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的社区建设具有自己的特点
我国的社区建设具有自己的特点:
1、中国的社区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党和政府之所以在社区建设中起领导作用,一方面是为确保我国社区建设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群众自治的机制缺乏历史的背景,社区居民文化素质的差异较大,社区建设尚缺乏一定文明程度的支撑。所以,要开展社区建设,实施社区青少年教育,党的领导作用、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替代,否则社区发展和社区青少年教育就会处于无序状况,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
2、我国社区建设是与改革同步进行的。与其他国家相比,社区建设和发展不仅情况更为复杂,而且社会作用也更为巨大。中国的社区建设不仅关系到社区内部的调整,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结构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社会调控模式属于单向的行政控制型,即由党制定政策,由政府发布行政命令,通过对基层单位和企事业组织的控制,实现自上而下的社会控制。改革开放后,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被打破了,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单位群体”,成为“社会人”,这就使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调控机制的功能大大弱化,整个社会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调控机制。由于这种机制的转换是同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同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同步进行,因此党和政府对社区建设和社区青少年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我国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与社区单位的共建,这与国外的社团组织与社区居民有所不同。由于我国的社团组织不够发达,在社区中尚未形成一支重要的力量,而社区单位是社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协调好社区与社区单位的共建关系,发挥社区单位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在目前也只有靠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
第二篇:我国社区体育特点
我国社区体育特点
11350057代明伟11级体教一班
目前,由于我国社区管理体制还处于一个整合、完善过程中,依托社区而进行的居民体育活动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居民自发的、松散的健身锻炼为主,社区组织管理为辅的形式。活动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主要以老年人为活动对象,参与者的年龄层次不够全而。街道社区对体育的管理和指导的作用比较薄弱,基本上由居民自身对锻炼的需求,自行发展。随着我国体育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社区将成为社会办体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分析和评述社区体育的现状,有利于对全民健身实际效果的评估。社区体育中组织管理形式、社区体育经费来源和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状况等是整个社区体育工作的核心部分
一、我国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形式的现状
通过对近几年来国内发表的有关文献的浏览及对部分社区活动的调查,为我国社区体育在组织管理形式上有如下几种。
1、完全民间组织形式:
目前,我国还有相当多的社区体育组织形式为自发的、非正式的群众组织,这种组织与政府的体育部门以及所属的街道、居委会没有密切的联系。由于经常集聚在一起锻炼,他们中具有体育特长者或热心锻炼者自然而然成为组织者。这是社区体育在公园、社区空地 上晨练中最为常见的组织现象。
这种社区活动组织是完全以个人兴趣为凝聚力,它是社区体育的一种自然表现形式。它的弊病是完全自由松散,内部不存在管理。组织缺乏经费,组织成员体育意识心态不稳定。体育活动空间和健身方式不足。
2、街道社区与民间半官半民性组织形式:
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省市,社区体育开展比较活跃,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涉入群众体育活动管理较多。社区体育除了活动站的晨练外,还开展社区的体育单项比赛及社区体育运动会。但是,大部分的社区没有专职人员,体育管理者一般身兼多职。社区体育基本上没有计 划,常年处在应付上级的检查因此,工作的持续性不够强,多数为临时性任务遇到赛事,社区居委会组织的较少,主要由社区的某个企业代表队或驻地部队
代表社区参赛。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失去社区体育组织主动工作的真实意义。因 此,街道社区与民间半官半民性组织是我国社区体育比较普遍存在的组织形 式
3、社区体育由挂靠型向实体型转变的组织形式:
社区体育向实体型转变的组织内涵表现为,在进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大潮中,应当充分依靠和运用有关的政策、法规,树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改变政府包揽全社会成员福利事业的做法,向经营型转化,开拓体育市场,多渠道集资,逐步实施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组织。
这类型的组织形式更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由经济实体来经营,完全改变国家办体育的福利特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办体育分开”。它的发展可能使未来社区体育出现类似物业管理公司的一种社区体育经营公司,口前只局限在个别的运动项口上,常见的有健关馆、游泳池及少数球类馆等。
