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统筹城乡资源社区建设资料(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15:3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进一步统筹城乡资源社区建设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进一步统筹城乡资源社区建设资料》。

第一篇:为进一步统筹城乡资源社区建设资料

为进一步统筹城乡资源、聚集各种要素,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近日,禹城市召开动员会议,率先启动帮扶农村社区建设“双百工程”,即安排100个市直部门和100家企业,集中帮扶100个社区,全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村社区化水平。

今年以来,禹城市扎实开展了村庄合并工作,全市行政村由原来的1007个合并为379个社区(村),在德州市率先完成了村庄合并任务。农村变社区,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逐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基于这一认识,村庄合并基本完成后,禹城市及时把工作重心调整到社区建设上来,把农村社区建设列为“三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了“规范运作、确保实效,以点带面、培植亮点,部门扶持、支持三农”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今年7月份,禹城市首批选择了61个市直部门和企业,对30个社区进行重点帮扶。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参与帮扶的市直各单位,以“六室一园一校一超市”(农事村办工作室、警务室、合作医疗卫生室、计生服务室、文化活动室、浴室、幼儿园、小学、便民服务超市)建设为重点,制定完善社区建设规划,积极给予物资支持,有力推动了全市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此次启动的“双百工程”帮扶工作,从现在起到2012年底结束,一包三年不变。主要任务是帮助农村社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村民并居,抓好社区班子建设,努力把这100个社区建成该市农村社区的制高点、示范点。针对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各种服务设施相对缺乏的现状,该市在帮扶工作中将突出抓好四项内容:抓投入,原则上每个市直部门每年投入5万元以上,每个企业每年投入10万元以上,按照“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完善社区各种基础设施;抓发展,努力培植 “一村一品”、“几村一品”和“农字号”龙头企业,扶持有一定经营规模和资金基础的农户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扎实开展以送致富信息、送就业岗位、送民营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三送”活动,努力拓宽群众致富渠道,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抓文化,积极争取相关业务部门的支持,建设标准卫生室、图书室、文体设施等,倡导崇尚科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文明程度;抓班子,帮助健全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大力推行村务、党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引导群众自觉、有序地参与村民自治,依法行使各项民主权力。(张海卿 宋义民 韩峰)

关于禹城齐河村庄合并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2010-03-14 来源: 德州新闻网--德州日报

编者按 去年,我市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今年,这项工作仍是我市的重点任务,必须下大气力予以推进。今天,本报刊发市委、市政府特邀咨询魏学平同志对禹城、齐河两地的调研报告,以期对全市的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有所借鉴。

最近,我和市农办的两位同志先后到禹城、齐河就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目前,两县市已完成合村子、选班子的任务,正在积极制定规划、推进并居。禹城市由原来的1007个行政村合并为383个社区(村),村均人口由426人增加到1121人;齐河县由原来的1014个行政村合并为424个社区(村),村均人口由529人增加到1265人。通过走访调查,我们认为,两县市此项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农民的思想精神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思想解放,开启了农民新一轮发展的“脑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也是农村干部群众又一次思想解放的过程。为了统一思想,两县市领导动了很多脑筋,先后组织大批乡村干部和部分群众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以会代训举办若干次培训,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深入分析讨论,找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

(一)通过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加深了农民对“三农”政策的认识。村庄合并前,农民对中央关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学习较少、理解不深,这次通过宣传引导,广大农民了解了中央关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不少农民群众说,上级这么关心农村发展,给咱这么多的好政策,我们得好好发展,尽快赶上先进地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大家普遍感到合村后眼界开阔了,干部觉得施展才能的舞台大了,农民觉得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总的来说,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通过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破除了“村自为战”的土围子。多少年来形成的自然村局限性很大,造成了村民思想上的禁锢,发展只考虑自己的小村子,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齐河县晏城镇南街村村民普遍比较富裕,去年,相邻7个村合并为南北社区后,考虑共同发展,成立了养猪合作社,把几个村的养殖户组织起来,建设规模养殖场,打消了原来各村的隔阂。禹城市房寺镇邢店村是养猪专业村,原来周围村的农民想来学技术,怕邢店村人不传真经,周围5个村与邢店村合成邢店社区后,村民们打消了顾虑,新支部组织农民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并制定了发展规划,养殖户由200户一下子发展到400户;该社区的魏庄在辛庄、郑牛庄下游,以前魏庄浇不上地,想修水渠要经过两村的地,两村不让修,村庄合并后,很快理顺关系,修好了水渠。

(三)通过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冲破了农民“小富即安”的思想。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发展的确很快,但农民固有的“小富即安”思想阻碍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农村中普遍的说法是“住着砖瓦房,常年粮满仓,各样家电全都有,还有余钱存银行”“现在天天过年,还想怎样?”禹城市房寺镇房寺街村,地处乡镇驻地,是个富裕村,村民沿街经商,年人均收入达7000多元。这次与其合并的时庄村和小李村年人均收入很少,合并后两村的村民看到了差距。这3个村建立房寺社区后,重新制定了新村发展规划,把原来的商贸中心街加宽,原来的旧平房改为楼房,沿路修了200多个门店,两村村民争先来购买门市房,并纷纷制定计划,决心三五年全社区把收入拉平。

推进民主,选出了带领农村发展的好班子

村庄合并前,有的村党员干部后继乏人,只能矬子里选将军,村班子整体素质不高;有的村支部书记带动能力较强,但所在村小,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合并后的社区严格按照组织程序产生村干部,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选举产生,干部群众普遍满意。特别是社区村委会选举,无论是选举数量、农民参与程度,还是选举效果,都取得了空前成功。村庄合并拓宽了选拔村干部的范围和视野,一批政治素质高、驾驭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同志被选入新班子,并且在新班子中都充实了女干部。设立党总支的社区,党支部都建在了产业上,充分发挥原村支部书记作用,农村干部队伍得到优化。调研中看到,新上任的村干部,觉得自己管的人口多了、面积大了,责任也大了,都在谋划为新社区办几件大事、实事,呈现出争先恐后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

