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公司的运作战略分析

时间:2019-05-14 16:4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特公司的运作战略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特公司的运作战略分析》。

第一篇:福特公司的运作战略分析

查阅资料,分析运作效力达到阶段3或4的某公司的运作战略(2000-3000字)

福特公司的运作战略分析

战略管理是对组织全局发展的筹划和谋略,反映的是对重大问题的决策结果,以及组织将采取的重要行动方案,它决定了组织的长期绩效。

企业战略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4点:

(1)促使企业重视对环境、机遇和风险的研究,从而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2)促使企业明确发展的主攻方向,合理配置和扩充资源,发挥总体效能。

(3)有利于全面推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4)对于大企业,或企业集团来说,企业战略将充分发挥大企业中宏观调控的管理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总体优势,取得全企业的协调发展。

所谓运作战略,是指利用生产与运作资源所制定的各项生产与运作决策和计划。企业的运作战略是企业为了谋求并发展其竞争优势而对其生产运作系统所制定的基本方针和计划,以及对其重要资源配置所作的谋划。

所谓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夺取市场方面超过其竞争对手的能力。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与生产运作系统的性能有关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低成本或低价格;

②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

③产品的上市与交货时间以及满意的服务;

④以产品品种范围广泛、用户化和快速响应为特征的适应性;

⑤产品与技术方面的创新。

这意味着企业应从两方面做出努力:对外要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对内则要改善资源结构及其能力,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改善企业整体素质。

运作战略的特征:

(1)贡献性。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不断地提供新产品和产品售后服务。

(2)协调性。除了要与企业总战略保持一致外,还要同其他职能战略相互协调。

(3)操作性。职能性战略,既有战略性的规划设想,又应着重于可操作性,按照其战略构成要素(如生产能力、厂址选择、制造技术、计划与控制、职务设计等)进行目标分解和各层次的决策与实施。

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可以使企业清楚地认识到市场中所存在的机会和威胁;而对内部环境的分析通常能帮助识别企业目前生产与运作的优劣势。运作战略就是要抓住机会,解除威胁;克服劣势,增强优势。

福特的战略目标:

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超出他们的期望。继续在全公司灌输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在推行公司最雄心勃勃的全球投资计划时,确定、应用并改进最具效应的经营运作。

不断加强与经销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每一雇员要为个人和集体的成功参与发哦确保顾客满意的行为中来。

福特公司的战略规划:

福特汽车公司鲜明地证明了一个大公司如何想多个战略方向出击。

1、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早期发展战略

2、纵向一体化战略

3、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同心多样化战略

福特汽车公司也能扩大地区范围进行发展。在1904年,它进入加拿大市场的举动就证明了这一点。在1917年,福特公司通过生产拖拉机开始了同心多样化战略。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的组成和随后兼并万能设备有限公司。

4、金融服务集团----跨行业的复合多样化战略 福特汽车信贷公司的成立,是向经销商和零售汽车顾客提供贷款。这可以说是实行同心多样化的战略。

5、其他行业的复合多样化战略

福特汽车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是一个经营多样化产品的部门,也是跨行业多种经营的典型实例。福特太空游戏那公司和赫兹有限公司也是符合多样化战略的良好典范。

6、调整战略

在福特公司的发展史上,曾经被迫实行了几次调整战略。在二战之后,福特公司以每月几百万美元的速度亏损。亨利。福特二世重组了公司并实行分权制,是公司迅速恢复元气。

7、放弃战略

多年来,福特公司不得不情愿的放弃他的某些经营单位。

8、收购和合资经营战略

1989年11月2日,福特公司已25亿美元收购了美洲豹的私人有限公司,以作为消除它在产品缺乏在轿车市场上的竞争。

福特公司也采用了合资经营的战略----具有较重的大意义的两项合资经营是和马自达级日产公司实现的。

9、福特的未来规划

为了响应环保与节约能源。实现低碳的目标,在未来三年里,燃油经济性跟家,具备更多消费者电子产品。引擎一击安全技术将成为福特产品的研发趋势。长期以来,福特汽车一直以皮卡车和SUV车儿在行业内享有盛名。业界分析师认为,此次福特发布的三年期产品方案,无疑体现了主推小型跨界车的趋势。

福特公司运作战略的制定过程与方法如下:

一.福特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1、行业竞争主要力量

1.1 在竞争对手中争取有利位置

下列几家公司构成了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三家主要的美国大公司——福特、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和三家主

要的日本公司——本田、丰田、尼桑。1.2.新加入者的威胁1.3.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1.4.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激烈的竞争、滞销和随之而来的较高存货水平1.5.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竞争反应概况

公司/财政年度末 通用/1988.12 福特/1988.12 克莱斯勒/1988.12 丰田/1988.6

汽车销售额(百万)110228.5 82193 30650 39080

日产/1989.3本田/1989.3

29717 185273、环境监测与预测

3.1 经济环境:

影响汽车工业和福特汽车公司成长的几个经济因素有利率、汽油价格的上涨、美元的价值和美国总体的经济大环境。3.2 政治环境:

日益增加的政府管制制度和环境上的压力的新纪元,促使他们提高燃料效率、安全标准和污染控制水平。净化空气的要求、全球变暖及新油耗标准的出台都将给福特公司的新产品计划蒙上阴影。耗油量及排污量都需要限制。3.3 社会环境:

