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社区服务提升年工作的意见定稿
鼓民发[2011]12号
关于开展社区服务提升年工作的意见
社区服务是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龙头,是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做好社区服务对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文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区服务,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构建和谐幸福鼓楼,现就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思路
按照主题引领,共同治理,普惠服务,专业推进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社区服务内涵和品质为主线,努力实现“五提升”,即:(1)提升社区服务硬件建设,逐步做到服务设施精品化。(2)提升社区服务项目建设,逐步做到服务项目品牌化。(3)提升社区服务组织建设,做到服务网络化。(4)提升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做到服务信息便捷化。
(5)提升社工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做到服务能力培养系列化。通过社区服务“五提升”,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内涵和品质,不断 1
增强社区居民对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为构建和谐幸福鼓楼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社区服务硬件建设
继续推进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标,运用购买、新建、改扩建、租赁、置换、共享等方式,使所有社区每百户拥有30平方米办公服务用房。提高社区办公服务用房使用率,尽量减少办公用房,扩大居民服务用房,将闲置分散的房屋全部作为居民活动用房,努力使居民服务用房应达到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总面积的70%以上。
(二)提升社区服务项目建设
根据居民的服务需求和社区资源的情况,确定社区服务项目,并在办公服务用房功能布局上有所体现,形成科学的社区服务品牌定位。以为老、为小、为残等服务为重点,每个街道努力打造2个以上的社区服务品牌。将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品牌项目建设承接载体,加大扶持力度,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取得深受社区居民欢迎的品牌效应。
(三)提升社区服务组织建设
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建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环保卫生、计划生育、宣教文体、老龄工作、残疾人工作、妇女儿童8个委员会,努力提高下属委员会有效承载社区服务的能力。选齐配强居民小组长、楼道长。按照30—50户的规模设立居民小组,推选居民小组长一名。按照自然楼道单元,推选楼道长一名,使社区服务组织覆盖到社区的每一个楼道,每一个楼栋,每一个小区。大力扶持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培育、引进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每个社区新增专业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达到1支以上。通过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提供办公房等途径,积极引导各种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服务,使之成为推动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
(四)提升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
充分发挥南京鼓楼社区网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及时发布社区服务信息,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社区服务活动,有效发挥社区网站在组织社区志愿服务和社区扶贫济困服务中的作用。每个社区应安排专人负责信息工作,保持社区信息员队伍稳定,信息员变动必须报区民政局备案。加强社区网站考核。每季度对社区网站统计打分,作为星级文明和谐社区评价重要依据,并与下拨社区工作经费和信息化建设经费挂钩。
(五)提升社工服务能力建设
建立全区统一的专职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建立社工分片包户、走访居民制度,实行以块为主的专职社区工作者工作绩效考核,提高专职社区工作者工作效能。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培训。按照分级培训要求,区民政局重点抓好社区负责人的培训,街道重点抓好社工的培训。鼓励专职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努力提高专职社区工作者业务知识水平和社区工作技能。建立社区专职社区工作者人才库,加强社区组织负责人后备人才培养、储备。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以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为阵地,积极开展社区救助、为老、为少、助残、优抚、科普、精神文明等服务,形成一批社区志愿服务的基地、项目和
品牌。
三、保障措施
1、加强联建联动。充分挖掘、合理配置社区内可以利用的机关街道行政资源、社区单位资源、社会资源、社区居民资源和社区居委会自身资源做到联建联动,上下互动,有机结合,共建共赢。
2、落实资金保障。加大社区服务工作的资金投入,增加公益性、社会性、服务性支出,规范社区建设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公共财政向社区倾斜。各街道要保证市、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经费70%以上使用到社区,各社区要积极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
3、及时指导总结。各街道要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及时对社区服务工作进行有效力的指导,促进社区服务工作有序健康发展。各社区要及时对社区服务“五提升”开展情况进行总结,研究解决社区服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开拓创新。区民政局将适时召开社区服务推进会,开展“十佳社区服务项目”和“十佳社区服务社区社会组织”评选,通过以奖代拨的方式对社区服务工作开展好的街道和社区进行奖励。
鼓楼区民政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民政局街道社区服务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号)及*市民政局《关于完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和运行机制试点的意见》(京民社区发〔20*〕29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性质和定位
