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6:5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篇: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论文题目:

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搞活,社会也日新月异的变化着,新时期的党政工作也要跟随经济发展的大潮与时俱进,改变思路,改变方法,尤其是对于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因为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党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党思想工作的关键环节,更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文通过对和谐社会的详细表述,强调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并从我国现阶段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的诸多问题进行论述,深入探讨加强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的有效方法。从而证明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章、和谐社会的概述

1.1和谐的定义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的深层含义,是人类基本价值的追求,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目标。

1.2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3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一次深层次的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价值观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第二章、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2.1对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流于形式

作为一个老年群体,老在离退休人员中,很多老年人生理健康状态已经逐渐下滑,而且在集体活动方面,由于住处比较分散,难以保证按时参加退休老人的集体活动。另外,在一些退休老人的思想观念落伍,组织观念不强,参加集体组织活动的态度不够积极,有的过多看重私人利益,总喜欢提要求,而且经常针对退休人员的政策提要求,更有甚者总是不断向

组织上访,严重影响了组织的日常工作秩序,此离退休人员中也有一些老干部,但这类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分淡薄,但我们很多基层组织“睁只眼闭只眼”,有的甚至直接装“睁眼瞎”,能不管尽量不管,能管的也尽量推脱着不管,根本把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工作的重点,这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完全浮于表面,只表现在纸上,没表现在行动上。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严重不到位,而且缺乏明显的针对性,如果不解决,连退休人员群体内部的和谐都实现不了,再谈构建和谐社会岂不是一句空话?

2.2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方法上缺乏创新意识

2.2.1离退休人员作为现代渐趋老龄化社会的一个举足轻重群体,其生理、心理以及行为上的特点都要求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所以一切针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围绕其身心行为的具体特点,开展细致入微、服务到家创新服务理念,在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促进管理上大做文章。但事实上,现阶段的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管理者普遍年轻化,在年龄上形成很大代沟,而且相互不熟悉,没有任何感情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出现只注重待遇,而对于离退休人员基本服务工作都重不到位,哪里还能谈创新服务意识?

2.2.2退休人员作为一个高龄和高发病率的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难以自理的老人会越来越多,他们渴望被关爱心理需求越来越高,对组织管理者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单位组织在离退休人员的服务方法上,必须要针对离退休人员的个性和共性特点去创新,再提高服务的质量,加大对他们的关爱。但在实际得状态却是,在集体活动中年龄较高的退休人员,由于自身的体质原因无法参与,而年纪较轻的退休人员却完全没有尽兴,结果好好的一个集体活动不仅没有增加凝聚力反而增加了相互之间的指责埋怨。

2.2.3从事离退休老干部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人员,在思想政治觉悟上,在文化和素质上参差不齐,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学习,存在根本无法适应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发展和具体任务。

第三章、加强离退休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建议

而政治经济新形势下,要不断加强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意识,只有群策群力,找对服务方法,从思想上充分认可“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那么工作效率一定有目共睹,针对上述情况,这里我抛砖引玉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3.1坚定基层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管理者自身的政治立场

很多离退休人员处于没有组织,没有管理的状态,更不用说得到服务,这与组织内工作人员的思想懈怠无所谓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首先我们必须从组织入手,先从组织的管理者的政治思想抓牢,让他们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时刻要求自己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讲话。

3.2强化基层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创建和谐氛围

作为人民的公仆,尤其是作为退休人员这类特殊人民群体的公仆,服务意识更要加强,因为离退休人员的生理健康逐渐衰退,心理落差逐渐增加,行为特征逐渐趋向于固执,所以他们思想上的依赖性更强,心理上的关爱述求更高,有时他们偶尔做出不合常理的行为,其实不是真的想得到什么实惠,其实就是希望得到组织的关注和关心。他们就像一群小孩,只要我们工作人员有耐心,细心的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他们都会乖乖的了。所以我们必须强化我们管理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从细节入手,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统计管理,做到每周有学习,每旬有问候,每月有拜访,每季有活动,把组织变成退休人员的第二个家,这样自然就能创造出和谐的氛围了。

