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离退休老干部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16:5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离退休老干部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离退休老干部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对离退休老干部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以人为本创新机制

不断提高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对离退休老干部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通化市国家税务局

老干部工作是我们党的整个干部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离退休老干部生活状况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根据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老干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近期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对离退休老干部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离退休老干部的生活状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离退休干部的基本情况和生活现状

通化市国家税务局系统现有离退休干部206人,其中离休干部37人,退休干部169人;离退休干部的平均年龄为71岁,年龄超过80周岁者有12人,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5.8%,年龄在70至79周岁之间者有129人,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62.6%,70周岁以下者65人,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31.6%;离退休干部中享受处级待遇的有28人,享受科级待遇的有128人,享受科级以下待遇的50人;离退休干部居住和生活在本地的有195人,异地安置、返回祖籍或投奔子女去外地的11人;在离退休干部中,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顾的5人,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2.4%,长年有病在身的125人,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60.7%,身体健康的76人,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36.9%。

1、家庭成员组成情况:离退休干部中,有40%的离退休干部夫妻二人单独生活,互敬互爱,共度晚年;有60%的离退休干部与子女、子孙生活在一起,安享天伦之乐。

2、个人收入情况:离退休干部个人收入每月平均在1300元左右,最高者的个人收入达到了1800元,最低者的个人月收入也在1000元以上。

3、家庭收入情况:从调查到的情况看,离退休干部虽然个人收入在当地来说比较高,但家庭的平均收入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10%左右的离退休干部家庭成员只有夫妻两人,且双方都离退休,都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他们的家庭人员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以上,最高者达到1500元;有30%左右的离退休干部家庭成员只有夫妻两人,但只有一个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他们的家庭人员月平均收入在500元以上;有30%左右的离退休干部家庭成员由夫妻两人、子女夫妇和孙子孙女组成,子女也有稳定的家庭收入,他们的家庭人员月平均收入在500元以上;有30%左右的离退休干部家庭成员由夫妻两人、子女夫妇和孙子孙女组成,但子女下岗没有稳定的家庭收入,只靠离退休干部供养,他们的家庭人员月平均收入在500元以下,家庭收入最低的老干部的月人均收入是171元。

4、家庭居住情况:从居住环境看,居住在城市和城镇的离

退休干部90%以上居住的是暖气楼,另外不到10%的离退休干部居住的是平房;居住在乡镇的离退休干部90%以上居住的是平房,只有个别的居住暖气楼。从家庭居住面积看,离退休干部家庭住房面积平均在70平方米左右,居住面积最大的是120平方米,最小的是40平方米。从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看,40%的离退休干部只有夫妻两人,他们的生活空间比较宽阔,60%的离退休干部夫妇与子女、子孙居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空间比较狭窄。

5、离退休干部的身体状况:从调查到的情况看,离退休干部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有5人患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后遗症,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顾;有125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癌症、糖尿病、小脑萎缩、冠心病、高血压、股骨头坏死、脑血管疾病以及肝炎等慢性疾病,需要长年打针、吃药;只有76人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健康地安渡晚年,这部分人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36.9%。

6、医疗费的花销情况及来源: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医疗费的花销是老干部日常支出的重要部分。初步统计,离退休人员的年医疗费花销平均在4000元左右,对于患心脑血管后遗症、癌症、糖尿病以及慢性病等一些重症的病人,他们的年医疗费花销平均在8000元左右,最高者突破了万元大关。

离退休干部的医疗费用来源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离休老干部,他们享受全额报销待遇,个人不负担医疗费用;另一种是退休干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医疗费采取医疗保险的方式

解决,住院花销采取按比例报销的方法,由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分别负担,门诊花销采取个人支付的方式解决。

二、离退休老干部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活负担过重。通过调查了解到,离退休干部的退休费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老伴没有收入的家庭和子女下岗的家庭表现的更为突出。而有60%左右的离退休干部家庭收入来源于离退休干部一人的离退休费收入,这些收入不仅供养着老伴,还要供养着子女、子孙等家庭成员,无形中加重了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负担。

2、生活质量不高。从此次老干部填写的调查表中就可以看出虽然国税系统离退休老干部的个人收入月平均额均在1000元以上,老干部的平均生活水平在500元左右,但这500元能够真正用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花销却不高,多数用于维护身体健康方面的花销。

3、医疗费用负担过重。这一点在退休干部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按医疗保险制度的规定,通过参加医疗保险,退休干部每年划入个人账户的医疗费用平均在400至500元左右,而多数退休干部患的是慢性疾病,每个月都需要吃药,用这500多元钱买药用不上一个季度就花光了,有的一个月就花光了,只能用工资来负担医疗费了。

4、养老方式单一。通过调查了解到,随着离退休干部年龄的增高,他们生活的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他人照料的要求也就加

强。而目前离退休干部的养老方式还比较单一,主要是家庭养老方式,这种方式对于生活能自理,且与子女一起生活的离退休干部来讲,他们快乐的生活。这种方式对于生活不能自理,且没有子女,只有老伴两人相依为命的离退休干部来讲,存在着生活困难。

三、离退休干部生活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离退休干部的离退费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部分离退休干部与子女一起生活,子女下岗无固定的工资收入,由于家庭成员较多,除离退休老干部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外,其他家庭成员均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离退休干部的离退费。

