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党建文献综述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
一
目前,理论界对社区党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社区党 建的特点、目标、主要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意义、趋势等内容。社区党建方面专 著有: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课题组编《中国城市社区党建》、廖金碧等主编《城市社 区党建工作》、林尚立等著《社区党建与群众工作》、钟想廷著《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手册》、金钊著《社区党建工作指南》、孟固著《社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田炳臣等著《中国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问答》等。
社区党建实证研究这方面的材料较多,有关学术论文如下:李津津在《加强城市社 区党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一文中以天津市和平区的社区党建为解析个案,从分析中国 社会转型使社会基层组织形式发生的转变入手,探索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与巩固党的执政 基础之间的内在联系;孔祥在《城市社区党建的区域化模式初探》一文中以江苏省常州 市天宁区为个案,以区域化大党建模式为例,借助有关理论对社区党建的发展模式和发 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开创城市社区党建的新局面;凌敏在《转型期的社区党建探析》 中以湖南省岳阳市郭亮社区为例,从其概况和治理结构入手,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活动创新这二个角度介绍了郭亮社区在社区党建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我 国中部城市老城区社区党建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对社区党建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看 法;张志丹《创新城市社区党建与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完成是建立在 对南京市枫丹白露社区的调研基础之上的,从观念、组织、制度和内容四方面谈创新城 市社区党组织建设。
为整合党建资源,推进党的建设模范区建设,2008年5月无锡市委组织部与江南 大学联合成立了“无锡党的建设研究中心”,围绕争创党的建设模范区成立了10个调研 课题组,就党建与和谐社会、党建与新苏南模式、网络信息新技术与党建等方面深入基 层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这对社区党建的宣传和推广将形成推动争创活动的有效载体,深入持久地推动争创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拓展。该中心至今已形成了近40万字的研究成 果,给笔者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和平台,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
2、关十社区的研究
现代社区重新进入我国理论研究者的视野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是紧随我国 社区发展实践的。目前,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在概念的解析,社区的重要性、社 区的性质和功能、社区的特点等方面展开。但对十社区的划分这一基本问题,仍 然没有形成学界公认的一种说法。主要成果有:马仲良主编:((21世纪社区工作 者培训教程》丛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国家计委宏 观经济研究院编:《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年版),侯玉兰编:《国外社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版)。学术论文如姜振华:《社区概念发展的历程》(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学报》,2002年第7期),徐雪梅:《现代城市社区的性质与职能》(大连:《东北 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1期)等。
3、关十社区建设的研究
社区建设概念的提出早十社区党建概念的提出,我国最早是在1986年民政 部颁发的一次文件中首次提出社区建设这一概念的。为了加强对社区建设的管理
工作,1998年国家民政部专门成立了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相对}fU言,社区 建设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我们发现,光是社区建设的文章近几年的学术论文不下600篇,学术著作也有几十本。如唐忠新著:《中国城市社
区建设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土青山编:《社区建设与发
展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民政部和各地政府也出版
了一些经验汇总类的书籍如多吉才让编:《城市社区建设读本》(北京:中国社会
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社会工作l办会城区乡镇发展委员会:《新时期社区建
设与管理》,夏学孪编《中国社区建设理论政策实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等等。
在这个领域内有一批专家学者,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夏学孪教授,上海大 学社会学系的邓伟志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土思斌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学与 行政管理系的赵辰听博士等,可以说他们的研究成果是本课题开展的很重要的基 础。从总体上来说,社区建设的研究偏重十实践工作的总结和对城市基层社会管 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从学术领域来说,对十社区建设的研究成果是最为丰富的。
4、关十社区党建的研究
从本课题所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概念来说,现代化、社区、社区建设和社区党 建四个基本范畴中社区党建的研究成果最少,最不成体系。目前理论界对社区党 建研究的力度明显不够,相关研究成果也是散见十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和社区管 理之中。我们发现参与社区党建研究的理论人士很少,即便是各个党校党建专业 的理论人士都不多见。目前能见到的一些成果主要是各地主管党务工作的领导或 者是基层党务工作者,因此,他们的研究成果带有很大的操作性,从学术的角度 来说未必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目前能见到的社区党建专著只有一本,就是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课题组编:《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0年版),其他的合著如马仲良主编的丛书中有一本是《社区党建与思
