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演讲稿“有效指导”三部曲
演讲稿“有效指导”三部曲
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张丽娟
摘要:小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组习作训练是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这是本册习作训练的难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指导这篇习作为例,提出了小学生写演讲稿的三部曲。
一、审清主题,弄清内涵;
二、找清切入口,搜集好材料;
三、教授习作方法,增强实践体验。旨在有效地激发学生撰写演讲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演讲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内涵、切入口、实践、体验
笔者曾经执教了义务教育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习作训练。习作是“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学生以前在五年级写过发言稿,可写演讲稿是第一次。发言稿是把自己想说的话,有条理地列好提纲。写演讲稿则大不相同,涉及到材料的搜集,格式的规范,内容的撰写。特别是小学生擅长形象的描述,缺乏思辨的历练,要想把这样的议论文写好难度可想而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构建了指导小学生写演讲稿的三部曲。
一、审清主题,弄清内涵
这一次习作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对于十二三岁的农村娃来说,祖国是什么?可能只会说得上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了吧,最多会联想到长江、长城的形象。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祖国”的内涵,可以联系教材,联系本组课文。《詹天佑》中的祖国是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詹天佑是用自己的才学,“科技救国”来实践“祖国在我心中”。《怀念母亲》中的季羡林是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游子,在德国哥廷根这座孤寂的小城中频来入梦的是那个多灾多难的祖国和充满无限美好记忆的故乡以及让他抱恨终生的亲身母亲。在此时的季羡林心中,祖国就是生身母亲,就是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山水。《彩色的翅膀》中那个小小的宝石岛,就是战士们心中神圣的祖国的疆土,建设小岛就是建设祖国。让我们再来看看本组“综合性学习”中的一个要求“收听广播或收看影视中有关祖国建设新成就的内容,参观家乡建设新成就。”家乡建设就是祖国建设的一个缩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在国内,不知祖国在哪,应该告诉学生,祖国就是我们的学校,就是我们的家乡;祖国不仅是黄河长江,也就是你家门前那条弯弯的小河;祖国是你身边的天天见面的师长朋友,也是那些飞上太空的航天英雄们,使得学生懂得祖国既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也可化身为具体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
二、找准切入口,搜集好材料
既然明白了“祖国”这个词的内涵,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指导学生收集相关的材料。因为这次习作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环节来进行的,所以说综合学习的开始,就是习作前期准备的开始。“综合性学习”布置的任务就是搜集关于中华儿女爱国报国的事迹和祖国建设新成就等方面的事例,笔者认为还可搜集有关祖国秀丽风光,灿烂文化,悠久历史、名人事迹等方面的资料。教师在学生收集资料开始前可以进行针对“综合性学习”的搜集的内容进行梳理。第一类是“搜集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此类内容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近现代史上中华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英雄事迹;第二种是一些老一辈科学家艺术家实业家们怎样爱国报国的事迹;第三种是现在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人物怎样为国作贡献争得荣誉的。特别是奥运健儿们怎样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事迹是不能不提的。另外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翟志刚跨出了中国宇航员太空行走的第一步是多么令国人自豪骄傲的。第二类是“阅读歌颂祖国的诗文,学唱歌颂祖国的歌曲”。此类以搜集阅读歌颂祖国的诗文为主,目的以了解祖国历史和文化,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还可请音乐老师配合在音乐课上演唱爱国歌曲。第三类是通过访问周围的人,或是收听广播或收看影视作品来了解近年来祖国或家乡发生变化。这类收集资料方法可以是进行人物采访,跟学校小记者站进行的“人物专访”活动结合起来,可组织采访学校的领导,让他谈谈学校近年的变化,也可组织采访村干部,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图书室和学校绿化网吧进行相关内容的搜索。
明确了搜集的方向和方法之后,就要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会出现组内大部分人不动,小组长包办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做好合理的分工。教师要制作好资料搜集记录表。表内既要写明搜集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还得写明组内每人的分工,每人搜集到的内容还要及时做好记载,最后可以由组长汇总。这样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分工协作,每位组员搜集资料的过程就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既学习祖国优秀文化,又培养搜集材料能力。
三、教授写作方法,增强实践体验
演讲稿一般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或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到作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小学高段习作的目标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教材安排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来安排演讲稿的习作目的从整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来看有以下三点:一是培养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二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三是是通过演讲稿的撰写和演讲,进一步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一)、例文引路,体会特点。写作前,先安排一位学生读一篇典型的演讲稿,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演讲稿具有的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等特点。另外还要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演讲稿跟平时接触最多的记叙文最大的不同是:演讲稿可以是通过“摆事实”来“讲道理”的,“事实”是演讲的依据,“道理”是演讲的观点;也可以围绕观点,直抒演讲者的情感。还要让学生知道演讲稿最后往往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目,发出号召。