2、离退休干部的身体健康状况带来的影响。离退休干部年龄逐年增大,身体健康状况每年愈下,部分离退休干部常年有病,需要经常的打针、吃药,离退休干部用于维持身体健康方面的医疗花销逐年增大,负担过重。

3、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健全。国家虽然出台了比较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地方财力所限并没有完全执行,这就造成现在虽然已经实行医疗保险制度,但与之相配套的公务员医疗保险补助制度还没有实行。而退休老干部的医疗费用花销在医疗保险报销后余下金额只能是个人负担,单位没有相关制度为其补助。由于医疗保险中心对各种药品使有的限制及医疗机构药价过高,离退休老干部为了少花钱只能到非医疗保险中心所指

定的医疗部门去买药看病,而这样的医疗花销医疗保险中心是不予以报销的,老干部只能自己全部负担。因此退休老干部很少能享受到医疗保险带来的真正实惠。

4、社会养老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来说,离退休干部主要采取家庭养老方式,缺少社会养老方式,尤其是只有夫妻两人无子女的老干部,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理能力的下降,他们迫切需要社会的救助。

四、寻求解决离退休干部生活问题的方法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管理理念。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和国家的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各级国税机关要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一切为老干部着想,要想着一切老干部的理念出发,完善离退休干部管理机构,配备老干部管理专用车辆,保障老干部使用,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老干部活动场所,建立老干部生活保障机制,使老干部真正体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知足感和快乐感。

2、呼与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离退休干部最大的思想包袱就是怕有病,因此宁可吃的差些、穿的差一些也挤出一部分钱用于治病,由此造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急需改革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适当增加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筹积比例,建立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障机制,通过改革,让离退休干部特别是退休干部在医疗保障方面真正得到实惠。

3、建立困难帮扶机制。适当解决困难人员帮扶是做好离退休生活稳定的一个重要方法。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针对离退休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方筹积资金,建立起离退休干部困难帮扶机制,在离退休干部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离退休老干部解决后顾之忧。

4、呼与建立社会养老机制。目前在一些只有夫妻没有子女的离退家庭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理能力的下降,他们十分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因此,建立社会养老机制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是老干部管理部门应探索的问题,更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老干部管理部门,积极向社会呼与,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机制,真正让老干部们体会到“老有所养”的真谛。

二OO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颜复勇 王丹霞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以土地为基本生存条件的农民,失去土地后,他们的生活和生存状况到底如何?我们深入秭归部分乡镇农村调查走访了100多个农户,调查内容涉及失地农民的补偿情况、生活来源和收入、就业情况、子女教育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医保、低保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目前15%生活富裕,45%生活水平一般,30%生活贫困,10%生活艰难。总体来看,目前失地农民的生活负担较重,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失地后生活困难

在被调查的失地农民中,当初他们得到的都是一次性补偿。对于个别有经商能力和理财水平的农民来说,他们在得到补偿款后,用补偿金开店经商,有的发展养殖业,有的创办家庭工厂,生活稳定富裕。还有少数稳健型的失地农民,他们把得到的补偿金用于买车跑运输等,也获得一定的收入。但是绝大部分农民得到补偿款后,随即用于建房,供子女上学等,瞬间这笔钱便被用光,甚至四处举债,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成为名副其实的特困户,他们手中无地,家中无粮,袋中无钱,加之受文化、年龄等因素制约,没有稳定的务工岗位,收入微薄,生活困难,步履维艰。

2、再就业困难重重

失地农民务农无田,就业无门,大部分都闲散在家,无所事事。据调查了解,失地农民就业者不足10%,尤其是那些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上的农民,大部分时间就是聚在一起玩纸牌、打麻将,随之而来就是赌博成风,精神涣散,家庭关系破裂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目前,除了少数有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能找到工作外,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及老弱病残的劳动力就业难度较大。由于还没有能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具体优惠政策,加上国际大环境经济不景气,之前到南方打工的部分失地农民也返回了村里,使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雪上加霜,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

3、医疗制度不健全

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推行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给失地农民看病就医带来了一定的实惠。按照该制度的规定,参加者个人每年缴纳少量的钱,就可以按就医医院的级别报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上限封顶。但是由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还不够完善,大部分被调查者反映合作医疗报销上限太低,解决不了失地农民的大病问题。于是,失地农民的大病就医问题仍然是失地农民家庭的一大难题。由于失地农民家庭收入偏低,家庭周围基础医疗网络不很健全,使得失地农民大病救助得不到保障。调查中我们听到这样一些顺口溜:“小病拖,大病挨,快死才往医院抬”;“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从中能充分的感受到失地农民在面对疾病时的无奈。

二、思路与对策

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失地农民心态都比较平和,觉得征地是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能够正确对待,予以理解和支持。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仍然存在,许多失地农民对今后的生活感到忧虑和担心,部分素质低及老弱病残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度大。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尽显社会公平,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保证农民安居乐业,应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破除失地农民“等、靠、要”思想,增强自谋职业的意识

失地农民普遍在思想认识上对征地、拆迁工作存在两面性。一方面,他们认为征地、拆迁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发展了项目,通过建设,必将增加收入,改变贫困状态;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政府征占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政府就应该保证失地农民的生活,政府就应该给他们解决工作,提供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失地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坐等政府解决就业,而忽视了自身的努力。对此,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广泛宣传教育,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增强自谋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融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就业岗位。

