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山区小县城的社区规划与管理
浅谈山区小县城的社区规划与管理
黄天湖
一、几个基本问题的界定
(一)山区小县城
山区小县城是指常住人口(非农业户籍人口)一般在1—10万人的地处山区环境的县政府所在地城镇。说它小,是因为它和地级以上的城市相比较,无论是在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政治层级与辐射幅度、文化水平与社会规模、交通路径与运营布局、基础设施与城市体量等方面,都显得微不足道。但它毕竟是我国的一级政府所在地,而且,麻雀虽小,五脏健全,一般除了没有大学和外交机关外,其它所有中央一级政府有的机构基本都具备。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小县城哪怕是山区小县城也在不断地扩大体量,有的甚至具有了中等城市的规模。但是由于它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所在地,是城乡连接的最后一个桥头堡,一个环节,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功能,它本身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一方面,它不是农村却要直接面向农村,要做农村工作,要切实履行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的职能和巩固政权基础的职能;另一方面,它不是城市,没有完整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功能,尤其是居民还基本没有市民意识和城市公民能力,但它又不能不担负起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职能。尤其是山区小县城,还受到地形条件、交通状况、社会文化基础等方面的条件制约,在城市的建设管理与综合发展上还会具有更多的尴尬之处和自己特色。当我们纯粹面对农村的时候,它却是一个“城”;可当我们面对真正的都市的时候,它又呈现出它强烈的农业文明的色彩,因为它姓“县”,叫“县城”。这是我们进行小县城规划与管理时必须面对的基点与现实。
(二)社区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管理最基本的单元。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基础,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最密切,是社会问题最敏感、最集中的地方。城市社区即城市居民共住一地,在服务性的活动和设施上有着共同利害关系的社会单元。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社区的主要功能应体现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上,体现在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上,体现在自主性和参与性上,衡量一个社区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看这个社区居民的自主性和参与性的程度,而社区居民自主性和参与性的程度与这个社区的服务程度相关。人群、地域、设施、管理、文化和认同等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社区建设的目的是推进社区民主、发展社区经济和文化、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基层政权,其终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实行社区真正的自治。城市社区是我国现阶段社区建设的重点。具体说社区有如下功能:管理协调功能、社会保障服务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环境管理功能、医疗保健服务功能、安全稳定功能、文教体育功能。
(三)社区规划
1、社区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中本来并没有社区的概念,但随着人们对人类居住环境关注的宽度与深度的发展,以及随着规划行业自身在理论及方法论上与相关学科的互补发展,社区的概念和理论被引借到城市规划中。人文主义规划思想和公众参与均注重人际交流的社区的发展,强调社区资源的培育,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支持,融合成现代城市“社区规划”的规划思想和工作方法。社区规划工作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它包括:一是经济规划,如帮助发展社区企业,协调企业与社区建立关系,主办就业培训等。二是住房规划,如调查居住现状,促进社区和政府以及开发商合作。三是环境规划,如保护自然环境,修整历史建筑,增加绿地和游戏场等。四是社会规划,如增加社区设施,发挥社区设施的作用及协助组织社区活动等。在城市规划中,社区多数时候与城市、居住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是城市某一特定区域内居住的人群及其所处空间的总和。一般认为,社区是指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居住社区。社区规划最基本的含义仍然是居住
1区规划,但所针对的对象并非是即将建设的居住区,而是已经相对形成规模的、基本成形的居住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规划。根据国内所称之社区,其范围是指行政区划所界定的“街道”的范围。
2、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社会单元,社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之一,社区文化、社区个性等直接影响城市规划布局;反之,城市社区规划直接受城市规划的制约,社区规划应服从城市规划的全局。社区规划从整体上讲所涉及的内容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具有一致性,只不过由于所涉范围和层次的不同而在内容深度、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规划的思想和方法等方面会有所不同。社区规划更加接近于市民的生活。
3、社区规划与行政区划
一般认为,行政区划是国家根据政权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遵循有关法律的规定,充分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文化等各种因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全国领土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划分的过程。人口、地域、等级、行政中心和与行政建制相对应的政区名称是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行政区划的目的是通过调整行政区划或理顺行政区划体制,加强政权建设,发展地方经济,方便行政管理。城市型政区是我国现阶段行政区划工作的重点。行政区与社区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行政区是政府辖区,代表政府,是行政行为;社区是社会,是自治体,二者之间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但中国的城市社区都是“行政社区”,行政区管理与社区管理不可分割,大城市内部的纵向管理体系实际上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区——社区体系。
4、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思想观念陈旧,认识未到位;社区类型单一;社区组织职能错位;管理服务的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对社区管理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
(四)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社区管理靠两种力量的推动,一是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力量,二是政府的力量。也有人定义为,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允许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功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过程。
二、山区小县城的社区规划
(一)传统社区规划存在的问题
自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的规划基本上都是按照居住区的方式而开展的。社区规划的基本模式源自于美国的“邻里单位”和前苏联的社区规划。
