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大学生实际,论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时间:2019-05-13 10:2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结合大学生实际,论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结合大学生实际,论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篇:结合大学生实际,论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结合大学生实际,论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二)坚持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加强村镇建设和环境整治

(三)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四)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发展动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五)坚持以构建和谐村镇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新平台,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促进农村经济更大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载体。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区域。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更多的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联动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鲜明特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四、城乡统筹需处理的重大关系

新农村建设切忌脱离城乡统筹这个大原则,重走就农村建设农村的老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稳步推必须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先行、农民自愿和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就农村论农村的旧模式、旧框框,避免一哄而起、政府大包大揽,避免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具体应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二是政府引导与农民自主、自愿的关系。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明进步的关系。四是新农村建设与当前农村开展的各项工作的关系。

五、我们大学生该怎么办

作为学生的我们现在还不能正式参与国家的一些重大建设,但是我们至少能在思想上加强自己:(1)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只有现在学好技能知识,将来才能在国家的建设上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才能让我们党保持他的先进性。(2)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祖国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我们就做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东西。争取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3)我们应该寒暑假到农村执教,带去现在社会上的先进知识为全民素质的提高而努力。(4)生态环境保护乃当今世界的第一大口号,当然作为大学生我们更是责无旁贷,开展一些小讲座,时时不忘告诫身边之人要保护环境,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全民一起保护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5)我们大学生中有不少党员,我们应起到模范带头头作用,帮助他人共同进步。

但由于当前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传统的农业文明正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化,作为这种巨大转型中的主角——农民,其传统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正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此而带来的不和谐因素深刻地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农村中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善恶不分、迷信活动泛滥、赌博等丑恶现象不断蔓延,在有的地区流氓恶势力主导农村的社会。农村干部作风粗暴,私欲膨胀,在征地拆迁、计划生育、集体财产管理等问题上严重损坏农民利益,导致干群关系十分紧张。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才能建立起来。

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着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学习和学生工作,对于我们的人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撑起整个地球”。给大学生搭建一个更好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正确的践行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为国家建设奉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定会迎来历史发展的新春天。

第二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现代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广大的农村面貌仍然落后,农村脏乱差现象依然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差距以及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差距仍在扩大,因此,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十一五”规划的突出位置,这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摒弃农村城市化观念

并不必然追求农村城市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设的是农村,而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因为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口,按照现在能够利用的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城市化率要想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上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所以可以成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长远战略和根本目标,就是因为它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并不是盲目地要把大多数农村地区变成城市,把大多数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而是要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居民可以获得不断增长的物质收入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安居乐业。具体地讲,就是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和目标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尽括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不同发展状况的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政策,这些政策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涵盖。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很快,城乡之间差距在逐步缩小,对于这些地区的农村发展,就是应该在继续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寻求城乡发展的互相促进,怎样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福利上实现城乡平等。而在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还在拉大,这些地区的农村发展则需要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内在的发展潜力,辅之较大力度的城市资源对农村的注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为主要任务。而在不同地区采取的不同做法,其目标是共同的,就是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条标准。但所有这些,并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尽括。城市化战略主要追求的是将更多的农民变成市民,并不涉及对变不成市民的农民怎么办。城市化虽然也是在包括城乡在内的所有地区内考虑问题,但是主要关注的是城市的发展水平、质量和道路。

城市化不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城市化战略的一个着眼点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城乡二元结构只能逐步改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并不必然追求农村的城市化,也不必然追求城乡一样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过程中加以建设,不是说只有等城乡二元结构改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建成。我们要追求的是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不能迅速改变的前提下,找到农村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因此,城市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依靠的一种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的获得,离不开城市化。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是立足于农村,追求的是农村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是要将农村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务是统筹城乡发展,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要用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农村,而不是像过去的发展模式那样,城市的发展以农村的衰落或停滞为代价。应该说,统筹城乡发展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之道。

城市化发展本身对农村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

在我们过去的城市化战略执行的过程中,我们也是非常强调要把城市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结合起来,但是城市化战略执行中的一些偏差提醒我们,要实现城市化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和谐互促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曾一度通过“撤地建市”、“县改市”、“县改区”、“乡

改镇”等方式实现“行政建制的城市化”,从1978年至2004年,我国城市数量增加2倍多,建制镇增加8倍多,但城镇人口同期仅从17.9%上升到40.1%,将近1亿的“农民工”只能两栖就业;在城镇建设中,过分强调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使得在总体的资源需求中,城市资源需求增长过快,加剧了农业和农村资源的流失;小城镇的发展质量不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有限,少数甚至以占用耕地侵占农民利益为代价。这提醒我们,通过城市化来促进农村发展有一定的限度,而且城市化的发展本身对农村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必须科学执行城市化战略,才能有利于农村发展。

