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9:5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妇女占总人口的一半,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特别在农村,妇女更是一支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把提高,文化生活逐步丰富,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不断有新的要求。因此我们特别关注最基层农村姐妹,她们的文化生活怎样?她们对文化生活有哪些需求和期待?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对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活动。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在前进区田园办事处南岗村内开展,主要对象是18周岁以上成年女性。分5个年龄段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文化程度为小学占12.2%,初中占63.3%,高中占 16.3%,大专及以上的占8.2%。在家务农、外出打工、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等分别占61.2%、20.4%、6.1%、8.2%、4.1%。

二、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

本次调研有效调查问卷50份,座谈1次,走访5 位妇女。综合各项反馈信息,南岗村妇女文化生活总体表现为:文化生活建设投入不足;文化活动量偏少,文化生活枯燥;休闲娱乐项目较少,导致农村妇女文化生活比较匮乏。

1、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建设投入不足。资金困难成为当前制约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近年来,村级财政紧张,村级基本没有用于场馆建设、图书添置、设备更新等方面的资金。使得农村文化活动很难开展,严重制约了农村妇女文化活动的推广和发展。因而需要上级相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使得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紧跟当前形势。

2、农村妇女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受教育资源、经济条件以及旧观念等影响,农村妇女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这也给农村妇女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限制。12.2%被调查的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为小学,63.3%文化程度为初中,文化程度是高中或中专、大专的人很少。

3、农村妇女的文化活动量偏少,农村妇女的文化生活枯燥。一般到日是“春节”、“三八”等重大节日才开展文艺活动。也就是扭秧歌。由于文化生活贫乏,闲暇之时,调查显示,看电视是75.4%的农村妇女主要休闲方式之一,扭秧歌、跳舞占9.3%,打麻将、打牌占3.9%,上网4.7%,而选择读书看报、体育健身的仅占2.1%、3.9%。

4、旅游对于多数农村妇女来说是件奢望的事。目前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城市一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市女性没有过旅游经历的人寥寥无几,但对于农村妇女而言,旅游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只停留在电视上和各种书籍上,很少农村妇女有过旅游经历。65.2%被调查农村妇女表示从没有旅游过,29.8%农村妇女有过省内旅游的经历,5.0%农村妇女有过省外经历。

5、妇女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建和经济的发展,村内妇女群众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城市生活,耳闻目睹了城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电视、广播等媒体的普及也将优秀的文化食粮送达到千家万户,广大农村妇女群众的眼界更加开阔,对文化生活的期望值逐渐增高。在此次调研过程中,56%以上妇女对目前自身的文化生活表示“不满意”,对今后的文化生活充满期待。

三、加强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融资体制,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每年、每个村的文化建设经费。并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体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纳非文化企业向文化产业投资,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各种捐资,形成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融资渠道,从而解决农村文化投资政府包揽的局面。

2、以妇女骨干、妇女代表为带头人,多下基层开展辅导培训。充分发挥妇女

代表和骨干的作用,通过交流讨论、谈心聊天、茶话座谈的形式,开展潜移默化地教育,使广大基层妇女了解更多的时事动态、获取更多的新讯息,掌握更多的新资料,对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具有推动作用。

3、造浓基层文化氛围,鼓励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中去。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要善于挖掘基层文艺骨干,着力培养基层文化工作带头人,深入基层开展文化辅导活动,妇联组织要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合作,积极组建以基层妇女为代表的文化队伍,开展喜闻乐见,富有本乡本土特色的文娱活动,鼓励农村妇女参与文化建设,将新农村打造得更加美好和谐。

四、破解农村现状几点思考

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现状已远远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需要,如何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生活水平,丰富文化活动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个重点内容。结合本次调研结果,谈以下几点思考。

1、提高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为农村妇女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积累文化底蕴。目前农村18周岁以上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女性人数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但仍有少数女性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危机。各级妇联组织和地方党委、政府要继续加强农村贫困女性的救助工作,为提高新一代女性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打好基础。

