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民文化生活状况的实践报告(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5:3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居民文化生活状况的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居民文化生活状况的实践报告》。

第一篇:关于居民文化生活状况的实践报告

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报告

一、前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社会经生济高速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人们物质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居民的喜爱。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是反映社精神文明发展的镜子.也是观察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现状的窗口。本实践项目是一项以了解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方式为主要任务的社会调查活动。希望可以从了解当代人的爱好倾向当中, 收集人们对文话生活的看法和意见,从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为人们营造一个和谐的大环境。

二、社会调查结果分析

(一)**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繁荣与困惑

社区是城市组织中的重要细胞,城市居民对社区的概念越来越深刻,对于社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当前社区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多功能化,更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和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人们渴求的不仅是居住面积的增加和环境设施的配套,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特别是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文化恰恰是提高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居生活环境空间质量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社区需要文化,同时,社区本身也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所谓社区的文化功能,反映的是社区对于提高公众的素质、培育公民意识、发展新型人际关系、凝聚社区个体、实践社区自治等作用。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作用力,对社区的每个成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次抽样的宁江社区住户2200多户,人口7400多人,居民中90%是国有中型企业员工及家属,是一个典型的企业型社区。

据调查显示,有72%的居民认为上级领导和社区领导重视业余文化活动,业余文化活动有政策保障。如下拨经费加强社区业余文化设施建设,现在已经建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门球场,乒乓球场,社区健身场地等。63%的居民认为社区业余文化活动以居民自发组织为主,社区组织开展为辅。经常举行秧歌,健身舞等活动。

1、社区业余文化气氛较浓。社区的业余文化的气氛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业余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青少年中看书报的比例相当大,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许多社区都注重对本社区业余文化氛围的营造,经常把参与业余文化活动的社区居民聚集在一起,形成共同交流、共同娱乐、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如一些爱好音乐的老年人经常在花园唱歌,演奏乐器。球场上也经常人满为患。这些都构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2、居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较高。在采访过程中,有50%的居民表明社区经常开展业余文化活动;其中半数以上的人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看书报,读书学习蔚然成风。这些表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业余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他们经常以社区开展各种各样的业余文化活动来增强自己的身心健康。

3、居民业余文化组织健全、内容丰富。在调查的居民中,都有社区居民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发组成了各式各样的文化组织,如合唱队、腰鼓队、合奏队、钓鱼协会、俱乐部等等。大多数居民的业余文化的主要内容较多,包括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看书、打扑克、搓麻将、上网、健身、运动等内容。可见,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形式内容多种多样,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趋向于多样化,健康化。

可以说,社区居民业余文化发展速度快、质量高,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居民业余文化建设面临的困惑主要表现在:

第一,打牌及麻将的人数比例相当大,不太利于社区文化健康发展。由于成都当地流行打牌与麻将,许多中年人甚至青年人把它当成休闲和应酬的首选,久而久之,一些人便上瘾了。而老年人也经常聚在一起打牌。这使一些居民文化生活变得单调,逐渐失去对社区其他业余文化活动的爱好。

第二,看电视的人数过于多,看电视时间长。大多数中青年人由于工作忙,生活节奏紧,下班后很少参与其他社区文化活动;而中老年人则退休在家,多数

老人除承担少量的家务劳动之外,时间和心理都有空闲,有部分人懒得出家门,所以看电视的人数很多。

第三,社区业余文化活动设施还不够完善。一些社区原有娱乐、休闲场所的设施,因功能不齐全,保护不到位,损坏现象严重,造成旧的设施不修理,新的设施不添置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业余文化生活的积极性。

第四,中老年人缺乏一定的体育锻炼。许多中年人因为工作而忽视锻炼,增强体质意识不普遍,并且麻将与棋牌的盛行也影响居民的体育锻炼。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

(1)建议居委会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获得支持,以筹集资金增设活动场所。

(2)宣传社区活动的重要性,节假日组织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活动是居民之间交流沟通的纽带,是居委会倾听民声的良好途径,更是一个单位或地区居民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最好的点子来源于生活,最好的艺术来源于群众”,只有居民自身充分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才能结合兴趣爱好编排最合适的业余文化活动。

(3)大力宣传文明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以适当减轻居民生活工作压力。正因为个人背负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人们选择的休闲方式往往是以放松为主(打牌、看电视和上网是每个年龄比例最多的),而不是以享受生活或者提高自我的精神层次为主(音乐、旅游、下棋是各年龄段人数最少的),甚至不是以有益身体健康的运动为主。居委会根据各层次居民的需要对相关文化文化活动进行宣传,组织居民进行互动活动,以改变一部分居民以看电视和打麻将为主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

(4)鼓励居民进行充足的体育锻炼。将“健康”提高到日常生活日程的首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体魄,才有资本更好的工作、学习、服务社会。

(5)知识就是力量,人们也要不断“充电”才能顺应潮流免遭淘汰。无论

是了解书本理论更好的工作学习,还是关心国际时政,国家大事,知识使国民眼界更开阔素质得到提高。居民关心时政,社会责任感强烈,全国人民将团结一致,反对一切不利于祖国建设的个人和事件。