20*年8月,*市民政局、*市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体制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完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和运行机制试点的意见》明确指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公益性服务机构,其主要功能是组织公共服务,开展公益服务,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组织公共服务。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依据20*年区委区政府下发的《中共*市*区委*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和谐社区的意见》(京西发〔20*〕4号)文件精神,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围绕十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承接街道办事处交办的公共服务项目或组织社会服务组织承接服务项目,实施项目运作,完善和规范项目运作程序。
开展公益服务。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可结合实际,围绕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和服务空间。当前应重点开展志愿者服务基地、服务项目的开发,公益性服务组织的培养以及群众需要,市场又很难提供的服务项目。
提供便民利民服务。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从社区居民最迫切的生活需求出发,积极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服务、家政服务,完善服务网络,规范服务内容、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要,要加大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提供质优价廉的家庭服务,逐步形成方便快捷的社区生活服务圈。
二、明确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
研究确定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中心部门设置以及职责确定提供依据,依据市民政局机关文件精神,结合*区实际,确定如下主要功能:
(一)培训中心的功能。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是承担对辖区居民开展教育培训的重要载体。要围绕居民群众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弥补其它职能部门培训不足的空白。培训重点是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培训、社区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培训、志愿者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电脑、乐器)等。
(二)活动中心的功能。发挥场地设施、专业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使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成为社区成员文化、教育、科普、体育等活动的主要阵地。有条件的街道要加大社区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场所的扩建,加大最受百姓欢迎的活动项目的确定,做到居民集中的地方就有活动场所,有活动场所就有居民活动,提高社区服务中心活动场所的使用率,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活动项目、活动时间。
(三)发展中心的功能。具体应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区域范围内便民利民服务网点的布局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办事处的领导下参与规划设计;二是在承接政府交办的工作中,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实施项目运作;三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有意识地调整布局,按照居民需求开发服务项目,特别是在敬老院的管理,为老服务,科、教、文、卫、体,“爱心超市”等项具体工作中,创新管理模式,理顺运行机制。
(四)中介和培育中心的功能。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是组织开展社区服务的平台和载体。要认真研究如何有效地发挥中介和培育的功能,要打牢基础,创造条件,形成中介和培育的土壤。按照政府、市场、社会“三个部门”的基础理论,把凡属市场能够承接的,要积极推向市场,例如为老服务的送餐业务;能够推向社会公益性服务组织的,可由社会公益性服务组织承担;能够由义工承接的,可交给义工。
(五)资源中心的功能。要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整合社区各种人力资源、设施资源等服务资源,开展社区公益性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内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提高服务资源的社会化程度。街道要建立资源共享台账和资源共享图表,指导和组织社区做好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工作。健全资源共享的激励机制和表彰机制,形成街道、中心、社区的网络组织体系。
要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充分利用居委会办公用房和公益性用房调整之后的原房产,广泛开展公益性服务项目,以房产养项目,以项目推服务,以服务促和谐。
(六)调研中心的功能。社区服务要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必须加强对居民需求的调研,对服务能力的评估,对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对社区服务广泛宣传。
对居民需求的调研应围绕调研方法在科学化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要加强对服务项目需求及发展状况的分析,找出不足和差距,建立需求反馈的长效机制,为制定调整政策、完善工作机制奠定基础。
对服务能力的评估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前瞻性,每两年组织一次。通过评估调整社区服务布局,涉及到中心自身问题的要制定整改措施。
对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的宣传经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务项目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七)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按照统筹规划、实用高效的原则,推动“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安全可控”的社区服务信息化发展格局。