社会和经济趋势研究表明,汽车工业总会有大量的购买者,他们有购买的倾向,并有购买新车的财力,其中三种人群对汽车工业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们分别是人口快速增长时期出生的人群、妇女和老人。3.4 技术环境:

未来的汽车将变得更加容易操作,并装有智能系统:快速敏捷的计算机会使发动机和传送系统的运转更加高效;电子悬浮系统、雷达障碍扫描系统会帮助司机避免车祸;导向系统在荧屏上显示各种可供选择的路线,以帮助司机避免交通堵塞。自动变色玻璃和红外系统可提高夜间的可视度,刹车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和牵引控制将会标准化。、福特公司的SWOT矩阵分析

在福特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以下的SWOT矩阵分析:1.优势

(1)福特是世界上第二大小汽车和卡车的生产商。

(2)1988年,福特公司收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53亿美元,即每股10.96美元),也是所有汽车公司中最高的。

(3)福特的大规模生产能力使其达到了规模经济。

(4)福特公司的业务组织平衡得很好,其金融服务及产品生产的多样化能使其承受汽车销售的任何下降趋势。

(5)福特公司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集团中如福特玻璃公司生产了福特在北美的小汽车和卡车所用的全部玻璃

(6)福特公司成功地与外国公司合资经营使产品多样化,更新厂商技术并提高了产品质量。

(7)通过与马自达和尼桑公司的合作,福特公司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质量。(8)多数福特公司的产品设计与生产都借助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2.劣势

(1)与日本竞争者相比,福特公司更多地把收益花费在了养老金、补偿救济金等方面。

(2)福特并没有在生产中全部采用机器人和其他的高精尖技术。

(3)福特不得不出口产品以达到政府的规定:技术上还没有达到每加仑27.5英里的燃油效率标准。法律上,汽车的国产化低于75%被认为是进口产品。3.机会

(1)在日本有一生产厂。

(2)在汽车的生产和分销方面有降低成本的办法,称为阿尔发工程。(3)为符合净化空气的提议而生产替代燃料的汽车。(4)在重新建立的产品质量方面获益,“质量第一”。(5)借助技术和整体的努力而使合资企业达到质量最佳。(6)欧洲经济统一使全球市场潜力增大。4.威胁

(1)进口车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2)汽车行业销售缓慢。(3)美元的汇率。

(4)日本的厂商打入豪华车市场。(5)日益增加的政府限制。

二、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福特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1 财务状况 3.2 产品地位 3.3 市场销售能力 3.4 设施及设备状况

三、根据企业内部分析确定优势和劣势

1、优势

(1)财务状况——盈利性、股权收益率、市场份额;(2)产品系列——Taurus和Escort车型;(3)生产设施及设备——高精尖的生产技术;(4)过去的战略和目标——参与管理项目。

2、劣势

(1)财务状况——运营资本

(2)市场营销——不能通过广告达致消费者;(3)生产设施及设备——不能及时地采用新技术。

第二篇:福特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福特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第1章——福特汽车公司基本概况

第2章——福特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第3章——福特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第4章——福特公司发展战略愿景与使命

第5章——福特公司战略选择

组员:董凯莉

潘玲玲

沈云萍

何海琴

陈群飞

王瑶琪

福特公司基本概况

美国汽车公司的兴起、衰落和复兴,是一个典型的反映管理重要性的案例。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有着精明强干的头脑和丰富的技术经验。福特汽车公司进入汽车工业是在当时汽车公司快速发展快速淘汰的时代,仅1903年在美国就有80多家汽车公司诞生。福特公司生存了下来,并于美国整个20世纪的企业历史发展非常相似。自从1889年《科学美国》作了有关德国奔驰汽车的结构和制造的报道,许多美国人从事汽车制造后,于1896年制造出第一辆福特汽车。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开始生产“A”型到“R”型和“S”型汽车参与几十家汽车公司的竞争,当时并没有什么优势。但1908年开始生产福特“T”型车就标志着福特垄断局面的开始。“T”型车的特点是结构紧凑、设计简单、坚固、容易驾驶、价格较低。1913年福特采用了汽车装配的流水生产线并实行汽车零件的标准化,形成了大量生产体制,当年产量增加到13万辆,1914年增加到26万辆,1923年增加到204万辆。在美国汽车生产中形成垄断局面。福特从而建立起一个世界上最大和盈利最多的制造业企业,它从利润中积累了1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可是,福特坚信企业所需要的只是所有主管企业家和他们的一些“助手”,只需“助手”的汇报并由他发号施令即可运行。他认为公司组织只是一种“形式”,企业无需管理人员和管理。随着环境变化,其他竞争者崛起,汽车有着不同档次的需要,科技、产供销、财务、人事等管理日趋复杂,个人管理已难以适应这种要求。只过了几年,到了1927年,福特已丧失了市场领先的地位,以后的20年,逐年亏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仍无法进行有力的竞争。当时它的强劲对手通用汽车公司,则从20年代开始走着一条与福特经验相反的路子。“通用”原是一些竞争不过福特的小公司拼凑起来的,在建立之初,这些小公司作为“通用”的一部分各自为政,通用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公司的许多工作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不仅使这些领导人忙于事务,无暇考虑公司的方针政策,并且限制了各级人员的积极性。而1920年后,新接任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在大整顿、大改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组织结构,根据市场不同层次顾客的需要,确定产品方向,加强专业化协作,谋取大规模生产,按照分散经营和协调控制的原则建立管理体制,组织坚强的领导班子,从而于1926年至1927年使“通用”的市场占有率从10%一跃而起达到43%,此后多年均达50%以上;而“福特”则每况愈下,到1944年,福特的孙子——福特二世接管该公司时公司已濒于破产。当时26岁的福特二世向他的对手“通用”学习,着手进行斯隆在“通用”所做过的事,创建了一整套管理组织和领导班子,五年后就在国内外重新获得了发展和获利的力量,成为通用汽车公司的主要竞争者。