二、城乡统筹需处理的重大关系

新农村建设切忌脱离城乡统筹这个大原则,重走就农村建设农村的老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稳步推进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先行、农民自愿和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就农村论农村的旧模式、旧框框,避免一哄而起、政府大包大揽,避免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具体应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从长远来看,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一项战略举措。而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反哺、支持农业、农村的一个有效载体。因此,开展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切忌脱离城乡统筹这个大原则,重走就农村建设农村的老路。二是政府引导与农民自主、自愿的关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愿望,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把政府或个别领导的意志强加到农民头上,更不能以此加重农民负担,变相增加收费。为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同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村民自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但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在推进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指导作用,加大政策的支持、扶持力度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力度,从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明进步的关系。建设新农村必须同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育和造就新时代农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应从改变农村脏、乱、差入手,扫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尚。

四是新农村建设与当前农村开展的各项工作的关系。要把建设新农村与“十百千万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同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作队和基层党员的作用,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应把新农村建设同中心镇、专业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应把建设新农村与对口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一企一村”活动,即动员和倡导一家企业、公司自愿与一个村建立“一帮一”式的支持扶持,使之成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平台。

三、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

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都是一个大思路、大政策,根本的方向没有错,但如果只靠政府发几个文件去推动,缺乏制度层面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则有操作难度大、持久性不强的可能。积30多年建设新农村的经验,目前韩国政府计划制订《城乡交流促进法》,就是想通过法律制度去保证“一社一村”运动的开展。鉴于全国立法时间长、难协调的状况,建议我省首先出台《新农村建设促进条例》,至少也要从明年起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省人大议案,建设期为10年,从制度上保证建设资金。

一要明确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是政府。韩国新乡村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上世纪70年代,政府的财政支出占到10%,主要是免费提供水泥、钢筋。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离不开改村、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居,其中大部分工程是公益工程,自然需要政府投入;一些改厕、改灶、改居的个人工程也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当前,我省农村农民积贫积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近年,我省财政对农业投资呈下降趋势,2004年我省农业基本建

设投资44.05亿元,与更新改造投资共计51.3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8%,与韩国的10%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因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虽然是农民,但投入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我省应学习韩国的做法,向农民免费提供水泥、钢筋,以释放过剩的水泥、钢铁潜能,启动内需。

二要实行分类政策,“先动先扶、不动不扶”。为便于管理和指导,韩国政府把农村划分为自立、自助、基础三类,参与程度最高的划为自立村,最差的划为基础村,政府援助物质只分给自立村和自助村。这一做法值得我省学习借鉴。我省农村发展很不平稳,山区农村和珠三角农村差别很大,建议实行分类政策,分类指导。珠三角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各市负责,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农村建设资金主要由省筹集,并按“先动先扶、不动不扶”原则,广泛宣传发动,征求群众意见,把全省近2万个村划分为先动村、迟动村、不动村,对先动村、迟动村分缓急首先规划,并实行先规划先扶持,后规划后扶持,不规划不扶持。

三要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全民支农。这也是韩国成功的经验之一。建议结合当前在全省开展的“十百千万工程”下农村驻点的力量,整合目前各部门开展的“文明村”、“生态村”、“卫生村”、“小康示范村”活动,统一定为“新农村”活动,大力推进改村、改路、改水等以改良为主的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带动新农村建设活动。并把明年定为“新农村建设年”。同时,充分发动各部门、企业、学校、事业单位都挂一个村,出钱、出力、出人,一挂10年,形成全民支

四要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特别注重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二是为农村提供相对充足的公共品;三是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增加农民非经济的福利。

五要加强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当前中国社会已进入矛盾高发期,威胁着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稳定器与蓄水池的作用。一旦农村不稳,中国现代化的回旋余地就会小很多。

当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有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即取消农业税以后,乡村关系会有一个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基础。具体地说,在取消农业税以前,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从农民那里提取资源,特别是在农业型地区,县乡财政主要来自向农民收取的税费。在财政支出压力和政绩考评体制下,几乎所有农业型地区,上级都将下一级能否完成税费任务作为第一考评依据,市县如此要求乡镇,乡镇如此要求村级组织。分田到户以后,乡村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户,缺少向农民征收税费的手段,乡镇离开村干部,就更加无法完成收取税费的任务。因此,在税费任务的压力下,乡村之间乃至县乡之间,构成了利益共同体。取消农业税后,县市、乡镇不再要求村干部协助收取税费,从而使乡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理由被打破,在乡镇政府的正面激励下,村民自治有了发育的空间,乡村良性互动,并因此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六要探索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减少农民的支出。取消农业税后,相当部分农村出现了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水利、道路、环境等更成为严重问题,政府应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力度。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用国家投资来解决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尤其是通过水、电、路的投资来拉动内需,方便农民生活。问题不在于国家是否应该向农村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及目标是什么。如果国家投资的目标是拉动内需,掏空农民的钱袋子,则这样的投资可能引起恶性循环,这是混淆了中国有9亿农民、农民收入不可能快速增长的国情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国情的差异。