(三)社区业余文化的重要作用

尽管社区业余文化活动面临着不少的困惑,但是,社区业余文化建设毕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居民对社区业余文化的重要作用都比较认同,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社区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小社会,社区成员中存在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的多元态势和复杂局面。社区业余文化建设通过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修养,使社区居民正确地认识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个人、家庭与社区等各种关系,使社区形成健康向上和互相关爱的文化氛围,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有利于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我国城市“单位制”的长期影响,城市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还比较薄弱。社区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各种服务居民的文化设施, 开展各种有益于居民身心的文化活动, 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居民参加社区的文化生活, 可以有效地从心理和文化层面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使他们能从社区的文化特质中,认识自己生活的社区, 认同自己生活的社区, 进而能热爱社区, 贡献杜区,有效地促进社区内聚力的形成。

3.有利于融洽社区的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使转型期的人际关系出现了更加开放和更加务实的趋势,也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有功利化的趋向,对于个人、社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社区业余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有益健康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人们走出封闭的自我空间,让社区居民在较少功利色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中交流感情、缔结友谊、互相鼓励、感悟人生,让人们感到社区大家庭的快乐和温暖,从而使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附录:调查表

取样数量:发放问卷共120份,每组40人,问题为多项选择题

20以下(40

人)

体育运动 18(45%)

看书,报 23(46%)

看电视 13(32.5%)

打牌,麻将 5(12.5%)

上网 17(42.5%)

旅游 6(15%)

跳舞,健身操 2(5%)

乐器,唱歌 3(7.5%)

下棋 1(2.5%)

走访亲友 2(5%)

休息 8(20%)

21-40(40人)11(27.5%)10(25%)30(75%)21(52.5%)16(40%)12(30%)1(2.5%)1(2.5%)0 1(2.5%)8(20%)41-60(40人)12(30%)9(22.5%)31(77.5%)22(55%)9(22.5%)11(27.5%)5(12.5%)2(5%)4(10%)4(10%)4(10%)60以上(40人)11(27.5%)13(32.5%)35(87.5%)22(55%)0 6(15%)12(30%)10(25%)9(22.5%)6(15%)14(35%)总数 52(43.3%)55(45.8%)109(90.8%)70(58.3%)42(35%)35(29.2%)20(16.7%)16(13.3%)14(11.7%)13(10.8%)34(28.3%)

三、个人总结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感触颇深,收获很大:

这次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针对社区居民的调查,是我们在校期间未接触过的,不知道应该怎样实际操作,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临时发挥,现场解决。其次,针对不同的的调查对象,在接触和语言交流上的礼貌需要特别注意,既要与居民建立友好合作的交流关系,又要确保调查资料的客观真实性。同时,在调查中体会到的艰辛,是一种对自己自身素质的提高锻炼。

调查结束后我我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并没有结束。我们大学生在当代,应该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抓住每一个能够锻炼自己的舞台,迎接现实工作的考验,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行业。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锻炼我们吃苦耐劳,还学会了奉献,顾全大局的意识,而且也是我们认识、了解社会的好机会,我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奉献,在实践中成长,将来能更好的服务社会!

第二篇:小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

小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 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八日至二零零八年二月十八日,我们对古塔区华光园小区进行了调查。对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调查对象为华光园小区的居民,下面是我们对此次调查做的总结。

一、过程设计

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以及小区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做的工作,和以前相比,居民是否真正的对现阶段的业余文化生活满意。并分析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带来的富国富民的好政策。

2.样本选择

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为古塔区华光园小区。华光园小区是由中房房地产开发公司建造并进行物业管理的。小区环境幽雅,硬件设施齐全,小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3.调查程序

首先,我们小组人员先对中房物业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了解具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该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该小区自2004年正式竣工并进行物业管理以来,物业公司对小区居民做的工作。在小区刚成立之初,中房物业就在物业门前的广场上及时安装了各种体育器材。小区里有假山、凉亭、小长廊、花坛、卵石路等供居民散步、娱乐的休闲设施。在2005年初,又对社区内各楼安装了宽带,各户居民只要办理宽带业务,就可以在24小时内开通。2006年,物业公司又提供了乒乓球、羽毛球场所。使得居民出门锻炼更加方便。这一举措也给小区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工作人员称,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优良、邻里团结、互相帮助、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文明社区,是每个居民共同的心愿。如何使这一愿望成为现实?经过长期的思考,结合社会实际,物业公司决定从发展群众文化着手,提高居民参加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启动学习型社区建设,提升居民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2005年由离退休人员为主的社区文艺宣传队正式成立。每天闲暇时,队员们做操打拳,舞剑弄扇,扭秧歌,风雨无阻。铿锵的鼓声和翩翩的舞姿吸引了更多的居民的参与,既增进了楼栋邻里之间的友谊,又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文艺宣传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而宣传队本身也逐渐成为社区文化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

为全面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华光园社区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的优势,挖掘居民中的特色人才,经常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和学习班,组织居民熟悉法律法规、政治时事、公民道德、科普知识、保健知识等。广大居民逐步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了热爱学习、崇尚创造、勇于创新、积极创业的良好风气,居委会的凝聚力也大大提高。

随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在社区逐渐形成,在华光园社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居民和家庭还有很多,读书、读报、学知识、学电脑、学技能等已形成风气,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逐渐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

针对群众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今年,社区又成立了社区居民健康俱乐部、棋牌爱好者协会等民间团体,为兴趣相投的居民搭建沟通学习、切磋交流的平台,开展了各种更加新颖、别开生面的文体活动,社区文化日渐繁荣。