今日的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第四大工业企业和第二大小汽车和卡车生产商,大约在全世界有36万名职工服务于汽车、农业、金融和通信领域。

福特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此章案例展示了福特汽车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包括竞争分析和环境的监测与预测。首先从总体上说明汽车工业的竞争状况,然后说明汽车工业中六家主要公司对竞争的反应。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客观的分析竞争战略,在作出对环境监测和预测的估计后,最后在这些外部条件的基础,得出了福特公司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SWOT)的分析。福特公司的其它优势和劣势将会在以后的章节案例中通过内部组织分析得出。

福特公司通过在竞争对手中争取有利位置,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然而随着新加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和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迫使福特公司面临强大的威胁,竞争尤为激烈。并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双层夹击下,福特公司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在福特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以下SWOT矩阵分析:

1.优势

(1)福特是世界上第二大小汽车和卡车生产商。(2)福特的大规模生产能力使其达到了规模经济。

(3)福特公司业务组合平衡很好,产品的多样化为汽车销售承担了一定的分量。

(4)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

(5)成功与外国公司合资,更新了技术并提高了质量。

2.劣势

(1)没有在生产中全部采用高精尖技术。

(2)没有把更多的收益花在养老金补偿救济金等方面。(3)不得不出口产品以达到政府的规定。

3.机会

(1)在日本有一生产线。

(2)有降低成本的方法,即阿尔发工程。(3)欧洲经济统一使全球市场潜力增大。

4.威胁

(1)

进口车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2)汽车行业销售缓慢。(3)日益增加的政府限制。(4)美国经济的下滑或衰退。

福特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福特汽车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显著的原因在于福特汽车公司对其内部环境进行了积极的变革。通过福特公司的财务状况表明在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商中一直保持着最高的盈利地位。它保持着高于行业的边际利润率,并且它的销售额也保持了持续的增长。

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很高,通过广告,促销,推销,分销等这些基本营销手段时,三大汽车巨头已经大大落后于他们的国外竞争对手了。以前福特公司采取专权的管理模式,很少有职工参与管理,现在他们注重核心价值,产生了新的组织文化,在公司成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运用PEST(纬度)分析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内部分析: 1.优势

(1)财务状况——盈利性、股权收益率、市场份额

(2)产品系列——Taurus和Escort车型

(3)生产设施及设备——高精尖的生产技术

(4)企业文化——参与管理项目

2.劣势

(1)财务状况——运营资本

(2)市场营销——不能通过广告达致消费者

(3)生产设备及设施——不能及时地采用新技术

福特公司使命及战略愿景

福特汽车公司是一个在汽车及汽车相关产品和服务,及其他新兴工业如航天、通信等领域中的全球性的领导者。他们的使命就是要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对公司成功起作用的几条基本价值观是人、产品、利润。福特公司的哲学是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促进职工团结,鼓励为他人贡献全部,鼓励在工作岗位上相互合作、相互团结、相互信任。

福特公司的战略愿景是:

(1)提供满足顾客需要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以代表超值的成本超出他们的期望。

(2)继续在全公司灌输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3)在推行公司最雄心勃勃的全球投资计划时,确定、应用并改进最具效益的经营运作。

(4)不断加强与经销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每一雇员要为个人和集体的成功参与到确保顾客满意的行动中来。

福特公司的战略选择

福特公司在发展战略中实施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战略,是指企业将绝大部分的经营活动集中于一个业务或行业并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增加销售额、利润额或市场占有率。

纵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性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它包括向前一体化和向后一体化战略。通过塑料生产部门、福特玻璃生产部门、电工和燃油处理部门等福特公司的多样化生产集团发挥的作用体现了后向一体化的优势。

福特公司通过生产拖拉机开始了相关多样化战略,通过设立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并兼并了万能设备有限公司。福特汽车信贷公司的成立,是为了向经销商和零售汽车顾客提供贷款。这可以说是实行相关多样化战略。福特汽车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是一个经营多样化产品集团的部门,也是跨行业多种经营的典型实例。

福特公司还采用了调整战略、放弃战略、收购和合资经营战略,通过战略组合,实现收益最大化,做到成本领先。为了适应各种环境及面对各种风险,适当的运动战略,使自己在当今经济化全球的形式下站住脚步,守护自己的一片天地。

『福特大事记』

1896年6月4日,亨利·福特将他的第一部汽车——一部手推车车架装在四个自行车车轮上的四轮车开上了底特律大街。

1903年6月16日,亨利·福特和11个初始投资人签署了公司成立文件。这是亨利·福特开创汽车制造业务的第三次尝试。

1908年10月1日,推出了T型车,在1908到1927年间生产了1500多万辆T型车,1927年公司停止了T型车的生产。

1908年10月1日,公司在法国巴黎建立了第一个海外销售机构。

1911年,在北美以外的第一家工厂在英格兰罗彻斯特落成。

1913年10月7日,创立汽车装配流水线。在海兰园设立了第一条总装线,几乎使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最终使每工作日每隔10秒钟就有一台T型车驶下生产线。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公司八小时工作制的最低日工资为5美元,是当时工资水平的两倍以上(取代了9小时2.34美元的日工资标准)。