调整在建系统,改进已建系统,加快互连互通,实现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根据区、街道、社区的职能分工和工作特点以及各政府部门协同工作的实施需要,在社区服务中心统一组织下,建设区街社区信息化网络。重点组织政务信息、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民政优抚、司法援助等政府服务信息的利用,逐步将各类服务资源整合到服务热线中,推进社区信息化。加强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有效提高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三、实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理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成立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街道主要领导担任管理委员会主任,管理委员会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负责审议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计划,听取工作汇报,对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听取财务预决算汇报,讨论社区居民的需求意见,审定服务项目设置。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由街道办事处推荐,管理委员会聘任。中心享有项目经营权、财务自主权、人事聘用权。监督职能由街道民主管理委员会承担,负责收集和反映社区居民意见,监督管理委员会决议的落实、社区服务项目的运作。管理委员会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
完善社区服务中心运行机制。要建立协调会议制度,由街道主要领导或委托主管主任定期召开;建立公共服务、公益服务项目运行机制,从项目征集、项目发包、项目评估、项目监督等方面规范项目管理,坚持“权随责走”和“费随事转”的原则,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的资源整合机制,重点做好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推进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大部室的试点工作,使社区服务中心的内设部门能够适应中心的六大功能定位。
四、推进服务方式的创新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之后,给社区服务工作带来发展良机,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亦面临机遇和挑战。创新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依据社区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定位,提出推进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方式的创新,实行三个拓展,即服务群众拓展为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拓展为组织服务;服务阵地拓展为引领带动。
服务群众拓展为服务组织是实现社区服务中心服务领域扩大化的有效形式,是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的创新。服务组织首先要搭建服务组织的平台,为服务组织、服务群众创造条件;其次是要建立服务组织的管理办法,保障服务质量;最后是建立服务组织的激励机制,保障服务组织充满活力。
提供服务拓展为组织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做强做大是相对的,不可能做到包揽服务,要善于利用地区人力、物力、场地等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组织服务。
服务阵地拓展为引领带动。依据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在培训、活动、发展、中介和培育、资源以及调研六个方面起到带动作用,促进社区服务的全面发展。
五、强化社区服务中心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今后一段时期,社会建设将成为街道的重点工作之一。社区服务中心也应该在街道的领导下,不断研究和探讨社会工作的开展。
(一)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目前全区的志愿者队伍达到十万人以上,志愿者注册登记人数达到8000多人,志愿者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当前需要高度重视的是志愿者服务基地和服务项目、服务岗位的开展,通过“基地”、“项目”、“岗位”的建立,把服务与需求衔接起来。例如“与空巢老人结对子”、“文化团队小教员”、“图书管理员”等等,都可以由志愿者担任。既可以采取“岗位”、“项目”公示的办法告之志愿者,也可以通过“基地”建设,成为志愿者工作安排的集结地,拓宽志愿者服务的项目领域。要在“四个建立”上不断推进志愿者工作有序的开展,即建立注册登记制度、建立培训制度、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库、建立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
(二)培育公益性服务组织。社会组织的建设既要重视社区内社会组织的发展,又要在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公益性服务组织上下功夫,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依据功能定位积极发挥作用,要了解区域内社会服务组织的运行情况,配合街道相关部门做好社会服务组织的培育工作。
(三)开发社工岗位,培养社工人才的试点工作。有条件的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在社工岗位的开发、社工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在青少年教育、社区矫正、老年人的心理咨询等方面尝试岗位开发,在街道的领导下,按照市、区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社工人才培养。
(四)突出重点服务项目。调查显示,社区内服务需求较大的群体是老年人,在社区中参加社会活动较多的也是老年人。老年人在文化生活、家庭生活中需要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服务,加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在为老服务中的作用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
1、充分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为老巡视服务的作用。建立为老服务台账,形成老年人口基础数据与服务的对接,最大限度地满足有需求服务的老年人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享受到服务,逐步填补为老服务的空白,特别是对身边无子女老人的服务要做到全方位。
2、不断研究和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开展为老服务。例如在解决老年人就餐服务中,可以探索通过在社区建立老年饭桌、依托辖区单位食堂、依托街道敬老院送餐、依托定点餐馆设立专区等多种途径实现服务。同时,要研究送餐服务的市场运作,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3、要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要在解决老年人洗澡、理发、送液化气罐等生活困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以及其它老年人喜爱的服务项目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
