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中国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中国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专业:10行管姓名:林晓佳学号:10091030
【摘要】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与社区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社区教育的研究值得我们重视。我国社区教育从工业革命时期启蒙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需要在社区教育的管理过程中,结合社区教育的发展情况,找到问题原因和问题的解决对策不断改进社区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缺漏。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根据社区教育的现实情况,不断改善,确定预计制定适合我国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式和道路。
【关键词】社区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普及给社区教育带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支持和启示,在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社区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和必然走势。良好的社区教育能够很好的带动社区教育,只有通过社区教育,才能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是一种补缺性、适应性和发展性社区教育,具有社会经济、协调、辐射和服务功能的以为社区人员服务的教育服务方式。
中国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经过社区教育兴起阶段、转型阶段,到了现在的提升阶段,社区教育呈现出发展的良好局面。社区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社区资源也得到了初步整合,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方面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社区教育研究工作的发展前景可观。
中国的社区教育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教育模式,如我国社区教育现有的基本模式有:以街道为中心的地域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中心的辐射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大众传媒为平台的媒介型社区教育模式五种基本模式。而我国社区教育队伍由社区教育管理队伍、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以及社区教育研究者队伍四个方面组成。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社区教育呈现出社区性、全民性、多样性、开放性、双向性、非正规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我国的社区教育就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同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需要紧密相连,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综合体。
社区教育的发展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紧跟着时代的脚步,为适应社会居民的发 1
展需求而不断成长着,然而这种以精神文明建设和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为主要目的的浅层次社区教育服务在社区发展中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社区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社区教育管理建设中缺乏一个专门负责的领导机
构,各部门分条分块负责导致了信息沟通不畅,不能有效对各种教育因素加以整合,工作效率低,再者没有系统的政策支持,社区教育的整体格局带有模糊性和阶段性,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
2.社区教育发展中的资源紧张,不能满足社区教育管理的发展需求。社区内部存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社区的管理效能、文化建设、归属感以及社区教育参与凝聚力等资源的缺乏,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
3.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社区教育发展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企事业单位、个人对社区
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资金来源单一,导致经费短缺;
4.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教育落后。长期计划经济残留下来的条块分割、城乡分
割,使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排斥,难以形成统一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区域和城乡的社区教育差距一直存在;
5.缺少专业的社区管理队伍和适应社区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6.社区教育发展缺乏一个必要的实体。
而终归到底造成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的源头原因是现代社区教育理念乏新,人们对社区教育的不够重视,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或是社区居民、个人都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上中国的社区教育发展大环境还没有发展成熟,普通教育的封闭式办学格局根深蒂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这些都引发了阻碍社区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社区教育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决定了社区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解决我国社区教育问题的基本方向是:
1.更新观念,适应现代社区发展新趋势。要从学校教育的狭隘教育观念转变到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大观念上来,确立社区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辩证统一的新观念,要把社区教育纳入社区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使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协调发展,并把社区教育纳入法律轨道,促使社区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2.突出社区教育区域发展特色,加强社区教育统筹规划。积极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网络,发