4、由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构成社区组织形式:
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社区体育组织形式,多为经济发达省市社区。在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特别是在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将成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这种组织形式主要由社区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所构成,协会的基层组织应当包括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和农村乡镇辖区。社区体育俱乐部是在法定性社区内,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它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所举办的。
二、我国社区体育经费来源和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
1.社区体育经费来源
据调查文献,社区体育经费主要来源(1)政府投入:社区体育的建设是社区全局建设的大事,关系社区战略布局问题,须由政府统筹与兴建(2)社会投入:由政府职能部门或知名人士出而,筹组社区体育发展基金。鼓励和支持事、企业、社会团体、华侨、港澳台人士资助。
(3)个人健身投资:引导和拉动个人体育消费市场,建立和强化花钱买健康的投资理念社区体育经费来源呈多元化状态,比较好的城市有:1)北京市社区体育经费主要来源:体育彩票公益金、财政补贴、自筹资金等三方而2)湖南省群众体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体育彩票和吸收社会资金。近两年通过体育彩票的形式,使其有大幅度提高上海全国体育先进城市,上海殷行街道投资500万建造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在上海是首创,在全国也是第一家4)湖北省,投入社区体育的资金比较大,成绩显著。90%的社区财政能保证辖区居民体育经费人平均1元以上,80%以上的街道办事处文体工作人员的工资、办公经费和基本活动经费通过街道财政专项列支得到了保证。有些区文体局每年给文体站下拨款10000元至12000元的专项经费,保证了基层体育工作的开展
在我国,除较少发达省市外,全国大多数社区的经费来源严重不足,群众体育经费相对于地方财政支出所占百分比为1%一%,显然太少,总体投入仍不能满足居民的锻炼需求。
2.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
在居民体育消费方而,口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思格尔系数为41.9%,部分经济发达的省份思格尔系数为40.64%,广东城镇居民思格尔系数为38.6% o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思格尔系数判断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已达到了小康。随着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宇统计,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付收入已达7703元人民币。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消费2002年增长8.6%,农村家庭可支配消费2002年增长3.8%
在体育消费水平上,沿海部分城乡居民1999年人均体育消费已达283.87元。厦门市家庭2000年体育消费平均为977.34元。江苏省家庭2000年体育消费水平约为200元,山东省的东部城市体育消费101一300元人数为60%,其西部城市体育消费100元以下人数为65 %。
三、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
据国家体育总局95一99年对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调查显示,至1999年我国社会体育辅导员为151492人。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总人口约为13亿,其中城市人口约4亿,这一数宇表明我国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约为8500: 1,到2002年我国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约为20万人,与总人口之比为1: 6500,日本口前总人口约为
1.3亿,社会指导员约11万人,约为1: 1200
我国在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以来存在着几个方而的不平衡:级别之间不平衡,高级别与较高级别人数比例太小;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管理指导类型比例大于锻炼指导类型;社区体育指导员人数与总人口之比悬殊太大;城市与农村比例失调;各省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缺少社区体育指导员。
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相关制度没有及时跟进,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注册制度和再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社会体育辅导员在社区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这将对社区体育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也是社区体育没有有效展开的重要原因之
四、综述
本文在分析了社区体育基本组织行式、经费来源和消费水平以及社会体育
指导员等现状后认为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从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层而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多种社区体育经营组织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1)完全民间组织形式和半官半民性组织是口前比较普遍存在的社区体育形式2)半实体型或实体型转变的组织、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等组织形式借鉴国外社区经验,均处于摸索探究阶段。