2、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妇女群众提供文化活动阵地。从南岗村来看,目前村内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一片空白,仅有一处不大的活动室,里面内容单一,活动项目太少。作用发挥的不好。希望活动室能有“图书阅读、科技培训”等功能。将会填补该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空白,为广大农民开展群众娱乐、文体活动、老人聚会、少儿培训等活动提供场所,丰富广大农村妇女群

众的文化生活。

第二篇: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颜复勇 王丹霞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以土地为基本生存条件的农民,失去土地后,他们的生活和生存状况到底如何?我们深入秭归部分乡镇农村调查走访了100多个农户,调查内容涉及失地农民的补偿情况、生活来源和收入、就业情况、子女教育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医保、低保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目前15%生活富裕,45%生活水平一般,30%生活贫困,10%生活艰难。总体来看,目前失地农民的生活负担较重,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失地后生活困难

在被调查的失地农民中,当初他们得到的都是一次性补偿。对于个别有经商能力和理财水平的农民来说,他们在得到补偿款后,用补偿金开店经商,有的发展养殖业,有的创办家庭工厂,生活稳定富裕。还有少数稳健型的失地农民,他们把得到的补偿金用于买车跑运输等,也获得一定的收入。但是绝大部分农民得到补偿款后,随即用于建房,供子女上学等,瞬间这笔钱便被用光,甚至四处举债,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成为名副其实的特困户,他们手中无地,家中无粮,袋中无钱,加之受文化、年龄等因素制约,没有稳定的务工岗位,收入微薄,生活困难,步履维艰。

2、再就业困难重重

失地农民务农无田,就业无门,大部分都闲散在家,无所事事。据调查了解,失地农民就业者不足10%,尤其是那些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上的农民,大部分时间就是聚在一起玩纸牌、打麻将,随之而来就是赌博成风,精神涣散,家庭关系破裂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目前,除了少数有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能找到工作外,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及老弱病残的劳动力就业难度较大。由于还没有能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具体优惠政策,加上国际大环境经济不景气,之前到南方打工的部分失地农民也返回了村里,使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雪上加霜,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

3、医疗制度不健全

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推行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给失地农民看病就医带来了一定的实惠。按照该制度的规定,参加者个人每年缴纳少量的钱,就可以按就医医院的级别报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上限封顶。但是由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还不够完善,大部分被调查者反映合作医疗报销上限太低,解决不了失地农民的大病问题。于是,失地农民的大病就医问题仍然是失地农民家庭的一大难题。由于失地农民家庭收入偏低,家庭周围基础医疗网络不很健全,使得失地农民大病救助得不到保障。调查中我们听到这样一些顺口溜:“小病拖,大病挨,快死才往医院抬”;“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从中能充分的感受到失地农民在面对疾病时的无奈。

二、思路与对策

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失地农民心态都比较平和,觉得征地是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能够正确对待,予以理解和支持。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仍然存在,许多失地农民对今后的生活感到忧虑和担心,部分素质低及老弱病残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度大。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尽显社会公平,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保证农民安居乐业,应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破除失地农民“等、靠、要”思想,增强自谋职业的意识

失地农民普遍在思想认识上对征地、拆迁工作存在两面性。一方面,他们认为征地、拆迁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发展了项目,通过建设,必将增加收入,改变贫困状态;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政府征占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政府就应该保证失地农民的生活,政府就应该给他们解决工作,提供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失地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坐等政府解决就业,而忽视了自身的努力。对此,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广泛宣传教育,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增强自谋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融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就业岗位。

(二)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生存能力

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在土地以外的其它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大部分人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新的、适合自身条件的就业岗位。再加上周边企业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等非常有限,难以达到失地农民的需求。要持续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难题,最根本的还在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强其劳动技能。因此,政府应帮助他们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鼓励其积极参加就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努力通过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切实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职能,完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尽可能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解决就业问题。对于积极参加就业培训,获得技能证书,上岗工作证,政府应给予适当的奖励。逐步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管理服务范围,按照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和个人自主创业信贷政策,提供就业扶持,促进其就业。