国家向农村投资公共设施及公共品建设的方向,应该是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为急需、农民个人解决起来不经济或个人无力解决的那些问题。比如,大中型灌溉设施的有效使用,其灌溉成本大大低于农民一家一户打井灌溉的成本。国家支持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目的,就是要降低农户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必须的公共支出,而不能简单地以为可以通过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农村的公共品供给。

一句话,国家供给农村公共品的目标,应是减少农民因为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所造成的高昂支出,而不是为了拉动内需。目标不同,投资公共品的方向及办法就大不相同。

七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增加农民非经济福利,建设和谐村庄。在农民很难快速从农村转移进入城市,农民收入难以持续快速提高的前提下,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让农民分享现代化的好处,目前的政策就不能仅仅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着手,应该扩大思路,从提高包括经济收入在内的各种福利着手。比如改善农民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村庄,发展农村文化,组织老年人协会和妇女文艺表演队等等,都将有效地增加农民的福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要在农民增收困难的前提下,以国家转移支付作为基础,通过提高农民包括经济收入在内的各种福利,降低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风险,增加农民的主体意识,让农民有村庄归属感等等,从而使农民相对满意,使农村真正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固基础

我说的很不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但是如果没有其他的答案 就把我的稍微改一下吧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论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结果

形势与政策-----论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结果

当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审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时,会发现,我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带来了中国城乡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今天。在新的历史时空交汇点上,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高度关注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再次凸现出来。

城区与中远郊地区综合实力差异悬殊,城乡居民富裕程度差异较大,从经济结构上看,主要是中远郊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农业还没有迈上现代化的台阶。只有大幅度地提高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才能提高农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因为,工业化是使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原动力,它能够带动农村城市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促进物流、中介组织、房地产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农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近几年作出的两个重要部署,“十一五”规划把两者并列为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又把两者并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新时期,缩小城乡差别和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已成了当务之急。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而且,《决定》还多处提到要加强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与法制建设,这说明党中央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高度重视。

第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主要的对象应该是农村中为数众多的农民。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就业和权益保障问题。

第二,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决定》特别强调要统筹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最重要的也是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问题。《决定》强调指出,要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在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也要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

村容村貌。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其中很多内容涉及对农民权益的保障。要保障民主权利和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应该首先扩大农民的民主权利,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实行农村的社会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扎实稳步地推进。

第四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首都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课题组

中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建设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的集中体现。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出台的3个中央1号文件和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主要体现为“五个基本”:一是提出了“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二是明确了“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三是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四是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五是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些新政策、新举措既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又是建设新农村的实现途径和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是“五个统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必然的选择,通过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虽然北京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但仍有1.5万平方公里的农村和山区,还有300万农村人口。长期以来受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北京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社会等三种经济社会形态共存的社会结构;农村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滞后、农民素质不高,“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2002年为2.12∶1,2003年为2.14∶1,2004年为2.18∶1,2005年为2.25∶1,城乡差距仍在扩大,与首都的地位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如果北京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上去,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明显提高,就无法实现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新北京、新奥运”两大战略构想,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目标。只有着眼于京郊大农业,把“三农”问题解决好,才能切实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到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努力着眼于城乡协调发展,又要努力着眼于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农民生活的新提高、民风民俗的新风尚、乡村面貌的新变化、乡村治理的新机制、农村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等,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农村全面进步。

当前,北京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已经进入了一个在较高水平上实现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顺应“两个趋向”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区对郊区的带动作用和郊区对城区的促进作用,推进京郊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良好机遇,具备了现实条件,具有了工作基础。一是从面临机遇看: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面临政策促发展的机遇;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面临规划促发展的机遇;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推进“奥运行动计划”,面临开放促发展的机遇。二是从现实条件看:北京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丰富,城乡之间能够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北京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地方财政收入919.2亿元,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总体实力;郊区拥有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水资源的大部分,尤其是占全市总面积62%的山区,是北京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后劲所在和特殊优势。三是从工作基础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城乡统筹的领导体制不断完善;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的实现途径不断拓展;积极搭建项目平台,政策集成、资金聚焦、部门联动,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至关重要。

