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管理能力水平(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5:1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面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管理能力水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面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管理能力水平》。

第一篇:全面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管理能力水平

全面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管理能力水平

7月中旬,司法部举办全国司法厅(局)长研讨班,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 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研究部署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吴爱英强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管理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努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大任务和重大课题,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管理能力水平。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把群众满意作为司法行政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腔热情地做好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努力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进一步做好监狱、劳教、戒毒工作。坚持把安全稳定放在首位,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不断健全完善监所安全稳定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监狱劳教(戒毒)系统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确保监所持续安全稳定。坚持把教育改造罪犯劳教人员作为监狱劳教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监管工作“首要标准”,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认真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工作,努力提高戒毒工作水平。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全面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必送必接和有效安置政策,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大力推进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保障性工作。进一步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全面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制度建设,推进司法行政立法工作,深化司法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推进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大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的长期任务,全面加强司法行政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领导班子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第二篇: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

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湖南以法治化为基本方向,以法治湖南建设为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和途径,在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把法律交给群众,让群众知法懂法、遵法守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社会管理法治化才能全面推进。湖南省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制定了《湖南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推动法制宣传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治理念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管理能力。全面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班子成员“述法”等制度,开展“依法决策示范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促进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崇法学法,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法律素养,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全民普法教育,采取“法律下乡”、“律师进社区”等形式,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等活动,积极推动法律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尊严和法律秩序的良好氛围。

坚持依法执政,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党委在社会管理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党委坚持依法执政、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以法治理念和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实现党的领导和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湖南省积极探索地方党委依法执政的具体路径,努力提高各级党委法治意识、法律思维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逐步使依法管理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改革和完善党委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支持各方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坚持各级党组织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全体党员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科学界定各级党委的决策权,研究制定党委重大决策程序,广泛听取民意,充分集中民智。建立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切实保证党内文件合法。加强省委对地方立法的领导,建立省委提出立法建议、审

定立法规划、讨论重要法规规章草案等重要制度,支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把党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通过人大这个制度平台统一起来,让省委的主张和重大决策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地方性法规、规章,成为人民群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对行政机关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湖南省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在全国率先出台系统规范行政程序的地方政府规章——《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并相继配套出台了一系列重要规定,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政府服务行为,将政府服务固定为法律义务。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职责和权限,并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推进政府职责、机构、编制的法制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并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从源头上保障政府决策更好体现人民意愿。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减少行政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加强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防止执法不当引发社会矛盾。推进公正司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司法是法律调整的最终阶段,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不满意的问题,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增强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以司法公正保证社会公平正义。湖南省认真落实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各项部署,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创新司法工作机制。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完善司法各环节的工作规范。推进“阳光司法”,进一步完善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完善司法听证制度、新闻发布制度以及群众旁听庭审、裁判文书上网、诉讼档案查询等制度,推行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和重要案件庭审的电视或网络直播,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强化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问题,确保司法权的正确行使。拓展法律服

务领域,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组建湖南省法律顾问团,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依法办事提供法律服务。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做到应助都助,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法治是以理性平和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的最佳途径,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和最佳模式。湖南省把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健全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确保不同职业身份、不同利益群体和利益相关方充分发表意见;建立社会协商对话机制,搭建领导与群众的对话平台,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互动,妥善处理群众各种利益诉求。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加强市县两级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和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建立联合接访机制,妥善接待处理信访问题。依法规范信访行为,促进信访与诉讼、复议、仲裁与执法监督相结合,积极引导信访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加强社会矛盾纠纷的经常性排查,建立社会矛盾预警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完善“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三调”工作模式,统筹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加强虚拟社会综合管控,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工作,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第三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 认真做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司法部出台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意见要求发布时间:

2015-03-17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司法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出台《司法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意见》共7个方面37条。

《意见》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司法行政机关是为国家法治建设和司法活动提供服务和保障的部门,在推进依法治国中承担着重要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准确把握司法行政机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和基本任务,切实增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要明确司法行政机关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司法行政工作重要指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切实做好司法行政机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准确把握司法行政机关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队伍、指导工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保障人民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基本法治观念,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适应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深入推进司法行政改革。

