会礼仪论文

编号:

《大学生与社会礼仪》

结课论文

题 目: 礼仪教育的现实意义与途径 院(系): 信息与通信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罗振雄 学 号: 0901130441 指导教师:

蔡续

2012年10月30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训(论文)报告用纸

摘 要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因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关键词:礼仪;大学生;修养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训(论文)报告用纸

目 录

引言.......................................................1

一、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1

1.1 对传统礼仪文化认知缺失................................................1 1.2 礼仪文明意识淡薄......................................................2 1.3 仪容仪貌有失文雅......................................................2 1.4 礼仪践行手足无措......................................................2

二、大学生礼仪失范的原因分析................................2

2.1 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位..................................................2 2.2 社会现实的负面影响....................................................3 2.3 自身修养的缺乏........................................................3

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和途径..........................3

3.1 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德育体系..............................................3 3.2 全面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4 3.3 丰富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 3.4 发挥网络平台的教育优势................................................4

四、总结...................................................5 谢 辞.....................................................6 参考文献....................................................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训(论文)报告用纸

引言

所谓礼仪,就是用来约束自己、尊敬他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通过特定的行为、语言等表达自己对别人尊重、理解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受历史传统、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以建立人与人之间仪的和谐共处关系为主要目标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和技巧。中国更是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着称。在古代,“礼”更是曾经与“法”共同成为社会调整的手段,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但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却让人难以乐观:校园内各种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经常出现。笔者认为,在新的时期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

大学校园中存在着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出现了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样,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较之中学生、小学生的差别也应并非仅仅体现在年龄、学问上,而更多的应该体现在个人修养、文明礼貌等方面。但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现状却令人堪忧:衣冠不整、迟到早退、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攀折花木、践踏草坪、张口骂人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在食堂打饭不排队,在宿舍大声说话、听音乐、玩游戏影响他人休息,在图书馆、自习室手机铃声大作或大声说笑,情侣交往搂搂抱抱过分亲密,在网上论坛攻击谩骂他人等情况比比皆是。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大学生对上述不文明行为非但没有正确的认识,还将其标榜为“有个性”、“张扬自我”的表现,对于不文明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体现了在价值观方面的扭曲。1.1 对传统礼仪文化认知缺失

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中华“礼仪之邦”几千年积淀的宝贵资源,可是现代人却忽视了礼仪文化的存在作用,礼仪文化的缺失日益严重,而且有蜕变的趋势。新时期大学生缺少传统的伦理道德意识和礼仪行为的知识,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礼”文化所包含的精深内涵,受一些片面认识的影响对有关礼进行了有意无意的误读,认为“礼”文化都是封建糟粕。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训(论文)报告用纸

1.2 礼仪文明意识淡薄

“礼主敬”,礼者敬人也,也就是说,礼就是要先要尊敬他人。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尊重长辈,不敬重老师,不尊敬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1.3 仪容仪貌有失文雅

如今部分大学生斯文不再,“失礼”现象屡见不鲜:言谈不文明,脏话连篇;有的大学生情侣在教室里旁若无人、举止亲昵;有的大学生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大声地接听手机;有的大学生坐在公共汽车上,对身边的老人视若无睹;另外,很多大学生缺少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及追求,对美的仪表、仪态方面的客观标准认识模糊,盲目追求社会上所谓的“潮流”,以时髦、前卫、新奇为美,浓妆艳抹、服饰怪异等等,这些现象都与大学生的身份极不相符。1.4 礼仪践行手足无措

礼仪的修养在于内外兼修。有些学生不懂得谦虚、礼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既不懂礼仪,自然也就谈不上能够做到遵守礼仪了;有的大学生内心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如不知道鞠躬、不会微笑、不会握手、不会问候,不知道应该怎样与别人建立关系,遇到陌生人不知所措,不知道与长辈乘车时自己应该坐在哪个位置,不知道在什么样的场合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等等。