新社区班子决策讲民主,办事重民意,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禹城市任万社区由5个村合并而成,新社区班子依托城中村改造的优势,对粮田区、市场区、居住区、蔬菜区、畜牧区等进行统筹规划,并集中建设新型居住区,研究制定了蔬菜、畜牧、物流、劳务输出等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禹城市房寺镇朱任冯社区为被合并的任庄村清理水渠1000余米,购买电力抽水设备6套,解决了该村灌溉难的问题。齐河

县东宋村班子凝聚力较强,靠土地资源开发,村民住进了楼房,并且每人每年分红1万元,与村班子较弱的北郭村合并后,正积极筹划对北郭村进行开发,让群众得到实惠。

开动脑筋,积极探索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过去封闭、保守、各自为战的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造成经济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无法应对市场冲击,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致使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缓慢。实行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搭建了整合各类资源、促进农村发展的平台,为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规模效益的提高。禹城市市中街道办事处夏季社区由9个村合并而成,新社区下设蔬菜、畜牧、民营、物流、劳务5个产业党支部,社区总人口达2587人,耕地面积4800亩,其中蔬菜面积3190亩,有蔬菜大棚1100多个,实现了合大培强的目标。齐河县潘店镇南连五社区是由5个种植大蒜的专业村合并而成,以前各自为战,种植效益提高较慢。合并后计划建设大蒜储存仓库,注册商标,创建绿色品牌,既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的问题,又形成生产的区域优势和规模优势,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大胆探索,找到了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紧缺问题的好法子

当前,土地问题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一方面村庄搬迁、合并,可以将旧的宅基地复垦,既增加了耕地面积,还可置换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另一方面,居民向中心村镇集中,平房向楼房转变,可以逐步减少宅基地占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禹城市已完成38个城中村、150多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腾出工业用地近5000亩。齐河县安头乡冢子张社区进行了整体迁建,新建社区占用土地仅有原村的三分之一,可以腾出大量的土地进行复垦;南北社区通过整体迁建,新社区统一建楼房,合并的7个村庄可增加土地复垦面积3600多亩。不仅为今后农业项目建设提供了用地支撑,为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条件,而且还为城市建设盘活了用地指标。初步测算,通过村庄合并工作的推进,两县市每年可以置换上万亩土地。

勇于实践,初步搭建起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台子

村庄合并前,因为村子多、人口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不利于统一规划,难于集中财力办大事。通过村庄合并,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搭建了一个广阔实用的平台,促进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村庄合并后,新建社区人口规模成几倍增加,从而减少了各项农村公用基础设施的重复投资建设,提高了农村公用基础设施使用的规模效率,保证了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生产科技、商贸流通等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到农村社区后的有效利用、成本降低和长期运转。伴随着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些新建社区功能逐步完善,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对接,让村民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禹城市姚张社区已建成农事村办工作室、幼儿园、学校、生资超市、卫生室、计生服务室等服务设施,警务室、综合办公室、浴室、活动广场等其他服务设施正加紧施工修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逐步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了农村社区化、农民组织化、农业集约化进程。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的认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担心变成了放心。看到基层干部群众由原来的观望变为积极响应,从内心感到高兴。我们也到信访部门询问过,他们说去年以来信访量呈上升趋势,但是还没有一起因村庄合并引起的群体上访事件。

这项农村的重大变革之所以能够稳妥推进,与两县市扎实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他们把统一思想摆到了首位,通过广泛的思想发动和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上级的意图同基层干部群众取得了共识,得到了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其次,以民为本、精心策划是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他们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县乡干部按照工作方案精心操作,每个环节都做到严细认真,乡镇干部在工作方法上还有不少创新,使基层群众看到党委、政府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真实目的,因而也就自觉地拥护了这项决策。第三,主要领导决心大、亲自抓是顺利开展的关键,两县市都把这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去年以来,书记、县长都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主持制定工作方案,亲自抓点,县市分管的副书记专下来抓。

目前,两县市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正健康地向前推进。□市委、市政府特邀咨询 魏学平

禹城村庄合并和社区建设扎实推进

发布时间: 2009-09-15 来源: 德州新闻网--德州日报

9月7日,禹城市市中街道办事处夏季社区,塔吊林立,大型运料车来来往往,8栋可安置102户的居民住宅楼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33岁的社区居民魏建民说: “这是帮扶工作组帮助俺们设计的新楼房,不久以后俺就能搬进去了。”

夏季社区由夏季村、大魏、小魏等9个村庄合并而成,作为该市首批30个示范社区之一,被纳入市委办、总工会、建设局3个市直部门的帮扶计划。社区帮扶干部、禹城建设局副局长高锐介绍,他们通过调查走访,征询群众意见,由专业人员设计的社区总体规划在上个月底已全部完成,工程分三期进行,除建设面积达8.2万平方米的51栋社区居民楼外,还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统一安排农机具停放、杂物储存区域,现已有80多户群众交款订房。

为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禹城市本着“规范运作、确保实效,以点带面、培植亮点,部门扶持、支持三农”的原则,选出首批30个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经济发展特色明显的示范社区,安排61个市直部门进行结对帮扶。他们统一 “六室一园一校一超市”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引导帮扶单位按照 “缺什么、建什么”的要求,健全完善服务设施,同时做好居民住宅整合、社区绿化、环境整治、科技服务等工作。

该市加强督导考核,把帮扶示范社区建设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内容,推动社区帮扶工作顺利开展。要求市直各帮扶单位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对所帮扶社区至少投资5万元以上;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对工作无进展或进展不大的部门进行重点调度;每两个月选取2至3个进度快、形象好、成效明显的社区,召开现场会在全市推广;年底,由该市村庄合并社区建设办公室组织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帮扶单位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市直部门年度考核总成绩。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帮扶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成效不大、群众不满意的帮扶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社区帮扶工作组还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建立产业协会、协调引进项目等方式,挖掘社区造血潜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社区居民增收。该市莒镇乡杨集社区在禹城市委宣传部帮扶工作组的帮助下,依托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筹集资金75万元,发展木材加工业,建起3个木片加工厂,年产值超过500万元。(崔珠峰 王强 高波)