社区体育组织形式应该在街道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下,由全职或兼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的,专门从事社区内体育事务(福利性体育和营业性体育)的社区体育协会。其体育协会下可设制多个综合俱乐部或项口俱乐部,在工作中需要肩负完成政府的福利性体育工作和社会的经济性体育工作的双重任务。国家政府机构体育工作主要是对群众体育的长远规划和宏观管理,但大量的群众胜娱乐体育活动则靠各体育团体和民间组织来实施
2.从社区体育的经费来源与消费层而分析:
虽然全国社区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然而社区体育在资金来源上可另寻途径,自筹资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的经济保证。
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1)采用会员制,以家庭为单位收取5元/月的会费,年会费为60元。按普通社区有1000户,可用于健身的活动经费5000元/月,每年就有60000元社区体育活动经费,足够周末及休闲时的场地租赁和普通活动经费(2)社区体育旅游,俱乐部可以开展短线的体育旅游象登山、郊外野营、海边踏浪等一日游活动,安排好路线和运动内容,也可以把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游戏或比赛放在郊外、放在沙滩上来进行,吸引社区居民参加。这种社区体育活动能使紧张工作的人们找到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健康的活动更是社区居民加强相互联系和友谊的桥梁,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纽带,使社区体育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为研究本课题,我们多次实际考察了口前我国许多旅行社的周末及假日旅游的经营式,发现社区体育旅游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体育旅游有十分良好的市场前景。
(3)企业赞助:传统的企业广告多数在媒体上进行,用于体育的赞助一般为大型的体育竞技比赛。对社区体育活动的赞助不多见。其主要原因是社区体育活动规模太小,缺乏广告策划,随着社区体育活动的健康而快速的增长,特别是社区之间、省、市际社区之间活动的规模展开,会受到赞助商的青睐。因为,而向家庭产品的生产厂家更愿意直接与社区体育活动紧密联系,广告效率更高,成为互动互利的市场(4)银行加强引导人们持卡进行体育优惠消费的观念,如推出“社区体育健身卡”或者“社区体育健身储蓄卡”等产品推动社会体育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就全国来说,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有明显的差别。相对于发达省市,西部地区体育消费低一些。重庆市城市居民2000年年体育消费100元以下占49.2% , 100-200元之间的占
32.8%,两项之和为81%,仅有19%的人口体育消费在200元以上研究居民的消费指数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数据,只有生活水平到了一定的层次,体育消费才成为
可能,体育经济市场是建立在满足物质
生活的基础之上。
3.从社区体育的指导员层而分析:
1994年国家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通过八年的发展历程,对推进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社区体育人员的供与需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一方而调查数据表明,社会体育辅导员严重不足,群众体育缺乏科学指导另一方而,社会体育
指导员在社区体育中没有应有的地位。通过等级考试的社会体育辅导员大多数并没有从事其相关的工作。
发展社区体育,社区需要聘请专职或兼职的,有酬或义务的社会体育辅导
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类似学校体育教师)是社区体育一线的主力军社区体育协会应由管理型和技术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所幸的是,从2004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将在部分省(区、市)和有关单位开展创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试点工作。并有相应的扶持资金,对审定的俱乐部要求必须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每100名锻炼者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样政策性的诱导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使用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力度还需要更大,速度还要更快。
社区体育的组织建设、体育经费来源、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状况研究是社区体育的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研究部分。认真研究社区体育的发展规律;发现问题,有利于我国社区体育事业的总体发展
在国外,社区体育在发达国家都有自己各自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英、德、日三国社区体育的经验表明,他们多以综合性的社区体育俱乐部或单项体育社区俱乐部的形式存在,日本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全国就有378000个。他们举行的体育活动灵活多样,既区别于正式 体育比赛,也区别于学校体育活动,完全是一种居民特性的组织和活动。相比之下,我们在社区体育理论的研究和社区体育活动开展整体运营方而,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应该说我国社区体育仅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三篇: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哪些特点?
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哪些特点?
