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现实,谈和谐社会原因意义
结合现实,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及意义
【摘 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已成为当代我国的重任之一。无论是从自身很长远发展角度,还是国际竞争关系来讲,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都是很重大的,这关系着中华民族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然而怎样去构建社会主意和谐社会,这还要靠我们当代人民一步步去探索。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与自然,构建,利益。
【正 文】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所谓和谐社会,从字面上简单地说,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第一,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第三,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第四,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第五,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
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具体表现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的进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物质力量,可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社会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广泛的世界意义。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努力使当代人类1/5以上的人口进入和谐状态,这无疑具有世界意义。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将对当代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作出新贡献。
针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七大措施”,但是除了上述所说的七大措施之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创造出更能保护环境的器材,促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减少,实行生态上的和谐。
2.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点我认为要加强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缩小区域间、行业间、城镇与农村间的收入差距。使社会矛盾得以和谐。
3.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在我看来,特别要注重于城市基层管理人员,譬如城管执法人员的管理,缓解城管执法人员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矛盾,得以社会和谐。
4.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建立这一种体系,给人民增强安全感,使得人民内部矛盾减少,促使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
5.进一步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对于此机制的设立,我的构想是从村委会、居委会入手,解决人民生活中的矛盾,或者举办一些活动,增进邻居间的认识与了解。
6.立足于检察职能,结合地方实际,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
除此之外,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掌握过硬本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培养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保护资源环境,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我们坚信一定能实现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百度《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2] 点亮网《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南方网《什么是和谐社会》
http:///nflr/llzhuanti/hexie/zl/200705230149.htm
[4]《和谐社会论》上海社会科学院 熊月之 主编时事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贾华强 马志刚 方栓喜/编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年4月第1版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余信红 薛安泰 张春华 刘洪鑫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7]《价值差异与社会和谐》孙伟平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第1版
第二篇:历史与现实如何有机结合
模块七
浅谈历史与现实在历史教学中的结合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总的来说,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历史经验变为现实财富。
但是历史不是过去,而是鲜活的现在;历史也不是分数,而是让学生体味人生。因此,我们教师要把历史与现实交汇,创造出富有生气的中学历史新课堂,提高历史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真正有收获。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呢?
1、历史教材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电影电视、图片动画、民情风俗,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应抓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把这些活生生的材料应用到课堂上。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历史是“活生生”的,是“有血有肉”的。
2、历史教学方式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历史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致来参与课堂活动,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片、录像、电影、多媒体等),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才能获得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能真正得到陶冶,才能真正去体验历史。初中学生一般都渴望获得认可与欣赏,喜欢表现自我,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在课堂上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
3、历史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当前,中日关系紧张异常,钓鱼岛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比如,我国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知道钓鱼岛历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为什么它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有证据吗?难道中国倚强凌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授古代史知识时,就应该讲清楚这个内容。根据国际通行准则,判断和证明一个国家对一片领土是否拥有主权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即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历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历史是现实的过去,而现实则历史的延续。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具有的不可逆性,它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然而,历史又是过去与现在永不休止的对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科学地预见未来。在历史教学中,把握时代的脉博,抓住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活跃历史课堂,激发学生探究历史,优化历史教学的一种正确选择。
