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晋商++观后感
《晋商》观后感
花了几天看完了八集的纪录片《晋商》,我为他们的成功感到一种自豪,也为他们所创造的财富而感到震撼。但,对于后期,他们的衰落,又感到一种惋惜。
一种商业的发展,不仅要经济做保证,还需要政府的支持,人民的需要。整个社会商业的兴旺是一个国家富裕的条件之一,如今的金融业,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起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注重金融的发展和完善。
晋商是由早期的以地邻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商帮演变而来,帮多数从事长途贩运,商品流转和资本周转慢,垫支资本大,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向社会借贷。并且商人分布的广泛,以至于远足贸易的普遍开展,海外贸易、跨省贸易的发展。所以,解决资金融通问题,解决异地汇兑,就成为了晋商当前的问题。因此,早期的银行——钱庄、票号就出现了。票号、钱庄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必然的规律,一种趋势。社会的商品流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往的需要等原因,构成了票号的起源。还没有看《晋商》时,我就想,票号为什么是晋商创立的呢,看了之后,我知道,山西商人成功的关键在于,恶劣的地理坏境,诚信,努力创造,敢于创新、对商机的把握和对管理体制的了解。晋商在经营中的成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山西富商巨贾不可胜数,他们掌握了巨额资本。第二,视信誉为命根,坚持信誉第一。强调做买卖必须脚踏实地,不投机取巧,赚不骄傲,赔不气馁,宁赔本也不做玷污商号招牌的事。第三,把商业做到了国内外,在国内外都建立起了分号,形成一个庞大的商业网。
我们说晋商成功的原因归结于以下几点:
1.环境恶劣,被迫从商。
明清时的晋商之所以能在如此恶劣环境中崛起,是因为有明清晋商创造奇迹的特殊条件;一方面由于生存环境的压力,山西人渴望去贫致富;一方面地理位置优越以及能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当时政府的开中法政策,为山西人致富奠定了基础。令现今晋商发家的资本不是财富,而是穷困所迫,也可以说是因为山西地不养人,元末明初时的山西,自然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燥寒冷,自然灾害频繁,百姓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在如此恶劣环境下,他们迫不得已,为了生存,他们远离家乡,去闯西口,以经商谋生,开辟事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造起伫立于三晋大地的深宅大院。
2.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
一位哲人说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力量的决定,精神是人类对自身事业的崇敬。一个人 有了坚韧不拔、敢于进取创业精神,在漫长的创业道路上,就会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挫折都能战胜,身处逆境能发展,经历磨难更精强。一个企业一旦具备了这种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就不会畏惧艰险,勇往直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激流险滩能闯过,国际一流可创造。
正是拥有这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创业精神,山西商人在经商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无法想象的苦难。从而在大漠风沙、崇山峻岭、浩瀚的大海之间走出来一条通行于四海的财富之路。晋商将全国各地产物货物,车载船运,牲驮畜运,盈千累万,运到全国各地,许多地区竟出现了“晋商不至,产无所泄”的依赖局面。以此同时,晋商势力还伸向了国外市场。像晋商这样市场庞大,负货远征千里,致货都在千里或万里外,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畏艰险的创业精神是不可能达到的。
3..抓住机遇,敢于冒险。
就是拥有这种精神,山西商人,无论对一个人,一个商帮,还是一个国家,机遇
都是重要的,晋商的机遇就是明初实行的“开中制”,放开了盐的销售和运输政府退出盐业生产。山西人利用这个机会,作大了以盐业为主的贸易,创造了山西商业的首次辉煌。盐的买卖是利润巨大的。晋商帮政府运粮,政府作为交换给他们盐引,也就是给他们一些贩盐的权力。盐的买卖是利润巨大的。晋商帮政府运粮,政府作为交换给他们盐引,也就是给他们一些贩盐的权力。因此,有地利之便的山西商人成了最大的收益者,从而奏响了明清晋商兴起的序曲。由此也可以说明,明清晋商的兴起是由于山西人特有的思维定势,与当时明政府的政策和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产物。无论对一个人,一个商帮,还是一个国家,机遇都是重要的,晋商的机遇就是明初实行的“开中制”,放开了盐的销售和运输政府退出盐业生产。山西人利用这个机会,作大了以盐业为主的贸易
4..信誉道德构建
晋商成功的因素和经验除了节俭吃苦之外,善于管理,敢于冒风险,开拓进取外,“诚实守信”、“信誉至上”则是晋商辉煌的重要法宝。近代思想家、文化巨擘梁启超在评说山西商人的经营之道和制胜法宝时,更是写下了“晋商笃守信用”六个大字。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的山西商人执著地践行“诚信第一”的准则,才使晋商在激烈的商海搏击中能不断地抓住商机,拓展市场,发展壮大。
清代后,晋商又抓住了两次机会。一是清政府的统一边疆、开放边疆、管理边疆过程中,晋商抓住机遇,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做到了“货通天下”。清政府对这种贸易采取了鼓励的政策,凡行商于恰克图一带的商人,必须持有理藩部颁发的“信票”这几方面的政策,使得晋商的市场更为广阔,远距离贸易庚为发达。这一策略对推动晋商的持续繁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一个是,道光年间的金融的创新——票号出现啦,票号的出现,将晋商的事业推向了事业的顶峰。二是道光年间票号的出现,晋商的票号创造了一段辉煌历史,将晋商推上了事业的顶峰。
晋商票号是我国金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有着许多自己独创或发扬光大的管理制度。无论从正面还是反面上,晋商票号的管理思想对现代金融企业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启示。2008年底,一场由美国2006年春出现端倪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华尔街职业经理人置风险管理于不顾的种种金融创新在多重传导机制的作用下让全球经济陷入疲软。当我们重新审视历史,从中国古代金融业管理制度中会发现许多有建设性的方案,对完善我国乃至世界的金融管理秩序有着重大的意义。晋商票号的兴衰对金融企业的管理还是有着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也能给予我们许多的启示.一、完善管理制度
人力资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本,“事在人为,得人则兴,失人则衰”。所有的企业基本上都有自己培养合格职工的体系。晋商早在一百余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把人力资源看做票号的第一资源,十分注重培养职工业务能力与道德品质,并有一套与之相对应的培训体系。
对于现在的企业而言,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避开企业的固有风险,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在当今的许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不缺乏管理制度,但真正能有效执行,行之有效的很少。所以制定的合理的,科学的,可操作性的固然很重要。究其原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制度管理缺少统一的管理部门,制度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管理思想,缺少制度分级分层管理体系、规章制度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规划计划管理,有些制度尚处于各个部门自发建设管理阶段,形成了各个部门各自把握制度管理原则的态势,有可能造成制度管理的割裂;
二、制度的制定,由于各部门在制度制定和制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自发和无序”状况,本位主意现象存在,存在制度的合理性和操作性不足,导致执行的效果差,或者无法执行。三是制度的执行环境,各级领导的以身作则是制度执行的关键,公司严格按照制度行事的环境有待加强。四是制度的执行,制度的内容不合理或偏离现实具有偏差,按照制度行事的氛围对制度的执行具有影响,制度执行的刚性不足,同时公司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监管部门,缺少周期性、有序的监督、评估和改进,至使制度的陈旧,更新慢,难于适应企业的变化,造成的执行不利。
二、抓住机遇,创造辉煌。
早期金融组织帐局、钱庄的出现,为山西票号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票号没出现前,晋商看到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物流通总量的增加。商品流转和资本周转慢,垫支资本大,人们需要白银的总量增加,可他们所能带的资金又有限,于是他们需要借贷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通过存放款支持商号、钱庄的经营活动的票号成立了。
按照哲学家的说法,偶然性体现了必然性,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背后有必然。