3.3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注重管理工作的全局观念

退休人员虽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他们也同样需要进一步地参加学习和教育,需要不断开阔眼界,需要了解国家政策,政治形势,需要了解组织的发展变化,所以在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中,我们必须规定正常的学习时间,及时将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发展路线传达给离退休人员,坚持定期通报内部工作情况,此外,针对离退休人员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服务工作,对老干部关心的住房、养老及医疗等问题积极解决,认真落实。

同时在学习中注重服务管理工作的全局观念,这不仅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要以服务组织为根本出发点,用全局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3.4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意识,改变服务方式方法

因为离退休人员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多样化,个性化差异也很明显,老得管理服务模式根本不可能满足需求各不相同的退休人员,所以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创新,必须有针对性,才能有效果。

比如,学习上,有的老人居住分散或者身体不好,我们必须有专人通知或者专人送学送资料上门,保证退休人员养成学习的习惯和意识。

比如,沟通上,改变以往逢大节日逐个拜访的习惯,换成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拜访,如知道某个退休人员出了什么状况,及时拜访沟通,把关爱送到最需要的时候,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比如,组织活动上,改变以往想一出是一出,只为年底有总结,不管活动效果的方法,我们必须充分的了解退休人员各自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优势特长,再进行针对性的组织活动,这样一是参与率高,而是效果更好,同时也能促进离退休老人之间的交往,增加他们的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

第四章、总结

总之,随着老龄化现象的越来越明显,对于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将越来越重要,他们将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退休人员的不和谐将会影响到家庭的不和谐,社区的不和谐,组织的不和谐,社会的不和谐。所以,我们各级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人员肩负起国家、社会、基层组织赋予给我们的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但任重道远,我们只要用心的去寻找方法,用心去热爱工作,热爱离退休人员这个特殊的群体,我相信,我们就能真正懂得“做好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是多少神圣和光荣!

第二篇:维护农民工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维护农民工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经过几天的培训,对《社会规划研究》这门课印象非常深刻。逐步认识到社会规划研究的重要性及与每个人生活之间的密切性,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如老龄化问题、城市贫困、保障性住房、城市农民工问题等都与城市规划工作有密切的联系,我们通过相对合理的规划或许能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下面我从农民工相关问题入手探讨一下农民工权益的维护。

2006年10月年全国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主题,总结交流经验,并就工会深入开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进行周密部署。这是中国工会在全党全国人民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旋律的形势下,找准自身历史定位和时代职责后作出的主动选择,对于各级工会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以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更好地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进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进作用。

1.农民工对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对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目前,我国农民工达3亿多人,其数量还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而继续增加。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普遍存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已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必须作答的时代课题。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关注农民工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六中全会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纳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有这些,都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创造了有利的良好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同时,也对新形势下工会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是工会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协调好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切实保障广大职工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果不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势必加大社会贫富差距,增加不和谐因素,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工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抓紧抓好。 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是工会动员包括广大农民工在内的全国亿万职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促进城乡繁荣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今天的中国,离开农民工,就谈不上我国城乡经济的繁荣和现代化建设,就谈不上农村小康的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会组织只有做好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才能更好地组织、动员广大农民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从而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 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是工会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统一和社会政治稳定,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能否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农民工组织到党领导的工会中来,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巩固,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社会政治的稳定。因此,工会组织必须充分看待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现实紧迫性,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工人阶级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为把广大农民工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应有的作用。 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是工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内在要求。中国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只有切实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政治责任,真正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和职工利益代表者、维护者的作用,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这是党对工会的要求,也是广大农民工的愿望,更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工会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各自特点和优势出发,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把农民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最切实地维护农民工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农民工正在发生的三大转变 国务院研究室最新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表明,我国农民工正在发生三大转变: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

