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社区文化调查报告
农村社区文化调查报告
一、问题提出背景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多数农民已达到了基本的小康水平,但在广大的农村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和城乡流动的加快,农村社区出现了社会分化严重,人口流动性大,价值观多元化,劳动人口群体由同质化倾向异质化,经济活动由简单化倾向复杂化等社会现状。这有利于推进我国城市化得进程,但同时也伴随而来了社区文化的认同危机。这些都 不得不引起我们社会的重视。
二、理论现状
我国关于社区文化的研究资料有很多,但是针对农村社区的文章很少。而且大多数是定性研究,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拓展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次主要是采取定性研究为主,以定量研究为辅,争取以实际的数据作为我们观点的后盾。
三、调查方法
本调查报告以三台县里程乡四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的采访的方式,从影响农村社区的因素,怎样建设农村社区文化,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危机等多个方面进行概括,在实际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报告总体为里程乡四村为主,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样本容量
为39人。将家庭状况分为贫穷,中等,富裕。
四、调查数据
采访对象主要有里程乡四村村民的个体基本信息和个体村民文化实际放映问题问题构成。个体信息包括性别、家庭人均年收入、民族、年龄、政治面貌等。
1、个体基本情况表
性别:男(16)女(23)
家庭人均年收入:500以下(13)500——1500(13)1500
以上(13)
民族:少数民族(13)汉族(26)
政治面貌:团员(13)党员(8)其他(18)
年龄:18——25(13)26——40(13)41以上(13)
2、农村社区文化的获取
要解决我国农村社区文化程度比较低的问题,了解农村社区文化的知识获取的途径非常重要。通过调查发现村民的农村社区文化重要的途径是电视,习俗占42%。其次是学校,家庭占33%,再次是政府的服务,占23%,最后是网络的作用,只占了2%.3,农村社区文化观念
广大农村最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村民的社区文化水平对于我国农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我发现当代的村民社区文化程度表现是不高的。37%的村民不知
道“农村社区文化”的涵义,还有51%根本就没有听说过;42%的人根本不在乎农村的社区文化。对于农村中的腐败现象,大多数人都是敢怒不敢言,找不到正确的渠道去揭发。在这次的调查中只有36%的人对农村文化感兴趣,54%的人对农村文化感兴趣,10%的人不知道是否对农村文化感兴趣。4,调查实况
在这次的调查中,虽然在这一过程中遭到了许多的阻力比如说,村民不是很愿意配合采访,由于某方面的压力,村民对于我们的采访还是存在保留一些的真实的情况。采访的内容还是有那么点瑕疵。
五、政策与建议
针对村民的社区文化的采访情况大致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区产生了新的文化认同危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社会逐渐出现阶层分化严重,人口流动频繁,劳动人口群体由同。质化向异质化等社会现象,村民也开始形成了功利世俗的价值观。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期间,村民利益、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农村社区的文化认同趋向衰落。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有:
1. 文化认同建设的宏观基础—处理好两个关系。坚
持社区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协调一致,要正确引导
文化的发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亚文化的作用。要把农村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发挥出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支持,引导亚文化的健康发展使本土的文化同先进的主流文化有机地融和在一起.其次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应以居民为主体。
2.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应该开展具有群众性、特色性、多元性的社区文化活动。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是提高社区文化认同的行为基础。社区文化认同的形成最终要靠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来实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可以提高社区村民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可以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展现自我,培养自己的道德境界和文化修养。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强调群众性于参与性,多元性与阶层性、特色性与区域性的结合。
3.文化认同建设要有一定得物质形态基础—物、财、人
(一)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对于社区文化的开展要有一定得场所、设备、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等文化设施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农村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场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
(二)建立多渠道的投资机制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一定要有多渠道的资金来源,而这些资金来源从何而来,这是值得外面深思的问题。对于资金的来源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只依靠政府的财政的投入,而是要多方位的引进资金。充分利用社会市场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实现政府主导,社会流动,市场化运行相结合德投资与运作机制。
(三)建立培养人才建设的机制
文化人才是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才基础。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终要靠人来组织于引导。因此,有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队伍。
(四)建设农村社区文化认同,社会服务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社区服务由于同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连,因而对社区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以下的社区服务项目:青少年服务系列、社会救助服务系列、民俗改革系列、文化娱乐服务系列等这样的社区服务会产生种种新的社会风尚,精神面貌。如互敬、互爱、互助的社会风气和道德品质在农村社会中盛行。这样社会状态对于建设农村社区文化来说无不具有稳定的作用,并且也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建设的和谐的空间。
总结:在阶层分层严重,人口流动性大,价值观多元
化社区中,社区文化建设就是开展公共性的文化活动,构建公共性基础文化设施,实现公共性的需要来加强社区之间的联系、交往与理解,培育人们对社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亲密感。总之,最终要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运行高效、服务优质、覆盖面广的农村社区,保证农民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文化成果。
第二篇:农村文化调查报告
农村文化调查报告
摘要:当今我国已经达到全民基本实现小康,在这样一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与此同时也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农村文化状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有一些恶疾,解决农村文化的问题,应当在结合当地情况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引导。
关键字:农村文化现状引导 正文:
2011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突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全国总人口的51.27%。但是我国的农村人口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占据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农村生活的中国广大的农民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等诸多问题仍然是国家需要着重解决的。以下是我关于农村的调查情况的报告。
在中国农村,人均一年纯收入达到了6977元,而且在速度上实现首次超过城镇人口人均纯收入。中国的农民在满足了物质追求的同时,已经具备了追求精神财富的条件,但是经过调查,在我国农村,文化现状却十分让人担忧。
一方面,在广大农村由于村民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所以很多社会的不良文化在农村找到了滋生的场所。包括“黄、赌、毒”等在农村都能找到踪迹。相比村中文化广场的空无一人,各处的茶楼中麻将的声音倒是不绝于耳。中年人经常口出脏话,随处可见几个小青年在一起吸烟,通常他们都奇装异服。收到糟粕文化的影响,通常将不负
责任的行为方式当做是一种时尚。这种现象在年轻人的身上尤其多见。
另一方面,农村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侵染比较少,所以有其传统的部分被很好的传承了先来。在村中有一个中老年活动中心,那里常常有人在里面学习演唱戏曲。在里面,很快就能够被那浓郁的文化氛围包围。中年人和老年人在一起交流学习。
但是需要提出的是,农村文化的传承虽然优于较发达地区,但是由于不加选择的传承,造成了很多文化的垃圾也被传承了下来,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在于当村人有人去世了之后,很多地区仍然是“丧事喜办”,在埋葬的时候也更多地倾向于将亡者放进棺材里整体埋葬,而并非近几年政府提倡的火葬。
