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科举制度
利:
1.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
汉朝以“察举”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比前代进步不少,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出射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这个制度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已成为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科举制度的出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
特别是在科举制度日趋完善的宋朝,历代皇帝几乎都以奖掖孤寒、抑制势家自诩,采取了特别举措限制“贵家”子弟,这客观上给了平民子弟更容易崭露头角的机会。宋朝不但出现了“平民”状元的现象,而且很多普通百姓子弟通过科举改变了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不少日本学者也因此把中国的宋朝称为“平民社会”。
2.促进了文化繁荣与发展。
唐朝诗歌的兴盛,显然与进士考试考诗赋有着很大的关系。唐诗繁盛,创造了中国文化的又一个高峰,以至于后人再也无法在诗的创作上超越唐人。
科举对中国文化的改造,还体现在乡村社会的文化结构上。随着科举推行,原来统治乡村世界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对门第的看重,过度到对文化的重视,拥有相应文化底藴的才是受人尊敬的资本。由于机会对多的人开放,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旺盛起来。乐意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读书人学诗作赋的也越来越多。
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科举制度是中国帝制时代后期整个社会的制度支柱和文化主脉,是一个核心的制度。科举制度存续的一千三百年间,对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官僚政治、文化教育,包括对文学乃至于社会心理都产生了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就是这个制度选拔了一千三百年间中国的大部分官员、大部分文学家和大部分学者。宋代《册府元龟》等大部头的类书,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都是进士们完成的。这些重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延续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这些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干,或者说是精英阶层。
3.对于世界的影响
1582年,被誉为地球上第一位“世界公民”的利玛窦来到中国,之后他一直在中国传教和生活,1615年利玛窦书写了《利玛窦中国札记》在欧洲出版。《利玛窦中国札记》花了相当的篇幅介绍了利玛窦认为相当于西方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秀才,举人,进士的三级考
试的科举制度,内容涉及考期,考场,考官,科考内容和规则,录取方式,授职仪式等具体问题。利玛窦观察到,“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一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给他们来管理”。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和“最优秀的诗人”。伏尔泰认为中国是建立在家长式统治基础上的君主专制国,但科举制度使皇帝不能完全随心所欲,代表一种理性。他不无赞赏地指出:“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
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中较早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作影响相当广泛,《论法的精神》较早提出三权分立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远比欧洲领先,他说:“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科举街途径赞扬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这有助于以儒家思想治国。除科举外,地方官吏还可以向朝廷荐举品德高尚的人充任官员,这种制度有得于提高官吏的素质。” 中国科举制度不仅是理论上的影响,已经成为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直接导致许多国家的政治实践,当时的日本和新罗的精英甚至来到中国参加科举考试,越南和新罗还模仿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德国、法国、英国以及日本基本上仿效中国的科举制度,建立起他们的文官制度。美国政府建立文官考试制度过程中,认为从中国的科举制度将获取巨大的收益,如果采用测试候选人能力的方法来为政府提供最佳人才,那将影响现代社会的彻底改革,对经济文化发展起到重大作用。1871年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建立文官事务委员会,宣称:东方世界最开明、最有持久力的政府选拨官员的方法,我们美国放弃学习将失去一个优势。
弊:
1.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扭曲了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
2.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
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科举制度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
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
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第二篇:论中国科举制度
论中国科举制度
摘要: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公开选拔官员的一种选官用人依据,是学子们进入官场参加政权的唯一门路,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项创新。本文从中国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五个历史阶段出发,详细阐述了各个时期科考的内容及发展变化,论述了科举考试为中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及遗留下来的弊端。
关键词:起源 鼎盛 灭亡 世袭 官吏 四书五经 清风淡雅 陈旧思想 局限 束缚 弊端 挖掘 僵局 延续 和平发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唐朝时期逐渐完善,宋朝时期发生了重大的改革,鼎盛于元代,开始灭亡于清代。它从隋朝605年也就是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1905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一年举行的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一共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科举考试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用人制度。它之所以叫做科举是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录用人才办法。科举考试原来以为政府机构从民间提拔人才为最终目的,科举考试制度相对于古代的世袭和推荐等选拔人才制度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选人用人方法,它的使用改善了以往的用人制度,打破多年贵族世袭当官执政的现象,为整顿不良官吏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科举考试制度有人称之为中国走向文明的第五大发明。
隋朝时期为了更好的适应和延续封建经济制度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干预的要求,于是中央直接有选拔官吏的权力,用科举考试制度代替以前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在隋炀帝607年,正式开设进士科,就是用考试录用办法来选取进士。当时主考主要内容为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策略和政治论文,这种分科考试的用人办法,在当时虽是开创初期,并没有形成明文规定的制度,但是它把读书欲望、过程和目的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为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埋下了伏笔,从此科举考试成了封建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进入官场做官的阶梯,成为他们将要取得高官厚禄和富贵荣华的最好敲门砖,揭开了中国选举官员历史上新的一页。