(二)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生存能力

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在土地以外的其它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大部分人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新的、适合自身条件的就业岗位。再加上周边企业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等非常有限,难以达到失地农民的需求。要持续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难题,最根本的还在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强其劳动技能。因此,政府应帮助他们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鼓励其积极参加就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努力通过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切实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职能,完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尽可能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解决就业问题。对于积极参加就业培训,获得技能证书,上岗工作证,政府应给予适当的奖励。逐步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管理服务范围,按照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和个人自主创业信贷政策,提供就业扶持,促进其就业。

(三)创造条件,鼓励农民在农业内部就业

通过继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引导一部分农民参与非农产业的活动,解决部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农民,他们本身就是农业生产的行家能手,由于生产习惯和文化素质影响,很难接受掌握农业以外的新技术,就不能采取“赶鸭子上架”的办法,强行培训,在农业以外的领域谋求就业。对于他们,应考虑在大农业范围内解决,比如:将征而未用的闲置土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暂时反租给他们进行耕种;鼓励他们为种养大户帮工等。

(四)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

首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把失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大多数失地的老年人依靠补偿款维持生活,时间久了就会坐吃山空。今后在征用土地时,应该实行“开发式安置”,除了给付补偿金外,还要对那些以土地为生的农民,采取以土地补偿金换取养老和医疗保障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

其次,要建立严格的失地农民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对失地农民的经济补偿只是生活上的暂时安置,不能解决他们今后的生老病死。以土地换社保对他们来说虽然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但若要采取这种办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诚信机制,从村到办事处再到县区,应有严格的社保资金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社保基金;同时,社保资金在运作过程中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要有农民参与监督,实行定期公示;另外,社保金发放要按时足额。只有这样,才能使失地农民不再为生活忧虑,并使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怀。

(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失地农民的精神需求

农民失去土地后,相当一部分人无事可做,生活自由闲散,精神空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针对不同对象,因地制宜,坚持把村和社区硬环境建设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从建设基础文化娱乐场所入手,配套建设各种综合文体娱乐活动室,让有充足时间的失地农民休闲有场所,活动有氛围,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于休闲活动中,不断充实和丰富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失地不失落,健康愉快地生活。综上所述,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不仅是当前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难点,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性问题,事关社会全局的稳定,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三篇:浅论当前全市国税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好老干部工作既是一项社会使命,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的各项政策措施,这是构建和谐国税的重要内涵,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面了解国税系统老干部工作现状,更好地做好老干部工作,近期,笔者对全市国税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今后进一步做好国税系统老干部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工作建议,以期广大国税同仁共勉。

一、对当前老干部工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基本概况

据调查,我市国税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基本情况呈现出“六偏”现象。一是人数偏多。我市现有离退休老干部501人,占在职干部总人数29.98,其中:离休干部106人,退休395人;二是年龄偏高。501名老干部平均年龄71.2岁,其中离休干部平均年龄高达77.8岁;三是病患偏多。老干部患有癌症、心血管病、偏瘫、截肢等重症患者较多,据统计占老干部总人数的18.7以上,80以上老干部患有不同程度的其它疾病;四是遗留问题偏多。盐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受税务经费因素的制约,造成一些老干部在住房、医疗以及家庭困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难以解决;五是居住偏散。有37.2的老干部长期定居在乡镇、农村,由于居住分散,难以服务与管理;“六是老干部工作者偏少。全市8个县(市、区)局、市局机关及市区六个分局,虽均落实老干部负责人员,但专职的人员几乎没有,都是兼职的,其中市局老干部工作由人事处负责,并由一名副处长长期兼职,不仅负责本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工作,还承担着全市国税系统老干部管理工作,更做一些大量的其他人事工作,时间、精力上都难以兼顾。

(二)工作现状

调查中我们发现各级国税机关对老干部工作都十分重视,老干部“两个待遇”落实到位,老干部思想状况总体良好。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重视做到“三明确”。各县级局均明确一位局领导分管老干部工作,明确人事教育部门主抓老干部工作,明确一名干部专(兼)职负责老干部服务与管理工作,做到了各级老干部工作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二是机构健全做到“三正常”。有的单位专门成立老干部党支部,有的即使没有设立专门的老干部党支部,但都将老干部党员编入各党小组,坚持正常的党支部和党小组活动,做到组织生活正常化;各单位都因地制宜为老干部设立了活动室,老干部学习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正常化;组织老干部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如:成立关心下一代组织,参加老年大学,在税务学会、税务事务所任职等,充分发挥老干部余热,业余活动丰富多彩正常化。三是生活照顾做到“三落实”。即政治待遇落实、生活待遇落实、“贴心”服务落实。

(三)存在问题

1、个别同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同志在思想认识上存有一定误区,认为老干部离退休后,就已离开工作岗位,回归了社会,其生活健康都应由其子女去关心,与国税部门没什么关系,只要每个月发放离退休金就行了,单位不应再去操什么心。一些兼职负责的同志日常事务较多,平时工作忙时,老干部工作就放一边,上级有布置或者检查时,老干部工作就紧一紧,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老干部工作。

2、机构编制不够落实。从目前现状看,省辖市局老干部工作办事机构尚未到位,或虽设立了专门机构,但人员编制未能落实,还是与人事教育部门“合署办公”,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落实机构编制和专职人员。县(市、区)局由于在职干部人员编制紧缺,更难以落实专职人员,普遍存在兼职人员“代管”的现象,难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老干部工作。