由于迷信活动经常在农村出现,一些反动的思想也容易在农村发展。邪教活动尤其严重,当年的“法轮功”邪教组织正是利用了村民的愚昧无知而进行洗脑和蒙骗,使得很多农民走上了歧途,我们在谴责邪教组织的十恶不赦的同时也要认清:村民科学文化的却是也是造成当年惨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以上是我调查到的在我国农村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在我看来解决这一问题也并不是没有办法。一下就提出我的几点看法。
在农村不能一开始就谈论新农村的建设,一开始就灌输理论知识,这样的做法是不实际的。和一个整天在地里面劳动的农民一直谈论马克思主义是行不通的,农村前进的动力真正的在于广大农民对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类比于中国农民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对土地的渴
望而成功的实现了翻身做主人,正是这种对于生活改变的愿望,能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
农民本身具有的动力,在缺乏理论武器的前提下,很容易被误导。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时候,应当着重于引导农民对于优秀文化的渴望。对新文化的包装,要符合农民这一群体的需要,比如在火葬的推广问题上,应当和现今农村耕地的减少结合,倡导火葬对于农村耕地的保护作用,从而渐渐地改变着样一个传统行为。
另外,文化的推广不光只是精神的谈论,必须有进行文化互动的场所,在我调查的村中,仅有健身设施一处,老年活动中心一处,而且,在村中唯一的一个篮球场由于长时间的放置,有人已经在场中堆上了秸秆。有时候会有一些青年捧着篮球来,但是看到这个状况之后又无奈地离开了。所以说,在农村推广符合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时,首先要加强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的推广。
文化的推广应该从体育开始,近年来中国的运动健儿屡屡在国际的运动会上取的好成绩,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但从来不是体育强国。体育精神包含于体育活动中,是最容易使得广大农民接受,因为他不要很深的科学文化水平,也是面向最广大人民的。
除此之外,我国优秀文化之中的戏曲,在农村有着最广泛的人民基础,正是利用这一点,一方面可以使得农民在戏曲中得到文化的熏陶,更使得中国优秀的文化的到发展。政府应当做的是,在此类群众
自发组织的群体中给予必要的支持,不光是物质上的支持,也应该有专业的人员指导。
不能忽略文化先锋的带头作用。跑遍全国教各地农民学文艺表演的衡生喜。从2003年到现在,衡生喜就一直在为培养农村文艺队伍奔忙着。从河南兰考到山东鱼台,从河北定州市到湖北房县,很多农村都留下了衡生喜的足印。而排队等候衡生喜的地方还有一长串。山东嘉祥县某村请了衡生喜好几次,他都没能成行,最后村里派人一路尾追,从山东鱼台一直追到兰考胡寨。“我会去那里的,但要找到时间。没办法,一年中我有半年在外面奔走。”衡生喜忙得不可开交。
另外还有张武松组织的第一个由农民自发搞起来的文化大院,在这样的一个文化场所,张武松并得村中的干部,只是觉得村民自己的文化应当自己做主。所以他把自己的院子当成了大家学习交流的场所,随着文化大院的盛行,当地的农民渐渐开始自发的丰富自己的精神需求,而不是一味的沉溺于打麻将等一列的娱乐活动之中。
最后一点,需要加强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农村文化之所以会成为不良卫华的滋生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诱惑,尤其是低俗的,下流的文化在娱乐的同时侵蚀者农民的细想。所以要建设一支文化的队伍,他们的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们担负着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目前在许多地方乡镇文化站还是“一站一人一章”的局面,甚至在某些地方虽然有编制,但许多人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职(专职),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不知文化工作怎么开展,加
上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
进一步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民间文化来源于广阔农村而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开发和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走出农村、扩大受众、弘扬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竭力改善农村文化生活,进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此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要与当地经济相结合,这样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就必然形成了文化产业。我们的农村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同时我国各地民族特色文化不胜枚举,很多乡土文化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保持着得天独厚的“原汁原味”,故而更加符合现代文化消费者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在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却拥有独特乡村文化传统优势的地方,在农民渴望寻找致富新路子、城市人追求精神愉悦之际,完全可以利用”文化资源”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事实上,在我国许多农村,特别是山区单靠农业发展是很难改变农村生活的,我们只有因地制宜,改变观念,充分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利用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展演等等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以其独特性避开与大工业的竞争,开拓出新的职业和岗位,进而使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改变了农业人口的身份,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确保农民增收的“长效性”。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客观上可以提高农
民的求知欲,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从业人员若想不被淘汰,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事实证明,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农民们参加学习,崇尚科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已经凸现出来,逐渐培育起乡村文明的新风尚。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还可以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广阔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有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化需挖掘、开发、利用。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让农村文化产业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真正的桥梁作用。
第三篇:社区文化调查报告
洛阳各类型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老式小区,商住型小区,农改非小区”三者的差别》
写在前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文化的软实力在不断的增强。城市文化是城市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为该城市社会成员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希望与生机所在,文化是其灵魂与内涵,亦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社区文化是各项文化事业的基础,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它对于塑造人、改造人、教育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各个街道各社区通过日益丰富的社区文化建设,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融洽了油地居民关系,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支持和认可。社区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它更注重群众的广泛参与,根据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地组织群众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社区文化的组织者以群众自发和社区居委会组织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等文化阵地和文化窗口,发动群众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自编、自导、自演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于群众,使群众在编节目、演节目、看节目的过程中接受形象化的教育。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既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又有效地做好了某一时期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调查目的:
为了将学习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了解洛阳市社区文化的建设情况,老师特安排此次试验。通过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的目的,掌握社区文化的基本内容及方式。通过此次调查,分析“老式小区”“农改非小区”以及“高档住宅小区”三者之间的差别并分析其原因。通过了解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相关建议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根据这些提出本次对调查社区文化今后的一些建议和对策,并充分了解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的热情程度和意向,根据这些判断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调查内容:
