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暨南大学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时间:2019-05-14 15:2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0暨南大学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暨南大学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第一篇:10暨南大学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十、暨南大学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一、活动主题

高举团旗跟党走,深入实践谋幸福。

二、活动内容

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以科学发展观和《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引导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得出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切实在社会实践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各单位应按照自身特点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科技支农、教育帮扶、医疗服务、法律援助、生态环保、文化宣传、社区援助等活动。

我校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要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一)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党的伟大历程。组织5支“追寻红色足迹”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方式,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追寻红色足迹,走访红色纪念地,采访和学习老革命、革命先烈后代和党的“双百”人物,铭记党90年的伟大历程,深刻认识和思考党90年的光辉成就,整理形成视频、图片、报告等形式的成果。

(二)践行《规划纲要》及“十二五”规划宣讲。组织10支践行《规划纲要》及“十二五”规划宣讲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

一是组织学生围绕实施“十二五”规划、践行《规划纲要》和建设幸福广东,创作文艺宣传作品,编写宣传手册,制作宣传海报,策划实践服务项目,在社区、乡镇、农村和企业选择建立服务点,深入服务

点广泛开展关于“十二五”规划、《规划纲要》和幸福广东的宣讲及实践服务活动,推动广大青年学生从幸福广东的宣传者成为幸福广东的建设者。

二是组织学生重点围绕以下3个主题开展调研活动:一是人民群众对建设幸福广东的期望;二是人民群众对珠三角一体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建议与期望;三是大中专学生服务建设幸福广东和加快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方法。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师指导,细化调研选题,制定具体方案,开展调研活动。活动结束后,学校将收集、整理、汇编调研报告,最后形成系列调研成果,为幸福广东建设建言献策。

(三)科技支农。组织3支科技支农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学生在前期必要调研联系的基础上,根据服务点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通过举办科技知识培训班、开展网络信息服务、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传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四)教育帮扶和招生宣传。组织5支教育帮扶和招生宣传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农村,对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少年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针对部分中小学师资不足、教育水平偏低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在乡村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应用;深入到重点中学与高中师生座谈交流,进行招生宣传和咨询工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医疗卫生服务。组织3支医疗卫生服务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学生在农村基层广泛宣传新医改方案,帮助农民全面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政策和具体内容;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基本

医疗卫生知识普及活动,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捐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六)法律援助。组织3支法律援助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学生在社区、乡镇和企业广泛进行普法宣传,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

(七)生态环保宣传。组织3支生态环保宣传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生态环境考察调研、环境污染治理等生态环保主题实践活动。团队要根据活动主题,在当地团市委、市环保局的指导下,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按步骤开展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和支持。

(八)文化宣传。组织3支文化宣传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学生走进农村、基层开展文化宣传或文艺演出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联系社会有关方面捐赠图书,促进和巩固乡村图书站(室)建设,帮助建设一批新的“农家书屋”,在此基础上开展读书活动和文明新风宣传,传播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九)关爱农民工子女。组织5支关爱农民工子女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学生结合进城和农村留守的农民工子女的现实需求,依托社区和学校,以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文体活动、爱心捐赠、考察调研等服务活动。每支团队须结对帮扶农民工子女10对以上。

(十)每一位在校学生要利用返乡时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积极、主动开展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

活动,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开学返校后,要积极提交社会实践成果(如实践总结、调研报告和活动照片等),可参加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评选和表彰。

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全校共组织40-45支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除上述主题活动外,学校还将根据工作实际和申报情况,对其他部分重要社会实践活动予以立项资助。同时,学校将从校级重点团队中遴选、推荐20支优秀团队申报广东省社会实践重点团队。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各院系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各院系要成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明确分工,抓好落实。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各院系要充分利用海报、橱窗、网络等形式进行宣传,为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及时上报有关活动情况,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工作经验。

(三)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各院系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广泛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结合我校实际,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组织本科生与研究生、内外招生相结合的各类社会实践团队。同时,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社会

实践活动,逐步建立一支经验丰富、素质高、负责任、有热情的指导教师队伍。

(四)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学校年度专项社会实践经费主要支持全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宣传、表彰以及重点立项团队开展实践活动等工作。各院系要多方筹措经费,配套相应解决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保证活动顺利开展,鼓励有条件的院系通过技术服务、市场调查等形式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实践活动,积极寻求社会支持,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保障机制。各院系要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师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安全。

(五)申报立项具体要求。

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必须是当年有效注册的在校暨南大学学生。申请立项的每支重点团队要求至少有6人组成,可以跨年级、跨专业、跨院系组队;原则上必须有一位(或以上)老师牵头组队,带队老师须随队参加实践活动。

有意向的团队须自行与实践地联系,取得实践地接收证明。团队可登录2011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网站,了解和对接基层需求信息(网址为http://edu.youth.cn/sxx/)。在确定社会实践活动地点和内容,形成详细的书面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后,填报《团队立项申请表》(可在学校团委红网http://tw.jnu.edu.cn/文件下载区下载),于6月27日前上交所在学院团委;学院审核批准盖章后,以学院为单位于6月28日前将《团队立项申请表》、接收单位证明和

《立项申报汇总表》(见附件)汇总上报校团委。(《团队立项申请表》和《立项申报汇总表》须附电子版)

(六)其他要求。

学校将对重点团队进行审批立项和专项经费资助,并召开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会议。另外,为及时了解我校有关今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最新安排和审批立项进展,请各院系和申报团队密切关注校团委红网的相关宣传报道。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有关单位和团队要及时上报活动情况和总结材料(另文通知),学校将开展评选、总结和表彰工作。为引导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得出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提高社会调研在实践活动中的比重和质量,本次“三下乡”活动将进行优秀调研成果、实践风采摄影等方面的评选表彰和展示汇报,先进单位、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等奖项的评选也将向具有决策参考价值成果的项目予以一定倾斜。

第二篇: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一、前言:

暨南大学是中国一所极具特色的学校,其出名不仅由于它在近代的各种跌宕起伏的变迁,更在于它是一所对外开放的大学,它融合了许多国家的学子,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发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发扬着中华民族有容乃大的品格,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东西方文化的人才。

二、学校简介:

暨南大学是由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三方联合共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教育部领导的一所具有文、史、理、工、医、经、管、法、教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1996年成为了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之一。暨南大学为中国最早开设商科教育的国立高等学府之一,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也是中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是中国大陆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暨南大学学科健全,同时具备“国际性”、“外向型”的特点。名牌专业以经管新闻为主。现位于中国广东,现任校长胡军。校训“忠信笃敬”

三、历史轨迹 :

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交通等大学,1958年在广州重建。1983年中共中央颁布文件《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将暨南大学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南京时期(1906——1923)

暨南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国内第一所华侨学府——暨南学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海外华侨的人数已达700万之多。这些身在海外的华人饱受殖民统治者的歧视与压迫,甚至连受教育的权利也被剥夺了,于是华侨归国学习的要求日益强烈。起先清政府认为“人民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将华侨视为“化外之民”。后来迫于内外交困,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其侨务政策,并开始关心华侨教育。暨南学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上海时期(1923——1941)