想政治工作》,还有《社区建设与社区党建工作手册》(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年)这类党务工作指导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这本书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对社区党建研究最为系统的一本专著,但即便是这本书也是由十几个人进行的一 个课题研究成果总结,并不是一个人的独立专著,里面有很多东西前后没有一致,内容也比较庞杂,而且是2000年出版的,所以与当前的形势难免有点出入。其
他的学术论文也不太多,更多的是工作经验的总结。这方面的学术论文有甄小英: 《社区党建大有可为》(北京:《求是》,2000年第3期),林尚立:《合理的定
位》(上海:《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1期),林尚立:《社区党建:中国政治
发展的新生长点》(上海:《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年第3期)等。
三
社区党建是新事物,理论界对这个问题比较集中地研究是在1997
年之后。这几年,广大学者对社区党建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发表了不少有见地的文章。但从总体来看,理论还远远落后于实践。
在学术论著如雨后春笋的今天,有关社区党建的学术论著却寥寥无
几。就笔者所收集的文献资料看,真正对社区党建进行学术探讨的论
著只有一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课题组编的《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个人专著则几乎没有。实践的发展急需理
论的支持。现在,社区党建实践中出现的瓶颈问题急需理论上的重大
突破。从目前来看,理论界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对社区党建进行了探
讨:一是关于社区党建的形成原因;二是社区党建和街道党建的区别;
三是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四是社区党建的目标和任务;五是社区党
建中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六是社区党建的意义;七是当前社区党建的主要内容;八是目前社区党建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九是社
区党建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1、关于社区和社区建设的研究
现代社区进入我国理论研究者视野是最近十几年随着我国社区发展实践}fu来的。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的解析、社区的重要性、社区的性质和功能、社区的 特点等方面展开。社区建设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1986年民政部颁发的一次文件中提 到,1998年国家民政部又专门成立了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从总体上来说,社区 建设的研究偏重十实践工作的总结和对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社区建设 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
主要成果有:马仲良主编:((21世纪社区工作者培训教程》丛书(北京:中国劳
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唐忠新著:《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
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学术论文有姜建华:《社区概念发展的历 程》(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7期),徐雪梅:《现代城市社区的性 质和职能》(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1期)等等。
2、关于社区党建的研究
目前理论界对社区党建研究的力度不够,研究成果少,不成体系。大部分相关的 研究成果主要散见十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之中。目前能看到的一些成果主 要是各地主管党务工作的领导或基层党务工作者,因此其研究成果带有很大的操作 性,就事论事的比较多。目前主要的社区党建专著是: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课题组 编:《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这方面的学术论文 有:林尚立:《社区党建: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生长点》(上海:《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 年第3期)、时焊军:《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党建研究》、刘英姿:《社会转型时期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探讨》。
Ifu对十区域化党建工作或社区党建的区域化模式方面,由十这项工作本身带有操 作性和试验性,目前看到比较多的只是各类党政刊物上的信息、调研类文章,比较成 形的学术论文非常罕见。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挫折、单边主义和强权 政治依然存在并有所发展的国际背景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信 息网络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解决这些 新问题,需要运用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长期积累的成功经验,但仅靠老办法 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在实践中探索新路子,寻找新办法,总结新经验,开创新 局面。党的建设不创新,就不能前进,就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现代化 是我国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必然碰到的问题,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能 做的事情就是正确分析现代化这一大的社会背景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挑战,对我们 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和变化又是如何对我们党的执政提出了新的要求的,我们党应该如何面对这个挑战和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对 策和建议。社区党建应该说是一个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新的问题,因此,也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给予回答的现实问题。
在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国新的社会转型的主体是从农业,、、。
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Χ中国新的社会转型中城乡分离结构转型和体制改革的同步进行以及人口超。、,载和人均资源相对匾乏等特点使中国转型期相对拉长转型过程中的结构冲突,、机制冲突规范冲突利益冲突角色冲、、、突和观念冲突更加复杂因此中国转型期的稳定机 ,制协调机制和创新机制变得非常重要、。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党建正是在这样一个新的社会结构
框架的变化中开始的。
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需要社区党的建设进行战略性的选择和准确 ,性的定位。
第二篇:文献综述(国外部分
2.国外教育救助政策及研究
2.1 国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政策