2.1农民工规模仍会继续扩大,但增速将趋向平稳

报告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一方面,目前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对劳动力将持续产生较大需求,对农民外出务工产生巨大拉力;我国耕地资源少,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推力;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也对农民进城就业具有巨大引力。预示着农民工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2.2农民工流向仍以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为主,但将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扩散 大中城市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一种客观要求,技术含量低、土地占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向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转移。目前这种迹象已经出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些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使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有所增加。

2.3农民工转移仍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为主,但在城镇定居的将逐渐增多 目前,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候鸟式”的生活和就业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收入偏低,不足以支撑其家庭在城市定居生活;现行的城乡分割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工难以在城市长久居留;农民工在农村都有承包地,使他们流则有根、出而能退、进退有路。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可以避免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流民”现象和类似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病”。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存在,大量农民工仍会以流动就业为主。报告表明,我国农民工在城镇定居的将逐渐增多。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据统计,近年来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持续增加;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新一代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是为了挣钱,他们更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

3.如何维护农民工权益

3.1、提高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所得。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重点在劳动收入、安全卫生、社会保险三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收入,让农民工在城市能生活下去,使收入最低的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应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两年一调的制度,前几年无限期拖延的情况必须改变。二是保证用人单位按时足额向农民工发放工资。为防止拖欠,克扣和压低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必须制定和实行拖欠、克扣、压低工资的补偿和处罚制度,绝不让想占农民工便宜的人占便宜。同时要按国际惯例,建立企业欠薪保障制度,即委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注册登记和年检时代收欠薪保障费,划入财政部门设立的欠薪保障基金专户。对恶意拖欠工资,恶意使用试用期的企业要采取行政和法律等措施,坚决予以打击和制止,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3.2、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把农民工纳入养老、工伤、医疗保险范围内。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险没有把农民工纳入其中。这无论对不能参加保险的劳动者个人还是对实行保险制度的企业都是不公平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目前,国家把农民工工伤保险作为重点,但同时要考虑使农民工尽快加入养老和医疗保险。对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主要以储蓄和商业保险的方式取得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对于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应与本单位其他职工一同办理养老、工伤、医疗保险。要依法强行推行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险。对不为农民工办理三类保险的,不管企业性质如何,都应采取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强制实行。同时制定灵活的交费办法,农民工工作流动后,保险费随之转移。

3.3、创新建会和发展会员的新机制,探索灵活多样的建会方式。

按照工会法的规定,只要职工自愿就可以建立工会。但实际上企业主不同意,工会就建立不起来,我们以往的工作思路,是立足于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使工会的路子越走越窄。其实组建工会是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企业主理解支持要建,不理解不支持也要建。今后建立工会要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企业工会、街道、社区、村镇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工会,行业工会联合会,商业街、大楼、行政村工会联合会等。重点抓好社区、乡镇建会,通过社区、乡镇工会建立各种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工会。在当前的企业体制条件下,让基层工会独立承担维权职责确实勉为其难。以往的这个工作思路要改变。为此提出“维权工作上提一级”。其含意包括以下三个要点。一是上级工会要承担基层工会难以履行的维权任务,包括组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协调所属单位劳动争议等。二是上级工会要大胆维护基层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在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或遭到打击报复时,上级工会要站出来为他们说话,保障他们不因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降低职位、调换工作、减少薪酬。三是要坚持基层工会民主选举制度;试行和逐步推行工会主席公开选任制度;上级工会也可以选派干部到基层任职、工资由上级工会发放。通过这些制度的落实,解除基层工会干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后顾之忧,保障他们能大胆履行维权职责。

3.4、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一是制定政策法规,二是监督政策法规的执行。监督劳动法规的执行,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应该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质量上予以保障,建议省、市、县(区)尽快建立健全劳动监察大队,落实专职人员和工会专职劳动监察员编制,开展经常性执法检查。所有企业都要设工人劳动监督员,反映企业执行劳动法中的问题。有关法规要明确违反劳动法规的法律责任,对严重违法行为要坚决追究责任,加大违法成本。