近日,上虞市供销社在梁湖镇南穴村开展“星期六机关党员春耕备耕义工”活动。这次活动依托南穴村综

合服务社平台,围绕“春耕备耕优质服务”这一主题,由市社机关、百官供销社和农资公司50多名党员组

成农技知识讲座服务组、庄稼医生咨询服务组、农机具修理服务组、送货下乡服务组和环境卫生服务组等五个组,有序开展为农服务系列活动,帮助农民春耕备耕,指导促进农业生产。

活动吸引了南穴村当地和周边乡村农民600余人前来参加,共分发农技资料5000余份,赠送各种农业科技书籍150余本,赠送新肥药样品300多包。通过组织机关党员开展春备耕生产支农服务活动,既体现了供销系统服务“三农”的传统,又拉近了系统党员与广大农户的距离,为机关党员干部争做“五型”干部,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搭建了重要平台。

第二篇:为进一步统筹城乡资源社区建设资料

为进一步统筹城乡资源、聚集各种要素,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近日,禹城市召开动员会议,率先启动帮扶农村社区建设“双百工程”,即安排100个市直部门和100家企业,集中帮扶100个社区,全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村社区化水平。

今年以来,禹城市扎实开展了村庄合并工作,全市行政村由原来的1007个合并为379个社区(村),在德州市率先完成了村庄合并任务。农村变社区,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逐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基于这一认识,村庄合并基本完成后,禹城市及时把工作重心调整到社区建设上来,把农村社区建设列为“三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了“规范运作、确保实效,以点带面、培植亮点,部门扶持、支持三农”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今年7月份,禹城市首批选择了61个市直部门和企业,对30个社区进行重点帮扶。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参与帮扶的市直各单位,以“六室一园一校一超市”(农事村办工作室、警务室、合作医疗卫生室、计生服务室、文化活动室、浴室、幼儿园、小学、便民服务超市)建设为重点,制定完善社区建设规划,积极给予物资支持,有力推动了全市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此次启动的“双百工程”帮扶工作,从现在起到2012年底结束,一包三年不变。主要任务是帮助农村社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村民并居,抓好社区班子建设,努力把这100个社区建成该市农村社区的制高点、示范点。针对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各种服务设施相对缺乏的现状,该市在帮扶工作中将突出抓好四项内容:抓投入,原则上每个市直部门每年投入5万元以上,每个企业每年投入10万元以上,按照“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完善社区各种基础设施;抓发展,努力培植 “一村一品”、“几村一品”和“农字号”龙头企业,扶持有一定经营规模和资金基础的农户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扎实开展以送致富信息、送就业岗位、送民营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三送”活动,努力拓宽群众致富渠道,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抓文化,积极争取相关业务部门的支持,建设标准卫生室、图书室、文体设施等,倡导崇尚科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文明程度;抓班子,帮助健全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大力推行村务、党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引导群众自觉、有序地参与村民自治,依法行使各项民主权力。(张海卿 宋义民 韩峰)

关于禹城齐河村庄合并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2010-03-14

来源: 德州新闻网--德州日报

编者按 去年,我市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今年,这项工作仍是我市的重点任务,必须下大气力予以推进。今天,本报刊发市委、市政府特邀咨询魏学平同志对禹城、齐河两地的调研报告,以期对全市的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有所借鉴。

最近,我和市农办的两位同志先后到禹城、齐河就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目前,两县市已完成合村子、选班子的任务,正在积极制定规划、推进并居。禹城市由原来的1007个行政村合并为383个社区(村),村均人口由426人增加到1121人;齐河县由原来的1014个行政村合并为424个社区(村),村均人口由529人增加到1265人。通过走访调查,我们认为,两县市此项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农民的思想精神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思想解放,开启了农民新一轮发展的“脑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也是农村干部群众又一次思想解放的过程。为了统一思想,两县市领导动了很多脑筋,先后组织大批乡村干部和部分群众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以会代训举办若干次培训,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深入分析讨论,找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

(一)通过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加深了农民对“三农”政策的认识。村庄合并前,农民对中央关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学习较少、理解不深,这次通过宣传引导,广大农民了解了中央关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不少农民群众说,上级这么关心农村发展,给咱这么多的好政策,我们得好好发展,尽快赶上先进地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大家普遍感到合村后眼界开阔了,干部觉得施展才能的舞台大了,农民觉得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总的来说,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通过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破除了“村自为战”的土围子。多少年来形成的自然村局限性很大,造成了村民思想上的禁锢,发展只考虑自己的小村子,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齐河县晏城镇南街村村民普遍比较富裕,去年,相邻7个村合并为南北社区后,考虑共同发展,成立了养猪合作社,把几个村的养殖户组织起来,建设规模养殖场,打消了原来各村的隔阂。禹城市房寺镇邢店村是养猪专业村,原来周围村的农民想来学技术,怕邢店村人不传真经,周围5个村与邢店村合成邢店社区后,村民们打消了顾虑,新支部组织农民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并制定了发展规划,养殖户由200户一下子发展到400户;该社区的魏庄在辛庄、郑牛庄下游,以前魏庄浇不上地,想修水渠要经过两村的地,两村不让修,村庄合并后,很快理顺关系,修好了水渠。