唐代实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以后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而有意义的。它把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的标准和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首先,科举考试制度让一般出身贫贱的知识分子都强烈渴望进学校发奋读书,因为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取得功成名就。其次,当时的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仅仅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为中心,这样以来对于结束魏晋以后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风淡雅和玄虚思想起了催化作用,对于学校教育活动题材和内容的统一标准的一致起了决定的作用,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不耻下问的学习风气,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再次,科举考试科目中选择的材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过程中严重出现的重易经轻明算、重文才轻武术、重成人教育轻视儿童培养的陈旧思想,多多少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
从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逐渐陷入僵局,变成只要求考生能写出合乎一般常规形式的语句及文章,反而轻视考生的真才实学。绝大部分读书人为了应付科举考试,思想完全被渐被狭隘于 《诗》 《书》 《礼》 《易》 《春秋》五经和迂腐的八股文上;无论是学识、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都被大大受到限制。大部分人以顺利通过科举考试为读书学习的唯一目的,读书也变成仅仅为了做官,光宗耀祖和享受荣华富贵。另一方面科举考试用人制度也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
清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科举的初步考试和科举的正式考试。一般科举的初步考试有以下这么三种,一种是童子开始应初试的童试也较“小考”,一种像范进当年考秀才的那种岁试,一种是每三年参加的一次正规而大型的科试。科举的正式考试也有以下三种:每三年一次的乡试、考完乡试的第二年二月份考会试、在考完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进行考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的殿试。考中殿试后的钦定的进士,就可以直接做官参与国家政权了。到了清朝后期,无论在文学作品创作、学识能力提高或各式技术研究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名家,大多数却都屡次失意于科举考试中。由此可以推出,科举考试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也真正埋没了民间苦学知识和苦练技能以及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多少年以来,多少各式各样的人才被困科场,白白虚耗光阴数年而妻离子散,最后影响家庭破裂。清政府还为了很好的驾驭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苛求科举考试条件,统一考试规格。以至于清代科举制度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导致最终趋于灭亡
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的演化过程最后到清朝1906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七年举行的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总共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为中国历朝发掘和培养了大量的人材,对于知识的不断普及和民间的读书氛围,也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全中国以至东亚和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形式、政治法制制度、教
育活动、人文地理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为止科举考试制度的一些习惯和作风仍然时常出现在中国大陆的高考过程中。例如分省分地区录取现象、将标明考生身份信息的考卷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阅卷工作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成绩为第一名为状元等等,都是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延续。
总之,科举制度的利弊迄今没止,简单的来说它的利就是选拔人才比较公平公正,让那些真正有智商和有真才实学的普通出身的学子有参加国家政权的机会。而且对于祖国的和平统一、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56个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对于中华文明的维护和建设,特别是对儒家文化经典和古代教育活动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弊就是让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和享受荣华富贵的人有机可乘,或者让他们因为一心想着做官而虚度了好多光阴,例如范进类似的人物。从而造成了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俗同样也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递增。
【参考文献】
[1] 张月.《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11):74-75 [2]何程久丽.《学理论》, 2015(14):111-113 [3] 张晓萍.《科技信息》, 2010(28):62-62 [4]许静.《现代商贸工业》, 2010, 22(6):63-64 [5]王清琦.《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2(4):36-38 [6]张诚.《厦门航空》, 2012(4):74-75 [7]张军波.《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133-133 [8]杨银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2):20-22 [9]崔宇婵.《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0(2):101-103
第三篇: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我们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择优录取,可以让那些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飞黄腾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科举制度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它从隋朝开始实行,一直到清朝光绪皇帝才结束。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还有人文思想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从实行开始,经过了逐渐完善,鼎盛,中落,最后灭亡的时期。
