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尊重、激发、鼓励和保护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政策和体制。
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社会是停滞的社会。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社会的目标,“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
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社会财富说到底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马克思肯定的配第的名言。充满活力的社会,会使人人想干事,人
人能干事,人人可以干成事。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在不影响他人同样权利的情况下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每个人的创造愿望与创造才能、创造成果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只有这样,全社会各种积极性与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社会财富才能充分涌流,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创造达到社会的普遍繁荣与福祉。
必须承认,我们的社会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全社会创造活力发挥的障碍。这些障碍既有体制上的,也有观念上的。比如,社会阶层之间在人才流动和才华认可方面还存在鸿沟。过去长期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划分方式,使得其他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的社会身份和创造性认可度有待提高。又比如,在一些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这些城市最具活力的创造群体,然而他们所处的地位、所享受的权益却同他们创造财富的贡献不相称。
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在制度建设上,就是要建立健全保证一切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与价值都能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保证劳动、知识、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从而使每个人的创造权益都能得到社会的保障。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实现和保证社会公平的体制。
一个稳定、和谐、政通人和的社会,其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不存在悬殊过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是机会均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拥有平等获得收入的机会。从社会公平的两个方面来看,机会均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公平。当前的突出矛盾是机会不均等。今天社会存在的许多怨气和矛盾,根源在于政策体制上没有完全提供机会均等的机会。在政策体制上,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财
政支持等关系到大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存在“锦上添花”多,而“雪中送炭”少的情况,某些群体或明或暗被剥夺了平等争取机会的权利。
必须看到,完全平均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一个社会贫富有差距,是人类历史上客观存在的现象。试图建立一种“均富贵”、人人过着一模一样生活水平的社会,只会抑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正因为如此,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改革开放中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大发展。同时又要看到,由于存在劳动者劳动的差距、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占有量的不同、二元经济结构和自然地理位置差异,以及政策体制上的某些不完善,导致我国社会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不
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衡量社会公平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必须引起执政党和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警戒水平。
因此,构建实现社会公平的和谐社会,需要抓紧解决社会公平制度建设。当前最为重要是抓紧做好以下两条:一是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加强和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社会成员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富裕起来,再分配注重社会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财政投入要更
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二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通过清晰界定产权、明确权责关系和依法严格保护产权,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促进企业、经营者和各阶层劳动者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实现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推动社会资本实现优化配置,保护和促进各个阶层人员、各类企业和各个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进发,使一切创造
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
第二篇: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尊重、激发、鼓励和保护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政策和体制。
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社会是停滞的社会。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社会的目标,“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社会财富说到底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马克思肯定的配第的名言。充满活力的社会,会使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可以干成事。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在不影响他人同样权利的情况下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每个人的创造愿望与创造才能、创造成果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只有这样,全社会各种积极性与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社会财富才能充分涌流,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创造达到社会的普遍繁荣与福祉。
必须承认,我们的社会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全社会创造活力发挥的障碍。这些障碍既有体制上的,也有观念上的。比如,社会阶层之间在人才流动和才华认可方面还存在鸿沟。过去长期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划分方式,使得其他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
由职业人员等)的社会身份和创造性认可度有待提高。又比如,在一些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这些城市最具活力的创造群体,然而他们所处的地位、所享受的权益却同他们创造财富的贡献不
相称。
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在制度建设上,就是要建立健全保证一切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与
价值都能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
人机制;建立健全保证劳动、知识、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从而
使每个人的创造权益都能得到社会的保障。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实现和保证社会公平的体制。
一个稳定、和谐、政通人和的社会,其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一方面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不存在悬殊过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是机会均等,每一个社
会成员都应当拥有平等获得收入的机会。从社会公平的两个方面来看,机会均等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了社会公平。当前的突出矛盾是机会不均等。今天社会存在的许多怨气和矛盾,根源在于政策
体制上没有完全提供机会均等的机会。在政策体制上,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财
政支持等关系到大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存在“锦上添花”多,而“雪中送炭”少的情况,某些群体或
明或暗被剥夺了平等争取机会的权利。
必须看到,完全平均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一个社会贫富有差距,是人类历史上客观存在的现
象。试图建立一种“均富贵”、人人过着一模一样生活水平的社会,只会抑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活
力。正因为如此,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改革开放中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大发展。
同时又要看到,由于存在劳动者劳动的差距、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占有量的不同、二元经济结
构和自然地理位置差异,以及政策体制上的某些不完善,导致我国社会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不
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衡量社会公平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必须引起执政党和全
社会高度关注的警戒水平。
因此,构建实现社会公平的和谐社会,需要抓紧解决社会公平制度建设。当前最为重要是抓紧
做好以下两条:一是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