(三)通过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冲破了农民“小富即安”的思想。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发展的确很快,但农民固有的“小富即安”思想阻碍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农村中普遍的说法是“住着砖瓦房,常年粮满仓,各样家电全都有,还有余钱存银行”“现在天天过年,还想怎样?”禹城市房寺镇房寺街村,地处乡镇驻地,是个富裕村,村民沿街经商,年人均收入达7000多元。这次与其合并的时庄村和小李村年人均收入很少,合并后两村的村民看到了差距。这3个村建立房寺社区后,重新制定了新村发展规划,把原来的商贸中心街加宽,原来的旧平房改为楼房,沿路修了200多个门店,两村村民争先来购买门市房,并纷纷制定计划,决心三五年全社区把收入拉平。

推进民主,选出了带领农村发展的好班子

村庄合并前,有的村党员干部后继乏人,只能矬子里选将军,村班子整体素质不高;有的村支部书记带动能力较强,但所在村小,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合并后的社区严格按照组织程序产生村干部,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选举产生,干部群众普遍满意。特别是社区村委会选举,无论是选举数量、农民参与程度,还是选举效果,都取得了空前成功。村庄合并拓宽了选拔村干部的范围和视野,一批政治素质高、驾驭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同志被选入新班子,并且在新班子中都充实了女干部。设立党总支的社区,党支部都建在了产业上,充分发挥原村支部书记作用,农村干部队伍得到优化。调研中看到,新上任的村干部,觉得自己管的人口多了、面积大了,责任也大了,都在谋划为新社区办几件大事、实事,呈现出争先恐后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

新社区班子决策讲民主,办事重民意,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禹城市任万社区由5个村合并而成,新社区班子依托城中村改造的优势,对粮田区、市场区、居住区、蔬菜区、畜牧区等进行统筹规划,并集中建设新型居住区,研究制定了蔬菜、畜牧、物流、劳务输出等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禹城市房寺镇朱任冯社区为被合并的任庄村清理水渠1000余米,购买电力抽水设备6套,解决了该村灌溉难的问题。齐河县东宋村班子凝聚力较强,靠土地资源开发,村民住进了楼房,并且每人每年分红1万元,与村班子较弱的北郭村合并后,正积极筹划对北郭村进行开发,让群众得到实惠。

开动脑筋,积极探索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过去封闭、保守、各自为战的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造成经济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无法应对市场冲击,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致使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缓慢。实行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搭建了整合各类资源、促进农村发展的平台,为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规模效益的提高。禹城市市中街道办事处夏季社区由9个村合并而成,新社区下设蔬菜、畜牧、民营、物流、劳务5个产业党支部,社区总人口达2587人,耕地面积4800亩,其中蔬菜面积3190亩,有蔬菜大棚1100多个,实现了合大培强的目标。齐河县潘店镇南连五社区是由5个种植大蒜的专业村合并而成,以前各自为战,种植效益提高较慢。合并后计划建设大蒜储存仓库,注册商标,创建绿色品牌,既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的问题,又形成生产的区域优势和规模优势,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大胆探索,找到了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紧缺问题的好法子

当前,土地问题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一方面村庄搬迁、合并,可以将旧的宅基地复垦,既增加了耕地面积,还可置换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另一方面,居民向中心村镇集中,平房向楼房转变,可以逐步减少宅基地占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禹城市已完成38个城中村、150多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腾出工业用地近5000亩。齐河县安头乡冢子张社区进行了整体迁建,新建社区占用土地仅有原村的三分之一,可以腾出大量的土地进行复垦;南北社区通过整体迁建,新社区统一建楼房,合并的7个村庄可增加土地复垦面积3600多亩。不仅为今后农业项目建设提供了用地支撑,为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条件,而且还为城市建设盘活了用地指标。初步测算,通过村庄合并工作的推进,两县市每年可以置换上万亩土地。

勇于实践,初步搭建起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台子

村庄合并前,因为村子多、人口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不利于统一规划,难于集中财力办大事。通过村庄合并,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搭建了一个广阔实用的平台,促进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村庄合并后,新建社区人口规模成几倍增加,从而减少了各项农村公用基础设施的重复投资建设,提高了农村公用基础设施使用的规模效率,保证了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生产科技、商贸流通等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到农村社区后的有效利用、成本降低和长期运转。伴随着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些新建社区功能逐步完善,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对接,让村民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禹城市姚张社区已建成农事村办工作室、幼儿园、学校、生资超市、卫生室、计生服务室等服务设施,警务室、综合办公室、浴室、活动广场等其他服务设施正加紧施工修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逐步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了农村社区化、农民组织化、农业集约化进程。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的认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担心变成了放心。看到基层干部群众由原来的观望变为积极响应,从内心感到高兴。我们也到信访部门询问过,他们说去年以来信访量呈上升趋势,但是还没有一起因村庄合并引起的群体上访事件。

这项农村的重大变革之所以能够稳妥推进,与两县市扎实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他们把统一思想摆到了首位,通过广泛的思想发动和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上级的意图同基层干部群众取得了共识,得到了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其次,以民为本、精心策划是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他们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县乡干部按照工作方案精心操作,每个环节都做到严细认真,乡镇干部在工作方法上还有不少创新,使基层群众看到党委、政府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真实目的,因而也就自觉地拥护了这项决策。第三,主要领导决心大、亲自抓是顺利开展的关键,两县市都把这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去年以来,书记、县长都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主持制定工作方案,亲自抓点,县市分管的副书记专下来抓。

目前,两县市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正健康地向前推进。□市委、市政府特邀咨询 魏学平

禹城村庄合并和社区建设扎实推进

发布时间: 2009-09-15

来源: 德州新闻网--德州日报

9月7日,禹城市市中街道办事处夏季社区,塔吊林立,大型运料车来来往往,8栋可安置102户的居民住宅楼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33岁的社区居民魏建民说: “这是帮扶工作组帮助俺们设计的新楼房,不久以后俺就能搬进去了。”