1918年1月4日,开始建设庞大的汽车制造联合企业——荣格(Rouge)工厂。

1919年1月1日,埃德塞尔·福特接替亨利·福特任公司总裁。

1922年2月4日,收购了林肯品牌。

1925年2月17日,日本公司成立。

1927年10月27日,开始在荣格工厂生产A型车。

1932年3月9日,成为历史上第一家成功铸造出整体V8发动机缸体的公司。

1935年,开创了水星Mercury 品牌,填补福特产品和高档林肯产品间的市场空缺。

1943年5月26日,埃德塞尔·福特去世,年仅49岁。1943年6月1日,亨利·福特重新担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

1945年9月21日,亨利·福特二世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

1948年1月16日,生产了第一部F——系列皮卡,这在汽车史上是最成功的汽车系列。

1954年10月22日,推出Thunderbird车型。这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小型运动车。

1956年1月17日,福特第一批普通股票出售。

1959年8月20日,汽车信贷公司成立。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汽车金融公司。

1967年6月14日,欧洲公司建立。

1970年8月17日,亚太汽车业务部建立。1979年1月1日,获得了马自达25%的股权。

1987年12月30日,获得赫兹(Hertz)汽车租赁公司股权。在1994年,赫兹公司成为福特全资子公司。

1989年12月1日,收购捷豹汽车。投入重金振兴这一英国名贵轿车品牌,终于使捷豹的年产销量突破10万辆。

1994年2月28日,中国业务部成立。

1996年12月8日,成为首家全部生产厂取得ISO 14001世界环境标准认证的汽车公司。福特汽车拥有江铃汽车股份 有限公司30%的股份。

1999年1月1日,亨利·福特的曾孙比尔·福特成为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

1999年1月28日,购买沃尔沃全球轿车业务。

2000年6月30日,从宝马汽车集团正式购得陆虎公司的所有权。

2001年4月25日,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长安福特投产的首辆轿车-福特嘉年华已于2003年1月18日正式下线。

2003年6月16日,福特汽车公司庆祝百年华诞。

第三篇:福特公司STP分析报告

福特公司STP分析报告

一、企业背景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福特汽车公司的创立于20世纪初,凭借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的梦想和卓越远见,福特汽车公司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终于成为世界四大汽车集团公司之一。到2013年,它拥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福特(Ford)、林肯(Lincoln)。此外,还拥有全球最大的信贷企业—福特信贷(Ford Financial)、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Hertz和客户服务品牌Quality Care。2008年经济危机时,福特是唯一一家没有经过国家救济而自己走出经济危机的汽车集团。

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NYSE:F)是一家生产汽车的跨国企业,于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现公司总部所在地)由亨利·福特(Henry Ford)所创立,在1903年公司化。在其20世纪如日中天的时候,福特、通用与克莱斯勒被认为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生产商。这三家公司统治着美国汽车市场。福特汽车的商标来自创办人亨利福特常用的签名字体。福特汽车在美国汽车市场连续七十五年保持销售量第二名,仅次于通用汽车,2007年才因油价高涨,大型SUV休旅车与卡车销量减少,被丰田汽车超越,成为美国市场销售量第三名。亨利·福特参考引进了大批量汽车生产以及大批量工厂员工管理的方法,设计出以移动式装配线为代表的新生产序列。其高效率、高工资、低售价的结合,对当时美国制造业而言,是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创新,因而这套方法尔后被称为福特制,而其产业观念在后来被安东尼奥·葛兰西称为“福特主义”。

二、发展历程

1896年6月4日,亨利·福特将他的第一部汽车——一部手推车车架装在四个自行车车轮上的四轮车,开上了底特律大街。

1903年6月16日,亨利·福特和11个初始投资人签署了公司成立文件。这是亨利·福特开创汽车制造业务的第三次尝试。

1908年10月1日,推出了T型车,在1908到1927年间生产了1500多万辆T型车,1927年公司停止了T型车的生产。

1908年10月1日,公司在法国巴黎建立了第一个海外销售机构。1911年,在北美以外的第一家工厂在英格兰罗彻斯特落成。

1913年10月7日,创立汽车装配流水线。在海兰园设立了第一条总装线,几乎使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最终使每工作日每隔10秒钟就有一台T型车驶下生产线。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公司八小时工作制的最低日工资为5美元,是当时工资水平的两倍以上(取代了9小时2.34美元的日工资标准)。

1918年1月4日,开始建设庞大的汽车制造联合企业——荣格(Rouge)工厂。1919年1月1日,埃德塞尔·福特接替亨利·福特任公司总裁。1922年2月4日,收购了林肯(Lincoln)品牌。1925年2月17日,日本公司成立。

1927年10月27日,开始在荣格工厂生产A型车。1932年3月9日,成为历史上第一家成功铸造出整体V8发动机缸体的公司。

1935年,开创了水星(Mercury)品牌,填补福特产品和高档林肯产品间的市场空缺。1943年5月26日,埃德塞尔·福特去世,年仅49岁。1943年6月1日,亨利·福特重新担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

1945年9月21日,亨利·福特二世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

1948年1月16日,生产了第一部F系列皮卡,这在汽车史上是最成功的汽车系列。1954年10月22日,推出Thunderbird车型。这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小型运动车。