(二)、围绕主题,选用材料。这一步是本次习作最关键的环节。从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看,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概括能力不强,要他们全面地阐述祖国近百年来由贫病交加的“东方病夫”到腾飞的“东方巨龙”这一巨变是勉为其难。应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根据自己所搜集的材料,选好角度,找到切入口,通过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中华儿女的丰功伟绩,祖国的沧桑巨变。如不少学生选择了北京奥运会作为材料来写,笔者就指导他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可以从我国参加奥运会曲折的历史来阐述祖国在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可以从像杨威、郭晶晶等这样的优秀运动员角度来展示中国奥运健儿克服万难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对于神舟七号圆满完成航天使命这一材料,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特别要求学生注意此次神舟七号成功的意义所在,明白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笔者还让学生关注“神七”宇航员翟志刚成长的历程,懂得每一个人取得成功都是不容易的,都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祖国建设方面新成就材料,可以通过列举像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样称得上建筑史上“世界之最”的著名建筑来证明改革开放来取得的新成就。家乡的建设新貌有关材料,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直接调查获得,还可以像查阅《可爱的嘉兴》这样的书籍来搜集,把今昔进行对比来加以说明。
(三)进行演讲,加强体验。国学大师季羡林引用德国的一个教授的话来说明学习外语的方法:教学生外语,比如教学生游泳,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一下子把他推下去,如果淹不死,他就学会游泳了。写演讲稿是为了让学生演讲,只有让他们在实际的演讲中锻炼,才能让他们真正学会演讲稿的写作。可以先让全班学生在自己的四人小组里进行演讲,由组员对照要求提出修改意见,再有小组推荐优秀代表参加班级演讲会,由老师和其他不参加演讲的学生作评委评出小小演讲家。
梁启超说得好:“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来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我不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然而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性。”演讲稿有效指导三部曲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发展学生的教学理念,较
好地把握了学生的习作心理,因此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撰写演讲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演讲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奏响了撰写演讲稿这一特殊应用文的和谐乐章,培养了他们今后乐于用演讲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参考目录
[1]中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朱建人主编《生活作文研究》
[3]季羡林著《读书治学写作》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版 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第二篇:有效作文教学“三部曲”
有效作文教学“三部曲”
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周秀兰
摘要:本文从“小学生作文现状”入手,阐述了要打造最有效的小学作文课堂,必须弹奏“前奏、合奏、重奏”这个作文教学“三部曲”,即前奏——课前初写;合奏——课中训练;重奏——课后修改。让我们奏响有效作文教学的“三部曲”,让百分之百的小学生都喜欢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三部曲 有效性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惑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的一大难题。在实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不喜欢作文,甚至怕作文,学生最感头痛的是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写,无从下笔”,有的同学干脆抄袭。学生对作文课毫无兴趣,作文课堂的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
如何提高小学作文课堂的有效性,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上作文呢?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逐渐摸索到了一些作文教学的门道。我认为只要弹好“前奏、合奏、重奏”这个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就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动手写作:写课堂,写生活,写出有效性的作文课堂。
一、前奏——课前初写,阅读观察,认识作文,激发兴趣。
1、课前布置初写作文。
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堂习作课,于是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完成拟稿、修改、誊写,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样看来,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有的教师上作文课常常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作文,就会陷入困境而兴趣全无。
作文“三部曲”的前奏很重要,是作文的基础。在每一次作文课前,我都根据每一组课文的作文训练的要点,设计题目(范围),布置作文,使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布置题目后,向学生作简单提示后,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并尝试第一次写作——初写。初写有意淡化了针对题目的具体指导,是鼓励学生放开手脚,打破框框,发挥创造思维,不拘一格地选择恰当的体裁,去观察生活,搜
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从而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所写当然不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2、阅读和观察相关作文内容。
课前大量的阅读相关作文内容,积累素材,提高自身作文修养,写出的文章才会神韵;课前仔细地观察所写的对象,作文时才会胸有成竹,才会言之有物,习作才会丰满。
例如:在一次半命题作文《介绍家乡的景物》的作文训练中,有个学生描述了观音湖旁的所见所闻:一群孩子争先往池塘里扔小石子,几个大人不顾警示牌上的标语“不得跨越”,越过护拦,到湖边洗手、洗脸„„小作者在文中发出呼吁——请保护我们的观音湖,请保护我们的家园。如果不仔细阅读和观察相关作文内容,学生的作文也许都成了“观音湖风景优美,人人保护观音湖”的老套之作,哪来的如此精彩、鲜活的描写?哪来如此深刻的思考?