展农村社区教育体系,是缩短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环节之一;
3.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建立由政府带头,全民积极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机
构,进行全责分工,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解决社区教育经费的纳入问题,法律支持和保障机制等;
4.充分发挥各类载体和平台作用,促进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社区学院是社区教育的首要载
体,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重视社区学院的建设与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室推动落实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全面推进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提高社区教育的总体水平,使各种学习型组织能有效荣誉社区教育实践之中,加快社区教育的发展进程,都是社区教育现在与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5.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
6.发挥社区教育研究组织作用,开展社区教育研究。开展专题实验和综合实验,为社区教
育发展找出更加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推进社区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对教育质量关注度的提高,人们也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对社区教育教学课程的管理,以提高社区教育的服务质量。服务的重心也开始向高中后教育和老年教育转移,主要提供一些高等职业教育,如地区职业学校等社区学院、为更多人群提供更多样的服务,满足更多人的不同学习需求。我国也开始借鉴西方其他国家的有效检验,注重学术性方面的学习需要服务,开展一些学术性课程,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将实用性和学术型内容荣成一体,得到了受教育者的深度肯定和欢迎。这些都形成了我国社区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就社区教育参与率来看,经济的增长迅速,今后成人教育的入学人数将不断增多,社区教育应该做到:
1.适应学习群体的扩展,扩大规模;
2.适应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社区学校品质,学校必须规范化运作,加强指导与管理;
3.充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学习形式多样化,适应学习对象的多元化;
4.信息时代的今天,社区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随网络通讯的广泛应用,发展远程
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支持社区居民任何人可以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想学的内容;
5.教育实践的深入,要求着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在社区教育研究方面实现课题研究的普及化都成为未来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
现代社会对人的各种要求的提高,社区经济发展造成的职业流动,加强了人们提升自身技能和能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的需求,社区教育成为人们增值自身的重要途径,社会性职能向社区转移,社区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也对社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社区教育也在不断茁壮成长,不断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以达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社区教育的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以时代接轨的灵活转变,都是社区教育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也是社区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在发展中把握住每次机遇与挑战,才能使中国社区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沈光辉 《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推进措施研究》,《继续教育》2008年第1期
刘尧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49卷第4期
朱琳 《经济较发达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2006年5月16日
第二篇:论网络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网络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鲍志莹(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网络教育是运用多媒体、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是日益增长的社会教育需求与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共同培育的新鲜事物,是信息化带动的教育工业化实践。它不仅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活力,而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多媒体的出现,引起了教育模式的革命,出现了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正以其特有的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在网上进行的跨时空、跨地域、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式教学,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一种主要实现方式。
一、目前网络教育的现状
现今,国际竞争越演越烈,高科技的角逐尤为突出,其实质是人才的利用、争夺和培养。世界各国为了争取竞争优势都在科教领域给予极大投入。特别是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美国和英国是实行网络教育较早的国家,政府对在线教育的投资力度都很大,在全国各级学校,几乎都建起了自己的网上学校,网校遍布从小学