《意见》要求,要深入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司法行政机关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全过程,按照中央的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创新,用改革破解难题,以创新推动发展。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体系,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要求,健全完善执行矫治体系、法治宣传体系、法律服务体系、司法行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司法行政法律制度,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机关履职能力和水平。深化监狱制度改革,深化狱务公开,健全监狱执法办案责任制,加强罪犯人权保障,继续深化监狱体制改革。健全社区矫正制度,推动制定社区矫正法,建立健全监狱刑罚执行和社区矫正相互衔接、统一协调的刑罚执行体系,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场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完善律师执业保障和执业权利救济机制,推动落实律师行业发展扶持保障政策,完善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依法规范律师与司法人员的接触、交往行为,健全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快培养涉外律师人才。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完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体制。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推动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完善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建立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相衔接的运行机制。完善司法协助体制,健全完善被判刑人移管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在上合组织司法部长会议机制下的法律和司法行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意见》强调,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努力服务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推进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推进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着力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服务优良、运行有序的法律服务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提供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法律服务。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司法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律师法律服务业,认真做好刑事案件辩护代理和民商事、行政案件代理工作,探索律师代理申诉制度,推动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法律服务。

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推出专项服务措施,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加强法律援助质量管理,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公证法律服务业,积极拓展公证服务领域,提升公证服务质量。发展和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制度建设,规范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意见》强调,要认真做好刑罚执行、戒毒管理等工作,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力加强监狱工作。全面加强监狱管理,健全完善安全稳定长效机制,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坚持把教育改造罪犯作为中心任务,创新教育改造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改造质量;完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执行变更程序和工作机制;加强监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监狱布局调整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切实抓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治和社会适应性帮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切实做好戒毒工作,坚持以提高教育戒治质量为中心,健全完善教育戒治考评机制,切实加强戒毒医疗、教育矫治和康复训练,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对接平台和衔接配合机制。大力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县(市、区)司法局建设,大力加强司法所建设,积极推动市、县司法业务用房建设。

《意见》要求,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突出宣传宪法,系统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推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推进完善学法用法制度,推进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大力推广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等做法。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积极推动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积极推动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建立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评指导标准和评估机制。扎实推进依法治理,着力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等法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意见》强调,要深入推进完善立法严格执法诚信执业,确保司法行政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大力加强司法行政法制建设,积极推进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立法和《监狱法》、《律师法》修改工作,积极推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立法,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配套规章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刑罚执行和戒毒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规范监狱执法,严格提请减刑假释、呈报暂予监外执行各环节的条件和程序,确保监狱执法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内运行;切实规范社区矫正执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切实规范戒毒执法,大力推进戒毒工作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戒毒工作执法规范化水平。切实提高法律服务规范执业水平,进一步健全执业标准和工作规范体系,切实加强法律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和建设,不断提高执业规范化水平。大力加强执法执业监督,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业活动监管,大力推进司法行政政务公开、狱所务公开、执业信息公开,健全完善执法执业公开、公示制度,大力推进信息化在执法执业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执法执业水平。

《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为司法行政机关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组织和人才保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科学理论武装,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切实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党的建设,严格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从严管理干部。推进司法行政干警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抓住领导班子这个关键,把专业化建设作为司法行政队伍核心战斗力来抓,创新教育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干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坚持把律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律师从业的基本要求,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律师队伍业务素质,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发展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司法行政系统法治人才培养,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司法行政法治人才和后备力量。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意见》最后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要始终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司法行政工作的正确方向。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系统思维,自觉把司法行政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推动司法行政改革发展。司法行政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司法行政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工作氛围。

(责任编辑:奚天宝)

第四篇:2016司法行政机关调研报告

2016司法行政机关调研报告

司法行政机关调研报告

为确保司法行政执法公正、廉洁、高效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在司法行政机关得到贯彻执行,更好地发挥督查工作对司法行政机关重大决策和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现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司法行政机关督查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做好司法行政督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谓督查,顾名思义就是“督促检查”、“督查督办”,是对上级或同级领导重大决策、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目前我局还没有专门的督查机构,由办公室兼职开展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督查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做好司法行政机关督查工作、提高政务效能、保障工作落实,对于推动司法行政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司法行政机关督查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督查工作是正确执行领导决策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手段,也是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之一。要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贯穿到司法行政工作之中,取得好的效果,都离不开督查工作,反之,就会抓而不实。所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抓落实,抓落实的手段离不开强有力的督查,而督查必须联系工作实际,取得实效,不能停留在纸上、会上、口头上。