3、了解作文,认识作文。
有些学生认为写文章是作家的事,自己不想当作家,就可以不要学习写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文,了解作文,通过实例说明作文教学的目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如我们日常工作中要写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农村有时贷款要写申请报告,工厂生产的产品要写广告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给亲友写信等等。让学生明白写作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让学生认识到写文章不仅是我们学习、生活的需要,而且还是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的需要。我们不仅需要作文,而且一定能写好作文。
3、渲染情绪,激发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原动力,学生一旦有了作文的浓厚兴趣和爱好,就能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满腔热情地参加作文训练。把兴趣因素引入作文教学无疑会带来勃勃生机。
例如:写《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时,我先设计激情洋溢的开场白,再朗读具有强烈抒情意味的范文,最后利用生活中发生的激动人心的真人真事为学生设计、渲染出一个较强的情绪场,让学生在强烈的情绪场作用下激发起写作热情。学生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再投入写作必定会事半功倍。
二、合奏——课中训练,先说后写,巧妙引导,灵活多样。
1、克服畏难心理,增强习作信心。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任何文章都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产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的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我平时注意了解学生,从日常接触中、从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作文中,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从他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中选择作文的内容。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训练,学生肯定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逐步消除畏难心理,增强习作信心。
2、童话引路,先说后写。
针对小学生富于幻想,喜爱童话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从而把学生引上爱听、爱说、爱读、爱写之路。先听老师讲童话故事,再让学生自己讲一讲,最后写下来。让先看再说再写,鼓励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这样他们要说的内容就多了,有的说“捉泥鳅”、有的说“采野果”、有的说“跳家家”、有的说“捉迷藏”„„然后在作文课上引导他们把自己参加这些活动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让学生用“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从而达到人人都能动手写作的目标。
3、动笔写作,巧妙“引导”。
学生正式动笔写作,仍然少不了老师的巧妙引导。淡化对具体文题的“指导”,强化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巧的指导。写作指导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仅不能削弱,还应得到加强。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把自己头脑中的形象通过文字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让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这是教师巧妙指导的重点。
语言犹如文章的血肉,语言生动,文章就显得圆润丰满,具有活力。那么,教师怎样指导小学生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呢?关键还是在于丰富学生的词汇。词汇是作文中塑造形象,表达思想的基本语言材料。词汇丰富,表达时就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就生动、优美感人。小学生的作文经常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归根到底是缺乏词汇的缘故。例如,描写人时,男的总是“四方脸,高
鼻梁,粗眉毛,大眼睛”,女的则是“苹果脸,羊角辨,水汪汪的眼睛,惹人喜爱的酒窝”。这样,写出来的人没有个性,没有特色。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运用词汇的意识,我在作文前总是向他们提供可能运用到的优美词句,为他们提供练习运用的机会。
4、写作训练,灵活多样。
每到作文课,学生往往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所以写出的文章也是枯燥乏味的。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注重进行灵活多样的写作训练。