根据小组的讨论,我们准备以 “老式小区、商住型小区与农改非小区”这三种不同类型小区的文化差异为主题,围绕”文化资源”(人才、社团组织、设施文物、民俗、文艺、教育、体育、环境等)和“实践调查”(调查方式、业余时间活动方式、参与目的、综合调查)这两大方面为调查核心展开调查。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社区文化的调查,分析出差距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革方案。
三、目前洛阳社区建设现状
(一)老式社区的建设情况:
社区建设是近几年洛阳城市工作的重点之一。据市民政部门的数据,目前,全市目前有社区172个。这些社区可分为混合型、单位型和商住型3大类。全市社区办公、服务、活动用房总面积达到69294平方米。比如老城区西关办事处周公路社区成立于2003年,总面积410000平方米,社区位于洛阳市主要干道中州中路南侧,西起历史悠久的都城博物馆,东至文化氛围浓厚的丽景门,南邻风景秀丽的洛浦公园,常住居民1151户,总居民2万多人。辖区单位11个,其中事业单位6个,企业单位4个,学校1个,有志愿者队伍8支160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7名,其中专职党务功能工作者3名,企业单位和街道选派到社区的5名,社区被评为市级“先进社区党支部”;社区党组织书记本科学历,33岁,女,系街道选派人员,参加了洛阳市组织的社区干部培训班,荣获老城区优秀社区书记称号。该社区共有党员101名,其中妇女党员26名,流动党员3名,离退休党员53名,生活困难党员63名,35岁以下党员14名、35岁至59岁党员34名、60岁以上党员53名;大专及以上学历26名、高中及中专36名、初中级以下党员39名。社区办公用房面积300平方米、属于办事处投资建设,活动场所面积1400平方米,健身器材分布三处16件。周围有周公庙、唐宫、丽景门文物资源,更有洛阳市考古研究所,年龄结构分布均匀,经济平均收入达到洛阳市的平均工资1800,闲暇时间,居民会自发组织去广场跳舞,紧邻社区的还有豫剧团,豫剧是河南的代表,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居民学习豫剧,既增加的精神上的乐趣,又弘扬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共同兴趣的居民会在一起下棋、打牌,社区每月还会放电影,参加这些活动,居民也很高兴,既增加了居民之间的感情,又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区内还建有古典的长廊,很有美感,而且居民可以在那聊天、下棋,切实为社区居民考虑。周公路社区建设了很多宣传栏,把信息贴到宣传栏上,保证居民更看到很多信息。现在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共设立5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网格长,有问题可以找网格长。网格现有3名工作人员,6名楼院长,网格办公室为网格管理服务中心,设臵有中心主任、网格管理员和网格社工3名正式工作人员,负责带领网格6名楼院长为辖区单位、住户、商户、提供相关政策宣传和警务、政务服务工作。网格设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把有关文物和艺术的放在一起,这样特别方便,有对这方面特别专业的人员负责,如果这一网格有什么问题,处理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社区还设立了爱心书屋,这是很多社区都没有的,也是特别新颖的地方,居民可以学习,查找资料,里面存放的还有社区的很多信息方便居民了解。
此次我们去周公路社区,发现那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以前在1号院有个看大门的大叔,他是社区的居民,安保意思很差,而且说话口齿不清。在爱心书屋,我们发现了一张表,上面详细地记录了每个刑释人员的姓名、住址、所犯罪行,刑罚日期,这些刑释人员给社区居民的心理造成了不安定。社区现在换成了一个保安,很专业,居民在此生活也安心多了。
(二)新建的商住型社区:
新区商住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小区,在这些新建的商住社区内,绿篱染翠,鲜花吐蕊,绿化工作也相当的完善;超市、大型活动室、社区医疗站和活动广场,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目前新建的高档住宅小区斗采用物业公司管理的办法,居委会的作用就显得不太清楚。再加上商住小区自身的原因导致社区入住人员少,人情味淡薄。社区内的一些集体娱乐活动也并不是特别的多。为了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眼球,高档商住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全设施设备做的比较到位。
(三)农改非社区的建设情况:
在一些农改非的小区中,居民的基本居住情况要优于高档商住小区和老式小区。从地理位臵上来讲大部分农改非社区的交通以及经济等各方面没有其他两种类型社区的发达。以龙和小区为例,该社区位于关林路与学府街交叉口,河大一附院对面。周围的商业并不是特别的发达。该社区分为A、B两个小区,人口总共约八千左右,A区属于马圪垱村,约有3500人,B区为锉李村,约有3800人。每栋楼分别有2—5个单元不等。每栋楼整齐排列着。目前本社区留守妇女,老年人和小孩比较多。大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或者开展私人经营如开店,摆摊杂货等等。就该社区的经济状况来讲,除了个别做大买卖达到小康水平外其他大多都是中等水平,靠小本经营和男的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这些小区是以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来讲,所以这些小区的中老年人以小学为主,初中水平的极少,青壮年以高等教育甚至以上为主,随着时间的增长由于经济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由于该社区属于农改非的新建小区,物业未进入小区,管理较混乱。水电费各户去很远的地方去交,十分不便。环境较差,垃圾满地不能定时清理。无遗留的文物资源。有一所小学为小区孩子提供上学,另外还有很多辅导班帮助孩子学习如学智教育,手拉手知堂。从场地设施的建设情况来看,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虽广场有些的健身器材,但大多已损坏并且没有人员去维修。该社区的居民以下象棋,打麻将,邻里闲聊拉家常为日常的娱乐活动,晚上通常以部分人跳广场舞为主。
四、社区的组织和服务功能的发展
在基本完成硬件建设基础上,近年来市政府重点加强了组织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开拓。从2009年开始,洛阳市委市政府以实施“社区建设达标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政府性服务、公益性服务、商业性服务进社区,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的同时,初步建成一批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服务型品牌社区。一是全面完成了城市区17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102名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使全市社区干部由原先的1062名增加到目前的1092名,社区志愿者队伍也扩大到361支、5862人,建设各类服务网点1686个,安臵7000多人就业。以社区为阵地开办居民培训班3565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普遍得到加强。二是从2007年以来,市直、各县(市)区直机关统一开展对口联系社区活动。根据规定,省垂直管理单位联系1个社区;在职党员人数400人以上的单位联系4个社区;在职党员人数85人至400人的单位联系3个社区;在职党员人数35人至85人的单位联系两个社区;在职党员人数35人以下的单位联系1个社区,含盖了全市所有的社区工作,主要针对低保户、廉租户、残疾户、外来户、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户等生活困难家庭的帮扶帮助和社区硬软件设施的建设;同时,市妇联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有2000多名下岗女工得到安臵;团市委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已帮助300多名下岗青年实现再就业。这些活动极大了减轻了社区生活困难群体的生活压力。现在,各个社区的服务项目已由过去单一零星的理发、餐饮、家电维修等小型、分散的服务,扩展到包括法律咨询、就业培训、家政家教、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一批“一居一特”或“一居多特”的服务型品牌社区脱颖而出。
目前,在一些部分老式社区,大部分高档社区以及部分农改非社区在这些方面做的比较完善,对于市政府的策略还有部分社区并有进行具体的实践,所以总的来说各个类型的社区都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农改非小区。
五、洛阳各类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社区目前承担的职能有100余项。它牵涉着千家万户,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能否健康、协调地发展。对老年人、优抚对象等实施社会福利救助,搞好计划生育、治安、民事调解、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几乎最终都要在社区得到落实。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社区建设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其承担的职责和形势发展所带来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社区居委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亟待提高。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在一个社区中,每300户居民要配备1名社区工作人员,其年龄原则上要在45岁以下,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但全市目前的许多社区在人员数量上就没有“达标”,且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都是下岗或地保人员在社区作为临时工作人员,这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尚未被充分调动起来。目前,洛阳绝大多数社区的居委员成员或为政府部门下派,或为社区单位配备,或为在社会上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对社区错综复杂的居民构成情况和人际关系把握不准,很难有效开展邻里纠纷调解等工作,有的更是消极应付。
(二)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个相对规范的社区,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办公用房、行政服务厅、中老年人活动室、群众健身场所、社会服务用房等。目前该市每个社区的工作用房虽然平均过300平方米,甚至像大部分社区都超过了500平米,彻底摆脱了当初“提兜办公”的尴尬局面,但各社区间很不均衡。许多社区的工作用房都是“见缝插针”地建设、改造成的,有的贴着街道,有的又窝在一个角落,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社区服务设施缺乏,很多院落、楼栋没有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居民就近、多形式活动的需要。除了广场社区能依托广场开展较多活动,人气较旺外,其他社区要么活动场地小,要么没有活动场地,难以聚集人气。还需要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新建小区,开发单位要按照一定比例,同期规划、建设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最后无偿提供给社区居委会使用。但许多开发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这一规定,他们或是把规划的社区用地擅自改建为楼房、车库,或是建这些基础设施时严重“缩水”。