票号出现偶然的,但由晋商最早进入票号行业却是必然的。晋商在我国的商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时期主导全国商业的“十大商帮”之中,以晋商与徽商的成就最为耀眼,而论及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山西票号的地位更是不能忽视。那时的商人挣钱,为了把钱运回去都要雇用镖局,这样不仅麻烦,而且押运过程中非常危险。当年雷屡泰是西裕成的大掌柜,东家李大全乐于助人又一次偶然的机会,雷履泰看到了商机。那年,商人在外经商,资金调动全由镖局用小车运送,镖师保驾。但在乾隆后期,社会动荡,盗贼纷起,各种农民起义不断,许多商人让西裕成李东家帮他们把白银带回家乡。西裕成也需要在总号与分号之间调动资金,就把别人托带的钱留在分号,写个条子让他们回平遥的总号取白银。就这样,雷屡泰看破了其中的商机,把以颜料为主业改为经营银两汇兑。这样就解决了商人们的问题,这就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票号出现在山西,并由山西人首创,是必然的结果。随着商业活动的发达,它一定是金融事业的发达。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金融,那么商业很难再进一步发展。所以明清时代中国的商品经济相当发达,也就为中国的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要求。也就是商业发达了,商品经济发达了,一定要金融也发达。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票号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历史的要求。晋商从资金、网络、人才和信誉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因此由晋商首创,是一种历史必然。
金融业的发展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金融业。同时也只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有金融业的发展。作为封建社会中金融业最发达的形态票号业是商品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结果。因此,票号的出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发达;二是金融业的发达。在当时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只有晋商。晋商是当时十大帮商之首,无论是财力还是历史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
因此,票号、钱庄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必然的规律,一种趋势。
而晋商的衰落也绝非偶然,他们衰落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束缚了晋商的发展
晋商资本流向土地,在明代已屡见不鲜。入清后,晋商购置土地者很是普遍。有民谣称:“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此谓“大褥套”是指形同褥子的布套,也可搭在牲口背上供人骑坐。这句民谣反映了晋商外出经商致富后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的传统观念,在这一传统观念支配下,其商业资本是不利于向近代资本发展的。
2.明清晋商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附庸。明初晋商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入清后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季又因为清政府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一言以蔽之,明清山西商人始终靠结托封建政府,为封建政府服务而兴盛。但当封建
政府走向衰亡时,山西商人也必然祸及自身。如志成信票号,庚子事变后,曾将资本运往南省放贷,但辛亥革命中运往南省资金大多散失。而清廷提银刻不容缓,结果账面上有应收银 400万两,有应付银 200万两,但实际上已无法周转,被迫倒闭。民国初年,债权人大多在山西太谷、平遥、祁县坐索欠款,财东因票号损失惨重,已无力偿还,只能卖房卖地,甚至逃匿他乡,有的还沦为乞丐。3.墨守成规,思想保守,缺乏创意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旧有的商业模式已被打破,加快改革,适应潮流,是求得自身发展的途径。但是由于晋商中一些有势力的财东和总经理思想顽固,墨守成规,以致四次失去票号改革机会。
4.近代企业的投资见效周期过长。
20世纪初,晋商中一些有识之士以高度热情投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但由于当时保矿运动的影响,其资本主要投入了投资额大、见效周期长、管理要求高、并受运输条件制约的煤矿业,而不是投资少、周转快、利润高的棉纺、面粉、卷烟等轻纺工业,致使资金大量积压,陷入困境。
通过看票号的兴、衰,知道它是盛极而衰的,因为它的制度没有银行完善资金不雄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封闭和保守。这些告诉我们无论是国有企业、无论是民营企业,我们应该有一套有效地激励机制,而这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是我们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做商业,要讲商业道德,就是要讲诚信。
在我国,明朝中叶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到清代又出现了票号。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最早的国家银行是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一直沿用至今。银行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每个银行,要是它步走向灭亡,就不应该闭关、保守。闭关、保守不仅会使一个银行走向灭亡,如果一个国家闭关锁国,灭亡也是必然的。所以,企业要想立足,就应该有一套有效地机制,完整的管理制度,并且要不断完善自己,要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做到取长补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银行的体制会更加的完善。
第二篇:晋商博物馆观后感
晋商博物馆观后感
寒假我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了山西文化的瑰宝——晋商博物馆。走进北京晋商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票号浮雕。票号是晋商的伟大发明,此后的百年间,晋商以票号为枢机,主导了中国金融业,直到清末民初。今天晋商博物馆一行,我看到了我三晋晋商昔日辉煌的一页,也看到了他们成功背后的艰辛与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晋商博物馆经过长达几十年的收集整理,现在馆内几乎囊括了现存可移动晋商遗物中的绝大部分珍品,其中包括账册、信函、文稿、票证、印章、钞版、票版、广告、包装、牌匾、货币、衡器、量具、算具、交通运输工具、神佛礼器、日用器具等众多门类。
晋商的成功是因为他们吃苦耐劳,他们不但把生意在全国范围内做大做好,而且还跋山涉水,途经茫茫沙漠一直到达了莫斯科,恰克图,东洋等地;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严谨,0.5平方厘米大小的字一笔一划清清楚楚,苍劲有力,看起来却好像比我们用钢笔写出来的还要清晰明了;他们有胆实,有眼光。他们审时夺视,敢于创新,顺应时代的需要,创造了全国最早的票号,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银行,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生产。
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一笔巨大的宝藏,在浮躁盛行的当代我们一定要深刻体会,它将会让我们获益匪浅的。晋商是中国的骄傲,我为它自豪!
第三篇:晋商导游词(范文)
晋祠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绵山旅行社欢迎您参加本次旅游活动。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伴您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平遥古城
女士们、先生们:
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在平遥召开,会议首推平遥作为申报联合国“人类遗产”项目的第一个古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从此,这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利用行车间隙我把平遥城的历史沿革作个简要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昇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宅。
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镇国寺。
镇园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郝洞村的镇国寺,创建于五代北汉时期,原名京城寺。明朝时改称镇国寺。1988年被国务院批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整座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天王殿两侧配有钟楼和鼓楼。一进院东西廊有碑亭、三灵侯、二郎殿、财福神和土地各殿。二进院东西有观音殿、地藏殿等。
处于寺庙最前端的天王殿,是元代建筑。进入殿内,可参谒佛国护法神将——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执清风剑,气势磅礴;东方持国天王,眉清目秀,慈善温和,怀抱琵琶;西方广目天王,臂缠长蛇,泰然自若;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伞,气贯长虹。四大天王很受民间“欢迎”,因为它们代表“风、调、雨、顺”,象征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出了天王殿,钟楼鼓楼相互对峙,钟楼上有金代皇统五年铸造的铁钟一口,形制古雅,工艺别致,而且钟声洪亮。据说在当年没有汽车火车的时候,镇国寺的钟声能传到30里外的平