教育是对贫困人口进行素质改造的最主要途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教育是一种公共品1,尤其是“扫盲”性质的基础素质教育绝对算得上是一种纯公共品。
美国在政府预算中,对中小学教育给予最优先的地位。所有符合年龄要求的儿童和少年都有免费在所居住的昂公立小学和中学的权利。联邦政府最大的一个教育拨款教育计划是“一号计划”(title one program),用于低收入的学区为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提供教学帮助,使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不因其家庭贫穷而降低学业成绩。2
基于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严重的教育和教学问题,英国教育当局在1967年《普劳斯顿报告》中正式提出教育优先发展区这一概念,即着眼于创造一种教育手段,使处于“劣势循环”的地区接受教育经费的特殊倾斜和资助,并使经费配置有客观标准可遵循,以达到地区间、学校间和个体间的教育机会均等。3
1954年日本政府制定的《学校餐饮供给法》规定,全国施行义务教育制的学校(包括中小
4学、特殊教育学校等)都必须实施“学校餐饮供给制度”,即免费营养午餐和牛奶供给制度; 日
本的公共教育费用由中央政府和县市政府共同承担,每级政府从各自的税收和其他收入中支付各自的教育费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科书一律实行免费制度,费用由国库承担。5一些地方还为学生提供学习用品和交通补助。
印度政府将全民普及义务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初等教育采取10+2 的教育体系,1年级到8年级为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学校不会向学生收取任何学费,教材由政府专门拨款购置并向学生免费提供。除此之外,每位学生每年还可以免费领取冬、以及春秋季三套校服。其中,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还可以有一份政府提供的2卢比的免费午餐。6
2.2 国外高、中职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政策
在印度,9到10年级为高中,9年级以上会收取相应的学费,数额根据印度各邦的发展水平及福利状况而各不相同,具体从48卢比到360卢比不等(5卢比约合人民币1元7)。世界经济论坛(WEF)最近发布的《2010——2011全球竞争力报告》表明,瑞士的全球竞争力总1 乐章.社会救助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7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60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64胡承康.学校供给营养餐:日本的强国战略[J].新教育,2006(4)郭玲.从国外教育救助谈中国教育救助的再发展[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3)
6陈继辉.印度八年义务教育只收240元 [J].陕西教育,2006(1)
7陈继辉.印度八年义务教育只收240元 [J].陕西教育,2006(1)。按照2011年10月25日的汇率,1印度卢比=0.1280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印度的确将教育作为对学生提供的一种福利。
1排名仍居榜首。瑞士的成功得益于其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并重的教育体系所培养的高素质职业
人才。瑞士的职业教育救助主要是从整体上为其提供经费。在2003年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公布的资料中,瑞士的教育支出占其GDP的6.7%,而1993年职业教育经费占公共教育经费的16%,与高等教育所占的17%的份额大致相等。2瑞士将继续提高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由现在的不足1/5提高到1/4。
2.3 国外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政策
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国是世界上大学生资助体系最发达的国家。为了使最困难的学生获得的资助最多,并且支付的成本最小,美国政府采取了“资助包”的办法,即把联邦政府的、非联邦政府的各种资助混合成一个“包”,通过一定的规范的程序协同学生解决困难,以期实现教育机会平等,扩大自由选择,培养独立精神。另外,还有种类繁多的助学贷款供家庭贫困者选择。
自1977年起,英国公立大学全日制本科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均全免,学费由国家拨款支付,生活费则由地方政府根据父母的实际收入情况来决定是否支付和支付多少。20世纪80年代,活费补助实际价值开始降低,不够维持个人的生活费用,1990年,政府出台助学贷款政策,规定个人可以通过抵押贷款解决一半的生活费,另一半由政府补助或由父母支付,免学费措施仍旧不变。1999年,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公布了不同高校中低社会阶层以及弱势群体聚居地学生的比例,促使弱势群体学生积极申请并易于挑选有潜力成功的学生。3
在高等教育的救助上,日本也制定了专门法律《日本育英会法》来规范贷学金行为。日本的贷学金分为两种:无息贷学金适用于出身贫寒、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有息贷学金所有学生均可申请。除助学贷款以外,日本的大学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同时,每个学校也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实行学费减免,从而来减轻学生经济上的负担。4
印度高校按科类、专业和层次实行差别收费。印度公立高校一直实行低收费政策,把高等教育视为社会福利事业,收费标准上调幅度很小,有的学校则几十年没有调整标准。5
2.4 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教育救助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和贫困的关系、维护教育公平、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功能、贫困家庭子女的早教救助问题等方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阿玛蒂1swissinfo.ch.经济金融.瑞士仍是最优竞争力的国家.2010.9.13.国家教育发展中心.欧洲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及启示——瑞士、瑞典职业教育考察报告.中国教育绿皮书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7---166.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65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66刘立柱,钟磊.印度高等教育福利化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7(2)