3.5、整合社会力量,切实把农民工的事情办好。

现在社会上下都在关注和爱护农民工,这是一种好现象,是职工维权社会化的表现。但从目前情况看,存在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工作不落实的状况,看起来都在做、都在管,成效却不理想、不到位,因而形成要“情况”的多,下功夫抓的少;做面上工作的多,认真探索的少;讲难点问题的多,真正突破的少。农民工问题是一项新的工作,应该从开始或起点上就打好基础,形成既统筹力量又有所分工,分工的目的是为了合作的工作格局,真正把农民工问题抓出成效。

第三篇:建设法治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文章标题:建设法治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人类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形态,和谐社会绝不会自发地生成,也不会自然的实现。实践证明,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借助于法律制度的推动和

保障。如果法律制度完善而且合理,社会成员就能和谐相处,社会关系就能和谐顺畅;反之,如果法律制度欠缺失当,社会人员必然冲突频发,社会关系必然扭曲。各级政府作为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法律制度能否完善并得到切实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机关的努力。因此,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和谐社会应有合理的利益获取和协调机制

当一个社会在经济上能够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政治上能够满足部分社会成员参政议政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全生活,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才具有较为稳固的基础。在这一社会阶层结构体系中,主要的利益群体均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手段,通过正当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要维护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的公平、公正。要处理好各个不同阶层、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当前特别是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一方聚集。在利益调整的过程中,政府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在开展立法工作,要注重全面而合理地体现和反映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需求,并将不同利益群体获得需求的手段制度化、合理化、规范化。提出的地方法规草案和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要能够反映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代表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要求我们: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和谐社会作为根本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重视法理研究,把无视与务虚结合起来,务实而不就事论事,务虚而不脱离实际。在立法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分析具体问题。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历史实践中,地方立法必须体现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涵和实际要求,要确立保障的规则,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确立公平公正的原则、体现民主法制的理念、提倡诚信友爱的文化。就我市来讲,立法必须服从于“两个率先”,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是要杜绝重复立法和盲目照抄上位法。地方立法应当是国家立法的补充和细化,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和迭加。要珍惜现有法律资源,凡是已经有法律和行政法规施行的领域,只要上位法基本适用的,地方一般不再就此开展立法工作。确需对上位法作出某些具体的细化规定的,一般可以采用简化的体例结构,需要几条规定几条,不必“穿靴戴帽”,贪大求全,追求结构完整。

三是要注重立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地方立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地方性和特殊性。它所调节和注重的是地方性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其所依据的客观事实也必须是地方性的和具体性的。脱离了地方实际,闭门造车,甚至满足于条文的完整和规范,往往会造成不良影响,注定是要被不断发展进步的实践所抛弃的。近年来,我市的地方立法工作在结合地方特色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为推动“两个率先”目标的顺利实现,今后的立法工作应当与我市的客观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力求有效地预防和解决本地区可能发生的各种冲突和矛盾。

四是要及时调整、修改地方法规。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形势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法律制度也必然要随着客观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加以修订、完善。一件法规或规章能否达到预期的立法效果,是否适应现实的需要,设定的行为规范是否恰当,是否需要修改完善,要看其施行的实际效果。如果一部法规或规章不能有效地衡平各种利益关系,不能有效地消除和化解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就要及时地修订。

二、和谐社会应具有有效的社会控制和监督机制

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社会控制机制完善的社会。真正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尊重人的权利基础上的有秩序的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最主要的任务,是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约束。现在有那么多的社会不和谐因素,与行政权力没有得到有力约束有很大关系。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和监督机制还表现在为了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的产生的越轨和违法行为能够有

第四篇: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文章标题: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