二、大学生礼仪失范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位

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虽然其也包括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内容,比如礼仪知识、尊重他人的观念等,这些都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才能从内心真正理解和领会。但文明行为的教育却是可以从小进行的,而且这种行为习惯一旦习得也就很难改变。而我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普遍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独生子女增多,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孩,很多家长都将子女奉为“掌上明珠”,更出现了许多“小皇帝”、“小皇后”。独生子女的成长较之多子女的家庭本身就缺少了分享、谦让、关爱他人等体验,不少家长更是对子女过分溺爱,对于子女的生活条件关心的多,更多的关注于对物质需求的满足,对于其人格完善关心的少。另外,由于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更多的关注于子女的学习成绩,对于礼仪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错失了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机。

在走入大学后,莘莘学子经过十多年寒窗苦读之后,认为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很多学生不能适应从中学的“逼我学”到“主动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误以为大学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训(论文)报告用纸

是中学阶段的简单延续,满足于考试成绩的及格,忽视了对自己人格的完善和修养的提高。等到了高年级则更多的把时间花在考四六级、考研、求职等现实目标,对于礼仪修养更是无暇顾及。2.2 社会现实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价值主体和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和伦理观正经受着从有序到无序再到重新建构的过程中,过去占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烈冲击,传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各种新思潮的挑战。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对他们极易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不及时加以正面引导,容易产生价值观念的扭曲,造成是非观、荣辱观的偏差,甚至产生种种反社会的行为。2.3 自身修养的缺乏

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功利思想较为严重。在大学期间,他们更多的关注于考取各种从业资格证书、英语证书,关注于拿毕业证、学位证,关注于找到条件优越、报酬优厚的“好”工作,将金钱作为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忽视了自身道德素质和礼仪修养的提高。有的甚至认为,讲文明礼貌是“傻”、“俗”,而大大咧咧、出言不逊、满嘴脏话、不敬师长是“酷”、“帅”,是“新潮”、“不拘一格”、“不拘小节”。

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如上所述,由于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以及不注重自身修养,导致了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普遍缺乏,礼仪修养不容乐观。而大学生礼仪教育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有助于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他们及时化解孤独、空虚等心理问题,提高自信心,促进身心健康;其次,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在走上社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下属之间的关系;最后,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养成。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德育体系

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将“尊重他人”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置于德育体系的重要位置。文明行为是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不管体现为何种形式,礼仪的核心内核在于“平等”和“尊重”。如果缺少了内心的尊重和敬意,任何外在的礼仪不过是“虚礼”而已。中国古代传统的礼仪教化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基础上的,而现代礼仪首要的应该讲求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因此,作为礼仪教育的根本,应当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尊重他人”的思想,将“尊重教育”作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训(论文)报告用纸

3.2 全面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高等学校肩负着育才兴国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境。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文明的倡导者,在礼仪教育方面理应率先垂范。因此,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无论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都要认识到自己在礼仪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文明修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有人、服务育人”。如今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人的重点保护对象,一部分人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心态,不尊重长辈、老师和其他同学,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若遇与他人有分歧时,不做丝毫谦让,导致难以融入集体之中。一些大学生与人相处时容易情绪冲动,动辄恶语相向、拳脚相加。对待学校的管理不是从积极的角度加以冷静分析,而是抱着逆反的心理不配合。一些大学生缺少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及追求,对仪表、仪态方面美的标准认识模糊,盲目追求社会上所谓的潮流,浓妆艳抹、服饰怪异,平时不注意自己的举止姿态,等等。

在当代社会,礼仪是个人良好形象的表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和领域,始终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人的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沟通和求职,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3.3 丰富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随着的和社会的变迁,公关礼仪的内容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且多元化得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以公关礼仪的形象做到以礼教学,即以礼的姿态、礼的语言、礼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如:利用多媒体教学,从视觉和形象上,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快的公关礼仪资讯和信息;利用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辨别失误和提高做事的才能;利用小品演示和模拟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关礼仪的作用和其带来的快乐与和谐;利用专业培训,将公关礼仪知识与专业技能密切结合,由课堂走向课外,由学校向社会延伸,让学生在就业历程和职业生涯中去领略公关礼仪修养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总之,礼形于外,面德诚于中。加强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是一项意义深远面艰巨的任务,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在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做出更多的贡献!3.4 发挥网络平台的教育优势