(三)创造条件,鼓励农民在农业内部就业

通过继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引导一部分农民参与非农产业的活动,解决部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农民,他们本身就是农业生产的行家能手,由于生产习惯和文化素质影响,很难接受掌握农业以外的新技术,就不能采取“赶鸭子上架”的办法,强行培训,在农业以外的领域谋求就业。对于他们,应考虑在大农业范围内解决,比如:将征而未用的闲置土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暂时反租给他们进行耕种;鼓励他们为种养大户帮工等。

(四)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

首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把失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大多数失地的老年人依靠补偿款维持生活,时间久了就会坐吃山空。今后在征用土地时,应该实行“开发式安置”,除了给付补偿金外,还要对那些以土地为生的农民,采取以土地补偿金换取养老和医疗保障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

其次,要建立严格的失地农民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对失地农民的经济补偿只是生活上的暂时安置,不能解决他们今后的生老病死。以土地换社保对他们来说虽然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但若要采取这种办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诚信机制,从村到办事处再到县区,应有严格的社保资金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社保基金;同时,社保资金在运作过程中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要有农民参与监督,实行定期公示;另外,社保金发放要按时足额。只有这样,才能使失地农民不再为生活忧虑,并使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怀。

(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失地农民的精神需求

农民失去土地后,相当一部分人无事可做,生活自由闲散,精神空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针对不同对象,因地制宜,坚持把村和社区硬环境建设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从建设基础文化娱乐场所入手,配套建设各种综合文体娱乐活动室,让有充足时间的失地农民休闲有场所,活动有氛围,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于休闲活动中,不断充实和丰富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失地不失落,健康愉快地生活。综上所述,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不仅是当前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难点,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性问题,事关社会全局的稳定,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三篇:周口农民文化生活状况调查

周口农民文化生活状况调查

五一放假期间,我走访了许多人家,通过询问得出了以下报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业的大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生活的改善,人口流动大规模持续扩展,大量农民挣脱土地的束缚,流向城市务工经商,被称作农民工的群体开始融入城市生活,城市的文明发达冲击着他们传统的乡土观念,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一)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方面

一是精神文化产品日趋丰富。为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广大农民购买了电视机、智能手机,有的还购买了电脑、中高档乐器等,乡镇上一些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店、书报刊出租与零售店、网吧等也日渐增多。二是精神文化认知意愿增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了新思想,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逐渐成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旋律。四是设施逐步完善。随着周口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和农民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兴办农村文化事业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以丰富和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当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 一是精神需求层次不够高。目前多数农民的精神追求只停留在吃、穿、住、用等物质层次的满足感受方面,消遣、娱乐次之,追求自身发展、塑造人格、追求理想位居最后。

二是农民参与精神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首先是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了解不足,自然降低了其积极性。其次是当前各地农村开展的培训、讲座虽然形式多样,但往往偏重农业科技,没有注重思想观念、科学理念、市场观念等方面的引导,内容乏味,很难引起农民的兴趣。三是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不多。受条件限制,以村为组织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较少,只是在逢年过节时才组织一些活动,如篮球赛、耍社火、演戏等,平时农民基本以自娱自乐为主。四是少部分农民信仰错位。虽然在农村中大力提倡积极、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但由于农村留守人员多以老人和孩子为主,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有少数农民的信仰出现了错位,不是追求科学,而是相信宗教,且往往带有功利性和迷信色彩,把人生的理想与希望寄托于宿命。

三、改善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对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管理和引导

(二)加强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典型宣传

(三)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四)为农民提供精神文化活动阵地

(五)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对农民文化生活状况的一点拙见,希望以后周口农民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状况能够越来越好,同样市民的快乐感以及幸福感能不断提高。

第四篇:关于农村妇女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一、农村妇女的进步与发展调查发现,农村妇女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整体素质较前几年有新的发展和变化,突出表现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等三个方面。