到大学的各级学校中。而澳大利亚在网络教育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网校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社会和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迅速行动起来,为数字化时代做准备。在我国,网络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实现现代化、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关键就在于培养和造就庞大的、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型人才。我国的网络教育工程始于1997年,各种教育类网站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新建的网校。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及网络教育环境日益成熟,许多商家也已率先把网络教育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目前网络远程教育在我国主要以两种方式出现:一种是各高校自己成立的网络学校。这种类型的教育特点基本上都是提供学历教育,即学生读完课程后可以取
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文凭。正式文凭的诱惑力是很大的。另一种是专业的网络教育经营公司。提供这类服务的网站有中国教育在线、中华学习网等。与高校相比,他们有更多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并且在经营管理上更加市场化和商业化。但是,目前他们提供的是非学历形式的培训,缺乏网络教育资源,不仅没有高校那样的师资,而且没有任何途径来证明他们的教育成果,没有颁发学历的权力。因此,这类教育其实就是传统教育加函授、电大在网络时代的变体。教育部1999年6月第三次信息化工作会议把发展全国网络教育列为工作重点之后,为了加快网络教育的步伐,制定了具体措施。第一是加强网络建设。同时完成卫星电视教育网的改造,建立现代远程教育传输中心和资源中心。第二是择优建设软件开发基地,依托
高校教学研究开发优势,建立面向不同层次教育的信息资源库,进行各类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第三是拿出部分建设资金,集中用于电子课件、教学软件的开发和网络的建设与改造。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
育的方式,不仅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活力,而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它很有可能作为一种主导教育的方式替代传统、封闭的教育模式。
二、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
1·优势与前景。
网络教育的优势在于它对教育市场的整合和工业化模式的规模经济性,网络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它所具有的教育特色之中。
①网络教育具有整合教育市场、实现资源共享的优势。我国人口众多,教育需求远大于教育供给,然而传统的教育资源大多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严重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网络教育则通过遍布全国、全世界的物理网络,将教育资源从城市高校输往乡村,使边远地区的学生享受到城市学生一样的教育。
②网校的招生人数从理论上讲可不受任何限制。原因主要是网校的办学成本基本上
都是固定成本和软件升级更新成本,与学员人数无关,并且没有固定校舍投资,网校可以实现超低成本扩张,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教育需求。另外,与教学需要配套的光盘制作也是个工业化制造过程,批量越大成本越低。
③网校具有开放、灵活优势。学员可以从网校下载制作好的课程节目和辅导材料,随时随地学习。这种便捷的学习方式使许多上班族有了学习机会,拓宽了成人教育市场,打开了通往终身教育的大门。并且网络教学方式也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转向了学生主导型,客观上推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活动,使教学过程更趋科学、合理。网络教育提供了师生分离的宽松环境,交互式的课程设计,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教学,这些都是其它传统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2·现实问题。
①虽然网络教育具有充分共享社会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使更多的人获得教育机会等优点,但由于是新事物,所以网络教育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参考,这是网络远程教育最大的缺陷。纵观国内的网络教育,内容包罗万象,每一个教育可以涉及的对象都有,这样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我们的小学层次根本就不需要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很多的网络教育其实仅仅是安装一个局域网,然后通过局域网辅助教学即可。与其称这为网络教育还不如称之为多媒体教育,事实上这时候计算机只是一个相当次要的学习工具。
②网络教育过于依赖学生主体参与和学生自我管
理能力。授课老师不能及时指导学生,不了解学生的心智变化,并且教书不能育人。网络教育作为远程教育“毕业率太低”。因此,目前的网校能否作为普通学历教育的发展方向很值得研究。③尽管网络教育发展迅速,人们往往只能预知网络远程教育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商业机会,但人们不知道怎么把这些市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润。目前网络远程教育仍然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离实际的商业操作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3·对策与措施。
我们应该看到网络教育的前途是无限的,网络教育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网络教育有着与传统教育形式截然不同的自身特点。正是这些本质特征造成了网络教育的不足。网络教育的方向应该扬长避短,发挥固有的优势,弥补内在的不足,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首先,要解决网络教育硬件问题,争取实现网络教育的规模经济。国家应加大基础电讯设施的建设投资,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给予特别扶持。如果资金受限制不能一步到位,可先在西部建设多个具有同一平台标准的局域网分校,再将总校制作好的教学光盘送到这些分校局部运行,待资金到位后扩大网校覆盖范围。网络教育是在互联网的基础建立起来的,是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化的。所以在这样一个条件下,网络教育必须树立“开放”的思想,应该对各种教育服务资源开放,充分共享社会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率,使更多的人获得教育的机会。
