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经侦部门社会管理创新应抓好哪几方面工作
公安经侦部门社会管理创新应抓好那几个方面的工作
当前,世情国情发生了深刻变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的任务繁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党执政能力的提高,事关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公信力的提升,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针对这一客观形势,2010年 6月26日至29日在广东深圳和广州举行了全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座谈会。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会上强调,全国公安机关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顺应社会建设进程,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现代科技作用和基层创造精神,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新路子。
作为公安机关重要业务工作之一的经侦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经济活动联系最紧密、最直接,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应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新形势下经侦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把社会管理创新置于经侦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创新机制,不断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侦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经侦部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具体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树立适应社会发展执法新理念。理念是人们的一种思维习惯。理念对于一项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的执法理念,对整个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可起
到统摄、支配和决定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经侦民警应该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转变陈旧的执法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管理与服务相统一的执法新理念,将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作为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又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经侦部门各级领导要坚持在解放思想中开拓创新,以宽广的眼界、开阔的思路,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学会用改革的思维谋划工作,善于用创新的办法突破瓶颈。要坚持在研究状态下开展工作,既要做一名英勇善战的“武将”,更要做一名多谋善断的“儒将”,真正把社会管理作为一门学问来对待,认真学习各种社会管理知识,潜心研究有关社会政策,努力掌握社会管理规律,不断提高宏观决策和科学指导水平。要坚持在相互借鉴中取长补短,虚心学习各地先进经验,勇于反思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在互相学习中破解难题,在相互借鉴中超越自我。
二、要善于运用信息科技手段推进社会管理。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手段,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大力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公,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努力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让人民群众直接感受到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要积极提升虚拟社会管理服务能力,严厉打击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经济违法犯罪的行为。要坚持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的打防控一体化的经济犯罪防控体系,不断扩大防控覆盖面,有效整治经济犯罪突出问题,进一步
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三、要建立完善各种合作机制,形成社会管理整体合力,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社会化。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经侦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完善部门合作、区域警务合作、警种合作机制,形成社会管理整体合力,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社会化。
四、要加强经侦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建设高素质、懂管理的经侦队伍。没有高素质的经侦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经侦工作、高效能的社会管理。经侦部门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扎扎实实地把队伍建设抓出成效。要紧紧抓住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环节,以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为重点,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经侦队伍执法水平。要坚持把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公安经侦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摒弃不切实际的考核办法,树立正确的导向。要把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有机结合起来,既严厉整肃警风警纪,敢抓敢管,以铁的纪律带出一支铁的队伍,又关心爱护民警,努力做到用事业激励警心、用关爱温暖警心、用待遇慰勉警心,不断增强民警的成就感、幸福感、归属感,不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第二篇: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调研报告
月末,我带领经侦支队、人口出入境管理支队等相关人员,结合所分管工作。通过走访、现场调查、座谈等方法,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深入武陵源区开展了调研。
一、做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启示:
(一)信息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推进器”
从调研情况来看,武陵源分局的信息化建设虽说不是
