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团违规问题处理细则1
社团违规行为处理细则
为规范**社团在运行过程中的活动行为,督促社团自觉接受**团委、学生会社团部的监管,防止社团活动过程中出现违反校规校纪乃至触犯法律的行为,特制定此细则。
一、总则
1.本办法适用于**大学****学院所有学生社团。
2.本办法由**大学****学院社团部制定并具体实施,有权对违规学生社团作出处罚的主管部门是****学院团委团委。
3.本办法所涉及问题的处理方式由轻至重依次为:警告及批评教育、叫停活动、取消该社团本年度评优资格以及团支部党员推优资格、勒令违规社团解散。
4.施行累加处理。在一次活动中警告两次者,视情况予以叫停活动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两次或整改无效者,勒令违规社团解散。限期整改时间期限为两周到一个月。
5.对违规学生社团的处罚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同时应遵循相应的程序。
二、细则
(一)社团出现下列情形,对社团予以警告,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
1、未经社团部审批同意,私自申报校园文化活动。
2、社团在生活桥上的展板未贴标签达两次以上。
3、未经社团部审批同意,私自向办公室借展板并在生活桥展出。
4、社团会长及团支均无故缺席社团例会,或在一学期内迟到三次及三次以上。
5、社团在一学期内未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6、社团活动前没有对活动经费做出合理规划。
7、未按原预算开展活动且超支20%及以上。
8、未能在活动开始前一周向社团部提交详细活动策划。
9、未能仔细审视活动的可行性,最终导致活动无法开展。
10、在活动中进行不正当言论。
11、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与策划不符的环节或因准备不周出现差乱。
12、多次催缴后仍未按社团部要求上交各项材料。
13、社团部认定的其他情形。
(二)社团出现下列情形,应当叫停活动,并限期整改:
1、活动未经审核,私自举行。
2、活动策划不合要求,负责人态度不端正。
3、在活动过程中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4、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出现损坏公物,并拒不赔偿的行为。
5、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与原定积极向上主题不符的。
6、活动举办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等不正当行为。
7、在活动准备过程中出现打架斗殴等影响校园秩序的行为。
8、安排的活动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9、社团未经团委老师允许擅自为赞助商提供冠名权或举行商业性活动。
10、社团部认定的其他情形。
(三)社团出现下列情形,取消该社团本年度评优资格以及团支部党员推优资格:
1、举办活动期间,出现严重错误如违反党章党纪,政治言论不当等。
2、利用社团进行营利性活动。
3、活动范围和内容与社团宗旨、章程严重不符。
4、盗用指导中心、相关业务部门、指导单位或其他组织的名义进行社团活动。
5、社团财务方面出现没有相关责任人,不能按要求上交财务报表等问题。
6、社团负责人已因违规问题进行三次及三次以上批评教育,仍不及时改正。
7、社团部认定的其他情形。
(四)社团出现下列情形,勒令违规社团解散:
1、违反宪法、法律和校纪校规。
2、利用社团名义从事非法活动。
3、在社团运作中与老师等发生冲突,无视组织纪律的。
4、社团在一学期出现两次及以上限期整改两次或整改无效者。
5、社团部认定的其他情形。
三、结语
1.社团出现违规问题后,视情节轻重由社团部成立专门调查小组,对违规学生社团的处罚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同时应遵循相应的程序。
2.社团部对社团执行叫停活动、取消本年度评优资格及团支部党员推举资格、勒令违规社团解散三项处罚时,应当征求团委老师同意。
3.违规社团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后2日内对此事申请重新审议。
4.本细则的最终解释权归**社团部所有。
**团委
第二篇:违规在社团兼职的处理依据(最终版)
违规在社团兼职的处理依据
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八十八条: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经商办企业的;
(二)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的;
(三)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证券投资的;
(四)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的;
(五)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的;
(六)有其他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的。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的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违反有关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经批准兼职但获取薪酬、奖金、津贴等额外利益的,依照第一款规定处理。
2、《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第二条: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
(二)违反规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
(三)违反规定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证券投资;
(四)个人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
(五)违反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六)离职或者退休后三年内,
第三篇:泗阳县机关作风建设中违规问题处理办法
泗阳县机关作风建设中违规问题处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机关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务员法》、《机关作风建设六条禁令》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县所有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其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部门、窗口单位、服务单位及省市驻泗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 机关作风建设中的违规行为
(一)办公管理制度方面
1、迟到、早退;
2、未经批准缺勤;
3、未经批准中途离岗;
4、工作时间打牌、下棋、带小孩;
5、单位办公电脑未删除游戏程序等相关内容(如被检查发现视同玩游戏,按违反机关作风处理);
6、在电脑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浏览学习和新闻网页除外);
7、其他违反办公管理制度的行为。
(二)值班方面
值班期间参照
(一)办公管理制度执行。
(三)会风会纪方面
1、迟到、早退;
2、未经批准无故缺席;
3、在会场内打瞌睡或交头接耳讲话;
4、未按规定位置就座;
5、未经批准请人代开会;
6、会议期间离开会场处理与会议无关事务或在会场外长时间逗留;
7、在会场内手机上网、收发信息等玩手机行为甚至接打电话;
8、分会场组织不力,会场内秩序混乱、人员迟到、早退、缺席严重;
9、有其他违反会风会纪规定的行为。
(四)落实工作任务方面
1、未按要求及时接收文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或对上级布置的工作阳奉阴违、敷衍塞责,有慢作为、不作为甚至乱作为行为;
2、因主观原因未按规定时限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或完成不到位且无正当理由;
3、对本单位公开承诺的工作事项未兑现到位;