(二)司法行政机关督查是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迫切需要。一个单位的工作好坏,取决于每个领导工作作风,而领导的主要职责是如何科学地制定决策,扎实地抓好决策目标的实现。没有好的科学决策,就谈不上落实,没有落实,决策就失去了意义,要落实光靠自觉还不行,领导干部必须经常督查督办才行,在抓落实上下苦功,使硬功,抓出成效。

(三)司法行政机关督查是实现服务型司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如何实现司法行政机关工作的公平、公正、廉洁、高效、服务呢?我们的工作中现在仍存在为人民服务本领不强,不爱学习,工作效率不高,满足现状,不善创新,没有开拓精神,缺乏服务意识,领导的决策和制度得不到完全落实等问题。所以,督促检查是转变机关作风、促进实现服务型机关的重要措施,要把督查贯彻到工作决策实施的每个环节,增强做好督查工作的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督查力度,促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上台阶。

二、目前司法行政督查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实施督查制约机制认识模糊,意识淡薄,直接影响了督查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认识模糊、缺泛协作精神,对督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工作中不支持、不配合、产生厌倦抵触情绪。二是接受督查的意识淡薄。一方面不愿意接受督查,不论是领导干部或者是一般干部,不愿意让别人监督或者说不情愿接受监督,片面甚至错误地认为,上级监督是对其不信任,同级监督是与己过不去,下级监督是故意找毛病,对督查工作抵触情绪较大。

(二)机构人员不到位。基层司法行政机构既没有专门督查机构,也没有专职督查人员,更没有职权。督查工作只是领导临时安排而已,工作开展较难。

(三)制度措施不到位。督查制度和措施是抓好督查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还没有规范的督查制度及措施,有时对某项工作的督查,仅根据领导或会议临时要求而进行,没有一个长效机制和具体固定的制度,使督查工作无章可循,把督查人员当成消防员,哪里有火往哪里扑。导致督查不规范,不扎实,对督查出来的问题,虽然办公室有督查通报,但没有精力跟踪督促,及时纠正。

(四)力度效果不到位。督查工作的归宿就是讲效果,讲落实。从目前来看,督查工作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督查人员怕得罪人,怕失去满意票,影响个人前途,所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强调客观多,查找主观少,广开绿灯,绕道通行。二是领导思想不统一,督查发现的问题,领导随意表态,虽说督查是领导安排的,当遇到困难或处理问题时,领导意见不一致,使督查人员难以开展工作。三是司法行政机关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形成自觉接受督促检查的良好氛围,被督查的对象或工作靠临时应付,处于消极应战,而不是主动接受检查和积极配合,导致督查工作的效果较差。

三、强化司法行政机关督查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强化司法行政机关督查工作和推进司法行政机关督查工作规范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司法行政机关督查队伍建设的治本之策,是一项逐步探索研究的系统工程,涉及司法行政工作的诸多内容。要有效解决督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为抓手,紧密联系司法行政机关队伍建设实际,在强化督查、健全机制方面下功夫,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形成合力。要彻底解决督查工作的的薄弱环节,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司法行政队伍整体的督查意识。一是提高全体司法行政机关人员的督查意识。通过组织学习督查内容的条款,着力提高认识,明确督查的职责以及自己应当遵守和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各级领导一方面要增强办事透明度,为有效实施督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教育属下的人员克服各种模糊认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督查,主动接受督查,从而使重要活动都置于严格的督查之下。二是提高班子成员的领导意识。领导重视是督查工作的生命线。督查是实施内部监督,代表行政主要领导抓工作、管队伍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代表主要领导行使职权,所以督查工作离开了领导的重视,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把督查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司法行政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的配套措施,与业务工作、队伍建设等其他措施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成立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集体领导、“一把手”负主责、局办公室牵头协调、各部门共同积极参与的格局。三是提高齐抓共管意识。司法行政机关督查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方方面面,渗透到司法行政业务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业务部门最有条件、最能及时进行事前事中、近距离的监督检查。因此,各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建设好自己的队伍,真正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形成整体合力。