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指出,1通过对社会与经济地位都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提供教育机会,既可以让其增加知识,也可以增加其向更上一阶层流动的机会,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在社会发展方面能给出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政策的机构,世界银行(Word Bank)颁布的大量文件都指出,在与贫穷的斗争中,教育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工具和手段,依然扮演者核心角色。2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联合所作的《脱贫政策报告》(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 Papers(PRSP))3总结道,政府部门“好的实践”就是投资于教育,尤其是那些最贫困的地区。Xavier Bonal 4则从拉丁美洲的教育和脱贫失败的实践中总结出三点反思:如果忽视了贫困对教育的影响,教育政策就不会有效;必须重视教育与社会融合的关系;学生学业上的不成功不能仅归因于贫困,学生的学习需要集体的多边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介入。
许多学者还认为,贫困救助制度和政策对于维护维护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尔曼(James.Coleman)以“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概念来论述教育公平,他认为,教育机会均等首先要为所有儿童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最后发展到追求教育结果的均等,并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5 李永生和高洪源认为美国解决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是一项寻求推进社会公平的国家政策设计,并将美国长期的国家政策实践体现的对弱势群体教育公平追求的脉络梳理为对弱势群体教育机会均等的追求、享有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追求及弱势群体的教育效果平等的追求以及由此而行成的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进行补偿。6 儿童的早教对其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经济等资源缺乏,贫困家庭子女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富裕家庭的子女7,Katherine Magnuson 和Hilary Shager对低薪贫困家庭子女的早期教育问题做了研究,认为为了教育的公平,在孩子的早教问题上,必1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World Bank,1999a.Educational Change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World Bank, Washington, DC.World Bank, 1999b.Education Sector Strategy.World Bank, Washington, DC.World Bank, 2001.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2001.Attacking Pover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World Bank, 2004.Inequality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Breaking with History?World Bank,Washington, DC.3 The creation of a PRSP is now a prerequisite for Highly Indebted Poor Countries(HIPC)if they are to gain access to further credit.The EU has also used PRSPs as a basis for its five-year development aid programme in Africa, the Caribbean and the countries of Southeast Asia.4 Xavier Bonal, 2007.On global absences: Reflections on the failings in the education and poverty relationship in Latin Americ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7, 86–100.科尔曼(James.Coleman).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参见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99李永生, 高洪源.美国解决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政策与实践.[J] 基础教育参考,2007(3).Knudsen, E., Heckman, J., Cameron, J., & Shonkoff, J.(2006).Economic, neuro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erspectives on building America's future workforc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3(27), 10155−10162.须对这些家庭进行经济援助。1
学者Putnam 则从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角度去分析教育救助行为,认为教育救助作为一项社会投资,可以通过对受助者知识能力的训练,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提高生活技能,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而人力资本对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2
在提出相关措施,改进教育救助水平方面,国外学者米奇利(Midegley·J)提出了社会发展的观点,他认为社会救助的方式应更强调整体性与动态的过程;社会救助的策略应更注重那些被救助对象的参与,并重视他们的潜能发展;社会救助的策略将趋于多元化。3
在介绍国外教育救助制度方面,国内学者冯英、聂文倩编著的《外国的社会救助》一书概要性的介绍了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涉及教育专项救助的部分进行了简要罗列;姚建平在其著作《中美社会救助制度比较》中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美国教育救助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总的来看,国外学者对贫困家庭的教育救助问题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做了很充分的研究,对中国的教育救助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国内关于教育救助的研究,多数着眼于决策前的政策分析,缺乏政策实施效果的跟踪研究。鉴于此,我们对我国的教育救助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Katherine Magnuson , Hilary Shager, 2010.Early education: Progress and promise for children from low-income families.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2, 1186–1198.2 Putnam, R., 2004.Education, diversity, social cohesion and social capital.Paper Presented at the OECD International Meeting: Rasing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For All, 18–19 March, Dublın.孙莹.贫困的传递与遏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一22.
