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团建设的意见
县属学校,各镇中心学校:
现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团建设的意见》文件转达给你们,请按照文件精神,高中、初中学校各上报4个社团,各小学上报1个社团。市教育局今年拟评选优秀社团和优秀辅导员。请抓紧登记注册。9月23日前上报材料。(电子纸质均上报)
桓台教体局
2011年9月19日
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团建设的意见
淄教团字〔2011〕9号
中小学生社团,是指由具有某方面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成立、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寓教于乐的活动的学生组织。为了规范社团管理,现就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团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中小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中小学生社团建设,是创新和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传承和培育学校校园文化的客观要求,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通过中小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增进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舞台,进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
二、加强中小学生社团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
(一)主要任务
1.建立市级社团。建立“模拟联合国”、“中学文学社团联盟”、“淄博教育青年网
记者团”等社团,由市教育局团委统一管理,为全市中小学生社团交流和成果展示搭建平台。
2.完善校级社团。各校结合实际,整合学校资源,为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社团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影响广泛的精品社团。
3.规范社团管理。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社团的管理,不断创新社团发展新思路,引导中小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每年评选优秀社团,并设立社团文化节,积极为全市中小学社团成果展示创造条件。
(二)具体要求
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成立学生社团,高中学校至少选4个精品社团、初级中学至少选4个精品社团、小学至少选1个精品社团报市教育局团委备案,并填写《淄博市中小学生社团基本情况登记表》(见附件2)。
每年9月份对全市中小学生社团进行登记注册。
三、中小学生社团的分类
中小学生社团可以从活动类型上进行分类,主要分为:
(一)提高自身素质型社团
此类社团以提高参与者个人能力为目标,如计算机兴趣社、机器人比赛社、电子校刊社、节目主持人社、英语社等。
(二)文化、娱乐、健身型社团
此类社团以文娱、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为主。
1、文学爱好的学生社团。如文学社、诗社、经典诵读社等。
2、体育运动型的学生社团。如武术、篮球、足球、围棋、街舞等学生社团。
3、艺术爱好的学生社团。如舞蹈、模特、戏曲、课本剧、器乐、声乐等学生社团。
4、兴趣爱好的学生社团。如集邮、书法、美术、摄影、动漫、古迹民俗探究、军事爱好者俱乐部等学生社团。
(三)服务型社团
此类社团组织以志愿者组织社会服务为主要目标。如爱心服务社、心理咨询社、环保社
等。
(四)科技型社团
如科技发明社、科技探究社、天文社、航模社等。
四、加强对中小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
(一)完善领导机制。各学校要建立学生社团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团委或教导处、少先大队承担日常管理工作。
(二)创新活动机制。各学校要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社团通过组织开展社团活动,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将社团建设与学生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留守儿童工作、特色学校创建、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各校要通过优秀社团评比、社团文化节、社团活动展演等方式,进一步活跃社团活动气氛,扩大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为学生社团发展注入活力。
(三)优化激励机制。市教育局将对学校学生社团工作每年开展一次评比表彰活动。各校要积极探索中小学生社团活动考评机制,并逐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表现突出的社团、学生个人及相关领导、指导教师进行表彰。
(四)建立保障机制。各校要选派有专长和责任心的教师担任中小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或顾问,社团也可以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和专业人士。要支持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的时间、场地、设施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要重视对学生社团骨干的培训,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管理中去,鼓励社团骨干在社团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规范社团管理机制。各校要严格按照《淄博市中小学生社团管理办法》(见附件
1),结合学校实际制订社团建设方案及相关制度。
附件:
1.《淄博市中小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2.《淄博市中小学生社团基本情况登记表》
二〇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第二篇: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体质的意见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体育增强中小学生体质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进一步重视、加强和规范中小学体育工作,增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基础能力,落实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引导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逐步提高我市中小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和全面健康素质,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确保在校中小学生每天组织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全市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落实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有关要求,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开齐开足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同时增加体育锻炼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分别安排一节体育锻炼课。全市中小学校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广播体操、青春健身操等集体体育活动。各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初、高中毕业年级的每天体育锻炼时间。