夏季社区由夏季村、大魏、小魏等9个村庄合并而成,作为该市首批30个示范社区之一,被纳入市委办、总工会、建设局3个市直部门的帮扶计划。社区帮扶干部、禹城建设局副局长高锐介绍,他们通过调查走访,征询群众意见,由专业人员设计的社区总体规划在上个月底已全部完成,工程分三期进行,除建设面积达8.2万平方米的51栋社区居民楼外,还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统一安排农机具停放、杂物储存区域,现已有80多户群众交款订房。

为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禹城市本着“规范运作、确保实效,以点带面、培植亮点,部门扶持、支持三农”的原则,选出首批30个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经济发展特色明显的示范社区,安排61个市直部门进行结对帮扶。他们统一 “六室一园一校一超市”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引导帮扶单位按照 “缺什么、建什么”的要求,健全完善服务设施,同时做好居民住宅整合、社区绿化、环境整治、科技服务等工作。

该市加强督导考核,把帮扶示范社区建设纳入部门考核内容,推动社区帮扶工作顺利开展。要求市直各帮扶单位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对所帮扶社区至少投资5万元以上;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对工作无进展或进展不大的部门进行重点调度;每两个月选取2至3个进度快、形象好、成效明显的社区,召开现场会在全市推广;年底,由该市村庄合并社区建设办公室组织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帮扶单位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市直部门考核总成绩。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帮扶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成效不大、群众不满意的帮扶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社区帮扶工作组还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建立产业协会、协调引进项目等方式,挖掘社区造血潜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社区居民增收。该市莒镇乡杨集社区在禹城市委宣传部帮扶工作组的帮助下,依托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筹集资金75万元,发展木材加工业,建起3个木片加工厂,年产值超过500万元。

(崔珠峰 王强 高波)

近日,上虞市供销社在梁湖镇南穴村开展“星期六机关党员春耕备耕义工”活动。这次活动依托南穴村综合服务社平台,围绕“春耕备耕优质服务”这一主题,由市社机关、百官供销社和农资公司50多名党员组成农技知识讲座服务组、庄稼医生咨询服务组、农机具修理服务组、送货下乡服务组和环境卫生服务组等五个组,有序开展为农服务系列活动,帮助农民春耕备耕,指导促进农业生产。

活动吸引了南穴村当地和周边乡村农民600余人前来参加,共分发农技资料5000余份,赠送各种农业科技书籍150余本,赠送新肥药样品300多包。通过组织机关党员开展春备耕生产支农服务活动,既体现了供销系统服务“三农”的传统,又拉近了系统党员与广大农户的距离,为机关党员干部争做“五型”干部,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搭建了重要平台。

第三篇:统筹城乡客运资源

统筹城乡客运资源,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

道路客运协调发展是根据城乡旅客运输发展的客观要求,为适应社会经济一体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改革现有的道路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市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利用科学的运作方式,使道路客运相互融合,综合利用各种客运资源,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以达到客运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地协调发展,为旅客出行提供更优质的运输服务。

一、我县城乡道路客运发展现状

1、城乡道路基本情况。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带来城乡道路旅客运输市场迅猛发展;道路客运生产力快速增长,使城乡道路客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止目前,全县拥有营运车辆4056辆,在营运车辆中客运班车135辆,4110个座位,其中:高级客车39辆,占29%;中级客车51辆,占38%;公交车19辆,755个座位;出租车138辆,690个座位;载货汽车3764辆,13102.3吨,其中:重型货车505辆,占13.4%;专用载货汽车230辆,占6.1%。全县已开通客运班线166条,营运里程达16526公里,日发班次287个,乡镇和行政村通班车率达100%。各类维修业户已发展到55户,其中:一类1户,二类4户,三类50户;运输服务业户5户。全年完成客运量259.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761.1万人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7%和10.7%;完成货运量192.3万吨,货运周转量13925.5万吨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47.7%和25.8%;全县道路运输产值达0.95亿元,增长11%。每年旅客运输业都能圆满地完成春运和旅游黄金周的运输任务,较好的满足了人民群众乘车出行的需求。

2、道路客运运力增强,运力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客运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城区的出租车由最初的面的型,现已形成了以桑塔纳为主要车型,辅之羚羊、奇瑞、等车型,极大地提升了我县出租车品位。班线运输车辆完全按照部、省要求,跨省、跨市运营车辆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我县农村客运车辆档次由原来的普客逐步更新更型为安全、节能、经济、环保型车辆,形成了高、中、普多层次运力结构,提高了农村客运的竞争力。

3、客运站场建设情况。农村公路是统筹城乡客运的重要载体,农村客运场站是发展农村客运的重要平台。目前全县有二级以上客运站1个,四级客运站1个,已建成候车站点65个。形成了以县客运站为中心,乡镇客运配套,乡村候车站为补充的农村客运站点网络体系,使农村客运场站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道路客运三者之间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二、我县城乡道路客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道路旅客运输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道路客运公司经营和管理不到位。交通部10号令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道路客运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禁止挂靠经营”。我县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大部分车辆采取挂靠的方式加入客运公司,从车辆手续上看,都是各客运公司的名称,而客运公司对这些挂靠车辆既没有财产所有权,也没有使用权,造成企业难以形成规模,市场竞争力相应减弱,经济效益有限。

国家禁止客车挂靠经营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安全防范机制,加强客运安全管理,实现客运经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挂靠经营的少数车主经营行为不够规范,服务质量下降,群众反映和投诉后,客运公司对车主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结果还是由运输管理部门直接管理车主。

2、客运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目前,我县的客运站尤其是农村客运站的停靠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一是乡镇建设客运站的积极性不高,资金难以筹措;二是位臵偏僻,不能形成人员集散地,三是经营效益不高,有些乡镇的客运站型同摆设。四是部分乡镇至今尚无汽车客运站点,大部分是路边停靠点。场站建设滞后与城市化建设不协调、也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3、班线客车、公交车、出租车的经营矛盾突出。一是班线客运特别是农村客运班线目前还没有达到公交模式经营的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为增加乘客换乘次数、严重阻碍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二是出租汽车与班线车争客源。出租汽车经营的局限性,导致行业竞争激烈,服务质量、收入相对不高,造成部分出租车受利益驱动,暗地里跑固定班线客运,从而与班线客运之间形成相互竞争,矛盾日益加剧。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班线客运与公交客运这两种运输组织形式早已开始相互渗透,城市公交车辆不断向农村延伸,造成经营者之间利益分割不均,以至出现抢客、争客甚至相互争执,严重扰乱了道路运输秩序。