很精细,但是发挥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近年来,他们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机制、新手段、新方法,着力提高了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首先,他们建立完善情报信息定期会商研判机制,进一步提高了信息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的能力。其次,他们积极探索合作工作机制,在明确各部门、各警种社会管理职责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工作体系,促进了管理效能的整体提升。此外,他们积极推动情报信息从战术应用到战略应用、从操作应用到决策应用、从表层到深层应用的转变,全力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群众的满意率在全省进入前三甲。
成功的实践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及时有效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进器”。
(二)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社会管理领域有许多新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项工作不是公安一家的事情,也不是公安一家能做好的事情。必须将这项工作置于党委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这个母系统中,紧贴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来谋划布局,联动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并让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武陵源核心景区(17个探头)与城区(180多个)建立的探头平台,就不是光靠公安一家的工作。这样部门联动,监控到位,群众主动,才能真正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的效率。
同时,社会管理创新还包括人口、场所、虚拟社会和公共安全管理等子系统,其核心是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大局的能力。这方面,武陵源分局以创“平安满意张家界”为目标,围绕旅游经济发展做文章,通过大走访、大调解、大防控等措施,狠打犯罪,主动服务,为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确保了来景区的中外游客的平安。
(三)公安机关内部机制创新是前提
要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应从公安机关内部机制进行创新,挖掘队伍潜质,调动民警的责任心,真正做到让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反之,如果内部机制不创新,无法激活队伍的活力,那么社会管理创新也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解决警力不足问题,一方面要增加总警力,另一方面还要向内挖掘潜力,要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警力资源。
二、做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建议:
(一)创新信息研判机制,在提高预防、发现和打击犯罪的效能上下功夫。
一是要坚持以情报信息支撑决策、引领实战、指导防范,进一步健全完善情报信息网络,切实把触角延伸到村(居)、单位和场所,及时获取动态性、苗头性、倾向性情报信息,实现精细管理、精确防控、精准打击。二是要加强流动人口情报信息研判,定期分析流动人口流向、高危人群、打击处理的外来违法犯罪分子等情况,科学指导警力投向,把有限的警力和资源集中到违法犯罪高危人员和容易遭受侵害的弱势群体上来,做到抓两头、带中间,抓重点、带一般,发挥打防控整体合力。三是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流动人口信息全面、鲜活的优势,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劳动力需求、城镇布局、社区建设、公共设施配套等经济社会建设事项,加强对流动人口数量、结构、状态的分析,科学评估人口流动态势和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超前研究针对性措施,着力化解潜在风险和矛盾。五是要坚持全警动员,全警动手,谁办理,谁采集。对违法犯罪人员,一律按规范流程采集信息资料。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案例,借鉴外地经验,归纳研究网上排查、网上串案、网上辨认、网上控赃等网上战法,及时推广运用,大力开展网上作战,不断提高办案水平和效率。
(二)创新服务管理措施,在提高管理针对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要把“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及“以信息管人”等多种服务管理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一是落实“以证管人”措施。要使流动人口凭《居住证》就可以享受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待遇,实现管理与服务、维护稳定与激发活力的有机统一,同时调动流动人口登记办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落实“以房管人”措施。要积极探索建立“以房管人”、“以人找房”、“人房一致”的双向互联管理途径,因地制宜推行出租房屋旅馆式、小区式、公寓式、委托式管理模式,全面实行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制度
第三篇: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调研报告
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调研报告
结合我分局所分管工作。通过走访、现场调查、座谈等方法,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深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开展了调研。
一、做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启示:
(一)信息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推进器”
从调研情况来看,黄果树分局的信息化建设虽说不是很精细,但是发挥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近年来,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机制、新手段、新方法,着力提高了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首先,我们建立完善情报信息定期会商研判机制,进一步提高了信息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的能力。其次,他们积极探索合作工作机制,在明确各部门、各警种社会管理职责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工作体系,促进了管理效能的整体提升。此外,我们积极推动情报信息从战术应用到战略应用、从操作应用到决策应用、从表层到深层应用的转变,全力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
成功的实践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及时有效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进器”。
(二)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社会管理领域有许多新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项工作不是公安一家的事情,也不是公安一家能做好的事情。必须将这项工作置于党委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这个母系统中,紧贴党委
政府中心工作来谋划布局,联动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并让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这样,部门联动、监控到位、群众主动、才能真正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的效率。