有时我会让学生听一首歌,然后以“一支最动听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有时我会让学生看一幅画,然后以“一幅美丽的画”为题目作文。在国庆来临的时候,让学生抒发“祖国,我为你自豪”的激情;在“六一”前夕,我让孩子写心中的儿童节。有一次上课时,学生正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课,忽然教室内飞进一只麻雀,它叽叽喳喳的叫声吸引了全班大部分同学的目光,面对此景,我干脆把所讲课文内容暂告一段落,即时引导学生仔细去观察这只麻雀,让学生大发议论,即兴写作,从而为学生能更好的写作说明文提供了一好素材。
此外,写日记,演讲,摘抄也是学生写好文章的必要补充,也要多加训练。写文章,必须勤写多练。而写日记是其行之有效的方法,日记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三言两语,一段两段都可以,长期坚持下去,既可以广泛积累素材,又可频繁练笔,这样协作水平自然会有提高。即兴演讲由于内容不作统一要求,学生不受任何限制,不会过度紧张,所以既可以活跃气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摘抄一些优美语句、语段,也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最有效的办法。
进行灵活多样的写作训练,使学生有了激情,有了动力,他们都跃跃欲试地想去创作,优秀的学习习作也就会应运而生了。
三、重奏——课后修改,取长补短,动态评定,集中讲评。
1、相互修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篇文章写完之后,如果再回过头来看看,必会发现其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甚至是漏洞,所以文章的修改是必要的。
修改文章可以是“大动干戈”进行大范围的调整;也可以是“小试牛刀”,讲究文章的遣词造句。修改文章可以是写完后立即改,也可以搁置一段时间再去
改,把文章放一段时间,让大脑有一个调整,再构思的机会,然后再修改,会使文章更臻完美。
小学作文教学,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修改文章,大到修改他人文章,小到修改自己的文章,让学生在修改文章中,发现他人之长,自己之短,以弥补写作上的缺欠,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2、指导性批阅,促进学生再发展。
从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批阅作为一篇作文教学的终结环节,学生在这一教学的环节几乎没有收获,仅得“优”者受到鼓励而已。而低等第者反而再次受到打击,削弱习作的信心。所以,批阅这个习作教学环节应是:根据习作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形式予以再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指导,再改、再练、再提高,而不是对习作作个简单的评定,更不能为了保持作文本的“清楚”“整洁”,而使学生的习作失去质量再提高、再升华的最佳时机。
3、动态评定,让学生对习作充满希望。
习作等级的评定不能一锤定音,应实施动态性的等级评定,促进优生更“优”,差生变优,具体做法是:得“良”或“优”的习作,经学生成功的修改后,我们可以把这篇习作重新评定为“良+”或“优+”,学生若再作修改,习作还可以再作评定,直到学生自我满意为止。这样动态性的评定,对于习作后进生来说,给了他们很容易的得“优”的机会,从而自己的习作充满希望与信心。
4、集中讲评,展示学生作文风采。
作文讲评是指导和批改的延续。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似乎是天经地义,实际上,作文的讲评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也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讲评过程中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每次作文讲评,我都会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选出有代表性的作文二三篇,进行集体讲评。讲评时,出示习作,由教师或学生朗读一遍,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情况,然后我针对文章实际,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总结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有时我还可穿插选读其它学生的作文片断,让大家欣赏、借鉴,找出自己作文的差距,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总之,让百分之百的小学生都喜欢作文,都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掏给自己的老师,这是我们每一个作文老师的美好愿望。“三部曲”作文教学法,课前前奏
是基础,课中师生合奏是重点,课后重奏(讲评修改),是课堂作文的提高与升华。我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三部曲”作文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我们奏响作文教学“三部曲”,共同打造高质高效的作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创设灵活、多变的小学语文课堂的尝试和实践》
2、《如何提高小学作文课堂的实效性》2010-10.2009-8.