暨南学堂停办以后,海外华侨和国内教育界人士都强烈要求恢复暨南学堂,却遭到袁世凯的百般阻挠,直到1917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才批准恢复暨南学堂。在黄培炎的主持下,暨南学堂于1918年在原校址复学,并改名为国立暨南学校。当时学校设有中学部和师范科(中专性质),已由补习学校的性质过渡成正式培养归侨子弟的学校了。1919年,中学部(旧部四年毕业)在三年级以上分为文科和理科。1921年夏,增设商科大学——又称国立暨南商科大学,后迁至上海,与当时的国立东南大学合办上海商科大学。1922年,在南京增设女子中学部,同时原与东南大学合办的上海商科大学开始在真茹独立办校。1924年,商科大学三、四年级停办,南京部分全部迁到上海真茹。学校人数升至500余人,学科类别也由五系增至八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上海真茹的国立暨南学校改组为国立暨南大学。

福建建阳时期(1941——1946)

1941年,鉴于时局日益艰险,学校未雨绸缪,着手为内迁做准备,在福建建阳童游镇设立分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暨大师生从上海出发,经长途跋涉,于1942年6月抵达建阳,遂将分校改为校本部。抗日战争结束后又回到了上海一段时间。

广州重建时期(1958——1970)

此时的暨南大学虽然仍力图继续按照侨校的特点进行办学,无奈在几经战乱之后,侨生生源锐减,因此暨南大学不得不再次停办。随后,暨南大学的院系分别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当时仍愿意归国学习的部分侨生被安置于燕京大学(后属北京大学)。

解放几年后,华侨归国学习的愿望再次高涨。1958年9月,在原广州华侨补习学校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以后,暨南大学终于再度开学。然而由于其侨校的特殊性质,在文革时期第三次停办,当时学校的院系被胡乱并入了其他院校,校址则让出来给了第一军医大学。直到1978年秋,经过多方努力,尤其是在叶剑英的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得以再次复校。

现状

如今的暨南大学,已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特色明显。海外及港澳台学生高居全国高校之首,来自境外的研究生占全国高校海外及港澳台研究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无愧“华侨最高学府”的称号。

暨大被称为“中国第一侨校”。1906年清政府为“宏教泽而系侨情”设学于南京。1960年许多东南亚华侨青年来暨南大学学习汉语,其中以印度尼西亚侨生最多。其中每4个人中就有3个是来自东南亚的侨生,当时暨南大学就被誉为“华侨学生的摇篮”。

四、暨南大学历届领导人

暨南学堂创办人 端方

暨南学堂堂长 国立暨南大学校长 郑洪年(1907-1909.1,1927.6-1934.1)

暨南大学学堂堂长 杨熙昌(1909.1-1911.10)

国立暨南学校校长 赵正平(1918-1920夏,1921秋-1925夏)

国立暨南学校校长 柯成懋(1920夏-1921秋)

国立暨南学校校长 姜琦(1925秋-1927夏)

国立暨南大学代代校长 沈鹏飞(1934.1-1935.7)

国立暨南大学校长 何炳松(1935.7-1946.5)

国立暨南大学校长 李寿雍(1946.6-1949.5)

暨南大学校长 陶铸(1958.6-1963.1)

暨南大学校长 陈序经(1963.1-1964夏)

暨南大学校长 杨康华(1964.3-1970.3,1979.8-1983.10)

暨南大学校长 梁灵光(1983.10-1991.6)

暨南大学校长 周耀明(1991.6-1995.12)

暨南大学校长 刘人怀(1995.12-2005.12)

暨南大学校长 胡军(2005.12-至今)

主要校长风采

创始人:端方,清朝晚期,两江总督、朝廷重臣端方于1905年呈递5筹设暨南学堂6奏折,获清政府批准,并在南京筹办招收归国侨生的暨南学堂。1907年3月上旬,首批来自爪哇的归国侨生抵达上海,然后转到南京,这是华侨学生回国求学开始。1907年3月23日,暨南学堂正式开学,国内第一所华侨学府从此诞生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暨南学堂被迫停办。虽然学堂仅办了4年多,但为华侨学生回国求学打开了大门。暨南的名字已传遍南洋,为后来暨南学校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激发了海内外华侨的爱国热情,各地华侨热心办学。

郑洪年,(1907-1909.1,1927.6-1934.1)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任命郑洪年为校长。郑到职之后,即提出改组与扩建计划。他表示:“鉴于侨胞处于殖民政府铁蹄之下,受尽帝国主义之蹂躏,暨南教育非提高程度,扩充为完善大学,不足以增进侨胞之地位,不足以谋适应其特殊环境,不足以使华侨父老咸达自由平等之目的。”并计划将暨南学校/扩充为一完善之大学,改商科为商学院,并增设农学院、文哲学院、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艺术学院五门,以期从质量上完成华侨之最高学府。使华侨子弟得享受世界高深的知识,与祖国优美的文化,以为他日参加祖国一切运动,及提高华侨地位之准备1927年9月5日,国立暨南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此时,商科大学改为商学院,原有系科改组为工商管理学、银行学、国际贸易学、会计学以及普通商业学等5科,继续招生,4个年级俱全。经过两年的努力,至1929年,除商学院外,相继成立了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其中文学院下设中国语文学、外国语文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社会学4个系;理学院下设数学、物理学、生物学3个系;教育学院下设教育学、心理学2个系以及师资专修科;1930年又成立法学院,下设法律系及外交领事专科。至此,国立暨南大学拥有5个学院、16个系和2个专科,成为一个完全的大学。

廖承志,(1963.2-1970.3)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

20世纪50年代后期,筹建一所全日制、正规的华侨高等学府的条件基本成熟。为适应侨生回国升学的需要,在陶铸、廖承志等的大力推动下,1958年9月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时任中央侨务委员会主任的廖承志,对暨南大学的重建工作始终予以热情关怀。他认为暨南大学办学目的就是接纳海外的炎黄子孙,让大家共沐中华文化。当广东开始筹建暨南大学时,中侨委即拨专款人民币100万元资助。廖承志主任还身体力行,多次莅校视察指导工作,就如何办好暨南大学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如1960年11月,在听取广东省副省长、暨南大学建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嘉人关于暨南大学工作的汇报后,他就暨南大学的发展规模、专业设置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

1962年3月7日,中侨委廖承志主任到暨南大学视察工作,他对陶铸校长提出的新的办学方针作了具体的补充,并要求学校草拟贯彻新办学方针的方案。同年3月下旬,在北京听取暨南大学王越副校长的汇报时,又着重指出:/各科系专业不宜设置过多,新闻及对外贸易专业应招收侨生;暨南大学还须艰苦奋斗,搞好基础课,提高教学质量。他对师资问题也十分关心,积极向暨南大学推荐师资人选。五六十年代在侨务工作中仍存在左倾思想,华侨的身份被人怀疑,同时华侨对国内的政治教育也心存顾虑。他针对学校任用人才存在的偏向问题着重强调:物色师资时对政治素质应作全面、正确的权衡。针对暨南大学招收华侨、港澳学生和台湾省籍学生较多的情况,他指出:/华侨、港澳学生在各方面都同国内学生不同,有其特殊的地方,不能简单化,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正确地、耐心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工作,使学生好像在家里一样感到温暖。

在他的过问下,1961年8月11日,中侨委与教育部联合发出了有关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暨南大学主要招收归侨学生和港澳青年。

现任校长:胡军,教育领域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原有的教育体制沿袭多年,积弊已深。去年教师节前夕,汪洋书记到暨南大学要求为高校教师创造一个可以凝心静气钻研学问的环境。随后,暨大启动了一项名为“宁静致远”的工程。

针对这些问题,暨南大学校长胡军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多次提及改革之难:大学改革意味着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要冲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改变沿袭多年的成规,树立真正的大学文化和形象,困难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不仅要勇于改革,更要善于改革,要学会“软磨硬泡”。对于大学改革,他有三点主要观点。1.“三风”建设,不在强制而在自律。2.改革难点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