魏晋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主要从高门权贵中选拔,不管贵族子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都可以做官。然而许多身份低微,但却有真才实学的贫家子弟,却找不到出人头地的方法。等到了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发现了这种弊端,就发明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就此而产生。科举制度产生以后,自然得到广大贫家子弟的支持以及拥护。这使得那些拥有真才实学的贫苦人家的子弟就有了希望,他们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然而以前他们却得不到重用,他们非常寒心。现在他们终于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怎么会不好好珍惜呢?这样也能更好地为朝廷选拔有用的人才,不会像以前那样会使得朝廷过度腐败。这对于历史的进步也有重要作用。科举制度虽然在隋朝产生,但是还不够完善,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选取人才的办法,在当时知识草草的建立,并没有形成制度。真正使得科举制度完善的朝代是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都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其中武则天特别重视科举考试,曾经一连几天亲自测试贡举人。武则天的重视科举考试,促使唐代科举文章考试
进一步得到发展。武则天称帝后,还开创了武考,即在科举考试的当年同时进行武考。这样不仅能够给朝廷选拔文官,而且还能够给朝廷选拔一些能带兵打仗的将帅之才。唐朝名将郭子仪就是通过武考进入仕途成就功名。到了宋朝,统治者又对科举制度进行一些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了一些防止徇私舞弊的新制度。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考试以后,徇私舞弊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样下去,会使朝廷里变得乌烟瘴气,变得腐朽。对此,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避免这种现象。实行了糊名和誉录制度,如此一来,考官在批改试卷时,就看不到考生的姓名以及籍贯,而且连字迹都辨认不出来,这种制度的建立,有效地防止了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但是到了宋朝末年,这种制度也就使得流于形式了,宋代在科举制度上的改革,不仅没有根除科举制度上的痼疾,反而使它更一步的恶化了。而到了元朝,科举制度进入了中落时期。因为蒙古人崇尚武功,还有对中原文化的排斥等一些原因。使得科举制度在元朝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在元朝建立后的一段很长时间都没有再举办,直到元仁宗二年才再次举办。元朝灭亡后,明朝建立,明朝统治者对科举制度高度重视,这使得科举制度在明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八股文,明朝的八股文相比于其他朝代发展的更加迅猛.明朝的诗文词赋都不能与以前的朝代相比,但是明朝的八股文却独领风骚。明朝的八股文盛于一时。但是我们现在的许多学者对于八股文视之如敝履,不屑一顾,认为它没有一点可取之处,都是因为它而使得很多的读书人深受八股文的迫害。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八股文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们对待每一件事都要
一分为二看,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现象。就比如八股文在历史上也有辉煌的一页,也流传下一些今天看来仍然有其价值的作品。等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已日渐没落直至最后的灭亡。清朝的科举制度与明朝的大致相同,但科举制度发展到清朝,弊端也越来越多,虽然清朝统治者对徇私舞弊,抄袭等一些违规现象的处罚措施非常严重,但是还是没有取到特别明显的作用,以致科举制度最后灭亡。而且清朝对待汉人与满人也有不同的地方,满人拥有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考试。我觉得科举制度最后之所以会走向灭亡的命运,那是因为最后科举制度的发展已经与政治联系起来了,一些人将科举考试当作自己捞取官职的方式,他们对监考官员贿赂大量钱财,而一些官员也把科举考试当作自己获得巨额财富的地方,这样科举考试就距离它最初建立的初衷越来越远。它已经不是一个王朝选拔人才的地方,而变成了人们升官发财的地方。
科举制度从产生到灭亡经历一千三百多年,最初发展的还是很好的,对国家的发展还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刚开始它的作用就是给朝廷选拔人才。但是后来,随着它的发展,它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统治者利用科举制度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统治,还有后来的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大大禁锢了考生的思想,使得考生只知背诵四书五经等等这些死的东西,而磨灭了他们的想象力,使得他们没有了足够的发挥空间。这等于对考生的摧残,毒害。就看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为了考取功名,一次次的考,但最后的得到的结果却是一次次的落榜。最后一次考中了,居然激动的发了疯,可见科举制度对考生摧残的是多么的严重。虽然这只是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有点夸张。但是它对于当时社会的一些现
象还是有着一定的反映。
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我们现在的高考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每一项制度的实行,都会有利有弊,关键是如何使得弊端会更小,怎样才能尽可能的做到最好。这才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要想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人才,高考就要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原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更加强大。
第四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明清
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大体是一致的,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
正式考试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读书人在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要接受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俗称县试。县试通过后,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的称作“童生”。取得身份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童生的年龄有老少之分。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干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去任职。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试”。中中秀才就意味着脱离了平民阶层,开始进入统治阶级的圈子。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说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乡试共考三场,以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明清的科举考试采取弥封、糊名、誊录等做法来防范舞弊。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称乡试榜为“桂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方式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翰林官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干或六部尚书充任。会试考场的各种规矩,与乡试基本一致。殿试在名义上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 1
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干,功名就到了尽头。殿试以后还要进一次考试,即朝考。根据贡干的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成绩得出录取等级,根据录取等级确定授予的官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不再参加朝考。(连中三元)