1956年1月17日,福特第一批普通股票出售。

1959年8月20日,汽车信贷公司成立。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汽车金融公司。1967年6月14日,欧洲公司建立。1970年8月17日,亚太汽车业务部建立。

1979年1月1日,获得了马自达(Mazda)27%的股权。

1987年12月30日,获得赫兹(Hertz)汽车租赁公司股权。在1994年,赫兹公司成为福特全资子公司。

1989年12月1日,收购捷豹汽车(Jaguar)。投入重金振兴这一英国名贵轿车品牌,终于使捷豹的年产销量突破10万辆。

1994年2月28日,中国业务部成立。

1996年12月8日,成为首家全部生产厂取得ISO 14001世界环境标准认证的汽车公司。福特汽车拥有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30%的股份。

1999年1月1日,亨利·福特的曾孙比尔·福特成为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1999年1月28日,购买沃尔沃全球轿车业务。

2000年6月30日,从宝马汽车集团正式购得路虎公司(Landrover)的所有权。2001年4月25日,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长安福特投产的首辆轿车——福特嘉年华已于2003年1月18日正式下线。

2003年6月16日,福特汽车公司庆祝百年华诞。

2008年,印度塔塔集团从福特手中以23亿美元收购了捷豹、路虎品牌。福特汽车抛售马自达26.8%的股份。

2010年3月28日晚9时,中国吉利汽车收购福特旗下沃尔沃(Volvo)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拥有权。

2011款福克斯上市之后,仅1月创造了近2万台的单月销量历史最高纪录,2011年1-10月突破15万,达156217台,较去年同期增长13%。2012年福特表示,第二季净盈利从上年同期的24亿美元,合每股59美分,降至10亿美元,合每股26美分。不包括一次性项目在内,该公司当季调整后每股盈利30美分,略高于分析师28美分的预期。公司二季度营收下降6%至333亿美元。

三、STP战略分析

1.市场细分

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八大汽车品牌,包括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福特(Ford)、捷豹(Jaguar)、路虎(Land Rover)、林肯(Lincoln)、马自达(Mazda)、水星(Mercury)和沃尔沃(Volvo)。目前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了,所以应该说是七大汽车品牌

公司主要根据地理和人口因素细分市场,之前福特公司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在2009年由长安福特公司察觉现有格局的乏力。之后福特公司推出主打二三线城市现在更重视二三线城市的开发,未来新入网的经销商大部分都将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消费者的选车倾向跟一线城市在不断接近” 对于长安福特未来产品的规划和市场预期长安福特用5年时间完成50万辆福克斯的下线未来的3年,长安福特将有四款全新的车型陆续上市。

2.选择目标市场

2010年在中国市场销量达到582,467辆,增长40%,为历史最高。此外,作为美国三大汽车企业中,唯一在最近这场金融危机中没有受破产保护的企业,福特去年全球销量达到531万辆(不包括沃尔沃),其中美国市场销量为193.5万辆,同比增长19%,市场份额上升至16.4%;全年实现净利润65.6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1倍以上,创10年新高。

中国市场是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市场!福特将进一步加大亚太地区尤其是对华投资和技术输出,将最好的车型和技术引进到中国。穆拉利特地提及可能将旗下林肯豪华车品牌再次引入中国。他相信,未来的五年里,福特的增长机遇主要来自公司在发展中市场的加速扩张,在成熟市场的业务复苏,以及更小型且燃油经济性更佳的产品的高销量。他预计,到2020年约1/3的全球销量将来自增长势头强劲的亚太非地区。

3.市场定位

福特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在现实的环境下,实现既定的目标。针对中国市场的定位正在形成,目标是要成为一个全系列、全品牌的包含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福特汽车销售最好为福睿斯和福克斯,福克斯在中国销售已经超80万。而福克斯的消费群体基本是集中在20岁至35岁这个年龄区间,其中两厢车比三厢车的消费者更偏年轻化.30岁以下的年轻人更青睐两厢福克斯福克斯推出两厢后,把目标群体锁定在更年轻时尚的未婚人群上.所以相信会根据这样的特点而有所突破。

第四篇: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及其战略

思想决定高度,行动创造价值!

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及其战略

一、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概述

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是一个由不同利益主体组织、调度各种软件资源(如规章条例、合同、制度、知识技能等)和硬件资源(如运输设备、搬运装卸机械、仓库、机场、车站、道路、网络设施等),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进行物流活动的“人—机系统”。系统整体运作效果是由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决定。工商企业首先决定物流自营还是外包:物流如果不构成企业核心能力但又非常重要,就可外包给运作水平更高的第三方经营。工商企业往往会根据硬件设施、价格、业务范围、服务水平、发展潜力及信誉状况等多项指标评价、优选物流服务商,与之结盟,并通过确立合理的运行机制保障这种委托代理关系长期、高效进行。在目前经济转型时期经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普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自觉学习,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甚至千方百计利用其它组织的资源以满足顾客复杂多变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监督不利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利用隐秘信息进行损害委托方利益的行动,其机会主义行为还可能败坏委托方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正是它的这种局限性,决定了社会需要这样一个组织——不但有能力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所需却不具备的资源,而且有能力监管整个物流联盟按既定规则运作。这就是第四方物流承担的职能。第四方物流组织可能是一个由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一些不直接从事物流运作的咨询企业、物流设备设施出租企业等集结而成的虚拟企业,也可能是由某个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兼并重组其它相关企业后演化成的。当然,一个理性的工商企业还会全面翔实地考察外部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地理交通环境、市场流通环境、技术环境、人文环境等)状况,分析政府部门政策、规章的影响,分析政府人员行为,选择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的有利时机。总之,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的过程实际上是工商企业根据所掌握的不完全信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组织、政府部门和外部环境进行的一场博弈。