第三篇:小学作文指导三部曲
小学作文指导三部曲
一、指导观察方法,训练观察能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方向的知觉,是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学生说、写能力的基矗因此,指导学生写作应首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做法:
(1)观察前,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即观察事物时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如颜色、气味、形状、特点等等,指导学生从客观的事物和现象中主动选择出自己所要了解的对象,进而提高观察效果。
(2)教师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指导学生看图时,可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观察,注意引导学生抓事物的重点、特点。
(3)指导学生观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看一边想,即由看到的想象出看不到的。(4)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观察的自觉性。
二、指导说话,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话是表达的一种形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书面表达的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对于学生的回答问题看图说话中常出现的毛病,教师应启发学生自悟自改并经常布置 一些补充句子的练习,提高学生说话的完整性。
(2)指导学生准确用词,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学到的词语应用到说话中去,从而激发学生掌握丰富词语并恰当运用词语的积极性。
(3)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说话。教师应要求学生说话前先想一想、想好了再说;注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把一个意思说完整再说另一个意思。并经常对学生进行乱句组段的口头训练,领悟到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把意思表达清楚。
(4)运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表达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表达的技巧,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指导写作、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在训练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关健环节。
(1)指导学生写句子。这种训练可分步进行:①抄写和听写句子;②给词造句;③选词造句。(2)指导学生写句群。可采用由简到难的训练:①补充句群。②看图指导写句群。③指定内容写句群。教师注意检查评定。
(3)指导写话。①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画面、实物、演示等,边指导观察边指导写话,并提出具体要求。②布置学生课外观察某项内容写话,并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及写话要求,事后要注意检查、评定。(4)指导写日记。即指导学生掌握写日记的格式,帮助学生选材,还要定期检查、批改、指导。
第四篇:有效指导修改作文
怎样有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改出来的。小学生的作文写完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修改。只有反复修改,才能写出具体、生动、形象的文章,才能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训练:
1、教给学生常用的修改符号,以便学生在修改中运用恰当的符号。
2、明确修改要求,指导修改方法: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首先要求他们的作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语言通顺明白,平实朴素。在此基础上,要求写得生动,即先求“同”再求其“好”。
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无病句破句,重点对象描写细致。对于文章中的病句、破句要修改,对于描写不具体的事物,应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反复地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抓住特点,写真实,改具体,使修改后的文章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没有用错的标点符号,描写、舒述的重点对象具体、真实。
修改作文,还要引导学生从主题的深化、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调整、文字的推敲等方面考虑。首先,思想要健康,主题要明确、深入和新颖。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对于思想不健康,中心不明确,挖掘不深刻,表达不清楚,缺乏新意的文章,应指导学生细致修改。其次,材料取舍要合理。文章的观点和选择的材料必须统一。观点统率材料,材料表现观点,如果文章中只有观点而没有材料,或有了材料,但不能恰当地反映观点,则要进行修改。再次要恰当地调整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形式,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都属于结构问题。如果层次段落不分明,过渡照应不好,开头结尾不理想,详略不当等,则要认真修改。最后还要反复推敲文字。语言是思想内容的表现形式,文章要写得好、改得好,必须使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内容,这就必须引导学生对自己得作文反复、细致地推敲,对不准确得多余的字词句段要进行删、改、调、换、添等。
3、读改结合,以读促改。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朗读作文,有利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缺点。默读可及时反复,有利于学生边读边思,可让学生思考修改内容。因此,在修改时,我要求学生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寻找、掌握最好的修改契机。一般要求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两遍,在朗读中及时作记号,标明要修改的地方,待后修改;然后默读,边读边思边改。几次修改后,再朗读给其他同学听,请其他同学提修改意见,根据他人的修改意见和自己的想法,重作修改。
4、要求暴露修改过程,了解其思维变化过程。为了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为内的能力,我要求学生作文不打草稿,直接写在作文本上,一般要写好后认真修改,但也允许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随写随改。因此,要求学生能字迹清楚、工整,改得能够让人看清,切不可乱涂乱改。这样,交给我的作文都是不经过誊清的,我可以从中看出学生原来是怎么思考的,后来是怎么修改的,便于在讲评中分析学生写作时的思维变化过程。
第五篇:有效学习指导心得体会
“有效学习指导”专题远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远程培训,我很有感触,使我懂得了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一、我们教师要更新理念,明确新课程下的新要求,适应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基本的素质要求。
二、教师应树立终生学习的目标。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要扎实,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丰富个人知识储备。教师要提升三种教学能力:课堂调控能力、信息反馈能力和评价指引能力。
三、在追求有效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共同构建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每一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引领学生寻求个体、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学会生存;引领学生追求治理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学会做人。这样,我们才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合格教师。篇二:有效学习指导心得体会