第二,针对网络教育过于依赖学生主体参与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低的问题,网络教育应以成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市场为主攻方向,改善网络教育质量,提高“成品率”。既然网络教育是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依托的教育模式,学习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不完全在于学校和老师,大多取决于学生学习欲望的强弱和自制能力的高低,所以成人学生最适合上网校。网络教育还要提高网络教学“产品”的交互性,完善师生交流系统。要从思想上强化教师和软件人员对新教学形式下师生交流问题的重视,从技术上设法弥补师生沟通的不足,彻底解决网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技术水平。只有抓住基础界面和课件的交互性,把好质量关,整个网校的交互性才能保证。
第三,网络教育应由高校带动,但不能依附高校。因为作为一个产业,不仅仅是一种培训方式,更需要商业化、市场化的经营,才能走上一条健康的道路。网络教育需要商业化来推动解决。首先,网络教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无论是技术解决方案还是课件资源制作,学校无法从市场上找到资金来使网络教育发生质的飞跃,而只有商业化的网络教育才能解决一个
产业迫切需要的资金问题;其次,网络教育商业化能够使网络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化,这是网络教育所迫切需要的。再次,网络教育商业化是网络教育产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对于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明确的商业模式自我增值。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网络教育。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润。
以上分析表明,网络教育的普及性远未达到人们对它的需求,网络教育不是简单的“传统教育+因特网”,它应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同时国家教育基础设施和上层建筑的特征决定了网络教育的发展必须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相互促进,通过与社会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快速发展,通过法律规范使网络教育的发展逐步走向正规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以优质服务来提高教育质量,以严格管理来提高网络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使得网络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和传统教育方式相得益彰。
第三篇:中国网络游戏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网络游戏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本土网络游戏的处境,就像一个探险家站在山谷边,山谷有多深,云雾障目不得而知,踏下去也许是灰头土脸甚至粉身碎骨,也许是坦若平地甚至一马平川.网络游戏产业应该是一个多行业整体发展所形成的边缘产业.它借助多个产业发展的优势,从网络信息平台这个最终的窗口提供给玩家一个完全虚构的幻想世界
一 中国网络游戏业发展现状
根据2013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发布的《2013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831.7亿元,比2012年增长38.0%。报告显示,过去5年,中国游戏市场过去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2.5%。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最新推出的《2013-2014中国网络游戏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891.6亿元,同比增长32.9%。据2013中国互联网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保持健康增长,市场用户规模达到1.5亿人,环比增长8.6%。预计2014年用户增长率将超过5%,用户规模接近2亿人,2015年用户规模将接近2.5亿。网络游戏对于周边产业的带动作用巨大。所谓周边产业,包括电信宽带接入、PC软硬件、服务器及带宽、网吧、游戏玩偶及衍生产品、游戏媒体等等。据统计,网络游戏行业每收入1元,对电信产业的直接贡献(包括宽带接入、服务器托管等)超过
5元,对IT软硬件的贡献超过2元,对游戏相关媒体及出版、周边产品的贡献超过1元。也就是说,网络游戏行业对相关产业的贡献比可以达到1:8左右,2013年对整体经济的贡献超过1000亿元
目前,中国网络游戏公司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大约集中了所有公司的80%以上,除此之外还包括广州、成都、杭州、福州、深圳几个城市。而上海一个城市大概就集中了全行业60%的收入和市场价值。之所以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如此发达,归结起来有如下几大原因:
(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税率、土地、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给予强力支持;
(二)中国最成功的网游上市公司盛大网络的带头效应;
(三)上海及周边地区良好的消费能力和较高的生活水平;
(四)上海的IT人才聚集能力和良好的高校资源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网络游戏的关系
起码就中国市场而言,网络游戏业是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当中,收入、利润、纳税额最高,带动整体经济最多、市场成长速度最快、资本最为密集的领域。可以说,如果不发展网络游戏,那么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市场就更多的像是一个泡沫化的概念,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实际上,从行业定义上看,网络游戏业与动漫影视行业并没有太多的关联。网络游戏业本身,应当看成是网络业与娱乐业的一个交汇,网络游戏产业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电子化的娱乐产业,属于网络和娱乐行业的一个分支。而动漫影视更多的属于影视制作行
业,与游戏业的商业模式、市场规模等等都不可同日而语。打个比方,旅游业是在实体经济当中贩卖娱乐体验的行业,那么网络游戏可以看作是在虚拟的网络经济当中贩卖娱乐体验的行业,或者说,从本质上,我们可以这么看:网络游戏行业可以看作是网络当中的旅游业。
三.网络游戏业的社会影响问题
(一)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和娱乐形式,网络游戏本身可以承载任何主题、倾向的内容,就像电影可以拍主旋律,也可以拍色情、暴力、凶杀片。一部分不健康内容对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应该追求的是开发和运营商的责任,而不是这个行业本身。