第三篇: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现实中的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现象,我们组成员总结有以下:
1)国家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三大不平衡,其一,是东西方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好似三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犹如两个不同的天地,不同的国度;其三,城市内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发达的外表与掩盖在外表内的近似农村的所谓“城中村”。
2)企业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两大不平衡,其一,是国有垄断性企业尤其是资源垄断性企业的发展较快,其他企业的发展较慢;其二,是有官商背景的企业与普通的、无官商背景的企业的发展不平衡。
3)职工收入不和谐:
企业职工的收入大概可分成三个层次:国有垄断性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享有一定独占性的民营企业职工、其他民营企业职工。
4)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民用、实用技术的发展不和谐:
5)信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与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不和谐:
6)学校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对技术的需求不和谐:
7)假学者(学术浮躁、腐败的所谓学者)与真学者(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的社会总收益不和谐:
8)环境破坏之严重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和谐
针对以上不和谐现象,有专家分析其原因:造成当前中国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穷人问题,而在于严重的社会不公,这种不公并不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而是体制性的,现有的体制框架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力保障基本的社会公正,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就是依靠不公而赖以运转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不公基础之上的秩序,一小部分人被赋予了无限的特权,对绝大部分人的权利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夺,对社会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瓜分和掳掠。一个体制一旦保障不了正常的社会公正,天怒人怨,民气消沉,无论口号有多么动人,理论怎样的天花乱坠,控制如何的密不透风,也就差不多山穷水尽了。和谐首先是个体制问题,有了一个能保障全体人说话权利的体制,一个可以救济社会缺陷的体制,社会才有可能和谐。
虽然不能说以上说法完全正确,但也不无道理,希望政府能完善政冶体制,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表述,就是指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的客观需要。当前,尽管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天下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还很多。“多极世界”与“单极世界”的矛盾和斗争仍然激烈,冷战思维仍在继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的危害上升。所有这些,都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局势产生了干扰和冲击。特别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新形势下又有新的表现。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聚精会神进行现
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任何政党执政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执政的社会基础是牢固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同时出现了私营企业主、社会中介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我们党执政必须依靠的力量。要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协调好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各种矛盾得到解决,就能逐步构筑公平、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不断扩大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社会的团结。只有公平与和谐,才能更好地团结。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重大意义,为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现实中的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现象,我们组成员总结有以下:
1)国家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三大不平衡,其一,是东西方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好似三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犹如两个不同的天地,不同的国度;其三,城市内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发达的外表与掩盖在外表内的近似农村的所谓“城中村”。
2)企业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两大不平衡,其一,是国有垄断性企业尤其是资源垄断性企业的发展较快,其他企业的发展较慢;其二,是有官商背景的企业与普通的、无官商背景的企业的发展不平衡。
3)职工收入不和谐:
企业职工的收入大概可分成三个层次:国有垄断性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享有一定独占性的民营企业职工、其他民营企业职工。
4)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民用、实用技术的发展不和谐:
5)信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与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不和谐:
6)学校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对技术的需求不和谐:
7)假学者(学术浮躁、腐败的所谓学者)与真学者(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的社会总收益不和谐:
8)环境破坏之严重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和谐
针对以上不和谐现象,有专家分析其原因:造成当前中国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穷人问题,而在于严重的社会不公,这种不公并不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而是体制性的,现有的体制框架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力保障基本的社会公正,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就是依靠不公而赖以运转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不公基础之上的秩序,一小部分人被赋予了无限的特权,对绝大部分人的权利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夺,对社会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瓜分和掳掠。一个体制一旦保障不了正常的社会公正,天怒人怨,民气消沉,无论口号有多么动人,理论怎样的天花乱坠,控制如何的密不透风,也就差不多山穷水尽了。和谐首先是个体制问题,有了一个能保障全体人说话权利的体制,一个可以救济社会缺陷的体制,社会才有可能和谐。