4、未按规定实施“一站式”服务,存在前台受理、后台办理现象(由工作人员代办服务的除外);
5、窗口服务不尽职、作风松散导致群众投诉;
(五)执行“禁酒令”方面
1、公务人员在工作日午餐饮酒;
2、窗口服务人员饮酒后上岗;
3、值班期间饮酒;
4、着制式服装到公共场合饮酒。
(六)公路河道“三乱”方面
1、未按检查计划实施检查;
2、协管人员直接检查、收费或者罚款;
3、执法未按规定着装、佩戴标志、不主动出示证件;
4、收费、罚款不按规定标准或不使用规定票据;
5、对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进行收费;
6、向过往车辆及驾驶员强制推销各种车辆设备、配件及宣传品;
7、有其他违反规定行为。
第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条
(一)至
(六)项所列行为之一的,对责任人或单位主要负责人视情节责成检讨、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待岗1-3个月、给予相应的党政纪处分,并处扣除地方性津(补)贴1000元;同一单位(人)一年内违反所列行为2次的,责任人或单位主要负责人公开检讨、待岗半年,一律给予相应的党政纪处分。待岗期间只发生活费,标准不超过1000元/月。
第五条 同一单位(含下属单位)工作人员一年内违反本办法第三条
(一)至
(六)项所列行为3次的,在第四条基础上,对该单位公开曝光,责成单位公开整改措施,接受社会监督;发生3次以上的,将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组织措施、直至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并取消其评优评先资格。
第六条 各单位日常机关作风由该单位纪检监察组织负责监督检查,并纳入各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年终考评。
第七条 接受他人托请或主动为违纪违规者说情的,对其诫勉谈话并予以公开曝光;一年内发生2次的,视情节给予党政纪处分。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理:
1、认错态度诚恳,并能及时主动纠正违规违纪行为;
2、能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主动挽回损失或消除不良影响;
3、主动揭发检举他人违规违纪,经查情况属实;
4、有其他从轻、减轻处理情节。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或加重处理:
1、同时或先后违反本办法第三条
(一)至
(六)项所列行为二种或二次以上;
2、毁灭证据、隐瞒事实真相、欺骗组织,为调查工作设置障碍;
3、态度恶劣,散布不满情绪,不能正确对待组织调查处理;
4、对调查人及相关证人打击报复;
5、接受他人或托请他人为其说情;
6、有其他从重或加重处理情节。
第十条 对应被追究纪律责任或组织处理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必要时赋予检(督)查人员现场处理权限,现场处理决定一经作出,相关单位无正当理由必须执行。检(督)查人员于当日内向派出机关报告备案。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共泗阳县纪委、泗阳县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理暂行办法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严肃行业纪律,促进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根据有关党纪政纪规定和医疗卫生行业规章制度,结合医疗机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或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内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的调查处理,适用本办法。法律、行政法规或党内规章制度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以下简称违纪违规问题),是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党纪、政纪和医疗卫生行业规章、纪律以及本单位内部有关制度、规定的问题。
第四条
违纪违规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五条
违纪违规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实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第二章
管
辖
第六条
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理实行分级办理、各负其责的工作制度。
第七条
公立医疗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人员的违纪违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其任免机关依照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第八条
公立医疗机构的医、药、护、技人员和第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一般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的违纪违规问题,由医疗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调查处理。
第九条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辖区内医疗机构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理工作的指导,属下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辖区内医疗机构管辖的重大、典型违纪违规问题,必要时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直接组织调查。
第三章
受
理
第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确定专门机构或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的违纪违规问题举报受理工作。
第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通讯地址、电子信箱和举报接待的时间、地点,公布有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在门诊大厅等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举报箱,为群众提供举报的必要条件。
第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对收到的违纪违规问题举报件,必须逐件拆阅,由专门机构或人员统一登记编号。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被反映人基本情况(姓名、单位、政治面貌、职务)、被反映的主要问题和反映人基本情况(匿名、署名还是联名)。
对通过电话或当面反映问题的,接听、接待人员应当如实记录,并按前款规定登记编号。
第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健全完善举报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举报件接收安全、完整、保密,不得丢失或损毁。
第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应依照管辖权限转交相应的部门或单位按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对接收的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和材料,应区别不同情况作如下处理:
(一)属于本单位管辖的,由本单位相应职能部门办理;
(二)属于上级单位管辖的,应以函件形式将举报件原件报送上级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复印件留存;
(三)属于下级单位管辖的,应将有关举报线索和材料转交下级有管辖权的单位办理,必要时可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办理结果;
