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市老年人服务体系建设(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15:2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我市老年人服务体系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我市老年人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篇:浅谈我市老年人服务体系建设

浅谈我市老人服务体系建设与社会工作结合的必然性

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43万,占总人口的11.3%,已经达到老龄化地区的标准,急需加快老年人服务体系建设,事实上我市一直有展开对于老年人服务体系的建设,但由于我国老年人服务体系一直只定义于单一的政府职能体系,其本身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对于老年人服务效果普遍不显著。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针对性不强。老人的最显著特征是老化,包括生理老化,心理老化,社会互动的老化。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我市的老人服务的相关部门在服务工作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对老龄化人群的针对性照顾。

第二点,跟踪不及时,不到位。这是我国对于老年人服务最普遍的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及时,就是服务没有实效,这不仅是国家资源的浪费,于当代人而言,对老人对社会也是我们不负责任的表现。这并不是政府的相关部门不作为,而是上面笔者谈到的,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老人的社会互动老化这一特征。我国现行的老年人服务职能部门主要以行政帮助为主,根本没有相当数量的工作人员来及时跟踪到位。再加上老人本身的社会互动能力的退化甚至消失,导致服务低效。

第三点,服务体系不够专业化。我们的老人服务由古至今从未中断,其主要维系的动力是社会道德,并没有明文做出规定。这就导致这一服务体系的模糊性,基础物资的标准,精神文化设施与人口数量的比例标准,地区老人服务的高成效标准,都可以通过专业的社会调查做出整理,笔者大胆倡导我惠民之州做出表率,让惠民之州更加名副其实。

2012年3月13日下午,在惠州市政府行政中心三号楼5楼会议室举行了2012年惠州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开洲、市政府副市长黄树正、市民政局局长陈伟良、市社工委专职委员陈惠强、市编办主任朱毅凡等各级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就如何加强惠州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切实的安排和建议。

社会工作在国内是一种新型职业,其主要的社会职能是让政府关于社会服务的政策更有效地实施进展,是桥梁,也是得力助手。老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专业社会工作人员运用老年学的相关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体系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于困境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能力。

就老人服务而言,联合社会工作机构恰好可以弥补上述三点不足。事实上,完善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就是社会工作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政府的社会服务政策联合专业社工的工作方式正是我国当下大力推广普及的“惠民”好方法。

惠州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012.04.10

第二篇:我市强化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我市强化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2010-7-19 作者: 责任编辑:nyzk 点击率:371 来源:市能源站

农村沼气的效益能否正常发挥,关键在于管理。近年来,我市以方便群众使用沼气为出发点,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逐步建立以市、县区、乡镇农村能源服务站为支撑、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体系,将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成建池、安装、维修、管理、采购、供应一条龙服务能力的经济服务实体,为沼气用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不断巩固沼气建设成果,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沼气建设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以户用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在我市得到迅速发展。至2010年6月底,全市已建成户用沼气池14.35万座,占总农户数的9.1%。全市农村沼气村数为2093个,农村沼气村数的覆盖率是67.06%。建立县、乡、村服务网点365个,沼气村服务网点覆盖率为17%。

二、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三分建七分管”,这句话道出了沼气管理的重要性。我们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提高领导和群众对发展沼气服务网点、强化沼气使用管理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推动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我市制定并印发了《信阳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我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各级职责、运行机制、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保障措施等。明确提出通过几年建设在全市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专群结合、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

(三)因地制宜,建立模式

我市因地制宜采取的主要模式:一是依托型服务模式。即依托当地农村能源推广机构建立。二是专业合作社模式。由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沼气服务组织,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和“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制订沼气合作社章程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三是市场化服务模式。由集体或个人成立沼气服务企业,实行“有偿服务、自负盈亏”。

(四)严格管理,确保质量

一是实行准入制度,坚持持证上岗,未获得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资质的人员不得上岗;二是坚持质量验收制度。乡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完成后,对照建设标准进行验收。

(五)加强培训,稳定队伍

近几年,我们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和其他方式,大力培训沼气生产工和后续管理人员,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训沼气生产和服务人员3500多人。通过培训,使其掌握了沼气生产和服务技能,具备了服务于农村沼气建设的手段,从而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农村沼气建设和服务队伍。