(三)社区服务还需进一步深入
一是社区服务内容还相对单一,各社区主要依托于政府职能部门如劳动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安排的工作内容为主;另外,受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在居民大量需要的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保洁、绿化等方面的服务发展不平衡,社区文化建设、青少年教育等服务还开展不够深入,社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还不能满足居民需要。二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方式仍然以行政指挥为主导。随着城市工作的下移,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街道办事处绝大部分的工作都压到了社区居委会的头上,政府部门往往把社区居委会当成“下属”,直接向社区安排行政工作,使得社区居委会责任大,任务多,负担重,疲于应付,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难以开展自己的工作,对引导社区居民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手段还不多,简单地把社区工作等同于完成部门交办的任务。三是社区还要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社区各种记录、统计报表、台账有不计其数,造成了社区工作人员整天忙于填写各种报表、记录,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四)许多小区没有业主委员会
现在有部分社区没有业委会,就算有也是形式上的。该问题是妨碍社区稳定、影响居民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开发商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乱收费、服务差,导致频频停水、停电,治安状况令人担忧,业主和物业关系紧张,此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社区工作人员待遇过低
目前全市各区财政核拨给每个社区的月工作经费,只有几百元,有的则需要社区自筹。至于社区工作人员的月薪,全市平均下来,社区居委会主任只有八九百元,聘任的临时工作人员只有500元。社区办公经费短缺、人员工资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与社区工作人员所承担的繁重任务很不相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当前社区中存在的诸如原居委会离职人员的退养等问题,也还需要民政部门妥善解。
(六)社区要加强规范管理和科学引导
近两年来,洛阳市绝大多数社区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现象:许多社区用房外面明明挂着“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室”的牌子,可当你走进去后,却发现里边几乎被麻将桌占据,大批青年人围在桌旁,一边抽烟吐痰,一边吆五喝六地打牌。在一些小区,这种“牌场”彻夜不休,“哗啦哗啦”的搓麻声此起彼伏,使周边居民难以入睡。社区场所之所以会异化为“牌场”,主要是社区居委会人员“等、靠、要”心态严重,工作上缺乏积极性和开拓性。在解决办公经费短缺、工资待遇较低的问题时,他们只是简单地把社区的一些活动场所出租出去,来获得一点收入。可承租这些场所的人,势必唯利是图,改变这些场所原有的功能。期规划、建设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最后无偿提供给社区居委会使用。但许多开发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这一规定,他们或是把规划的社区用地擅自改建为楼房、车库,或是建这些基础设施时严重“缩水”。
六、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物业管理急待加强搞好物业管理,社区必须发挥作用,社区要组织建设好业主委员会,通过业主委员会选聘好物业公司,同时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加强监督;在物业费征缴过程中,要采取措施约束和惩治恶意欠费户、资助无力交费户,同时通过协商和沟通,解决有合同争议的欠费问题,确保物业管理工作有效运转;要做好与群众的沟通,加强对居民的教育,使业主委员会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有关部门要帮助社区协调解决好社区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分户抄表不到位等问题;要加强对物业公司的行业管理,提高其信用水平。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社区人员素质。一是发挥好社区现有聘用人员的作用。对现有聘用人员,要采取办法逐步加以稳定和规范,即要规范其最低工资标准、为其办理“三金”、与其签订规范的聘用合同,大力推行激励机制。二要吸纳军转干部、大中专院校毕业选调生、每年招录的公务员到社区工作。要研究出台政策,鼓励这部分人员长期从事社区工作,要把从事社区工作的经历作为提拔重用干部的条件之一。三要返聘一部分在社区居住的公职离退休人员。要立足于自愿原则,采取政府购买弹性工作时间的办法,返聘那些热心社区事业、熟悉各项政策、工作经验丰富的公职离退休人员从事社区工作。五要采取差别化低保办法,更多地利用社区低保人员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
(三)社区工作经费及人员待遇有待提高。尽管近年来社区经费和人员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工作的需要,尤其是社区工作者的收入好几年都没调整过。由于待遇相对低,挫伤了社区工作者积极性,一些社区人员表示自己有机会的话会调整工作。一是随着社区作用的凸显和部门管理重心下移,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渐增多,待遇与工作量不相符;二是社区自我发展能力弱,社区服务发展滞后,收入渠道少。
(四)制定社区考核竞争激励机制为了充分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市里要制定较为完善的《社区工作人员考核竞争机制》。考核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测评;二是本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评议;三是街道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考评。每年底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考核领导小组在这三个方面测评的基础上,提出对每位工作人员的考核意见,并排出名次,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长远看,又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目前社区服务上来看,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社区服务业方面要下大力气。一要以优惠政策扶持社区服务业。结合省、市政府出台的发展社区服务业的优惠政策,并结合实际,出台关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有关优惠政策。要倡导多元化参与,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政府各部门及街道办事处要以社区为载体,将本部门的工作延伸到社区,开展“一站式”服务和“首问责任制”,发放便民服务手册,为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三要把社会保障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采取多种途径,加快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中心,健全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提升社区服务保障功能,逐步形成政策配套、措施配套、运行配套的社会保障网,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系列化、多功能、无偿、低偿和有偿相结合的综合服务。
(六)拓宽经费渠道,加快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一项多层次、全方位、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政府行为和社会基层群众自治相统一的特点。在今后的社区建设中,要拓宽社区经费来源渠道,逐步形成多元化社区建设投入体系。一是要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紧紧依靠驻街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优势,激发驻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投入。二是财政在保持对原有社区居委会投入基数不变的基础上,每年要增加投入,改善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条件,合理解决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和成员的养老、医疗等生活待遇问题。三是要鼓励和扶持社区居委会开展一些非盈利性的社区服务项目,将所得收入投入到社区建设中,以弥补社区经费的不足。社区的一大功能就是为广大居民提供各种服务,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其中的多类个性化服务,比如代为搬运液化气罐、疏通管道等家政服务,社区对居民们可以是有偿提供的。对这类社区服务项目,国家在税收等方面早已制定了优惠政策。四是要积极同上级有关部门协调和勾通,争取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
(七)发展特色社区文化,发展具有本小区特色社区文化,不要千篇一律。每当大家说起一种文化的就会想到某个小区,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文化。
七、调查总结:
总的来说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洛阳市各类型社区文化的建设情况还是比较满意,尽管各社区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体发展水平还是比较可观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各类政府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社区中的问题会不断的减少,并将赶超大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我们的计划作出了修改。在今后的调查中我们将会更加细致缜密的考虑。并且将每份工作都安排到具体的人及时间并做好记录。