(四)对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管辖范围内的举报,应将其材料移送有关单位处理,或告知来信来访者向有关单位反映;
(五)对重要的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和材料应当及时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第十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对属于本单位负责办理的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和材料,应当集中管理、件件登记,定期研究、集体排查,逐件进行初步审核。初步审核后,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认为违纪违规事实不存在的,或者违纪违规问题线索过于笼统,不具可查性,举报人又不能补充提供新线索的,予以了结或暂存,有关线索和材料存档备查;
(二)认为被反映人虽有错误,但违纪违规情节轻微,不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责成其作出检讨、予以改正;
(三)认为有违纪违规事实,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组织调查。
第四章
调
查
第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受理的违纪违规问题需要调查核实的,应及时组织调查,不得延误。
第十八条
对需调查的违纪违规问题,负责调查的单位应根据情况组织调查组。调查组一般应由本单位纪检监察机构牵头组织。问题复杂的,可由纪检监察机构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组成联合调查组,也可根据需调查问题的性质和单位内设部门职责分工,由有关职能部门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
必要时,可协调有关方面专家参加调查组,参与涉及具体专业问题的调查工作。
第十九条
调查组要熟悉被调查问题,了解有关政策、规定,研究制订调查方案,并与被调查人所在单位或部门及时沟通协调。
被调查人所在单位或部门应积极配合调查组调查工作。
第二十条
调查组应当严格依法依规、客观全面地收集、调取各种能够证实被调查人有违纪违规问题或者无违纪违规问题,以及违纪违规问题情节轻重的证据。
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二十一条
调查取证人员不得少于二人。调查取证时,应当表明身份。
第二十二条
调查组可依照规定程序,采取以下措施调查取证,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其内设部门和人员必须如实提供证据,不得拒绝和阻挠:
(一)查阅、复制与调查内容有关的文件、病历、账册、单据、处方、会议记录等书面材料;
(二)要求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其内设部门、科室提供与调查内容有关的文件、资料等书面材料以及其他必要的情况说明;
(三)与有关人员谈话,要求其对调查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
(四)对调查涉及的专业性问题,提请有关专门机构或人员作出鉴定结论;
(五)依法依规收集其他能够证明所调查问题真实情况的一切证据。
第二十三条
调查过程中,应加强与公安、检察、工商、纪检监察等执纪执法机关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需提请公安、司法机关和其他执纪执法部门予以协助时,应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调查组应将认定的违纪违规事实写成违纪违规事实材料与被调查人见面。对被调查人的合理意见应予采纳,必要时还应作补充调查;对不合理意见,应写出有事实根据的说明。
被调查人应当在违纪违规事实材料上签署意见并签字,也可另附书面意见。拒绝签署意见或签字的,由调查人员在违纪违规事实材料上注明。
第二十五条
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应当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调查依据,违纪违规问题事实、性质;被调查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被调查人的态度和对违纪违规事实材料的意见;处理依据和处理意见或建议。对调查否定的问题应交代清楚。对难以认定的重要问题用写实的方法予以反映。调查报告必须由调查组全体成员签名。
受委托调查的违纪违规问题,调查报告应经受委托单位领导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后以受委托单位名义上报上级委托单位。
第二十六条
调查过程中,发现违纪违规问题严重的,调查组应及时建议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组织手段或补救措施,防止问题扩大。
第二十七条
违纪违规问题调查终结后,需要追究有关人员党纪、政纪责任或作出组织处理的,应按照有关规定移送审理。
纪检监察机构应在参加违纪违规问题调查的人员之外另行组织或抽调人员组成审理小组,按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和《监察机关审理政纪案件的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审理。
第二十八条
违纪违规问题调查的时限为三个月,必要时可延长一个月。问题重大或复杂的,在延长期内仍不能查结的,可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后延长调查时间。
第五章
处
理
第二十九条
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审理工作结束后,经调查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区别不同情况,按以下原则处理:
(一)有违纪违规事实,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或者按照管理权限建议有关单位作出党纪处分或行政处分决定。
(二)有违纪违规事实,但不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应建议有关单位依照本规定第三十一条作出恰当处理。
(三)认为需要由其他机关给予处理的,应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四)对违纪违规事实不存在的,应向被反映人所在单位说明情况,必要时可采取适当形式向被反映人说明情况或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
第三十条
对有违纪违规问题的从业人员,需要给予党纪处分的,应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的纪律处分。
对有违纪违规问题的从业人员,需要给予政纪处分的,应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分别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
对有违纪违规问题的从业人员,不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或已作出党纪、政纪处分,还需同时作出组织处理的,应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以下处理:
(一)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职资格或参加有关学术委员会资格;
(二)扣发绩效工资、停薪;
(三)停职、缓聘、解职待聘、解除聘用合同;
(四)调离工作岗位、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
(五)警告、暂停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证书。
以上处理办法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受到党纪处分、行政处分或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者免予处分、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所在医疗机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本办法第三十一条所列相应处理。