读书,学习,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文体活动,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充实;写字,画画,下棋,打牌,健身,扭秧歌,参加才艺大赛,离退休人员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老年人越来越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使社区青少年住社区,爱社区,建社区,为社区作贡献的社区意识日益增强……

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也激发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如今社区学习已蔚然成风,居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照顾孤寡老人、困难家庭,过去物业干部做的多,现在左邻右舍主动要求承担的多了;到居民学校学习,过去物业干部三番五次地请,现在居民积极要求参加;社区志愿者队伍,过去人数不多,现在正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喜人的变化,无不表明,一个荡漾着文明新风的学习型社区正在形成。

其次,我们还对小区居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更加详细的了解了小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在居民散步时对其进行了随机采访并发放了调查问卷,在傍晚六点到八点的散步时间,我们共采访了30位居民,发放调查问卷40份,得知现在小区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结果分析

1.调查材料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统计到,现阶段,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中看电视的比例为38%,读书看报比例为22%,上网、看电影占11%,娱乐健身占10%,其他占19%。

2.分析与评价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改善,消费质量全面提升,文化娱乐丰富多彩。城市居民由于收入大幅度增长,物质生活丰衣足食后,渴望充实精神生活,提高文化品位。爬山、钓鱼、跳舞、游园、聚友、喝酒、听歌、唱歌、聊天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充实了人们的业余生活。社区的努力和居民的配合,现在华光园社区已经是一个业余生活丰富的社区。与过去刚建成的华光园相比,居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一大截。这些得到了居民的热烈欢迎。但在调查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虽然现在业余生活的选择很多,但仍有部分的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仍局限在看电视,读书,看报这种简单的业余生活上,没有真正走出去,利用有利的环境。

三、对策,反思,教益社区是人们聚居生活的范围,社区是居民聚集地,是人群休养生息的地方,是人们温馨的港湾。这里往往不仅只是一个行业单位,而是社会多种行业的劳动者的集聚圈,一个社区构成了社会的一个细胞。人们各自有独立的性别、性格特征,各具不同的能量、才干和爱好。由社区文化的大众性决定了社区文化生活的多层次和文艺活动的多样化。它不仅包含了人民群众的整个业余生活,随着社会进步,网络的普及和人们对工作的个性化追求,社区已经或即将成为一部分人整个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民风民俗等则构成了社区文化的基本内容。

社区文化呈现自发性,娱乐性,倾向性,休闲性,传统性,时代性的基本特征。要解决各种矛盾,还要社区工作人员做工作,深入群众内部。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祖国的日益壮大,使得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同时,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更促进指导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第三篇:锡林郭勒盟牧区居民生活状况

锡林郭勒盟牧区居民生活状况

调查报告

2011-8-28

郝科 2008110

08HND2班

胡少宏 20081105796 08HND2班

王威 2008110

08HND2班

郭东霞 20081105809 08HND2班

柴娜 2008110

08HND2班

目录

一、题目

二、概述 1 调查目的 2 调查对象与内容 3 调查的时间与地点 4 调查意义

三、调查方法 1 调查对象 2 资料收集方法

四、调查情况分析 牧区居民与城镇生活差距现状 造成牧区居民与城镇居民生活差距的原因 3 缩小城镇与牧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建议与对策

二、概述

一,调查目的

进入21世纪,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了不断扩大的趋势。虽然近年来盟委、政府在“三农”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各项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使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仍然快于农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我们针对关注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建设和谐锡林郭勒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调查对象:锡林郭勒盟牧区居民生活状况

内容:个人基本情况,日常消费状况,居住交通状况,医疗状况,生活状况自评五个方面。

三、时间及地点

2011年 8月1日——8月25日 在锡林郭勒盟东乌旗,西乌旗,阿旗,苏尼特左旗,兰旗,太卜寺旗六个旗县分别进行了考察。

四、调查意义

我们针对锡林郭勒盟牧区居民生活水平进行了有效的考察与统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而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又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我们对于数据的统计与解析对建设和谐锡林郭勒与改善农牧区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针对牧区居民,我们采用家庭上门访谈的方式与之进行交流。这样的调查方法比较客观真实。更能反映出居民的生活状况与消费水平,同时,也能赢得牧民的支持与信任。

二、资料搜集方法

我们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总共发放了60份问卷,有效收回60份。所有问卷均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达100%。问卷分为五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日常消费情况,居住交通情况,医疗情况与生活状况自评。

除此之外,我们还采取了网上查阅资料,试点调查法,与文献收集法等多种资料搜集方法来补充说明一些基本的数据与信息。

四、调查情况分析

一、城镇与牧区居民生活差距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城镇居民收入情况。2011年全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419元,同比增长19.2%。收入水平是2010年的3.1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5688元,增速高于自治区0.6个百分点。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80.9%、6.7%、3.7%、8.7%,工薪收入仍然占主导地位。