有效学习指导心得体会
篇一:有效学习指导>心得体会
为期四天的学科集中>培训即将落下帷幕,在这几天的学习中,从各位授课老师的精彩讲课中,我学到许多,感触颇深。特别是c老师的培养学生外语能力的关键理念的讲座,让我深受震撼,从听课的时候就不禁开始反思自己在这一年里的教学经历。在老师们的启发引导下,我对有效学习指导也有了进一步认识。
从教一年时间,我一直有心地积累经验并尝尝反思,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一直困惑着我,心中有些想法和明白,但是不清晰系统,在指导实践时往往效果不明显。现在我对有效学习指导这一概念明确了许多。
要使学生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必须要有教师的有效指导.从指导的任务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指导意味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引导方法、建立规范、跟踪过程、把握价值,而有效指导则是在指导上要适时、适度、适当、适合、适应。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活跃,主动的参与,而不是表面上、形式上的活跃与参与。于是,这就要强化教师的有效指导,而有效指导也必然是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行为。
按照三维的说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样需要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具备相当的知识和技能,需要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播、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同时,也要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习探索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解决,并不断提高和完善。这就是所谓的有效学习。
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努力的付出,但是同时也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学好英语关键要多听、多读、多背。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要以兴趣的培养和维持为主要教学目的和指导方向,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安全的、真实的、有效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说英语,并积极予以鼓励强化,让学生在他们能力可及的事情上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则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自然会越来越高。用兴趣指导学习,无疑是找到了最好的老师。当然,为每个孩子制定四年的英语学习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在教学时要有整体性、计划性、系统性,对学生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也要有系统的、有步骤的、分层次的计划和安排。
由衷感谢这次小学英语专科集中培训的安排,让我们在经验的积累上,得到了理论的学习和指导,为我们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也将充分利用这次培训所得的理论和经验知识,指导我的教学实践。
篇二:有效学习指导心得体会
凉泉中学 王文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 , 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规律,本学期我尝试了自主学习,有效指导的新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条件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目标的学习模式。因此,这次通过学习有效学习指导的实施,我感受颇深。
一、课前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如何教学生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针对英语这门学科,它是一门以语言运用为基础的科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英语这门学科又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准备了许多情景设置问题,以及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以及英语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备课过程中准备了丰富的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文中的生字词的知识。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在上课时,采用探究式教学,每一个知识点都设计出许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取新知识,同时组织学生四人一为一讨论小组,课上进行积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后,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也重在告诉学生学以致用。
三、作业设计
首先,教师布置作业要有讲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可以分层次,这样有利于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树立信心,也能满足优等生的学习欲望。我们要控制作业的总量,提升作业的质量,拓展作业的形式,统一作业的批改,一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课堂作业当堂完成的好习惯。
再次,教师批改作业后除了给学生打等级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写上不同的激励性的评语,以此给学生指出不足,或提出新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学习。同时 教师工整地批改也能给学生起学习示范作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重视对口头、思考、调查、观察等作业的
设计,以及对这些作业的检查与评价,并及时地反馈。设计综合性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却还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化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通过课堂实践的磨砺,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和谐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篇三:有效学习心得体会
有效学习心得体会 薛鹏
通过这次的校本研训,对我而言,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有很深的体会,总结一下教学方面,主要还是立足基础、寻求创新,保证学生能有效学习,毕竟学生接受知识的层面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认知。下面,我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必须认真而充分地备课,只有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和生成,才会有精彩课堂的呈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得需要,因此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上好课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就意味着把新的教学里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而创新”备课呢?