第三十三条
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需要给予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一)至
(四)项所列处理种类的,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组织人事部门或有关单位依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需要给予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五)项所列处理种类的,由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办理。
第三十四条
有关部门或单位应及时执行处理结果,并将执行情况及时书面反馈违纪违规问题调查部门或单位。
第三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注重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利用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针对发案原因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必要时可根据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处分或处理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分、处理通知书后,依照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或提出申诉。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对处分或处理的执行。
第六章
纪
律
第三十七条
调查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对被调查人或有关人员采用违反法律法规或党纪政纪的手段;
(二)不准将举报人、证人告知被举报人和无关人员,不准将举报材料、证明材料交给被举报人及其亲友;
(三)不准泄露拟采取的调查措施等与调查有关的一切情况,不准扩散证据材料;
(四)不准伪造、篡改、隐匿、销毁证据,故意夸大或缩小问题;
(五)不准接受与被调查问题有关人员的财物和其他利益;
(六)调查中,调查组成员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但不得对外透露。
第三十八条
调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调查人、举报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回避:
(一)是被调查人的近亲属;
(二)是要调查问题的举报人、主要证人;
(三)本人或近亲属与要调查问题有利害关系的;
(四)与要调查问题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查的。
调查人员的回避,由负责调查的单位有关负责人决定。
对调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调查人员不停止参加调查组的工作。
第三十九条
被调查人或其他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建议停职检查或相应的处理,造成损害或者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阻挠、抗拒调查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
(二)拒绝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三)隐瞒事实真相,隐匿、销毁证据,出具伪证、假证的;
(四)包庇违纪违规行为的;
(五)打击报复举报人或调查人员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中央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监察部驻卫生部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其他医疗卫生单位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的调查处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开展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情况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关于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来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情况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市国土局、市监察局:
根据《关于在全省联合开展对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来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情况检查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6]89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分局开展此项工作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贯彻落实《决定》过程中的土地违法情况
1、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的基本情况
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4年10月28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此后,国土资源部又颁布了涉及用地计划、用地预审、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和执法监督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为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我分局一是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组织全区国土资源系统的干部职工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决定》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决定》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上来。同时为便于大家学习领会《决定》、讲话和重要文件的精神实质,更好地宣传国家关于土地管理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严格土地管理的基本国策,我区国土部门专门编印了《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文件汇编》、《国土资源法规宣传手册》及多期专题《国土资源要情摘报》送呈区四大家领导班子及相关部门、各乡镇政府、办事处党政一把手。通过宣传,促进了增强珍惜土地、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二是严格管理,保护耕地。坚定不移地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严格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大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大检查工作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处理。
2、当前我区土地违法违规的态势和新的动向