1.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项要素,既互为依据,又相互制约,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它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如当考虑城市的建设条件时,就涉及气象、水文、工程地质的水文地质等范畴的问题;当考虑城市性质、规模时,又涉及大量的技术经济工作;当具体布置各项建设项目、研究各种建设方案时,又涉及大量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至于城市空间的组合,建筑的布局形式、城市的风貌、园林绿化的安排等,则又是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研究处理的。而这些问题,都是密切相关的,不能孤立对待。城市规划不仅反映单项工程设计的要求和发展计划,而且还综合各项工程设计相互之间的关系。它既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建设方案和设计依据,又须统一解决各单项工程设计相互之间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种种矛盾,因而城市规划部门和各专业设计部门有较密切的联系。城市规划工作者应具有广泛的知识,树立全面观点,具有综合工作的能力,在工作中主动和有关单位协作配合。
2.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来源:
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一种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的生产、生活环境的一种手段.几乎涉及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有关部门。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例如,城市的性质、规模、工业配置,居住面积的规划指标,各项建设用地的指标,等等,都不单纯是技术和经济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城乡关系、消费与积累比例等重大问题。因此,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加强政策观点,努力学习各项方针政策.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3.是一项具有地方性特点的工作来源:城市建设是一项地方性的事业。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具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编制;同时,规划的实施要依靠城市政府的筹划和广大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既要遵循城巾规划的科学规律,又要尊重当地人民的意愿,和当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把规划的编制过程变成为宣传规划的合理性和动员实施规划的过程,使城市规划真正成为城市政府中组织城市建设的有力武器。4.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采集者退散
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计性。但是,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也在变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情况,出现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第四篇:我国广告业发展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企业不再按计划经济的模式运行,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越来越大,用广告来开拓市场已成为许多企业的自觉行为。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广告业发展提供了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商品丰富多彩,产品更新换代快,流通需求两旺,广告投入年年增加,推动广告业蓬勃发展。使其呈现的特点如下。第一,发展速度惊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使我国广告业不仅得以恢复,而且焕发蓬勃的生机,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197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元年,也是我国广告新时代的元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恢复商业广告,1月10日《文汇报》开始刊登广告,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条商业广告——参桂补酒,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条外商广告——瑞士雷达表,4月15日广东电视台设立了中国电视史第一个广告节目,4月17日《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广告。11月中国主管宣传的最高机构——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报刊、广播、电视刊登和播放外国广告的通知》。自此以后,全国各地的广告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广告投入迅速增加,1981年底,全国广告经营单位1160户,营业额1180万元,到1990年,已分别达到11123户和250173万元。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广告业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1997年全国广告营业总额达462亿元人民币,1998年尽管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可全国广告营业总额还是突破了500亿元人民币大关,年增长率达到了7.8%。广告费在GNP的比例已经从1990年的0.13增长到1997年的0.6,离0.7―0.8的平衡点只有一步之遥,递增速度已从80年代的平均40%―60%降至90年代后期的20%―25%。从这一大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广告虽然将告别高增长、高速度发展的辉煌时期,开始了相对平稳的发展,但发展速度仍将会在10%―20%间。估在未来五年,广告营业额还会保持相当速度递增,至2002年,全国广告营业总额将达1300多亿元,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之一。同时,全国广告经营单位已由1990年的80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6.1万多家,全国广告从业入员共达58万多人。第二,广告水平稳步提高