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八荣八耻”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是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社会的物质文化建设都是在既有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传统的文化资源。以荣辱观念为重要内容的优秀文化传承是中华文化之宝,是中华社稷之基,是民族精神之魂。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无论长期的战乱、大规模的迁徙,还是外来文化的碰撞,在沧桑巨变中,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郑成功,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多少公忠体国的志士仁人,多少舍命为人的豪侠义杰,多少勤劳质朴的黎民苍生,都成为古老传统的化身!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历史主人公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这些当然也与我国古代思想家对荣辱观念的重视分不开。先哲往往将荣辱放到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人不可以无耻。……耻之于人大矣。”(《孟子·尽心章句上》)荣辱的核心标准是仁:“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以及义利之辩:“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篇》)。荣辱的取舍在于个人的修为:“荣辱之责在于己,而不在乎人”(《韩非子·大体二十九》)。在《贞观正要》中提出了臣子的“六正(圣臣、良臣、忠臣、智臣、真臣、直臣)六邪(具臣、谀臣、奸臣、谗臣、贼琛、亡国之臣)”之分。可以看出,荣辱是其中的重要划分标准。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把个人的荣辱与国家的兴旺联系了起来,达到了较高的认识深度: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熔铸新时代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都应该作为极其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八荣八耻”荣辱观是党的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由于时代任务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对荣辱观进行系统的阐述,但其中也不乏闪光的思想。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毛泽东曾经高度概括了党的“三大作风”和“两个务必”,还提出了对每个党员的具体道德要求:“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了荣辱的分界: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反复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要性。其中1996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可以看作总纲领。《决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认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决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团结和

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向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此后,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议》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从其中的“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可以看出“八荣八耻”的萌芽。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要坚持什么,反

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2005年《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对党的社会主义道德进行了一次集大成似的、较为具体的论述:要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八荣八耻”是对这一论述准确、精辟的集中和概括。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抓住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问题,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是对党的执政学说在理论和实践品格上的重要提升。

“八荣八耻”荣辱观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管子》)。物质条件的改善是精神生活生活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社会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等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商品交换的法则也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耻感意识不断地受到腐蚀,造成了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在某些情况下的混淆不清,致使人们的荣辱观发生了某些畸变与偏差,如对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甚至在言行上有损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尊严;将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视之为不合时宜的“傻冒”行为,而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则被认为是出自“人的天然本性”;更有少数人以违法乱纪、挥霍浪费、骄奢淫逸来显示其拥有的特权与显赫地位等等。这些,不仅使某些干部走上了背离党和国家、人民的犯罪道路,也对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败坏了社会风气,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清除的障碍。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疑结意志和力量、协调行动,步调一致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不过,《孟子·离娄上》有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人都主张儒法并用;西方发达国家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们有自己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秩序,也有一套资本主义的市场道德规范。以史为鉴,我党制定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并在近年的党建工作和惩治腐败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建立和谐社会是个涉及全社会的巨大工程,在党内立“党德”固然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更重要的却是在道德共建中的全民参与。《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行,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以,要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必须在“以德治国”的同时“以德立国”,使人们在热爱祖国与危害祖国之间,服务人民与背离人民之间,崇尚科学与愚昧无知之间,辛勤劳动与好逸恶劳之间,团结互助与损人利己之间,诚实守信与见利忘义之间,遵纪守法与违法乱纪之间,艰苦奋斗与骄奢淫逸之间,把思想深处已经模糊的荣辱界限变得清晰起来,划清大是大非的分野,褒奖真善美,贬斥假丑恶,消除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这对于建立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

“八荣八耻”荣辱观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管子·霸言第二十三》:“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可以推断,管子所说的本,并不局限于人的物质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把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和最高诉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之后的阐述中,他们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看成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继承和深化。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不仅仅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享用者;而且要全面提高人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物质财富、政治权利的获得,都以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潜在条件为基础、依据,都以全面提高个体的素质为目标、归宿。缺少精神层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就不可能有个体自身价值的真正完美实现。因此,人的精神素质才是以人为本的“本”的真正所在。

在人的素质系统中,起核心和灵魂作用的是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思想保证。所以,以人为本思想自然就对作为精神系统的价值标杆的荣辱观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才能最后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与精神的和谐,从而达到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五篇: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文章标题: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崭新、宏伟的世纪工程,它反映了我国人民美好的理想追求,承载着改进、完善社会内、外部关系功能的重任。营建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是达到人际和谐,而性别和谐是人际和谐的根本保证。当前,封建性别观念死灰复燃,性别不平等引发的性别歧视、性别矛盾悖逆和谐社会的本质特