3.人才培养注重原始创新能力

五、大学主流思想变革

1.恪守“忠信笃敬”校训

暨南大学 “忠信笃敬”的校训出自 《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校训具体何时由谁首先提出已无从考究,但现在流传下来的校训是30年代曾主事暨南11年的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何炳松的题词。暨南办学命途多舛,曾几度播迁、停办,解放后在广州重建的暨南大学,原有校训已不复存在,直至1994,年才正式恢复 “忠信笃敬”校训。

“忠信笃敬”的本意是“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学校恢复校训后,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给校训注释了新的内涵。校训的恢复和沿用,不仅充分体现了暨南大学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更给予暨南师生以极大的鼓舞与鞭策,并以此为准绳,自律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目标,对搞好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品位,对外树立良好品牌具有深远的意义。

2.倡导“爱国爱校,团结奋进”的暨南精神

暨南师生历来就有爱国爱校的传统,早在20世纪20年代,暨南迁入上海真如不久,就有大批富有爱国热情的侨生和国内生积极投身到国内兴起的反帝反军阀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暨南师生不论是在上海“孤岛”,还是在建阳山城,均以各种形式积极进行抗日活动,被称之为“东南民主堡垒”。在这些斗争中,较为著名的是1940-1941年的“上海孤岛”时期,学校处在日伪势力的四面包围中,但暨大师生有坚定的爱国立场,坚持民族气节,不向日伪低头,表明学校的态度是“汉曹不两立,忠奸不并存”。在日寇攻入租界后,暨大师生悲壮地上完著名的“最后一课”后关闭学校,以示不做日伪统治下的顺民。著名文学家、时任暨大文学院院长的郑振铎教授在《蛰居散记》一书中记述了暨大的“最后一课”的情景。解放后,在广州重建的暨南大学继承了先辈们爱国爱校、团结奋进的光荣传统,力求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吸引更多的港澳台、海外学子前来求学,为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鉴于暨南大学的办学成就与地位,在学校建校90周年前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欣然为学校90周年校庆题词:“爱国爱校、团结奋进”,给暨南师生和各地校友以莫大鼓舞。全体师生众志成城,自强不息,努力工作,在1996年顺利通过了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之一。之后,学校正式发文,确定以江主席的题词“爱国爱校、团结奋进”作为暨南精神,并号召全校师生以此为精神动力做好本职工作。正是这种精神的鼓舞,近年来,暨南大学走上了跨越式的发展轨道,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呈现出强劲的上升态势。

3.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

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面对新的形势,要抢占高等教育发展的制高点,获得海内外学子对学校的认可,暨南大学适时对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01年建校95周年前夕,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刘人怀提出了学校新的发展目标,即遵循“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的办学理念,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侨校”是暨南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学校办学的特色和生命;而“名校”则是要求学校上水平、上档次,跻身一流行列,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所在。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就是要求学校在保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特色基础上,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海内外对学校的认可度.参考资料:

1.360百科——暨南大学 2.暨南大学官方网站

3.3.360留学网——暨南大学

4.卢建民,夏泉,UIS视角下暨南大学的品牌战略 5.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暨南校史,暨南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暨南大学校史

暨南大学校史

○1911年一落

○1918年复校

○1949年再落

○1958年再复

○1970年三落

○1978年三复

1925年10月,只有师范文凭的曹聚仁被聘到国立暨南学校大学部,“一本正经做起教授来”。那时,国立暨南学校已经从南京迁到上海的真如。同事帮曹聚仁找了一位帮工的女佣,但女工的亲友们一直弄不清楚,“济南大学”为什么不在山东而在上海的乡间?“暨南”的校名,更让她们糊涂。曹聚仁对她们讲了好多回、“可是又是'尚书',又是'尧典',又是什么'朔南暨',太不容易搅了。”

时至今日,暨南大学的学生仍不乏这种尴尬。介绍学校时,总要在前面加上“广州”二字才能讲清。今年3月前,在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上搜索“暨南大学”,还曾被好心地提示,“你要找的是不是济南大学?”

为着复杂的校名,让曹聚仁会忍不住“真想打他几十板手心”的端方,就是百年前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堂的创办人。

1906年,两江总督端方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允许“南洋各岛及檀香山、旧金山等处侨民”回南京读书,以“宏教泽而系侨情”。之后,在南京薛家巷成立专门学堂,并取《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迄于四海”之意,命名“暨南学堂”,意为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范和文化教育传播到南洋等海外各地。

2006年11月16日,暨南大学将自己的历史渊源追溯到百年前的暨南学堂,隆重纪念学校的百年发展。

1906:端方奏请成立暨南学堂

1908年,新加坡华侨学生林邦彦被当地侨会选派到暨南学堂读书时,学校的老师除了举人、贡生、秀才外,还有日本和德国的留学生。有位老举人上国文课时唾沫四溅,遭到印尼侨生的反对,差点罢课。

学堂为侨生定制了统一的校服,全用黑色,黑革履,黑呢帽,帽边镶金丝线。出门旅行的时候,俨然是陆军学生,威风凛凛。在回忆录中谈到郊游时,林邦彦更是对骑小毛驴的技巧津津乐道。

与他同批的还有后来成为新加坡大学校长的李光前。一次骑毛驴出去玩时,李光前跌掉了两颗门牙。

当时的南京市民称他们为“洋少爷”。在市民们看来,这帮学生面色黝黑,穿着奇装异服,说着不知哪国的“鸟语”,还擅长打架,虽然出手大方,实在让人敬而远之。

林邦彦是从新加坡回国求学的第一批华侨学生。为防止倭寇和来自海上的反清力量,清政府长期厉行海禁政策,严禁官民出洋,并把海外华侨视为“化外顽民”、“天朝莠民”。海外华侨在居住国遭受欺凌和屠杀,清政府反而认定是“孽由自作”,“朝廷概不与闻”。

一直到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才不得不调整侨务政策,于1893年正式宣布废除海禁,将海外侨民与内地人同等看待。

1901年实行“新政”后,清政府更鼓励国内师生到南洋各华侨学校执教。随着海外侨校的增多,清政府及沿海督抚还不断派人到南洋各地“劝学”、“视学”,调查南洋华侨教育的情况。

1905年,端方受清政府委派,作为五大臣之一出洋考察宪政。端方从欧洲回国,途经南洋,受到当地华侨商人和华侨学校师生列队欢迎,“大为感动”。在林邦彦看来,这是促使端方奏请成立暨南学堂、免费招收华侨学生回国就学的原因之一。

1906年11月,被派到南洋考察华侨教育的钱恂,这位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的兄长,从爪哇拍电报给端方,说大约有30名华侨学生想回国在南京念书。已经是两江总督的端方立即表示赞同,之后上奏朝廷。

1907年2月底,第一批华侨学生21人抵达南京。3月23日,暨南学堂正式开学,成为国内第一所为培植海外华侨子弟而设的学校。为表示重视,端方还亲自与21名侨生及全体教职工合影。1909年时,学堂有学生167人,来自爪哇的有70多人。1911年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入川前,端方还给每个学生送了一幅自己的肖像。

1910年进入暨南学堂的陈维龙,是来自吉隆坡的侨生,在回国前,念过几年私塾和半年新学堂,经学很熟悉,英文、算术却很差。回国后又发现自己缺乏中国历史知识,为此,陈维龙特意向国文老师请教,老师回答说,“那很简单,你把《纲鉴易知录》看一看,就能应付裕如。”当时南京书店无存货,陈维龙赶紧向上海商务印书馆订了一套,“收到时把我吓昏了,原来它一套书一共有一百几十册”。

陈维龙英文不好,却又碰到一位留学日本的英文老师。他一直记得这位老师教的英文对话:“请问先生贵姓?”(What is your honourable sirname?)“敝姓陈。”(My humble sirname is Chen.)