(二)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人群的影响很大,这是网络游戏自身的特色所决定的。由于这种高覆盖率的存在,往往让媒体产生一种感觉,即:网络游戏促使青少年犯罪或从事其他不健康行为。实际上,调查表明,在大中城市,超过80%的青少年正在参与至少一款网络游戏,因此:有犯罪或不健康行为的青少年,很大比例都在玩网络游戏,但是,大多数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并不会成为犯罪者。这就好比,因为大多数抢劫犯都吃大米,就认定吃大米的人都是抢劫犯,这实际上是相当荒谬的论调。
(三)关于所谓“网瘾”问题。不可否认,有少部分青少年沉溺网络,对于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出台的防沉迷系统,也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对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进行适当的控制和监督,这是必要也是必须的。但是同时也必须指出,今日的沉溺网络,和几年前的沉溺电视剧、沉溺足球、沉溺武侠小说或者不良漫
画,本身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一些人如陶宏开所谓网瘾会对青少年智力造成何种影响的论调,更多的是为自己的所谓“戒除网瘾治疗班”的商业目的服务,其所谓的论据和观点,需要谨慎的看待。
(四)作为娱乐产业,网络游戏的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就好比很多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衍生的也包括色情、赌博的泛滥一样,事物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类似于网络游戏这样投入少、收益率高的纯服务型行业,应当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领域加以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尽量降低其不良影响,而不是缩手缩脚、走走停停。应当看到,像上海、杭州这些文化产业发达的城市,都已经把网络游戏当作是近几年来创意产业当中最大的一个发展机会看待,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也是对于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的最好诠释。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13-2014中国网游市场报告》
百度文库《2007-2008游戏发展趋势》
第四篇:论OTC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OTC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号:1048姓名:赵宏程
我国的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建立中,相关法规正在完善,在公布药品分类管理办法和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后,又陆续发布了有关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其中包括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第一批非处方药产品审核登记、非处方药药品使用说明书、药品连锁经营、零售药店设置、药品经营企业从业药师资格认定、药品广告审查管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等,这一系列的规定使我国的药品市场、特别是正在形成的非处方药市场得以规范,也为其发展创造较好的法规环境。
发展前景
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与社会和经济的多方面因素相关,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可从以下六方面分析:
1、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将有利于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将使民众特别是近3亿城镇职工建立现代的医药卫生消费观念,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医疗保险范围扩大一倍,使药品消费总量扩大,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非处方药的消费。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逐步建立将使非处方药品种越来越多,流通领域特别是零售药店的改革使人们更方便得到非处方药产品的获得用药指导和服务;相应的价格和广告管理政策也有利于非处方药市场发展。
2、非处方药物的市场特点将鼓励医药业开发非处方药产品和市场。第一,非处方药开发费用较低,据国外经济约为产品销售额的3%,而新化学实体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10%以上;第二,非处方药审批周期较短,而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较低,这是由于一般的非处方药审批手续均较简单,但上市后由于有品牌作用,可在较长时期内在较大市场范围内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如德国拜尔的阿司匹林。
3、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刺激药品消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4283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年增长率为5.7%,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95年的3538元增加到2000年的4998元,年增加率为5%;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消费步入新的转型期,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住房的消费比重增加,特别是医疗保健支出持续高速增长。究其原因,一是保健意识增强;二是医疗制度改革使医疗费中个人负担比重加大。
4、城市居民对自我药疗认知程度提高,消费者直接从药店购药的趋向说明非处方药有良好发展前景。2000年3月和5月分别进行的上海与深圳消费者对药品分类管理和用药知识调查表明:1/3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了解或知道药品分类管理;上海的的消费者(2991份有效问卷)61.6%的人表示“有小病首选去药店买药”,这些“小病”主要是感冒和咳嗽、消化肠胃道不适、肌肉关节疼痛和皮肤疾病。
5、药品零售业保持发展势头,连锁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将推动非处方药市场发展。医药零售市场近几年连续畅旺,是医药市场一大亮点。随着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国家对零售业有更明确要求;零售业自身也更重视提高人员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跨地区连锁经营的发展使零售网络扩大、服务水平提高,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零售规模。因此随着药品零售业发展,非处方药市场也会随之发展壮大。