3、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全市老干部党员占总数76.05,各级国税机关都能将老干部党员纳入了支部成员之一,参加各项组织生活。但是,由于老干部这一特殊的群体,不少老干部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有的住处分散,路途较远,往往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一些老干部思想跟不上形势,组织观念明显弱化,有的只顾个人利益,缺乏大局意识,有时还说一些不该说的话,甚至个别老干部超出政策规定向组织伸手,如:住房、医疗、生活待遇等,达不到个人要求就到处上访,扰乱机关正常工作秩序。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反映在极少数党员和老干部身上,但影响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4、服务理念不够创新。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仅是确保“两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还需要提供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更需要在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而从目前情况看,有些单位只停留完成任务上,缺乏主动服务、系统服务、热忱服务,服务的理念、服务的形式缺乏创新思维。老干部工作者大都未经过系统地学习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适应老干部工作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

5、经费保障不够充足。除保证

第四篇:浅论当前全市国税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好老干部既是一项社会使命,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的各项政策措施,这是构建和谐国税的重要内涵,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面了解国税系统老干部现状,更好地做好老干部,近期,笔者对全市国税系统离退休老干部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今后进一步做好国税系统老干部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广大国税同仁共勉。

一、对当前老干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基本概况

据调查,我市国税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基本情况呈现出“六偏”现象。一是人数偏多。我市现有离退休老干部501人,占在职干部总人数29.98,其中:离休干部106人,退休395人;二是年龄偏高。501名老干部平均年龄71.2岁,其中离休干部平均年龄高达77.8岁;三是病患偏多。老干部患有癌症、心血管病、偏瘫、截肢等重症患者较多,据统计占老干部总人数的18.7以上,80以上老干部患有不同程度的其它疾病;四是遗留问题偏多。盐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受税务经费因素的制约,造成一些老干部在住房、医疗以及家庭困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难以解决;五是居住偏散。有37.2的老干部长期定居在乡镇、农村,由于居住分散,难以服务与管理;“六是老干部者偏少。全市8个县(市、区)局、市局机关及市区六个分局,虽均落实老干部负责人员,但专职的人员几乎没有,都是兼职的,其中市局老干部由人事处负责,并由一名副处长长期兼职,不仅负责本机关离退休老干部,还承担着全市国税系统老干部管理,更做一些大量的其他人事,时间、精力上都难以兼顾。

(二)现状

调查中我们发现各级国税机关对老干部都十分重视,老干部“两个待遇”落实到位,老干部思想状况总体良好。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重视做到“三明确”。各县级局均明确一位局领导分管老干部,明确人事教育部门主抓老干部,明确一名干部专(兼)职负责老干部服务与管理,做到了各级老干部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二是机构健全做到“三正常”。有的单位专门成立老干部党支部,有的即使没有设立专门的老干部党支部,但都将老干部党员编入各党小组,坚持正常的党支部和党小组活动,做到组织生活正常化;各单位都因地制宜为老干部设立了活动室,老干部学习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正常化;组织老干部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如:成立关心下一代组织,参加老年大学,在税务学会、税务事务所任职等,充分发挥老干部余热,业余活动丰富多彩正常化。三是生活照顾做到“三落实”。即政治待遇落实、生活待遇落实、“贴心”服务落实。

(三)存在问题

1、个别同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在实际中,个别同志在思想认识上存有一定误区,认为老干部离退休后,就已离开岗位,回归了社会,其生活健康都应由其子女去关心,与国税部门没什么关系,只要每个月发放离退休金就行了,单位不应再去操什么心。一些兼职负责的同志日常事务较多,平时忙时,老干部就放一边,上级有布置或者检查时,老干部就紧一紧,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老干部。

2、机构编制不够落实。从目前现状看,省辖市局老干部办事机构尚未到位,或虽设立了专门机构,但人员编制未能落实,还是与人事教育部门“合署办公”,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落实机构编制和专职人员。县(市、区)局由于在职干部人员编制紧缺,更难以落实专职人员,普遍存在兼职人员“代管”的现象,难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老干部。

3、思想政治不够深入。全市老干部党员占总数76.05,各级国税机关都能将老干部党员纳入了支部成员之一,参加各项组织生活。但是,由于老干部这一特殊的群体,不少老干部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有的住处分散,路途较远,往往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一些老干部思想跟不上形势,组织观念明显弱化,有的只顾个人利益,缺乏大局意识,有时还说一些不该说的话,甚至个别老干部超出政策规定向组织伸手,如:住房、医疗、生活待遇等,达不到个人要求就到处上访,扰乱机关正常秩序。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反映在极少数党员和老干部身上,但影响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4、服务理念不够创新。做好老干部不仅仅是确保“两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还需要提供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更需要在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而从目前情况看,有些单位只停留完成任务上,缺乏主动服务、系统服务、热忱服务,服务的理念、服务的形式缺乏创新思维。老干部者大都未经过系统地学习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适应老干部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

5、经费保障不够充足。除保证

老干部正常退休金、医疗费等国家政策规定的必须经费保障外,诸如老干部活动经费、特殊困难补助、老年大学等其他经费,各单位没有列入预算资金加以保障,有的单位受经费不足的困扰,一些老干部暖人心工程难以启动,一些老干部有益活动难以开展。