征,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只有彻底改变占社会人口半数的女性发展的不平等状态,促进男女共同发展,才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作者简介:屠文淑,女,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21世纪初,“构建和谐社会”以明快、新颖的语词风格和丰厚的内蕴跃入人们的视角,蓄载着完善政治和改进社会的双重含义。作为时代话语,和谐社会已不囿于社会主体和外部环境的和谐,即人类不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更要回馈自然,才能维持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平衡之链;和谐社会更多指向社会内部的稳定和谐,从社会的组织构建、法律制度、关系矛盾、意识观念等多方位地提高社会内聚力,促进人际和谐、性别和谐,体现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进而达到经济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际和谐是根本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重要,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点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种种要素特点都围绕着人际和谐,并以图达到高境界的人际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有创造活力的社会,旨在理顺社会变革时期的各种关系,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转社会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贡献的人文氛围,使人的智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社会的潜力、活力、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蕴含公平正义的社会,势必对不同群体生存境遇、发展态势产生关注。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性别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对这些差距的漠视,必然会导致强势与弱势的对垒,引发群体心理失衡,激化社会矛盾。中共中央一再重申: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中央政府从政策制度上为维护人民群众现实的直接的利益,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提供保证外,全社会同样要努力形成济贫扶困、乐善好施、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形成人际的平等友好、融洽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诚信文明的社会,诚信文明是对人际和谐的内在要求,与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是相一致的。诚信是经济社会里人际交往的基本的道德信念,文明是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的展示。社会的发展不能缺离物质基础,也不能离开精神支撑,物质文明是和谐社会高层次的物质形态,与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三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既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又保证了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对人际和谐的保障。新的社会时期,各种不可知因素都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加强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使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情况,热点问题,民意诉求能够下情上达;使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能够及时传达、正确执行。同时,针对一些自然、社会突发事件对生活环境的冲击,对人民安全构成的威胁,加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忧患意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治理工作机制,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确保社会的安定、平稳和秩序,营建人际和谐的优化环境。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性别和谐是保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和谐与人际和谐相统一的社会,只有形成人际和谐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社会和谐又促进了人际新的和谐。人际和谐的前提是性别和谐,既完整意义上的性别平等。男女性别的不平等是旷日持久的世界性话题,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审视性别平等更具特殊意义。1975年召开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墨西哥宣言》阐释性别平等:就是男女的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这里既涉及到人们对性别平等的认知、观念等内隐的主观成分,也涵盖社会为男女提供的外显的客观条件。然而,这两方面都与真正的性别平等存在不尽人意的较大距离。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自执政起就以政治宣言的形式肯定女性与男性享有同等的尊严和价值,并以法律、政令等手段来保

证女性享有的权利、机会和责任,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确实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是,几千年来性别认识系统的被定型化,性别角色在人头脑中的固着性,一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方面发生任何改革变动,就会率先反映在敏感脆弱的性别领域,女性的尊严、价值以及享有的社会权利、机会和责任受到质疑、侵犯,以至被褫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期,一些有损女性权益、人格的说法、做法仍貌似公允大行其道,对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的观点也兵不血刃的予以阉割,反复劝诱妇女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退回到私人生活领域,恢复传统家庭角色。一部分知识女性、职业女性提出与男性平等共享一切社会权利、待遇的诉求(如男女同龄退休问题)遭到令人难以信服的否决。女性在就业、接受教育和参政等方面也都没有真正享受到与男性完全同等的社会机会和权利,比如上海市妇联在2004年上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中提出20世纪最后10年间,上海市25—49岁女性的在业率下降了24.8个百分点“在这一数字背后是近百万妇女以下岗、失业或提前退休等形式退出劳动力市场。”⑴女性就业的难以维护,显现了女性就业的尴尬境况。同时,女性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也不能与男性处于同等水平,这表现在我国女性入学机会仍然低于男性,而且学历层次越高,女性所占的比例越低。在农村,.女性文盲率为13.6%,比男性高9.6个百分点。⑵(P114)在职女性被选派培训、出国深造的几率也都要低于男性;女性参与社会政务的管理更是困难重重,据初步了解全国除港澳台外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3个省,女性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比例都远远低于联合国提出的“在政府高层领导中,至少应有30%女性”的要求。女性在社会领域中的实际劣势状态,使她们无法尽情演绎才智,释放自身的巨大能量,从而限制了她们与男性同等地承担社会重任。