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不同类型的社区无论从建构过程,建构内容以至社区的发展需求都不尽相同。然而传统的社区规划模式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有:
1、社区规划理念上是以开发性为主,是对社区建设的预先安排,因此,往往是在需要进行建设时才进行规划,也就是针对于一定的具体项目而来进行安排,至于其建设的效用、安排得是否合适等,以及一旦建成后,如何完善、如何进一步发展等则在规划过程中是可以不予考虑的。
2、社区规划通常只是工程性的。规划只是为了给建设提供某种方便,在相当长时期内,社区的详细规划所提供的成果非常类似于建筑总平面设计成果,因此也就只能关注实际所要建设的内容,对社区的社会功能、居民的生活空间组织以及社区的组织等很少涉及也无从涉及。
3、社区规划过程基本上是由静态的思维方式和具体的指标所控制,国家有国家的标准,有的大城市还有其自己的社区标准,这些标准又往往是统一的,适合于各个城市的,也适合于城市中的各个地区。规划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所开展的工作,也就草率地以此作为规划的依据。
4、社区规划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在住房严重短缺的时代,它是作为实物福利分配的状况下,政府主宰了整个过程,个人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建设和规划的任务就是解决住的问题,而且尤为强调经济性,即用最少的投入解决最多人的居住问题。及至近年住房体制改革后主要通过市场来提供住房,则转变为由开发商来主导社区的规划和设计,在住房仍相对短缺的状况下,投机性的开发占有较大的市场,社区规划则转变为为开发商寻取超额利润的工具。到现在为止,社区规划基本上是顺应政府或开发商的意志而
2展开,地区居民基本上参与不到规划的过程中。
总之,现有的社区规划都是为了建设而进行的规划,对已经建成的地区尤其是各建成的居住小区或组团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带来的空间使用的需求等都没有相应的规划机制来进行调整。任何的社区规划都是将已建成地区作为现状,而在所进行的改建中也仅仅只局限于拆旧建新。
(二)山区小县城的社区规划
山区小县城有着自身的区位特色、人文特色和功能特色,因此其社区规划不会等同于大中城市。它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现实:首先,山区小县城的居民(尤其是城市化过程迅速开始后)绝大多数都不是纯粹的市民,应该说农民的特性还很重;其次,山区小县城一般来讲文化底蕴并不深厚,有的甚至还显得荒芜;再次,山区小县城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影响,并没有形成有的大城市那样的截然分明的富人区和贫民窟,往往是贫富交错杂居;第四,山区小县城的体量小,又紧靠农村,城市功能分区并不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那样明显与突出;第五,山区小县城的社区划分没有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复杂,管理幅度也不大等等。但山区小县城在社区规划和社区管理上要克服的毛病与大中城市又基本是一样的。所以,怎样搞好富有特色的规划与管理就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进行简要分析和构思。
1、以城市规划为龙头,以自然片区为基础,区隔社区。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它是政府管理城市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处于重要的“龙头”地位。城市规划要注意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要注意城市中各种要素在发展上有其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的效益。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整体着眼,从战略上和空间布局上,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正确区分各功能区,努力做到整体效益与局部效益的统一协调。以便发挥城市多功能的作用,使其做到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社会安定、科技发达、信息灵敏、文化昌盛、环境优美。山区小县城往往地处山环水绕之境,狭小的空间既是劣势也可能是优势,如果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把眼界放宽一点,我们就会豁然开朗。我们完全可以把原来阻隔我们的山与水规划于城市之中,让山与水成为城市的园林景观,最后形成“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城市布局,打造出山水园林城市。这种城市与“田园城市”在思路上虽然有相近的地方,但并不同于在广阔的平原地区打造的符合几图案要求的“田园城市”。这种山水园林城市依山而建,依水而构,借景成景,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符合自然。在大手笔规划山水园林城市的基础上,以自然片区作为区隔社区的依据,这一方面使得社区居民基于乡风民俗和地缘关系的天然纽带而更容易进行整合管理,新来居民也容易被迅速同化于社区,另一方面管理幅度和难度都小得多。
2、居住区和社区一体化
居住区和社区一体化规划是人们在逐渐失去亲切和睦的邻里关系、共同的价值与文化认同以及与地域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古老传统之后,对于人自身的反思和感悟的自然诉求。实际上,居住区和社区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实际是期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建构一种广义交流层次上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从物质形态构筑而言是提供一些场所。
首先,居住区与社区一体化规划能够实现物质载体和精神实质的融合。早期的居住区规划追求最优化和定量化,试图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预测可能产生的结果,偏重于功能,强调对物质的占有,忽略人的深层次精神需求。而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汲取社会学领域的养料,开始更多地关注各项社会目标的实现,并形成一种明确的社区发展的思路。实际上,居住区是社区的依托,社区是居住区的归宿,居住区与社区最终要归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物质与精神、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其次,居住区和社区一体化规划更有利于社会单元的组织与管理。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社区是“城市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居住区是社区的物质载体。我国早期的居住区建设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和企业投资自建两种形式,管理上也主要受行政支配。但是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住房的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住房货币化政策实施以后,人们可以凭借个人的经济实力、偏好和需要购买自己的住宅,开发商则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选择不同地段,建造不同标准不同规格的住房,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因而发生了变化。“行政区——社区”模式与其载体——居住区之间的不匹配现象越来越严重。理顺居住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改革现有的社区模式已成为必然。
第三,居住区和社区一体化既是自然片区地缘关系的必然结果,也是走出传统功能社区、单位社区窠
3臼的必然要求。一体化后“两区”既是居民的家园,又是居民作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议园”,还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园。
总之,如果说传统的社区是一种功能社区、行政化社区的话,那么,山区小县城新规划下的社区就是一种自然社区、人性化社区。
3、让公众参与山区小县城的社区规划