(二)生活方式体现时代新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妇女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她们已不满足物质上的富有,转而关注自身的生命健康和精神需求,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少生优生成为农村妇女的共识,仅花沟镇北耿村就有4名妇女自愿放弃二胎指标办了独生子女证。科学教育子女,越来越被更多的农村家庭所认识,78%的农村妇女愿不惜投入培养子女成才。农村妇女依法维权的意识比前几年普遍有所提高,67%的妇女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她们比较关注那些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诸如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费税改革、义务教育等法律法规。农村妇女逐渐向追求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方面转变,在吃、穿、住、行方面逐步抛弃了一些旧的生活习惯。近几年,各级妇女组织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创评活动,大部分农村妇女在树立典型、宣传典型的舆论引导下,注重树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农村妇女素质存在的问题农村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下,自身素质与男性相比、与其他女性群体相比,在一些方面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关于农村妇女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6月17日—21日,县妇联一行几人深入到农村,利用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入户访谈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妇女素质状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并针对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作了深刻思考。

一、农村妇女的进步与发展调查发现,农村妇女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整体素质较前几年有新的发展和变化,突出表现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等三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发生新变化。随着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革深化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与落实,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胜汰劣竞争机制的完善,自身素质对人的生存发展状况起决定作用,这一现象和理念越来越被大部分农村妇女认识和重视,学文化、学科技、学致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当前农村妇女的新时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挑战,大部分农村妇女树立了以经济收入奠定家庭地位、证实自身价值的新观念,参与经济建设的愿望空前强烈。调查的100名妇女中,32名妇女愿依靠土地资源从事种植、养殖业,7名妇女愿进城务工经商,43名妇女愿在农闲时节开辟第二条收入渠道。与经济观念变化同步,农村妇女参与改革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参政意识、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她们积极关注当前社会变革中的热点问题和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针政策,经常性看新闻节目的妇女占20%,能说出几件国家大事的青壮年妇女占所调查人数的33%,认为国家兴衰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妇女占98%。农村妇女的思想境界有了新的提高。

(二)生活方式体现时代新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妇女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她们已不满足物质上的富有,转而关注自身的生命健康和精神需求,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少生优生成为农村妇女的共识,仅花沟镇北耿村就有4名妇女自愿放弃二胎指标办了独生子女证。科学教育子女,越来越被更多的农村家庭所认识本文由网络提供,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文章,78%的农村妇女愿不惜投入培养子女成才。农村妇女依法维权的意识比前几年普遍有所提高,67%的妇女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她们比较关注那些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诸如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费税改革、义务教育等法律法规。农村妇女逐渐向追求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方面转变,在吃、穿、住、行方面逐步抛弃了一些旧的生活习惯。近几年,各级妇女组织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创评活动,大部分农村妇女在树立典型、宣传典型的舆论引导下,注重树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有新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对农业生产者的要求由过去单纯的体力付出转向思想观念、科技信息、身体素质的综合运用,为妇女参与农村经济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和条件。各级妇女组织配合全县农业工作的开展,积极举办各类新技术培训班,发展农村妇女经济协作组织,培养各个领域的带头人。农村妇女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县已有10000多名妇女参加了十项新技术培训,1000名妇女取得绿色证书,1000多名妇女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87%的妇女劳动力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被调查的100户家庭中,妇女的经济收入占家庭收入一半的达25%。全县还涌现出很多大胆闯市场,带领妇女发家致富的女能人。高城镇艺品加工协会的会长张丽,发展会员800多名,产品远销国外;常家镇台李村的李玲利用高科技养鸡,带动周边40多户养鸡致富;青城镇的刘红莲成立了高青县魁星菌业公司,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

二、农村妇女素质存在的问题农村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下,自身素质与男性相比、与其他女性群体相比,在一些方面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思想解放程度与经济发展形势不适应。受旧的“三从四德”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妇女仍具有依附思想,生活范围局限于家庭之内,满足于温饱的生活,不敢到外面闯闯。有的妇女对周围一部分勇敢尝试并取得成功的女能人非常羡慕,却缩手缩脚,不敢尝试,不从自身素质方面找差距,而是过多地强调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等外在因素的不足。从调查的情况看,妇女思想解放的程度呈地域性分布,一些经济强村、产业特色村,妇女的思想在经济拉动、能人带动、舆论推动下得到解放;一些以粮棉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村,妇女的思想也相对保守,在农闲时节,多是聚在一起做针线活、扯闲话,与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格格不入。