二、对做好今后老干部的建议与思考

(一)转变观念,创新思维,营造尊老敬老的浓烈氛围。一是要牢固树立老干部的发展观。形势在发展,改革在深化,世界在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面对这样种种巨大的发展和变化,我们老干部者,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才会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自觉性,才会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经验的进取心,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水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性地做好老干部。二是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这就是说,国税系统老干部要很好地服务于国税的大局。大局事关国税事业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只有这样,才会用大局高于一切的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自觉地服从于大局,围绕着大局,维护于大局,时刻不忘老干部是大局的一部分,按照党在各个时期中心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定方案、做决策,把扎实而有成效地做好,从而使老干部做到与时俱进,真正服务于国税事业的大局。三是要牢固树立为老干部服务的观念。为老干部服务,是我们老干部的主题和落脚点。这个服务,不仅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而且更包括政治上的关心爱护,精神上的安慰。特别是老干部已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加之改革不断深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更需要我们对他们多加关心、爱护和帮助。我们只有牢固树立为老干部服务的观念,才能时刻不忘组织的重托,才能时刻不忘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国税建设事业的功臣,才能不断强化对老干部的感情意识,满腔热情地关注他们的疾苦,把涉及老干部的每一件事做实做细。让老同志满意,让党和人民放心。使老干部为实现国税事业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明确职责,加大培训,全面提高老干部者素质。一是要明确机构编制。作为拟定和下发编制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认真明确下级老干部部门、机构及人员编制,对省辖市局一定要成立老干部部门(可隶属于人事部门),但必须相对独立,明确2-3名专职人员,并下达必要的领导职数,有权有职,各县(市、区)局也应成立对应的部门,明确1-2名专职人员,各级领导机关都必须明确一名局领导分管老干部。同时,作为国税垂直部门,理应将老干部垂直起来,以免出现地方不管、上级不问的“两头不着实”现象。二是要建立督查激励机制。加强老干部者的交流,提高待遇,增强老干部者的积极性。每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与其他一样,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千分制考核内容,从领导体制上强化老干部的领导。三是要强化培训。各级国税机关要加大对老干部者的培训力度,可采取集中学习有关政策,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召开现场会、观摩会,弘扬先进典型,实施表彰奖励,走出去取经等方式,转变作风,提高老干部者的素质,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出好点子,为老干部当好公仆、做好服务,促进国税系统老干部上水平、登台阶。作为老干部者,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我修养,首要的一条要热爱老干部事业,爱岗敬业,同时要认真学习和钻研老干部政策,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适应新形势对老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三)注重引导,强化活力,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的有效性。一是抓重点,切实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首先创新支部组织建设的方式。针对老干部年老体弱,居住偏远,组织生活难以经常化等实际情况,本着“就近、方便、管住、管好”的原则,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因地制宜建立党组织,进一步理顺老同志党员组织关系。二是解难点,创新老干部思想政治的形式和内容。及时交心通气,定期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传达给老干部,坚持和完善定期通报情况,阅读文件等制度。同时,认真听取他们对国税的意见、要求和建议。设立领导干部对口联系老干部制度,把开展思想政治同老干部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做到思想信息和社会信息同时收集,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解决,在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的同时,做好老干部的服务,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外出参观考察,组织老干部参观考察高科技企业、新型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让他们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出现的新气象,加深他们对党的现行政策的理解。定期召开座谈会,引导老干部敞开思想,在思想交流中明辨是非。开展上门谈心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一些高龄的、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家中走访,交流思想,为其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围绕老干部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物质利益问题开展,对涉及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住房、养老和医疗制度改革,不仅要跟老干部讲清道理,而且要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尽量让老干部得到实惠。坚持经常走访慰问制度,了解、关心老干部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特别是对参加早、退休早、身患重病、子女下岗、生活十分困难的老干部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给予重点帮助和救济。

3、攻热点,充分发挥老干部自我教育、互相教育、教育他人的作用。要善于了解和掌握老干部生活中的爱好和特长,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国税事业发挥余热。如聘请老干部担任税收宣传员、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等,参加税务学会、税务事务所、关心下一代等有关组织。有的离退休老同志,原担任各级领导干部,甚至担任一些主要领导职务,现任班子成员有的是他们多年培养起来的,这些老领导虽然已离退休,但他们在在职干部中甚至在现任领导班子中仍享有较高的声望,可让这些老领导“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继续实施传帮带,甚至发挥他们协调内外部之间的矛盾作用,这样既充实了老同志的业余生活,又能为国税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余力。

(四)拓宽渠道,强化管理,建立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

老干部“两费”的发放,各项津贴、费用以及为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等,都需要必须的经费保障。从目前情况看,这些经费的保障和管理有些单位缺乏计划性,更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为此,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要拓宽渠道,多方筹集,强化管理。一方面,经费来源于上级的正常拨款,上级要多关心基层,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老干部人数较多的单位倾斜;另一方面,各单位要从有限的经费中自筹经费,在每年单位财政预算中要新增“老干部特别经费”,列入正常的预算科目;第三方面,从老干部留存和党费中提取,根据上级有关规定,老干部缴纳的党费可按60提留,作为支部活动经费。上述经费必须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两费”的保障,购买老干部政治学习资料,外出参观考察,组织老干部大型活动,各种老年文体群团活动以及改、扩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室)等支出。

老干部正常退休金、医疗费等国家政策规定的必须经费保障外,诸如老干部活动经费、特殊困难补助、老年大学等其他经费,各单位没有列入预算资金加以保障,有的单位受经费不足的困扰,一些老干部暖人心工程难以启动,一些老干部有益活动难以开展。