6、农村市场有巨大潜力,亟待开发。由于农村生活水平、医疗设施和教育程度所限,农民对医药的消费意识较为薄弱,农村的医药费用一直很低。据我国卫生部门统计,1997年我国人均药品消费为城市175元,农村25元,两者之比为7:1,估计近年来的改变不会太大,这意味着我国的1/3的城镇居民消费近90%的药品,而近2/3的农村人口仅消费10%的药品,这说明农村药品市场特别是非处方药市场潜力巨大,有待开发。
基本结论
药品分类管理要求全部到位,这一制度的确立以及有关法规的完善,在加强处方药管理的同时将极大地发展非处方药市场,城乡居民将获得更多的健康服务。我国目前的非处方药市场尚处于初始期,发展潜力巨大;药品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也使我国的药品零售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第五篇:浅谈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教育乃国家发展之命脉,而小学教育更是教育之基,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小学教育在这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日益暴露出其各方面所存在的隐患和矛盾,对其现状的探讨与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各界学者的关注。
[关键词]:法制改革 小学教育 现状思考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已经深入人心,在国家对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定位于可持续发展之时,在对各种绿色、健康、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讨论中,都谈到了教育工作的核心作用。教育事业承担着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而小学教育又是这教育事业之根基,其重要性可见一般,我国现行的小学教育在目前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知识膨胀的社会中,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暴露出了种种矛盾。一.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模式机械僵化,观念更新停滞不前。
我国目前的小学生在校教育都差不多是一种教学模式:即填鸭式教育,偏重于对教材的学习,考试成绩决定考生的一切,当然,我们不否认这种教育方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即计划经济时代的存在的合理性和对当时社会发展的贡献,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强调竞争,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是强调结论的唯一性和权威性,而对过程的合理性,合法性置若渺茫,不利于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二是该模式过分强调共性和纪律性,不利于对学生个性爱好的培养;三是由于偏重知识型教学,而轻视了对学生其它各方面,比如心理、美学、价值观念的培养,这不利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因为它即使成绩优异,用客观的眼光来看,也是一个畸形的次品。
(二)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存在缺陷和隐患。
现代社会,家长们正面临着空前的、严峻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老祖宗没有给我们这代人留下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以前,都是多子多福的观念占统治地位。例如:过去的社会,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经常为一件事争抢。孩子们之间抢着吃饭,已司空见惯。这样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竞争意识和自立意识。而且,年龄相当的他们也更容易相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而现在的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事事让着孩子,连孩子吃饭都是家长追着孩子一口一口地喂。独生子女在家庭里,没有与孩子抢东西玩的伙伴,也就没有了成长道路上的竞争对手。
1、很多孩子过于依赖家长。独生子女蹒跚学步摔倒后,做家长的恨不得8个人一起去扶他,但这样做反而让孩子哭闹的更加厉害.这不是因为孩子摔疼而哭的,是孩子用哭声向爸爸妈妈传递一种信号——你们快过来把我抱起来!结果是:你不扶他,他就不起来。时间长了,这样的孩子就会养成娇气。这种现象很普遍。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一个孩子摔倒了,父母不一定会顾得上过去扶他,他就不会依赖别人,自己就会站起来。这样,孩子就会养成什么事都要依靠自己的好习惯。
2、很多孩子缺乏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都是让着孩子的。做家长的总会千方百计的哄孩子开心,玩游戏时,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送到身边。不喜欢的东西,家长就不让它出现在孩子面前等等。这些使孩子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什么都要是第一、不能吃亏的思想。独生子女长大后到学校或走上社会就很有可能碰壁。因为离开了家庭后,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让着他们。他们一旦遇到挫折时,就会感到这个世界变了,甚至产生厌学或讨厌社会的不良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在适当时候应该跟孩
子一般见识,在生活中扮演兄弟姐妹的角色,故意跟孩子抢东西玩。从小树立竞争意识和自立意识,让孩子从小认识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否则孩子成长不起来。
3、很多孩子缺乏责任感。这是由于家长从来没有养成让孩子对一件事负责任的习惯,责任都让家长承担了。没有对事物负过责任的孩子,他的责任感又如何产生呢?所以这样的孩子走进学校后,当老师要求他们承担很重的学习任务时,他很可能会不习惯,于是千方百计地逃避,就会出现上课不安心听讲,做作业磨磨蹭蹭甚至不能完成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缺乏责任感的培养和锻炼。
如今的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教育是一次性的,一旦出错,很难有改正的机会。孩子幼儿阶段没教育好,到小学阶段再来补救的话,效果就差远了。因为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它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在我国现实的国情中,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思想也紧跟着传播开来.如何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教会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已经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1、教孩子学会做人是根本。