遥城内,算得上是一件珍稀之物了。
朋友们,接下来要参观的是居于前院中央的万佛殿,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堪称“千年瑰宝”。这座殿宇造型独特,平面近似正方形,屋顶庞大,出据深远,但由于屋角反翘,使沉重庞大的屋顶呈现出轻巧活泼的建筑艺术形象,整个外观给人一种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感觉,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家在建筑科学方面的非凡技能。在殿内,共有彩塑11尊。中央是佛坛,主保释迎牟尼形体高大,坐在须弥座上,表现出安逸慈祥、和颜悦目的神态。旁边站立的是迦叶和阿南二****,阿南身着僧衣,一副出家人打扮,他显得聪明、慈善,是一位才气横溢的青壮年形象;另一侧的迦叶看上去是一位饱经风霜、含辛茹苦的老人,因为他从小出家、一生勤勉求进,苦修一世,历尽艰辛。前面分别是两尊菩萨和供养菩萨。两菩萨衣冠紧扣、面额丰满,显得非常文雅娴静,俨然一副贵妇人形象。两供养菩萨体形丰满,线条优美,体现出少女特有的娇柔之美。在菩萨的前面是两天王和两供养童子。两天王手执兵器,头载盔甲,是典型的唐代武士形象风采;两供养童子身体瘦弱、衣着俭朴,一副天真善良的农家少女形象。这11尊塑像虽是宗教神化的偶像,但却是按照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加以形象塑造的。这些塑像是我国寺庙中现存的五代时期的惟一作品,堪称“稀世珍品”,在我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朋友们,寺内还有更为精彩的去处,那就是三佛楼、地藏殿、土地殿。各位请随我一一参观。
这座三佛楼创建于明代,主像有三尊,分别是“法自佛、报自佛、应自佛”。这些佛像自然大方、造型优美。大家再请看两墙上的壁画,画的是释迎牟尼的生平八相图,集山水花鸟、人物于一体,描绘了释迦牟尼的一生。
位于后院西侧的地藏殿,俗称阎王殿,建于明代,主像为地藏王菩萨,四周为十殿阎王,六位判官、牛头、马面立于地上,这些塑像有的怒不可遏,有的文质彬彬,有的慈祥和蔼。再看这墙上的14幅壁画,集绘画、书法于一体,描述了不善之徒被受刑制裁的场面,其惨状目不忍睹。这些情节表现的是惩恶扬善的哲理,但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处在社会的最下层,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正如这幅对联所写:
“阳世奸雄欺天害理由直汝,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强烈地表现着惩恶扬善的愿望和人生哲理。
各位朋友请看土地殿正中的这一坐像,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得出他是土地爷了,他看上去和蔼慈祥,佛经中说它是山川郊社之神,他的两侧分别侍立着金童和玉女,手中各自拿着印玺和印盒,一副叫顺服侍土地的形象。
观赏完这几座主要的殿宇后,我们要返回前院,再去看看前院两侧的碑廊。这里共保存着历代石碑20余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半截碑”。由于该碑上下左右都有残缺,所以名为半截碑,以残碑的宽厚度估量,原碑非常高大。此碑内容与镇国寺无关,原来在镇国寺竣工时,在寺的附近捡回这块碑,想做碑座,结果发现书法甚佳,秀润苍劲,当时没舍得毁掉,才得以幸存下来。经考证,这块碑是北汉主刘崇之孙刘继钦的墓志铭碑,文物价值相当高。
朋友们是否注意到这棵古老的槐树,大家猜猜它的树龄是多少呢?这棵名为龙槐的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嘉庆《龙槐记》碑中记载,有了这座寺庙就有了这棵树,它长得高不盈丈,树身已满是裂缝,弯弯曲曲,枝干错综盘结,无头无尾,看上去张牙舞爪,腾云驾雾,也是寺内的一大奇观。
从寺门向寺内远望,杂树交荫,绿叶蓬松,环境优美,饶有古趣。
平遥城墙:从镇国寺出发,约半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
女士们、先生们,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平遥城墙。据史书记载,西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小低矮,大将尹吉甫驻兵于此,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筑西北两面城墙;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扩建为砖石城墙。以后历代多次修补,基本上建成为现存规模。但在日伪统治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80年国家拨出大量经费动工复修,使平遥城墙重现昔日光彩。
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寓意为吉祥、长寿、青春永驻、金汤永固。据传说,城池南门为****,门外的两眼水井象征着龟的双眼;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池东西有四座瓮城,两两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和下东门,前三门的外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的三条腿,惟有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向东而开,据说是古人建城时惟恐“乌龟”爬走,于是将其左腿使劲拉直,井用绳索紧捆在麓台塔上。城墙的四周,本来还有护城河,并设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首先进来的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这里地方狭小,四周有高墙围护,即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大家再请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筑考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小关帝庙。把关帝庙修进瓮城里,此乃平遥人的独创。
请朋友们随我上城墙参观,领略古城风貌。城墙周长共6157米,高度为6—10米不等,墙身内是素土,外包砖石,顶铺砖面,在这上面可并行两辆马车,宽阔而坚实。
朋友们也许会问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它叫女儿墙,起保护作用。我们看出两边的女儿墙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修筑了垛口,垛口上留着供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是出于实战的需要。
大家很容易看到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它的作用何在呢?大家猜对了,肯定是保护城墙的。我们知道,古代攻城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弩机,守城的土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这样使得城墙脚下变成防御的死角,为改变这种劣势,在墩台上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射击网,从而大大增强了防卫能力。城墙上共建有72座敌楼,3000个垛口,据说是象征圣人孔夫子的三千****七十二贤人。
这座坚如磐石的古城,在古代起过抵御外敌的作用。如在清末,曾把抢劫商号,骚扰民宅的清军拒之于城门外,使平遥免遭其害。在抗战时期,城墙为挡住气焰嚣张的日寇作出了特殊贡献。
另外,在洪灾到来时,可抵挡滔滔洪水,使城内居民安然无恙。平遥古城,不仅以古老完好的城墙闻名于世,而且古寺庙、古市楼、古街道、古店铺、古民宅,荟集一城,构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古文物建筑群。闻名于世的平遥八景吸引着无数游客,这八景是:金井市楼、贺兰仙桥、凤凰栖台、河桥野望、源池泉涌、麓台叠翠、瀴溪晚照、超山晓月。另有民间神话传说的古城八宝,也很有情趣,即:市楼金井内的金马驹、贺兰仙桥下的金蛤蟆、清虚仙迹中的透灵碑、凤凰栖台下的金龟子、鹦鹉巷内的鹦鹉石、文庙大成殿的杞木梁、木楔柱和九连钟。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城内几处重要的景点。
清虚观:古城内的主要街道有南北大街、东西大街、政府街和城隍庙街,清虚观就坐落在东大街的路北方向。这里现在是县文物局所在地,原是一座道观。门前这座木牌楼造型巧妙,偌大的楼顶全由两根立柱、四根斜柱支撑。在这里保存着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古碑很多,其中元代一通碑,正面用蒙文,反面用汉语译文,结尾处用属相纪年法记录时间,据专家考证,这通碑和陕西重阳万寿宫保存的著名“八思巴文碑”如出一辙,据推测碑上的蒙文很可能就是八思巴文,很有史料价值。
朋友们,前面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日异昌票号的旧址了,我们一同前往参观。
中国票号博物馆:请大家看这座面宽五间的大屋,这便是有“天下第一号”美称的“日昇昌票号”的铺面,这里现已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里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的场面。朋友们可能很想知道票号究竟是什么?票号就是以前的钱庄、银号,在我国银行没有出现以前,票号几乎控制着全国的金融业。票号是随着明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而产生的,主要经营汇兑、存款、放款、代官府解粮钱、收捐税等的金融机构。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曾说“这里是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清朝时交通不方便,商人们来回押运金银既麻烦,又不保险。道光四年,原平遥“西裕成”颜料庄经理雷履泰就把颜料行改组成经营汇兑业务的商行,取“如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定名为“日昇昌”,从此揭开了我国金融史上崭新的一页。
大家或许已经发现,这个门很特别,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层次分明的门坎呢?对了,就是为安全起见,层层防御!