二、对做好今后老干部的建议与思考

(一)转变观念,创新思维,营造尊老敬老的浓烈氛围。一是要牢固树立老干部的发展观。形势在发展,改革在深化,世界在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面对这样种种巨大的发展和变化,我们老干部者,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才会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自觉性,才会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经验的进取心,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水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性地做好老干部。二是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这就是说,国税系统老干部要很好地服务于国税的大局。大局事关国税事业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只有这样,才会用大局高于一切的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自觉地服从于大局,围绕着大局,维护于大局,时刻不忘老干部是大局的一部分,按照党在各个时期中心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定方案、做决策,把扎实而有成效地做好,从而使老干部做到与时俱进,真正服务于国税事业的大局。三是要牢固树立为老干部服务的观念。为老干部服务,是我们老干部的主题和落脚点。这个服务,不仅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而且更包括政治上的关心爱护,精神上的安慰。特别是老干部已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加之改革不断深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更需要我们对他们多加关心、爱护和帮助。我们只有牢固树立为老干部服务的观念,才能时刻不忘组织的重托,才能时刻不忘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国税建设事业的功臣,才能不断强化对老干部的感情意识,满腔热情地关注他们的疾苦,把涉及老干部的每一件事做实做细。让老同志满意,让党和人民放心。使老干部为实现国税事业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明确职责,加大培训,全面提高老干部者素质。一是要明确机构编制。作为拟定和下发编制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认真明确下级老干部部门、机构及人员编制,对省辖市局一定要成立老干部部门(可隶属于人事部门),但必须相对独立,明确2-3名专职人员,并下达必要的领导职数,有权有职,各县(市、区)局也应成立对应的部门,明确1-2名专职人员,各级领导机关都必须明确一名局领导分管老干部。同时,作为国税垂直部门,理应将老干部垂直起来,以免出现地方不管、上级不问的“两头不着实”

现象。二是要建立督查激励机制。加强老干部者的交流,提高待遇,增强老干部者的积极性。每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与其他一样,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千分制考核内容,从领导体制上强化老干部的领导。三是要强化培训。各级国税机关要加大对老干部者的培训力度,可采取集中学习有关政策,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召开现场会、观摩会,弘扬先进典型,实施表彰奖励,走出去取经等方式,转变作风,提高老干部者的素质,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出好点子,为老干部当好公仆、做好服务,促进国税系统老干部上水平、登台阶。作为老干部者,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我修养,首要的一条要热爱老干部事业,爱岗敬业,同时要认真学习和钻研老干部政策,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适应新形势对老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三)注重引导,强化活力,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的有效性。一是抓重点,切实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首先创新支部组织建设的方式。针对老干部年老体弱,居住偏远,组织生活难以经常化等实际情况,本着“就近、方便、管住、管好”的原则,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因地制宜建立党组织,进一步理顺老同志党员组织关系。二是解难点,创新老干部思想政治的形式和内容。及时交心通气,定期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传达给老干部,坚持和完善定期通报情况,阅读文件等制度。同时,认真听取他们对国税的意见、要求和建议。设立领导干部对口联系老干部制度,把开展思想政治同老干部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做到思想信息和社会信息同时收集,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解决,在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的同时,做好老干部的服务,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外出参观考察,组织老干部参观考察高科技企业、新型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让他们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出现的新气象,加深他们对党的现行政策的理解。定期召开座谈会,引导老干部敞开思想,在思想交流中明辨是非。开展上门谈心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一些高龄的、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家中走访,交流思想,为其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围绕老干部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物质利益问题开展,对涉及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住房、养老和医疗制度改革,不仅要跟老干部讲清道理,而且要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尽量让老干部得到实惠。坚持经常走访慰问制度,了解、关心老干部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特别是对参加早、退休早、身患重病、子女下岗、生活十分困难的老干部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给予重点帮助和救济。

3、攻热点,充分发挥老干部自我教育、互相教育、教育他人的作用。要善于了解和掌握老干部生活中的爱好和特长,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国税事业发挥余热。如聘请老干部担任税收宣传员、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等,参加税务学会、税务事务所、关心下一代等有关组织。有的离退休老同志,原担任各级领导干部,甚至担任一些主要领导职务,现任班子成员有的是他们多年培养起来的,这些老领导虽然已离退休,但他们在在职干部中甚至在现任领导班子中仍享有较高的声望,可让这些老领导“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继续实施传帮带,甚至发挥他们协调内外部之间的矛盾作用,这样既充实了老同志的业余生活,又能为国税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余力。

(四)拓宽渠道,强化管理,建立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

老干部“两费”的发放,各项津贴、费用以及为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等,都需要必须的经费保障。从目前情况看,这些经费的保障和管理有些单位缺乏计划性,更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为此,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要拓宽渠道,多方筹集,强化管理。一方面,经费来源于上级的正常拨款,上级要多关心基层,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老干部人数较多的单位倾斜;另一方面,各单位要从有限的经费中自筹经费,在每年单位财政预算中要新增“老干部特别经费”,列入正常的预算科目;第三方面,从老干部留存和党费中提取,根据上级有关规定,老干部缴纳的党费可按60提留,作为支部活动经费。上述经费必须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两费”的保障,购买老干部政治学习资料,外出参观考察,组织老干部大型活动,各种老年文体群团活动以及改、扩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室)等支出。