“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员、城市居民以及公众政治领导人之间的系统的不断互相协作配合的基础上”,并“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地参与设计和施工。”社区规划设计已不再是规划者独有的领域,其规划设计理论需要更加开放,让社区的最基本要素——居民参与到社区规划当中。另一方面,规划者也必须加入公众参与的行列,进行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便使社区规划更趋完善与合理,以追求社区环境的最优化和最合理化配置。山区小县城一眼就望得到边的体量和它天然的亲民属性决定了其规划更应该让广大公众“指点江山”,参与规划。
三、山区小县城的社区管理
(一)传统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1、体制结构的设置上是乏专业性
基层社区组织管理一直实行的是居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党支部 “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机构设置,履行的是偏重管理的“准行政机关”工作模式和以完成街道布置任务为主的“被动式”工作方式。除居委会以外,其它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不仅数量有限,发育不足,而且缺乏专业性和自主性,没有形成社区特色。
2、管理职能的分配上是政社不分
政府部门对社区工作大包大揽,除了指导、管理和监督,还管了许多自己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造成“条块分割”和角色错位。社区居委会除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街道、政府机关单位或部门交办的各种名目繁多的行政性任务。居委会实际上成为一级准行政组织,使得其根本无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自治功能。
3、管理目标的设定上是不够合理
社区管理的工作目标主要应是社会(社区)发展、人的发展包括文化、教育水准提高等。而以往我们却把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来规划,过分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从而忽略了人的建设,导致辖区居民的互助精神不够,认同感、归属感、参与感不强。
4、运行体制建立上是尚不健全
社区工作到底怎样运行,社区职责内容如何界定,目前,相当一部分社区对自身的职责范围没有制订明确的规章制度,从而造成管理的随意性和服务的不到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事务,条线因力量有限而管不到底,处在第一线的社区由于缺乏相应的职权而管不到边,使一些社会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二)山区小县城的社区管理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的基层组织——社区,其自身整体建设日益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自80年代城市社区开始萌生,人们就逐渐被社区简捷、便民的服务方式所凝聚。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社区建设也必须逐步朝着集居民管理、服务与教育功能为一体,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推进。
1、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定位
转型时期特定的国情和社会背景,决定了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必须选择“政府主导”的模式。社区管理中的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政府必须扮演多种角色、行使多样职能,更好地培育和扶持社区的持续发展。但是,政府角色的不当和政府行为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容易导致社区管理中的“政府失灵”现象。因此要推进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稳步、健康发展,就必须解决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何进行功能定位的问题。
①政府应该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表现为:倡导、动员、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监督、评价和经验的推广,用政策去促进社区建设资源的聚集和社区的持续发展。
②政府应该担当建设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是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和
4公共管理的平台、场所,因此建立完善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是社区建设的关键。
③政府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政事分开的有效载体,要按照行业职能“同类项合并”的原则,界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工作界面,逐步将现在由行政机构承担的一些技术性、服务性、事务性工作进行彻底的剥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承担,而不要再层层下放到社区。
总之,政府要改变原来的政社不分的做法,因应形势,实行政社分立,提高管理效率。
2、让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在社区内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并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这是城市居民社区自治的重要内容。要使首先,剥离居委会无法承担的繁重行政职能,回归其社区自治组织的地位,明确其为非政府的居民自治的社会法人资格。其次,完善民主程序,构建新型居委会。山区小县城社区的人口并不多,这有利于实现直接民主,进行居委会成员的直接选举。居委会成员选举程序的完善对调动新型居委会建设,培育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三,健全制度,划分职能,明确分工,确定社区四个主要组织(社区党支部不是自治组织,但是社区中一个主要的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即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层,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为权力层,社区协商议事会为监督层,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执行层,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组织系统,为新型居民委员会的建设及其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广大社区居民广泛而持久地参与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第四,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对于关系本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社区建设和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都应该召开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由社区全体居民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决策,逐步实现社区建设和社区事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3、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社区归属感
山区小县城一般文化底蕴较薄,居民的农民习气较重,小生产者各人自扫门前雪,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和共同生活习惯,不遵守规则等等,都使得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于真正成为“市民”。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就是增加人们在社区居住的相对稳定性,促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培养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以及激发人们社区参与热情,提高居民社区归属感的最有效方法。