2、牧民收入情况。2011年全盟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155元,同比增长11.8%,为2010年的3倍。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牧民纯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8.7%、50.3%、4.6%、6.4%,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逐年提高,牧民来自二、三产业所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60%。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居民收入差距从1990年以来,尽管个别年份出现短暂回落,但整体呈现拉大趋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41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15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率达到2.85(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下同),绝对收入差距达到132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4个百分点。2010年与1990年相比:用收入比率衡量的城乡收入差距由1.96扩大到2.85;其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平均增速分别为18.3%和15.9%,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民收入,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平均每年增加710元。我盟2.85的城乡居民收入比率虽然比自治区的3.10低,但已经超出合理范围(国内外公认的合理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应为1.5至2之间),而且从趋势上看,仍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农村人口转移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入城镇,由于这些农民大多没有固定职业,仅靠打工为生,收入不稳定,形成了城镇中一个相对贫困的阶层,这就增大了城镇低收入群体,使得城镇居民间原本较大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全旗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收入之比为5.3:1,到2010年拉大到6.3:1, 而居民的实际感觉可能会比这一统计结果更大。

(二)城镇与牧区居民消费差距

全盟城镇和农村消费市场商品零售总额分别由2001年的2.64亿元、2.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8.11亿元和11.8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4.4%、21.8%。200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分别达到14821元和5993元,较2007年分别增长9.8%、8.1%。增速基本接近,表明全盟农村生活消费市场近年来呈快速发展态势,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步缩小,这既是缘于社会产品的日益丰富和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更是缘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带来的实惠。但总量相差却达到1.5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不足城镇居民的五分之二,相当于城镇居民2002年的消费水平。从消费支出情况看,全旗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由2001年的4712元、1008元增加到2010

年的14821元和5993元。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79.6%下降到2010年的72.6%;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占纯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57.7%上升到2010年的83.8%,牧民生活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同时从另一侧面反映出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另外,城乡消费支出结构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体现在消费层次上,城镇居民更加注重品质上的要求,吃讲营养,穿讲美观,用讲品牌,而农村居民则是首先改善基本居住条件和生存环境,有钱先盖房仍然是牧民传统消费模式。

二、牧区与城镇居民生活差距扩大的成因

城乡居民生活差距表现在诸多方面,但归根结底是由收入差距造成的,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消费水平决定供给水平,供给水平决定生活水平。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直接原因是农民收入相对于城镇增长较慢。制约城乡居民收入不能同步增长的原因,除农业效益比较低这一产业特性外,还有体制和政策等深层次的原因。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历史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要素流动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关系有所改善。但是,由于

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依然向城市倾斜,城乡结构的失衡状态造成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从农牧业流向工业,从农村流向城市,城乡“剪刀差”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工业的发展,也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资产等要素带来的非劳动收入可能还会增加,这就使可以取得非劳动收入的群体(城镇高收入者)与贫困群体(牧区低收入者)收入差距出现继续扩大的趋势,这是原因之一。第二,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两个经济单元和两种发展水平,牧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城镇居民主要从事二、三产业,而第一产业由于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又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采取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劳动生产率低下,使牧民经营收入增长乏力。再加上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牧区只剩下中老年人和妇女,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积累效应更加明显,导致城市劳动力价值远高于农村劳动力价值。第三,城乡劳动力就业待遇差异也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城市劳动力就业相对稳定,有固定的工资和补贴,退休后还有社会统筹的退休金保障生活;而牧民就业则处于松散和放任状态,多数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移而不迁”,没有稳定的职业,收入不稳定。尽管这几年我盟牧民工资

性收入有了较大增加,但仍然只占总收入的约三分之一,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薪收入则占到80%左右。

(二)基础建设投资和社会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供应倾斜,是城乡生活差距拉大的现实因素

在市场配臵资源占主体的体制条件下,由于第一产业的弱质性,以及城镇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使流入农村的资金份额不断减少。就我盟而言,2007和2008年全旗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1%和0.8%,大量投资集中于城镇。在金融政策支持方面,现在的一些信贷政策给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并不平等。牧民贷款相对困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牧民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另外近年来物价的大幅上涨,增加了牧民的负担,直接影响到牧民的生活质量。相对而言,物价上涨对牧民生活所带来的压力远大于城镇居民。

(三)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众用品上的差别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生活差距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使城市建设越来越好,牧业发展进展缓慢。如果将城市居民所享受的社会公共用品进行量化,那么城乡居民生活差距将达到四至五倍。在牧区,卫生资源短缺,医疗设备不尽人意,师资力量和

教学设备质量低且配备较差,牧区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城市而言功能较弱,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缩小城镇与牧区差距的对策建议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逆转。调整现有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农牧区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目标,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从现阶段经济发展需求看,准旗城乡经济发展关系日益密切,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向牧区拓展,需要牧区土地、水资源和劳动力的支持,而牧业经济的发展也急需工业现代化的支持,广大牧民更是需要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成果。首先,要科学统筹发展,突破影响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将城乡发展纳入统一规划,明确定位城市建设和牧区建设的相互补充作用,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城乡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第二,继续落实“以

工促牧,以城带乡”政策,加大工业生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与牧区经济发展相关的生产和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统筹城乡资源配臵,搭建城乡共享的资源要素平台,加强城乡之间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第三,继续加大牧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加快牧区的城市化建设和农牧民的非农化、现代化转变,取消城乡户籍区别,建立生产要素自由流转机制,积极实现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通过牧区人口有序流入城市和城市建设向农村拓展,建立必要的牧民用工长效管理机制和劳动保障制度,实现工农平权,把农民变为产业工人,提高农牧民工资收入水平。此外,锡林郭勒盟城镇低收入阶层以进城牧民为主,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和保障力度,使牧民能进城、能留下、能稳定。第四,大力发展牧区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让牧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务工,既不误放牧,解决牧民的后顾之忧,又可以消除因牧民从业的不稳定而带来的收入不稳定,同时还可以带动农村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二)提升农牧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提高