(二)强化培训,提高水平。要提高督查人员自身素质。作为“管司法行政人员”的督查人员来说,要求就要更高、更严,务必成为司法行政管理的“通才”。一是加强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要组织督查人员系统学习司法行政法律法规和督查业务知识,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二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着力提高督查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牢固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的思想意识,切实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教育督查人员严格、模范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谦虚谨慎,依纪依规督查,以理服人,特别要注意克服特权思想,不能以“管人者”自居;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拓宽经验交流的渠道,通过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健全制度,树立权威。督查人员经常“唱黑脸”、“得罪人”,迫切需要局党组的支持和关心,才能使用好这支队伍,亮好这张牌,树立督查权威,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要配齐配强督查人员。选配具有全方位、高水平的司法行政工作技能和水准的同志负责督查,打造一支督查“精兵”。要以完善制度建设为抓手,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切实抓好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让督查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一方面应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要结合工作实际,以公开促公正,用公正树权威,以制度管人,用道理服人。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四个制度。一是健全督查通报制度,既要报喜又要报忧,既要及时又要具体,要实事求是报告督查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要及时发出督查通报,限期整改;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二是健全督查情况处置制度,要将督查情况与对相关人员的考核、职级升降、干部任用提拔等挂钩,做到奖惩分明,体现督查工作的权威性。三是建立督查约谈制度。对被上级或本级督查中发现问题的单位(部门)和个人进行约谈,首次约谈、再次约谈,对经首次、再次约谈后同一问题仍未改正的采取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责令引咎等组织措施。

要通过督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促进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无论大事小事,一经安排布置,都能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形成良好的机关工作氛围,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务实、廉洁地做好司法行政督查工作,提高司法行政工作质效,促进司法行政事业的科学发展。)

第五篇: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办法

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办法(试行)

(1991年1月24日司法部令第14号发布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司法行政机关的信访工作,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根据《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例》和司法行政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负责地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接受群众的正确批评和建议,及时妥善处理信访案件。

第三条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准绳,秉公办事,切实解决来信来访人的正当要求。

(二)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按照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属于哪一级、哪一个部门职权范围内处理的问题,就由哪一级、哪一个部门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三)件件有着落的原则。对于群众反映的合理要求,凡能够解决的,要认真给予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讲明情况,耐心说服;对要求过高或不合理的,要认真做好教育疏导工作。

对于群众的合理申诉,要认真复查、核实,妥善解决。

对于群众的揭发和控告,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查明情况,认真处理;对涉及领导干部的问题,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转交相应机关查实处理;对反映问题不实的,要予以澄清。

对确属利用来信来访捏造事实,诬告他人和无理取闹、带头串联滋事,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据事实和有关规定,报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四)专人负责,及时处理的原则。每件信访都要有专人负责,除疑难的和涉及面较广的信访外,承办人应在15天内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章组织领导和机构设置

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劳改局、劳教局(处)和县处级劳改、劳教场所应根据信访工作量设立信访工作机构,配备相应地专职干部,统称信访办公室。计划单列市司法局、地(市)、县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设信访室,配备专职或兼职信访干部。

第五条信访工作机构的职责

(一)按照信访工作管理范围和职责分工,决定来信来访是否属本部门受理及受理后的处理方式;

(二)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转办信访问题或案件,协助有关职能部门查处有关信访问题,协调、督促、检查、催办交办的信访案件;

(三)反映来信来访中的重要情况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建议、批评;

(四)了解、掌握信访工作情况,有计划地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交流信访工作经验,推动信访工作的开展;

(五)定期分析、综合信访工作情况,及时搞好信访统计,为领导机关提供信息资料;

(六)完成领导交办的有关信访事项。

第六条信访工作机构在所属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同时接受当地党委、政府信访部门的业务指导。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信访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督促、检查和指导本机关所属单位、下级机关的信访工作。

第七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劳改、劳教单位,必须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分管信访工作,并建立领导干部接待处理来信来访制度,亲自处理一些重要来信来访,直接参与查处重大问题和疑难案件,积极解决信访工作的接待用房、装备、业务经费和干部的生活待遇问题。

第三章受理范围

第八条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的范围:

(一)揭发、举报司法行政干警、职工的违法违纪问题;

(二)司法行政干警在执行职务方面的问题;

(三)司法行政干警对本机关或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的信访问题;

(四)有关司法行政业务方面的信访问题;

(五)需要司法行政部门协同有关部门处理的信访问题;

(六)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留厂(场)就业人员的安置、待遇问题。

第九条司法部信访工作机构受理的范围:

(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办的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要处理结果的信访问题;