二、继续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市各中小学校要按照《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体育局转发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浙教体〔2007〕83号)有关新的要求,结合前几年的实施经验,积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尚未配备测试器材的学校要尽快配齐相关器材,积极组织学生
— 1 — 开展体育锻炼,并在每年9月—12月开展学生体质的测试工作,将每位学生的测试结果报告给家长,将学校测试结果上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教育部专门网站。各区、县(市)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都要对本地和本校的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报杭州市教育局。
三、坚持和完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各地均要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将其成绩计入升学考试成绩总分,体育考试分值占升学考试总分的比例不低于5%。调整现行杭州市区(不含萧山区、余杭区,下同)初三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体育中考)的项目设置,并适当提高部分项目的评分标准,将原耐力类四个选择项目调整为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和游泳(100米)两个选择项目,促使更多学生参加长跑和游泳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
四、实施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为促进高中学校有效开展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将于今年开始启动高中学校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每年下半年,对高中学校在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统一抽测,测试项目为立定三级蛙跳、实心球、长跑(男生1500米,女生800米)共三项(具体时间和标准另发)。测试结果将作为考核和评价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杭州市教育局负责市区高中学校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工作;萧山区、余杭区和五县(市)教育局负责所属高中学校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工作,并将抽测结果上报杭州市教育局。
五、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市各中小学要按照《关于开展杭州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杭教高中〔2007〕17号)文件— 2 — 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潮,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我局将继续做好定向运动、系列校园青春健身操、中学生健美操、2+1文体工程等的推广和比赛工作。
六、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育质量。学校体育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保每位学生有足够的运动负荷,真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体育课还要注重发展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增加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锻炼项目的范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自觉将体育锻炼活动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七、加强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全市各中小学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和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工作要求,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鼓励体育教师掌握多项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开展体育活动的专业能力。市和区、县(市)教育局将每年开展所属学校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和考核,促进体育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以适应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体育锻炼活动的需要。
八、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比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全市中小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每季运动会设置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兼顾竞技性和群众性,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杭州市教育局将继续主办好一年一度的市区高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市区中学生
— 3 — 三大球比赛、中学生健美操比赛、中学生定向运动比赛以及各类丰富多彩的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等。各区、县(市)教育局要根据当地实际定期举行各种参与面广的学生体育竞赛和活动,要求每年不少于3项。
九、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争创健康促进学校。全市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学生健康教育,落实每年一次学生健康检查、每学期两次学生视力状况监测。各初中和小学要克服困难,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设立卫生室,配齐校医或专(兼)职保健技师。各区、县(市)教育局要制定计划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让更多的学校成为健康促进学校。
十、定期开展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工作。杭州市教育局将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结合我市中小学实际,制定《杭州市中小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办法》,并定期对我市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成绩突出的中小学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学校体育工作存在严重问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十一、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激励。制定《杭州市学校体育工作奖励办法》。对市直属学校的体育工作进行考核,对确保在校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工作突出、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效明显、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成绩优秀、参加省市区各类体育比赛成绩突出的学校予以表彰和奖励。各区、县(市)也要建立相应的表彰奖励制度。
— 4 —
第三篇: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意见
绍兴县教育体育局文件
绍县教体普〔2011〕167号