礼仪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而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和开放性,逼真生动的情景模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训(论文)报告用纸

饶有兴致的故事再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触及世界各地、远古现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礼仪知识,网络能够伸向人的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触及每个人的灵魂,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做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现代人的阵地。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校园网主页,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采取网上聊天、辩论和咨询等方式,在网上进行思想道德和礼仪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

四、总结

由于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以及不注重自身修养,导致了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普遍缺乏,礼仪修养不容乐观。而大学生礼仪教育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有助于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他们及时化解孤独、空虚等心理问题,提高自信心,促进身心健康;其次,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在走上社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下属之间的关系;最后,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养成。

通过学习了大学生与社会礼仪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了礼仪的特征、礼仪的原则、礼仪的功能、礼仪的学习、礼仪的方法等等内容,通过学习然后用于实际生活中,做都学以致用,时刻要以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做有礼仪的人。作为21世纪的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强壮的身体、科学的头脑、牢固的科技知识等而且还要有礼仪的人,学习礼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为以后我们走进社会打好基础,时刻用礼仪来规范自己,做一名新世纪合格的大学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训(论文)报告用纸

谢 辞

大学生与社会礼仪的课程结束了,在此期间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认真听蔡老师的课程,蔡老师的一位好老师,他知识渊博,上课有活力、动听,他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而且教我们学会做人。在此我要特别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帮助指导,还有同学们给予我的帮助,感谢老师的精彩讲课,同时,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同学们,在学习中给予我很多的帮助。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学习大学生与社会礼仪这门可的过程中,蔡老师全尽他所能把课程上得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我们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他总是无微不至的指导着,直到我们弄明白为止,为我们解决问题时态度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我们都非常喜欢他。

我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课程,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我还要感谢给予我很多关心和帮助的同学们,你们对我的关爱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你们是我不断取得进步的永恒动力。

最后,再次感谢老师,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这个机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训(论文)报告用纸

参考文献

[1]张英伟、刘妍,《高校大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新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 [2]张静岩,《大学生礼仪失范之我见》,《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 [3]邓峰,《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高教研究》2006年第6期

[4]赵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中国农业教育》2006年第1期

下载论大学生礼仪现状与对策 论文(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大学生礼仪现状与对策 论文(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在现代工程管理学科中,工程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大中型工程项目中,工程项目管理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管理、合理配......

    论国有林场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doc

    论国有林场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系统工作,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生命线、向心力。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

    大学生礼仪现状及对策研究(社交礼仪论文)

    中国大学生礼仪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首先要强调的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做不好的地方不怕被嘲笑,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没有骄傲。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享有“礼仪......

    大学生实用礼仪论文

    浅谈大学生实用礼仪 【摘要】在当代,大学生被誉为“国家的希望”,在他们身上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基本素质,因此使用礼仪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大学生实用礼仪是指在校......

    大学生礼仪论文

    大学生礼仪论文当初在名目繁多的选修课中要选其二时,我第一个确定要选修的就是现代交际礼仪学,这门课在大一时我就有所耳闻,当时为了参加大学生涯规划大赛,我曾仔细的研究过以前......

    大学生礼仪论文

    《大学生礼仪》论文选题从下面选题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题目独立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课程论文。 要求:1 姓名、学号写在题目下方。 2 需提交打印稿。 拟选题目: 1......

    大学生礼仪论文

    电科081班 04号淡写大学生礼仪 学习大学生礼仪已经过了好多周了,在此之前学过公共关系学和人际交往之类的课程,总的来说,还是有共同之处的,是虽说大学生礼仪课只有那么短短的8次......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进行概括:我国人才供需不平衡;遍地都是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结构性差距太大;大学生毕业生待遇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