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加强和规范
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社会成员通
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富裕起来,再分配注重社会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财政投入要更
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二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通过清晰界定产权、明确权责关系
和依法严格保护产权,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促进企
业、经营者和各阶层劳动者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实现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信用基
础和市场秩序,推动社会资本实现优化配置,保护和促进各个阶层人员、各类企业和各个地区推动
经
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进发,使一切创造
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政府的管理职能,可以概括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应该看到,经济调
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各级政府已
经较为熟悉,调控和应用的能力较强;而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的职能还较为薄弱。如何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正确地
处理好各种社会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社会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已成为各级
政府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加强社会管理,既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种社会组织
涌现、多种所有制发展、“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对社会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提供公共服务,包括
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
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
社会组织结构等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
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
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
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
慈善事业相互配合、互相衔接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大力在全社
会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二是整合社会管理
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和公民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
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政府调控、社会组织和公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的新机制。三是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建立健全公正、透明的法律制度和公共政策体系,加快公共服
务体制改革步伐,放宽市场准人,引入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主体,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水电、交通、通讯等公共部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第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机制和应对各种风险的机制。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公共安全事件、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迅
速上升。为什么日益富裕的社会,反而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矛盾突出?以前我们讳言这样的问题。
然而,世界经验表明,从贫穷迈向富裕阶段,往往是社会不稳定的时期。世界发展进程的历史表明:
一个国家人均GDP越过1000美元后,在人均1000美元~3000美元阶段,即意味着该国社会进人
复杂多变的不稳定时期。在这个阶段,伴随着结构激烈变动、差距扩大、利益关系复杂、人们的政治
参与要求增大,与上述四大现象相伴,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非常容
易出现“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管理失控、社会伦理混乱”,从而导致社会矛盾、社会冲突频
繁发生。各国的历史表明,这个阶段是一个“坎”,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一种情况,顺利实现经济转型,迈过这道“坎”,经济发展就会跃上一个新台阶:另一种情况,没能顺利越过这道
坎,出现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正好面对如何顺利跨过这道坎。中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
年增长9.1%,达到11.67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1.4万多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000美元,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
到3000美元。我国正好进入各种社会矛盾频繁发生、各种社会风险不断出现的时期。这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人民内部矛盾多数是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引起的,比如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社会保障
待遇、就业再就业等等。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而
且,这种利益矛盾有时会通过群体性矛盾等形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
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转变
工作作风,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为了保证我国社会顺利越过复杂多变时期的这道“坎”,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抓紧建立健全以下两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创建群众利益正常渠道诉求机
制。通过这套机制,为社会提供一条反映情况、消解怨气、化解矛盾的通道,通过这套机制,推动领
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切实解决问题。二是加快建立健全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
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在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会始终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包
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自然的以及来自国际的风险,必须时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对可能
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经常进行社会风险情况的搜集、分析和判断,对突发事件的性质、范围,等级、发生时间和区域及时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应对各种社会风险和挑战的准备。
第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体制
和机制。
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表现为社会关系融洽、社会活动有条不紊、社会机体运转灵活、社会秩序
井然有序,说到底,表现为社会政治的稳定、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在历史上,凡是经济比较繁荣的时
代,都是社会比较稳定,人们得以致力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社会的不断分化与重组,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这就
要求我们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以利于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
在当代中国,要依靠发展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顺乎
民意、体现民心的政策,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理顺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实现自家的长治久安,保持社
会政治长期稳定。为此,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广大群众在经济发
展中得到实惠,在发展中化解各类矛盾。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
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第三,发挥党
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
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第四,依法规范社会行为,通过舆论、宣传、教育
和引导,促进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
益矛盾。
《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篇:从制度入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XX段从完善制度入手强化干部作风建设
近日,XX段结合安全大检查活动,进一步完善干部作风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干部执行能力,促进各级干部作风深入转变。
一是抓好文件梳理。由段长、党委书记牵头,组织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召开干部作风建设专题会议,对近年来下发的干部作风文件进行全面梳理,按照干部 “干什么、怎么干,如何评价、考核和问责”的思路,形成了干部检查量化、能力评价、责任考核、问责追究四个方面文件,统领全段干部作风建设工作。