虽然不能说以上说法完全正确,但也不无道理,希望政府能完善政冶体制,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表述,就是指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的客观需要。当前,尽管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天下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还很多。“多极世界”与“单极世界”的矛盾和斗争仍然激烈,冷战思维仍在继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的危害上升。所有这些,都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局势产生了干扰和冲击。特别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新形势下又有新的表现。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聚精会神进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任何政党执政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执政的社会基础是牢固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同时出现了私营企业主、社会中介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我们党执政必须依靠的力量。要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协调好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各种矛盾得到解决,就能逐步构筑公平、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不断扩大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就明确地告
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社会的团结。只有公平与和谐,才能更好地团结。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重大意义,为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
组长:梁欢欢 组员:谢欣晓、施中柱、陈玉珍、莫金菊
模板1:问题解决型
第一段描述问题的背景
第二段说明问题的原因或危害
第三段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
(1)Perhapsnothingismorefarmfulin不良现象或问题存在的范围than不良现象或问题(2)Accordingtothechart//survey , 问题危害一或不良现象表现一(3)Additionally , 问题为害二或不良现象表现二
(4)Itisobviousthathowto 解决问题 isworthourattention
(5)Firstofall , 方法一(6)进一步说明方法一(7)Besides , 方法二(8)Forinstance , 支持方法二的例子(9)Lastbutnotleast , 方法三(10)Onlyinthisway ,canwe解决问题
(11)Ofcourse , thesolutionvaryduetodifferent
situations(12)Therefore , itisnecessaryforustotakeaflexible(灵活的)measureto 解决问题
模板2:对比选择型(对同一问题或事物有正反观点)
第一段:提出正反观点
第二段:对比论证正反观点
第三段:总结观点,提出个人观点
(1)Thereisnocompleteagreementamongpeople
asto问题(2)Somepeoplearguethat观点一(3)However , othersholdthat另一种观点
(4)Somepeoplemaysaythat观点一的理由(5)Theyholdthisopinionbecause深入阐述观点一的理由(6)
However , otherscontendthat观点二的理由(7)Theyinsist that深入阐述观点二的理由
(8)Personally , Iprefertotheformer//latteropinion
【(9)Tostartwith , 我的理由(10)Besides , 我的理由二 】(若时间或理由不够充分,可以省略9和10句)
(11)Mostimportantlyofall , 我的理由三(12)Takingtheaboveintoconsideration , wemayreasonablyconcludethat重申观点
第五篇:谈曹操的管理心理思想及其对现实的实践意义
谈曹操的管理心理思想及其对现实的实践意义
崔怀义
曹操是历史上成功的“管理”者,其历史功绩世人皆知。在曹操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中,管理心理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本文从“唯才是举”、“选将量敌”、“褒亡厚往”、“赏罚分明”等内容上提炼出许多管理心理方面的思想,特别是对“唯才是举”的重新诠释,使这一古老的用人方针,在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具有更为深远的借鉴意义。曹操(公元155 —220 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政治上要求革新,反对保守;重视实践,反对空想。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曹操在其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中“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把古代典籍上关于政治、军事方面的经验与现实管理相结合,摸索总结出了大量政治、军事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其中包含着许多管理心理思想的内容,主要反映在其《曹操集》和《孙子注》两部著作当中
一、“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曹操一贯实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注重从能力方面去考察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提出“举贤勿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即使是“不仁不孝”,但是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都可以大胆起用。他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 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①意思是说,品行高尚的人不一定就有才能,而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就有高尚的品行。曹操举例说:陈平并不是一个纯厚的人,苏秦也并不守信用,然而陈平辅佐汉高祖奠定了西汉的帝业,苏秦救助了弱小的燕国。因此曹操认为:有才能的人即使有某些短处和缺点,又怎能废置他们不用呢? 这段话较好地体现了曹操“唯才是举”、“勿拘品行”的主要精神。公元196 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后,决心刷新政治,曾给献帝上了一份表章,提出十四条改革建议。他在前言中强调了要富国强兵,必须推行“用贤任能”②的政策,体现了他注重从能力这个角度考虑人才选拔的思想,直接激励了将士谋臣们的能力发展。此外,曹操还继承了先
秦韩非子“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③的用人思想,“拨于禁、乐进于行列之间,取张辽于亡虏之内”④ ,且上表汉献帝,均封三人为将军。这对当时“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是一个有力的冲击,同时使将士们都认识到,凡有某方面的能力者,都可受到重用。既满足了将士们的个性心理需要,又考虑到了这种作法在社会上的影响,从而获得了部下的信任和忠诚,因此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文武人才,并吸引了不少敌人营垒里的名将谋士弃主来投。这说明“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在当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也是曹操势力由小到大,最终取统治权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管理心理学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的总和。”⑤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组织发挥较大的群体效能,就必须重视个体的能力。曹操在东汉末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然而,从表层现象看,曹操“唯才是举”、“勿拘品行”的用人方针,与我国现代领导干部选拔提倡“德才兼备”的指导思想是相矛盾的。但是我们如果从更深层的原因来分析,会发现曹操的这种观点有他更为广泛的、深远的社会意义:
第一,曹操是在封建社会到处充满“任人唯亲”用人思想的环境中提出这一理论的,用历史的眼光来看, “唯才是举”在当时具有非常进步的社会意义。确实为曹操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功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第二, “勿拘品行”是有条件的。曹操的本意是指人的品行方面的“偏短”可以忽视,这些“偏短”并不会影响一个人的根本品质,而在根本品质上,他对将领提出了“质忠性一,守执节义”
⑥的基本要求。认为在“忠诚”和“大义”等原则问题方面,要禀性专一,坚守节操,这在管理过程中是丝毫不能含糊的。
第三,现代管理心理学中重视领导者素质“德才兼备”的标准,这实质上是我们在理论上设立的目标,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当然是努力朝这一目标前进,而要完全满足这一目标的要求,则有相当的难度。
由此看来,曹操“唯才是举”、“勿拘品行”的用人方针,不仅与我们现代管理心理学中领导素质“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不矛盾,而且还能够对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社会环境中的用人路线提供积极的、务实的理论参考,并产生更深远的意义。
二、“选将量敌”的用人艺术
“选将量敌”是曹操管理心理思想中比较典型的一个特征,即在掌握将领心理品质的基础上,根据敌人不同之特点,选派不同的将领以制敌。曹操在其《曹操集》和《孙子注》中多次提到关于将领心理品质的要求。认为一个称职的将领,必须具备这样一些心理条件,他说: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率督,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 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⑦就是说一个称职的将领,必须武艺高强,谋划周密,品质忠诚,禀性专一,坚守节操和大义。要临阵督战,奋勇破敌,亲自擂鼓而不知疲倦。率部出征,则能安抚将士。执行命令,从不违犯,遇敌应当机立断,从不疏忽大意。曹操认为,如果一个将领能够具备了这些心理品质,不但能战胜强敌,还能为部下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激发军队的士气。“将贤则国安也”。⑧是曹操对将领心理品质的高度评价。
另一方面,作为将领还必须注意矫正自己一些不良的干扰作战的心理因素。曹操在《孙子注》中指出:大将怒而不厌服,忿而赴敌,不量轻重,则必崩坏。⑨
意思是说,将领在情绪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带着心中怨怒出战,又不知自己能力的大小,在这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干扰下,最后必然会导致失败。
公元215 年,大将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领兵七千击退了东吴孙权的十万来犯之众,保住了合肥。这一仗的胜利也和曹操了解将领心理品质而“选将量敌”的用人艺术是分不开的。守城将领张辽和李典是善于进攻的猛将,而乐进则比较持重。于是曹操下了这样一道密教:“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⑩终于大败孙权。后来东晋历史学家孙盛评论道:“合肥守御,弱而无援。如果专任勇,必然好战,导致失败;如果专任怯,必然生惧而难保。曹操勇怯互用,实在妙极了。”•这是曹操根据将领不同个性差异和才能特点等心理品质,去击败敌人的一个实例,也是曹操“选将量敌”思想在实战中成功运用的一个典范。
三、“褒亡厚往”的激励手段
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是“通过一定的刺激促使某种思想、愿望和行为产生的心理过
程”•。激励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管理心理学中最核心的内容,群体的士气就是通过激励手段来实现的。曹操在其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总结出了这个道理,并实施到他的管理活动当中去。他说:势有不得已也。陷之甚过,则从计也。必殊死战,在亡地无败者。就是说,士兵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拼死战斗,如果陷于危险的绝境,就会听从指挥,绝地反而容易激发士兵的勇气而反败为胜。这里面唯一起作用的是士兵在绝境中产生的强烈的求生欲望,从而激发出高昂的士气。同时, “褒亡厚往”也是激励部属士气的重要因素。曹操曾说过:“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就是说奖励死者是为了鼓励活人,厚赏前人是为了激励后人。曹操用这种方法激励部队的士气,使将士生时能为国家努力作战,奋勇杀敌,也能为自己的不幸牺牲预先感受到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他还让士兵们用 鸡羽毛装饰头盔,他说: 鸡猛气,其斗终无负,期于必死。今人以 为冠,象此也。意思是说, 鸡具有勇猛的气概,直到斗死,从不败退。所以曹操认为:士兵用 羽装饰头盔,就是象征这种战斗精神。这对士兵的战斗情绪确也起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激励和鼓舞,使军队能够保持着旺盛的士气。
激励是一种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因为人的任何一种行为的出现,都是有一定原
因的,这种原因就是人的心理需要。如果领导者掌握和理解了其下属的心理需要,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和激励措施给予心理上的满足,这样就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励下属的工作情绪和活动效率,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尽快实现。曹操在其一生的实践过程中,较好地运用了这一原理,是他最终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有效前提。同时,也值得我们现代的领导者们学习和借鉴。
四、“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
曹操“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与现代西方管理心理学提出的“公平理论”不谋而合。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研究分析人的积极性与分配方法的关系时指出:工资、报酬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有较大的影响。•曹操在其《孙子注》中也明确提出:“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公元207 年,曹操消灭了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集团后,为了激励将士继续为统一战争贡献力量,下令封赏功臣。他说:
吾起义兵,诛**,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 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
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意思是说,我(曹操)起义兵平叛十九年来,每战必胜,这并不是个人的功劳,都是与将士谋臣的奋勇作战和出谋划策分不开的。现在天下并没有安定统一,我应当同大家一起去为之努力,而又怎能安心地独自享受这些功劳和荣誉呢? 现在要尽快定功行赏,安抚将士。不难看出,曹操在另一方面,曹操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他“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加强部队的组织纪律性,颁布了《败军抵罪令》。他说: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意思是说,自从我(曹操)派遣将士出征以来,只赏有功的而不惩办有罪的,这是不符合国家大法的。众将带兵出征,打了败仗要按法律治罪,造成损失的要免去官职和封爵。这样,使将士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紧张,强化了将士们的责任感。
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曹操“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具有一定的心理依据,而且贯彻执行过程中十分严格。他在《诸儿令》中曾说道:“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曹操这种“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对于我们现代的管理心理研究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赏罚分明”使人口服心服,就会让下属有较强的进取心,对顺利完成组织目标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东汉末年曹操的管理心理思想是十分丰富且具一定实践意义的,通过挖掘和整理,把其中有用的部分运用到我国的现代化管理工作中来,既可以充实现代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同时,也可对我们现代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