同时,社会管理创新还包括人口、特业场所、虚拟社会和公共安全管理等子系统,其核心是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大局的能力。这方面,黄果树分局以创“平安满意黄果树”为目标,围绕旅游经济发展做文章,通过大走访、大调解、大防控等措施,狠打犯罪,主动服务,为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确保了来景区的中外游客的平安。
(三)公安机关内部机制创新是前提
要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应从公安机关内部机制进行创新,挖掘队伍潜质,调动民警的责任心,真正做到让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反之,如果内部机制不创新,无法激活队伍的活力,那么社会管理创新也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解决警力不足问题,一方面要增加总警力,另一方面还要向内挖掘潜力,要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警力资源。
二、做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建议:
(一)创新信息研判机制,在提高预防、发现和打击犯罪的效能上下功夫。
一是要坚持以情报信息支撑决策、引领实战、指导防范,进一步健全完善情报信息网络,切实把触角延伸到村(居)、单位和场所,及时获取动态性、苗头性、倾向性情报信息,实现精细管理、精确防控、精准打击。二是要加强流动人口情报信息研判,定期分析流动人口流向、高危人群、打击处理的外来违法犯罪分子等情况,科学指导警力投向,把有限的警力和资源集中到违法犯罪高危人员和容易遭受侵害的弱势群体上来,做到抓两头、带中间,抓重点、带一般,发挥打防控整体合力。三是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流动人口信息全面、鲜活的优势,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劳动力需求、城镇布局、社区建设、公共设施配套等经济社会建设事项,加强对流动人口数量、结构、状态的分析,科学评估人口流动态势和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超前研究针对性措施,着力化解潜在风险和矛盾。五是要坚持全警动员,全警动手,谁办理,谁采集。对违法犯罪人员,一律按规范流程采集信息资料。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案例,借鉴外地经验,归纳研究网上排查、网上串案、网上辨认、网上控赃等网上战法,及时推广运用,大力开展网上作战,不断提高办案水平和效率。
(二)创新服务管理措施,在提高管理针对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要把“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及“以信息管人”等多种服务管理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落实“以证管人”措施。要使流动人口凭《居住证》就可以享受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待遇,实现管理与服务、维护稳定与激发活力的有机统一,同时调动流动人口登记办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篇:受案范围公安经侦部门管辖的86种案件
受案范围
公安经侦部门管辖的86种案件
公安经侦部门管辖的86种案件
根据《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和《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补充规定》,经侦部门管辖刑法规定的下列86种案件:
1、资助恐怖活动案(第120条之一)
2、走私假币案(第151条第一款)
3、虚报注册资本案(第158条)
4、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案(第159条)
5、欺诈发行股票、债券案(第160条)
6、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第161条)
7、妨害清算案(第162条)
8、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案(第162条之一)
9、虚假破产案(刑法第162条之二)
10、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刑法第163条)
11、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刑法第164条)
12、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案(刑法第165条)
13、为亲友非法牟利案(刑法第166条)
14、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刑法第167条)
15、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案(刑法第168条)
16、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案(刑法第168条)
17、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案(刑法第169条)
18、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案(刑法第169条之一)
19、伪造货币案(刑法第170条)
20、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案(刑法第171条第1款)
21、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案(刑法第171条第2款)
22、持有、使用假币案(刑法第172条)
23、变造货币案(刑法第173条)
24、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案(刑法第174条第一款)
25、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案(刑法第174条第2款)
26、高利转贷案(刑法第175条)
27、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刑法第175条之一)
28、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刑法第176条)
29、伪造、变造金融票证案(刑法第177条)30、妨害信用卡管理案(刑法第177条之一第1款)
31、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案(刑法第177条之一第2款)
32、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案(刑法第178条第1款)
33、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案(刑法第178条第2款)
34、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案(刑法第179条)
35、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刑法第180条)
36、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刑法第180条第4款)
37、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案(刑法第181条第1款)
38、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案(刑法第181条第2款)
39、*纵证券、期货市场案(刑法第182条)
40、背信运用受托财产案(刑法第185条之一第1款)
41、违法运用资金案(刑法第185条之一第2款)
42、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186条)
43、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案(刑法第187条)
44、违规出具金融票证案(刑法第188条)
45、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案(刑法第189条)
46、逃汇案(刑法第190条)
47、骗购外汇案(《决定》第1条)
48、洗钱案(刑法第191条)
49、集资诈骗案(刑法第192条)50、贷款诈骗案(刑法第193条)