七、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道办事处要加大对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的领导,发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按照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拓展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整合区域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把满足百姓的服务需求作为衡量和评价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主要标准,保障社区服务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决策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设施管理、考核评估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一是有条件的街道可建立社会组织和社区服务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征集、项目招标、项目评估和审批、项目监督等程序,发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承接培育和中介的功能作用;二是按照京民社区发〔20*〕292号文件精神,保障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运维经费和公益项目的管理经费到位,加大加快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改革试点工作。
第三篇:许昌市粮食局关于执行力提升年的工作意见
许粮党委(2010)7号
关于印发《许昌市粮食局关于执行力提升年的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粮食局,市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许昌市粮食局关于执行力提升年的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010年3月8日
许昌市粮食局
关于“执行力提升年”的工作意见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执行力提升年”的工作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局党委决定,就“执行力提升年”活动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的需要。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一系列战略决策;省委作出了促进中原崛起、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等重大部署。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四个重在”的明确要求。把这些决策部署在粮食部门落到实处,最根本的就是抓落实、抓执行,以最强的执行力,实现最好的效果。我市粮食部门各级领导班子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国家粮食政策、法规的落实和全市粮食经济科学发展的状况。因此,必须切实提升各级粮食部门的执行力。
(二)提升执行力是解决我市粮食系统干部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需要,是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明显。但是,与当前粮食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懒惰症、虚假症、浮躁症、扯皮症“四种顽症”和欺上瞒下、消极埋怨、推诿扯皮、华而不实“四种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迫切需要加大力度、标本兼治、不断提升执行力。
(三)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是粮食部门落实市委、市政府“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目标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年全市“一争四推三提升”的总体工作思路的需要。当前我市粮食工作面临转变职能、依法管粮,落实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大局和维护粮食安全,市场稳定以及加快现代化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等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要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必须狠抓执行、强化保证。
二、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思想解放上有新突破。通过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清理影响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条条框框。着力解决一些干部头脑中残存的粮食工作旧思维定势和旧观念、旧习惯等问题;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思想保守,怕担责任,对新情况、新问题当断不断、议而不决,不主动、不创新,死搬条文、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拖拉疲沓等突出问题。全力构建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发展环境。
(二)率先垂范,勤政廉政,在领导带头上有新面貌。通
过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督促粮食部门各级领导干部抓勤廉亲身做表率,谋发展亲手抓项目,保稳定亲自包案件,利民生倾心解忧难,转作风经常下基层。要求职工群众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到;要求基层做到的,局机关首先做到;要求领导班子做到的,“一把手”首先做到,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良好局面。着力解决个别领导干部热衷于迎来送往,工作只注重提要求、不注重亲力亲为,只注重开局部署、不注重过程与结果,只注重眼前政绩、短期行为,不注重打基础、谋长远等突出问题。
(三)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在狠抓落实上有新成效。通过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做到凡是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粮食局的重大决策和定下的事情,必须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始终做到说了算、定了干,干就要干出成效、干得最好。着力解决个别科室和企业在落实上级的决策和部署时,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明诺暗抗,大搞变通、另行一套;有利益就争,有麻烦就推,目无组织、讨价还价、欺上瞒下、推诿扯皮;科室之间协调配合时,态度不积极,各行其是等突出问题。
(四)突出重点,注重执行,在制度建设上有新进步。通过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建立起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的制度体系,针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或重大事项,做好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明确执行时限和阶段要求,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落到实处。着力解决个别党员干部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执行力层层衰减,一些问题