政府要把社区文化建设纳人议事日程,加大投人,开展各种讲座、培训、学习、兴趣团体等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科教、娱乐活动;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社区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投人倡导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举办活动为辅的文化建设格局。
组织和宣传部门, 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有步骤地整合现有的图书、音像、信息的等文化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活动室和文化广场等设施,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鼓励社会举办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有益文化活动, 引导他们形成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发扬基层民主,界定社区自治权限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该是完全的群众自治组织,有权对社区的发展规划、管理规章和关乎社区居民的重大事情做出自主决定。在依据“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指导下,应保障社区拥有以下自治权:公共事务的决策权、日常事务的管理权(包括社区硬件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权、社区设置的医疗服务机构管理权、社区自办的服务网点管理权、社区民间纠纷调解权等)、社区人员的聘用权、社区财产的自主权、一定的检举监督权。
5、实行数字化社区管理
数字化社区,就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系统,使社会化信息提供者、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由于现代网络浏览器的先进性以及多态的表现性,加上各种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而营造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社区。
社区实现数字化后数字信息的交互直接了,管理中心对所要进行管理的住户状况可以快速准确的反映出来,住户有问题也可以直接通过管理中心要求;管理中心可以直接监控各种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及时发出处理指令;对于小区经常性的事务处理包括内部办公自动化和面向住户服务指南、投诉、维修、查询、缴费、建议等功能将会更加方便。
山区小县城由于区位、经济和交通等原因,大多数居民不可能接受较高的学校文化教育和获得丰富的一手信息资源,数字化社区平台恰恰就可以弥补这一个缺陷。同时,数字化社区平台也方便了管理部门的管理,使得管理更加直接、高效。所以,政府要有必要的投入建立这个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涛.社会发展与社区发展.社会学研究,1997(2)
[2]孟华.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泰山学院学报,2003(1)
[3]吴铎的.社区建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4]周文建、宁丰主编.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5]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第二篇:村庄社区规划与管理汇报讲稿
《村庄社区规划与管理》教材分析讲稿
陈明泉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下午好!
今天在这里向各位汇报《村庄社区规划与管理》这本教材的基本情况,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谅解并提出批评!
我今天给大家汇报这七个方面的内容:作者介绍、编写背景、主要特色、使用建议、教学体会、教学资源等。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参加这本教材的编者:
这些同志都是多年从事农业类成人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对农业的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在此就不多讲解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本教材的编写背景:
1、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要让广大人们知道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农村建设,这是本书第一个编写背景。大家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可以这样说,纵观这些成就,我们的农民兄弟作出的贡献是最大的。天津的一位副市长,在谈到农民时,这位市长认为中国的农民建国后有三次大的贡献“第一贡献是农副产品,第二次贡献农民工,第三次贡献农用地,没有这三次大的贡献,工业化“化”不了,城市化“成”不了。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这个为中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群体,却越来越穷、城乡差别也越来越大,“三农”问题日益成为阻碍“小康社会”建设的瓶颈。为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让广大农民兄弟
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并制定了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可以说本教材就是按照这四项具体目标而编写的,而不是片面地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让农民住楼房,要通过村庄规划,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本教材编写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培训,普及“村庄社区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知识,让广大农民、干部知道知道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2、解读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为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的相关部委出台了很多政策,同时各省、市、县也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也在国家的大政策下,出台了适合自己当地一些办法,这些政策普通农民和农村干部一般是看不到的,因此在本教材中对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作了解读,以引导农民加强政策意识,维护自身利益。
3.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需要普及村庄社区规划知识。根据我们从济宁当地实际调研,不仅看到了村庄社区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我们先看存在的问题,一是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套搬城市模式,缺乏实用性,主要体现在重短期轻长期、重局部轻整体、重住房建设轻配套设施等;二是在村庄社区建设过程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政府包办代替,农民主体意识差、资金等靠要,政府包办代替、忽略农民主动性,政府强拆强建、农民强对强抗。三是基层干部缺乏村庄社区建设知识,对新农村建设有认识误区,体现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规划、轻执行,重建设、轻管理,重形象、轻效能,重片面、轻全面等。四是在部分村庄社区建设中,损害了农民的集体和个人利益,体现在农村复垦土地、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指标,用于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显而易见,我在这里不在详述。