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高中,学区、镇(街)教育总支,初中、中心小学(升格学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繁荣中小学校园文化,转变育人模式,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县中小学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创设更多有利于学生自我选择和符合个性爱好的平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的发展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社团活动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强我县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生社团是中小学生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学生志愿型群众团体,具有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等特点。
加强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是优化育人模式,创新和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是丰富校园生活,贯彻落实教育部“体艺2+1项目”的需要;是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的需要;是深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通过中小学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增进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舞台,进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
二、明确中小学生社团建设的主要任务
1.各校要根据实际,整合学校资源,在普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影响广泛的精品社团。逐步做到各中小学校校均有常年训练的田径队、球队、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书画社、棋类社、科技社、校园集体舞和特色项目等十个以上的精品社团。
2.在时间、场所、经费等方面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建设,以“让每一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为目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级各类社团活动,学校90%以上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60%以上老师参与指导社团活动。
3.社团建设要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高中学校社团建设要与学校选修课的开设紧密结合。社团建设要为校本课程建设服务。
4.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社团的管理,不断创新社团发展新思路,引导中小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三、中小学学生社团的分类
中小学学生社团可以从活动类型上进行分类,主要分为: 1.文学语言类社团。如文学社、诗社、经典诵读社、英语社、演讲社、节目主持人社等。
2.体育类社团。如武术、篮球、足球、乒乓球、棋类、游泳、健美操、轮滑等。
3.艺术类社团。如书法、合唱、舞蹈、器乐、模特、戏曲、课本剧、美术、摄影、陶艺等。
4.综合实践类社团。如集邮、动漫、古迹民俗探究、军事爱好者俱乐部、爱心服务社、小小交警社、环保社等。
5.科技类社团。如科技发明社、科技探究社、天文社、航模社、计算机兴趣社、机器人比赛社、电子报刊社等。
四、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
(一)完善领导机制。各学校要建立学生社团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教导处、团委或少先队大队部承担日常管理工作。教体局由教育科牵头负责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
(二)创新活动机制。各学校要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社团通过组织开展社团活动,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将社团建设与学生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留守儿童工作、特色学校创建、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优秀社团评比、社团文化节、社团活动展示等方式,进一步活跃社团活动气氛,扩大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面,为学生社团发展注入活力。
(三)优化激励机制。县教体局将根据学校学生社团比赛成绩和社团开展情况每年进行优秀社团、精品社团、优秀指导教师评比活动。各校要积极探索中小学生社团活动考评机制,并逐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表现突出的社团、学生个人及相关领导、指导教师进行表彰。
(四)建立保障机制。各校要选派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中小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或顾问,社团也可以外聘社会知名人士和专业人士,尤其要用好学生家长这一资源,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社团建设活动中来。要支持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的时间、场地、设施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要重视对学生社团骨干的培训,并将其纳入到学 3
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管理中去,鼓励社团骨干在社团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规范社团管理机制。各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制订社团建设方案及相关制度。建立由分管校长、政教、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体系的管理团队。管理绩效与学校的岗位绩效考核挂钩。各校要认真填写县教体局印发的《绍兴县中小学生社团基本情况汇总表》,并及时上报县教体局普教科备案。
附:《绍兴县中小学生社团基本情况汇总表》
绍兴县教育体育局 二○一一年十一月一日
主题词:学校 社团建设 意见
报:市教育局,县委办、县人大办、县府办、县政协办、县委宣传部
陈德洪同志
第四篇:社团建设
完善社团自身规章制度
高校学生社团努力完善自身的规章制度,这是社团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社团的一切活动才能做到有章可依。社团在成立之时给了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的同时,还应明确自己社团的章程、宗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奖惩制度、经费来源等。高校学生社团是一个人才流动比较快的地方,一般一个社长的任期较短,一年左右,明确社团规章制度可以避免在社团活动中的盲目性和由于社团负责人变化而造成社团性质、活动的变化不定。
2、社团管理层自身建设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社团发展的好坏与社团负责人、管理层有非常大的关系。据有关资料显示,如今高校社团及其混乱和低效,很少谈得上有科学有效管理,某些管理层形同虚设,一年内也没有几次像样的接触和洽谈。领导者普遍缺乏领导才能,管理层的矛盾层出不穷,激励和约束机制严重缺失。在社团中普遍出现单干和独干现象,相互合作精神严重不足,偌大一个社团往往只有一两个忙碌的身影。却吃力不讨好。社员不理解,有的开始对社团没有多少好感,有的甚至对社团的现行运作充满憎恶,这对社团是一种危险的信号,长期以往,社团就会慢慢陷入类似于安乐死的泥潭。
一个社团要在众多社团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有自己长期和短期的发展战略目标。高校社团人才流动快,管理层变动快,要使社团在频繁变动不受影响,领导层的组建要有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能力匹配原则:管理层成员之间的能力应该相互匹配、互补,并且能胜任自己职位,这样更能体现集体能力的优势。