(二)道德观念与全民道德建设要求不适应。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的社会伦理观念出现逐渐退化的趋势。部分妇女个人主义思想较严重,只看到个人利益,不顾全大局;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不利于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些妇女崇尚金钱至上,在处理家庭、邻里关系方面,利重于情,特别是一部分中青年妇女不赡养丧失劳动能力的公婆,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风气。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有一定市场,在个别村庄仍然存在女童辍学的现象,无形中又造就了一代新文盲。

(三)科技文化素质与其担负的责任不适应。近几年,随着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妇女逐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农村的经济形势。但部分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当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产业化经营方式和高科技营销手段的需要。据调查,农村妇女的学历低,妇女劳动力中,初中以上学历的仅占73 %。受文化水平制约,妇女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差,学到1—2门应用技术的妇女,仅限于机械地运用,而不能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归纳。大部分妇女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较差。妇女在家庭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受文化水平和教育经验的制约,大部分农村母亲空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在开发孩子智力方面力不从心。提高妇女素质的几点建议要尽快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只有立足当前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从妇女群众的愿望出发,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调查的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教育培训。要制定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各类文化科技培训,利用人口学校、妇女之家等阵地,举办各类使用技术培训班。深入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并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活动不断深化。鼓励妇女学文化、学科技、为有条件的妇女提供上农函大、农广校进修的机会。各村要充分发挥图书室、阅报栏的作用,使有限的报刊进入农村妇女的视野。新闻媒体要积极关注农村妇女这个特殊群体,在舆论宣传上予以倾斜,在引导她们转变观念、赶超先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各镇要有重点分区域的培养特色村、致富户,特别要在经济落后村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周边妇女提高素质,参与经济发展。

(二)强化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切实把农村妇女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对象,帮助她们掌握理论,认清形势,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自觉维护稳定大局,支持改革与发展。鼓励妇女在农闲时节组织起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继续深入开展各类精神文明评先创优活动,大力宣传先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强化社会舆论氛围。要加强“巾帼文明队”建设,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进村入户送温暖,在全社会倡导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三)强化社会化服务。各级要正确认识农村妇女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纳入工作规划,经常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各镇要加大对桑蚕、畜牧养殖、艺品加工等妇女优势项目的扶持发展力度,协调银行部门为妇女提供小额贷款,建立农村妇女科技指导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围绕妇女发家致富,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全方位服务,为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大力发展“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和中介服务组织,辐射带动农村妇女走科技致富之路。有关部门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深入开展送文化、送科技下乡活动。电信部门要组织妇女科技骨干学习现代计算机知识,将电脑网络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增强农村妇女的市场敏锐性和运用市场信息的能力。

下载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如何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部分弱势群体,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疾人扶贫帮困、引导残疾人就业、指导残疾人康复、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工作,乌镇镇残联在日常残疾人工作中不断收集资料,总......

    远安县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远安县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远安县妇联主席 谢德春妇女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半边天”,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县农村......

    区农村妇女参选村干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女性参选村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决策,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代表和维护农村妇女权益的重要途径。**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已于近日顺利结束,为全面了解我区农......

    对离退休老干部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以人为本创新机制 不断提高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对离退休老干部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通化市国家税务局 老干部工作是我们党的整个干部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

    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

    农年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 姓名: 性别: 年龄段: (老人、青年、未成年) 1、您所在的村有电视的户数达到( ) A、90%以上 B、70%以上 C、50%以上 D、没有或不清楚 2、您所在的村......

    社区老年人文化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名城花苑社区老年人文化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大学***专业大二的学生,现在正在做一个关于社区老年人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问卷,您的问卷所反映的信息对我非常重要,希望您......

    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合集五篇)

    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化生活逐步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也不断有新......

    对当前农村妇女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对当前农村妇女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以及江苏省省委领导批示精神和全国妇联、省妇联、徐州市妇联通知精神,新沂市妇联全会人员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