第五篇:浅论当前全市国税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好老干部工作既是一项社会使命,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的各项政策措施,这是构建和谐国税的重要内涵,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面了解国税系统老干部工作现状,更好地做好老干部工作,近期,笔者对全市国税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今

后进一步做好国税系统老干部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工作建议,以期广大国税同仁共勉。

一、对当前老干部工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基本概况

据调查,我市国税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基本情况呈现出“六偏”现象。一是人数偏多。我市现有离退休老干部501人,占在职干部总人数29.98,其中:离休干部106人,退休395人;二是年龄偏高。501名老干部平均年龄71.2岁,其中离休干部平均年龄高达77.8岁;三是病患偏多。老干部患有癌症、心血管病、偏瘫、截肢等重症患者较多,据统计占老干部总人数的18.7以上,80以上老干部患有不同程度的其它疾病;四是遗留问题偏多。盐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受税务经费因素的制约,造成一些老干部在住房、医疗以及家庭困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难以解决;五是居住偏散。有37.2的老干部长期定居在乡镇、农村,由于居住分散,难以服务与管理;“六是老干部工作者偏少。全市8个县(市、区)局、市局机关及市区六个分局,虽均落实老干部负责人员,但专职的人员几乎没有,都是兼职的,其中市局老干部工作由人事处负责,并由一名副处长长期兼职,不仅负责本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工作,还承担着全市国税系统老干部管理工作,更做一些大量的其他人事工作,时间、精力上都难以兼顾。

(二)工作现状

调查中我们发现各级国税机关对老干部工作都十分重视,老干部“两个待遇”落实到位,老干部思想状况总体良好。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重视做到“三明确”。各县级局均明确一位局领导分管老干部工作,明确人事教育部门主抓老干部工作,明确一名干部专(兼)职负责老干部服务与管理工作,做到了各级老干部工作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二是机构健全做到“三正常”。有的单位专门成立老干部党支部,有的即使没有设立专门的老干部党支部,但都将老干部党员编入各党小组,坚持正常的党支部和党小组活动,做到组织生活正常化;各单位都因地制宜为老干部设立了活动室,老干部学习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正常化;组织老干部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如:成立关心下一代组织,参加老年大学,在税务学会、税务事务所任职等,充分发挥老干部余热,业余活动丰富多彩正常化。三是生活照顾做到“三落实”。即政治待遇落实、生活待遇落实、“贴心”服务落实。

(三)存在问题

1、个别同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同志在思想认识上存有一定误区,认为老干部离退休后,就已离开工作岗位,回归了社会,其生活健康都应由其子女去关心,与国税部门没什么关系,只要每个月发放离退休金就行了,单位不应再去操什么心。一些兼职负责的同志日常事务较多,平时工作忙时,老干部工作就放一边,上级有布置或者检查时,老干部工作就紧一紧,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老干部工作。

2、机构编制不够落实。从目前现状看,省辖市局老干部工作办事机构尚未到位,或虽设立了专门机构,但人员编制未能落实,还是与人事教育部门“合署办公”,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落实机构编制和专职人员。县(市、区)局由于在职干部人员编制紧缺,更难以落实专职人员,普遍存在兼职人员“代管”的现象,难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老干部工作。

3、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全市老干部党员占总数76.05,各级国税机关都能将老干部党员纳入了支部成员之一,参加各项组织生活。但是,由于老干部这一特殊的群体,不少老干部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有的住处分散,路途较远,往往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一些老干部思想跟不上形势,组织观念明显弱化,有的只顾个人利益,缺乏大局意识,有时还说一些不该说的话,甚至个别老干部超出政策规定向组织伸手,如:住房、医疗、生活待遇等,达不到个人要求就到处上访,扰乱机关正常工作秩序。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反映在极少数党员和老干部身上,但影响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4、服务理念不够创新。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仅是确保“两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还需要提供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更需要在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而从目前情况看,有些单位只停留完成任务上,缺乏主动服务、系统服务、热忱服务,服务的理念、服务的形式缺乏创新思维。老干部工作者大都未经过系统地学习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适应老干部工作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

5、经费保障不够充足。除保证老

干部正常退休金、医疗费等国家政策规定的必须经费保障外,诸如老干部活动经费、特殊困难补助、老年大学等其他经费,各单位没有列入预算资金加以保障,有的单位受经费不足的困扰,一些老干部暖人心工程难以启动,一些老干部有益活动难以开展。