让陈维龙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教经学的江先生,背后被学生称为“江道德”。他最喜欢说“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为人确也规矩中正。遇有学生犯错,他并不责罚,反而约他们到家中喝茶,细声细气地讲道理给学生听,让他们记起自己的抱负和父母的期望。往往学生都“痛哭流涕,声明要痛改前非”。

暨南学堂的第一首校歌,据说歌词是游历南洋多年的康有为所写。不过陈维龙念书的时候,唱的校歌是另外一首《孔子颂》,歌词是“圣德与天齐,大哉孔子何巍巍,一匹夫虽未自称南面,救世心万古昭垂”。

暨南学堂的学生是没有了辫子的一群。1911年10月,武昌首义,各省纷纷响应。驻守南京的张勋领着“辫子军”攻进南京城后,曾运来大炮对着暨南学堂。学堂赶紧把学生送到上海避难,大部分侨生返回南洋,小部分参加了革命军,而暨南学堂也因此停办。

1927:郑洪年升级国立暨南大学

1917年,战事稍停。11月1日,教育部批准恢复暨南学堂,委派江苏教育司司长黄炎培为筹办员。黄炎培邀请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中华学校校长赵正平共同筹划恢复暨南。

他们很快拟定了《暨南学校章程》和《暨南学校规复宣言并招生启》。“招生启”介绍了暨南学校创办的缘由:“今将原有之暨南学校从新恢复,扩充规模,改良办法,分设专科,并经营有利于华侨教育之各种事业,总以华侨子弟回国者得受适宜之教育,造成有用之青年,以增进华侨文明程度,发达华侨实业为宗旨。”

1918年3月1日,暨南学校补习科正式开课。学校正式更名为“国立暨南学校”。校长为赵正平。5月,开始招收内地学生,以便与侨生互相取长补短。9月9日,暨南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当时有侨生70人,内地生40人。

暨南学校将“忠信笃敬”作为校训,并由清末状元张謇亲笔书写匾额,取意孔子的《论语》:“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923年,为了适应学生的增多,并创建大学部,暨南学校从南京迁到上海的真如。真如是宝山县下的小乡镇,离上海十余里地,有沪宁火车经过。

赵正平之后,暨南原教务主任姜琦接任校长职务。姜琦思想开明,在他治下,暨南学校更进一步扩充发展。但暨南学校升级为“暨南大学”,还是要等到1927年6月郑洪年上任。

在曹聚仁心目中,真正能体现暨南精神的正是姜琦、郑洪年两位校长主政的时期。“那便是侨生最多,富有青春力朝气蓬勃的时期”。

郑洪年曾师从康有为,1927年起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交通部、工商部、建设部次长等各种职务,对教育问题也非常重视,以教育救国为己任。1907年首次归国的21名侨生到达上海后,也是由郑洪年接到南京。

担任暨南学校校长后,郑洪年力主将商科改为商学院,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农学院、文哲学院、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院和艺术院五门,将暨南学校扩充为当时惟一的华侨大学---国立暨南大学。

郑洪年希望从质量上完善华侨之最高学府的创建,“使华侨子弟得享受世界高深的知识,与祖国优美的文化,以为他日参加祖国一切运动,及提高华侨地位之准备”。他主张“知行并进,实事求是”,将应用技术课程作为大学的必修课;强调华侨的需要,开设《南洋概况》为全校的必修课;还规定每个本科生要掌握两门外语,第一外语为英语,第二外语从法、日、德、荷兰、马来五种文字中选一种。国内生则必须从荷兰、马来文中选一种,以便毕业后派到南洋服务。

郑洪年曾说,“余任事之初,以集中人才为先图,其学有所长,德行足为学子表率者,无远近皆以礼先之。”鲁迅、蔡元培、马叙伦、胡适、郑振铎等都曾应邀到校讲演。夏?尊、周谷城、周建人、曹聚仁、潘序伦、潘光旦、叶公超、梁实秋、许德珩、洪深、黄宾虹、陶冷月、孙大雨等人则被延聘来校任教。

曹聚仁在暨南学校教外国学生读《浮生六记》、《老残游记》;教中国学生读《天演论》、《拊掌录》。在他看来,这些思想方法论和文学批评一类的著作,在过渡时代,对于语文入门,是非常有用的。而他所用的教材,多取自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说集》、林琴南的《拊掌录》这样用古文体翻译的西洋文学名著,“一方面可以养成青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一面也介绍了西洋文学名著”。

在真如时期,暨南学校的侨生占了学生总数的95%以上,“每逢假日,真如车站一眼看去,都是戴着形形色色的帽子、近于'小黑炭'型的小伙子。”

真如时的暨南大学,学生最多时有1700多人,这让校史专家马兴中印象最为深刻。在解放前,大学规模能上千人就已经不错了。

真如乡间的农民则把暨南师生看作另外圈子中的人,学生被当成从海外回来的王子,“腰缠十万贯,骑鹤来上海”。“因此,他们的鸡也特别值钱,鸡蛋也比上海的贵”。曹聚仁在回忆录中说。

“一?二八”事变后,暨南大学的师生积极参加救亡图存的运动,引起了国民政府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1934年1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以“视察教育和筹募基金”的名义,调郑洪年前往南洋。校长职务由沈鹏飞代理。

1935年,历史学者何炳松接任校长。

何炳松就职后,在第一次全校大会上指出:“现在国势阽危,国难严重,许多人已经无书可读……我们在有书可读之时,应努力读书。”他提出的培养目标是:“要造成复兴民族之斗士,不要造成争权夺利的政客。况且暨南比其他大学另有特殊之使命,将来本校毕业同学,必须能向海外发展,能在外界立足”。

之后“八一三”事变,真如成为战火的中心,暨南大学只能再度播迁。1938年,暨南大学迁到上海公共租界。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为日本军占领,暨南大学又播迁到福建建阳。

1945:何炳松掌校10周年

“不准穿裙子”

文革初,华南师范学院的一群红卫兵要来暨大“造反”,声明要“剃光飞机头,剪光牛仔裤”,还要肃清穿裙子的“资产阶级小姐”,暨大学生以“穿裙子”为主题跟他们展开辩论。暨大主张“可以穿裙子”,华师坚持“不准穿

裙子”。暨大论证人类穿衣是以穿裙子开始的,并且男女不分,如果不准女人穿裙子,也应该禁止男人穿裤子。结果暨大大获全胜。

演说会是暨大的一项传统。早在1925年,学校就成立了演说会,每周开展一次演讲。1929年的上海高校演讲比赛中,暨大学生夺得国语演说冠军和英语演说冠亚军。

1943年,18岁的福建少年陈默从南平考入国立暨南大学,选了国际贸易系,因为“可以赚洋人的钱”。入校前,陈默已经知道“何炳松”这个名字,他高中念的外国历史课本就是何炳松编的。

那时,何炳松已经在国立暨南大学当了8年校长。他还需要在校长位子上苦苦坚持3年。

何炳松由官费送赴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史学、经济学和国际政治。他在国内最先传播鲁滨逊的“新史学”,力图以西方史学理论为基础,吸收中国传统史学精华。1935年1月,他与王新民等9人联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提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应以“此事此地的需要”为基础,保持中国的特殊性,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加以批判地继承,同时也对欧美文化进行批判地吸收。这就是现代史上有名的“十教授宣言”,在当时引发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大讨论。