久拖不决的作风;解决不注重制度建设,不注重调查研究,工作思路缺乏指导性,制度规定缺乏针对性,推进措施缺乏操作性等突出问题。
(五)严格考核,发扬民主,在干部任用上形成新导向。通过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要把提高执行力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和民主测评、座谈了解的重要内容。通过考核和民主考评、民主推荐发现干部,识别干部。今后局机关及二级机构选人用人的导向就是让那些善于推动粮食工作和粮食企业科学发展、执行力强的干部选拔到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上;及时调整那些执行力不强,素质不高的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六)强化监督,落实问责,在执行力提升上有新保障。通过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建立渠道畅通、制度保障、注重激励的职工群众监督新机制,充分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四挂钩”有关规定,对主动发现问题、改正错误的要给予奖励,对捂丑护短的要加重处罚。
三、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各级领导要在提高执行力方面做出表率。领导带头是执行力提升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都要在执行力提升方面做出表率。局领导班子成员要重点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问题的解决,每月督察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不少于15天。
(二)执行力提升情况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执行力提升的有效手段。局班子成员的责任分工、阶段性的重点工作和落实情况要以多种形式不定期向职工群众公开;局机关各科室要根据职能调整情况,重新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服务承诺,并在本科室醒目位置予以公开;局属各单位要在企(事)务公开栏公开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分工、经营状况、费用支出、重大决策事项及其实施过程和结果等。要成立公开工作考评机构,由办公室、监察室、人事科组成,对局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公开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和抽查,全年要抽查两轮。每半年对公开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应公开未公开、不及时公开、未按规定范围公开的,要严格问责追究。
(三)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局“执行力提升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随时对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进行明查暗访,每月明查暗访不少于3次。通过明查暗访,发现问题,畅通信息,快查快办、跟踪督办,情节严重的要顶格追究责任。
(四)积极开展舆论宣传工作。要通过《粮食信息》、政(企)务公开平台分阶段,按计划、有步骤的宣传开展“执行力提升年”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取得成果,充分反映“执行力提升年”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展现粮食部门的良好形象。
(五)建立和完善五项制度:一是首位负责制。凡有来信、来访、办事,负责受理的第一位机关工作人员即为首位负责人。凡涉及多科室配合的工作,负责牵头的科室即为首位负责科室。要明确主管领导、主管科室、主管人,一抓到底。首位责任人
和首位责任科室,对职责范围内应办理的事项要一次性告知全部程序和需要提交的全部资料,对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办理和答复,不得推诿或让当事人多次往返。二是服务承诺制。各科室要将职责范围、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向企业、职工群众公开,同时做出服务承诺,努力做到“三个到位”,即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咨询服务到位,帮助企业引进项目资金到位,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到位。三是限时办结制。各科室受理的所有申办事项,必须在承诺办理时限前办理完毕,重大紧急事项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四是延时服务制。凡涉及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等事项,各科室要实行节假日值班和延时服务制,安排专人提供无间隙服务,对企业办理的事项不推、不压、不拖、不靠,不得以周末、节假日、已下班为由延误。五是有奖举报制。对职工群众以书面、电话、信函、来访等形式,反映的不作为、慢作为、执行力低、环境不优的案事件,经查证属实,依照规定应给予告诫、惩戒的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同时,在保护举报人的基础上,及时收集各种影响执行力提升的线索,快查快结。局“执行力提升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通专门的投诉电话是:2626387。
(六)切实加强问责追究工作
实行干部作风、执行力与责任追究、干部使用、经济利益、舆论导向四挂钩,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多方调动单位、科室和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执行力提升与责任追究挂钩
由市粮食局纪委、监察室牵头负责落实与责任追究挂钩。(1)根据综合评议和考核情况,对未完成目标任务且当年群众满意度低的局属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其负责人诫勉谈话。
(2)局机关科室、局属单位内被责令改正两次的予以通报批评;被通报批评两次的予以效能告诫。
(3)局机关科室、局属单位被通报批评的同时对科室、局属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科室、局属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内被诫勉谈话两次,对其进行效能告诫一次。
(4)工作日午间饮酒或上班时间在电脑上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被市纪委监察局效能告诫的直接责任人,市粮食局党委将给与党政纪处分。
(5)各县(市)粮食局被当地效能部门或被市纪委监察局效能告诫的,取消当年的评先评优资格。
2、执行力提升与干部使用导向挂钩 由人事科牵头负责与干部考核、使用挂钩。
(1)受到上级工作嘉奖和工作通报表扬的科室,评优表先名额上给予倾斜。
(2)对工作责任心强,勤勉尽责,工作作风好,工作实绩突出,连续三年以上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
(3)考核连续两年未完成目标任务且群众满意度低的局属单位,对其领导班子进行调整。
(4)内科室被效能告诫一次的或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的直接责任人,取消各项评先资格,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
(5)同一人员一年内被效能告诫两次、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直接责任人,予以辞退。
