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摘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变革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变化趋势,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为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关键词:
正文:科学技术、理论依据、现实依据、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发行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理论形成上有着一定的依据。
首先,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其次,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最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有关专家认为,根据当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作用机制,可以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的关系用下列公式表示: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上述公式表明,科学技术不仅是现实的直接生产力,而且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科学技术的乘法效应,有力地表达了在生产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在现实中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明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5~10倍,是手工业的50~100倍。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有资料表明,如果以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1,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则为1000。美国微软公司于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14亿美元。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飞轮。为此,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
科学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什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早在2001年7月1日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针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生产力,又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还指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认为,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不仅再次拓展了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之,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之后,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措施让这一理论转化为现实,实现科技的突破与发展,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祗做贡献。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10月,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马克思在自己的诸多著作中多次谈到发展观问题,强调环境、人的活动和人本身发展的一致性,尤其是《资本论》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萌芽。在《资本论》第三卷手稿中,针对“以资源高消费,求生活高消费”的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马克思在理论上首倡资源新型发展模式,“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的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火花引燃了恩格斯的哲学智慧,1876年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恩格斯写下了蕴含着生态危机观和科学发展观萌芽的哲学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里,恩格斯鲜明的提出了新唯物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对科学发展观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辩证法科学定义,强调辩证法就是发展观,而且是最为全面深刻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首次提出:“辩证法,即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反映永恒发展的物质的人类知识是相对的。”
此外,列宁多次阐述这一思想,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还提出了两种发展观的基本分野:一种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一种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论十大关系》
《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具体、完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纲领,一定意义上可称为新民主主义时代的科学发展观;《论十大关系》是突破苏联传统发展模式,探索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起点和思想源头,它包含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萌芽:经济发展中的五大统筹、协调发展问题,政治发展中的四大协调发展问题,民族文化于世界文明的协调发展问题等,可以说这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四)邓小平的“南巡谈话”
“南巡谈话”首先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问题: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针对中国现实中的诸多矛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了为什么发展问题;接下来他用“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中国发展确立了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其次,“南巡谈话”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问题,“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等,这些都孕育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雏形。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十六的政治报告,讲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指导原则时,最重要的一条讲的就是“走新型工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表明科学发展观问题已经成为穿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有理论依据,还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是这些现实依据直接促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世界发展潮流和发达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准确把握。
综观当今世界,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现代化,已成为世界性潮流,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千方百计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谋求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任何国家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发展问题。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人们对发展的认识有一个过程。第一阶段,将发展看作是走向工业化的过程,强调经济增长。第二阶段,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变革的统一。第三阶段,将发展看作是各社会要素的平衡和谐,因而,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第四阶段,将发展看作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其中,有许多成功的做法,体现了发展的共性。如体制转型中重视市场作用;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科技投入,坚持科教立国;推进城市化,降低农业人口;健全社会保障安全网;坚持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等,这些做法和经验,为我们形成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借鉴。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关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在发展问题上,改革开放前,我们走过不少弯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GDP是一个重要指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提出拉开差距,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城市化,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出口导向型经济;在城市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正因为坚持了正确的发展观,制定和贯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多年来,我国GDP平均每年以9.7%的速度增长,人民生活进入初步小康,国力大为增强。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成功经验经过理论升华,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清醒认识。
提出新的科学发展观,针对的是发展不全面、不协调和缺乏可持续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政府职能需进一步转变,农牧民增收缓慢,收入差距和区域差距仍在拉大,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遏制,资源短缺,等等。科学发展观就是通过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反思提出来的。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科学把握其提出理论和现实依据,对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三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现实依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学习参考
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现实依据。
答: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一,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
任务的必然要求。
(具体参见课本P274)
第四篇: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问: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答: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1)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历史前提: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的历史经验总结。
(3)现实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
(4)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
第五篇:结合现实,谈和谐社会原因意义
结合现实,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及意义
【摘 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已成为当代我国的重任之一。无论是从自身很长远发展角度,还是国际竞争关系来讲,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都是很重大的,这关系着中华民族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然而怎样去构建社会主意和谐社会,这还要靠我们当代人民一步步去探索。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与自然,构建,利益。
【正 文】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所谓和谐社会,从字面上简单地说,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第一,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第三,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第四,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第五,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
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具体表现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的进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物质力量,可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社会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广泛的世界意义。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努力使当代人类1/5以上的人口进入和谐状态,这无疑具有世界意义。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将对当代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作出新贡献。
针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七大措施”,但是除了上述所说的七大措施之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创造出更能保护环境的器材,促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减少,实行生态上的和谐。
2.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点我认为要加强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缩小区域间、行业间、城镇与农村间的收入差距。使社会矛盾得以和谐。
3.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在我看来,特别要注重于城市基层管理人员,譬如城管执法人员的管理,缓解城管执法人员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矛盾,得以社会和谐。
4.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建立这一种体系,给人民增强安全感,使得人民内部矛盾减少,促使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
5.进一步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对于此机制的设立,我的构想是从村委会、居委会入手,解决人民生活中的矛盾,或者举办一些活动,增进邻居间的认识与了解。
6.立足于检察职能,结合地方实际,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
除此之外,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掌握过硬本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培养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保护资源环境,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我们坚信一定能实现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百度《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2] 点亮网《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南方网《什么是和谐社会》
http:///nflr/llzhuanti/hexie/zl/200705230149.htm
[4]《和谐社会论》上海社会科学院 熊月之 主编时事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贾华强 马志刚 方栓喜/编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年4月第1版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余信红 薛安泰 张春华 刘洪鑫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7]《价值差异与社会和谐》孙伟平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