(二)部机关工作人员和部直属单位领导干部的申诉和控告;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领导干部的申诉和控告,或地方处以下单位和干部中案情重大、需要由部立案查处的信访案件;

(四)向司法部反映对司法行政工作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五)司法行政干警申诉的问题,经当地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处理后仍不服的;

(六)向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反映揭发问题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和需要跨省解决的问题;

(七)其它应由司法部机关受理的信访问题。

第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信访工作机构受理的范围: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人大领导同志批示交办的信访问题和司法部交办要处理结果的信访案件;

(二)本厅(局)机关工作人员和直属单位领导干部的申诉、控告;

(三)对地(市)、县级司法局领导干部的申诉和控告;

(四)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工作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五)基层司法行政干警对原单位作出的结论和处理决定不服,并向当地地(市)、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申诉,对其处理仍不服的;

(六)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系统内跨地、市和跨部门及不易归口处理的信访问题;

(七)其它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职权范围内处理的信访问题。第十一条属于第九条范围内的信访,分别由司法部办公厅信访处受理,各业务职能部门也应受理有关的信访问题,具体分工依照《司法部信访工作暂行办法》第五条的规

定办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信访工作机构与各业务职能部门受理的信访,具体分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确定。

第四章制度和方法

第十二条信访工作人员要认真阅办来信,文明接待来访人员,不得推诿、敷衍。对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提出的正当要求,采取漠不关心、办事不公和顶着不办的,应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本级司法行政机关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三条妥善处理群众举报,保护揭发人、控告人,对揭发、控告材料,应当指定专人查办。举报人要求为其姓名、单位保密的,受理单位应尊重举报人的意见。严禁将举报、揭发材料转给或透露给被举报、揭发的单位和当事人。

第十四条对受理范围内的重要信访案件,应当立案,交有关职能部门或所属机关查办的,要及时催报处理结果。必要时,交办单位可派人协助调查。承办单位对上级机关交办要处理结果的案件,要认真查处,应在交办后三个月内办结上报,不能按时上报的,应向交办机关说明情况。申诉案件的结案报告,应有申诉人对结案处理的意见。凡办结的案件,应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交办单位收到结案报告后,要认真审查,提出可否结案的意见,送主管领导审批。

第十五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受理的信访问题,主办单位要及时向来信来访人回告处理意见或处理结果。

第十六条处理信访问题要立足于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就地处理,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凡属基层单位职权范围内能够处理的问题,应按照就地处理的原则办理,把大量的信访问题解决在初信初访阶段,减少越级上访,重复上访。

第十七条对集体上访,特别是集体进京上访的,发现苗头要及时向领导和上级机关报告,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同志要亲自接待,做好劝阻工作,并迅速研究解决办法,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对因劝阻不力、工作失职、官僚主义导致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单位领导者的责任。

第五章信访干部

第十八条司法行政机关要选配政治思想好,作风正派,有一定政策水平、法律知识和群众工作经验的干部从事信访工作,并保持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

第十九条司法行政机关的信访干部必须做到:

(一)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三)模范地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坚决抵制和反对不正之风;

(四)顾大局,识大体,主动热情地搞好同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团结协助,互相尊重,密切配合;

(五)严守国家秘密和信访纪律,不得扩散来信来访中涉及的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等问题。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细则,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

下载全面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管理能力水平(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面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管理能力水平(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什么是党的建设科学化 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就是使党的建设走上科学化轨道的状态与过程,......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学习十八大报告 贯彻十八大精神) 2013-06-07 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才会正确有效。如果党不管党、治党不严,就会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削......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2012年11月08日上午8点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 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如何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全社会共同......

    如何提高基层干部管理能力水平

    摘要:提高基层干部管理能力意义重大,本文对基层干部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基层干部能力与新形势下消防部队职责使命的要求存在差距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基层干部管理能力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办法-最新(大全)

    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办法 (1991年1月24日司法部令第14号公布,根据2018年2月9日司法部令第139号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 第139号 《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办法》已经20......

    法律文书是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当事人

    法律文书是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当事人、律师等,在解决诉讼和非诉讼案件时使用的文书,同时也包括司法机关的非规范性文件。法律文书是我国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劳改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发布单位】司法部 【发布文号】司法部令第51号 【发布日期】1997-02-13 【生效日期】1997-02-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