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鸡场坡乡第一季度禁毒工作督导分析报告
鸡场坡乡第一季度禁毒工作督导分析报告
第一季度, 我乡禁毒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工作成绩
1、第一季度,我乡在总结上年禁毒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吸毒人员进行一对一帮教工作,在家庭困难和子女上学困难等方面给予帮助。
2、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力度,元月份以来,派出所清查暂住人口300余人,有效控制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13、针对外出打工回家过年的口人多,结合网上吸、贩毒人员名单和各村进行排查、核对,无嫌疑人员回乡。
4、开展对毒品原植物种植排查工作,经排查,在第一季度,我乡没有毒品原植物种植情况发生,也没有发生新生吸毒人员,吸毒人员情况基本稳定,禁毒工作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二、存在的问题
1、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外流涉毒人员的管理工作还得进一步加强。
2、对特殊服务行业的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3、部分群众对毒品的危害性认识度还不够高,思想觉悟较低。
三、工作打算
1、加大对禁毒工作的督促、指导、监管工作力度,将禁毒工作深入到村、企业、学校、机关等地,进一步巩固禁毒工作成果。
2、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预防流动人口进行毒品违法犯罪。
3、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和毒品来源的监控力度,切实做好吸毒人员的帮教工作。
4、贯彻和落实好煤硐村、那贝村、柴家村、那构村和红岩村的毒品整治工作措施,立争创建“无毒村寨”
鸡场坡乡禁毒办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日2
第二篇:鸡场乡2011年禁毒工作实施方案
鸡场乡2011年禁毒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继续巩固禁毒人民战争成果,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的禁毒方针,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禁毒工作。以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为目标,以毒品重点整治和创建“无毒社区”为载体,以新一轮毒品重点整治工作为主线,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好禁毒各项工作,大力改变当前突出的毒品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努力。
一、指导思想
2011年禁毒工作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禁毒部门会议、文件精神,突出工作重点,认清当前禁毒工作形势,进一步加强乡内毒品问题重点整治工作,鼓舞全民禁毒斗志,认真开展禁毒各项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深化禁毒人民战争。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为禁毒工作主要责任人,把禁毒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分析和把握本乡的毒情形势,理清工作思路,分析对策及措施,明确工作重点;全年禁毒经费保障并纳入本年财政预算;各村要成立相应的禁毒工作领导小组,保证全年禁毒工作有专人抓落实。
二是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扎实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在禁毒预防教育中,广泛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禁毒工作,以青少年学生、吸毒危害人群为重点,深入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各中小学校要按照《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在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毒品预防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确保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到位,并积极组织、广泛开展“十个一”活动;充分利用“6〃1”、“6〃26”、等禁毒宣传日加强对毒品的宣传教育,利用广播、图片展、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对毒品相关知识进行宣传,通过大量发放禁毒宣传资料,加强对禁毒工作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全乡人民群众深深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提高他们禁毒意识;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在“6.26”国际禁毒日期间,突出对《禁毒法》的宣传和对新型毒品的预防教育,再掀禁毒宣传教育新高潮;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行前毒品预防教育,对外出务工人员发放《外出务工人员毒品告诫书》。
三是要狠抓巩固“无毒社区”工作,打防结合,巩固禁毒成果。制定2011年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无毒先进单位”、“无毒单位”和“无毒学校”工作,争取使“无毒社区”、“无毒先进单位”、“无毒单位”和“无毒学校”的巩固率达100%。
四是要对涉毒人员特别是对全乡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好涉毒人员六种台帐,全面掌握涉毒人员底数、情况十分重要。对现有吸毒人员建档率和列管率要达100%,对吸毒人员帮教率100%,阶段性巩固率50%以上,对帮教对象的尿检率80%以上,吸毒人员
满员收戒,戒毒出所帮教率100%。
五是要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禁毒专项工作,坚决遏制毒品入境。
1、适时开展“打零包、端窝点”专项行动。深入挖掘,查找零包贩毒的规律和特点,做到发现一个打掉一个,坚决捣毁乡内吸毒窝点和零包销售点。
2、加强“路上堵、公开查”专项行动,有效遏制毒品入境。派出所要定期或不定期在主要交通路段进行公开查缉,坚决截断毒品入境通道。
3、深入开展“破大案、打团伙”行动,密切配合上级禁毒部门和周邻派出所破案行动。巩固扩大严打整治斗争成果,结合本乡实际,强化缉毒侦察破案,随时掌握毒品犯罪分子活动动向、特点和规律,及时发现,找到线索,加强对现有吸毒人员的跟踪管理,对高危人群强化管理突出重点,争取在内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案件任务和收戒任务。
第三篇:鸡场坡乡中心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
鸡场坡乡红岩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
1、学校应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成立学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和方案,落实校长负责制及各部门相应职责,规范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传染病防治措施在校内实施。
2、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①规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保证传染病发病信息获取渠道通畅、及时。
②学校安全法规室负责人承担疫情责任报告人,主要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③学校发生的各类传染病应及时填写《学校传染病报告卡》,在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内上报普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④建立学校传染病登记专册,做好传染病病例的登记工作。
⑤学校发生师生集聚性发热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按照《贵州省学校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传染病)应急处理规范》要求落实相应的措施。