第三部分内容是本教材的内容要:
首先是本书分为六大模块,总体来说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为核心,按工作程序而展开的,因教材大家都有,在此不在赘述。其次是本课程的课时安排,本课程共64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习34学时,充分彰显了本书《前言》中“力求少谈理论,多讲实务操作”的编写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尽量“多现场讲解,少课堂灌输”。第三是教材内容展开的特点,用这几句话或许可以概括,那就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实用性;以提升能力为目标,突出操作性;以拓展知识为辅助,突出开放性。”
第四部分内容是本教材的主要特色: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一是贴近农村管理工作实际,强调实用技能操作。例如在“模块二项目二 村庄社区规划原则、要求及模式示例”的“分析与思考”就是“在村庄社区规划建设的常见模式中,你认为你们村适合哪种建设模式,为什么?”。这就要求学员(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贴近工作实际,解决相关问题。二是贴近农村管理岗位实际,强调工作程序。例如“模块五村庄社区规划建设项目的实施程序”这部分内容从“前期调查”,到“申请立项”,到“设计和施工”,到“竣工验收”,再到“产权登记”,都是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所展开,而做这部分工作的同志就是在一定的领导岗位上的同志,有了程序就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效率,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三是贴近农村居民实际,解读大政方针。如模块五项目二(P84)“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
转”,例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1997]第11号)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2006]第52号)等四五个文件,以解决农民在政策上的困惑。四是贴近读者文化水平实际,设置知识“链接”“小贴士”。“行政事业性收费、农业标准化、生命线工程” “政府超市、公共品、社区公共设施、次生灾害„„” 等一系列拓展知识面的知识“链接”“小贴士”,是为了适应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读者阅读,而这些知识若在书中正文部分解读,则会影响正文的整体性、系统性。
第五部分是几年来的教学体会:
一是针对不同讲授对象,做到内容有侧重。针对县乡管理干部,“重政策法规,轻细枝末节”;针对村级基层干部,“重提升能力,轻技术环节”;针对新型农民培训,“重思想观念,轻程序技术”;针对在校青年学生,“重素质培养,轻政策法规”。二是结合当地基本情况,注重密切联系实际。例如“模块
四项目一村庄社区产业规划”,讲授时要立足当地资源、地理、经济、环境、社会、产业基础、市场等因素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产业发展的背景条件、定位、预期目标、发展措施。就像我们学校驻地的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是“中国落叶乔木之乡”全国十大苗木生产基地之一。。。。三是注入新的相关政策,突出教材 “实效性”,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对于各个层面来讲都是新东西,难免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党和国家会随时纠正偏差,正确引导,全国各地情况不同,当地也会随时出台相应办法,本书是2011年5月定稿,因此在讲课工程中,我们需随时补充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新政策、新办法。例如“2012年中央一号文: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
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财政适当补助工作经费”,这里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同时,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在以后的讲课过程中也需加上此项内容。四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常见的有案例引导法:通过讲解案例,解读知识要点,强化知识掌握。再就是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寻求工作方案,提升操作技能。还有就是现场访问法:通过实地参观,发现优点缺点,改进规划方案。
第六部分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一是是网络资源;二是示范性的村庄社区;三是报刊杂志。
在《村庄社区规划与管理》教学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也乐意分享我们的一些做法以供大家借鉴,同时,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还有不少的不足和问题,需要向在座的同行们虚心学习,欢迎批评和指教。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提案标题关于加强社区规划和管理的建议
第号
第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波市镇海区委员会
(八届四次会议)
提 案
提案标题:关于加强社区规划和管理的建议
提案人(团体):胡金红
通讯地址:澥浦镇政府联系电话: 668951
附议人:
审查意见:
提案内容、建议办法:(两项内容分段写,自行添加A4纸)
社区作为组织、管理、服务广大居民的自治机构,其作用和地位毋庸质疑。社区的布局、定位以及功能发挥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中显得尤为重要。招宝山街道社区建设已为全区的社区建设树立了样板,但其他镇、街道的社区建设和管理远远落后于现实的社会管理需求,社区综合用房与社区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辖区内的危房维修、改造等未能纳入区财政预算中,这些软肋直接制约了我区社区的均衡发展。目前,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社区综合用房布局和社区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以庄市街道为例,庄市街道现有住宅小区20个,总户数9411户,每户按2.5人计共有人口23527人(不包括庄一社区村改居和老城区人口)。这些住宅小区划分为三个社区,这些社区的综合用房由于事先没有很好地规划,布局不合理,兴庄路社区是将鑫隆幼儿园用房的一部分划给其作办公用房;庄市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不足,且交通相当不便;新建的陈倪路社区办公用房位置偏僻、结构不合理。而不少近年交付使用的房地产项目也没有按规定配置社区综合办公用房或落实配套资金。
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重开发轻管理转嫁责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发建设的商品房随着使用年份的增加质量问题逐步显现,如外墙脱落、屋顶开裂、漏水等,严重的甚至出现危房。但因当时没有强制规定提取房屋维修基金,导致问题无力解决。近年来虽规定应提取房屋维修基金,但仍存在新建的安置房没有按照规定足额提取的现象,一旦房屋需要维修,又要求政府协调解决,加重了财政负担。
三是住宅小区管理不规范影响居民生活。许多已建成的住宅小区没有物业,这给小区的治安、卫生、停车、房屋设施维修等方面带来较多问题。同时,由于前几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屋开发时缺乏长远考虑,小区内没有配置相应比例的车位,使小区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很多住宅小区占道停车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根据宁波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规划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到2007年底,各县(市)区都要编制完成城市社区布局规划。在社区规划中要综合考虑并统筹安排社区文化、卫生、教育、综治、福利、商业服务网点等基础设施,做到布局合理。各社区要配齐“三室三站两中心一校一场所”。新推出的地块,其社区配套用房按每百户40平