性别不平等势必成为建设和谐社会最大的障碍,忽视女性、歧视女性的结果,既遏制了女性群体的发展,也是对这部分重要人力资源的废弃或浪费,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本质特性,在社会复杂的内部矛盾中又搀进性别矛盾,扩大了社会的消极层面,消蚀了社会的创造活力。性别不平等直接造成了人际的不平等、不和谐,违背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内蕴。两性在社会公共领域因性别不同,所拥有的参与、决策、支配权利的不同,势必造成男女发展的不同步,也使部分女性对性别的公平产生困惑与失落,难以角色定位,放弃对成功成才,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助长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分化。公共领域的性别不平等又必然会辐射到私人生活领域,影响家庭中的性别地位,助长家庭暴力。社会变革时期,家庭暴力出现上升趋势,家庭暴力的施暴者以男性为主;家庭暴力发展的类型也从原先文化层次低的农村家庭为主,蔓延到城市的各种家庭类型,包括夫妇双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甚至男方承担领导职务的家庭;性别不平等又对社会的未来发展隐埋着极不安定的因素,男尊女卑旧性别观念的死灰复燃,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女婴堕胎溺死在全国已是非个别地区,已属非偶然的社会现象。据2005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公布,我国如今男女比例为120:100,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性别不平等催生的家庭侵犯、人性暴戾影响人的精神心理不健全,又会产生恶性循环,挑战社会的民主和法制,导致社会的失序与波动,使人类社会的生存陷于危机之中。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更高层次的性别平等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调动一切人力资源,需要集中社会成员的集体智能和经验积累,需要社会全体成员同心协力的参与,履行职责、发挥才智,形成全社会的巨大合力。实现更高层次的性别平等是解决和谐社会需要的必然之举。所谓更高层次的性别平等,已不仅仅局限于女性回归社会,从家庭私人领域回到社会公共领域,在公共劳动领域的同工同酬,女性谋求生存自主、经济自立与人格独立这些基本层面上,而是表现在女性与男性平等的发展权,在社会事务管理领域、经济管理领域,尤其在权力领域的参与。一个具有高度民主化、法制化的和谐社会,其成员的权利参与、决策参与不应该存在性别的藩篱,不能以性别的偶然性,作为对其智力、才能认定的理论基础,作为对其进入社会权力领域的隐性限定,应该在社会的认识和实际情状两个方面都达到符合时代发展的一致性。女性参与权力决策,不仅是对女性事业的推动,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象征,可以说女性参与管理的程度越高,社会民主和文明的进度也越快。正如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提出:“如果没有女性的积极参与,各级决策部门制定的政策没有反映妇女的意志,那幺,平等、发展以及和平的目标将不能实现。”在国家和社会的管理领域没有融入女性的思想智能、决策话语,所制定的战略决策就无法全面完整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化解社会各类矛盾和问题等等都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女性参与决策与管理,能够破除男性单一性别的决策视角和思路,提供不同性别的新视角、新思路,使政府政策制定考虑的面更广、更为完善和科学,更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不会忘记,20世纪,美国国会议员杰尼特.兰金(JeanetteRankin)就是唯一一个对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投反对票的国会议员。⑶(P114)在战争的血腥杀戮中,女性不仅以母性特有的仁慈,也更能以一种冷静的审视态度强烈呼吁和平;在和平时期,女性性别上的特点同样有助于决策思考中的缜密细致,表现出联系人民群众的亲和力,河南灵璧市女公安局长任长霞车祸去世后,老百姓万人送灵车的感人情景,不也充分体现出人民认可赞颂的执政能力吗?