第三篇:文献综述部分写作要求
浙江农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一、文献综述的功能
文献综述是由学生通过系统地查阅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加工,从而撰写的综合性叙述和评价的文章。在文献综述中,要较全面地反映出与本课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也要指出该课题所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文献综述的写作是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创作中的一次重要的研究实践活动。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反映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其中主要的则是中外文献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文献综述对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不仅可以进一步阐明本课题选题的意义,还可以为本课题组织材料、形成观点奠定基础。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同一课题的所有主要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因此,要尽可能把所有重要研究成果搜集到手,并作认真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各种派别的观点清楚明晰,不遗漏重要的派别和观点。
2.描述性。文献综述在对各种派别的观点作介绍时,应该保持这些观点的“原味”,这就要求对被介绍的观点作客观性的描述。因此,撰写文献综述,首先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转述各派的重要观点;同时,在归纳各种观点时要抓住要点,表述时应简明扼要。
3.评价性。文献综述不能囿于介绍研究成果,传递学术信息,还要对各种成果进行恰当而中肯的评价,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文献综述重点在于“述”,要点在于“评”。由于评价的倾向性,通过文献综述,就会引导出对课题今后发展动向或趋势的说明。
三、文献综述部分的内容和格式
文献综述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并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文献综述所使用的参考文献,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文献综述字数至少要在1000字以上。文科类的参考文献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应少于5篇。文献综述的格式规范与毕业论文正文的通用格式一致,参照论文格式指南。
第四篇:党建部分术语(精选)
一、创先争优
三创三争:2011年3月提出,党组织创建“凝聚力强党组织、发展力强党组织、服务力强党组织”;党员争当“政治模范党员、行业(致富)带头党员、群众贴心党员”。“四亮”:亮身份、亮承诺、亮工作、亮评价。
二、党员发展
十六字方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三、流动党员
三制双建:流动党员台帐管理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责任追究制度、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季度活动制度、在驻外办事处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
四、农村党建
1.“四强型”党组织:推动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凝聚人心能力强、促进和谐能力强。
2.三级联创:县、乡、村(或旗县市、乡镇办事处、村居)三级联动,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支部。(“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
3.三向培养:把农村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
4.两票制: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直选票。
5.“一定三有”:定责权立规范、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
6.一制三化:党支部领导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务工作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
7.“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作出决定;重大事务决议和实施结果公开;重大事项的决议和决议实施全过程接受党员、村民监督。
8.文建明工作法:“三制、三定、三教育,两下、两集中”。
9.“三会一课”: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
五、社区党建
1.三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建设(十个方面:领导机制扁平化、运行机制规范化、组织设置网格化、党组织活动多样化、党务工作者队伍专职化、党员作用发挥常态化、阵地标准化、经费保障制度化、服务群众长效化)。
2.社区“四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处议事,推进共建共创,“社区党建区域化建设”。
3.“五大体系”: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维稳体系、党建考评体系。
六、两新党建
1.三心一促:与党同心、与职工贴心、与企业连心,促和谐发展。“三心一推进”:与党同心、与员工贴心、与企业连心,推动加快发展
九、党内民主
“三重一大”制度: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
“两票制”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核心在“群众信任投票、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主要按照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实地调研、信任投票、组织考察、全委会票决、正式选举和任职等环节进行。
干部任职多种渠道公示:将干部基本情况、拟任职务等信息在干部所在单位、报纸、电视、党政网等渠道进行公示。
第五篇: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的文献综述
1.引言
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城市是一个失败的城市,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城市城市应该如何建立起其居民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实质上,任何一个城市都由一个个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社区构成。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社区的的均衡、良好发展。由各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提供给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是城市与其居民产生联系的基本模式之一,通过对居民的归属感从而建立起对城市的归属感。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管理体制上的缺陷,我国城市归属感不高。【1】
以下,是我通过整合一些研究社区归属感的文献,总结出的目前城市社区归属感的现状和不足以及提高社区归属感的方法。
2.正文
2.1.什么是社区归属感?