二是强化量化标准。按照逐级负责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段领导、中层干部、专业干部、一般干部的检查、包保、跟班、添乘次数,以及发现和解决隐患问题的数量,切实把安全压力层层传递到科室、车间和管理岗位,真正做到严格管理抓落实,硬起手腕抓考核,杜绝“好人主义”思想,确保安全生产稳定。
三是强化能力评价。以“每月一点评、每季一抽考、半年一课题、一考评”为抓手,对各级干部的履职能力、任务完成、工作作风、精神状态、首问负责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促进他们多学习、勤思考,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四是强化考核问责。加大对干部作风的检查、考核力度,把检查标准细化为5个大类21个小项,考核指标由“定性”转变为“定量”,并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同时,切实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定期开展干部作风督查,对作风漂浮、状态不佳、管理混乱、安全控制不力的干部,积极向段党政主要领导提出问责追究和岗位调整建议。
第四篇:从就业问题谈建设和谐社会
本文原创版权归上传者所有
从就业问题谈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我想来谈谈为什么就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解决就业才能真正解决人们生活保障的问题,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旦解决了就业问题,那么其他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每个人能各司其职,各个岗位需有所供,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中所要求的运转有序的结构健全的社会。
第二,解决了就业问题,能够大大缓解社会矛盾,缓解贫富不均的等问题,就能极大减少社会闲散人员,大大降低了各种不安定因素,这样,社会次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要求。
第三,解决了就业问题,有利于一个家庭的发展,在一个父母能够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使家庭生活越过越好的家庭中的孩子,心理发展,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能更加健全,更加积极向上,这样有利于下一代的教育,提高下一代的素质,为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提供良好的后备力量。
第四,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解决大量人员离乡务工问题,使其能够实现“家门口就业”,这样,许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大城市巨大的外来人口压力等等各种问题也都能迎刃而解了,更加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第五,马克思说过:“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已经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虽然我们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劳动更多的是为了生存,但是,劳动的本身也是人们的一种需要,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成果和通过接受补助来获得生活来源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健康良性的循环,而后者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缓解措施;在劳动中人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心理生理能健康发展。这样,每一个人能够健全和谐的个体,那么由这些个体构成的这个社会才能是健全和谐的社会。
第五篇:从制度和环境建设入手,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006年9月19日)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十五”以来,我市科技创新以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加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为主要目标,为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全社会研发投入处于较低水平,技术优势未能充分转变为产
业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自主创新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必须下大力气突破创新合作机制、创新扩散机制、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和创新风险机制等方面的瓶颈制约,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的环境,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释放我市科技教育的巨大潜能,让科技创新引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鼓励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政策环境
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税收体制,地方留成部分财政回补企业。对高科技产业化阶段的财税减免方式应该由单一的税收减免向投资减免、再投资退税、加速折旧等多种方式运用转变;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等可以按一定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对专利、非专利技术转让予以减免税优惠。
由于创新产品周期短、更新快、投资风险大,中小企业无论是财政支持、创新信贷,还是社会融资都非常困难。改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促进技术流动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已成当务之急。应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的政策环境,把吸引风险投资作为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鼓励海内外投资者在我市进行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商业性风险投资基金。政府科技经费应采取多种形式与风险投资匹配投入,调动社会投入的积极性。政府应为风险投资与企业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创业资本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合作与发展。应把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和投融资结合在一起,把创新和创业结合起来,形成自主创新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建立科技经费的合理配置和监管制度,提高政府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
在增加政府科技投入的同时,应从制度入手,提高政府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公平性和投入产
出效率,充分引导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加强对政府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和使用的过程监控,避免有的单位虚报项目、虚列开支,造成财政提供的科技经费被挤占、挪用、浪费。应建立政
府资金资助的科技创新项目评审论证结果公示制度,避免评审过程中发生腐败现象。加强政府资
助的科技创新资金审计监督,不仅应审计资金使用过程的合理性,而且应按照社会回报、市场认同标准监督资金使用的效率。对资助企业的科技创新资金使用的评价应着重看其是否能转化为生产力,是否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公共财政提供的科技经费使用方向和使用效果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政府资金投入的公平性,提高政府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产出效率。
三、保护创新者利益,建立合理的创新利益分配机制
目前科技成果的评估一般都是科技部门或一组科技专家说了算,成果评估往往都停留在理论上的论证,而不是实行社会回报、市场认同标准的实践检验机制,大量科技成果没有转化为
生产力。科技成果奖励存在着掌握权力的领导冠名在前,完成实际工作的科技人员排名在后的现象。由于评
估奖
励的不公正,创新利益分配的不合理,严重挫伤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
激励。应形成以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对技术创新的评价要着重看其是否
能转化为生产力,是否能实现产业化,是否能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并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市场效益,同时又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尊重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劳动,反对弄虚
作假的腐败现象,让科技成果的真正创造者获得创新激励和社会承认,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和
积极性。
四、建立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
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动新技术、专利和品牌的转让,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科技成果转移、扩散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技术的利用和扩散。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特别应重视政府科技计划资助的研发成果的转化、技术扩散和利用。
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和共享技术研究力量,扶持一批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产业技术研究开发联
合体;通过政策引导,发展集研究开发、技术扩散功能于一身的专业技术公司;发展研究开
发的外包创新服务,建立创新网络。对一些企业比较分散、规模不大的行业,应充分发挥行业性或区域性科研机构的作用,吸收相关中小企业参与,组成行业性技术中心或联合体,为中小企业服务。
利用开放的条件实现自主创新,扩大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
合作与交流。把在技术引
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设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鼓励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应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大学积极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学习
先进科技成就,分享国际研究开发资源、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