体现在治校上,何炳松大力提倡“忠信笃敬”的校训,重视道德教化,以传统文化培养侨生的品格;主张学以致用,学术救国;在学术思想上,同样兼收并蓄,还在1944年邀请《资本论》的译者之一王亚南到校讲座。

陈默认为何炳松校长“很了不起”。一方面,可以跟教育部要到钱,虽然经费很少,但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还是很买何炳松的面子;第二,何炳松在教育界、知识界威望很高,能够请到那么多有名的教授,到福建建阳那样艰苦的山区教学。

回想当年的艰苦,暨大校友总会副会长陈默很感慨。点的桐油灯,能用两根灯草就很不错了。作为校舍的孔子庙,也没有灯,上课就需要早早去,抢靠南的、窗户边上的座位,才不会太费眼。

何炳松在一次周会上流着眼泪说:“大家生活太苦了,我都知道,点灯的桐油买不起,作笔记的墨水买不起,先生们的太太,有做小生意的,赚那么一角钱二角钱,有的教授连换洗长衫也没有……”

1944年,数位教授提议在1945年6月隆重举行纪念何炳松校长掌校10周年活动。他们在提案中说:“本校虽有四十年之历史,校长任职十年者以何先生为第一人;国内各大学校长能任职十年者亦殊不多见。况何先生接事于校局兀臬之际,支撑于困难严重之时,经营擘划,艰苦卓绝,校誉日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尤能不避艰险,毅然内迁。上海大学不啻十数,而能完全内迁者,仅有本校,大学校长内来者,仅有何先生一人。”

1945年6月1日开始,纪念活动持续了3天。毕业学生自发为他排演了平剧晚会。徐克仁当时在《群英会》中扮演周瑜,他回忆选平剧的原因是,全校师生都知道何校长对昆曲有特殊研究,但学校里没人会唱,他们决定排演平剧以代。

印象中,陈默还记得何炳松爱喝点小酒,但生活清贫,只能拿乡间的黄酒代替。在10周年活动的晚宴上,200多名毕业生每位“奉半觞为寿”,何炳松“一一尽之无难色”。

1945年8月,抗战终于胜利。暨南大学开始着手迁回上海的事宜。何炳松惨淡经营,呕心沥血,都要找到合适的校址了,却被一纸调令发到国立英士大学当校长。他曾给学生阮毅成发过电报,称“不得已力疾拜命”,准备鞠躬尽瘁了。但因长期劳累过度,1946年7月病逝于上海,时年56岁。

郑振铎在悼念文章中写道,何炳松“做了十多年的暨大校长,暨大的学术空气始终是纯洁的。……学术研究的自由,从来没有受到任何干涉。”

任过台湾《中央日报》社长的阮毅成认为,何炳松的史学是可以与梁启超并称的。梁启超晚年不问政治,专心著述讲学,留下许多著作。而何炳松的西洋通史,临死前还缺三分之一没有完稿。

暨南大学复员回沪后,受内战影响,侨生比例非常低。曹聚仁1949年春重回暨大教书时,他班上30多个学生,侨生仅3人。

1949年,暨南大学只有20余名教职员和40余名学生追随时任校长的李寿雍去台湾。

1949年6月,暨大被接管。7月12日,暨大教授陈炳相向军管会要求取消人类学系,理由为人类学目前所教内容“为反动课程”,学生人数极少,且“多要转系”。

8月20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表军教字第一号命令,将暨南大学恢复为华侨高级学府,原有文、法、商及理学院分别并入复旦及交通大学,地理学系并入南京大学(前身为中央大学),人类学系并入浙江大学。暨南大学暂时停办。

1958:复办;1978:再复办

在1935年那场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中,跟何炳松的“文化本位”针锋相对的,是陈序经的“全盘西化”。28年后,陈序经也来到暨南大学担任校长。

1958年,在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大力扶持下,暨南大学得以重建。陶铸担任了重建后的第一任校长。陶铸将暨南大学的办学方针确定为“办成尽可能符合海外侨胞的愿望与要求,具有特色的综合性华侨大学”。并进行院系调整,以“面向华南,面向东南亚,面向亚热带,面向海洋”。

“文革”中,这被批判为“让暨大在1958年的大跃进声中上马,暗地里却又死抱着要把暨大办成资产阶级大学的罪恶计划不放。”

现在是校史专家的马兴中,1961年进入暨南大学中文系。他记得那时候除了文科生,暨大的理科生也要学习中文写作。而且,学校里还开了“西方经济学”,讲起证券股票。这在当时国内大学极之罕见。

1963年1月,受陶铸的邀请,陈序经担任了暨南大学重建后的第二任校长。周恩来曾经说,陈序经是“最善于团结高级知识分子的学者专家,能聘请到一级教授任教的教育家”。

陈序经曾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政治学和社会学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涉猎文化诸领域,率先使用了“文化学”的概念,并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历史与现实问题,在1930年代提出了颇多争议的“全盘西化论”。

陈序经的口头禅是“我是为教授服务的”。他认为建一流大学就是要抓名教授。对所请的名教授的学术经历和特长,陈序经不用去人事部门翻档案,就能如数家珍。

在校园里碰到教师,年届六旬的陈序经总要停步问候。学校专门为他配备的小车(由暨大香港校董费彝民捐赠),也往往成了他搭载教师们的巴士。

担任校长后,他主持制定了暨南大学“十年培养提高师资规划”,提出要在十年内把暨大办成一所规模完善、质量优良的重点大学。但一年后,陈序经被调任南开大学校长。

1966年,“文革”开始,暨南大学停止招生,但学校里还有1000多人。

1970年1月,林彪想把第一军医大学搬到广州,取代暨南大学,就口头上称国务院同意将“房子已经空起来”的暨南大学转交给军方。2月,口头通知暨南大学革委会,宣布撤销暨南大学,并在2月12日确定了搬迁计划。

5天后,《关于撤销暨南大学的请示报告》才被起草。到3月5日,广东省革委会才正式下发撤销暨南大学的通知。

这一停,又是8年。

1978年10月,暨南大学再度复办。在此之前的4月1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恢复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指出复办后的暨南大学“以招收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籍青年学生为主,同时也要招收少部分国内的学生(以国内的归侨和侨眷的子女为主)”,还特别规定对华侨、港澳学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

根据上级的决定,暨南大学停办时调到广州地区4所院校的教职员工,原则上均应调回,分配给4校的原暨大的设备、图书,归还暨大。被占的原暨大校园、校舍也一并归还。

暨南大学历史系主任张晓辉,是1986年研究生毕业到暨大工作的。那时候,暨大的校长是梁灵光。1983年3月就任省委书记、省长的梁灵光,同年10月兼暨南大学校长,至1991年6月卸任。

梁灵光与暨南大学的渊源早在1930年代便已开始。暨南大学的救国会就是在校园附近的梁灵光寓所成立的。梁灵光其时在上海读中学。

“一二?九”运动后,19岁的梁灵光随暨大学生代表团赴南京请愿,火车上遇到了暨大学生朱含章。暨南大学的学生抢占了火车头,后来成为梁的夫人的朱含章也到火车头协助铲煤。

在张晓辉看来,梁灵光任内的8年,奠定了暨南大学这20多年来发展的基础。

这8年里,暨南大学采取适应海外、港澳实际的做法,扩大对外招生。从1980年开始,暨大就实行对华侨、港澳学生单独命题、提前考试和录取。1983年和1984年又先后在香港和澳门设立了考场。1985年和1986年报考暨大的境外考生超过2000人。至1988年侨属子弟已占暨大学生人数的90%,成为名符其实的华侨最高学府。