(6)局属单位被效能告诫两次以上的,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应引咎辞职,否则予以免职。
3、执行力提升与经济利益挂钩
由资金管理科和人事科牵头负责与经济利益挂钩。(1)凡科室或科室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被责任追究的,视情况相应扣减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津贴补贴和考核奖。
(2)局属单位被处以责令改正、责令写出检查、通报批评、效能告诫的,扣发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岗位津贴和奖金。
4、执行力提升与舆论导向挂钩
由办公室牵头负责与舆论导向挂钩,开展加强干部提升执行力建设正反典型宣传。
(1)大力宣传加强干部执行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加强干部执行力建设的举措、进展和取得的实际成效,形成加强干部执行力建设的舆论强势,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2)大力宣传干部执行力建设的正面典型。通过宣传,使先
进典型成为学习榜样,深入人心,使人们切实感受到加强干部执行力建设的强大力量和推动作用,树立信心,凝聚力量。
(3)对干部执行力建设中反面典型适度进行曝光。对干部执行力建设中被责任追究的,或其他造成严重影响的反面典型及时公布,进行曝光。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执行力提升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查指导,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市粮食局成立“执行力提升年”工作领导小组。市粮食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和惠任领导小组组长,局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局监察室、办公室、人事科负责人及局属单位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监察室,罗乃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执行力提升年”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督查协调指导,确保工作有效落实。局各科室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提升执行力的具体措施;局属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订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对“执行力提升年”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不断深入,取得实效。
第四篇:加强社区建设 提升社区服务
加强社区建设
提升社区服务
——关于如何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作为社会最基本单元的社区,正逐渐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的基础作用正日益突现。
市委张书记到项里街道果园社区调研社区建设工作。按照张书记强调的“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真正的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生活方便、舒适的居民家园”的具体要求。街道就如何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一、街道社区建设的基本现状
1、社区人口情况。街道总面积约37.5平方公里(比其它3个街道总面积还要多),辖10个居委会和1个果树试验场,97个居民小组(片),14401户,65454人,社会人口近10万人,是一个集老城区和郊区为一体的复合型街道。
2、社区“两房”情况。街道10个居委会和1个果树试验场,平均每个社区活动用房只有120平米,其中项里、南关和果园社区有自己活动用房,其余社区均是租或者借用的活动用房。
3、社区经济情况。居委会无经济增长点,无收入来源,集体经济无收入,而社会事业支出却很大,一些居委会连工资发不出,影响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辖区内项里、南关两个居委会实际情况为例:
项里社区面积3.8平方公里,实有人口2.43万人,三个居民小组,十
二个片,辖区单位41个,规模小区3个,宿迁学院、人民医院、真如禅寺等单位均坐落在此。居委会现有工作人员28人,每年用于现有工作人员及内退内养人员工资支出60余万元,保险28万余元,围绕市、区、街道重点工作如招商引资、环境卫生、绿地建设和扶贫济困等支出50余万元,合计全年支出在150万元左右。居级财源收入主要来源于门面房的收入,每年约40万元。居委会现有财产:楚街门面房一套500平方米,新南菜市门面房五间,投资宿迁学院社会办学150余万元,宿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借款200万元,合计650万元,居委会面临中心城市不断建设,原赖以生存的门面房越来越少,居级收支矛盾不断突出。
南关社区收入情况:集体收入约50万元,1、房租收入:08年之前每年的房租收入不足10万元,后先后在宿中东门和卫生路北侧建了40余间临时简易门面房,使房租收入达到近30万元;
2、黄河滩建材厂租金收入每年1.5万元,08年8月签订已收了3年;
3、借款利息收入,居委会借给开发区(南区)现金尚有123万没有偿还,每年结息在11万余元,今年尚未结算;
4、其它收入:包括上级拨款、自筹及卫生费收入等10万左右;
5、另幸福家园物业公司基本做到收支平衡,每年约收入22万元,但居委会分流了8名居组人员(居在职工作人员),减轻了居级负担。支出情况:每年共75万元,工资30万元、保险20万元、奖金、福利10万元、公用支出5万元、建设支出5万元、其它支出5万元。居级财产情况:
1、黄河滩建材厂尚有10余亩土地(已被征用、钱已付),场区内还有房屋100余平方米,现对外出租;
2、附小北侧尚有6间门面房(系永久性建筑),每年均有固定收入;
3、其它均为临时性建筑,包括现有的临时办公用房及附属设施。
二、社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1、社区管理无办公用房。现在实际工作中把居委会当成是政府的延伸,造成了社区居委会“准行政组织”的地位和运作机制,居委会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层、落实层,加上街道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功能逐步增多,摆在面前的困难首先是居委会社区办公用房严重的紧缺。
2、社区管理“职能错位”。政府在交办任务时,城市管理权限在城管职能部门,社区无管理权力,形成权力在上、责任在下,收费在上、管理在下的被动局面,造成了事实上的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功能错位现象。
3、社区服务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些职能部门对社区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参与程度不够,作用发挥不够,没有真正形成一个由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分工明确,运转灵活的运行机制。二是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够。由于宣传力度不大,加上社区工作滞后于居民的期望值,造成了一些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三是有的辖区单位“属地管理”意识不强,没有按照社区资源共享的原则,将本单位内部公共服务设施向辖区成员开放,对社区工作支持不够、配合不够、参与不够。