三、服务效果

经过几年努力,我市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大部分沼气乡、村的服务网络。服务网点建设较好的地方,沼气池修建、配件更换、进出料、综合利用、技术指导等管理服务及时有效,有的地方实现了物业化管理。通过强化服务,使全市沼气池平均使用寿命达到15年以上,沼气池使用率达80%以上,“三沼”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

新县积极推进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1个县级沼气服务中心,3个沼气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乡级沼气服务网点,30个村级沼气服务站。全县沼气服使用率保持在90%左右,用户满意率达95%以上。

潢川县传流店乡农村沼气服务站创办较早,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办公服务场所60平方米,仓库100平方米,分网点2个,技术人员5人,施工人员53人,服务面包车、抽渣车、农用车5辆,模具15套,维修安装工具多套,各类沼气配套产品齐全,服务效果显著。

四、存在问题

1、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服务网络尚不健全,总体上网点少,服务设备不足,服务手段有限,缺乏服务长效机制。

2、一些县区业务部门技术力量薄弱,管护任务面宽、量大,乡镇干部身兼数职,村一级组织不健全,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

3、一些地方服务体系建设刚起步,资金缺乏,管理不善,尚没有形成适合当地情况的服务模式,运行不畅,服务不力,效果不好。

五、今后打算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沼气网点建设摆在与沼气建设同等重要位置,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保证沼气事业的健康发展。

2、完善模式,强化监管。因地制宜,建立完善服务模式。与网点签订服务委托合同,制定管理制度,确保服务效果。

3、抓好培训,确保质量。加强培训,提高网点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4、多方扶持,完善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帮扶措施,支持多种机制介入服务体系建设。

5、定期考核,奖优罚劣。把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农业部门考核内容,及时进行奖惩。

第三篇: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

绵阳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高新技术与管理专业张 韬

(指导老师:王华兰 高级农艺师)

摘要:21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农业信息技术将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绵阳市作为西部的科技城,也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农作物种类繁多,主要农产品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提高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使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提升我市农业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信息 现状 问题 建议

农业信息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加强农业信息系统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农业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并且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受益面广、公共服务性强的特点。需要政府支持与引导,各农业信息使用者共同参与。我市农业系统经过这几年上下的共同努力,市县两级网络硬件配备齐全,局域网、网站均已建成,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以后加速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本文结合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实际就如何继续提高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做点探讨。

1、我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现状。

1.1 市局农业网络全面完成。我局于1996年开始与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联网收集农业信息,98年拨号上网,联通国际互联网收集信息。2000年10月建成局域网和“绵阳农业网站”。2003年我局又对原局域网进行全面改造,局域网(包括党政网)与互联网物理上完全隔离。与此同时,又对“绵阳农业网”进行了第三次升级改版,改版后的版面更清秀,栏目更多,内容更丰富,网站设有绵阳农业、农业新闻、1

市场信息、农业科技、政策法规、专家在线、农业工作、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劳动力转移等十大栏目。为绵阳市各级行政部门了解农业情况,农业资源,提供了方便,为基层干部与广大农民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法规,分析预测,价格行情和技术服务信息。从“绵阳农业网”开通以来,据统计,访问者迄今已达10万余人次,“绵阳农业网”建成两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产生直接、间接经济效益5000万元。同时还建立了内部工作平台,市农业系统邮件服务器,基本实现了局机关与各县(市、区)农业局信息传递自动化、网络化,以及与市委、市府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1.2 市局信息发布渠道比较畅通。目前,我局对外发布信息,集现代信息网络和传统媒介于一体。概括为“两个刊物”和“三大网络”为主体的信息发布与服务体系。“两个刊物”为《农业简报》和《农业信息网刊》。《农业简报》主要面向省农业厅、市委、市府、市级有关单位和各县农业局;《农业信息网刊》主要面向基层农业部门广大领导干部、农技人员。“三大网络”为局局域网,市党政网和国际互联网。在三大网络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拓宽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一是市局建立了全员信息制,局18个单位为信息站点,初步实现了局内信息资源的整合。二是党政网农业局信息站点,是我局与市委、市府及市级机关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三是互联网“绵阳农业网”站点,是我市与各县(市、区)农业局、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也是我市农业部门宣传农业政策、传播技术、发布信息的重要窗口。