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拉大,不是因为城镇居民收入过高,而是因为牧民收入较低。牧区经济的滞后发展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捷径。一要加大公共财政向牧区倾斜力度,让牧民享有更多政策性收入;二要坚定不移实施集中发展战略,继续推进农牧业规模化经营,把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和产业集中,把现代化的大型工商企业引入农业开发领域,用工业化理念办农业,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升生产效率,我旗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有益的探索,对增加农牧民收入成效显著。三要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牧民稳定增收。

(三)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按照我盟农牧业“三区”划分,找准突破口,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牧区基础建设投入,从水、电、路、讯、医、教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牧区社会事业,为牧区提供与城市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牧民日益增长的生产和消费需求,提高牧民生活质量,促进牧区社会全面进步。另外,要加快对牧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促其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使牧区人口向城市转移具备相当于城市居民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素养,提升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第四篇:现阶段南宁市城镇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调查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课题:现阶段南宁市城镇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调查

指导老师:梁英

小组成员:梁娜 3110313203 化工11-2班

黄前锋 3110313205 化工11-2班

谢元健 3110313217 化工11-2班

王熙军 3110313223 化工11-2班

黎焕林 3110313228 化工11-2班

2014年2月10日

现阶段南宁市城镇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调查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与此同时,人民不断追求精神文明生活,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有了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了解现阶段我国城镇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掌握现阶段我国城镇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所存在的问题,本小组以“现阶段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为主题,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精心组织成员深入调查了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调查发现,伴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和居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普遍提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城镇居民的物质条件得到不断地进步,然而,在物质文明得到进步的同时,我国城镇居民的精神文明又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1]由此可见,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对发展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本小组在认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之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个人爱好,于2014年2月9日调查了南宁市城镇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其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样本选取与调查方法

首先,采用问卷调查、走访交谈、查阅文件资料等方式,了解到了具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然后仔细分析了采集到的原始资料,综合整理总结,得出了最终的调查结果。

二、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情况与分析

根据每个成员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多种多样。

(一)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要类别 1.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类:(1)串门聊天

(2)逛庙会和走亲戚拜年等地方文艺活动(3)下棋、打牌、玩麻将、猜码(4)看书、看报、听广播(5)钓鱼

(6)听京剧和其他地方戏种

(7)跑步、散步、跳广场舞、打篮球赛、打台球(8)舞狮子和舞龙

虽然有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但在一些民间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区,传统文化活动照样是现在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跳广场舞是城镇居民较为广泛的业余活动。大街小巷都聚集了跳各种各样广场舞的大叔阿姨,既有传统舞蹈,也有现代舞。看书下棋散步跑步打桌球是比较高雅的修身文化活动。民间文艺活动形形色色,深受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2.现代文化活动

现代文化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类:(1)看电视、电影、听歌、玩电脑(2)KTV、歌舞厅唱歌跳舞(3)酒吧娱乐(4)逛街购物

(5)打球、游泳、练跆拳道等体育活动

虽然传统方式能基本满足当时人们的精神需要,是因为传统社会关注的中心是遥远。固定的终极目标,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对稳定,当然这又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缓慢相适应的。在现代社会里,共同的终极目标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们的精神生活趋向个性化、多元化,并且随物质生活节奏的快速变化而不断翻新。传统文化生活不够用了,同时所提供的文化活动形式有些古板、陈旧、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致使人民参与热情不高,就产生出现代文化生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自从1995年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以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因特网发展极其迅速。在城镇,无线电视和网络线路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并有一些新兴业余活动场所在城镇出现。这一类文化活动为广大居民所喜爱,尤为年轻人所青睐。3.不良文化活动

不良文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1)赌博

(2)参加封建迷信活动(3)观看低俗影视片、书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传媒手段发展迅速而监管力度比较难,许多的不良文化冲击整个社会。沉迷游戏和传看不良文化,尤其在青少年中广为传播,很多青少年深受其害,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睡眠和健康。有些人感觉业余生活的单调和枯乏,就会将目光转移到一些刺激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从而引发各种如黄赌毒、迷信封建活动等社会治安问题。这些严重的违法犯罪活动固然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调查发现 很多违法犯罪的人缺乏业余文化活动。觉得生活平淡乏味。根据南宁市公布的违法犯罪数据表明青少年吸毒、赌博、老年人嫖娼占了全部黄赌毒犯罪人员的47%。老年人则整天无事可做深感孤单寂寞而又无处排遣,最终使部分人染上这种低俗文化,通过这种低俗文化活动来寻求得到一丝安慰。

(二)居民文化生活与职业的关系

本小组在调查中发现,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从事的职业。我们收集到大量资料后,认真分析职业与城镇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存在的关系,情况如下:

1.学生

当今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颇为丰富,主要以聚会、玩电脑、看电视、逛街为主。学生比较喜欢体育运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缓解学习压力。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甚至迷恋成瘾,荒废学业。

2.中、高收入人群

该层次的居民收入较高,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是最丰富的,高雅的。富裕阶层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可供他们选择的如旅游观光、参加高级娱乐会所、出席各种体育文化慈善活动等。这些富裕阶层人数只是少数一部分人。但是这类人群中,也有少量的一部分人参与赌博,而且赌资很大,甚至借高利贷,严重的影响社会秩序和败坏社会风气。