家长要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品行端正,比如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知恩图报等。无论哪个年代,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年轻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但最好能坚持自己带孩子,以便与孩子建立感情,加强对孩子的德育教育。
2、教会孩子怎样独立,只有在教孩子学会独立的基础上才能让他学会创新。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让孩子学会创新就必须先让孩子学会独立,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还相对封闭的传统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家长总是让孩子自己走,或者骑着小自行车跟着,孩子摔倒了也从来不扶;孩子都有单独的房间,自己整理、安排;在日常语言交流上,他们也总是以征询式、开放式的语言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由决定。正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养成了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这种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也使孩子更加乐意主动地去学习,去进一步创新。而非独立性的教育则使孩子经常处于等待、顺从、依附的状态,形成消极被动的心理,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3、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学会主动学习。现代人才观不是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以一个人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大小作为人才衡量标准的。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学会适应,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创新。但现行的学校教育往往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恰恰束缚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对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畏惧心理。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支持他鼓励他大胆尝试新事物,让他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
此外,培养自信心、合作精神、竞争能力、耐挫折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都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未来社会充满竞争与挑战,要让孩子在新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父母要着重对孩子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独生子女的状况却令人担忧:许多孩子在家庭的呵护中变得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心,凡事都让父母代劳,如果要让他自己做,我不行三个字就脱口而出。这种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怎么能担负起新世纪的重任?孩子行与不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改变我不行的不良心态,经常向孩子发出你一定能做好的正面信息,使孩子逐渐形成我一定能行的良好心态,同时多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2、学会合作。要学会合作,首先就要学会与人交往。父母不仅要平等的对待孩子,使孩子与成人友好共处。同时,还要大胆的把孩子放出去,或者热心的把小伙伴请进来,鼓励孩子到群体中去交往、游戏,帮助孩子学会发现同伴的优点,从而逐渐形成接纳、合作的意
识和能力。
3、学会公平竞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使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父母应提供给孩子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孩子意识到要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社会是在竞争中求得进步和发展的,用物质或地位撑起的保护伞保护不了孩子的一生。
4、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成功人士都具有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
(三)国家体制转轨冲击着教育的发展理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体制改革逐步发展到各行各业,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无所不包,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市场经济的竞争冲击着小学教育这一领域,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是认学生还是认学费,曾经一时让基层的小学教育领导者们一筹莫展,诚然,理性看的话,这些问题都是体制的必然产物,但在发展的同时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确让人们费尽心血,毕竟这些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解决这些问题时为了不引发矛盾的聚结和秩序的稳定,必然需要瞻前顾后,否则的话,事与愿违的后果是令人不能接受的。
(四)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客观地刺激了不良作风和习惯,对孩子们影响极坏。
由于社会越来越开放,经济的全球化同时,文化市场也日益国际化,传统的生活习惯受到严竣的挑战,但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在中国找到了市场,由于小学生年龄低,对社会发展中的存在的价值观念和美学观念缺乏辨别能力,而家长和教师不加以引导的话,那和学生中所谓的攀比风,流行潮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一世。
(五)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的秩序是先沿海再内地,先富帮后富,致使中国东西部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沿海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而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滞后,加之民族复杂,所以经济落后,在中国的贫困人口总额2500万人中,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而现在正是西部大开发的热潮,因此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势在必行。二.对当前现状的一点思考