1.3 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向县、乡、村延伸。我市在搞好市级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县、乡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近两年来,我市已投资1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我市9个县(市、区)166个乡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都全部注册了自己的域名,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农业信息网站并建立了局域网,9个县(市、区)的农业信息网全部托管在市农业局,由市农业局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全市293个乡镇,已有166个乡镇按农业部“五个一”标准落实了办公场所,配备了电脑。9个县(市、区)实现了与166个乡镇以及49个龙头企业、53个专业大户、14个农村

合作及中介组织、11个专业市场的联网。

1.4 农业信息队伍基本健全。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上下相连,左右贯通,初具规模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全市9个县(市、区)都建立了农业信息机构。市、县农业局信息工作人员共计204人,其中市级6人,县级32人,乡级农业信息人员166人,信息工作人员都具备大、中专以上学历。

1.5 重点推广“一站通”,取得较好成效。我市把推广应用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上联播(简称“一站通”)作为搞好市场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底开始推广应用“一站通”,我局便专门组织了“一站通”使用培训,受到用户好评。各县(市、区)农业信息站,展开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大力宣传“一站通”的优点,并组织上网注册会员,利用“一站通”平台查询、发布供求信息。一年多来,我市已有县(市、区)农业技术服务机构、镇(乡)农村信息服务站、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种养经营大户等145个单位或个人申请注册用户名和密码380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游仙邦田公司在网上发布出售银杏树苗后,江苏一客户就来电来函洽谈,初步达成协议,成交额100多万元,纯利润20多万元。江油西屏乡今年种植西瓜200多万斤,通过“一站通”发布信息后,仅销往成都一公司就达50万斤。“一站通”已成为互联网上人气旺盛的农产品供求大市场,在农产品产、供、销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我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目前,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领导对信息工作认识还不到位。我市部分地方对农业信息工作存在着“上面热,下面冷”的问题。县以上各级党政部门重视,但镇乡、村、社、农户由于受环境、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信息化意识不强,一些中小龙头企业也对信息认识不足。

2.2 综合性信息数据库和系统还不够健全。目前市县(区)农业信息网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提供农业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但网上交易的电子农产品市场尚未形成,农业

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尚未起步。绵阳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还不健全,尚未建立英文版本的网站,无法与国际进行信息交流。

2.3 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延伸还有一定的困难。目前在农村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还很低,受经济条件制约,大多数农村家庭还买不起计算机,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尚无法接入计算机网络,还无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把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到农户家中,还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

2.4 农业信息网络人才匮乏。市(县)农业局目前缺乏既懂农业又懂经济,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农业信息人才,乡(镇)由于机构改革,机构和人员的变动,信息员队伍不够稳定,导致信息内容单调,信息产品和技术的实用性差,咨询服务滞后。

3、我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下一步工作建议。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市农业与全国形势一样,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期,农业不但自身面临着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现实压力,同时还要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路只能是以科学技术和信息为手段,大幅度提高我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各级领导一定要提高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认识,加强领导,由政府牵头,制定绵阳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工作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农业信息收集发布标准与规范,加强对信息化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坚持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抓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2 建立完善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建设绵阳市农业综合信息系统,在农产品价格、实用技术、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农业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农业、农村经济综合信息数据库,逐步开发农村经济分析预测预警、防灾减灾、地理信息等系统。

3.3 进一步加强对市、县两级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网站作用。目前市、县信息网站基本建成,应充分利用网站加强我市农业的对外宣传,并为广大农业生产者、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进一步丰富网站内容,加强与本市乡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大户的联系,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加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3.4 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解决好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一站通”,进一步利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农经站,建好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不断发展农村信息员。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一支既懂农业又懂经济,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信息员队伍,从各种渠道收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广播、快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把信息传递到村,由村传递到农户,解决从乡镇到农民的信息传递问题,即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3.5 建立农产品市场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形式不断发展,我市农业和国外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加,欧亚农业合作项目专家2003年已两次来我市考察、调研,建立、实行联合信息系统,开发绵阳的农产品,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国际农产品生产贸易信息交换系统。

第四篇: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期,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冶市(我市实际情况)