一.有效地处理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电荷知识的内在联系等,其中了解教材结构,教学目的和要是教材处理的核心。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全面准确地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由温故到知新的启动点。此外,一本教材的各单元之间的知识点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处理教材时合理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在大纲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终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具有横向联系或互逆关系。这样,便于使学生把知识联系起来,避免了前学后忘,便于教师讲授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的体现在课堂,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关键。教师在备课重要精心设计最佳教学过程,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有效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要结合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学习的兴趣。
2.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和练习。所设计的问题应该由浅入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就应该精选练习,使学生所做的练习针对性强,效率高,而不是题海战。
3.板书设计。目前由于多媒体的应用,有许多教师忽略了板书的应用。这是不合理的。适当合理的板书可以加强讲授效果,突出教学目的和重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课堂小结。通过简明扼要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强化记忆和理解。
5.学法设计。在新课标理念下学法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对学生进行学法训练。
三.研究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引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3.适当有效地运用教学用具,如图片,多媒体等,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一遍功夫一遍巧”,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进行“有效创新备课”,定能在教学中迸出智慧的火花,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篇四: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张新英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深陷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以“时间战”“题海战”为教学法宝,这样虽然能暂时地提高学生成绩,却严重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其结果是高投入低效益,教师累学生苦,付出与效益不成正比,今年我们学校组织学习了有效课堂教学,让我对教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生学得好不好。具体地说,有效教学有四条标准:首先,教学有价值,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第二,教学有效果,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有无进步;第三,教学有效率,教学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达成目标;最后,教学有魅力,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深入学习,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了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
第一,我总是重视教师的教,而常忽视学生的学,每次上课前,我都精心的计划和准备课堂内容,争取让物理课堂大容量。上课时,我常忙于把自己的内容讲完,老师讲得富有激情,口干舌燥,学生却歪来倒去,无精打采,遇到这种情况,我虽然也要调动一下,注意一下,但一会儿又忙于讲授了,这样上课教师上得累,学生收获却不大,这就与有效学习中学习有价值学习有效率相违背,教师做了很多无用功。
第二,教学魅力不强,物理学科应该是知识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我的物理课堂更多的注重知识性,没有太多的情境设置,没有太多的师生共鸣,艺术性强调得极为不够,虽然学生不讨厌物理,但也说不上非常喜欢。这就让学生学习物理较为疲软,兴趣不很浓。另外,我对于个别问题较大的学生缺乏及时的指导及教育,导致教学效果反馈不够及时,当然教学效率也就不够高了。
针对以上情况,改进教学就势在必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无效教学:
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有时因为早上的家庭作业情况不好,就会怒气冲冲的直进教室,先把学生骂一顿,然后再上课,在这个时候,自己是出了气了,学生也安静了,但却发现学生的思维迟钝了,发言也不积极了,反之,教师的态度和善面带笑容,学生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掌握得也比较好。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力求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讲给学生听,不多说废话。从而有效的统领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
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余地,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教学生“渔”,而不是送给学生“鱼”,我觉得教师要敢于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课前要让学生预习,不作任何提示和讲解,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其次,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注意学生不会的东西,在关键的地方加以提示、点拨;再次,在练习中要留给学生充足思考的余地,在课后的作业中,须设计新颖的、富有启发性的、思考性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独立练习,增强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篇五:有效学习心得体会
有效学习指导的反思
陈亚平通过这次的集中培训,对我而言,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有很深的体会,总结一下教学方面,主要还是立足基础、寻求创新,保证学生能有效学习。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学习更应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下面,我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重视数学活动和开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比如,在学习“比高矮”时,我先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在前面,让大家判 断他们两个谁高、高矮。学生们一下子就判断出来了。紧接着,我又请了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在前面让大家接着判断谁高、谁矮。这一下学生们可判断不出来了,该怎么办呢? “比个儿,”一个学生大声说。这时老师接着说:“大家会比个儿吗? 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可以互相比一比”。听到指令,学生立刻行动起来了。学生们的想法还真多,有的背靠背站着比,有的共同靠着墙站,然后标个记号比;有的面对面站着比;还有的并排站着比;有的垫高以后再比„„
然后,我让学生介绍并演示自己的方法。比得不好的学生我却让他们谈一谈自己是怎样比的,总结一下自己比得不好的原因。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
而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二、根据儿童已有认知水平进行延伸和拓展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这已有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儿童的经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儿童自己获得,而且来之于课外,教师要很好的研究儿童的经验水平,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设计学习方案,才能更好的推进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进程。如我在教学《图形的认识》这一内容,在导入设计时,课件出现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盒等实物让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虽然五花八门,但是真实反映了儿童在这方面的真实水平。这样了解儿童现有的经验老师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三、倡导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使学生都能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同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畅所欲言,既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想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会与同学合作,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对那些不善于动脑筋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他们通过认真听并体验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享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受到启发,得到提高。
总之,我认为,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生活经历和实际操作体验,倡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知识规律,那学生的学习会变的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