1988年,蒋经国开放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余乃述教授成为1949年后到母校暨南大学参观访问的第一位台湾暨南校友。

经过台湾和海外部分暨大校友的长期努力,台湾的“行政院院长”郝柏村决定在台湾开办一所暨南大学。经过几年的筹备,该校于1995年招生开学,定名为“暨南国际大学”。

经过郑洪年、何炳松、陈序经等校长不断努力,暨大建立了“孔子学院”的传统。今年是暨大百年校庆,孔子被“请”回校园刘斌/摄

郑洪年掌校时间(1906年-1909年)(1927年-1934年)

何炳松掌校时间(1935年-1946年)

陈序经掌校时间(1963年-1964年)

1907年,第一批华侨学生21人抵达南京,两江总督、暨大创办人端方十分重视,与侨生和教职员工合影留念

1926年国立暨南学校校徽

目前在使用的暨南大学校徽

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上,中国首次组团参加,其中9名暨大学生分别参加了田径、篮球和足球三项比赛。好动的侨生为暨大建立起了强势的体育传统

第四篇:暨南大学2013考研(定稿)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现将编制我校2013年博士、硕士招生(包括内、外招生)专业目录与硕士自命题招生科目考试大纲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编制原则

(一)2013年研究生招生专业须与培养方案中的研究方向保持一致。招生专业目录仍采用一级学科、专业及招生方向三级模式。新增或对应调整的一级学科,按一级学科招生命题。每个学术型专业的硕士招生方向不得超过5个,博士招生方向不得超过6个。每个招生方向必须与招生导师对应,不得以导师组模糊代替。

(二)硕士招生专业须按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博士招生专业须按一级学科或专业设置,不得按招生方向设定。要进一步优化硕士自命题科目与内容的整体设计,科学制订考试大纲,力争使考核范围能够涵盖本学科专业骨干课程的核心内容。博士自命题要重点考察考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三)各学院要统筹教育部2012年备案批准的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与交叉学科,慎重启动招生。

(四)复试科目以专业为单位制定,其考察内容须与初试科目各有侧重。

?

二、关于导师

列入招生简章的导师名单以学校审核公布的为准。每个专业的全职研究

生指导教师不得少于3人。

(一)博士生导师不得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招收博士生,若跨专业招生,须隔年轮招。除自主招生外,博导可以选择硕博连读、统考招生方式之一。

(二)经研究生院批准,硕士生导师最多可在同一级学科的两个专业同时招生,且须明确第一招生专业;若因学科建设需要跨一级学科招生,则须相关学科组与分委会审核后报学校批准公示。

(三)校外兼职(省内)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要标识*注明,且隔年招生。2012年已招生的,可列入2013年招生简章,但不再安排招生计划。2013年起,省外兼职导师不再安排招生计划。

?

三、关于招生指标

??? 自2013年起,学校将以学院为单位按一级学科下达研究生招生指标。请各学院认真研究论证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四、编制程序

(一)各学科组长召集本一级学科导师讨论商定招生专业、招生方向、招生规模、初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等医学全在,线,报本学院主管院领导审核后送研究生院研招办。

(二)研招办汇总后,报研究生院与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后,上报教育部。

?

五、报送方式

?(一)招生专业目录电子版在研招网后台上如实填写。

?(二)各科目考试大纲电子版发至bluesky_0001@163.com

(三)招生专业目录与各科目考试大纲纸质版须经学科组长、主管院领导签字盖章,且与电子版保持一致。

(四)报送时间:7月20日前。联系人:韩刚,85228526。

招生目录编制与考试大纲制订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学术强很强的工作,是广大考生报考的重要依据。请各单位认真负责,严谨求实,不得随意变化,切实维护考生的切身利益。?

研招办

2012年7月9日

考研政治考什么?该怎么复习?

来源: 阮 晔的日志

一、首先说一下考研政治考什么?

? ?? ?这个很重要也很简单,想必你都已经了解,考研政治从去年开始大变革,新大纲考察科目是五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中特)、近代史纲要(史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各门科目的考察分数分别为22,30,14,18,10,外加6分的时政选择题(这个红宝书没有,需要11月底时再买一本小册子)。从考查分值看很显然,重点是马原和毛中特,重中之重是毛中特,而难点和易失分的地方是马原。

? ?? ?从考查题型上看,考研政治考50分选择(16分单选,34分多选)和50分主观题(5道大题)。注意:政治难点绝对不在大题而在选择题,说更清楚点是在多选题,大题只要写的多、有条理、不反动都能得不错的分,但关键是字要写得好(这点极其重要!),但选择题则是从红宝书中的细节抠出来的细小知识点,尤其是多选题有些选项迷惑性非常强,稍微不注意就错,而且多选少选错选都是全错,两分丧失。所以,12月份之前都不要管大题,都要把重点放在选择题上,也就是把书看细看透。

二、五门课的结构是什么?

? ?? ?这是我让你第一轮复习看两遍红宝书后该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如果你实在看不完两遍,到10月10日之前也至少认真看过一遍。你可以检查下你看完红宝书能不能有个清晰的认识,我下面总结的是我的认识你可以参考。当然这只是个非常粗的概括,具体章节的体系还需要靠你自己感悟。

1、马原:分为三门小科目,即哲学、政治经济学(政经)和科学社会主义(科社)。哲学部分也就是红宝书的前4章,是复习重点,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即前三章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政经就两章,主要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前政经是单独一门课,由此看到了新大纲对政经的要求大大降低,这门课相比之下应该是最难的,但复习时却可以不用花太多时间因为考的很少,而哲学的地位被新大纲大大提高);科社也是两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分值较低,只能考选择题,不是复习重点。

2、毛中特:根据红宝书的结构,第1、2章是总论,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后面几章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分论,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分别是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施政纲领)。

? ?? ?毛泽东思想是第3、4章的内容,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建国前)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建国后)。毛泽东思想在大纲改革前也是单独一门课,现在缩成两章,说明新大纲对毛泽东思想的要求降低,但别高兴太早,其实缩掉的内容都放到史纲里面考了,而且史纲除了考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的事,更是往前一直考到1840年,所以不是缩了,而事实上是增加了。所以给你个建议,复习毛泽东思想可以先看史纲,因为史纲是从时间线索阐述的,而毛泽东思想只是从理论内容角度阐述,两者内容有交叉但论述角度是不同的。

? ?? ?中特理论是从第5章开始的内容,别看红宝书很乱,但其实这一块有一条非常清晰的线索,不知你看出来没有。这门课其实有三个理论,是继毛泽东后三个总书记的理论,杂糅到一起统称为中特理论,因为这三个理论的继承性非常强几乎是一脉相承,而毛泽东思想是单独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制度的背景不同,毛泽东的时代主要还不是社会主义时期,在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才基本确立,而后面三位领导人的理论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提出,所以理所当然统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 ?在这一体系中,首先小平同志还是给我们来了一个中特理论的总论也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紧接着几章就是中特体系的分论,第6章是邓小平理论的中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而后面4章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其实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道路的具体阐述(邓小平只提出前三项,社会建设是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新加的),中间还有个改革开放,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后面的4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保障,分国内(国家统一、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和国际(外交政策)两个因素,这样记就容易串成线。

? ?? ?另外,毛中特中4个领导人的理论还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问题,即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江泽民“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主要是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综上,其实泽民是贡献最低的一个,不过没办法,小平太强,所以只能尽毕生精力完成小平未完成的事业,基本上是步小平后尘了,但他觉得实在有点没面子就硬是提出了个党建理论,所以前些年轰轰烈烈的党员先进性建设也是根源于此。所以贡献低考试自然也考得很少,甚至压根不考。反观涛哥,虽然仍是步小平后尘,但毕竟现在正处当政时期,教育部为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当然会把涛哥的理论作为命题重点,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内容包括十七大新加的内容是极容易考到大题的,所以要高度重视,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小超人邓小平。

? ?? ?毛中特说的有点多,但没办法谁让人家考30分呢,而且大纲改革后明显看到这块内容越来越重,包括史纲和当代都要与毛中特联系起来考,所以综合来看,毛中特绝不仅仅只是考30分,当然复习重点应该放在这一科!