其次,和谐合作的原则:社团是一个集体,选择管理成员时要考虑每个管理成员的合作性,善于容纳其他人的观点,相互之间能密切合作、相互配合的人员组成的管理层,使社团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再者,优化组合原则:具有同样能力的社员在社团中可能不只一个,要从整体利益出发,选择其中最佳的人员组合管理层,实现管理层组合的优化。在社团管理层中,不仅可以留用出色的老成员,更需要吸收新的成员,为管理层注入新的血液。同时社团多做一些能调动社员积极性的活动,一些奖惩措施等提高管理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立足校内,走向社会
“有资料显示,国内一家部属机床厂,在改革开放初,在面向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面临一系列难题,该厂从1984年起实施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战略,经过发展,使企业很快向外向型经济迈进。”
以上可见,社会是开放的,社团的活动范围和内容就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多面向兄弟院校兄弟社团联营,交流等活动,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资源,面向社会开展大型活动,这样对社团的自身建设,提高社团和社员的水平,对提高社团声誉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能解决社团资金不足等方面的问题,社员在活动中,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自身的人格塑造,这都是社团的目的所在。四 社团环境及对社团的管理
社团毕竟是一个由学生自发成立的非正式组织,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情感以及阅历面等方面的差异或多或少会导致社团在发展中的一些不规范。这就需要高校有关部门再给社团一定的空间环境的基础上加以指导管理。
高校应为社团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发展的舞台,通过鼓励,督促等手段促进其发展,通过校园社团之间的评比,有利于发挥社团的积极性,促进共同进步。
通过学生社团评定淘汰制度,促使那些要死不活的社团勒令整改甚至注销,从而使社团寻找自身的问题,提高社团的生命力。
同时,对社团的管理还应抓大放小,让社团在活动上有充分的自由,但也要注重在思想上加以对社团管理避免一些社团成为社会某些势力和企业的延伸。
最后,一个优秀的社团,它的成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它能使成员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的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这团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再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并且,一个优秀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心灵。这些都应是如今的每个高校社团的方向和目标所在。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术氛围的形成、构建学生人格体系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 我们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逐步实现学生管理的科学化。
一、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
1、以学生社团为阵地,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通过社团组织能有效集中收集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同时,社团作为原点更有传播、发散良性思想的作用。这对于减轻思想教育的工作量和提高成功率有着积极作用。
2、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能给人以感染力和影响力,优秀的校园文化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冲动。学生社团对促进并形成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繁荣和健康的社团文化不但能拓宽大学生的专业知识, 而且能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学风和精神风貌,对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学生社团通过开展有特色、有创意的活动,可丰富和充实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目前,大部分高校举办的“社团文化节”可谓异彩纷呈,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极大地繁荣了校园文化。
3、以学生社团为依托,促进校园内学术氛围的形成。学生社团往往以研讨会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社团成员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作深层次的讨论和争辩,使事物的现象细致化和对本质的认识深刻化。社团成员从不同层面、角度去探讨同一个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而找出事物发展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查找资料,听取专家报告后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社团活动的实践性也是构成独特思维条件之一,社团成员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从反复实践中加深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性。
4、以学生社团为抓手,构建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体系。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充分自由沟通,广泛交流,拓宽了交往的渠道,对形成良性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同时,在社团组织内部舆论和公约的约束下,使学生容易形成勇于负责的习惯。另外,社团成员之间以义务为纽带的人际关系模式减少了学生之间的摩擦,增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也减少了学生间冲突事件的发生。
二、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切实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切实承担起指导、服务和管生社团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的作用。要经常研究学生社团工作,把握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律,争取政策,完善机制,抓好队伍,推动学生社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加强引导,促进发展。学生社团一般是以共同的兴趣和需求为纽带而组成的,但由于学生阅历的不足,在认知、情感上有时容易出现偏差或造成目标定向的狭隘和片面。因此,要正确引导把握方向,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党团组织建设进社团等措施,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目标的调控,特别是要引导学生社团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育人这一工作中心,设定社团组织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2、鼓励创新,培育特色。要引导广大学生社团主动顺应时代要求,针对学生特点,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要鼓励创新,注意培育特色,提升学生社团的层次,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精品社团。