三、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的建议

1、道路客运要走“公车公营”的公司化集约化经营的模式。实践证明,承包、租赁、挂靠等模式是不成功的。客运的第一要素是安全。第二要素是服务质量水平。单纯靠行政管理去追求服务质量是远远做不到的。只有公司化,才能规模化,才能集约化。安全和服务质量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保障。

2、出租车汽车的经营权终身制问题必须解决。出租汽车经营权是国家资源,现在普遍存在出租车私下转让、炒作,严重危害了国家的利益,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科学编制道路客运规划,统筹城乡客运网络。要进一步整合市场现有资源,政府牵头,通过收购或参股的形式,进行相对集中,积极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花大力气管理好出租车经营秩序并解决好深层次的矛盾。努力做到几种客运方式的高效接驳,乘客享受“零距离换乘”的便捷。

4、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完善的客运站场和健全通畅的道路网络是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是一个公益性行业,满足着最广大收入层次低老百姓的出行需要。使利润空间低的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有长期生存和有效发展的机会。对因建设停车场、调度中心、换乘枢纽、乡镇客运站场等公共交通设施所需用地,政府应当优先安排、无偿划拨。对发展公交和农村客运所承诺的优惠政策,应当切实落实到位。

5、以服务质量招投标为手段,加快站场建设。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多、快、好、省地推进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加快小城乡客运换乘站建设,稳步解决我县客、货运输站场基础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认真开展客运线路清理,严格并按照《道条》和省局的工作要求,遵循“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行以服务质量招投标为主要内容的客运线路许可办法,打破客运线路经营“终身制”,实现客运市场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积极实施运输市场多种准入模式,按照“符合市场机制、结合线路实际、便于行业管理、利于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原则,探索推行主干线、冷热线搭配的客运线路经营权招投标制度。

随着我县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界限越来越模糊,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无论是从质还是量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现有的道路客运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城乡居民的出行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

根据旅客运输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城间客运、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城市周边农村的各种客运整体协调发展,实现统一、有序、高效的客运系统模式,最终达到方便旅客出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城乡客运协调发展进程;道路旅客运输与城市公交统一管理、衔接有序、资源共享的一种客运组织模式。

四、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的思考

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坚持统一规划、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化解矛盾,减少阻力,顺利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

1、统筹规划,兼顾城乡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进一步确立“路运并举、协调发展”的思想,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建设原则,公路路网与客运站场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尽快构建一个以公路网络为基础、客运站场为节点、客运线路为通道的一体化城乡客运网络体系,使各种城乡客运方式有效衔接,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渗透融合,以实现客运资源共享和旅客“零距离”换乘。

2、政策扶持,鼓励发展。

扶持农村客运发展,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争取地方各级政府支持,享受有关税费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让客运企业增效益,让农民群众得实惠。引导农村客运经营者采取灵活多样的运输组织形式,以确保农村客运班线“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

3、依法监管,稳定市场

在城乡客运互融渗透和一体化的构建过程中,道路运输管理部们一定要加大城乡客运市场的整顿治理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公交车随意越限运营、出租车跑班线和超范围运营、县乡客车在城区随意游走上下旅客、三轮车、残疾人代步车非法载客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以确保客运市场稳定和发展,为城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创造良好环境

第四篇: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喻新安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中通盘筹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河南一些地方先行先试,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推动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显著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初步探索出一条在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地区加快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社会变革

新型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一般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而形成的人口聚居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可能性。

进一步解放农业农村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河南农业机械化、组织化、规模化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高,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现已达到71.8%,农业生产方式进入到了以机械化为主的新时代。全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2011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13000多个,龙头企业6000多家。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或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多种经营。农村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规模养殖户大批涌现。所有这些都表明,河南农业农村生产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内在地要求突破现有生产关系的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激发农业农

村发展的活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就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变化而对农村生产关系作出的重大调整。

农村人口大省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河南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仅为40.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有效激活农村社会发展要素,使6000多万农民群众到2020年与全省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这是河南推进现代化面临的重大课题。传统城镇体系只包括大、中城市和县、镇四个层级,而把人口众多的农村排除在外,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河南省九次党代会提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的新思路,并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实现了对传统城镇模式的重大创新。新型农村社区位居城镇体系的末端,第一次把城镇规划、城市文明及社会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让农民直接感受现代生产生活方式。

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迄今为止,河南仍有6000万人口生活在农村,人力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把千百万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序地进入二三产业,可以释放出发展生产、创造财富的巨大潜能。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是把千百万农村人口从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束缚下解放出来的过程,是引导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另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的是让农民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客观上要求改变以原始自然村落为基本单元的做法,把城镇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考虑。

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战略基点。从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要有一个能使农村与城镇相对接的结合点。河南有4.7万多个行政