二、阻碍我国工商企业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的原因分析只根据个别因素就盲目推行或排斥第三方物流,而不是在完整、准确地把握整个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考察各方行为的关联性,因而不能以动态联系的思维去挖掘造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这正是我国许多工商企业的通病。

首先,有的企业未能认识到不恰当的物流决策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架空企业的权力。一个突出表现是盲目扩大外包业务范围,而对外包决策的战略价值及可能会造成的一系列后果缺乏清醒认识。它们不能找到一种有效方法,确定哪些物流活动需要自营以加强控制力,哪些物流活动选择外包会更利于企业整体运作水平的提高。或许它们只是由于无法管理好自己的物流活动而选择外包,并不了解物流管理失控的真正原因,这常常使它们陷入无法与物流服务商进行有效沟通的尴尬境地。[1]另一个极端的表现是顽固坚持自营而排斥外包,因为它们认为自

己拥有自营物流所需的硬件设施和经验。其实这种看法非常粗浅:决策者是否从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高度去权衡过自营和外包总成本的高低与服务水平的优劣;是否全面、准确地考评过物流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地位并思索过物流是否值得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培养;决策者不愿忍受外包带来企业运作暂时动荡,倒可以忍受本位主义作风严重的各部门低效率地工作以换取四平八稳,这样以妥协换来的稳定意义何在;决策者主观上是不是过于夸大了外包风险。企业这些认识上的根本缺陷常常被其它博弈方利用来要挟企业。[2]

其次,有的企业组建物流联盟时很盲目,对第三方物流运作的复杂性、风险性缺乏清醒认识。它们的经营思想充满许多浮躁、狭隘和主观主义的东西,这使得结成的联盟是低效、脆弱、高风险的,往往以失败收场。比如:在联盟酝酿期它们常常不是按照一整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来选择最佳合作伙伴,而是代之以人情关系的亲疏;在联盟运作过程中往往只是从表面看到结盟带来的直接好处,而对于已经滋生蔓延并缓慢发展的某些不利因素却麻痹大意,并且没有认真考虑过以一套合理的机制保证高效运作的长期性;在联盟出现挫折时有些企业不是考虑如何采取恰当方式与对方沟通协商以共渡难关,而是只顾自身得失,甚至企图把灾祸转嫁给盟友;在联盟被迫解体时很多企业束手无策、惶恐不安,而不能及时拿出一套周全的可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利益的策略。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很多时候还不是诸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而在于企业自身短视、自利的根本弱点,以及缺乏充分预计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基于此制定全面战略规划的能力。

第三,有的企业对第四方物流组织的战略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其对供应链运作的重要影响。它们以为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以后再如何经营,那已是第三方企业的事,殊不知完美的物流离不开第四方物流的支持。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综合服务实力还不够强大时,它还需借助其它组织的资源(如管理知识技能、信息资源、集成技术、硬件设施等),才能高质量地达到顾客的物流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第四方物流还可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保证供应链各环节协同运作。遗憾的是,在很多物流联盟中它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3]

第四,许多企业在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时对外部环境的定位不够准确,它们没能深刻理解其“双刃剑”的作用。环境也是“人性化”的,人们决策时也在与其博弈。机遇与挑战往往隐藏于各种现象背后,只有仔细揣度各种信息,辩明真象与假象,才能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从而为捕获机遇创造有利条件。但如果考虑问题粗枝大叶,用一知半解代替对外界周密、翔实的调查研究,就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各种动向,就会错失良机而陷入危机之中。笔者归纳了以下一些关于我国第三方物流运作所处外部环境的特点,这或许是许多企业没有全面认识到的:

(1)国企通过改制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其它所有制企业通过改组、改制迅速成长,物流发展有了良好的微观基础;

(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但其发展速度、现代化程度、使用效益还明显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中西部地区形势尤甚;

(3)发展现代物流已被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的发展纲要、战略决策之中,但正式的全国物流法尚未出台;

(4)高水平的物流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多集中分布于沿海发达地区;多数物流企业业务范围单一狭窄,综合实力较差,这是导致第三方物流需求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5)市场机制不健全,信用水平不高,流通秩序比较混乱,各利益主体行为常常不规范;

(6)我国学者对物流发展史、物流内涵等做了大量研究,但对物流基础理论、物流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工商企业微观物流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全国还没有一个跨行业、跨系统的物流研究管理机构;物流教育培训还非常落后,专业物流人才匮乏;

(7)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在逐步加大,物流产业已经对外开放并将卷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8)物流技术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9)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西部大开发、加入WTO),有助于物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0)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流通体制仍然存在,发展物流所需的制度体系尚不健全。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现在应该是工商企业全面反思自身思想与行为的时候了。的确,对于许多不利又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企业无能为力,但全面、客观地认识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逐步摸清其作用规律,并相应采取控制策略或“趋利避害”策略却是许多企业应该做却没有做好的事。