方米面积集中配置。对零星开发的住宅区,开发商可按标准折算后缴纳社区配套用房经费,所缴经费专项用于建设和购买社区配套用房。对于现有部分社区配套用房面积不足或过于分散的,可采用新建、改建、划转、购置、租用等手段逐步改善。
为此建议:
1、尽快出台社区规划和管理相关配套政策。建议区政府根据《宁波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规划工作的意见》要求,尽快出台社区建设相关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方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将各镇、街道的危房改造、维修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统一考虑。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力度,努力促进全区社区建设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均衡发展。
2、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严格把关。区规划部门应将社区综合配套用房纳入新开发的房地产的规划之中。对开发的房产规模达到2500户以上的,必须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区域,独立设置社区综合配套用房。国土部门在土地出让时必须预留社区综合用房建设的地块,坚决杜绝将社区用房地块随意转卖,或改变用途。建设管理部门要严把项目验收关,对未按规定配套社区综合办公用房的,或者未按规定及时缴纳社区配套用房资金的,一概不予交付使用。在房屋交付使用之前,要确保房屋维修基金按时足额提取到位。
3、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在新城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区块引导开发建设单位按照规定比例配置停车位。规范小区室外停车泊位,指导物业加强停车管理,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开辟小区周边支路甚至次干道路为夜间临时停车场,允许小区车辆夜间停放。
宁波市镇海区民政局文件
镇民案复„2010‟16号标注类别:A
对区八届政协四次会议
第91号提案的答复
胡金红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社区规划和管理的提案已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加强社区规划和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省、市从2008年以来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区委区政府于去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的意见》(镇区委办[2009]107号文件),明确了城乡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在主要任务中,提出了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工作,在设置模式上,原则上采取以行政村为单位的“一村一社区”形式组织开展社区建设。同时结合我区农村“2016”
村庄布局规划,依照建设进度科学合理布局。同时强化了城乡社区建设的保障措施,区级财政在2010年、2011年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预算,支持各镇、街道开展城乡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服务设施建设。新开发住宅小区,要经过镇、街道会审确定社区用房,或者由开发商按小区提供社区用房标准和平均售价折算金额,向镇、街道缴纳社区配套用房经费,由镇、街道专款专用,统一建设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对简陋的老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可以按标准改造或新建,资金由区、镇(街道)二级分担。
下步,我局将着力抓好镇区委办[2009]107号文件的落实,在加强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指导各社区抓好社区自治,强化社区服务,加强社区管理,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
最后,希望您继续关心支持我区城乡社区建设和民政事业的发展。谢谢!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八日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府办,澥浦镇政协联络委
员会,区规划分局,区建设交通局,区城管局,区国土分局。
联系电话:86298840
联 系 人:何爱国
第四篇:谈:社区规划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谈:社区规划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社区与区域规划学院荣誉教授。1955年获芝加哥大学规划教育和研究系博士学位。先后在政府规划部门、学术界和私人咨询公司工作,1969-1996年间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筑与规划研究生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智利天主教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担任教授,同时也是联合国、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等机构的规划顾问。
一、现在的城市规划总是忽视社区、忽视人
我还是芝加哥大学一名年轻学子时,读了一本关于规划的书,这本书的书名马上吸引了我:《城市即人》。书的作者是丘吉尔,出版于二战末期。那时,我对城市规划一无所知。我问自己,很奇怪,如果没有人,城市只会剩下空洞的外壳。城市当然应该是由人建造的。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但是,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作者用这样一个标题,是为了突出社区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与人们参与改善自身的居住地息息相关。我想这也就是丘吉尔所说的城市即人。
十几年后,这本书得以再版,当时美国正在开展大规模的社区拆除,特别是大规模地拆除市中心的贫民区。在该书的新版中,丘吉尔添加了新的前言和结束语。在前言中,丘吉尔写到:“对于我在1945年所说的话,我有了很多全新的想法,但是我还是坚持最基本的理论,那就是:人类才是城市的核心。只有创造城市的人才是城市的核心。相反,我担心很多的规划被扭曲了,我也担心民主社会可能成了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社会。”
这就是他写于1962年的一段话。同一年,简·雅各布斯出版了令她名声大噪的一本书,那就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仿佛是丘吉尔把火炬传递到了她的手中。雅各布斯是一位社区活动家。雅各布斯的文字激发起人们的讨论、改变和行动,帮助加拿大社区变得更富有活力和生机,适合每个人居住。
在丘吉尔和雅各布斯之后的半个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都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将近40亿人口现在都居住在城市中。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大多数新崛起的城市都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中国现在拥有大概2万名城市规划师,有一些是规划局的官员,有一些则是擅长实体规划的专家。在中国规划师的手中,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向天空逼近,城市由内向外不断拓展,吞食着大片耕地和村庄。规划者们很难赶上大地上真实发生的一切。由于在建筑学院接受教育的原因,规划师首先看到的是城市的硬件,也就是建筑和道路。而居民往往不会出现在规划师的图纸中。
一个典型的规划往往忽视社区,而社区恰恰是跳动着的城市心脏。在中国,当然不仅仅在中国,实体规划往往是二维的建设,也就是说,居民并不完全包含在这些规划中。即使有的话,那也只是用一个数据来显示的,比如2010年会有多少人,2020年会增加多少人。但是这些具体的人在哪里?