第四篇:社区文化调查报告
洛阳各类型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老式小区,商住型小区,农改非小区”三者的差别》
写在前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文化的软实力在不断的增强。城市文化是城市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为该城市社会成员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希望与生机所在,文化是其灵魂与内涵,亦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社区文化是各项文化事业的基础,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它对于塑造人、改造人、教育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各个街道各社区通过日益丰富的社区文化建设,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融洽了油地居民关系,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支持和认可。社区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它更注重群众的广泛参与,根据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地组织群众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社区文化的组织者以群众自发和社区居委会组织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等文化阵地和文化窗口,发动群众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自编、自导、自演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于群众,使群众在编节目、演节目、看节目的过程中接受形象化的教育。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既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又有效地做好了某一时期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调查目的:
为了将学习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了解洛阳市社区文化的建设情况,老师特安排此次试验。通过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的目的,掌握社区文化的基本内容及方式。通过此次调查,分析“老式小区”“农改非小区”以及“高档住宅小区”三者之间的差别并分析其原因。通过了解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相关建议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根据这些提出本次对调查社区文化今后的一些建议和对策,并充分了解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的热情程度和意向,根据这些判断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调查内容:
根据小组的讨论,我们准备以 “老式小区、商住型小区与农改非小区”这三种不同类型小区的文化差异为主题,围绕”文化资源”(人才、社团组织、设施文物、民俗、文艺、教育、体育、环境等)和“实践调查”(调查方式、业余时间活动方式、参与目的、综合调查)这两大方面为调查核心展开调查。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社区文化的调查,分析出差距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革方案。
三、目前洛阳社区建设现状
(一)老式社区的建设情况:
社区建设是近几年洛阳城市工作的重点之一。据市民政部门的数据,目前,全市目前有社区172个。这些社区可分为混合型、单位型和商住型3大类。全市社区办公、服务、活动用房总面积达到69294平方米。比如老城区西关办事处周公路社区成立于2003年,总面积410000平方米,社区位于洛阳市主要干道中州中路南侧,西起历史悠久的都城博物馆,东至文化氛围浓厚的丽景门,南邻风景秀丽的洛浦公园,常住居民1151户,总居民2万多人。辖区单位11个,其中事业单位6个,企业单位4个,学校1个,有志愿者队伍8支160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7名,其中专职党务功能工作者3名,企业单位和街道选派到社区的5名,社区被评为市级“先进社区党支部”;社区党组织书记本科学历,33岁,女,系街道选派人员,参加了洛阳市组织的社区干部培训班,荣获老城区优秀社区书记称号。该社区共有党员101名,其中妇女党员26名,流动党员3名,离退休党员53名,生活困难党员63名,35岁以下党员14名、35岁至59岁党员34名、60岁以上党员53名;大专及以上学历26名、高中及中专36名、初中级以下党员39名。社区办公用房面积300平方米、属于办事处投资建设,活动场所面积1400平方米,健身器材分布三处16件。周围有周公庙、唐宫、丽景门文物资源,更有洛阳市考古研究所,年龄结构分布均匀,经济平均收入达到洛阳市的平均工资1800,闲暇时间,居民会自发组织去广场跳舞,紧邻社区的还有豫剧团,豫剧是河南的代表,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居民学习豫剧,既增加的精神上的乐趣,又弘扬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共同兴趣的居民会在一起下棋、打牌,社区每月还会放电影,参加这些活动,居民也很高兴,既增加了居民之间的感情,又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区内还建有古典的长廊,很有美感,而且居民可以在那聊天、下棋,切实为社区居民考虑。周公路社区建设了很多宣传栏,把信息贴到宣传栏上,保证居民更看到很多信息。现在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共设立5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网格长,有问题可以找网格长。网格现有3名工作人员,6名楼院长,网格办公室为网格管理服务中心,设臵有中心主任、网格管理员和网格社工3名正式工作人员,负责带领网格6名楼院长为辖区单位、住户、商户、提供相关政策宣传和警务、政务服务工作。网格设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把有关文物和艺术的放在一起,这样特别方便,有对这方面特别专业的人员负责,如果这一网格有什么问题,处理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社区还设立了爱心书屋,这是很多社区都没有的,也是特别新颖的地方,居民可以学习,查找资料,里面存放的还有社区的很多信息方便居民了解。
此次我们去周公路社区,发现那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以前在1号院有个看大门的大叔,他是社区的居民,安保意思很差,而且说话口齿不清。在爱心书屋,我们发现了一张表,上面详细地记录了每个刑释人员的姓名、住址、所犯罪行,刑罚日期,这些刑释人员给社区居民的心理造成了不安定。社区现在换成了一个保安,很专业,居民在此生活也安心多了。
(二)新建的商住型社区:
新区商住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小区,在这些新建的商住社区内,绿篱染翠,鲜花吐蕊,绿化工作也相当的完善;超市、大型活动室、社区医疗站和活动广场,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目前新建的高档住宅小区斗采用物业公司管理的办法,居委会的作用就显得不太清楚。再加上商住小区自身的原因导致社区入住人员少,人情味淡薄。社区内的一些集体娱乐活动也并不是特别的多。为了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眼球,高档商住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全设施设备做的比较到位。
(三)农改非社区的建设情况:
在一些农改非的小区中,居民的基本居住情况要优于高档商住小区和老式小区。从地理位臵上来讲大部分农改非社区的交通以及经济等各方面没有其他两种类型社区的发达。以龙和小区为例,该社区位于关林路与学府街交叉口,河大一附院对面。周围的商业并不是特别的发达。该社区分为A、B两个小区,人口总共约八千左右,A区属于马圪垱村,约有3500人,B区为锉李村,约有3800人。每栋楼分别有2—5个单元不等。每栋楼整齐排列着。目前本社区留守妇女,老年人和小孩比较多。大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或者开展私人经营如开店,摆摊杂货等等。就该社区的经济状况来讲,除了个别做大买卖达到小康水平外其他大多都是中等水平,靠小本经营和男的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这些小区是以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来讲,所以这些小区的中老年人以小学为主,初中水平的极少,青壮年以高等教育甚至以上为主,随着时间的增长由于经济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由于该社区属于农改非的新建小区,物业未进入小区,管理较混乱。水电费各户去很远的地方去交,十分不便。环境较差,垃圾满地不能定时清理。无遗留的文物资源。有一所小学为小区孩子提供上学,另外还有很多辅导班帮助孩子学习如学智教育,手拉手知堂。从场地设施的建设情况来看,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虽广场有些的健身器材,但大多已损坏并且没有人员去维修。该社区的居民以下象棋,打麻将,邻里闲聊拉家常为日常的娱乐活动,晚上通常以部分人跳广场舞为主。
四、社区的组织和服务功能的发展
在基本完成硬件建设基础上,近年来市政府重点加强了组织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开拓。从2009年开始,洛阳市委市政府以实施“社区建设达标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政府性服务、公益性服务、商业性服务进社区,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的同时,初步建成一批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服务型品牌社区。一是全面完成了城市区17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102名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使全市社区干部由原先的1062名增加到目前的1092名,社区志愿者队伍也扩大到361支、5862人,建设各类服务网点1686个,安臵7000多人就业。以社区为阵地开办居民培训班3565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普遍得到加强。二是从2007年以来,市直、各县(市)区直机关统一开展对口联系社区活动。根据规定,省垂直管理单位联系1个社区;在职党员人数400人以上的单位联系4个社区;在职党员人数85人至400人的单位联系3个社区;在职党员人数35人至85人的单位联系两个社区;在职党员人数35人以下的单位联系1个社区,含盖了全市所有的社区工作,主要针对低保户、廉租户、残疾户、外来户、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户等生活困难家庭的帮扶帮助和社区硬软件设施的建设;同时,市妇联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有2000多名下岗女工得到安臵;团市委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已帮助300多名下岗青年实现再就业。这些活动极大了减轻了社区生活困难群体的生活压力。现在,各个社区的服务项目已由过去单一零星的理发、餐饮、家电维修等小型、分散的服务,扩展到包括法律咨询、就业培训、家政家教、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一批“一居一特”或“一居多特”的服务型品牌社区脱颖而出。