三、我国工商企业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的建议

工商企业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总体原则应该是在整体把握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各种联系及其动态发展过程的前提下,在深刻理解时代发展趋势、现实国情和自身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有利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基于此,笔者建议我国工商企业推行第三方物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新经济时代的特征是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产业化。在新世纪里,能否始终一贯地以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特色服务及时响应顾客快速多变、复杂多样的需求,能否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协同运作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工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命运。这种紧迫感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 变得越来越强烈了。加入WTO后,整体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国企业不能再靠高关税、进口许可证及其它行政干预措施获得竞争优势,而必须按照国际贸易统一准则与监督机制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进行公平竞争。目前,已有一些实力雄厚的外资物流企业(如马士基、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美集物流、FedEx等)涌入中国市场,今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跨国物流公司介入,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已经日渐升温并将日益激烈、残酷。所以,中国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应该非常珍惜入世后这几年黄金般的过渡期,扎扎实实做好打硬仗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实施第三方物流战略所需的基础条件),努力提高竞争力。准备工作主要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经营机制;深入研究国际市场形势,精心营造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物资流通;建立企业创新体系;实施企业再造工程;加大

人才培训开发力度;认真学习总协定规则和国际商法等。

第二,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我国工商企业是否选择第三方物流,采用何种形式外包物流以及物流外包业务范围的确定,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其综合实力与经营特点而定的。第三方物流并不一定是企业的必然选择,物流外包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时投资进行自身物流系统改造可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这样做的条件是:企业自营物流具有显著的规模收益且有很强实力;物流链稍有动荡就会对整个业务流程或市场领先地位造成显著不良影响;企业向社会物流转向的成本太高。完全外包适用于以下情况:企业利用其它组织力量能明显降低物流成本;虽然物流成本上升但运作总成本下降且整体运作质量明显得到改善;企业多年从事专业化经营而没有经营物流,缺乏物流经营的基本经验;资金单薄的中小型企业和新建企业也不宜自营物流。[4 ]物流外包的形式除完全外包外,还有部分外包与部分改造相结合——工商企业对基础较好的物流环节改造提升,同时以高效率的社会专业性的物流服务取代某些低效的自营业务;物流系统接管——第三方物流企业购买或者承包工商企业物流系统并可能继续雇佣原企业员工;物流系统剥离——工商企业成立独立的物流子公司并允许其承担其它企业的物流业务;物流业务管理外包——工商企业拥有物流设施的产权,将管理职能外包出去。[5]

第三,伺机而动,趋利避害。工商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权衡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的预期总收益与预期总成本。系统中各主体的行为或者外部形势发生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引起收益与成本变动。因此,企业需要随时关注系统中各主体行为显著或细微的变化,及时准确甄别、利用各种信息,精心选择行动时机。时机选择恰当,企业可获得战略优势;时机把握不准,企业则陷于被动境地。比如:工商企业如果估计到在一定时期内某个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不能达到自己生产经营的要求,或其制定的物流服务价格比自营成本还高,或者因其信用等级太低而使预期违约风险很大,或者其活动能力有限而无法在那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有效开展业务,那么贸然选择外包企业的命运就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一条小船,随时可能被风浪吞没”。如果企业预计到迅速推行外包有利于企业在将来获得更大的战略利益(如以优质的产品加卓越的物流服务可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那么不失时机抢先行动就可能是上策,即使忍受暂时的经营效益下滑的困难也值得。当然企业不应该守株待兔,而应该积极与合作伙伴协同工作,改造不利条件。所以,工商企业应以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对预期的总收益与总成本进行权衡比较,恰当地选择时机,分阶段外包不同重要度的物流业务。

第四,流程再造,集成管理。成功的第三方物流建立在联盟各方合理分工与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因此,企业需要基于供应链进行流程再造,对物流活动诸环节进行综合集成。一个工商企业不可能控制所有物流环节,但只有全面了解了各环节的运作情况,才可能对合作伙伴真实的工作绩效进行准确考评,才可能与合作伙伴进行有效沟通,也才可能有效防范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于己不利的欺诈行为。流程再造、集成管理,首先要求建立遍及整个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的信息网络,这是物流现代化的技术基础。实力雄厚的企业可在物流活动中广泛运用固定通讯、移动通讯、全球定位系统和智能运输系统等先进的电信技术;应该基于整

个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全盘统筹企业内联网与电子商务系统(B to B/B to C/B to G)建设,实现不同地域的仓库、码头、机场、集散中心与用户之间信息快速、准确传递,实现订货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成本管理等电子化处理。实力偏弱、资金不足的企业应首先做到努力实现物流合理化,做好基础工作(如健全岗位责任制,准确核定物资消耗定额与储备定额,做好企业内部物流培训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客户档案分类、整理工作等),然后再逐步实现技术现代化。其次,建立包括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各方参加的物流联盟,这是物流现代化的组织基础。其中关键工作是确立规定各方权利义务的共同纲领。

(1)政府部门的职责应该定位于为第三方物流推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工作包括:尽快制定正式的物流法;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同时引导形成多方融资体系兴办物流;扶持信息产业发展;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并扶持民族物流产业发展;严格整顿市场秩序;组织筹建经理人市场;严格规范政府官员行为,严惩地方保护主义和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制定政府物流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赋予民间企业以评价政府官员政绩的权利。

(2)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应通过合并、剔除、重排、简化等手段,改造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流程;进行物流组织结构再设计,建立正式的“扁平化”的物流组织(指工商企业),重新排定工作岗位,精简富余人员;还应在企业中大力提倡团队精神和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建立学习机制,以提高员工物流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敬业精神。