村、18万个自然村,采用向自然村落“撒胡椒面”的办法,即使每年投入更多的钱,也很难取得明显成效。现在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单村整治效果不明显。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既能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还能提高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生活方式的形成,先前那种以血缘宗亲为纽带的村落社会将逐渐消解,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法制健全、进步向上的社区生活环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构建不同于传统行政村的新的社会管理体系。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经验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突破了过去单纯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单向的支农强农模式,探索出第三条城镇化道路,即农村的就地城镇化,使农民不必进城,而是通过进厂、进社区来享受城市文明。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变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河南省委省政府敏锐地发现了农村干部群众这一创造的意义所在,及时加以总结、提炼和指导,各市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坚持“不从农民手中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近年来有些地方在“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口号下,在农民的土地上打主意,从农村挖取城镇建设用地,让农民以自己的财产权益去换取基本公共服务。这种做法损坏了农民群众利益,是不可取的。河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恪守“不从农民手中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的理念。坚持群众自愿原则,积极引导,不强迫命令,不强制拆迁,不让群众吃亏,着力破解建设中的规划、土地和资金等难题。特别是在承包地和宅基地问题上,注重保障农民权益,把整合节约出来土地的增值主要用到农民身上,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兴建“百年农村社区”。河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本着“一代人建房、几代人居住”的原则,规划设计一步到位,结构上注重合理,外观上注重艺术,配套设施上注重完善,理念超前,布局科学,设计新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既经济又节省土地,与农民过去旧宅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些群众说:“以前是一辈子盖三次房,现在是盖一次房住三代人”。这些全新的建设理念,在农村发展史上无疑是一场革命,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农村的集中体现。

坚持“三个尽量靠近”,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三个尽量靠近”,就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尽量靠近城市,尽量靠近中心城镇,尽量靠近产业集聚区。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配套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河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科学规划,尽量将城郊村、镇区周边村、远离产业集聚区的村合并靠拢到城、镇和产业集聚区附近。“三个尽量靠近”,包含了基层干部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体现了发展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满足群众多方面需求的务实精神。坚持用城市思维和办法谋划和解决农村问题。与传统的无规划、无设计、无基础设施、自然分散、建设无序的自然村落相比,新型农村社区内不仅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类基础设施基本齐全,而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网点、金融邮电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可以保证农民现代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新型农村社区不仅追求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且致力于社区公共服务的完善,促使城市文明加速向农村延伸。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用城市思维和办法谋划和解决农村问题的有益探索。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几点启示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保护农民群众权益。河南的探索告诉我们,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

设主体,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做任何越俎代庖的事情。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践中,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致力于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尤其要依法保障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河南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中秉持一个理念,就是对一部分条件具备、群众自愿的传统农村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着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把千百万农民从小块土地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束缚下解放出来。河南的实践启示我们,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创造适合本地情况的统筹模式,赋予统筹城乡发展以新的内涵。

大胆探索,善于创造,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课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质上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实践。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情况千差万别,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一定要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用鲜活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执笔:喻新安 刘道兴 闫德民 任晓莉 李怀玉)

第五篇:特色学校建设--城乡统筹

特色学校建设——农村中学实现城乡教育统筹之路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校

梁光建

[摘要] 按照党中央“314”总体部署,重庆市已成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市政府提出了在2012年基本实现非义务教育协调发展,2020年,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基本实现全市城乡教育和谐发展,建成西部教育高地的目标。这是一项自上而下的对促进教育公平的改革。而重庆教育特殊的“二元结构”状况注定了这是一场教育机制改革的攻坚战。这场战役,对农村中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农村中学只有变被动为主动,走特色学校建设之路,才可能在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突出重围,实现优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城乡教育统筹

均衡发展

农村中学

特色

学校建设

2008年7月24日,教育部与重庆市正式签订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市提出了“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科学发展,实现城乡教育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政策制度、水平提升一体化的城乡教育统筹改革思路。这对于农村学校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福音,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实现这个改革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身处农村的相对薄弱的学校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走特色学校建设道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质的飞跃,迎头赶上现代教育发展的大潮。

一、城乡教育统筹改革的实质是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

所谓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制定政策与调配资源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

会的相对均衡。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有着“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特殊市情。由于长期历史的、管理体制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发展水平偏低,不同群体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突出。要实现统筹城乡教育就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加大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力度,科学处理好教育在规划、布局、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羁绊教育城乡发展失衡的矛盾,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

衡、高效发展。

因此,教育均衡发展实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和全新的教育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教育视野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选择,更是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性指

导思想。

二、特色学校建设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加强学校效能建设,而特色学校建设正是建立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第一,特色学校的教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性是特色学校的本质特征。特色学校就是优质的学校行为过程及活动的良好结果。我们可以认为,特色学校是教育质量优质、办学特色成功,能够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兄弟学校和社会认可的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本质就是创优,即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创设有学校独特性的教育文化环境和氛围,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出学校教育的育人

功能。

第二,特色学校的独特资源可以较好地满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独特性,是特色学校的核心特征,它是经过特色学校长期自觉努力建设所形成的独特的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特色学校所提供的优质教育不仅表现在教学质量、教育效果上的“优”,而且还能提供“特”。即多样化的教育来满足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的需要,既关注孩子的差异、为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提供空间,也丰富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

第三,特色学校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有利于增大农村的优质教育资源。农村中学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在于受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及教育总供给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要靠加大国家财政投入来缓解这一矛盾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推进教育均衡必须抓好内涵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事实证明,许多原先基础较差的农村薄弱学校通过创办特色学校而优化了教育资源。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他们通过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发展艺体特色教育,使这个处于重庆最西端的农村普通中学一举成为在重庆市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市级重点中学。因此,创办特色学校可以改变原有的“外援”式学校发展方式,在国家有限的教育投入下增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农村中学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意义

创特色不是名校、重点校的专利。任何学校只要努力都是可能做到的。农村中学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得到社会关注和支持,没有特色显然是难以为继的。通过创建特色教育项目,以点突破,点面结合,走“合格——规范——特色——品牌”的发展之路,农村中学是完全可以发展优质教育,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

(一)创建特色学校是教育竞争的客观要求

现代教育竞争是现代教育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不是外加的。教育竞争机制包括教育运行机制,教育激励机制,教育自身调节、约束机制等,不能把教育竞争都看着是消极的东西,积极的教育竞争是每个学校前进的内在动力之一,是学校蓬勃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助推器。一所学校缺乏竞争机制,就必然是要走向教育的死胡同的。积极的教育竞争是学校创建特色、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过程,是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优质教育的过程。教育竞争总是为学校创设了一个发展的积极环境,正是在竞争过程中,创特色,展优势,互动发展,共同向更高层次、更新目标迈进。