特色出人才,特色出效益,要通过创新,增强社团的凝聚力。高校应注重培育精品社团, 通过搞社团排行、民意测验、星级评定等方式对有价值和有前景的社团给予重点扶持, 在社团中树典型、立榜样, 有意识地打造品牌社团, 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3、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社团的规章制度是实现社团规范化管理的保证, 也是学生社团活动得以蓬勃开展的保证。首先, 要建立一个民主化、规范化、效率化的社团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 再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社团管理条例, 加强和坚持对学生社团的监督、指导、管理和服务。其次, 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 配备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 提高活动资金的利用率, 合理分配资金以达到资金运用最大化。再次, 建立相应的社团干部培训机制, 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 同时加强与社团骨干成员的沟通与交流, 重视发挥社团骨干的积极作用, 形成一种制度管理规范, 形式内容多样、人员素质较高的社团格局。
4、加大支持,配强导师。学生社团属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的组织, 但这并不意味学生社团就不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和老师的指导, 恰恰相反, 为了保证学生社团能顺利运转, 学校必须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和指导。选配一批热心学生工作、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对社团进行有力的指导;利用专业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等优势来指导社团开展活动,对提高社团活动质量至关重要。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思想、情感、毅力、道德及修养时刻都会感染学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化
目前,传统意义上高校学生管理最基本的组织——班级的概念正在逐步淡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思想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勿容置疑,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抓好班级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各班学生的日常管理、民主评议等制度,不断巩固班级的组织建设。与此同时,还要着眼于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使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
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应符合校内和校外结合,以校内为主的原则
高校学生社团应该而且必须立足校内,这才名副其实,才能调动广大社员的积极性,发展校园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校园又是社会的一部分,学生社团也要实行开放,走向社会。这既哟利于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对社会的辐射作用。活跃繁荣社会文化,又能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推动社团自身建设。但这里的走向社会,并不是只把学生社团全部社会化,而是指它本身具有的社会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他本身具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完全被社会融化。如现在的北大、清华等许多高校的学生社团纷纷走向社会,既充实了自身,又促进了社团的进一步发展。那么,高校学生到底该怎么走向社会呢?
⑴ 结合自身特点,寻求社会相关各界的指导和支持。比如文学社,他就可以与各级文联、作协、校外文学社等加强联系,也可以与各地的传播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环保协会也可以与环保单位联系等。如果高校学生社团与社会各界能够保持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那么这将为学生社团走向社会提供了可能。
⑵ 利用滋生资源优势,寻求社会商家支持。作为一个现实,高校学生社团的经费非常紧张,它也是限制社团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你经费问题一直是许多学生社团期望得以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的支持。在这一点上,许多名牌学校学生社团已经走在了前面。如文学社可以为商家提供广告语策划、起草文件等服务,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刊物为其做出一定服。
⑶ 利用现代传媒的作用,把社团推向更广阔的社会。现代社会,网络发展迅速,作为社团的进一步出去提供了条件。各社团可以制作自己的网页,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外界进一步保持联系。
⑷ 在走向社会的同时也应该保持自身的纯洁性。现在文坛上流行着雅和俗问题的争论,认为雅才是真正的文学,而俗文学是被市场童话的文学,使文学的“旁门左道”。我虽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但它毕竟提醒了我们应该注意在市场的作用下怎么完善自己,怎样保持自己的纯洁性,这也是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也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应把走向社会作为完善自身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第二,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不应作为某社会团体的附体。第三,应把学生社团与社会团体区别开来,不能把赢利作为根本目的。第四,应保持学生社团的良好信誉。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校存在的实体,他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他缺失在学校的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一代又一代社团人的不断努力,社团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局面。但是,随着他的不断发展,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的出现,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而不能仅停留在其表面现象上,应深入到更深层次,透过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已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所有高校学生社团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社团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作用,使它真正成为社员所信赖和依靠的温馨的家。
第五篇:社团建设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社团建设,加强社团管理,更好地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结合我校特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广东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的基本原则,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学生社团是我校学生的“第二课堂”,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及志向的同学组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团体。它的活动必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展现我校校园文化和学生风采。