在男女两性组成的社会中,女性在数量上与男性等量齐观,在才智能力上也不比男性逊色。特别是中国女性,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她们都不是以社会边缘人的身份置之度外,而是积极的参加者、贡献者。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大潮中,女性更是社会不容低估的重要人力资源。尽管全国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女性本身素质也存在参差不齐的较大差异。然而,女性群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女性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取得与世俱进的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性别平等势在必然。以女性而言,几千年来传统的封建性别等级观念仍在左右着人们的性别期待,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男优女劣的性别刻板印象主导着人们的性别意识,即使在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女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变化在有些方面与社会其他群体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女性要改变人们头脑中滞后的性别观念,促使社会现行权力系统的改变,首先要应对的是自身传统角色意识的挑战,要变被动的人格为进取的主动人格,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聪明才智。这种发挥只能在社会的某些公共领域中才能得到充分认可、得到全面体现,诸如高科技领域、管理领域,特别是在能够全面展示能力、魄力、创造力的上层权力领域。中国有句老话“在其位,谋其政”,权力既是支配、操纵社会的力量,也是更大的社会责任,女性具有权利的社会身份,才会拥有表现和发展得更大空间,才会实现在权力领域与男性真正平等意义上的对话和讨论,才能够以女性的思维,从女性的角度表达意愿、提出要求,切实争取和维护女性的权益,并以自身的业绩和形象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女性参政者也会在重大的责任压力下,奋发图进,提高参与决策和领导的能力,胜任权力角色,为女性群体输入新的性别意识,树立新的人生坐标。以社会发展水平而言,女性是否有平等机会参与权力决策,反映出政治民主性和社会公平性的提高程度,体现了社会心理的认知水平,社会道德文化的开放品质,对封建主义性别观的消除能力,自然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女性地位的重要标志。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女性权力回归,女性发展也迫切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权利参与,创造女性参与政治决策的宽松环境应成为社会的明智选择。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谋求两性共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也就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解释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全面发展是基础,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两性的共同发展,作为人口半数的女性不能发展,或者不能得到与男性、与社会同步的发展,所造成的结果不仅仅是女性一个性别的悲剧,从长远的历史维度考察,必将是人类文化的悲剧,人类社会的悲剧,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势必受到极大的制约,只能是在社会财富巨大浪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巨大破坏状态下的一种畸形的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⑷(P273)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前者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宽松的空间,没有社会地位、社会等级和财产多寡的限制,更没有性别的限制,每个联合体的成员都拥有发展的同等权利、机会和条件,以每个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群体的发展,全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像后者以牺牲大部分人的权利、利益来换取少部分人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义,就是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完整地理解,应该是不存在性别界限的男女两性的共同自由发展。在女性发展明显落后于男性发展的现实社会,推动女性的快速发展,为女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条件是必要的。内部环境是人的心理环境,人的心态认知,如何根除封建性别刻板印象须男女共同去努力,共同提高到完善人格的尺度去认识。因为“人格是度量人性的尺子”要坚持人性中美好、善良、纯正、平等的品质,必须有开放的、坚实的人格;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对女性表现出大度与宽厚,消除一切人为的限制和禁锢,在社会的一切公共领域模糊性别的界限,突出人的才能价值,创造女性发展的良好人文环境,也是男性得到更快发展的积蓄准备,彼此依存,相互促进,是谋求两性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男女两性共同平等发展才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去努力追求,去达到的,才是推进和谐社会实现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⑴陆建民.发展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的突破口[J].妇女研究论丛,2004,(3).

⑵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组2004年公布的研究结果.

⑶克瑞斯丁·丝维斯特著,余潇枫等译.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⑷马恩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下载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