目前,在一些部分老式社区,大部分高档社区以及部分农改非社区在这些方面做的比较完善,对于市政府的策略还有部分社区并有进行具体的实践,所以总的来说各个类型的社区都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农改非小区。
五、洛阳各类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社区目前承担的职能有100余项。它牵涉着千家万户,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能否健康、协调地发展。对老年人、优抚对象等实施社会福利救助,搞好计划生育、治安、民事调解、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几乎最终都要在社区得到落实。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社区建设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其承担的职责和形势发展所带来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社区居委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亟待提高。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在一个社区中,每300户居民要配备1名社区工作人员,其年龄原则上要在45岁以下,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但全市目前的许多社区在人员数量上就没有“达标”,且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都是下岗或地保人员在社区作为临时工作人员,这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尚未被充分调动起来。目前,洛阳绝大多数社区的居委员成员或为政府部门下派,或为社区单位配备,或为在社会上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对社区错综复杂的居民构成情况和人际关系把握不准,很难有效开展邻里纠纷调解等工作,有的更是消极应付。
(二)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个相对规范的社区,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办公用房、行政服务厅、中老年人活动室、群众健身场所、社会服务用房等。目前该市每个社区的工作用房虽然平均过300平方米,甚至像大部分社区都超过了500平米,彻底摆脱了当初“提兜办公”的尴尬局面,但各社区间很不均衡。许多社区的工作用房都是“见缝插针”地建设、改造成的,有的贴着街道,有的又窝在一个角落,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社区服务设施缺乏,很多院落、楼栋没有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居民就近、多形式活动的需要。除了广场社区能依托广场开展较多活动,人气较旺外,其他社区要么活动场地小,要么没有活动场地,难以聚集人气。还需要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新建小区,开发单位要按照一定比例,同期规划、建设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最后无偿提供给社区居委会使用。但许多开发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这一规定,他们或是把规划的社区用地擅自改建为楼房、车库,或是建这些基础设施时严重“缩水”。
(三)社区服务还需进一步深入
一是社区服务内容还相对单一,各社区主要依托于政府职能部门如劳动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安排的工作内容为主;另外,受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在居民大量需要的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保洁、绿化等方面的服务发展不平衡,社区文化建设、青少年教育等服务还开展不够深入,社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还不能满足居民需要。二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方式仍然以行政指挥为主导。随着城市工作的下移,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街道办事处绝大部分的工作都压到了社区居委会的头上,政府部门往往把社区居委会当成“下属”,直接向社区安排行政工作,使得社区居委会责任大,任务多,负担重,疲于应付,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难以开展自己的工作,对引导社区居民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手段还不多,简单地把社区工作等同于完成部门交办的任务。三是社区还要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社区各种记录、统计报表、台账有不计其数,造成了社区工作人员整天忙于填写各种报表、记录,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四)许多小区没有业主委员会
现在有部分社区没有业委会,就算有也是形式上的。该问题是妨碍社区稳定、影响居民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开发商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乱收费、服务差,导致频频停水、停电,治安状况令人担忧,业主和物业关系紧张,此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社区工作人员待遇过低
目前全市各区财政核拨给每个社区的月工作经费,只有几百元,有的则需要社区自筹。至于社区工作人员的月薪,全市平均下来,社区居委会主任只有八九百元,聘任的临时工作人员只有500元。社区办公经费短缺、人员工资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与社区工作人员所承担的繁重任务很不相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当前社区中存在的诸如原居委会离职人员的退养等问题,也还需要民政部门妥善解。
(六)社区要加强规范管理和科学引导
近两年来,洛阳市绝大多数社区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现象:许多社区用房外面明明挂着“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室”的牌子,可当你走进去后,却发现里边几乎被麻将桌占据,大批青年人围在桌旁,一边抽烟吐痰,一边吆五喝六地打牌。在一些小区,这种“牌场”彻夜不休,“哗啦哗啦”的搓麻声此起彼伏,使周边居民难以入睡。社区场所之所以会异化为“牌场”,主要是社区居委会人员“等、靠、要”心态严重,工作上缺乏积极性和开拓性。在解决办公经费短缺、工资待遇较低的问题时,他们只是简单地把社区的一些活动场所出租出去,来获得一点收入。可承租这些场所的人,势必唯利是图,改变这些场所原有的功能。期规划、建设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最后无偿提供给社区居委会使用。但许多开发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这一规定,他们或是把规划的社区用地擅自改建为楼房、车库,或是建这些基础设施时严重“缩水”。
六、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物业管理急待加强搞好物业管理,社区必须发挥作用,社区要组织建设好业主委员会,通过业主委员会选聘好物业公司,同时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加强监督;在物业费征缴过程中,要采取措施约束和惩治恶意欠费户、资助无力交费户,同时通过协商和沟通,解决有合同争议的欠费问题,确保物业管理工作有效运转;要做好与群众的沟通,加强对居民的教育,使业主委员会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有关部门要帮助社区协调解决好社区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分户抄表不到位等问题;要加强对物业公司的行业管理,提高其信用水平。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社区人员素质。一是发挥好社区现有聘用人员的作用。对现有聘用人员,要采取办法逐步加以稳定和规范,即要规范其最低工资标准、为其办理“三金”、与其签订规范的聘用合同,大力推行激励机制。二要吸纳军转干部、大中专院校毕业选调生、每年招录的公务员到社区工作。要研究出台政策,鼓励这部分人员长期从事社区工作,要把从事社区工作的经历作为提拔重用干部的条件之一。三要返聘一部分在社区居住的公职离退休人员。要立足于自愿原则,采取政府购买弹性工作时间的办法,返聘那些热心社区事业、熟悉各项政策、工作经验丰富的公职离退休人员从事社区工作。五要采取差别化低保办法,更多地利用社区低保人员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
(三)社区工作经费及人员待遇有待提高。尽管近年来社区经费和人员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工作的需要,尤其是社区工作者的收入好几年都没调整过。由于待遇相对低,挫伤了社区工作者积极性,一些社区人员表示自己有机会的话会调整工作。一是随着社区作用的凸显和部门管理重心下移,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渐增多,待遇与工作量不相符;二是社区自我发展能力弱,社区服务发展滞后,收入渠道少。
(四)制定社区考核竞争激励机制为了充分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市里要制定较为完善的《社区工作人员考核竞争机制》。考核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测评;二是本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评议;三是街道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考评。每年底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考核领导小组在这三个方面测评的基础上,提出对每位工作人员的考核意见,并排出名次,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长远看,又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目前社区服务上来看,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社区服务业方面要下大力气。一要以优惠政策扶持社区服务业。结合省、市政府出台的发展社区服务业的优惠政策,并结合实际,出台关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有关优惠政策。要倡导多元化参与,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政府各部门及街道办事处要以社区为载体,将本部门的工作延伸到社区,开展“一站式”服务和“首问责任制”,发放便民服务手册,为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三要把社会保障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采取多种途径,加快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中心,健全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提升社区服务保障功能,逐步形成政策配套、措施配套、运行配套的社会保障网,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系列化、多功能、无偿、低偿和有偿相结合的综合服务。