请先进左边这间铺面,这个梯子是直接通往楼上的,大家或许会想象当年楼上一定存放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个疑问到了里间就可以得到回答。正加大家所见,这间屋子除了摆放着一箱假银子,看来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那么金库到底会在哪儿呢?噢,对了!这儿有一个灰坑,把盖打开之后,这里便是金库!有人会问,这么小的地方,似乎与日昇昌的赫赫大名不相称吧?您说对了,这里只是个小金库,大库在什么地方,至今仍是个谜。
双林寺
三晋大地,古代寺庙星罗棋布,其中平遥古迹双林寺堪称艺苑奇葩,彩塑名扬海外,素有“古代雕塑博物馆”之誉。
双林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中都寺创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献记载失详,难以确考。寺中现存
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于武平二年”尚可辨认。“武平二年”(571)乃北齐年号,既是重修,其创建年代必早于此。即使从北齐算起,中都寺至今也已历经一千四百多个春秋了。中都寺当时为一方胜境,庙貌雄伟,香火隆盛,游人不绝,曾建有“七重楼阁,高可望省”,可惜毁于火灾,原阁础石至今犹存,直径一米有余,足证其规模之大。约至宋代,中都寺改名双林寺。据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之地为古代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旁沙罗双树之间,尔时佛在双树之下,头北面西,右胁而卧,圆寂升天,四边双树顿开白花,称为“双林入灭”。宋以后,寺中曾住有尼姑,故有“姑姑之碑”及“贞义祠”等遗迹,盖与纪念尼姑有关。
双林寺建筑,历遭一千数百年的风雨兵灾之患,庙貌渐即倾圮,虽然历代皆有修葺,但到元末,已到了“殿楹损壤,厅廊倾颓”的地步。因此,明朝景泰、天顺、弘治、正德、隆庆年间以及清道光、宣统年间都曾大规模地重建或重修,现存庙宇已全为明代和清代建筑了。
双林寺坐北朝南,庙群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座殿堂组成。前院为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和天王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房等(现为小学校所用)明代时于寺庙外围建一周高大的夯土包围墙,上置箭垛,外观颇似一座小城堡。
进入拱券形山门,正北第一座殿为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檐下挂一竖匾,书“天竺胜境”四字,笔力遒劲。前檐置五铺作斗拱,如意头假昂。明间置板门,次、稍间置窗。屋顶悬山式,屋脊正中琉璃宝顶上有明“弘治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题记,乃明代重修时所置。天王殿廊檐下塑四大金刚,每尊约高三米,一字排开。这些佛的护法力士形象已突破一般金刚凶恶可怖的造型程式,采用了写实的造型手法,加之空间中宏大的架式和大块的形体,使人感到他们具有人间武士的亲近感,同时又具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武气魄。
天王殿内,天冠弥勒菩萨结跏居中而坐,帝释、梵天胁侍左右。南墙倒坐四大天王,北墙两侧为八大菩萨。殿中塑像风格都较写实,人物造型生动。尤其是四大天王,高达三米之多,分别手持琵琶、宝剑、蛇和伞,各自护卫东南西北。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件,按佛教《圆觉经》中“四轮”之说,为土、金、风、水。因佛经在中国长期流传,又附会为“风调雨顺”,清代翟灏所著《通俗篇》引王业燕《阁知新录》说,凡寺门内四大天王,各持一物,暗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穿过天王殿,北面坐落着释迦殿,同两厢罗汉殿、武圣殿、阎罗殿和土地殿组成第一进院落。释迦殿是本寺主殿之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栏额普拍枋出头,檐下无斗拱。明间置门,正中匾额书“灵鹫遗风”四字。屋顶悬山式,满布灰瓦,整个建筑风格质朴简洁。
释迦殿内,释迦牟尼正中高坐,左右胁侍文殊、普贤,是本殿主要塑像。殿内四壁运用圆雕、深、浅浮雕手法,采取分层组合、连环壁塑形式,表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投胎降生到涅槃成佛以及四方传经普渡众生的佛传故事。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态各异,活动于建筑、山石之间,构思构图绝妙,令人叹为观止,颇富有我国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释迦殿影壁墙后塑一座渡海观音,是双林寺彩塑中的精彩之作。观音用圆雕手法塑造,单腿盘坐于红色莲瓣之上,整个身形突出壁外,神情安详自若,与背景上波涛汹涌的海浪形成强烈对比,具有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观者无不称奇。
释迦殿两厢各为四间悬山式建筑,因在殿内隔墙,又分为罗汉、武圣、阎罗、土地四个小殿。罗汉殿内塑十八罗汉,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他们略与真人等高,分塑于观音两侧。这些罗汉像比例适当,解剖准确,形体厚重,造型优美,一个个神采奕奕,颇具个性,古代艺术大师运用纯熟的传统彩塑技巧,使这些罗汉塑像达到了呼之欲出、若闻其声的艺术境界,被人们称之为“神品”。武圣殿正中关羽坐像为清初所塑,气势威然,神态逼真。四壁满布悬塑,为关羽生前事迹,内容有“桃园结义”、“怒斩华雄”、“斩蔡阳”、“水淹七军”等,人物高约四十厘米,造型生动,设色艳丽,观之饶有兴味。阎罗殿内地藏王菩萨居中而坐,左右塑十殿阎王和判官,各像皆挺然危坐,肃穆森然。佛经称地藏王为四大菩萨之一,统领地狱,拯救诸苦。此殿即按佛经中“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的说法构思并塑造的。土地殿所塑土地像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管理,山川郊社之神,旧俗祭祀土地可保五谷丰登。土地像被塑成一长者形象,慈祥、忠厚。左右侍从为金童玉女,令人感到亲切可爱。
释迦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东西相对,钟楼上现有明代嘉靖年间大铜钟一口,击之声闻数里,余音不绝。中轴线上第二进院落为正北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厢的千佛、菩萨二殿,布局较为宽敞。大雄宝殿乃明初重建,是全寺中最高大的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椽,“侧脚”、“生起”较明显,设一步前廊,四周檐下五铺作斗拱一圈,柱头、补间铺作各一朵。梁架结构整洁合理,颇合法制。斗模门窗装修及屋脊吻兽皆为典型明代风格。殿内主像为“三身佛”,两侧是文殊、普贤坐像。三身佛前有铁铸包泥“接引佛”迎门而立。这些塑像经清代重新妆绘,较其他殿塑像略有逊色。殿内还有明代所绘壁画《礼佛图》,惜于民国初年为白粉所盖,从1982年洗出的局部中,尚可窥到壁画一斑,线描挺拔,设色艳丽,尚有元代遗风。东侧千佛殿,悬山式建筑,面宽七间。
殿内彩塑达五百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主像为自在观音,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左右侧塑韦驮和夜叉立像。韦驮像极富个性特征,武中蕴文,颇具动势,是明代彩塑中少见的艺术杰作。殿内四周为悬塑和壁塑,五百菩萨分为五至六层,或驾祥云,或骑异兽,与主像联系照应,浑然一体。窗台和门两侧还塑有供养人像三十多尊,这些塑像造型非常写实,他们的衣冠饰物是研究明代服饰发展演变的可贵资料。
菩萨殿在中院西侧,正与千佛殿相对,主像为千手千眼观音,结跏居中而坐,仪容丰满端庄,神态温柔隽逸,手势千变万化,塑造得十分纤巧而富弹性。如果不是背后伸出许多胳膊,真会使人把千手观音看成人间—个美丽娴雅、雍容大度的少妇。四周悬塑四百多菩萨,皆脚登彩云,作行进状,大有衣纹飘动,满壁生风之感。这众多的形象,艳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构成了一座古代雕塑艺术的殿堂。千佛、菩萨二殿外檐墙上尚残留少量明代壁画,绘供养菩萨等,为明天顺五年(1461)的作品。
娘娘殿为全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建于明正德年间,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送子娘娘”塑像系根据民间传说所塑,清代曾重妆。前檐墙内有清代壁画“送子图”,娘娘殿东侧小殿为贞义祠,内塑“睡姑姑”和“药婆婆”塑像,乃民国年间重塑。娘娘殿和贞义祠内塑像、壁画制作年代较晚,艺术水平—般。
双林寺,是座历史悠久的佛寺。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以及古代建筑、彩塑和壁
画,都是稀世珍宝。尤其是寺中两千多尊彩绘泥塑,更令人称道不已。它们继承了我国唐代以及宋、辽、金、元彩塑的优良传统,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是我国明塑中的佼佼者。这些彩塑形神兼备,艺术价值极高,能够完好保存至今,实乃艺术史一大幸事。