4、社区责任主体不明。由于“属地管理”的工作机制没有真正运转,造成封闭式居民小区的计划生育、平安创建和党的政策宣传等各项管理工作游离于社区之外,而社区又承担了很多做不了也做不好的事务性工作。一些职能部门,一方面把自己不好做的工作推向社区,另一方面对社区居民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却迟迟不予解决。有些职能部门强调“工作进
社区”,没有落实“费随事转”的原则,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只是简单的把工作任务推给社区,牌子、制度、检查进了社区,而经费、人员、指导、服务不到社区,造成了社区工作硬性指派任务多、考核检查会议多、居民牢骚意见多,而社区工作者自己支配工作时间少、走街串户了解民情少、开展活动为民服务少。
5、社区无财政经费收入。社区建设本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但是由于社区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仅靠收一些垃圾处理费来保开门、保吃饭,无法摆脱“办公经费不足,居干待遇偏低,活动经费缺乏”的窘境。社区每年仅环境卫生整治和绿化管养工作经费支出就很大,如街道关口社区现有居民不足百户,社区收入几乎为零,仅在职职工和退养职工工资一年要支出10万余元。社区的经济保障得不到落实,社区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撑,社区活动难以正常开展,这不仅导致社区工作浮于形式,甚至把社区压垮、拖散。
6、社区服务质量不高。社区虽然都建立了社区服务站,但作用发挥不够,社区服务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社区服务的内容单一,大多从事的都是无偿的、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性服务。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服务没有起步。部分社区干部虽然工作热情高,但是由于受文化、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只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性的服务,更高水平的服务理念还没有形成。
三、加强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就如何推进社区建设,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街道从“两房”建设、城市管理、属
地管理和居级财政增收等方面作了粗浅思考。方法上,建议打造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二三”工程,即:改革一个体制,健全二个机制, ,加大三个力度。
(一)改革一个体制
改革“两房”建设管理体制。社区“两房”建设如果按照市政府2006年8月24日《关于解决市区住宅小区社区“两房”问题的会议纪要》精神,由开发商提供按建筑面积总面积千分之三的社区两房比较困难。因为社区开发过程是零星的,每个地块由不同开发商开发,建筑面积大小不一,即便是个别小区按进千分之三解决“两房”问题,解决的“两房”且零星分布,无法满足社区管理需要,而从地理位臵上也不便于服务居民,我们街道通过调研、讨论和思考,觉得由建设局牵头,针对社区面积、服务人口的分布等,综合的估评需要社区服务用房,由建设局统一规划建设。对目前开发的小区不具备提供社区用房条件的,由建设局按千分之三的比例对开发商进行现金折算,折算后的资金暂时存入社区用房专项资金,待日后规划的社区用房,按照千分之三的面积比例解决时,仍然不能够满足社区需求的,可以使用专项资金再购臵,这样社区就会有足够的活动用房,解决了零星分布不利于社区办公的实际困难。
(二)健全二个机制
一是健全社区运行机制。科学构建三个组织,即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办、社团组织服务、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全面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自身管理体系。要完善社区相关功能,政府部门在交办社区协助管理社会事务时,要根据“费随事转,权随责走”的原则,赋予
社区相应的行政管理权,包括对社区卫生、治安、环境、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方面的管理权和处罚权,使城市管理权限和管理重心下移。要理顺社区与上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对新形势下居委会在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方面的职责与权利进行界定,明确那些工作是居委会必须做的,那些工作是居委会协助有关部门完成的,那些工作是由中介服务机构完成的,真正赋予居委会自治权、协管权和拒绝权。
二是健全财力保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对社区建设工作要进行资金列项,将其经费纳入区街两级财政预算,合理确定分摊比例,建议实行区街两级财政1:1配臵。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要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助和招商的形式投资社区建设,逐渐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筹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按国家政策规定,将社区服务场所及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政府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在住宅小区验收时,要合理将小区的物业管理等各项工作逐步的纳入到社区中来,真正地发挥社区进小区的作用。街道南关居委会成立的幸福家园物业公司每年收取的物业管理费用可以维持8个职工的工资及福利;永阳居委会也积极地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在加大居委会成立物业管理公司运作的同时,要发动驻区单位,开放设施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的文娱生活,实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加大三个力度
一是加大党建工作力度。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合作,成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
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员议事会和社区党建工作党员代表大会,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要创新社区党建工作,不断拓展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实现社区党建“三个延伸”。一是在工作范围上,要由重点抓企事业单位向非公有制企业和民间组织延伸。二是在工作对象上,要由重点抓居委会党员向社区各层面党员延伸。三是在工作内容上,要由重点抓党务工作向解决居民生活实际问题和发展社区延伸。要把社区党建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社区建设开展党建工作,并把解决社区居民生活实际问题纳入到社区党建工作中。