(六)拓宽经费渠道,加快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一项多层次、全方位、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政府行为和社会基层群众自治相统一的特点。在今后的社区建设中,要拓宽社区经费来源渠道,逐步形成多元化社区建设投入体系。一是要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紧紧依靠驻街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优势,激发驻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投入。二是财政在保持对原有社区居委会投入基数不变的基础上,每年要增加投入,改善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条件,合理解决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和成员的养老、医疗等生活待遇问题。三是要鼓励和扶持社区居委会开展一些非盈利性的社区服务项目,将所得收入投入到社区建设中,以弥补社区经费的不足。社区的一大功能就是为广大居民提供各种服务,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其中的多类个性化服务,比如代为搬运液化气罐、疏通管道等家政服务,社区对居民们可以是有偿提供的。对这类社区服务项目,国家在税收等方面早已制定了优惠政策。四是要积极同上级有关部门协调和勾通,争取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
(七)发展特色社区文化,发展具有本小区特色社区文化,不要千篇一律。每当大家说起一种文化的就会想到某个小区,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文化。
七、调查总结:
总的来说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洛阳市各类型社区文化的建设情况还是比较满意,尽管各社区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体发展水平还是比较可观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各类政府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社区中的问题会不断的减少,并将赶超大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我们的计划作出了修改。在今后的调查中我们将会更加细致缜密的考虑。并且将每份工作都安排到具体的人及时间并做好记录。
第五篇:关于社区文化的调查报告
《社区管理工作实践》课程实践报告
关于社区文化的调查报告
摘要: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对推进城市乃至国家的先进文化发展,起着中流抵柱的作用。社区文化为社区成员共同创造,共同承载、共同享有,对社区成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作用。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存在着设施建设落后、专业队伍建设薄弱、居民活动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砚池小区的文化建设的调查,回顾社区文化建设的历程,以小见大,从个体到一般来审视社区文化的现状,在肯定近年来社区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着重分析其不足,并研究对策及方法,进一步推进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区,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建设 正文:
我国目前开展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基础工程,是丰富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的事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居民的精神境界、文化素质的提高,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增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城市快速持续地发展下去。纵观社区文化的发展历程,社区文化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它作为改革开放后产生的一个新兴事物,其发展历程是短暂的,人们对其认识不到位,因而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对策性分析。
一、社区和社区文化的概念
(一)社区
社区最早见诸于1887年法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他将人类群体分为两种类型,即社区和社会。社会是社会共同体,以目的、利益、契约以及距离为基础;社区则是生活共同体,以地域、意识、行为以及利益为特征。
参照社会学家的定义,我们所说的社区是指区域性的社会,是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内,具有一定人口和建筑规模,能满足人们的日常文化需要,凭感觉能够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会。
社区可以划分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和都市社区,此后提及的社区主要是指都市社区,即在现代城市里,具有一定共同利益关系的人们,在同一地域内共同生活的有机体。它具有鲜明的城市特点,如地域的独立性渐趋模糊,居民需求对外部的交通、通讯和服务有更强的依赖性,人口密度调整适当,年龄结构老化,社区管理机构多元化,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增强,等等。
(二)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社区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公众制度、文化环境等等。其中,价值观是社区文化的核心。
1.社区文化的作用
是促进城市乃至全国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在提升社区整体实力上作用显著。
《社区管理工作实践》课程实践报告
社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社区文化为“社区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社区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社区文化的不断推进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有利于增进社区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王青山在他的《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有关于我国城市社区重大意义的详细介绍。)2.社区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社区文化工作人员专业人员少。形象好、会说、会写、会跳、会唱,有组织协调能力,是社区文化工作人员基本要求。但目前许多社区文化工作人员达不到这些要求,给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人员数量太少。社区文化工作如果全面开展起来,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够全面动作起来的,而是需要很多不同专业人员才能开展起来。现在许多住宅区,只配置一个社区文化工作人员,许多工作没有人干。
(3)认为社区文化就是简单的出板报或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形式单调,无新意。出板报、宣传栏或小区内的期刊,逢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一些文娱(体)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使居民提不起兴趣来参加,不能调动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或者就是请专业的表演团体来表演,从而忽略了业主的参与性,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在开展活动时,不能充分利用小区或周边的配套设施,使得活动场地及设施受到限制。文化设施建设落后。文化设施是社区文化的基础。如图书阅览场所等利用的好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居民要求。但私自收费未给居民带来实惠。社区文化专业队伍薄弱
居民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热情不高 3.建议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社区文化专业队伍;完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首先加强社区文化制度建设和法律保障;其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能力。;提高居民文化活动参与意识。建立多渠道社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体系。正文主体:
调查社区文化的目的:从细微处发现社区文化建设的不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实现并发挥社区文化的作用。(下面是以扬州砚池小区为调查对象进行的调查研究。)
二、砚池社区的社会文化
砚池小区位于荷花池公园西门,北邻扬州大学中心校区。占地1.5平方公里。
《社区管理工作实践》课程实践报告
图1(上图是砚池小区居委会的办公楼)
(一)主要举办的活动
图2 健身队伍(砚池小区有自己的健身队伍,上面的图片是一个健身活动的部分场景)
图3(建党90周年的图片)
《社区管理工作实践》课程实践报告
砚池小区每年还会与别的小区或者单位合作举办一些活动
(比如:在每年的5月份会在三元桥小学那边举办一个比较大型的由三个社区联合举办 的社区文化活动)
图4 送饺子
调查过程中,遇到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的学生举行的给老人送饺子的文化活动。据了解,此类文化活动经常举办
(二)深入了解采访 Q1:文化活动举办频率?