通过对文献中的定义的概括,我认为社区归属感可被是社区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社会群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在许多研究中,社区归属感、社区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经常被混淆,但是必须明确这是三个同一范畴的不同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表达的程度和层次上,社区认同感层次最低,而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在层次上不断加强。通过心理学的解释我归纳出:归属感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建立在对本社区地域和社会群体的所有属性的连续性的辨识基础上,才有归属感的追寻和建构的可能。社区归属感的高低是度量城市“心理社区”是否消亡的重要指标,探讨影响现代都市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因素,对于提高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并重建和发展社区,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4】
2.2中国城市归属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2.1单位制的解体造成从前有单位人本身归属感的下降
改革开放以前,单位具有很强的社会控制功能。不但职工的住房与伙食均、医疗、甚至子女幼儿园由单位提供,就连结婚与外出旅行等等也要单位批准。一个较大的单位往往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改革开放以后,单位的种种社会功能逐渐减弱消失。7这种小而全的社会,它对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它充当凝结社会成员的全部情感和心灵归属的载体。因为单位情结的存在,使得居民很少和社区发生联系,社区意识淡薄。市场经济的到来,单位制逐渐解体,所有的人一下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和“社区人”。这使得处在转型期的人们一时找不到心灵的归属,感到茫然所失。【2】
2.2.2农村城市化及居民的大规模迁居
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而这些人口转移至城市,或者农村所在地升级为城市,都会带给居民迁居从新组成新社区的结果,这些居民或远离了原来的旧社区来到了新社区;或是驻守原来的社区,原社区经过更新,大量外来居民迁入,导致原社区的变质,社区居民需要再磨合。【4】2.2.3我国社区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又存在管理体制的缺陷
社区的概念和实践均源于西方,实际上社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由一个地域的居民所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是一个自治组织,他们参与社区事物,对社区表现出强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而我国的社区目前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仍是自上而下传统行政管理性质,街道、居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经常存在着追求政绩,对上而不对下负责的现象,这种思维指导下的社区建设只能是单一靠政府或社区管理者们来实施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更多的是被动的。【5】
2.2.4传统血缘文化对建立社区归属感的牵制
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地域和社区人群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必须建立在社区居民互相信任、互惠和相互间合作基础上。而我国传统以来,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乡土文化中强调差序格局,即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是依据是否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为依据的。这种以血缘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才是最密切的,而社区的地域很难提供一种比血缘更为牢固的基础。因此在这种社区成员的邻里关系,我们无法给予其信任,这种互动模式极大地不利于居民发展社区内帮助互动关系,因而就不利于一种共同的情感认同,不利于社区归属感的形成。【5】
2.3.如何培养城市社区成员归属感
2.3.1提倡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自我管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政治的动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能够激发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度,从而积极的去关注自己社区的各项事务,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社区事务的做出。这样的结果就能够使得居民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社区。对社区的自我管理实现了居民的民主情节,对于自己同意的社区事务,也使得居民能够更容易接受社区事务处理的结果。【3】
2.3.2构建城市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指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品位、生存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对人的精神状态、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影响。社区文化的目的是以其活泼生动、具有吸引力和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文化表现形式来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紧张和精神压力随之加大,而社区文化恰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融合性,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3】。
2.3.3搞好社区生活条件建设
包括三个方面:居民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配套的教育机构、文体设施、公共交通等);完善社区服务(如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援助低收入家庭等);整治社区环境(如拆除非法建筑、增加绿地面积等);【4】
2.3.4加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社区成员参与度
包括三个方面:大力培养和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如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普及居民参政议政的知识),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如建立业主委
员会等群体决议机构),提高社区自治能力,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社区参与的组织体制。【4】
3.结论
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因素有四点:社区满意度、社会关系、社区活动参与程度、居住年限;而培育社区归属感的方式有三点:一是提倡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自我管理,二是优化社区生活条件以提高社区成员满意度,三是加强社区民主建设以提高社区成员参与度提倡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自我管理,四是构建城市社区文化。【6】
4.参考文献
【1】单菁菁:《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论文》,湖南大学毕业论文,2001年
【2】李洪涛:《城市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及其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对武汉市城市居民的调查与分析》优秀硕士生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安娟:《社区归属感与和谐城市社区的构建中国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
【4】张玲:《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的建设》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009年
【5】高翔:《城市化与社区归属感研究》 云南大学毕业论文,2012年
【6】凡路:《从归属感看中国社区建设》 苏州大学毕业论文,2006年
社区管理期末考试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学号:2012312410姓名:鲁国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