51、票据诈骗案(刑法第194条第1款)
52、金融凭证诈骗案(刑法第194条第2款)
53、信用证诈骗案(刑法第195条)
54、信用卡诈骗案(刑法第196条)
55、有价证券诈骗案(刑法第197条)
56、保险诈骗案(刑法第198条)
57、逃税案(刑法第201条)
58、抗税案(刑法第202条)
59、逃避追缴欠税案(刑法第203条)60、骗取出口退税案(刑法第204条第1款)
6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刑法第205条)62、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刑法第206条)63、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刑法第207条)
64、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刑法第208条第1款)65、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刑法第209条第1款)66、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案(刑法第209条第2款)
67、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刑法第209条第3款)68、非法出售发票案(刑法第209条第4款)69、假冒注册商标案(刑法第213条)
70、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刑法第214条)
71、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刑法第215条)72、假冒专利案(刑法第216条)73、侵犯商业秘密案ā缎谭ā返?19条)
74、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刑法第221条)75、虚假广告案(刑法第222条)76、串通投标案(刑法第223条)77、合同诈骗案(刑法第224条)
78、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刑法第224条之一)79、非法经营案(刑法第225条)
80、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案(刑法第228条)81、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刑法第229条第1款、第2款)82、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案(刑法第229条第3款)83、逃避商检案(刑法第230条)84、职务侵占案(刑法第271条第1款)85、挪用资金案(刑法第272条第1款)86、挪用特定款物案(刑法第273条)
第五篇:浅析成为一名优秀公安经侦民警应具备的素质
浅析成为一名优秀公安经侦民警应具备的素质
2012年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活动,这对公安经侦民警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圆满完成“破案会战”工作任务,成为一名优秀的经侦民警,还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而具体到经侦部门,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积极防范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预防重大经济犯罪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犯罪对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犯罪对国家经济安全带来的危害,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坚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坚决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做为一名优秀的经侦民警要将这些职责铭记在心,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这是经侦工作的动力、源泉。如果经侦民警没有了对经侦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那么在工作中就不能办好领导交办的每一起案件,做一名优秀的经侦民警就更无从谈起。
二、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质。经侦警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的一个新的警种。目前经济犯罪已触及了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常常被称为白领犯罪。由此可见,经侦在公安机关内部是知识含量较高、知识应用较广的警种之一。第二次全国经济犯罪侦查工
作会议上,***部长就要求经侦民警要切实做到三懂:一要懂法律,不仅要懂刑法、刑事诉讼法,而且要懂民商法、经济法,二要懂经济,不仅要熟悉金融、证券,财税、商贸、会计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经济活动的流程;三要懂侦查,不仅要善于运用各种侦查手段,而且要熟练掌握办案程序和法律文书的使用,办好案件。要达到“三懂”的要求,每个经侦民警都只有争分夺秒地刻苦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警务技能等综合素质。
三、要善于思索,不断提高办理经济案件的能力。经济犯罪侦查说到底就是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法,与人斗是最富有哲理性的。经侦民警受案之后要时时刻刻思索本案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嫌疑人作案的流程,主要搜集哪些重要证据,从而找到认定犯罪的“杀手锏”。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找到事物的规律,才能在与高智商的罪犯作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要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经济犯罪侦查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经侦民警经常加班加点,加之经济犯罪大多要外出取证和抓捕,民警长时间出差已成家常便饭,为抓获犯罪嫌疑人,长期蹲点守候时有发生。每个经侦民警必须具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而那些斤斤计较报酬,不能吃苦的人是不能做好经侦工作的。
五、要有拒腐防变的免疫力。经侦民警每天都在与经济犯罪作斗争,所涉及的人财物比较多,一方面受害方有求于办案民警加快办案速度,尽快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尽最大努力帮其追回损失。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打击,减轻罪责而有求于办案民警网开一面。这
两方面人为达到他们的目的,都有可能向我们办案民警拉关系、说情,以吃请、金钱、美色加以腐蚀。所以说经侦战线已成为腐蚀的高风险岗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每个经侦民警要坚决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和人情的考验,做到洁身自好。
六、要有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的强烈意识。任何一起经济犯罪案件的破获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一个人有再大的本事也不能办结一起经济案件。其理由一是刑事诉讼法规定不允许一个人办案,二是一个人确实不能同时做数项工作,而经侦破案又恰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一名优秀的侦查员必定能遵守组织原则,摆正自己的位置。
我们每个经侦民警如果真正具备了以上素质,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一名办理经济案件得心应手、适应时代发展、能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优秀的经侦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