3.农民

农民的业余活动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串门聊天、看电视、打牌和麻将赌博、六合彩、打篮球、民间活动等。由于农闲时节业余时间比较多而农村居民业余文化设施比较差,很难满足其需求。所以农民主要的业余文化活动是串门聊天,但由于串门聊天比较枯燥无味,很多的农村居民选择打牌赌博等不良生活方式去打发时间。近年来,政府在各村各镇都建设了运动场所,如篮球场,所以有少部分居民为了身体健康,参与体育锻炼,如打篮球赛。由于农村文化科学落后,还有少数农民信仰和参与封建迷信活动,有点甚至为此浪费了大量金钱、时间、人力物力。大多数的较低收入的人,几乎没什么业余文化活动,年轻点的就上上网看看电视;老年人则只能呆在家里或者参加广场舞。他们当中更多的是几乎没什么像样的文化活动。比较有文化的人大多数会选择如读书、旅游、参加团体活动等较为有意义的活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合适可供他们参加,甚至有些人最终参加一些低俗封建迷信活动。

三、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南宁市不同开发区居民的差异

在南宁市的开发区中,因为城市的发展农民因为土地的征用而得到了大量的补偿款,通过安置变成了新市民。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在没有征收土地之前这些新市民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日子,虽然没有业余文化活动,也几乎没有业余(南宁市周边农村农民长年累月的忙着劳作,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日子)而当他们一下子失去了土地,以前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习惯被打破,忙绿的日子一下子又变成几乎无事可做,他们大多数都是文化程度较低也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当他们以前的生活习惯改变了,手头得到了大笔的拆迁补偿费,同时又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在坏人的引诱下他们很多人思想就会松懈,心想“一辈子辛辛苦苦现在是犒劳一下自己的时候了”,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就容易迷失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南宁市农村开发区开发到哪里黄赌毒就迅速蔓延到哪里的原因。以及因为开发拆迁过后很多人突然暴富不久马上陷入贫困的现象都与这些原因有着深刻的联系。这种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城镇居民业余文化活动缺失精神生活空虚引起的。

南宁市不同的城区城镇居民业余文化活动又显现了不同的差异,以南宁市西乡塘区和邕宁区的对比发现;西乡塘区分布有如广西大学、民族大学以及其他大中专院校,科研企事业单位集中,人文环境氛围浓厚,经济发达,居民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多样。而邕宁区是农业大区经济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居民业余文化活动较为缺乏,但有些如庙会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影响范围广泛,居民参与热情高涨,场面十分壮观;但此类活动往往一年仅有一次,其余大多数的业余时间很多都消磨在上网或者看电视上、也有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喝酒。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以及现场了解,在家看电视上网来度过业余时间的主要是年轻人,67%的年轻人都是这样在家度过他们的业余时间的,真正的业余文化活动少之又少。而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打牌的又以老年人为主;超过90%的老年人靠这种方式打发时间。这种现象在南宁市较为普遍和相似。根据我们的调查总的来看南宁市城镇居民业余文化活动稀少,即使有些地方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但活动的质量都不高,及时像政府大力扶持的京剧、地方戏曲的文化活动,除了部分老年人外部分居民的参与热情都不高。相反一些呗认为比较低俗的节目或者选秀节目中青年人热情高涨踊跃参加。

2.农村文艺的专业人员缺乏

虽然政府鼓励举办文化活动,但是由于机构改革和人事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工作连续性不强,人才培养举步维艰。部分农村文化干部年龄较大,专业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学习新知识指导当前工作的能力不够强,加上体力不足,其按部就班,造成了农村业余文化工作内容缺乏、方式简单、缺乏新意,难以对农民群众产生吸引力。

3.城乡贫富差距,农村业余文化发展比城市滞后

根据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居住地附近没有公用健身器材的占27%,而这27%的居民大多是住在偏远地区。市区和接近县中心或是市区接轨的街区或村庄,农村业余文化建设非常好,不仅业余文化活动组织频繁而且内容丰富,而且娱乐活动的硬件设施新和齐全。而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村的业余文化建设较落后,不仅业余活动少而单一,而且部分地区甚至还没有公用的文化娱乐设施。可能是由于村民忙着干农活,没有时间做业余活动。以上的现象导致农村业余文化建设发现比城镇的差。

(二)发展繁荣居民的业余文化的建议

城镇居民的业余文化活动队南宁市政府提出的构建广西“首善之区”、和谐文明美丽新南宁”、以及“城乡清洁工程”等项目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对居民业余文化活动的鼓励与扶持,在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对调动城镇居民的积极性,团结人民到各种建设上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南宁市城镇居民文化活动少、居民精神空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结合我们南宁市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应当以加大扶持、突出重点、针对性强和考虑实际情况等这种思路来解决当前面对的业余文化活动缺乏的问题。1.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是农村业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各村庄及街区成立相关管理部门,积极组织管理。在推进城镇居民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面向的是大部分中低收入的居民来建设;因为富裕阶层的人群不存在业余文化活动缺失的问题,即使有他们也有能力自行解决,但也要考虑到经费有限的实际。重点扶持一些合适各年龄阶段、居民参与热情高、能够大众推广的文化活动,如定期举办影视巡回演出、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针对不同的节日举预支相应的文化活动如“三月三”举办山歌节、抢龙炮;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猜灯谜,各村之间打篮球友谊赛等传统文化活动,这些都是适合各人群和值得推广的项目。在丰富城镇居民业余文化活动的同时也保护和弘扬了我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