二、北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从京郊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当前出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潜力;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增收途径;推进山区建设和发展,增强生态涵养功能。

1、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北京的一产虽然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只有1.4%,占郊区经济的比重也只有10%左右。但农业是基础,一产对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农副产品需求、保障首都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突出抓好五个重点:一是继续实施“221行动计划”,摸清市场需求,有条件地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点的唯一性农产品和有创意性的农产品,占领城市高端市场。二是进一步支持发展符合地方实际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如大兴的西瓜,怀柔的板栗、西洋参,平谷的大桃等等。三是进一步支持深度开发农业功能的项目。如乡村旅游、观光采摘等,开发与教育、文化、体育相结合的一些新的业态。四是鼓励发展设施农业。针对北京水、土地资源紧缺,全面推进节水灌溉农田建设,逐步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果品生产基地等建设。五是继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农业机械化、水利设施等等。

2、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二、三产业是农民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增收的主要来源。按照规划和首都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区县现有的工业园区,积极盘活农村各类存量资产,规划建设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加快研究制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政策意见,重点支持有利于本地劳动力转移和优势发挥的产业,发展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新型商业、会议会展、餐饮服务和文化创意等农村第三产业;鼓励城市工商企业拓展农村市场,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多渠道开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集聚和向非农产业转移。

3、加快推进山区建设与发展

山区是北京生态建设的屏障,实施富民养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生态建设,是增强山区生态涵养功能、建设宜居城市的重点工程。要着力加大对山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扶持绿色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山区低收入地区和群体脱贫致富。建立山区煤矿和非煤矿山及污染企业退出机制,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扶持替代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采矿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矿产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止水土流失。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山区生态保护与合理开发。继续实施山区采空区、泥石流易发区农户搬迁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

(二)坚持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加强村镇建设和环境整治

城乡差别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要切入点。

1、加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力度

2006年市里确定了80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试点村,组织编制村庄的建设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项目建设标准,抓好项目实施工作。通过试点村的建设,加快村庄街道硬化、安全饮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绿化、信息化等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扶持、发展主导产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今后每年都要确定一批试点村,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带动新农村建设全面、扎实、稳步推进。

2、加大农村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

积极适应“新北京、新奥运”的要求,让世界人民通过奥运会感受北京的现代化,感受北京农村的文明,应当在奥运举办前基本完成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具体目标任务是2006年完成40%的村庄环境整治任务,2007年再完成40%的村,2008年上半年完成最后20%的村,到奥运会开幕前让郊区3900多个村庄基本达到干净、整洁、路畅、村绿、建制“十个字”的标准。

3、加大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村里的办公活动用房、卫生中心、图书室、文化体育设施、中小学校、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改善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配备音乐、美术教学设备,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积极发展村镇连锁超市、便利店,新建和改建乡镇客运站、推进“村村通公交”,配建农村“全民健身工程”等等。

(三)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养塑造新型农民,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建立长效、稳定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杂费和书本费,选派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发展适合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规划建设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农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和救助条件。初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农村人口,鼓励医院对口支援农村。继续实施基层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读书益民工程和文化对口支援活动;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四)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发展动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加大改革放活的力度,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1、推进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开展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和试点工作,提高乡镇服务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和途径,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研究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加大补贴力度。研究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办法,加大审计监察力度,确保补助直接到村。

2、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实物补偿”、“留地安臵”制度。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和农民宅基地臵换办法,加快制定旧村改造节约土地和废弃地整理土地的使用和指标臵换办法。

3、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近郊区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远郊区县要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搞好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支持、参与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政策,健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机制,加快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4、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鼓励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给农民的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力争到2010年,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普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入组织的农户占全市从事一产农户的60%以上;7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农民通过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收入有明显提高。

(五)坚持以构建和谐村镇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使先进性教育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提高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能力、教育引导能力和服务协调能力,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建设新农村。深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和谐村镇建设,保持农村的稳定。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三、逐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

机制创新既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撑,又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健康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结合北京实际,重点要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推进机制、管理机制、参与机制和治理机制。

(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结合北京实际,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进一步树立“反哺”意识,努力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产品分配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市级财政要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对农民自主投资投劳建设的项目,对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等鼓励推广的项目,应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购买服务等办法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放宽市场准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坚持和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业和农村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责,也是全市各职能部门共同的重要责任。各部门都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好职能作用,在工作指导、资金安排、政策支持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为新农村建设出实招、使实劲、办实事。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整合政策、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统筹村镇规划,联合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举措,确保工程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群众受益一个。市级资金与区县新农村建设资金要统筹联动,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坚持政府投资与人力资本联动,实现“资金随着人才走、资金随着机制走、资金随着管理走”。