陈:如果参与人数多的话,一般会提前20天准备;大活动一般是上级派下的任务
Q2:文化宣传栏的更换频率以及内容?
陈:一季度换一次。目前,因为天气转暖,主要以消防宣传为主
Q3:社区文化活动资金来源? 陈:来自于办公经费(无盈利)。因为举办活动前都有财政预算,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赤字的情况。
Q4:社区文化宣传方式?
陈:主要是通过居委会的展板和向居民发送宣传单
Q5: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对象?
陈:参与对象较为固定,大多为退休人员
Q6:文化组织形式?
陈:多数情况下是组织文化表演活动。我们社区有自己的表演队伍。还有的时候,会组织一些竞赛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
Q7:目前社区的文化建设方面的基础设施?
陈:目前有电子阅览室,体育锻炼多功能室(设施刚到,还没有安装)。图书馆开放与关闭的时间与居委会的上下班时间是一致的。
《社区管理工作实践》课程实践报告
图5图书阅览室
Q8:图书室藏书来源?
陈:来源于居民捐赠和政府捐赠
Q9:有没有其他途径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陈:会要请社区义工的加入。社区义工的来源主要是本社区的在职人员和党员。工作主要是进行法律援助和教育辅导,例如暑假就会进行少儿辅导。图片展示
图6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
图7图书室
阅读角
《社区管理工作实践》课程实践报告
图8宣传栏
(三)采访背后的忧虑
1、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居委会原本有5名工作人员,后来调走一个。现在只有四名同志,外表看来轻松地工作其实非常繁琐。这从某方面也体现了上级政府对居委会的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发挥居委会的独立自主性。
2、文化宣传栏的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较单一,基本上形同摆设,不能够充分的引起居民关注。
3、社区文化的宣传不够充分。我们采访居委会的同时,也采访了部分居民,只有极少数居民知道居委会搞得活动,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甚至都没听说过,所以觉得其宣传不够充分。
4、社区活动的资金来源不够广,基本上都是来自办公经费,虽然社区资金来源从理论上来说挺广的,但取决于社区自身原因,只有极个别比较大的社区才有可能也才有能力通过比如文化经营产业等方式来集资。
5、通过对陈书记的调查访问发现,文化活动参与对象基本上都是些老年人。年青人根本没有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也给一些活动的举办带来困难。这从某方面也体现了居委会举办的很多活动不能激起年轻人的兴趣,调不起他们的积极性。
6、文化组织形式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组织文化表演活动,形式不够多样化,缺乏创新性,而且该社区拥有自己的表演队伍,这个就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居民不了解社区的一些活动,因为大多数活动都是由表演队伍来参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过度依赖表演队伍,活动变成形式化,从而通知居民活动的时候会报着无所谓的态度,加上活动不能调起大部分居民兴趣,那居民的参与程度与积极性当然也会大打折扣。
7、整体上来说砚池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改善的空间。(比如图书不是量化,而应该多样化,像体育设施还比较落后,户外的体育设施据说是已经申请下来,并运到,只是没有安装,但距离我们调查到现在还是没安装好,这效率就有点低了。)
8、社区对于图书馆的藏书比较被动,都是居民捐赠或政府捐赠,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图书种类不够齐全。
9、还有就是虽然说小区会 邀请社区义工的加入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但根据我们对部分居民的调查,能够享受义工服务的居民很少很少。
(四)解决问题对策:
1、政府不仅要关注大型社区的发展,也要兼顾中小型社区的发展,深入基层调查,鼓励完
《社区管理工作实践》课程实践报告
善中小层机构的制度,使得居委会的工人员充分,权责明确,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
2、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不应该形式化,居委会等组织机构不应该与居民相脱离,应该多贴近居民的生活,多举办一些贴近居民生活的文化活动,从居民身边的文化办起。
3、社区文化活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不断丰富社区文化的宣传、组织等形式,才能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建议社区可以采取激励政策,对社区文化建设能提出可行性创意的居民进行奖励。
4、扩大社区的资金来源,多与一些企业公司联系互动(比如可以替广告公司在小区内做广告宣传来使广告公司为社区建设投资等),或者是最好能够拥有自己的文化产业,这样来通过自身获取资金。当然最重要的是社区自身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对社区建设认真负责,注重质量兼顾效率。
5、加强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居民对社区最基本的需求。(如图书阅览室,社区工作人员应该定时检查图书种类,对于居民需要而又缺失的图书,可以向上级申请,并通过正确途径获取。)
6、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自身修养要不断提高,对居民要平等对待,使得居民平等享受应有的福利和权力。
三、总结
我国社区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可以理解。但经过我们这次的调查的的确确感受到了上级政府对中小型社区的发展关注并不够,希望政府在关注高级社区的同时能够对中小型社区给予适当的关注。(我们此次调查并不仅仅调查了砚池小区,还调查了附近的秋雨新苑等小区,重点是砚池小区。)否则,社区与社区间的差距就会不断扩大,政府是否真正的努力过如何来缩小社区与社区的差距,促进社区的平衡发展。
社区是一个社区内所有居民生活(可能是居住一辈子)的地方,除了制度化的管理,是否能够更加人性化,是否能够给居民家的感觉?居民的基本权力得到保障,基本福利得以实现,居民的能够得到平等的待遇,管理的人性化等等这些与居民的幸福指数也是有相当的关系,居民的幸福指数上升了,居民才会对社区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凝聚力也会增强,这样社区的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