第三条 学生社团开展工作和活动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遵守法纪校规。
第二章 学生社团的申请、成立、解散和组织机构
第四条 学生社团申请成立的基本条件。
(一)有社团章程。社团章程必须明确规定本社团的宗旨和活动目的、社团活动的内容、开展活动的方式和招收社团成员的方法。
(二)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确定社团筹备负责人。社团负责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政治思想好,努力学习,熟悉本社团业务,热心社会工作,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工作热情。
(三)各社团需聘请至少一名指导老师进行政治或业务指导,否则不予批准成立。第五条 学生社团的成立。
(一)申请成立学生社团的程序
1、如具备上述三个基本条件,则可以向院团委提交正式书面申请。
2、正式书面申请包括以下内容:申请成立社团的目的和理由,拟成立社团的名称,社团的章程,社团预定规模和现有成员数,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社团筹备负责人基本情况,社团活动经费来源及管理方法等等。
3、提交正式书面申请后填写一式三份学生社团成立登记表。
(二)学生社团的批准
1、我校学生社团的成立由院团委审批,其他任何单位、部门或组织均无权审批。
2、凡跨学校、跨地区、面向社会的团体,不属学生社团之列。学生申请成立这一类社会团体,应当按照我国民政部公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六条 学生社团的解散
学生社团的解散,包括自行解散和强制解散两种。
(一)学生社团的自行解散要向院团委报告,遗留经费和物资根据实际情况发还给会员或上交院团委,处理完毕后把情况向院团委报告。
(二)当年未注册登记的学生社团不能开展活动,当自行解散处理,按本条第1款处理。
(三)学生社团的强制解散。若学生社团活动发生违反宪法、法律和有关规定,并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严重干扰学校秩序;损害社团利益,经劝告仍不改正等情况时,院团委、保卫处有权命令该社团停止活动并强制解散。对社团负责人和有直接责任者,按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第七条 学生社团的组织机构
(一)各社团可根据需要采取主席制、理事制或其他合理的制度,在院团委的指导下以民主集中制的方式产生社团主要负责人,每届任期一年,表现突出的经院团委同意后可连任。
(二)社团可设立秘书处、策划部、宣传部、联络部等部门,其负责人由各社团在本社团成员中推选产生。
(三)学生社团所聘请的顾问、指导老师以及社团主要负责人名单需报院团委备案。第三章 学生社团的活动、管理和注册
第八条 学生社团的活动
(一)学生社团活动应在保证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内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进行。
(二)学生社团活动要符合本社团宗旨,不得从事与本社团宗旨相悖的活动,更不得经商和办收费培训班。
(三)学生社团邀请校外人员到学校内参加活动,须经院团委同意。邀请外籍人员参加活动,须报学校外事办批准。
(四)凡邀请校外人员(含外籍人员)来校开展活动,组织者应当在72小时前向院团委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活动的内容,以及被邀请人基本情况。院团委在本次活动举行24小时前将许可或不许可的决定通知组织者。
(五)学生社团组织举办活动前须填写活动申请表上报院团委,经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
(六)社团之间应加强交流和合作。
(七)活动结束后,学生社团应及时向院团委呈交活动情况总结。第九条 学生社团的管理
(一)学生社团必须服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院团委社团部根据院团委授权对学生社团进行日常管理。
(二)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考核,对群众意见较多的社团进行审查。
(三)社团换届必须按以下程序进行。
1、清理财务。负责人换届前必须组织人力进行财务清理并将整理结果上交院团委审核。对财务不清的社团,社团部将对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2、新一届社团主要负责人的候选人必须在现有成员中推选产生,报院团委审定;然后召开社团成员或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团负责人;换届结果应及时上报院团委社团部。
(四)学生社团内不得成立同乡会,也不得成立类似同乡会的学生社团。
(五)学生社团的报刊管理。
1、学生社团创办面向校内的报刊,须经院团委批准。未经学校批准,不得印刷、散发和张贴自办报刊或其他宣传物品。
2、刊登的内容均须经该社团的指导老师和院团委审批后才能付印。
3、经批准出版的社团刊物,须到院团委备案。
(六)各学生社团必须设立本社团档案,内容包括社团章程、机构、规模、经费收支情况以及每次活动的记录,每学期末上交院团委社团部进行审查。
第十条 学生社团的注册
(一)社团每年注册一次,注册后方可开展活动。
(二)已成立的社团每年九月干部换届后到院团委社团部注册,新成立的社团自成立之日即注册一次,以后再按时注册。
(三)社团招新的规模和会费必须事先向院团委申报并经批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招收会员。第四章 社团经费的来源、管理和使用
第十一条 学生社团活动经费来源
(一)学生社团可以规定社团成员一次性交纳少量会费,会费标准需报院团委批准。
(二)属院团委布置的工作任务或属院团委认可的、必要的全校性活动,由院团委划拨部分活动经费。
(三)通过正当途径筹集部分经费,但必须事先经学校批准。第十二条 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的管理
(一)各社团须设立一个银行专用帐户,反映本社团的收支情况,不得他用
(二)各社团应专门指定会计、出纳各一人,会计与出纳分工必须明确,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同时要互相合作、互相监督,共同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1、社团负责人对每项费用的支出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并报院团委指导老师审批。
2、出纳须凭经院团委指导老师签批的正规发票和收据发放经费或报销费用,并做好每项记录。
3、任何财会记录不得有涂改迹象。由院团委划拨的经费须凭正式发票报销;社团内部的每项支出须有正规发票或收据,有明确的用途、金额及经手人、验收人、审批人的签字。并且每张发票须妥善保管,方便日后审核账目。
4、月末做该月的财务总结,学期末做学期总结,学年末做学年总结,并做相应的收支一览表,学年末把所有票据一并上交院团委审核。
5、定期向社团成员公开收支情况,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三)院团委设立社团审计小组,每年12月底及社团干部换届前对各社团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在全校内公布。
第十三条 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的使用
(一)社团活动经费只能用在社团组织的活动中。
(二)社团活动经费不得使用于与社团性质宗旨无关的人和事上,违反者则根据实际情况追究社团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第五章 学生社团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四条 学生社团的权利
(一)在团委指导下,可以在本规定范围内自主开展活动。
(二)可以按有关规定自主招收社团成员。
(三)可以为自己开展的活动进行宣传。
(四)可以向院团委及有关部门提意见或建议。第十五条 学生社团的义务
(一)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和学校的纪律规章。
(二)必须认真完成团委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必须参加每学年的评优活动。
(四)必须积极组织开展工作与社团性质和宗旨相关的工作和活动,为会员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第六章 奖罚制度