2.拓宽资金渠道,完善文化运行机制

南宁市是地处西部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发展和扶持居民业余文化活动需要较多的资金这一实际情况。政府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和不断发展居民业余文化活动,并应该把城镇居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当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对待,经济与业余文化活动同时加强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只有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繁荣农民文化的责任,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在资金方面,各级党委政府需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管理,切实把农村业余文化的专项基金全部用到农村业余文化的建设上去,加强现有资源整合,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3.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

农村文化队伍是开展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一要稳定农村文化队伍,通过激励机制,完善保障体系,鼓励和吸收优秀文化人才到农村文化岗位工作,着力打造一批“能说能唱、能歌善舞、能文能武”的农村文化复合型人才。二要加强文化专于培训,采取委培,到文化部门上挂锻炼,吸纳参与大型文艺活动的策划、表演,大力挖掘民间艺术,以师带徒,搞好文化队伍的传、帮、带等,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三是建立文化人才下乡体验生活制度,宣传、引导、鼓励文化人才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四是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团,农家书屋、农家乐等,让农民的文化潜能能在农村文化的实践中竞相并发出来。4.“因材施教”

面对不同的城区和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群,也应有不同的合适他们实际情况的特点。对青年人群经常举办一些球类比赛、特色民族活动如跑绣球、对歌等较为刺激激烈的文化活动。面对老年人则较多以一些市内文化观光、棋牌类比赛、书法刺绣、老年人交际舞等较为合适老年人自身实际情况的活动。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像一些庙会抢龙炮、舞龙舞狮等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居民认可度高群众基础扎实,政府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着不仅增加了居民的文化活动项目,在保护我们优秀传统的同时利用他们为人民的民生建设做服务。

随着南宁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因为征地拆迁成为新市民,伴随出现的“有钱、有闲、与相适应的业余文化活动空白,而只能找人吃喝,时间一长便相找刺激”的问题,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重点增加对应开发区居民实际的文化活动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引导和培训这些信市民。让他们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掌握一技之长,不至于让他们无事可做而引起的黄赌毒泛滥。通过举办各种积极的文化活动来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改变他们消极的思想。不至于被一些不法分子引诱进歧途,也将会大大减少突然暴富又马上赤贫的问题。

建设和加强各种积极的业余文化活动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丰富城镇居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填补人民的精神空虚,对调动人民工作生活积极性,改变那些低俗的社会风气等问题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团结全市人民连建设南宁市“首善之区”、“文明和谐富强性南宁”、“联合国宜居城市”都有很大作用。

调查总结:本次调查让我们对南宁市城镇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调查中虽然碰到了一些问题,在此,特别感谢那些给予我们帮助的热心市民。由于时间仓促以及我们本身水平的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老师斧正。

参考文献:

[1]http:// 2007

附录一:现阶段南宁市城镇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桂林理工大学的在校生,为了解现阶段群众文化生活的现状、特点、现状,我们正在进行一个关于城镇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帮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您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谢谢您的合作!我们保证本次调查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您的个人信息会我们将会保密。

1.您所在的地区是()

A.农村

B.城市

C.城镇

D.其他 2.您所居住地在哪个区()

A.邕宁区

B.青秀区

C.江南区

D.兴宁区

E.西乡塘区

F.良庆区 3.您的性别是()A.女

B.男 4.您的年龄阶段是()

A.16岁以下

B.17-30岁

C.31-50岁

D.50岁以上 5.您目前从事的职业是()A.学生 B.党政机关 C.退休人员 D.个体经营

E.专业人士(如化学工程师,会计师、律师、建筑师、医护人员、记者等等)F.其他

6.您的文化程度是()

A.初中及以下

B.高中及以下

C.专科

D.本科

E.本科以上 7.您目前的月收入状况()

A.2000元以下

B.2000-3000元

C.3000-5000元

D.5000元以上

8.一般情况下,你的月平均收入中,用来进行文化生活消费的份额占多少?()A.1%以下

B.1%-5%

C.6%-30%

D.30%以上 9.您平时主要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是()A.唱歌跳舞 B.上网冲浪

C.看电视、电影、听广播

D.参加小区或居委会组织的文化活动 E.进行艺术创作和比赛 F.看报纸杂志,阅读书籍 G.观光旅游

H.打牌和打麻将 I.其他方式

10.您平均每天花在文化娱乐上的时间()A.1小时

B.2-4小时 C.5-6小时

D.6小时以上 11.您认为哪些文化消费场所是您在社区应当加强建设的?()A.舞房

B.书店、图书馆、社区讲座所 C.剧院、音乐厅、演艺场所

D.博物馆、文化公园、艺术园区 E.旧货市场

F.网吧、电子娱乐场所 G.其他

12.以下选项中,哪个(或哪些)是阻碍您进行文化生活的主要因素?(多选题)()

A.生活压力大,文化消费过于昂贵 B.周边缺乏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 C.工作或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 D.确实没什么兴趣 E.其他

13.您对自己的文化生活现状如何看待,是否满意?()A.丰富多彩,非常满意 B.较丰富,满意 C.一般

D.单调,不满意

14.您进行文化活动的目的有哪些?(多选题)()A.娱乐消遣,打发时间

B.提高文化知识,促进自身能力提高 C.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

D.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扩大人际交往 E.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 F.其他