(3)第四方物流组织的核心能力在于提供领先的物流技术,或提供互补性资源,或提供供应链管理和解决方案、全球扩展方案等,因此它们需要建立创新机制、学习机制和市场驱动型经营机制,才能真正胜任“联盟总管”或“领先的物流提供商”的角色;它们还可通过资产并购或虚拟联盟等方式,实现资源有效整合,提高综合实力。[3]「参考文献」

[1]张巍,李静芳。企业物流外包决策[EB/OL].中国物流网,

第五篇:老年人超市运作战略设计方案

老年人超市运作战略设计方案

1310105015

管科13-1

宋维洁

项目概述:在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老年人消费的老年人专用商店、连锁店、和代理店。然而,随着中国老年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数量增多,市场上老年人用品需求越来越大,老年人在各方面的所需用品无法方便迅速的得到满足。因此,我今天提出的老年人专用用品超市,将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超市,用关心的呵护老年人,建一个让老年人更加便捷的超市。

项目背景:全国60周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2.1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12%左右。由此,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超市基本情况本超市是家专门服务老年人,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有关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新型超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年龄结构表明我国正向老年社会转型,老年人是个很大的消费群体

项目方案:

(1)各专营摊位享有超市特许经营发展相关项目的优先经营权利。

(2)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支持,及相关咨询。

(3)超市在确保对品牌销售商提供以上支持的同时,为品牌销售商提供零风险品牌销售商无论任何时期出现经营不善,超市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经营。(4)总部专门设有经营指导部门,全程跟踪品牌销售商的经营情况,帮助品牌销售商找出并克服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时通过多种方式对品牌销售商的经营予以具体细致的指导,通过双方的努力,总部的目标是引入一家成功一家。

(5)帮销售商做好宣传工作,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良有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

市场分析:服务需求调查有投资者说:“人类在18世纪发现了儿童,19世纪发现了妇女,20世纪发现了老年人。”老年市场的迅猛崛起,引发了世界各国的新一轮投资高潮。

市场投资者通常把目标群体锁定在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强盛的年轻一族,却将看似冷门但颇具潜力的老人用品市场给忽略了。但在发达国家,老年人用品市场早就成为未来十大市场之一。因此企业除了向零售终端供应货品外,还可与上述机构达成长期合作关系,以各种节假日为契机,与他们联合举办以类似“关爱老人”、“老年人健康”、“老干部生活”、“青年人孝敬老人”、“老人健身运动”、“关爱残疾人”等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以礼品或活动物品的形式推荐给老年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途径往往可形成规模效应,且供求关系稳定,收益远远大于零散的零售终端,尤其在市场尚未培育成熟的早期,这种推销方式往往事半功倍。建立长期的服务关系直销:对本超市来说,稳定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一大要素就是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关系。通过编制客户档案,建立客户信息网,进行客户评估分析,关注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注重让客户在本店感到愉快、尊重。同时,根据老年人需求多样化的特点,要求店内商品品种要齐全、多样,同时要准备一本需求簿,记录老年人提出的每一个特别需求,想办法满足。

机构设置及管理理念:

1、尊重超市人员的独立人格。

2、下管一级:上级对下级进行规划管理,下级应服从上级的工作指导,尽力完成上级发放的任务。

3、互相监督:管理层监督员工的工作,同时员工也可以向上级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4、营造集体氛围:既要上下属感受到超市纪律的严明,也要关怀员工,让员工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有利于加强凝聚力,提高工作积极性。

5、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各尽所能,发挥才干。

总结:综上所述,老年人超市可以走方便和专业的道路。

下载福特公司的运作战略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特公司的运作战略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建立战略运作系统

    近年来,国内外的管理书籍与企业管理热点问题都在谈论战略、执行与细节,但是这些理论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没有真正从企业管理根本上解决问题。究其原因,的确有许多问题值得深思......

    从企业战略和运作战略的角度分析戴尔的超级供应链案例

    一、戴尔公司背景资料(一)企业简介全球领先的IT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戴尔公司,致力于倾听客户需求,提供客户所信赖和注重的创新技术与服务。受益于独特的直接经营模式,戴尔在全球产品......

    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福特公司的竞争策略1(精选合集)

    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耐克公司的竞争策略 本学期学习了《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相关知识,本次论文,我利用学习的波特的五力模型的知识来分析耐克公司的竞争策略 耐克公司简介......

    钢铁行业战略分析

    随着全球不利因素的积聚以及众多国家政策开始向紧缩转向,经历过“后危机”强劲经济反弹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将出现一定放缓,同时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风险。 在这样的大环境......

    超市战略分析

    XX超市战略分析报告 一、超市概况 1、目标市场:每个高校的超市所服务的消费人口最主要的是在校教职工域学生群体,还包括少部分的外来人员。 2、竞争对手分析:目前,我校较大型超......

    中国移动战略分析[推荐]

    一、解释下列概念 1.五步决策制定程序确定问题与不确定性获取信息预测未来 ④选择方案做决策 ⑤实施决策,评价业绩与学习2.管理会计的指导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行......

    竞争战略分析

    近来,“手机定位”这个关键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几天前,全球知名的SiRF公司宣称,“5年内大多数手机将装上全球定位芯片。在未来5年内,它将成为大多数手机一个必备的......

    网上银行战略分析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不断深化,基于网络的交易越来越频繁,通过网络进行流转的资金也相应的扩大,网上银行也随之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网上银行市场营销当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