二、优质社区能被生活在其中的人所珍惜
我今天想主要谈谈城市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或者说,我想谈一谈上百万老百姓、尤其是那些劳动者的城市权。因为劳动者是所有这些辛苦工作者中非常重要的成员,我也希望把这个主题和社区的概念结合起来,因为社区才是人们真正生活的地方,也是社会学家有时所称的社会再生产的地方。
在城市中的小小地区,我们学着如何长大成人,成为合格的公民,同时也拥有特定的公民权,所有这些都是在社区发生的。人们居住在社区。有的社区运转正常,其他可能有所欠缺,没有一个社区是尽善尽美的。社区的含义是什么?我希望列举出一些优良品质作为社区的重要要素,以便大家做一个对比。
首先,社区是指城市中一小块有人居住的空间,有人居住,因而生机勃勃。社区也是人们相遇的场所。走在街道上,你向人们打招呼,他们也会认出你来,回应你的问候。也许是挥挥手,也许有人知道你的名字,可能停下来和你聊上一会儿。
城市学家雅各布斯把这样的日常规律称为人行道芭蕾。因为每个工作日都大同小异地重复着这些生活模式,可能到了假日或周日会有所不同。一个高品质的社区应该有自己的集聚地,也就是说,有这样一个地方供人们聚集在一起举办仪式或者其他活动。
这个集聚地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公园,或者是一个相对隐蔽的城市广场。人们可以在晚上集聚在一起,庆祝各种各样的节日。我记得在西班牙的小城图德拉,每到节庆日,比如圣弗明节,人们会聚集到广场跳舞到深夜,送出一束束祝福的鲜花和罗勒草。这样的节日在中国的城市和社区也非常普遍。
我们在中国一些城镇比如深圳可以看到,很多人,不论男女老少,晚上会在古老宗祠边的广场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在中国的案例研究中,场所创建的过程包括聚集、中心化以及互相连接。人们居住的时间、空间由此得以非常好地融合起来。我们看到,人际网络非常重要,在城镇化过程中,社区是建立在人们的熟悉、信任和相互帮助上的。其实,居住的场所最重要的就是归属感。
我们现在来看一个好社区的标准。好的社区,必须为参与其日常生活的人们所珍惜。优质的社区在人们脑海里会留下深刻印象,并且会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社区被珍惜并不意味着被载入史书,它只是每个城市无形历史中的一部分,珍藏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在谈及优质社区的时候,我从未提及周边环境的质量,并不是因为这一点不重要,实际上,优质社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邻里关系的质量,这是友邻关系的象征。
迈克·戴维斯的近作《贫民窟星球》非常热销。他希望读者能够体会到他对地球上的城市中近十亿人居住现状的愤慨和震怒。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当他将地球上接近1/3的城市人口标为贫民窟居民的时候,却忽视了在不发达国家的居住区,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生活的艰难困苦变得可以忍受。
我不知道为什么戴维斯在没有提供解决之道的情况下就搁笔了。我想,当一个人碰到无人能解的重大问题时,解决之道就是把它分成一个个小问题来处理对待。《贫民窟星球》没有提出解决之道,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两个贫民窟是一模一样的。不是所有人都很贫困,也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绝望之中。各地都有自己的历史。接受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必须以社区为单位重新规划我们的城市。这是保持城市社会可持续性的唯一方式。
我想就这一方法谈几点。做任何事之前,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相关的官员、规划者、土地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人不仅仅是规划中的目标,他们还是公民权的所有者。这些权利自然也包括城市权,包括公民有权成为社区改造的潜在合作伙伴。这是地区政府对其公民的重要哲学和道德定位。一切都要从这一步开始。接下来,发现并标记城市社区,并非是以抽象的行政概念来界定它,而要借助活跃的、有组织的单位构成城市的脉络整体。
贫民窟的生活非常艰难,但是其中大多数家庭仍然极力保持体面、正常和积极的生活,其动力正是来源于互相帮助。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自从上世纪
70年代以来发生了重大改变。现在的贫民窟尽管受制于对暴力的恐惧,但社区感却仍然存在。所以,贫民窟的人们还有未来可以期待。
在中国,社区首先是行政概念。但是,也的确存在另外一种更加有机和团结的社区感。这种社区感建立在自我组织的基础之上。我知道,对城市社区加以划分有很多的实际困难,部分体现在人们的身份表述,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新郊区和城市边缘地带,人们的身份很难确定。尽管如此,对有机的社区加以探索还是值得一试的。
我已经给出了优质社区的一些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初步用于对社区进行评估。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一个优质社区至少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一是充满活力、生机勃勃;二是以一个到多个集会和社交场所为中心;三是有集体意识;四是拥有可以促进社会和人文氛围的硬件环境;五是能被生活在其中的人所珍惜。只需稍做调整,这些通用标准就可以用于实际操作。但是这仅仅是开始,后面真正的工作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确定社区内可以协力改善社区的已有人力、技术和资源;第二,确认需协力改善的硬件环境及其优先顺序,比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交通、医疗条件、卫生情况、社区公园设施、体育设施等等。需要做的事不胜枚举,因此,要按照紧急程度列出先后顺序,并且体现出与政府和当地非政府组织携手改善环境的意愿。
社区规划是年复一年、不断延续的过程。如果社区规划得以成功实施,如果规划的实施的确提高了集体的生活水平,我们就可以认为,城市及其社区是在沿着社会可持续性与和谐城市的长期目标向前发展的。
第五篇:浅论山区农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浅论山区农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夏智渊
(泰顺县水利局)
今后四年是全面解决泰顺县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关键阶段,现结合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现状,分析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水质未完全达标、工程验收进展迟缓、建后长效管护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山区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泰顺县农民饮用水安全工程现状
泰顺县位于浙江省最南部,面积1761.5平方公里,其中90%是山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总人口35.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2万人。由于境内降水时空分布差异大,地形地貌复杂,加上人口居住分散,经济欠发达,农村饮用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相当突出。