⑥禁止瞒报、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3、加强学生健康情况检查工作
①开展每日学生晨检工作,掌握学生传染病发病信息,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建立晨检工作登记专册,做好每日晨检记录并执行相关工作制度。
②每周一次由学校安全法规室负责人对全校师生健康、传染病发病及出勤情况进行巡查,并做好定期巡查记录。
4、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①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并严格掌握患病返校学生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和必要的干预措施,严格控制传染病在校内传播。
②按照“学校消毒隔离制度”要求,健全和执行学校消毒管理制度,实施预防性消毒和传染病终末消毒工作。
5、利用学校教育网络对师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6、严格学生预防接种凭证入学制度,积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要求,保证学生完成各类疫苗预防接种,提高学生免疫水平。
鸡场坡乡红岩学校 2013年9月3日
第四篇:鸡场坡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鸡场坡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张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据调查资料表明: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近几年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来完成。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2008年,鸡场坡乡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劳务输出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为重点,以增加劳务收入为目标,以创品牌、做大劳务产业为主题,进一步加强“网络化、市场化、技能化、品牌化”建设,狠抓“劳务基地、劳动力市场”两个建设,全面实施“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品牌战略”三大工程,使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鸡场坡乡是一个人口大乡、农业大乡,全乡总面积82.95平方公里,耕地20192亩;所辖24个行政村;全乡9180户,35984人口,其中农村户数为8671户,农业人口31024人,劳动力总数22463人,富余劳动力12876人。
2007年末,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9015人,总人数7658人,其中外出6个月以上的4536人,有组织输出转移2035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821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1074人,其中技能培训985人。
今年,截止6月末,全乡劳务输出总量完成10420人次,输出人数完成9153人,有组织输出1025人,培训895人,实现劳务收入1251万元。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目标。今年1月份,乡劳保所制定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劳务输出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了具体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劳务输出办公室负责工作方案制定、部署落实、调度检查等工作,各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进这项工作,各村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了组织落实,任务明确、措施具体,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月19日,组织召开了全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座谈会和全乡劳务输出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07劳务输出工作,并对2008年全乡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继续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党政目标化管理,增加分值,实施一把手工程,专项推进,与各村签定了责任书,明确了责任,全乡形成了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2、强化宣传引导,努力营造和谐氛围。在全乡范围内通过媒体宣传和发放“春风卡”等多种形式,及时帮助农民朋友了解政策、掌握就业信息、求职办法、维权手段等内容。按照乡里统一要求,各村分别到乡劳保所领取统一印刷的“春风卡”,在各村、乡劳动保障机
构、集市等地免费向求职劳动者广泛散发。“春风卡”内容包含了各地公共职介联系方式、放心民办职介名单、求职就业指南、维权注意事项、举报电话号码、城市生活安全须知等。各村还结合实际,创造性的丰富“春风卡”内容,极大的方便了外出务工者到外地务工,并使他们在培训、就业、维权等方面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3、强化职业培训,逐步提升就业能力。年初以来,动员各村成立了由村主任任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联系小组,本着实用、实效、方便群众的原则,就近就地对农村劳动力加强培训。全乡免费对初次进城务工的农民朋友开展了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根据市场需求,由乡劳保所牵头联系有关培训机构,对将进城务工的农民朋友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具有一技之长,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务工收入。截止今年6月末,全乡参加技能提升培训652人,劳务输出培训356人,劳动预备制培训36人,引导性培训10510人。
4、抓住春节民工返乡契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升输出质量。为实现全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春节后农民朋友集中进城求职的时间,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务洽谈会。春节前,联系企业普遍开展用工需求情况调查,发布空缺岗位信息,多渠道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摸清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底数、求职意向和农村劳动力迫切需要解决的职业技术和就业技能问题,组织劳务基地考察,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技能要求,开展人力资源推介。春节后,根据节前掌握的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动员鼓励乡域内企业直接与有劳务输出要求的劳动者联系,实现用工企业与劳动力面对面洽谈,实行点对点的定向劳务输出,减少农村劳动者外出就业的盲目性,提高劳务输出的成功率。目前,共举行4次劳务洽谈会,累计组织劳务输出835人。
5、强化政策落实,全面搞好服务。全乡设立了专门窗口,免费向进城务工的农民朋友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和信息服务。为农民朋友发放“春风卡”并设置公益广告牌,主动引导农村劳动者到依法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求职择业。全乡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服务“三下乡、赶大集”活动,以乡劳动力市场为平台,把企业招工信息、免费定向培训工种专业信息、就业扶持政策宣传手册送到农民手中,实现就业服务窗口前移、重点下沉,打造了鸡场坡乡公共就业服务品牌。
6、实施返乡创业工程,掀起了返乡创业高潮。为搭建返乡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各项服务,政府部门认真研究了返乡创业与劳务输出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等方面精心策划,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我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讨论稿),从而掀起了全乡返乡创业的新高潮。截止目前,返乡创业人数33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1个,带动就业人数351人。