第十六条 每年在全校学生社团范围内开展一次评选先进活动,评选和表彰一批优秀社团和社团干部。第十七条 评选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 凡违反法律或学校规章制度或出现以下情形的社团,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社团及其主要负责人批评教育、责令社团停办等纪律处分直至提请司法部门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未经登记注册和逾期登记注册且以社团或其他名义进行活动。
(二)登记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三)从事违背社团宗旨的活动且有不良影响。
(四)未经批准举办有一定规模的活动。
(五)活动中损害公物
(六)违反财务管理规定,舞弊作假。
第十九条 社团及其负责人所受纪律处分由院团委审批。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条例由院团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为加强我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健全组织,发挥基层学生班委会的作用,建设和培养良好校风学风,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第一条 班委会是我院学生会的基层组织,也是院行政在学生中的基层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贯彻院、系的部署,引导学生的政治方向,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组织本班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文体活动和日常生活管理等工作。班委会接受系党政领导,在学生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条 班委会由班长、副班长和班委员若干人组成。班委会每年改选一次,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全班学生民主选举产生,报系党政领导批准。
第三条 班委会必须认真贯彻院、系党政的工作部署和决议,带领和组织本班学生贯彻执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校纪校规;努力创建先进班集体、争创“三好”;建设良好班风;经常向学生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汇报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及执行校规校纪的情况,反映同学的要求。
第四条 班长应在每月底的星期天晚上主持召开班会活动,总结布置工作,或传达校院决定,对同学提出具体要求。班会活动应建立点名考勤制度,由班长登记于星期一向学生政治辅导员报告。
第五条 班长应在每学期末主持召开班民主生活会,检查通报本学期本班学生学习、生活、班务工作等基本情况及执行校规校纪的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写出书面总结向学生政治辅导员汇报。
第六条 班委会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班下列日常工作:
1、协助系办公室和任课老师做好课堂点名考勤登记工作,每两周将考勤情况汇总报系办公室。
2、协助任课老师维护课堂秩序,检查课堂风纪仪表。
3、协助本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做好日常值班工作,检查督促本班同学搞好宿舍内务和寝室外清洁卫生
4、督促本班同学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宿舍自修秩序,做好安全用电和防火、防盗等检查督促工作。
5、组织开展班际间的文娱、体育比赛或联欢活动。积极组织本班学生参加学校或系举办的各类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和学术报告等集体活动。
第七条 班委会应认真加强自身建设。班委成员要模范执行校规校纪,对不良现象敢批敢管,并及时如实向组织报告。对不履行职责、工作不称职的班委成员,通过民主程序给予罢免。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维护团组织的先进性,提高团员素质,根据团章和上级团组织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全院共青团员要自觉遵守本条例,不断增强团的组织观念,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条 团支部是团的最基层组织,要按照本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团支部的工作水平。
第一章 组织关系和团费
第一节 组织关系的转接
第四条 团员入学或来院工作时,须带团员证到院团委办理组织关系转入手续。团员证在原单位没有办理转出手续的,则不予办理转入手续。来院后5个月内尚未办理组织关系转入手续,又无正当理由,则视为自动脱团。
第五条 团员因退学、转学、毕业或调动、辞职等原因离开学院,应持所在团总支证明和团员证到团委办理组织关系转出手续。
第六条 团员因学院内部调整,应持团总支证明到团委办理院内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第七条 团员因休学、外出学习半年以内等情况暂时离校,可不办理组织关系转出手续,凭团员证证明团员身份。
第二节 团 费
第八条 团员要自觉交纳团费。
第九条 凡 6个月无正当理由不交纳团费的团员按自动离团处理。第十条 团员入党后,只交党费,不交团费。
第十一条 受留团察看处分的团员,在留团察看期间应按时交纳团费。第三节 团 员 证
第十二条 团员证是团员团籍的证明,凡我院团员必须持有团员证 第十三条 团员证的颁发范围:
1、按团章规定的手续入团的团员。
2、担任团干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第十四条 团员在参加需证明团员身份的团内或有关社会活动时,可用团员证证明其身份。
第十五条 团员在参加基层团组织召开的团员大会选举和进行重大问题表决时,应持团员证确认团员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第十六条 临时外出的团员,凭团员证参加当地团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十七条 团员要参加团籍注册,这是对团员团籍的连续认定,一般每年12月份以团支部为单位进行,主要内容是:
1、以组织生活的形式,由团员汇报一年中参加团的活动情况和个人思想状况。
2、团总支验收团员本团费缴纳情况。
3、对符合注册条件的团员,由团总支在其团员证“团籍注册”栏内填写注册时间,加盖注册专用章。
第十八条 团员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团籍注册,经教育在3个月内仍不参加注册者,按自动离团处理。
第十九条 受团内警告、严重警告、撤消团内职务处分的团员,如能正常参加团的活动,按时交纳团费,应予注册。团员受留团察看处分,留团察看期间团员证应由组织收回,察看期满,恢复团员权利后,将团员证发还本人并及时注册。
第二十条 团员证应妥善保管,不得作抵押。遗失团员证,应及时报告团组织,在确认无法找回时,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由团总支统一报院团委予以补发。
第二章 团员的发展与离退团
第一节 团员的发展
第二十一条 凡年龄在14岁以上至28岁以下的在校学生和职工,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组织,执行团的决议的,可以申请加入共青团。
第二十二条 凡申请入团的人,团组织必须对其进行培养考察,考察期至少半年。主要内容有:
1、定期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
2、吸收他们参加团的会议和团的活动;
3、分配他们做一些适当的社会工作;
4、定期组织他们上团课、学团章。
第二十三条 团支部在发展团员时必须履行以下手续:
1、要求入团的青年向团支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的内容包括:本人对团组织的认识、入团动机、本人愿望和努力方向。
2、申请人选择或由团支部指定本支部2人做入团介绍人。
3、支部对申请人进行考察培养。
4、申请人如实填写入团志愿书。
5、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将支部大会决议报团总支批准,报院团委备案。被批准入团的青年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起取得团籍。
6、新团员必须在团旗下进行入团宣誓。
第二节 离团与退团
第二十四条 团员加入共产党后仍保留团籍。团员年满28周岁,如不担任团内职务,应办理离团手续。
第二十五条 因超龄符合离团条件的团员应向团支部递交离团申请,由团总支在其入团志愿书上注明何时何地超龄离团,并随档案保存。
第二十六条 团员离团,团支部应召开支部大会举行离团仪式。
第二十七条 团员有退团的自由。团员要求退团应向团支部递交书面报告,由支部大会宣布除名(不需要表决通过),报上级组织备案。