一、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市目前的养老服务主要是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模式。机构养老主要体现为对农村五保对象、孤儿、城市“三无”人员、社会孤老优抚对象的国家集中供养,同时探索“老年公寓”式机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主要体现在广大农村地区尚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社会养老保障还是空白,养老问题更加突出。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抚养“留守”儿童的重任多由年迈的老人负担,而绝大多数农民生活并不富裕,老人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经常是小病硬挺,大病再说。因此,在加强农村社会尊老养老道德观念教育的同时,着重考虑巩固老龄村民的经济地位,完善各项保障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前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总量不足,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9%;二是投入不足;三是专业化程度不高;四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五是监管上存在着薄弱环节。

缺乏专业的社区服务机构,居委会的服务及管理功能有待提高.三、加强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营造敬老助老氛围。

应建立各涉老部门单位共同参与配合的宣传体系,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宣传网络,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办好橱窗栏目、开展《老年法》普法活动、敬老月活动、开展老龄工作先进街道和社区评比、敬老模范家庭评比、敬老助老先进单位和个人评比等途径,宣传理念、培养典型、表彰先进,提高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率,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氛围,形成“政府热心、部门齐心、群众关心”的养老服务工作新格局。

(二)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

一是政府加强引导。政府应做好市政规划,在新建居民小区或改造老居民区时,要将为老服务设施纳入城市规划;要大力培育中介组织,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超市、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中心等,为养老市场的发展搭建社会平台;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养老设施和参与为老服务,保护其产权、服务和劳动成果。二是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体系。建成覆盖每一个社区的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区、街、居三级社区服务中心(站)联网;通过与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联网,实现各部门联动为老服务;与公安、消防、急救中心联网,实现老年人家庭的应急处理服务;与社会孤寡老人、高龄老人、特困老人家庭联网,实现老年人“一拨通”紧急呼叫服务;建立社区老年人档案,依靠这些档案,社区服务组织对社区内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把老年社区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服务项目也要从单纯生活供养向供养、教育、医疗、康复、法律援助等服务一体化转变,形成就近、便捷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三是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城镇医疗保险

制度改革,在城镇要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特别是要扩大退休职工的参保率,方便老年人就医。社区卫生站应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要建立和完善对城乡贫困老人的医疗补助制度,确保困难老人、高龄老人的疾病得到及时治疗。要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为社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和心理咨询等服务。

(三)多渠道、多形式筹建资金,支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

一是加大各级财政的扶持力度,如对于处在建设阶段的民办养老机构,可以按照规模、投资额等,给予相应的资助;对于正式开业的民办养老机构,可以按床位数和实际收养人数逐步提高运营补贴额;对于民办养老机构内安置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低保”对象和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的,应按当地标准支付生活、照料服务等费用。二是鼓励和发动社会各界对民办养老福利机构开展捐赠,并对捐赠人予以政策优惠。政府可以定期在传统媒体上和互联网上公布批准的公益建设和运营项目以及社区服务项目、项目的详细资料及对赞助者的奖励和优惠,供社会参考。赞助者根据自己的意愿直接捐助公益项目。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积极探索以“慈善助老”形式,加大对养老服务的资助扶持。三是对民办养老机构在创建时,其经费尚有缺口的,国家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要给予项目贷款或民政部门建立专项基金给予借贷,从资金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四)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实现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

推行养老服务社会化,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是养老服务成败的关键。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中,建立健全一个社会化的规范的教育培训体系,是关键的必要条件。一是要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把养老服务的教育培训融合到社会的大教育系统之中。二是要制定社会福利服务岗位专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管理认可制度。三是开展规范、系统的在职人员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四是随着教育和培训的深入,应制订申办养老机构的人员资质准入规定。

(五)完善行业管理体系,健全监督机制。

养老机构运行期间的质量控制,应该推行评估体系制度。质量标准应由民政部门和质量技术部门会同老龄问题专家、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医务护理专家、管理专家等一起制定,以操作手册的形式发给每一个养老机构以便实施。评估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政府确认的有资格的组织或个人。通过质量评估的养老机构,可以作为获取政府或其他来源的资金的基本条件。应逐步完善接收入住老人的合同管理,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引入管理中介组织,建立养老服务监督检查行政执法队伍,确保养老服务管理质量。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协调作用,开展信息交流及对外交流活动,组织学术讲座,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并参与制定和组织实施行业标准,开展行业检查及评比活动,进行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监督。

(正确理解居家养老的内涵)