15.您认为您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与文化生活水平是否有关系?()A.无关 B.有一点

C.很重要,离不开

16.您认为当前您所在的地区的文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多选题)(A.周边的文化设施建设不平衡 B.文化活动内容单一 C.文化建设经费缺乏

D.居民对文化活动功能的认识不全面,缺乏自主意识)附录二: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第五篇:武汉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总结报告

武汉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总结报告

一、调查目标

基本目标是通过调查,了解武汉市居民现在的生活状况,并对当前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从中挖掘出武汉市居民生活状况的共性,并以此为基础,剖析现象成因,找到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幸福和谐的生活环境。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与人交往、交谈的能力和水平,磨砺意志,增强团队意识。

二、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不同类型的武汉市居民中广泛发放问卷。本次问卷由二十一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构成。问卷分别从对于衣、食、住、行、教育等方面武汉市居民的看法意见,考察了武汉市居民的生活状况。本次问卷共发放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问卷发放分布年龄段广泛,其中男性占总人数的48.3%,女性占总人数的51.7%。

三、结果分析

1、在实际出行方式与理想出行方式这一问题上,选择以公交出行的比例分别是89.9% 和53.4%,理想出行选择私家车的有25.4%。部分居民选择公交出行是由客观条件所制约,便宜、方便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对公交站牌改革政策支持并看好的占51.2%,不看好的占27.6%,可见部分居民对武汉市公交存在一定的不满之处,公交系统还存在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

2、衣着方面,告别了蓝和黑的海洋,人们对衣服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调查中 54.5%的人对服装不仅要求舒适合身,还追求美感、时尚感。每年在服装方面的花费,一千元到三千元之间的占46.3%,人们在保证温饱的前提下,不断追求美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同时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3、在住房方面,48.3% 的人均居住面积在12平米以上,人均居住面积在5—8平米和9—12平米的比例分别为24.2% 和25.0%。仅有 40.0% 的居民住房已付完全款或贷款中,仍有半数人没有自己的固定住房,在房价飙升的今天,住房问题迫在眉睫,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经济适用房的数量应再加大。

4、43.3%的居民的居住地周围有一个公园,但仍有42.5% 的周围没有公园,武汉市的娱乐绿化设施基本健全,仍有部分地区不完备,政府应致力于市民的娱乐健身生活。

5、70.0% 的居民对武汉市出台的一些政策仅是听说一些,71.2% 的居民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政府可大加网络的利用率,通过网络发布更多的资讯政策。

6、对武汉的教育实力,38.7% 非常看好,51.3% 的人较为看好,可见武汉市的教育水平较高,有利于居民整体教育素质的提高。65.5% 的居民在过去五年内参观过1—5次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地,说明居民的思想境界整体较高。

7、对自己生活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心态、生活态度;收入、物价水平;交通、环境问题;医疗、上学、就业问题;学习压力、工作压力。

8、以百分制给自己的生活现状打分,分数在90—80分之间的占 23.9%,80—70分之间的占56.4%,可见武汉市居民对自己的生活现状较为满意,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较高。

四、建议总结

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针对其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武汉市政府应加强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为居民营造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同时可减缓私家车过多所带来的交通堵塞等不良影响。加大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力度,增大对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力度,确保大多数居民有自己的固定住房。加大对政府出台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居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提高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居民的配合程度,有利于政府与居民交流。

通过此次社会调查,提高了与人交往、交谈的能力和水平,极大地磨砺了意志。总体来说,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得较为顺利,但其中也暴露出了一部分问题,最终都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克服。此次活动,为我们积累了调查研究方面的相关经验,提升了我们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与水平,丰富了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利于自己逐步走向社会、心系社会、最终回报社会。

下载关于居民文化生活状况的实践报告(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居民文化生活状况的实践报告(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居民社区休闲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社区休闲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我们是**社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金龙社区休闲生活状况调查, 需要您的帮助,感谢您在百忙 中抽出5分钟填写问卷,所有资料只会用作......

    关于中山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5篇)

    《关于中山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实践课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关于中山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姓名:张芸莹学号:01080209班级:艺术系服装一班完成日期:2009年9月1日指导教师:邱实前言:我身为......

    关于内江市大洲广场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内江市大洲广场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内江市大洲广场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通信工程200X级X班学号:2009XXXXXXX姓名:XXX指导教师:XXX随着......

    当代小学生暑期生活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当代小学生暑期生活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学生的暑期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1.在暑期的调查中,很多学生选择了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而大多以学习文化课为主,成......

    职工文化生活状况调研8.5

    渭南公路管理局职工文化生活情况调研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党的十八大对我们提出希望和要求,为进一步增强职工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们先后深入基......

    打工者娱乐文化生活状况访谈

    访谈纪录北京在行动国际文化中心武汉办公室北京在行动国际文化中心武汉办公室北京在行动国际文化中心武汉办公室......

    南通居住地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

    南通居住地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摘要 1933年国际建筑协会制定的“雅典宪章”首次将“休闲”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四大内容(居住工业休闲交通),反映出休闲日益成为城市的主要功......

    雨湖街居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人民的生存发展情况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现在让我们对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雨湖街的居民生活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吧。一、关于雨湖街:雨湖街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东西与湘江平行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