明清两朝的统治者都规定,科举考试中必须用八股文体作文章。八股文又叫“八经文”、“制艺”、“时艺”、“时文”等。由于文章题目主要出自四书,这种文化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文章须有破题(点明题目要旨)、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作进一步的说明)等部分,然后有提比、两相比偶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同时封建统治者还规定,以朱熹的集注作为作八股文章的准绳。从形式到内容,都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他们只能依照题意揣摩古人语气去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封建统治者既然把八股文作为控制人民思想、窒息各种反抗精神的重要工具。清乾隆后,院试、乡试、会议都必须考诗,称为贴诗。这是一种形式古板的诗体。明清两朝国家一级的学校是国子监。国子监的长官为国子祭酒,其下又有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官。国子监的学生称监生。明清时的监星主要有举监,由举人做监生的,叫举监。贡监,由秀才做监生的,叫贡监,也叫贡生。荫监,凭借父辈做官而成监生的,叫荫监。例监,以捐纳钱粟得为监生的,叫例监。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宋朝
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中,设立的考试科目很多,主要有进士科、制科、词科等,有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等。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州试时,由州之通判主持进干科考试,以州之录事参军主持其余各科的考试。州试取中的考生于冬季集中到京城尚书省礼部,这些考生被称为“举子”、“贡生”省试后,皇帝要亲自主持殿试。这使录取的考生只能向皇帝感恩戴德。宋太宗时,把殿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甲,即赐进干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三级等级,同时在琼林苑赐宴,称闻喜宴。除了进士科受人尊崇外,制科也很受人青睐。最初制科考试是应考人直接接受皇帝的考试。因此,有人把制举考试称为“阁试”,把阁试及格通过称为“过阁”。在制科中,官员考取后可以升官,百姓考取后可以得官,而且分阶段产都免授边远偏僻地方的官职。宋代有词科,词科考试要求考生须博览古今,熟悉各种文体格式,它注重文章四六对偶、堆砌典故,讲求形式、技巧。与科举制相配合,也曾实行过“三舍法”取士。国子监学生分为上舍生、中舍生、外舍生三个等级。如果考试成绩优秀,外舍生升为内舍生,内舍生升上舍生。如果考至上舍上等,即可以直接授官;考至上舍中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殿试;考为上舍下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省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唐朝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遍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称为生徒。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之后,便可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有的州、县官府报考。地方州、县逐级对他们进行考试,合格的人被送到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这样的人叫作乡贡。唐代科举考试常的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科。有制举和武举。唐朝所设各科,以应考进士、明经的人最多。其中又以进士科最难考。武举始创于武则天时,唐代武举只实行了一段时间便停止了,但是却为后世开创了先例。制科是由皇帝特别召集一些官员和知名人士举行的考试,其中又可分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名目。制科是朝廷网罗非常人才的一种办法,但是往往不被人们敬重,以为非正途出身。唐代确立的科举制度马选官权力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的统治权力。科举制度为庶族中小地方、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道路,因此受到中小地方和广大知识分子的拥护,人而增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做官三件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致使天下读书人怀着“朝为田舍郎,墓登天子堂”的幻想。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元朝
元朝统治者最终实行科举取士,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笼络汉族中小地方和知识分子,从而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元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御试(殿试)三级。在科举考试中存在着民族歧视。元朝的最高统治者规定,科举考试的试题都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考生答题时必须以程朱理学的观点和封建说教作为指导思想。
第五篇: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及利弊
什么都会过时,但是似乎考试永远不过时。选拔人才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关系定国安邦的大计,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是顺应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也顺应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他的历史可粗略分为几个阶段: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元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暂停时期;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科举制的产生发展再至灭亡,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其中利弊及其影响。比如说,科举制度的实行从根本上打破了两晋南北朝以来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最大限度地网罗全国优秀人才,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权基础。正因为如此,选拔官吏有了文化作为依据,从而能够选拔素质较高的人才。而能中进士者更非等闲之辈,多为国之栋梁。再者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度曾有极大的历史进步性,它为中国长期的繁荣稳定和统一做出的重大贡献,但同时它给中国社会和国民性格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尤其在明清时期。比如,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压抑了人的思想,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同时,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像陈世美那抛妻弃子之流在那个时代绝对不少。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对内而言,科举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历史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留下了科举的烙印。而对外而言,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和发展;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都对科举所体现出的平等和公平原则惊叹和折服。美国汉学家卜德在《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认为科举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越南、朝鲜更如中国一样是科举社会;日本也曾经学习采用过科举制度。
试看今日,无论是高考还是公务员考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科举制度的精华部分,但是不能不说二者依然存在一些弊端,那么作为先祖创制的科举制我们更应该客观看待,并应加以利用,我们正是要克服科举制度的这些不良影响,而发挥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天生优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国家管理对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