第五篇: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我市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2016年末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人达42.66万人,占常住人口263万人的16.22%,老龄化程度高于福建13.73%,接近全国16.7%的平均水平,按照国际惯例,我市已进入老年社会。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养老服务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全市目前共有养老机构142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8家,民办养老机构17家,乡镇敬老院110个,光荣院7个,实际共有床位15644张。拥有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135个,2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投入运营,17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正在建设,全市建制村建有100平方米以上农村幸福院358个。

二、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目前,我市居家养老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机构养老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养老服务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

1.居家养老不完善。一是形式单一,目前居家社区养老所能提供的服务还停留在日常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等基础层面上,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呵护、精神慰藉以及社会参与支持等方面的项目十分欠缺。二是协调难,养老服务的不同项目资源由于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使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难。

2.机构养老层次低。一方面,机构养老服务床位等设施不足,大部分条件简陋,维持简单的运作。另一方面,大部分养老机构只有聘请一到二个退休医生为老人服务,没有与相关的医院建立定点服务关系。市福利中心与市第一医院建立了定点服务关系,第一院定时派医生到中心为老人服务,但市福利中心附近没有医院,只能解决一些常规的问题,稍微大一点的问题还是要送到医院解决。全市只有少数几家的养老机构开通了医保卡使用,大部分养老机构存在老年人看病报销难的问题。

3.服务人员跟不上。目前,我市从事养老服务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大都是不具备护理知识的下岗工人、农村妇女或外来务工人员。由于业务素养和专业技能的缺失,一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内容和项目设置也是形同虚设,实际上真正能够提供给老年人的服务往往比较单一。

4.资金投入缺口大。据了解,目前公益彩票募集的资金仍是养老资金的重要来源,但募集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养老事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养老机构市场化经营所产生的利润难以维持正常的经营运作,更无法加大投入提高发展水平,导致整体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水平难以提高。

三、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将发展养老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并与城市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土地利用等规划相衔接。强化商品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并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2.强化保障措施。一是资金保障。设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进一步提高对公办养老机构建设以奖代补建设经费的补助比例,提高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运营补助标准,完善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运营的经济奖励办法,努力改善养老服务环境。二是用地保障。按照到2016年养老床位占老年人口总数5%以上的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在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安排相应指标,确保养老机构建设用地需求。三是用房保障。将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列入城市社区配套用房,农村社区要积极利用布局调整后的学校、办公服务设施等公共资源改造或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3.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养老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市、县两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要做到有机构、有职责、有编制、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要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落实专项经费,鼓励相应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就业,在养老服务业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纳入民政部门统一管理。二是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意识,落实培训机构和培训经费,全面实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评定制度,与人力社保部门或相关专业院校共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评,经培训鉴定合格后颁发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实现养老服务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三是加强养老志愿者队伍建设,重视发展壮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重视志愿者队伍素质,组织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志愿队伍,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活动长效机制。

4.健全养老服务监管机制。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活动,健全养老监管体系。一是把好准入关,重点做好对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评审工作。二是把好运作关,对养老机构的运作条件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估,对其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督促整改。三要完善退出机制,对一些整改无法到位的养老服务机构要依法给予关、停,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利益。

5.推进医养结合。一是建立定点挂钩制度,建议卫计委和民政局协调公立医院与百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建立定点挂钩关系。二是整合医疗资源,建立类似“110”、“119”等网络服务系统,让养老服务变得更加方便、及时。三是开通医保卡报销。第一批先开通百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的医保卡使用,待取得经验后再分批开通,方便老人就医报销。

下载浅谈我市老年人服务体系建设(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我市老年人服务体系建设(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浅谈

    关于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浅谈 来源: 陕西汉中民政时间:2015-02-05 22:00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宁强县农村大批劳动力成为了城市打工者,农村留守老......

    关于深化我市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规范运作 创新服务 为推进XX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打造坚实的政务服务平台 ——关于深化我市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全力打造规......

    服务体系建设汇报

    基层公益性医疗单位服务体系建设交流材料 双流县永安中心卫生院 2012年6月26日 大医院爆满而基层医疗机构无人问津,医疗资源的配臵不当是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日渐弱化,传统养老方式已不适应现代老年人对养老服务......

    关于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兰州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李阳建筑学一班20102229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文......

    关于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共5篇)

    关于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背景链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标准表述】 [意义]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中,把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是中央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