(三)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管理机制

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项目面广、量大、单体规模较小,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要研究制定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及时实施。完善新农村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各区县要做好基础工作,完善新农村建设项目储备库。

(四)建立全社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建立新农村建设信息平台,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规划、计划和项目信息。探索奖励机制和办法,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好首都信息、技术、人才和区位等方面的特有优势,鼓励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与乡村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五)健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治理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围绕经济工作,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开展“三级联创”工作,激发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示范引领、帮扶带动、凝聚群众。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通过开展道德、普法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认真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从京郊“三农”发展的实际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把握关键点。

1、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调动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新农村建设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正确处理政府扶持与农民自力更生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做到要民主商议而不强迫命令,引导扶持而不包办代替。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统一标准,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针对农村特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切”从主观出发。也就是,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否的标准是农民的满意度;衡量各级干部领导新农村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准是农民的参与度。

3、创新体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

建设新农村,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使农民成为创造财富、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大“放活”的力度,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机制。要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土地流转;要加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城乡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均衡发展;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培训、就业、保障联动的服务机制,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条件;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为广大农民所办的一件好事、实事。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把握好三个问题,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切实解决农民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1、社会力量参与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如何发挥首都优势,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是确保新农村建设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推进,针对首都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如何按照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依法共建新农村,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2、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多、小、特色各异等特点,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直接影响项目进展和效果。新农村项目,必须符合规划,并经村民同意,经镇乡审核后,上报区各有关部门。对需要审批的项目,区级主管部门应按照简化审批手续的原则尽快给予审批,需要市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要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审批工作。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建设项目的编制工作,按照市主管部门的项目申报要求,需要打捆包装的项目由区主管部门负责完成。

3、完善工作思路与方案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推进方式和方法各异,各区县、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20字”方针,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处理好尊重客观实际与适应超前的关系,做到统筹规划,逐项建设;长远规划,分步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注重质量,优质建设;总结经验,稳步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避免走弯路,造成大的浪费。

(三)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政府起到先导、主导作用,又不能抑制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其他各项具体工作之间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各项具体工作相互联系,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内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要求;管理民主是对农民群众政治上的尊重。在五个建设当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支撑,社会建设是基础,党的建设是根本,这几个关系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同时新农村建设有系统的目标,但是具体到一个时段,一个村,一个乡镇,由于各个方面的情况差异很大,要根据群众的意愿有所侧重,在一个时期内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入手,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当中最迫切的问题。

2、处理好以农民为主体和政府引导的关系

坚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中央1号文件确定的一个重大原则。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造福亿万农民的好事,农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牢牢把握住这个关键环节。农民是主体,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中,无论生产发展,经济建设,包括政府辅助搞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有民主政治建设等等,都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都是需要农民参与的事。作为政府,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尊重农民,特别是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3、处理好试点与面的推进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重大历史任务,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确定市级试点村,主要是总结一些经验,探索一些路径,包括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面上推广提供借鉴。做好试点工作,给予一定的扶持,很有必要,但是不能把全市各个区的资源都集中在试点上。试点村各个方面的建设成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试点单位的经验对面上的指导作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使整个农村经济得到大的发展,使全体农民共享国家发展的成果,所以检验一个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不仅要有自己的试点或者典型,还要看这一项工作普惠的程度。选点和支持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度,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抓好面上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

执笔人: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夏胜银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青连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 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和谐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 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 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就作出了“和谐即最美”的界定。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对未来的和谐社会作过大量的描绘。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取代。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是以“新和谐”命名的。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之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 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指 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

从古希腊思想家对和谐的界定,到中国古代思想家“和为贵”等思想的产生,再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向往、描述和追求,都说明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和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和谐社会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本质属性和社会状态,而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

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科学设想。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和谐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

邓小平科学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才能和谐,两极分化不可能和谐。社会和谐则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六个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才能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最高理想状态即共产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分阶段实现的过程。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最高社会目标与当前奋斗纲领的有机统一。我们不会因为它是最高社会目标而放弃现阶段的努力,恰恰相反,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状 态来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敢于和善于应对国内外的种种挑战,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谐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在,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在探索中逐步得以明朗。党的基本路线中包含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目标的形成,集中反映了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认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出发安排战略布局,制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总体布局之中,从而深 化了对总体布局的认识。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六届四中

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表明我们党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在这一总体布局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谐的社会主义。没有社会的和谐,就建设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结合大学生实际,论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结合大学生实际,论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