(二)创建特色学校是农村普通中学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学校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得办出特色。农村普通中学开展学校特色建设是发展优质中学教育的需要,是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发展的动力,有利于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有利于学校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增强学校的竞争力。过去的荣昌安富中学,经过多次与其他更加薄弱中学的合并,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办学成果和社会声誉等方面,和市内重点中学相比,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就是与同一个县的重点中学相比,无论是天时还是地利,也有很大的距离,甚至于在办学成果上一度落后于县内其他几所普通高完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学校决策者根据自身的特殊性,提出了“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的超常规发展思路,挖掘传统优势项目,开展柔道、摔跤及陶艺等艺体特色项目建设,以学校的特色优势资源作为突破口,既满足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也推动了其他方面工作的发展,学校也“创重”成功,获得了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势头逐年好转。如今,学校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定不移地继续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又发展了美术、舞蹈、跆拳道、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艺体项目,由点到面,使更多的学生能融入到学校的特色教育中,满足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宏毅”传统文化也在这些艺体项目的发展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学校真正走上了内涵式的特色学校发展道路。

(三)创建特色学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发展”的要求

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学校教育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统一、整齐划一的大一统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下,学校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属物,缺乏办学自主权,出现了“千校一貌”的局面,学校特色、教师特长被磨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被忽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被桎梏。只有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生产线”出来的“标准件”,创建学校特色,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发展”。荣昌安富中学从1991年建立柔道、摔跤队伍以来,培养了两名世界冠军,4名全国冠军。多次在重庆市运动会,青少年柔道、摔跤比赛中获取冠军。从2000年到2007年,柔道、摔跤队有39名学生考取上海体院、武汉体院的本科专业,为学生的多样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获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四、农村中学特色建设的几个原则

城乡教育差距的形成很大原因是农村学校在发展中存在长久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和薄弱之处。对这些问题,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它,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存在的主要障碍,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化薄弱为特色,以此为突破口找到薄弱学校开展特色建设的道路。在特色学校建设的道路

上有几个原则要遵守。

(一)可行性原则

纵观许多特色学校,往往都是从优势项目开始的。优势项目体现出来的先进性、独特性、优质性,能够逐渐向学校工作各个方面持续扩散,继而不断深化,不断发展,进而上升到理论层次和文化层次。因此,学校校长要通过分析研究,弄清哪些是自己的优势项目。是办学理念,还是办学模式?是学校文化,还是学校课程?只有从优势项目入手,才可能较快地走上特色学校建设发展之路,并且由点到面,不断取

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二)继承性原则

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特色学校的建设,必须基于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重视学校的文化积累,回到学校的历史文化中重新发现、解读和建构学校思想和文化资源,并由此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持久追求办学独特性和优质性的过程。那些成就显著的特色学校,往往是许多任校长有继承性地持续打造的结果。那些换一任校长就更换几个特色项目以显示不断创新的学校,往往创建不成特色学校。特色需要

固化,需要稳定。

在对学校办学历史的追溯与反思过程中,荣昌安富中学结合自身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找准了学校积累、发展和创新的起点——传统的柔道、摔跤项目,并且在这个项目上重塑了学校的“宏毅”传统精神,使其得到了发扬。即使是换了新的领导班子,学校也高举“宏毅”旗帜,在特色学校的建设道

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三)创新性原则

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创新活动实现的,创新既意味着对原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改革与突破,也意味着对新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探索,是做学校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或其他学校没有做过的事。因此学校特色的创建既可以是对学校传统优势的发扬,同样也可以以学校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化弱势为优势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绝不是单靠项目、活动、形式、特点等来体现的,而是靠文化来支撑的,是一种长期的内在的深层校园文化的积淀。这种文化是先进的文化,不是一般的文化。不论外在表现有多少种和多么的不同,最终结果是必然要生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非常适宜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显著的育人效益。这个历程往往时间很长,得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打造才有可能生成出来。真正意义上的特色是不可复制的。正因为不可复制,它才是独特的、创新的。特色学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积累。因此,农村中学在这一轮城乡教育统筹改革中既要善于抓住机遇,主动出击,走发展学校特色的道路;也要有足够的耐心,挖掘自身的传统,不断积累、深化,就一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实现优质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发展的统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http:// 2.《瞩目30年:重庆教育的成就与经验》彭智勇《今日教育》

2008年11月总第216期

3.《创新教学管理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尹霞等 《科学咨

询》2008年第14期

4.《树立科学的教育公平观》陶西平《中国教育学刊》2007.10 5.《主体自觉 教育求真》钟代文《今日教育》2008.9 6.《普通中学实施特色教育的研究》蔡晓燕http://jkgh.e21.edu.cn/e21web/content.php?acticle_id=1503

下载为进一步统筹城乡资源社区建设资料(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进一步统筹城乡资源社区建设资料(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发展战略,把城乡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采取有力措施,整......

    汉滨区统筹城乡发展集镇社区建设规划(最终定稿)

    汉滨区统筹城乡发展集镇社区建设规划 (2011-2020年)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新建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七堰社区总体规划容纳800余户,4000-6000人,规划总投资约1.6亿元。社区建设实行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I期(A、B区)规划建房88户,重点安排七堰、新......

    关于农村咸阳市城乡统筹建设

    关于农村咸阳市城乡统筹建设 【摘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后,咸阳市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

    山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协调推动城乡现代化进程 (一)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结合现代城镇体系构建,实行城乡能源、交通、通信、水利、流通、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统一......

    统筹要素资源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统筹要素资源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城乡一体化专题资料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

    城乡统筹为我们增力

    城乡统筹为我们增力城乡统筹”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

    浅谈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

    一、整合社区资源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工作思路,紧紧结 合社区建设实际, 坚持把与驻镇单位的共驻共建作为创建和谐社区的点睛之笔来 抓,不断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