千佛殿的韦驮像,在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这尊塑像可谓之精品,备受海内外识者交口称誉,说他刚中有柔,武中蕴文,威而不悍,机智勇猛,浑身是力,身如强弓等等。概括之约有三点:双重性格的深入刻画;夸张变形身躯表现力度;面部表情高度传神。这些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韦驮像的艺术特色,使这个人物具有性格特征而活了起来。此外,还有一项重要因素应强调指出,即韦驮静态典型中所表现出的运动——不动之动,这也是韦驮像之所以取得生动气韵,达到传神效果,在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由于是寺庙中的圆雕,观赏的最佳视点被巧妙地安排于一进殿门的位置,这既是由于当时宗教活动的形式所限,以符合人们的观赏习惯。从此视点看韦驮像的构图,其身体重心基于左足,下肢朝前站立,从腰部开始,由头部带动整个上体躯干向右侧扭曲,这种扭曲程度,已极大地超出了人体生理所允许的限度,很像—节麻花,但人们从整体气势观看,这种违反人体解剖结构的姿态,不仅没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相反却从这种艺术夸张变形之中,感到一种强大的力度和动势,这是由一条从头到脚贯穿于韦驮全身的s形曲线所表现出来的,这条曲线极富弹力和流动感,构成了韦驮身体动态的主轴线,加之韦驮身上的飘带萦绕飞舞,本身就是大的曲线,从视觉上也加强了动势。韦驮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向外部伸出,让人感觉肌肉紧张,充满力量。左臂抬起,同右臂形成对比(手部已残,原来似握金刚杵)。韦驮整个身躯外轮廓构成一个略带倾斜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由左手、右手肘部和足部三个突出点形成。由于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顶点在下部并呈倾斜状态,给人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因而也增加了这尊塑像的活力和行动感觉。
此外,我们通过对韦驮像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种时间的节奏性和动作的连续性。韦驮腿部动作为正面站立,身体重心立于左腿,右腿放松微向外伸出,这种姿态是符合为佛站岗护法的特定身份的,但这样处理,—般极易被塑造得呆若木鸡。
双林寺韦驮高明之处,就在于匠师不落俗套,打破了一般程式的限制,使韦驮上身向右扭曲,左臂抬起,似乎发现了捣乱不法的妖魔,正欲振臂大呼而击之,用上身的动作打破了下肢的静立呆板,形成了连续性的第二动作。而最为精彩的是韦驮眼神与头部方向的反向关系。按照人的自然生理动作,头部向侧面扭转时,眼珠总是转向同一方向,即头部向左侧扭转,眼睛必向左侧看,头向右侧扭转,眼珠也必然向右侧转动。这不但在方向上保持一致,而且在时间上也处于同一节奏。而韦驮眼珠位置的处理恰恰又打破了这种常规,其头部、身躯皆向右扭动,而眼睛却偏偏望着相反的左方。这样,在时间上就又增加了一个节奏。如果我们试着模仿一下韦驮像的动作和眼神,就能体会到这确实是神来之笔。我们纵观韦驮整个身姿,从下肢的稍息站立,到上肢的扭转和头部的扭动,再到眼珠的反向转动,在时间上形成了三个动作节奏,极大地增加了动作的连续性——韦驮塑像的“不动之动”产生了。这一艺术真谛,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早有深切体会:“所谓运动,是从这一个姿态到另一个姿态的转变,„„因为在移动视线的时候,发现这座雕像的各部分就是先后连续的时间内的姿态,所以我们的眼睛好像看见它的运动”。这是对韦驮塑像动感的绝好说明。
这些作品的创造者,我国古代不知姓名的民间艺术大师们,世代相传技艺,勤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具有十分深厚的艺术功底,双林寺彩塑就是他们各骋奇思、惮精竭虑,倾注心血和汗水,创造出的不朽艺术杰作,有许多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称为
艺术神品当之无愧,双林寺文物精英,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蕴含有极为丰富、可供借鉴的营养,认真批判地继承这笔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研究其发展规律,总结其艺术成就,对今天的新美术创作或许能有某些启示作用。
王家大院
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推开王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近700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中国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中国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王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近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平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王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王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1805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平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平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位于大院西边的桂星书院、花园院虽然不大,却也十分幽静,奇花异草使人心旷神怡,即使在封闭的院内,仍可登高俯瞰欣赏大自然的景色,是主任修生养性,吟诗作对的好地方。还有夹院是上学的私孰,可见主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的确王家有不少子孙从此走上仕途。东部是厨房院,前中后三个院落,里外共七道门,不同身份的人走不通的门,进不同的餐厅,由此可见,连吃饭庄户人家都是有讲究的。过了石桥,便是西堡院,此建筑群早于东堡院100年,是建于清乾隆年间,19800平方米,俯视西大院,其平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因只有一个堡门,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真堡的青石牌匾,一方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称之为红门堡。
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鹅卵石铺成的龙鲮街,长133米,宽3.6米,主街将西大街分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一条纵街和三条横街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院院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呼应,互相联系,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自1997年王家大院
以中国民居艺术馆的名义正式开放以来,这个久藏深闺的室内桃源,以其花不知名分外娇的魅力,渐为人们关注与赏识,这个在中国大地,独处一隅乡间的闺院,确实令人反复吟哦!
第四篇:晋商银行
晋商,肇始于虞舜,鼎盛于明清,称雄商界,纵横亚欧,创无数金融第一,领中国商业与金融革命,成山西为中国金融发源地。晋商所创造的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被西方人称为“山西银行”。
组建晋商银行,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振兴山西经济,实现科学发展,重振晋商雄风,再创晋商辉煌的一项战略举措,是社会各界多年的愿望,也是历史上晋商的银行的传承和发展。2008年8月6日,山西省政府成立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全面启动组建工作;同年12月30日中国银监会批复同意;2009年2月5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成功召开;2009年2月28日正式挂牌。晋商银行是一家总行设在山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省属大型金融企业。
战略愿景:积极完成省内网点布局,逐步向省外拓展辐射,择机在境内外公开上市。把晋商银行打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根植三晋、服务山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民族品牌银行。
市场定位:扶持中小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服务城乡居民。企业文化:传承晋商金融文化,弘扬现代经营理念,敬业、守纪、和谐、创新、发展。晋商银行从历史中走来,在改革中诞生,并必将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走向成熟和强大!
厚德永续,源远流长;
融汇天下,共铸伟业!