第三章 团内奖励
第二十八条 团内表彰荣誉称号主要有:1.优秀团员;2.优秀团干部;
3、红旗团支部;
4、红旗团总支。每学年评定一次,一般每年4月底前结束。
第二十九条 对团内各类先进个人称号获得者,予以表彰,并记入本人档案。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授予团内各类先优个人称号。
1、在表彰内受校纪、团纪处分的团员。
2、在团的各项活动中,无故不参加者。
3、在表彰内学习成绩有不及格科目的团员。
第四章 团内处分
第三十一条 为了加强团的纪律,维护团的先进性,对违犯团的纪律的团员本着教育为主、教育与处分相结合的原则,给予必要的团纪处分。
第三十二条 团内处分分下列5种:
1、警告;
2、严重警告;
3、撤消团内职务;
4、留团察看;
5、开除团籍。第三十三条 留团察看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或1年。
团员在留团察看期间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不能做入团介绍人和团干部。在留团察看期间,确实改正了错误,应及时恢复其团员权利;对表现突出的可以提前解除察看处分;如坚持其错误不改,应开除团籍。
第三十四条 对违纪团员,经教育对所犯考试错误有深刻认识,并有突出表现者,可从轻或减轻处分。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从重或加重处分:
l、曾犯同样错误受过处分的。
2、同时犯有两种以上错误的。
3、对检举人、证人打击报复,不承认错误,态度恶劣的。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没有列举的违纪行为,但确应给予处分的,可参照以上各条酌情给予处分。
第三十七条 团纪处分决定的形成:
1、对违纪团员所犯错误的事实,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核实,写出调查报告。
2、对违纪团员进行谈话,进行帮助教育,听取本人对错误事实的说明和申辩。谈话可由支部书记、组织委员进行,也可由支部全体委员或团小组开会进行。
3、支部委员会研究,提出处分的初步意见并草拟好处分决定。
4、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做出处分决定,讨论中,允许本人申辩。处分决定通过后,由受处分团员在处分决定上签署意见,然后按审批权限报团总支或团委批准。处分决定自批准之日起生效。处分决定批复后,由团支部在本支部作口头宣布,一般不公开张榜公布。
5、支部上报处分团员的审批材料,应包括证明材料、受处分人的检查、团支部大会的处分决定、本人对处分的意见。
6、在特殊情况下,团总支或团委有权直接决定给团员纪律处分,但必须将处分决定报上一级委员会审核批准。
第三十八条 团纪处分的报批程序
(1)团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由团总支批准。召开团总支委员会讨论批准,报团委备案存档。
(2)留团察看、开除团籍处分由团总支审核后,报团委。由团委常委会讨论批准,报团省委备案。
(3)撤消团内职务处分。团支部委员由团总支委员会讨论批准;团总支委员由校团委讨论批准;院团委委员由院团委常委会讨论批准。
第三十九条 团员对自己所受的团纪处分不服,可以要求复议,可以向做出决定的上一级团组织提出申诉,也可以越级向上级团组织提出申诉。
第五章 团支部建设
第四十条 新生团支部
1、新生入学后,团总支要认真了解新生党、团员的情况。由团总支确定3~5名临时支委组成临时支委会。新生入学三个月后选举正式支委会。
2、临时团支委在团总支的领导下,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帮助下开展工作,行使支委会的职能。临时支委会不能发展团员,但可接受青年积极分子的入团申请,并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在临时支部的任务结束时将积极分子的情况向有关团组织作介绍。
第四十一条 团支部的建立与支委会的产生
1、团员在三人以上的可建立团支部。团员数量不够三人的可联合组成支部,通过发展工作,团员数量够三人时,再单独建立团支部。支部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每届任期1年,改选一般在学期末进行。要积极探索团支部建设的新路子,团支部要进公寓、进社团。
2、新生班级团支部一般由团总支书记会同班主任、临时支委会在召开团员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后提出支委候选人初步名单;其他团支部提出支委候选人初步名单,然后提交团员充分酝酿讨论后确定正式候选人。
3、召开支部大会,由上届支委会(或临时支委会)总结、报告工作,听取团员意见,然后对支委会侯选人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差额选举,超过应到会团员半数者方为有效。
4、召开支委会,选出正、副书记,确定委员分工,报团总支批准。第四十二条 支委会的设置及职责
1、支委会一般由3~5人组成,设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根据需要可以设其他委员。
2、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中心工作和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由支委会乃至团支部大会集体讨论,日常工作则各负其责。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适应于团的组织关系在我院的本、专科生。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由院团委负责解释。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团支部工作范围及组成人员职责
●工作范围:
1、思想建设
根据团总支的安排布置,结合本支部实际情况,明确思想教育目标,制定可行的思想教育计划,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团员青年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组织建设
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健全“三会二制一课”(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团小组会;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员团籍注册制度;团课)制度。定期召开团支部大会和支委会,汇报讨论、布置支部工作和团员组织发展。
3、基础文明建设
积极引导团员青年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文明素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敬岗爱业活动,树立良好的团风。
4、推荐优秀团员入党
协助党组织做好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推荐优秀团员入党。
5、学习活动
坚持以学习为中心,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树立良好的学风。
6、第二课堂活动
积极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科技文化活动、文艺演出及文艺联欢等娱乐活动,陶冶广大青年团员的高尚情操和创新能力。
7、关心团员的切身利益,积极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其健康成长。
●团支部书记职责:
1、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团员大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和工作布署,讨论本支部工作;
2、掌握、关心团员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与班委配合,及时发展、解决问题;
3、及时与学生党支部取得联系,做好推优入党工作;
4、组织领导支部组织生活,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好主题团日活动;
5、负责团员发展工作;
●组织委员职责:
1、负责协助书记开展工作;
2、负责本支部团费的收缴工作,应在每月规定时间内将本支部团费上交团总支;
3、负责支部活动具体组织工作,并做好记录;
4、负责支部团员奖励、处分的申请与记录等工作;
5、负责团员发展工作的具体实施及团员证的注册、团组织关系转入、转出等
●宣传委员职责:
1、负责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工作;
2、负责向团员传达近期团委的中心工作,宣传有关教育材料;
3、负责团支部活动的宣传、鼓动工作及本支部的对外宣传工作;
4、及时向新闻媒介宣传本支部的先进事迹、特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