三、存在问题
鸡场坡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客观地分析,我们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照上级提出的具体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个别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工作始终停留在表面,没有实质性进展;三是劳动力市场及网络建设缓慢。四是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质量低、数量少,不能满足劳务市场需求。
四、对策建议
1、实施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劳务输出,培训是基础,关系到扩大有组织输出,稳定输出队伍,提高输出质量的大局。也是全面提升农民工素质,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今年,要把全面扩大培训规模,建立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政策作为重点。多措并举,推动培训质量的提高。一是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建立适合农民特点,方便农民学习的培训基地,做到相对集中化、专业化的培训,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突出培训重点,以需求为导向,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实行订单、定向、定岗培训,贴近企业、贴近农民。从目前市场的需求情况看,技能培训重点为建筑、装饰、服装加工、餐饮服务、电子、电焊等用工量大的行业。三是创新培训方法,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速成相结合,基地、用工单位联合办学和流动办班相结合,既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又组织学员到工作现场进行技术练兵。四是用好培训补贴,在培训质量上下功夫,提升培训质量,打造品牌。
2、实施返乡创业工程,促进农民工就地转移。返乡创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深远意义,也是劳务输出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宣传媒体的导向作用。制定计划、拿出方案,大力宣传有关返乡创业的新方针、新举措,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亮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争当创业者的氛围。二是进一步健全培训体系,加大对有返乡创业意向的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的工作力度,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探索一条返乡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开展创业+吸纳就业的发展之路。三是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吸引力度,资金扶持力度和服务协调力度,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不断开创我乡返乡创业新局面。四是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步伐。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来抓,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五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和“你投资我服务”的观念,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3、实施劳务输出品牌化工程,提高劳务信誉。开展劳务输出,品牌效应十分重要。既能扩展输出规模,稳定输出队伍,增加农民工收入,也能提高地区的知名度,更是素质输出的具体体现。目前,我乡劳务整体素质远远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和劳务输出工作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充分重视劳务品牌对劳务输出的增值作用,打造劳务品牌,发挥劳务经济的带动作用。我乡的劳务输出人员,建筑行业占50-60%,我们要在1至2年内塑造建筑方面的品
牌(如:抹灰工、瓦工、钢筋工等方面的单项或综合品牌)。
4、加大劳务基地建设力度,拓展就业空间。进一步解决思想,拓展工作思路,在巩固好原有基地的同时,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主动与输出地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发展与用人单位的良好协作关系,不断拓展劳务合作领域,使我乡的劳务输出基地遍布全国各地。在规范拓展广东、浙江、福建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开辟壮大劳务基地,加强劳务基地的管理和服务,努力走出一条“信息——培训——输出——管理——信誉——效益”的路子,使我乡的务工人员成批量、梯次向外输出,并着力打造诚信和技能两层面的品牌,做大做强劳务产业。
5、继续抓好乡村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劳务市场化运营。市场化运作是劳务输出必由之路,市场化的中介组织是劳务输出的主要载体,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出有利于中介组织发展的政策,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一是以劳动就业信息网为平台,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形成信息畅通,连接乡内外的劳务信息网络。二是以乡劳动力市场为平台,组建各类劳务经纪人协会,推动乡镇劳务输出市场化运营,切实提高有组织输出的比重。
6、搞好服务,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跟踪管理。政府应在外出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派驻服务机构或引导成立劳务输出协会,专门负责协调在外打工人员的劳动事宜,对外出务工人员建档立卡,掌握流向,加强协调服务、跟踪服务、信息服务,努力帮助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外出农民工能安下心、稳得住、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第五篇:第一季度督导报告
第二师三十团
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第一季度慢病监测督导报告
为了更好的贯彻《2012年三十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通知的条款,及时了解我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实际患病动态和流行趋势以及死亡情况,促进示范点建立健全慢病患病、死亡报告制度并开展经常性检查,以全面提高慢病患病、死亡报告的质量。我团疾控中心于3月11日——13日在疾控中心主任张伯胜的领导下对我团进行了督导检查,督导情况如下:
一是听取汇报。总人口数9336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人,高血压总数1255例,百分比为14%,糖尿病总数151例,百分比为0.02%。二是现场督导。在工作现场,疾控中心主任对开展慢病示范区创建作从宏观层面作了细致的讲解与指导,陪同人员均受益匪浅,为后期我团慢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更加指明了方向。三是资料查阅。团疾控中心人员对各类创建资料进行了查阅,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四是督导反馈。督导组最后对我团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就检查督导的情况进行了反馈。慢病示范区创建所有专业人员均到会听取反馈。督导组肯定了前期成绩,但是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需要大量整改、巩固、提高的部分,明确了改进意见。
通过此次督导,必将极大的促进我团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