晋商银行董事长 上官永清
上官永清,女,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 山西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学习。
1982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任临汾地区工商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工商银行榆次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工商银行晋中分行行长、党委书记,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太原办事处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党委书记,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
2009年2月至今 晋商银行董事长。
曾获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晋商银行行长 阎俊生
阎俊生,男,1961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1976年12月至1987年4月在北京卫戍区服役,1987年5月先后任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处级秘书,太原市城信社联合社副理事长、副主任兼营业部经理,太原市商业银行党委委员、董事、副行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太原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行长。
2009年2月至今晋商银行副董事长、行长。
晋商银行副监事长 吕福贞
吕福贞,女,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大学本科。
1976年参加工作,先后任人民银行太原分行金融管理处副处长,人民银行太原分行金融市场经理、计划处处长,太原市商业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行长、党委副书记,董事长、党委书记。2009年2月至今晋商银行副监事长。
历任太原市第八届、九届党代会代表,太原市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常委。
晋商银行副行长 栗建强
栗建强,男,195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现任晋商银行董事、副行长。
1979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曾任工商银行太原分行副行长、党组成员,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工商银行大同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工商银行运城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太原市商业银行行长、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2009年2月至今 晋商银行董事、副行长。
中国工商银行EMBA核心课程研究生班,获毕业证书 荣获太原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和特级劳模,荣立山西省、太原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命名的个人一等功,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劳动模范,并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大同市人大代表,大同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山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太原市总商会副会长。
发展规划
要加快调整业务收入结构。科学合理的业务及收入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我行业务发展战略的主要抓手。要合理组合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积极推进财富管理业务,促进收入结构从以存贷利差为主向利差收入和非利差收入并重的转变。
要优化信贷资产结构。资产结构的科学合理决定着我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和效益。未来三年我行公司资产业务的大、中、小客户占比应该保持在5∶3∶2的比例,要扶持优势中小客户,把握其经营特点,建立符合中小客户经营特点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努力培育我行的基础客户群;要加强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全面合作,参与重点项目,支持优势企业,使我行信贷资产更具抗风险能力。
要建立以资产业务带动中间业务的联动发展机制,积极开展交叉销售和组合营销,构建我行新的盈利模式。一方面以融资业务促进投行业务发展,通过为客户提供融资业务来争取债券承销(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承销)、重组并购等各类投行业务机会;另一方面以投行业务来巩固和竞争发展客户,积极发展针对目标客户群的财务顾问、银团筹组及安排、资产证券化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等投行业务,使我行获取更多的综合业务机会,拓展更为广阔的优质客户,实现我行收入结构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要实施零售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变,通过开展理财、个人信贷、信用卡等业务,争取、培育高端客户,实现负债业务的增长,为全行业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要加快、完善我行现有的营销渠道,按照“效益优先、服务优良”的理念,整合现有的物理网点,加强自助网点的建设,使其成为物理网点的有效补充;同时,要加快虚拟渠道的建设,通过网上银行的功能开发,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虚拟营销网络的构建。实现在低成本、短时间内快速建立销售渠道的目标。
要树立流程银行的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核心,进行流程再造。从全行整体出发研究制定主要业务流程的顺序、约定、从属、权限和责任,降低银行内部交易成本,防范操作风险,提高运行效率。
要积极探索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建立全行、全员、全过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全程、量化和立体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全行统一的风险偏好、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文化,使风险管理贯穿于经营决策、资本配置、产品定价、绩效考核、市场营销等经营管理全过程。全面提升组合层面的风险管理水平,在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业务稳健发展。
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经营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人的问题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重民意、重能力、重业绩的原则,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放开手脚使用人才,创造条件保留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尽快建设一支适应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员工队伍。二是建立完善的经营绩效考评机制。通过竞聘上岗、按绩考核、末位淘汰,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三是建立以绩效为主要考核内容的薪酬分配机制,以岗定薪,按绩取酬,易岗易薪,奖优罚劣。突出前台,薪酬向一线倾斜
大事纪要
二OO五年
2005年,山西各界开始呼吁组建晋商银行。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学者进行了相关的专题研究。
二OO六年
2006年,晋商银行的组建工作被列入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重点。山西银监局就重组改造地方性商业银行,多次到全国各地调研,进行专项考察,多次向省政府与中国银监会汇报,得到了认可和支持。
3月23日上午,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太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兵生,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璞,太原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张贵元等认真听取了而太原市商业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展情况等工作汇报。之后,申维辰对市商业银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全面改革创新,打造晋商银行,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太原市商业银行成为业内有影响的股份制银行。
4月13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就太原市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率先发展作了题为《太原要努力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讲话。其中讲到:“以‘晋商银行’件事为龙头,以五大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为支柱,以民生、光大等民营银行和保险公司为辅助,以各级各类证券营业部为依托,将太原市建设成为山西的金融中心。加快城市盛业银行改制步伐,依托晋商品牌,尽快组建成立晋商银行,引领金融中心建设。” 7月,中国银监会唐双宁副主席在监管二部和合作部有关领导陪同下到山西调研。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范堆相就山西组建晋商银行的工作与唐副主席进行了交流。唐副主席对此项工作给予了肯定,要求进一步加快晋商银行组建步伐。
12月,山西银监局向省政府提交了《山西省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晋商银行实施方案》。其后,按照联合重组的方案积极推动了太原、大同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处置和阳泉、晋中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
二OO七年
2007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探索建立晋商银行”。
11月,山西银监局向银监会和省政府就组建晋商银行事宜进行了汇报,确立了太原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和太原市商业银行更名为晋商银行同步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晋商银行的思路。
12月13日,山西银监局副局长赵金童、太原市常务副市长李俊明、太原市商业银行高管组成的工作组,就太原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工作及组建晋商银行事宜向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作了专题汇报。
二OO八年
2008年1月15日,在山西银监局的督促指导下,太原市商业银行召开了股东大会,决定增资扩股,确立了太原市政府的控股地位。
1月28日,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晋商银行组建工作”。
1月至5月,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薛延忠,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山西银监局、中古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等有关部门关于组建晋商银行的工作汇报,研究相关事宜。
8月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引发了《关于成立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及筹备组的通知》(晋政办函[2008]122号),指定申联彬(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为领导小组组长,邓智毅(山西银监局局长)、毛金明(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行长)、郑建国(省财政厅厅长)、李俊明(太原市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陈跃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波(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荣华(省监察厅副厅长)、杨培岳(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牛来有(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高爱平(省审计厅副厅长)、朱成基(省国资委副主任)、薛维栋(省工商局副局长)、王德平(省国税局副局长)和张澎涌(省地税局副局长)为领导小组成员;指定邓智毅(山西银监局局长)为筹备组组长,赵金童(山西银监局副局长)、郭保民(中国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副行长)、上官永清(省农村信用联社原党委书记)和闫俊生(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太原分行原副行长)为副组长,马平衡(山西银监局现场检查四处处长)、吕福贞(太原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和栗建强(太原市商业银行行长)为成员。