3、史纲:这门课其实就是毛中特的翻版,也就是我之前说的把毛中特这一用理论线索叙述的科目变为以时间线索来写的科目,所以这门课和毛中特联系非常紧密可以结合起来复习。? ?? ?其实把历史放进考研政治里来,历史也就不是实在的历史了,而是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历史,这门课的灵魂其实是围绕“中国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命题来写的,由此可以用时间把史纲分为三个部分,即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

(1)近代史(1840——1919):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半封建。注意这一时期几个不同阶级的革命,分别反映了早期中国阶层对社会发展的探索,具体有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洋务运动(封建官僚地主)、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或立宪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注意它们各自的原因、特点、意义。基于今年是辛亥革命记念,而且去年未考,所以辛亥革命极有可能以大题形式出现。

(2)现代史(1919——1949):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以1919五四运动为分界点将中国历史分为新旧民主主义,所谓新旧民主主义主要是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的不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共产党未出现、社会主义思想也未传入中国,所以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逐渐兴起成为革命领导,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革命指导思想,所以五四运动后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注意:此阶段和毛泽东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联系非常紧密,可以结合起来复习!

(3)当代史(1949——今天):又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

第一,1949——1956,这一时期请注意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还未确立,1949——1953年国家主要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未完成的一些事,从1953——1956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也叫“社会主义革命”,直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后来小平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

然要注意我们现在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社会主义中的不发达的阶段。注意:此阶段紧密联系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应结合复习!

第二,1956——1978,是社会主义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总体上是弊多利少,像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两个凡是等负面东西都是这个阶段产物,所以不太可能成为命题重点,这个谁都知道,共产党嘛爱面子。

第三,1978——至今,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但是这一块不太可能出大题原因是与毛中特中的中特理论正好重叠,要出大题也会到中特理论里出。

4、思修:这门课想必是最让人厌烦和恶心的了,乍一看就像是政治口号,毫无理论和逻辑可言,而这门课也确实是记忆的多理解的少,所以你实在讨厌也可以把它先放一放,等到冲刺时再看。

? ?? ?但是,思修也不是一点逻辑性也没有的,从名字上可以看出这一科目分为两块,即思想道德(前6章)和法律基础(第7、8章),重点在思想道德这一块,法律基础主要是小知识点。一言以蔽之,其实这门课讲的内容是我国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政治上层建筑的内容。不知你在看毛中特的时候有没有注意,有一章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文化”,也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道路中四大建设中的第三大建设,这里面有个知识点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想起来就好了,思想道德修养其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细化,阐述了社会理想、爱国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也就是以德治国。(所以看到除了马原以外各门课都和毛中特有内在联系)把握了这个线索对于学习这门课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大题很可能会出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题目,2010的那道大题即是此考法。

5、当代:12月之前不要看,最后和时政结合在一起看,把握热点即可。

三、五门课怎么考?复习重点是什么?

? ?? ?红宝书只是死的知识点,要把它们转化为实战中的得分点需要对历年真题有所分析,关于真题可以随便买一本主要研究下出题思路和答题思路即可,在这里我仅依据2010真题的考察特点对各门科目的考法做个概括(因为2010是改革第一次考所以也只有这一年的题可以参考)。

1、马原:重点当然是哲学,2010考了一道分析题(10分)和10分的选择题,也就是光是哲学就考了20分,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政经和科社都只是各考1分,特别是政经让考研界是大跌眼镜,也看出了教育部对政经这门课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2011政经究竟会不会也就考1分这不好说,应该是只多不少,但是决不再是重点,出大题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所以,面对最让人头疼的政经,我们的复习策略应该是果断放弃疑难问题,只抓主要问题即可,把大部分题当成选择题来准备。科社也是如此,甚至现在也搁一边不看也没关系。

2、毛中特:根据2010的真题,这一部分会单独出一个10分的大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那一章非常重要,是命题密集区,选择和大题都有可能;其中毛泽东思想和史纲会合起来出一道10分的大题,出题点就是两门课的交叉部分。其他知识点就出小题,看书时注意圈出如“最”“根本”“主要”“第一”“首次”“根据”“基本”等字眼,这些是极有可能出小题的地方,另外书中分成123点或是打分号的地方一般会出多选,要注意理解记忆。但是,有一个诀窍,当你看到有一段文字完全是照搬党纲文件列了78点以上的这种内容就可以大胆跳过不看,因为命题可能性极小,看了也浪费时间,把握中心意思即可,如果出多选想都不要想就全选。不过这个只适用这一种情况,如果对于某个问题红宝书只写了2点,3点,4点左右,这个就有命多选题的价值了。

3、史纲:大题会结合毛泽东思想出一小问(4—6分左右),其他将近10分的内容出选择题,看书时注意:一般纯史实性的点不太会命题,而是会找有政治理论价值的点命题,说的简单点也就是某个事件往往时间和内容不会考你,但原因和意义却是命题重点,把握了这个也就把握了看书的重点。而且要高度重视与毛中特相联系的内容,哪点有联系哪点就是考试重点。

4、思修:会单独考一道10分的大题,或者是只考思想道德,或者是考思修和法基的结合(如2010真题),其他8分出选择题。总体来讲要背的不多,法基部分(第7、8章)可以完全当成选择题来准备,思想道德部分注意部分内容与毛中特中文化建设和哲学认识论部分的联系。

5、当代:会单独考一道10分的大题,且只考大题,所以复习时注意把握主干即可,细节忽略,但是此门课要结合时政一起复习,时政虽然只考6分选择题,但它会对当代这门课有导向作用,所以这也是我建议当代12月复习的原因,因为时政得11月份书才能出来。

第五篇:暨南大学奖学金

暨南大学奖学金、助学金申请和评定指南

第一条 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资助贫困学生,奖励优秀学生,学校设立有诸多助学金、奖学金,供符合条件的学生申请、享受。

第二条 助学金是在经济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的重要措施。助学金的种类分为各类助学金和困难补助两大类。其中,各类助学金中根据资金的来源可分为国家助学奖学金和社会助学金两大类;困难补助又分为常规性困难补助和临时性困难补助两种。

第三条 困难生登记,是学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而进行资助的必要程序。它分为首次登记和复核登记。

首次登记的程序如下:(1)递交作为经济困难学生登记的书面申请(书面申请请用A4纸规格书写,应详细介绍家庭情况、申请困难登记的理由、希望学校提供何种帮助等)到所在系;(2)系学生工作秘书老师同递交申请的学生谈话,认可其经济困难情况,在其书面申请上签署意见、签名,并加盖公章后,发放《暨南大学本科经济困难学生登记表》;(3)填写《暨南大学本科经济困难学生登记表》后,交系、院审核,同时附上有效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困难证明须是家庭所在地乡镇一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民政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且留有每一级经办人的姓名、职务及有效联系电话,方为有效);(4)系、院审核后,由系学生工作秘书将申请学生的所有材料(包括经济困难登记申请书、《暨南大学本科经济困难学生登记表》、有效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交学生处审批;(5)学生处审批、录入困难生数据库后,签发《经济困难登记回执》。