二是加大共建参与力度。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有效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培育全社会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共识。要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使社区居民树立“大社区”、“社会人”的观念,自觉参与融入社区建设。同时要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实行共驻共建。机关部门要深入社区加强服务与指导,利用自身优势,从资金上、物资上、人才上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和群众广泛参的整体合力,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整治城郊结合部。对城市边缘的一些自然村居,要整合资源,进行适度合并和调整。要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城市建设,从侧面衬托城市建设效果。要进一步完善居民自治制度,加大思想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参与村庄整治的自主意识。要对一些居级资产进行规范管理,充分利用居级组织办公用房闲臵等特点,对一些房产进行臵换整合,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篇: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总结
大邑县国土资源局
关于做好社会建设工作的总结
按照县上的统一要求,切实做好社会建设工作的迎检工作,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如下:
一、“六大工程”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在全县“执行力提升年”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党组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先后召开党组会、局务会和职工大会,传达全县“执行力提升年”工作动员会精神。在传达贯彻会上分别学习了颜安书记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提升执行力的四项规定》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的实施意见》。二是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大邑县国土资源局“执行力提升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纪检监察室,抽调专人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督查工作,并指定纪检监察室负责人担任联络员。三是我局结合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及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思路,制定了我局开展“执行力提升年”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科室、队、所、中心抓好落实,力争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奋力开创“一地一区”建设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作风保证。
(二)抓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工作进程。一是强化执行力。一方面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大邑县国土资源局关于“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的暂行规定》(大国土资发„2011‟
116号),文件对“三重一大”的范围、实施程序和工作要求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提升执行力的四项规定》,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决定的重要工作和重大决策。与此同时,我局提出:凡局务会及分管领导召开工作协调会决定的重要工作或重大事项,各科室必须坚决执行;各科室必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履职尽责,不得有因内部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工作不畅等现象出现。二是强化“一把手”职责。为促使班子成员履职尽责,形成合力,强力高效推进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我局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及各班子成员就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整改措施。三是强化制度落实。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交督办件专项工作督办制度》、《会议议定事项跟踪办理制度》、《会议承办制度》等制度,安排专人监管制度的落实,对各项重点工作、交督办件、会议承办事项等建立台帐,及时予以跟踪、提醒、催办,并将按时办结情况及其完成的质量和效果纳入目标和绩效考核。另一方面结合国土资源系统“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对各类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清理、修改、补充和完善,并对今年以来形成的制度分国土资源市场配置机制、行政权利监督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六类进行归档,建立了“长效化”管理。
二、地质灾害应急机制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机构,完善措施。为高效、有序地做好预防和抢险救灾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完善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完善了由政府主导,国土、气象、水务等多部门群测群防,预警预报、信息共享的防御应急响应机制。
(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县级重要部门、重点乡镇均制定了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有领导机构,在演练方案中明确了避险演练的目的和任务,以及避险演练的原则,同时对演练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也进行了明确,有组织实施方案,有抢险应急响应机制等。
(三)部门联动,群测群防。建立了全县、乡、村、社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将地质灾害隐患点检测费用纳入了财政预算,认真落实了巡查预警、避险疏散、抢险救灾、避让搬迁等防范措施。
(四)演练成功,效果显著。今年来先后在晋原、斜原等乡镇成功举行了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演练从险情发现、险情速报、临灾报警、疏散命令发布、抢险队伍进场等每个环节,按照力求真实、安全的要求都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演练,提升了地质灾害防灾应急管理的正面影响,也得到了社会广大群众对政府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积极推动了我县地质灾害事业不断深入。
三、抓工作落实,将提高执行力引向深入
我局开展提高执行力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上级各项政策法规,狠抓落实和督办,确保在执行中不走样;同时加倍注重学习,增加运用各项政策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争取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支持和关心国土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