9月5日,山西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组长申联彬,主持召开了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及筹备组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山西省组建晋商银行工作方案》和《太原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晋商银行增资扩股方案》。
9月8日,山西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申联彬主持召开了由省属8户国有企业参加的晋商银行增资扩股座谈会。
9月28日,山西银监局现场检查四处马平衡处长带队,晋商银行筹备组副组长上官永清、闫俊生及太原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吕福贞一同前往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就晋商银行组建工作进行了汇报。银监会原则同意了《山西组建晋商银行工作方案》。
10月9日,晋商银行筹备组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宣布了《晋商银行筹备组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及晋商银行筹备组工作人员名单,决定下设综合协调组、财务重组组(分增资扩股和制度设计两个小组)和风险控制组(分经营稳定、不良资产处置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三个小组)三个职能部门,进行了职责分工。
10月,山西银监局出台了《太原市商业银行重组更名期间的风险控制办法》和《太原市商业银行重组更名期间突发重大风险应急预案》;晋商银行组建筹备组制订了《太原市商业银行重组更名期间的风险控制办法实施细则》和《太原市商业银行重组更名期间突发重大风险应急预案实施细则》;山西银监局局长邓智毅两次赴银监会就晋商银行组建工作进行汇报。
10月31日,受申联彬常务副省长的指示和委托,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功主持召开了落实晋商银行国有法人股股份会议。省国资委主任张崇慧,山西银监局副局长赵金童,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常小刚等8家省管重要骨干企业有关负责人,晋商银行筹备组副组长上官永清、闫俊生及筹备组成员马平衡等参加了会议。
11月4日,晋商银行筹备组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工作小组前一段工作情况汇报,统一太原市商业银行拟定提交董事会和第二次股东大会的五个议案,审议通过了《晋商银行筹备组工作任务分解及时间进度表》。
11月5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山西省组建晋商银行工作方案》(晋政办发[2008] 91号)和《太原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组建晋商银行增资扩股工作方案》(晋政办发[2008] 92号)。
11月14日,申联彬常务副省长带队赴京与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就晋商银行组建工作进行了会谈。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楼文龙主任、周民源副主任、办公厅夏令武副主任、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功、山西银监局局长邓智毅,晋商银行筹备组副组长郭保民、上官永清、闫俊生,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相关处室负责人、山西银监局马平衡处长参加了会谈。
11月25日,晋商银行筹备组马平衡等赴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就晋商银行组建工作进展及太原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增资扩股方案修改情况进行了汇报。晋商银行筹备组闫俊生、吕福贞、王小军参加了会谈。
11月26日,晋商银行筹备组召开了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25日赴银监会汇报情况,听取了各工作小组前一段工作情况汇报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11月26日,在山西省财政厅厅长、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组长郑建国同志亲自安排和督导下,省财政4.2亿资本金及9.8亿用于处置太原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资金全部到位,为晋商银行增资扩股奠定了基础。
11月29日,太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太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修改的议案》等8项议案。12月3日,山西银监局局长、晋商银行筹备组组长邓智毅向申联彬常务副省长汇报了晋商银行组建工作的最新进展。
12月8日,山西银监局副局长、晋商银行筹备组副组长赵金童主持召开了太原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会议,筹备组副组长上官永清及筹备组成员马平衡、吕福贞出席了会议。风险控制小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12月11日,山西银监局连续召开了局长办公会和行政许可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太原市商业银行变更10%以上股东初审意见的报告》、《关于实施太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更名为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体方案的批复》、《关于太原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方案的批复》等文件。
12月12日,山西银监局现场检查四处马平衡处长等赴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报送《关于太原市商业银行变更10%以上股东初审意见的报告》等材料。
12月18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申联彬,主持召开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正副组长会议,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更有力措施,确保12月底取得银监会同意组建晋商银行的批复。
12月20日,太原市商业银行33.93亿元不良资产剥离工作全面完成。剥离后,太原市商业银行总资产223.7亿元,各项存款183.4亿元,各项贷款91.4亿元,不良贷款率2.91%,资本充足率30.33%,拨备覆盖率128.35%,各贡指标均达到了监管要求。
12月25日,太原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工作圆满完成。增资扩股后,太原市商业银行新增股本17.87亿元,总股本达到23.919亿元。增资扩股后的股本结构为:山西省财政出资4.8亿元认购新增的4.8亿股股票,占股本总额的20.07%;太原市财政局保留原股本3.2亿股,占股本总额的13.38%;法人股东43户,持股***亿股(其中,新法人股东受让太原市财政局及原法人股东所持股份1.53亿股,保留原法人股本0.5210亿股),占股本总额的63.23%;保留原自然人股本0.7944亿股,占3.32%。
12月29日,山西银监局向中国银监会提交了《关于太原市商业银行重组更名为晋商银行的初审报告》。邓智毅局长带队赴银监会进行了申报工作汇报。
12月31日,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太原市商业银行更名的批复》(银监复 [2008] 569号)文件,同意“太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晋商银行”;英文名称变更为“JINSHANG BANK CO., LTD.”,简称“JINSHANG BANK”。
二OO九年
2月28日,晋商银行总行大楼奠基。
2月28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
3月6日,首次行长办公会在金蓉家园酒店会议室召开,行长阎俊生主持了会议
3月12日,晋商银行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总行部门经理、总行部门职员、客户经理及柜员
3月18日,晋商银行党委成立
3月20日,晋商银行召开管理软件招标会
3月28日,经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晋商银行》报创刊号正式出版 3月31日,总行营业部为山西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此笔贷款是我行挂牌后发放的第一笔贷款。
4月18日,晋商银行召开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会议。4月19日,晋商银行召开“更换门头标识” 招标会
4月22日,总行授信部与中介机构建立联系,进行授信测算模型的开发工作。
5月6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监事会2009年第二次会议。
5月9日,晋商银行董事会 “关于同意设立晋商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的决议”
5月11日,首期新聘员工培训开班典礼在省军区教导大队举行。5月18日,晋商银行开展自我排查风险,充分暴露案件动员大会。5月19日,桂林市商业银行来我行考察学习5月20日,晋商银行首批新聘员工上岗
5月22日,山西晋商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晋商银行协办“2009新晋商、新机遇、新形象发展论坛”大会在金港大厦成功举行。5月24日,我行绩效管理系统(一期)正式投产运行,5月30日,绩效管理系统上线。
6月4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8股东大会。6月6日,晋商银行召开太原市内机构调整动员大会
6月6日,晋商银行将宣布成立解放中路直属行。晋商银行宣布成立并州北路直属行(暂定)晋商银行。
6月9日,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项目推进会
6月20日,晋商银行召开加强柜台风险防范工作会议
7月6日-13日,晋商银行第二期138名新聘员工在省军区教导大队接受岗前培训。
7月17日,晋商银行解放中路支行正式更名为晋商银行太原并州支行。并州北路直属行正式更名为晋商银行太原龙城支行。
7月21日,人力资源部代表晋商银行总行与公司业务团队各位总经理及其助手共同在总行七楼会议室签订了“晋商银行岗位、行员登记及薪酬待遇协议书”。
7月23日,晋商银行与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迎泽宾馆隆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7月25日,我行绩效管理系统(二期)成功上线。
7月27日至28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监事会2009年第三次会议在丽华大酒店成功召开。
7月31日,晋商银行与运城市人民政府在迎泽宾馆隆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8月2日-6日,总行召开“晋商银行2009年发展改革研讨会”,阎俊生行长主持研讨会。
8月12日,晋商银行纪委成立。
8月14日,上官永清同志任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闫俊生同志任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吕福贞、栗建强同志任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
8月18日,总行正式启动贷记卡系统项目。8月26日、27日,总行召开“晋商银行全辖支行行长工作会议”。9月1日至9月4日期间,栗建强副行长带队一行五人先后赴天津银行和北京银行进行考察、学习。
9月2日至3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2009第二次临时会议以书面提案方式召开。
9月8日,晋商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
9月9日,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汤涛等一行三人来我行调研。9年9日,总行召开年中个人及卡业务专业会议。
9月10日,公司业务部召开了“晋商银行客户经理管理办法”和“晋商银行客户经理考核办法”的研讨会。
9月9日,晋商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科技局、高新科技园区召开知识产权融资座谈会。
9月18日,晋商银行卡名、卡样、广告语设计方案评审会。9月22日,晋商银行成立后召开第一次信贷审查委员会。
9月25日,总行召开“晋商银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9月27日,由山西省银行业协会主办,晋商银行承办的山西省银行业迎国庆“晋商银行杯” 毽球比赛在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开幕。晋商银行代表队荣获冠军奖杯。
10月1日,晋商银行全国客服电话95105588正式开通运行。
10月12日,总行领导领导及部分员工参观山西省展览馆举办的《辉煌60周年——山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
10月15日,由山西银行业协会举办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摄影展在景峰国际隆重揭幕。晋商银行选送的摄影作品《三亚风光》(张霖)荣获铜牌奖。
10月25日18时,晋商银行新核心业务系统的顺利成功上线,标志着我行在现代商业银行建设中有了一流的IT支撑体系。
10月27日,总行成立信用卡项目领导组。
10月28日,总行公司业务部召开了“国内经济形势、行业政策研讨会”。10月30日下午,总行在丽华大酒店四层会议室举办了晋商银行重点公司客户讲座、答谢晚宴及座谈会。