首次登记办理之后,每一学年初均需复核一次,即复核登记。复核登记的方式是填报《暨南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经复核登记后,学生处续发《经济困难登记回执》。

第四条 助学金的评定条件是办理了本校困难生登记程序,经学校认定为困难生,在学生处困难生库备案,持有有效期内的《经济困难登记回执》;且在当年没有接受其他大额资助的本科生。其他条件和资助标准、时间等,视不同的助学金项目的特殊要求而定。

第五条 助学金的申请程序:(1)办理困难生登记;(2)学校发布助学金申请的通知;

(3)学生提交书面申请或填写《暨南大学本科学生助学金申请(审批)表》及有关申请材料;(4)申请学生所在班委民主评议;(5)系院审核,公示无异议后上报;(6)学校审定后公示;(7)学校推荐获助学生;(8)设立人(单位)反馈获助学生名单;(9)支付助学金;

(10)学校监督学生获助金额的使用情况。

第六条 各类助学金中根据资金的来源可分为政府助学金和社会助学金两大类。

一、政府助学金是由政府出资设立的各项助学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目前,我校的政府助学金主要有国家助学奖学金、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国家“华侨、华人学生资助金”、国家“港澳学生助学金”。

1.国家助学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分为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两种形式。国家奖学金以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为目的,额度为每人每年4000元;国家助学金以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生活费为目的,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共1500元。具体规定详见《暨南大学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

2.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是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受助人由当地职能部门提供,我校根据文件精神,减免受助人在学期间的所有学费,同时国家亦每月拨付500元的生活费资助。

3.国家“华侨、华人学生资助金”是2004年起国务院侨办在我校设立的,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华侨、华人学生,适当兼顾港、澳、台学生。资助范围为在华学习的学费、住宿费;包括华文教育、定向服务侨团和华文学校任教的短期来华学习者。该项目共分为新生资助金、一等资助金、二等资助金3项资助金。

4.国家“港澳学生助学金”是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设立的。港澳学生助学金专项用于资助港澳地区到内地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学习的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

二、社会助学金是由社会上的单位或个人出资设立的各项助学金。目前,我校的社会助学金主要有曾宪梓优秀大学生奖学金(3600元/人/年)、新长城助学金(2000元/人/年)、建设银行爱心基金(2000元/人)、招商银行“一卡通”助学金(1000元/人)、黄乾亨基金助学金(1000元/人)、广东省“福彩爱心助学子”资助金(5000元/人)、加拿大“新方向”助学金、学校董事助学金等。

第七条 困难补助实行申报制,不提出申报的,不予发放困难补助。

常规性困难补助,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各发放一次,根据学生的家庭具体困难情况、在校表现、品行成绩等综合考虑,补助金额从150元到300元不等,凡办理了困难生登记程序、持有有效期内的《经济困难登记回执》,且当年没有接受大额资助的困难生均可提出申报。具体申报的时间、条件、方式和程序请见当次补助的“通知”。

临时性困难补助,适用于因发生突发事件、意外、重大疾病等导致家庭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学习和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费用不能保证的学生。申请临时性困难补助的学生,必须由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填写《暨南大学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申请表》或详细的书面申请(载明家庭详细住址、家庭成员、经济收入情况、申请补助的理由等),经院、系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审批。

第八条 奖学金是在经济上奖励优秀学生的重要措施。奖学金的种类分为学校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和社会奖学金三大类。

一、学校奖学金是学校设立的奖学金,主要有优秀学生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三种。

1.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励对象为在本校正式注册并参加全日制学习,且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获奖比例为在校生人数的30%。

(1)优异学生奖学金:在校生人数的2%,2000元/人;

(2)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在校生人数的5%,1500元/人;

(3)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在校生人数的8%,1000元/人;

(4)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在校生人数的10%,800元/人;

(5)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在校生人数的5%,600元/人;

2.新生奖学金:境内学生高考成绩综合分在所在省(市、自治区)第一名者,奖励40000元;在高中阶段获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励20000元、15000元、10000元;奖励名额视当年具体情况而定;境外学生凡符合学校的奖励条件的,分别给予免学费或学费减半的奖励(奖励名单由招生办提供)。

3.专项奖学金:分设文艺、体育、科技等类别专项奖学金,根据获奖级别和名次而奖励标准不同。

二、政府奖学金是由中央政府专门发文设立的奖学金,目前主要有“国家华侨、华人学生,港、澳、台学生及其他外籍学生奖学金”、“台湾学生奖学金”、“港澳学生奖学金”。

三、社会奖学金是由社会上的单位或个人出资设立的各项奖学金。目前,我校的社会奖学金主要有爱普生奖学金、黄乾亨基金奖学金、“瑞安归侨、归侨子女奖学金”、宝供物流奖学金、“陈寿明、张驷祥奖学金”、“霍铸安医学、经济学奖学金”、注册会计师奖学金、南方都市报新闻奖学金、肽能奖学金等。

第九条 奖学金申请和评定的条件根据奖学金的种类而有不同,具体请见具体奖学金的评选通知。奖学金申请和评定的程序大体上是:(1)学校发出奖学金评选通知;(2)学生提出申请,提交有关材料;(3)系院审核,公示无异议后上报;(4)学校审定后公示;(5)公示无异议后推荐候选人;(6)学校或设奖单位或个人最终确定获奖人选;(7)颁发奖学金及证书。

附:

1.首次办理困难生登记的流程图

2.助学金评选流程图

3.奖学金评选流程图

下载10暨南大学社会实践活动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暨南大学社会实践活动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暨南大学校徽

    说明: 1.本校徽已按比例缩放,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查看清晰原图。2.www.xiexiebang.com整理的系列中国大学校徽,旨在为您制作简历时提供方便。3.“暨南大学校徽”的版权归属原......

    暨南大学线性代数测试题

    线性代数测试练习题 一、选择与填空(每题2分,共40分) a111、若行列式Da21a12a22a32a134a112a113a122a213a222a313a32a13a23。 a33a31a231,则H4a21a334a31(A)-12 (B)12 (C)-24 (D)24 2......

    暨南大学实验室管理办法(范文)

    暨南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6-11-30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保证,为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全校师生员工的人身......

    暨南大学2010届校运会

    暨南大学2010届校运会总结 活动名称: 暨南大学2010届校运会 主办单位:医学院文体部 时间:12月2—4日 地点:广州本部旭日体育场 总负责人:何洪山,孔国权,叶丹露 大致流程:12.2 校运......

    暨南大学历史系[最终版]

    暨南大学历史系 1.历史学系概况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27年建系以来,曾有周谷城、许德珩、郑振铎、金应熙、陈乐素、朱杰勤等大师执教。经过几代暨南史学人的辛......

    暨南大学真题[推荐]

    政治学(703) 一。1。简述霍布斯和洛克关于人的自然权利的观点。2.简述罗斯福新政。3.简述宗教的政治功能。 4。简述美国的两党制的内容。5.简述官僚制的弊端。 6.简述政治社......

    暨南大学马原整理(范文大全)

    一、关于实践 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

    暨南大学人才工作会议材料摘录

    2009年暨南大学人才工作会议材料摘录暨南大学首次人才工作会议于2009年11月17日至18日召开,会议以国家人才工作会议和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导,是暨南大学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