为了改善农村群众吃水难的状况,在上级党委、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从2003年开始全面铺开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2007年,县委、县政府又把农民饮用水工程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在全县打响了农民饮用水攻坚战。按照《泰顺县农村饮用水建设实施方案》、《泰顺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泰顺县2010-2013年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等相关规划有序实施,积极推进。通过6年的努力,2008年底,全县累计完成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投入8830万元,新增农村供水规模4.72万吨/日,受益行政村168个,总受益人口16.43万人。
1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为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仍艰巨繁重,据调查,截止2008年底,全县农村人口中约有15.77万人饮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49 %,农民长期饮用不安全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主要表现在:一是水质不达标,二是水源保证率低,三是用水量达不到标准。四是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另一方面在工作层面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群众对饮水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少数乡镇领导对农民饮水安全缺乏应有的紧迫感。二是各乡镇之间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工作进度不平衡,存在“集镇快、山区乡慢”的现象。三是水质监测没有正常运行。相关水质监测部门每年仅监测少数供水工程水质,绝大多数供水工程都没有被监测过,水质得不到保证,对检查不合格的供水工程也存在失管现象。四是少数饮用水项目存在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主要是乡、村擅自变更设计方案。
二、影响泰顺农村饮用水困难、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一)工程性缺水。由于绝大多乡镇处高山地带,乡镇人口规模小,人口居住分散,且各乡镇间距离长,高差相差悬殊。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导致了难以形成骨干的引供水工程,统一引供水,造成资源开发利用之足,乡镇广大农民饮用水难以保证。
(二)资金投入不足。虽然近年省市进一步加大了对泰顺欠发达山区的扶持力度,但是县乡村三级财政困难,且地势落差大,地形复 2
杂,使工程建设投资很大,建设项目又多,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泰顺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瓶颈。以致大多数农村不敢启动饮用水工程建设。
(三)供水水质完全达标尚有差距。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尚未摆到与工程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给予研究,保护区划定,警示标志、巡查监督等措施不到位。农民和基层水利部门往往把水源水质或地表水水质达标论同饮用水水质达标,这一认识误区导致农村供水设施的消毒设施不配套或有消毒设施不规范使用,存在直接供应原水现象。
(四)验收工作进展迟缓,供水管理不善。由于农村供水用水量少,供水费偏低,而工程管网长,由当地农村自主管理养护的山区分散式供水工程运行管养费用高,缺少运行管理主体和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使供水工程经营效益差,以致不能自我维持。按建设时间要求,我省2003-2007年下达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项目理应全部竣工验收,而实际完成验收工程不多,存在重头轻尾现象,重视立项争取资金,重视开工建设,对工程竣工验收不重视,验收工作政绩显现不强。
三、对泰顺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认真规划,循序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基础。乡镇政府要在《泰顺县2010-2013年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基础上,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3的水质安全问题,优先改善水资源相对较好的村镇饮用水条件,优先建设一批工程小、花钱少、见效快的饮用水工程项目。力争通过4年的努力,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二)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一是县政府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将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计划。整合各部门力量筹集建设资金;在贷款、用地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惠,降低建设成本。二是对大型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要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里的支持,对山区村庄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用水要通过组合包装给予一定倾斜,使山区也能得到更多的扶持和补助。三是坚持“谁投资,谁受益”政策,鼓励支持民间资金参与投资和经营,采用市场化运作,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建设资金不足。四是各受益乡镇、行政村要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争取工商企业赞助等办法筹措工程资金,形成各界合力办水的有效机制。
(三)强化服务,严格管理。一是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工程,可由受益乡镇组建工程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也可尝试通过竞标投资建设、产权拍卖、长期承包等形式,将农村饮用水的产权制度、经营机制进行改革,引入市场机制,保证农村饮用水正常运行。二是由民间资本或股份制修建的工程,由受益户代表建立管水小组,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三是由村集体、村民筹集资金修建的工程,要落实村一级专人管理制度,参照企业化经营模式加强经营管理,促进供水工程良性运转,努力实现“以水养水”的目标。工程竣工验收是建设与建后管理承前启后的 4
重要环节,是工程能否长效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必须尽快进行。
(四)防治污染,保护水源。一是水利部门要从便于水源保护的角度出发规划各供水工程取水点,县环保部门要合理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地,界定保护区域。二是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定管理办法,加强水源涵养。在保护区内严格限制各项开发活动,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有影响的旅游和水产养殖活动。三是积极控制农业污染。四是结合村庄整治和示范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治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