11月1 日,晋商银行田瑞璋独立董事赴总行调研。
11月3日,晋商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山西商融担保有限公司召开银保座谈会。
11月4日,晋商银行在太原市丽华大酒店四楼第二会议室组织召开全省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合作研讨会。
11月5日,总行举办晋商银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讲座。11月5日,晋商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朝阳街服装城集团召开银企业务促进会。
11月13日,晋商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研讨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评估暨投融资研讨会。
11月15日,总行机关党委举行晋商银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演讲比赛。11月16日,晋商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中联钢担保有限公司召开银保座谈会。
11月19日,总行召开晋商银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总结暨第二阶段动员大会。
11月20日,晋商银行与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签署“存货融资质押监管合作协议”。
11月20日,晋商银行召开公司信贷产品推介暨研讨会。
11月27日,晋商银行隆重召开“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项目建设总结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12月5日,吕梁分行招聘。
12月7日,总行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
12月10日,晋商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运城市政府召开合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接座谈会。
12月10日——11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监事会2009第四次会议在海南省三亚市华宇皇冠假日酒店顺利召开。
12月17日,吴黎正同志任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12月18日,吴黎正同志任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
12月18日下午,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小川等一行9人莅临晋商银行调研指导。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申联彬、省政府副秘书长王纯、太原中心支行行长毛金明、山西银监局局长邓智毅、省直工委副书记郭康锋、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检查组组长安雅文等人陪同调研。
12月25日,晋商银行与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股份公司银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迎泽宾馆举行。
12月27日,晋商银行与晋城市商业银行签署山西省城市商业银行全面业务合作协议。
12月29日晚,2010年晋商银行元旦联欢晚会在全晋会馆二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12月31日,总行授信部对我行授信规模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规模控制。12月31日晚,总行领导深入总行营业部、数据中心、晋阳支行、龙城支行、并州支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及辖内支行对一线干部员工进行亲切慰问。
12月31日,新核心系统上线后的首次年终决算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我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各项功能得到全面验证。
二0一0 年
1月5日—13日,总行举办第三期新聘员工岗前培训。1月15日,总行召开2009年全年工作总结汇报会。
1月28日,晋商银行2010年个人及信用卡业务专业会议在天瑞商务酒店隆重召开。
2月3日—5日,晋商银行2010年全辖支行行长工作会议暨案件防控和党政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山西财经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
2010年2月5日,晋商银行全辖“案防攻坚年”动员大会在财税专科学校报告厅召开。
2月7日,晋商银行在尖草坪批发市场、煤炭博物馆、山西世贸中心举办“早春炫彩大礼”大型营销宣传活动。2月8日,总行领导深入离退休干部、特困员工家庭进行年终慰问。2月9日下午,总行“2010同心同力趣味运动会”在滨河体育中心羽毛球训练馆拉开了帷幕。
2月10日,晋商银行2010年公司信贷工作会议在迎泽宾馆召开。2月25日,以“传承融合 创新 梦想”为主题的“晋商银行成立一周年暨2010年年会”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隆重举行。
第五篇:晋商学习心得
晋商与会计史学习心得
--晋商精神有感
晋商与会计史学习心得
--晋商精神有感
这学期选修了晋商与会计史研究这门课,原本以为会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但赵丽生老师的精彩讲述,让这么课程如此的有趣有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门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晋商的知识,这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晋商的精神。
说到晋商精神概括有这么几个字:穷则思变,艰苦创业;逐利四海,开拓进取;振兴民族,忠义爱国;组帮结会,同舟共济;信誉至上,诚实守义;尊师重教,以人为本;勤奋谨慎,节约自律;乐善好施,热心公益。
1.进取精神
山西商人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晋商不畏艰辛,敢于冒险。他们拉着骆驼,千里走沙漠,冒风雪,犯险阻,北走蒙藏边疆,横波万里浪,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山西商人在清代开辟了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贯穿蒙古戈壁大沙漠,到库伦,再至恰克图,进而深入俄境西伯利亚,又达欧洲腹地彼得堡、莫斯科的国际商路。这没有非常的气魄与胆略是不可能实现的。
2.敬业精神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源泉,晋商热衷于经营商业,他们认为商和士农工是同等重要的事业,都是本业,同样要敬。晋商以经商为荣。榆次富商常氏总是把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
勤奋刻苦是大多数山西商人具有的良好的品德。太谷县商人是山西票号三大帮之一,他们经商“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
晋商还以谨慎闻名。他们对放款对象一定要在详细调查对方资产、用款目的、还款能力、财东情况等的基础上,才决定放款与否。
3.群体精神
“晋商”这一名称的出现,说明清代山西商人已逐步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商帮。清后期,山西票号在国内8O多个城市设立了分号,从而形成了一个汇通天下的汇兑网络,也是以乡人为主体形成的山西商人群体。
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晋商这种商帮群体精神,首先来源于家族间的孝梯和睦。祁县乔映霞主持家政时,把其兄弟集中在一起,让练有武艺的九弟先把一双筷子折断,接着又让其一次折九双筷子,结果折不断,以此喻义让众兄弟团结互助。晋商在发扬群体精神中,还注意量才使用,各尽所能。群体精神是经商活动中业务扩大与商业竞争的需要。随着山西商人活动区域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商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于是他们从家族到乡人间,逐渐形成“同舟共济”的群体。
4.创新精神
晋商票号作为“现代银行乡下祖父”,曾经创造了我国近代金融史上的百年辉煌,赢得了近代“北亚金融中心”的历史地位。其多层次的经营规模和创造的财富神话曾令世界瞩目。晋商票号无论其组织架构、经营制度、企业文化、产品创新等,毫不逊色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公司管理水平。创新在其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所起的决胜作用。没有创新,就没有晋商票号的昔日辉煌。
历史之所以选择票号由晋商创建,除了客观条件,如晋商最早采用股份制、商业网络发达、资本雄厚等。一个更重要因素,就是历史上的晋商一贯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如身股制、两权分离、“龙门帐”薄记制度等,都是由晋商创立并特有,积淀了深厚的公司管理经验和创新能量,这是其他商帮所无法企及的。晋商不仅是我国近代商业顶峰、财富顶峰,也是商业自主创新的顶峰。
晋商票号普遍实行“身股”制。所谓“身股”,又称“顶身股”。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对此已有准确描述:“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身股是票号为激励员工,防范道德风险,无偿赠送给员工的股份。身股制为晋商首创,尤其在票号业中实行得最为规范。身股和银股一样享有定期分红,且身股分盈不分亏。身股的晋升是根据员工的等级、资历、贡献等依约定期调整。票号的身股因逐期增加,到清末已普遍超过银股。身股超出银股,意味着票号一半以上的盈利归属员工。身股制的实行,鲜明地体现了票号“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身股”把员工的利益与票号的整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给票号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是晋商成功的制胜武器。
两权分离制的执行模式最早也是由晋商创立,在近代票号业中实行得最为规范,最为彻底,劳资双方严格遵守。它是在以股份制为前提、以身股制为保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股份制、身股制等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为票号的做强做大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也是我国近代企业制度创新的又一次飞跃。
现代学者研究发现,晋商票号在长期实行“联号制”经营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机制,形成独特的执行模式。他们针对票号经营的各个环节制定了严格细密的管理制度(号规),如人才选拔与培训制度(择优保荐、培训科目)、员工行为规范(如著名的乔氏“十不准”)、保密制度(暗语公函)、市场准入制度(客户选择)、总分号联系制度(三日一函,五日一信)等等。有些制度十分苛刻,不近情理,如员工三年才可回家一趟,不许携带家眷,不准娶外省女性为妻,不准相互借钱、送礼,私人开口信件,禁止“三爷”(少爷、姑爷、舅爷)入号和财东荐人等。且对于违规的惩罚非常严厉。由于票号员工大都有着优厚的待遇和体面身份,相应地违规成本就非常高。所以,在晋商票号史上,极少有员工背叛票号、贪渎谋私等损害票号利益和声誉的行为记录。有些制度看似苛刻无情,于今已不适用,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有着内在道理,对于风险防范、强化企业执行力等起到保障作用。
晋商票号在百年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款项冒领之事。这不能不提到汇票的防伪创新。汇票由总号专门印制,各票号均有自己的专用纸张,印数严格控制,若有损坏须寄总号备案。汇票上暗藏票号标记(即“夹印”,妙似现在的水印),“夹印”防伪由票号独创。汇票由专人书写,其笔迹、印章由各分号备案。180多年前,晋商票号就已创造性地采用了汇票密押,即用汉字代表数字,年月日和银两数字均用汉字编码。编码由票号自行设计,并经常更换,外人无法仿制。
结语
晋商精神有很多,以上仅是我认为主要的晋商精神,其中的创新精神令我感受颇深。可谓成也创新,败也创新。晋商的辉煌离不开创新,而晋商最后的没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了昔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然而,晋商对我国金融贸易史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它使得山西商人聚集了大量的货币资财,让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回家乡,促进了山西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国商品物资的交流,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进程;他们首先创造了民间汇兑业务、转帐和清算中心,首先创造了类似中央银行的同业公会,这些都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造就了一代理财人物。晋商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经理负责制的方式,再加上以后实行的顶身股制度,促使经营者工作不敢懈怠,把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促进了管理人才的出现,提高了经营效益,这在中国企业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总之,我为自己有着这样杰出的祖先们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是山西人感到无比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