我国广告业不仅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广告的形式也日益全面,不断采取新技术手段,在表现形式、设计手法、制作技巧、实施策划等全面服务水准上均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不仅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告形式,而且新闻广告、店铺广告、交通广告等也十分活跃,文艺广告、邮寄广告、馈赠广告和商业展览会、博览会也大规模登上广告舞台。此外,各种形式的户外广告及销售点广告(POP广告)在城市亦十分普及。总之,我国的广告活动已深入城乡的各个角落和千家万户。
第三,广告媒介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国传播媒体发展也十分迅速,已经发展成为种类齐全,辐射面广,覆盖率高的传播体系。目前,全国有各种专业性、综合性报纸3000种,各报还争相扩版、增幅,开辟周末版,各类杂志5000多种,1996年底,广播电台1238座,电视中心台880座,广播电视覆盖全国。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除了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四大传统媒体之外,iPod、黑莓、互动电视、银行ATM自动取款机屏幕(主要用于银行自身企业和产品宣传)、数字信息亭、电话提示音广告、网络等新型媒介也逐渐流行起来,而新型媒介更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更适应现代社会。相对于原始的纸张媒介,电子产品是一个迥异的传播系统。从无线电波、卫星转播到计算机网络,这个传播系统的强大功能是印刷机器、出版商和书店网点形成的组织所无法比拟的。这个意义上,电子技术的突破甚至赋予广告一套前所未有的风格。
各媒体广告信息容量越来越大,从而带动了广告业的发展。而广告业的发展又为传播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双方进入了良性循环。第四,广告组织相继成立
1.国内广告行业组织
广告行业组织——广告协会
广告协会是广告经营单位联合组成的行业组织。代表政府对广告行业进行指导、协调、咨询、服务活动和执行行业自律的广告行业组织。
广告学术组织——广告学会
广告学会主要由广告行业中有关广告理论研究、广告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的民间学术研究组织,是从事广告工作的艺术人员、业务人员、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 以及广告专业企业、兼营单位、大专院校有关广告专业科系等组成的团体。其目的是联络上述广告人员和组织,积极开展广告理论的学术研究,提高广告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
我国最早的广告行业协会组织,是1927年由上海六家广告社成立的“中华广告公会”,后几经改名,在1933年定名为“上海市广告同业公会”,解放后更名为“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
1979年我国的广告市场得以恢复和发展,广告行业组织也获得飞速发展。1981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协会成立;1983年,中国广告协会成立。随后,全国相继成立了省、市、地、县等各级广告协会,各地区的媒介也先后成立了广告协会组织。
其中,中国广告协会是我国最大的全国性广告行业组织,会员为团体会员,由国内的广告经营单位联合组成,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其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它对我国的广告行业具有较强的指导力和监督力。
2.地区性广告行业组织
亚洲广告协会,简称亚广联,成立于1978年,是由亚洲地区的广告公司协会、与广告有关的贸易协会和国际广告协会在亚洲各国、各地区的分会等联合组成的洲际广告行业组织,每两年召开一次广告会议。它是一个松散型的组织。我国于1987年6月14日以“亚洲广告联盟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名义加入亚广联。
3.国际性的广告行业组织
主要有国际广告协会、世界广告行销公司等。它的出现,对于协调、促进各国广告界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广告业务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建于1938年的国际广告协会,简称IAA,是目前最大和最权威的国际广告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它是由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组成的非盈利性组织,会员遍布世界近80个国家和地区。该协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广告会议,交流广告经验并探讨有关广告理论与实务方面的问题。我国于1987年5月12日,以“国际广告协会中国分会”的名义加入了国际广告协会。
世界广告行销公司,简称WAN,由世界各地著名的广告公司组成,总部设在英国伦敦。该组织主要为成员提供业务帮助,如培训人员、交流国际经济与市场动态的信息等等。
第五,广告教育、科研从无到有发展壮大
我国广告业还在理论研究、人员培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突出的成绩现在已拥有广告专业杂志10多种,并出版和翻译了一批国内外学术论著,成立了中国广告学会,作为研究广告的专门机构。全国已有近20家院校开设了广告专业,70多家院校开设了广告课,为广告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第六,广告代理制普遍推行
广告代理制是指在广告活动中,广告主委托广告公司实施广告宣传计划,广告媒介通过广告公司承揽广告业务的一种机制和经营体制。也可以说是一种由广告公司为客户全面代理广告业务活动的经营体制,广告代理制是随着广告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广告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
自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上下解放思想,观念转变。中共十四大又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且,国家又明确广告业属于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型的新技术产业,列入重点发展的行业;提出广告行业的改革重点是向国际通行的广告代理制过渡。广告行业的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大环境。自1992年下半年开始,意念来广州市发展广告公司(或企业)481家,超过前13年的总和。其中,50%以上有广告代理功能。
现代广告代理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广告业内部合理分工,互相合作,以此来求得共同发展。在这种体制下,广告公司通过为广告主和媒介提供双重服务,发挥其主导作用。
第七,广告法制逐步健全
1982年2月,国务院通过并颁布了《广告管理暂行条例》;同年6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了《广告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该条例和实施细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全国性广告管理法规,从此结束了新时期恢复广告业务以来,广告活动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缺乏管理的混乱状况,明确了我国的广告管理机构是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