其实早在八十年代,我国的小学教育已在谋求理论上的成功模式。八十年代初期,中美两国曾经互派调查团,研究对方基础教育的长处,中方调查团在美国的多个州进行了实地调研,跟国内的小学教育现状相比,发现美国的小学生不如中国学生勤奋用功,课堂纪律散漫,教材内容松弛而不紧凑,回国后出具的报告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不出二十年,即可超越美国;而美国的调查团对中国沿海的许多城市的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后看到:中国的小学生勤奋用功,连早餐都是上学边走边吃以节约时间,且中国学校的纪律性很好,统一着装,统一坐姿,还有一种叫家庭作业的学习方式,回国后出具报告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突出雄厚,不出二十年将全面超越美国。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两国的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对当时所出具的报告的认识都失败了。对于中国小学教育的现状,笔者不敢究其二十年前其报告的原因,但对当前的特点,倒有几点愚见。
(一)积极探讨小学教育未来的出路,加强理论创新。
当前中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领域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产业的前瞻,其发展态势也应当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武装下,开创小学教育新的实践。
(二)乘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加大对教育产为的投入。
由于中国东西部现状的发展平衡,西部地区贫困落后,在国家当前的政策扶持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因为西部的许多地区,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还是一个梦想,许多孩子上学要走上几会里山路,早出晚归,走到所谓的学校里,会发现许多双渴望获得知识的眼睛盯着那里唯一的一位教师上课,课桌椅是从自家带的小板凳和长木板架在砖头
上,如此简陋的学习条件让人们想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光景。要改变这种状态,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投入;二是希望工程筹措;三是通过各种途径争取援助项目,包括国际援助,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引进教师,加强师资力量。
(三)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加之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各地都存在差异,具发展不平衡,如果全国各地的基层教育都在同一个条框内活动,执行同一个标准,那么对有些地方的教育活动来说岂不是“捆着绳子跳舞”,而对有些地方的教育活动来说则是痴人说梦,天方夜潭。这是现实,现在许多经济较发达的省份,英语、计算机已经从小学开始学习了,而这些东西对西部地区的许许多多的学生来说,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所以,各地区要制订适用本地区发展的教学目标和纲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样才能达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利用,和谐发展。
(四)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和再教育。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各个领域无不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上一代人的梦想在下一代中得到了证实,社会上各种新鲜项目一年比一年增多,在这种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能力和观念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包括基层教育领导工作者。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五)加大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密切掌握每个学生的状态和具体情况。
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模式之时,同时也应当得到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现在的小学生入学较早,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的小学都有早熟的现象,再者由于现在社会的复杂多样,致使城市中的许多小学生也在不同程度上成了时代发展的受害者。当前在许多城市中,进城务工的子弟,下岗职工子弟,城乡结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子弟,在接受教育时存在许多客观方面的差异而影响着教学质量,另外还有现代高节奏的城市生活规律,使很多小孩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关心,以致于沉溺于网络游戏,痴迷于街头地摊上的低级粗俗的知识,如各类暴力,色情的小说和卡通动画等。许多小学生还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等各种心理疾病。这使孩子日后步入社会埋下了极为严重的隐患。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学校应当和家庭联动起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六)正确对得国家、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将小学教育引向一条正确、健康的路。
现在国家之所以三令五申地声明禁止学校乱改费,这正也说明当前的教育系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逐一地解决,我们应当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而不应当讳忌它,在国家、社会舆论的监督下,逐一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其走向透明和公开,这是一件好事,是走向民主进程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我国的小学教育的确存在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解决,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说到就能够做好的,它需要我们全民族,会社会来共同关注,用包容和积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使之这一关系着国家未来命运和民族高兴使命的伟大工程能够顺利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