二、对做好今后老干部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一)转变观念,创新思维,营造尊老敬

老的浓烈氛围。一是要牢固树立老干部工作的发展观。形势在发展,改革在深化,世界在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面对这样种种巨大的发展和变化,我们老干部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才会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自觉性,才会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经验的进取心,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水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性地做好老干部工作。二是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这就是说,国税系统老干部工作要很好地服务于国税工作的大局。大局事关国税事业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只有这样,才会用大局高于一切的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自觉地服从于大局,围绕着大局,维护于大局,时刻不忘老干部工作是大局的一部分,按照党在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定方案、做决策,把工作扎实而有成效地做好,从而使老干部工作做到与时俱进,真正服务于国税事业的大局。三是要牢固树立为老干部服务的观念。为老干部服务,是我们老干部工作的主题和落脚点。这个服务,不仅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而且更包括政治上的关心爱护,精神上的安慰。特别是老干部已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加之改革不断深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更需要我们对他们多加关心、爱护和帮助。我们只有牢固树立为老干部服务的观念,才能时刻不忘组织的重托,才能时刻不忘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国税建设事业的功臣,才能不断强化对老干部的感情意识,满腔热情地关注他们的疾苦,把涉及老干部的每一件事做实做细。让老同志满意,让党和人民放心。使老干部工作为实现国税事业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明确职责,加大培训,全面提高老干部工作者素质。一是要明确机构编制。作为拟定和下发编制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认真明确下级老干部工作部门、机构及人员编制,对省辖市局一定要成立老干部工作部门(可隶属于人事部门),但必须工作相对独立,明确2-3名专职人员,并下达必要的领导职数,有权有职,各县(市、区)局也应成立对应的工作部门,明确1-2名专职人员,各级领导机关都必须明确一名局领导分管老干部工作。同时,作为国税垂直部门,理应将老干部工作垂直起来,以免出现地方不管、上级不问的“两头不着实”现象。二是要建立督查激励机制。加强老干部工作者的交流,提高待遇,增强老干部工作者的积极性。每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与其他工作一样,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千分制考核内容,从领导体制上强化老干部工作的领导。三是要强化培训。各级国税机关要加大对老干部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可采取集中学习有关政策,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召开现场会、观摩会,弘扬先进典型,实施表彰奖励,走出去取经等方式,转变作风,提高老干部工作者的素质,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出好点子,为老干部当好公仆、做好服务,促进国税系统老干部工作上水平、登台阶。作为老干部工作者,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我修养,首要的一条要热爱老干部事业,爱岗敬业,同时要认真学习和钻研老干部工作政策,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适应新形势对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三)注重引导,强化活力,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一是抓重点,切实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首先创新支部组织建设的方式。针对老干部年老体弱,居住偏远,组织生活难以经常化等实际情况,本着“就近、方便、管住、管好”的原则,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因地制宜建立党组织,进一步理顺老同志党员组织关系。二是解难点,创新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及时交心通气,定期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传达给老干部,坚持和完善定期通报工作情况,阅读文件等制度。同时,认真听取他们对国税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设立领导干部对口联系老干部制度,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老干部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做到思想信息和社会信息同时收集,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解决,在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做好老干部的服务工作,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外出参观考察,组织老干部参观考察高科技企业、新型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让他们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出现的新气象,加深他们对党的现行政策的理解。定期召开座谈会,引导老干部敞开思想,在思想交流中明辨是非。开展上门谈心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一些高龄的、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家中走访,交流思想,为其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围绕老干部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物质利益问题开展工作,对涉及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住房、养老和医疗制度改革,不仅要跟老干部讲清道理,而且要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尽量让老干部得到实惠。坚持经常走访慰问制度,了解、关心老干部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特别是对参加工作早、退休早、身患重病、子女下岗、生活十分困难的老干部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给予重点帮助和救济。

3、攻热点,充分发挥老干部自我教育、互相教育、教育他人的作用。要善于了解和掌握老干部生活中的爱好和特长,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国税事业发挥余热。如聘请老干部担任税收宣传员、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等,参加税务学会、税务事务所、关心下一代等有关组织。有的离退休老同志,原担任各级领导干部,甚至担任一些主要领导职务,现任班子成员有的是他们多年培养起来的,这些老领导虽然已离退休,但他们在在职干部中甚至在现任领导班子中仍享有较高的声望,可让这些老领导“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继续实施传帮带,甚至发挥他们协调内外部之间的矛盾作用,这样既充实了老同志的业余生活,又能为国税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余力。

(四)拓宽渠道,强化管理,建立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

老干部“两费”的发放,各项津贴、费用以及为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等,都需要必须的经费保障。从目前情况看,这些经费的保障和管理有些单位缺乏计划性,更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为此,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要拓宽渠道,多方筹集,强化管理。一方面,经费来源于上级的正常拨款,上级要多关心基层,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老干部人数较多的单位倾斜;另一方面,各单位要从有限的经费中自筹经费,在每年单位财政预算中要新增“老干部工作特别经费”,列入正常的预算科目;第三方面,从老干部留存和党费中提取,根据上级有关规定,老干部缴纳的党费可按60提留,作为支部活动经费。上述经费必须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两费”的保障,购买老干部政治学习资料,外出参观考察,组织老干部大型活动,各种老年文体群团活动以及改、扩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室)等支出。

下载对离退休老干部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离退休老干部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浅论当前全市国税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015浅论当前全市国税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好老干部工作既是一项社会使命,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政治上尊重......

    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5篇范文

    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妇女占总人口的一半,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特别在农村,妇女更是一支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把提高,文化......

    关于如何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部分弱势群体,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疾人扶贫帮困、引导残疾人就业、指导残疾人康复、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工作,乌镇镇残联在日常残疾人工作中不断收集资料,总......

    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制度

    离休老干部服务管理制度 为更好的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本着妥善安置,帮助照顾好老干部,努力发挥好老干部余热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

    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制度范文

    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制度为更好的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本着妥善安置,帮助照顾好老干部,努力发挥好老干部余热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

    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制度

    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本着帮助照顾好老干部,努力发挥老干部余热的精神,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管......

    离退休老干部工作汇报

    离退休干部工作汇报 娄底市国家税务局娄底市国税系统现有离退休老干部?人,占全市系统干部总数的?%。近年来,在省局和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严格落实省局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

    离退休老干部学习制度

    老干部工作制度 老干部在计生战线上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十年,是我们计生事业的宝贵财富,为做好老干部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一、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 1、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