在总结以往经验、吸收广告管理单行法规的有关内容、借鉴国外广告管理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于1987年10月26日发布了《广告管理条例》,使我国广告管理法规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广告管理条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88年1月制定发布了《广告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同时还单独或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十几个单项广告管理法规,加强了对医疗器械、药品、农药、烟草等广告的管理。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广告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相应出现的问题也多了起来。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广告业的声誉、妨碍了广告业健康发展,也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随着广告业的高速发展,《广告管理条例》已不能适应发展如破竹之势的经济需要,广告管理工作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于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从1990年开始着手进行《广告法》的起草工作。经多方征求意见并经多次论证和修改调整,终于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草案)》,共6章59条。
自《广告法》发布实施后,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它,也为了顺应广告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广告法》和国家有关行政法规的授权,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与《广告法》配套的法规性文件。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人民政府也依照地方立法程序和权限的有关规定,起草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广告管理法规、规章。
第五篇:我国净水器发展特点
我国净水器发展特点
我国净水器发展特点:未来将进入更多家庭。这几年,随着人民的环保养生意识增强,家用净水器作为一种净水电器,正以健康用水、卫生饮水的口号逐步走入中国家庭。现在,关于水污染的新闻多了起来,人民普遍认同了对现在水资源的卫生的担心,而家用净水器的出现,适时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用水习惯。中国家用净水器、直饮水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但引得国内各产业资本的关注,也引起国际产业资本市场的关注,欧美品牌纷纷加大在华市场的投资扩张。
国有、外资、民营等多元资本的谋局布阵,必将上演直饮水市场龙争虎斗,活跃发展的局面。但面对一个地域广阔需求巨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整体发展相对粗放的直饮水市场,我国净水器行业现阶段发展呈现哪些特点呢?笔者在与净水器十大品牌深圳泉露相关负责人交谈时,该负责人为笔者总结了七大点:
一、行业标准逐步建立,品牌企业自律性高,行业整体呈现良性发展。
二、直饮水产品普及率不高,但市场空间巨大。目前除北京、上海、厦门等发达城市普及率超过8%,其他城市普及率均在2-5%之间,欧美发达国家普及率高达70-80%,可见市场空间巨大。
三、市场不断涌现实力品牌。比如专业知名品牌泉露、安吉尔、沁园、泉露等,再到现在的跨行业品牌假如如美的、海尔、康帅等,直饮水行业被戏称为家电行业的“白粉”产业,也是最后一桶金。大品牌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完善将在未来进一步深化。
四、产品认知度逐年提升。有调查数据显示,有50%的人知道直饮水机,有15%的人对直饮水机有所了解,有3.6%的人目前正在使用或者看到别人使用直饮水机。从自来水到桶装水,再到直饮水,中国城市家庭将进入换水时代。
五、产品价格趋向合理。直饮水机从最早的“奢侈品”到现在发展为今日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从一台上万元变为现在的一台一两千,产品价格的白热化竞争也让直饮水机更加贴近大众消费市场。
六、市场即将从导入阶段过渡到快速增长阶段。直饮水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十几年历史,普及工作虽仍需要深入,但随着近年家电大品牌的介入,大规模的媒体宣传,使得行业基本走进导入期,即将迎来直饮水行业的高速发展期。
七、产品品类从多元走向主流集中。从早期的电解水、功能水、离子水、碱性水、酸性水等十几种概念发展到今天,直饮水行业的主流产品逐渐清晰。目前的反渗透、超滤、软水、活性碳和KDF占主流市场。
事实上随着国内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水资源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坏,水资源紧缺和水质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国城镇自来水突发事件时有出现,松花江、太湖、巢湖、盐城、赤峰等地都发生过水污染事件,特别是儿童血铅事件,给净水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经过多年净水与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越来越关注。据了解,相对于桶装纯净水和管道分质供水,净水机具有使用方便、价格实惠、现制现用水质新鲜、无二次污染等等优点,深受广大居民欢迎,是饮用水深度净化中应用最广泛、最有发展前途的处理方式。在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和我国台湾地区,净水机的使用十分普及。但据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家庭拥有率尚不足15%,其他城镇的拥有率更低,而广大农村基本上是空白,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天然水源水污染严重,市政自来水的水质并不理想,因此我国净水机的发展空间很大,市场前景和生产潜力也很好。目前,饮用水深度净化市场份额,桶装水约占75%,净水机约占24%,管道直饮水约占不到1%。专家预测,10-20年后将会变成净水机约占75%,桶装水约占24%,管道直饮水约占1%。
从中国净水行业协会了解到,目前,我国有生产家用净水机的企业有3400余家,除了泉露、泉露、美的、菲欧特、安吉尔、沁园等为数不多的知名品牌,其中中小企业居多。另外就是很大一部分生产厂家还没有卫生批件,因此,中国净水行业协会认为,这个行业需要规范和有关部门的监督。
展望我国净水器市场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家庭使用家庭净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