经过2003年以来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下发之后,地方政府依法用地的意识有所提高,土地市场秩序有所好转,国土资源违法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当前违法用地形势仍很严峻,县(市)级地方政府公开直接违法的情况已不多见,更多的是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县级政府默许、支持,乡镇基层政府组织实施,村组基层干部亲自出马搞“以租代征”。长期一来,由于乡镇基层干部缺乏资源保护和依法用地的意识,更谈不上集约节约用地,导致大量耕地,甚至基本农田被随意圈占等违法用地现象的发生,由于耕地被占而又多数得不到合理补偿,也形成了新的不安定因素。中央严管土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基层农村更难得到落实。同时,国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乡镇都拟将设立建设新农村的试点,而设立试点的范围有的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的将良田也纳入其范围,将出现新的违法用地迹象,也是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后,土地违法行为即将反弹的主要问题。
(二)卫片执法检查发现查处和《决定》下发后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典型土地违法行为的自查
《决定》下发,我县一是狠抓了规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规章制度,并要求要切实按照所确定的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及时受理办事单位和群众的报件,确保公正透明、优质高效。全面融入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工作之中,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加大土地动态巡查力度,以每周二和周四定为巡查日。制定巡查路线,加大巡查范围,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和现场勘察记录,将各乡镇辖区内的基本农田变化、利用、执行情况做为重点巡查,严格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五不准”的执行情况,对当场发现的问题,就地依法制止解决。三是坚持县国土、城建监察大队联合巡查执法制度,进一步加化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形成执法合力,更好地打击城乡各类违法乱占土地滥建房屋行为,对城乡各区域违法违规占地建房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
2005年卫片检查我区共有图斑39个,总面积2503.7亩,其中10号图斑属于开发区分局管辖,44号图斑为伪图斑(临时性晒场),在37块图斑中有合法用地手续的图斑七块9宗用地,面积300.3亩;共查处违法用地31宗,上报后由市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31起,总面积2503.7亩,处以罚款2055.7万元,责令拆除违法建筑32932平方米,给予有关责任人党政纪处分建议12人次,并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区纪检监察机关;建议市局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3宗。切实巩固了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和卫片执法的成果。
(三)自查在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过程中的有关情况
我分局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17号)和《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22号)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积极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的执法检查,对违法严重、性质恶劣的大要案从快、从严、从重查处,做到即处理事又处理人。对各类违法用地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拆除一起,决不能姑息手软。切实起到处理一个,震慑一方的效果。同时建立健全了符合我区实际的规章制度,我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加大土地资源保护力度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如《商丘市国土资源局睢阳分局关于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进一步严格落实动态巡回检查责任制的通知》、《土地日常动态巡查制度》、《违法行为限时报告制度》、《夜间执法巡查工作制度》和《节假日值班巡查制度》、《村级执法监察信息员制度》,通过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断堵塞了管理上的空白和漏洞,通过对这些制度的推行和落实,形成了全面到位的土地监管网络,提高了我区土地监察执法的工作效能。
1、通过对违法违规问题特别是处理结果的分析,掌握执法监察适应新的形式、任务和要求的情况。
一是强化职能,充实执法监察机构力量。为适应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严格土地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执法监察机构和专业队伍是执法监察工作的组织保证。必须加强执法监察机构的建设,充实力量,才能使之与所承担的职能、任务相适应。二是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执法监察各项工作制度。执法监察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按照要求,进一步完善信访接待和信访处理制度、巡回检查制度、案件查处制度、集休会审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三是轮流培训,不断提高执法监察人员素质。执法监察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是做好执法监察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严格依法行政,我们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方式对执法人员进行轮流培训,使他们熟悉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四是严格执法,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针对目前我县违法用地的现象,积极与其它有关部门配合,采取宣传到位、逐个排查、调查清楚、处理得当。凡属立案标准范围内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均依法立案查处,同时与规划监察、纪检监察、公安机关加强合作,“既查事又查人”,坚决追究违法违纪者的责任,对典型案件实行通报公开曝光,严厉打击,从而起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提高全社会国土资源法律意识和对违法行为的震慑警示作用。五是增强保障,坚持预防为主,源头防范。为保障执法监察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将配备必需的交通及办案设备和工作经费,坚持定期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聘请国土资源监察信息员,建立完善国土资源监察信息网,将违法行为消灭在始发状态,把“坚持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方针贯穿始终。
2、自查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适用、执法手段、力度等情况。
在工作实践中,深刻感到国土资源保护必须做到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宣传,持之以恒;一手抓执法,查处不手软。2003年以来,加强了对各乡镇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做到“发现一宗、制止一宗、查处一宗”。2004年至 2005年下半年我分局虽然无处罚权,但独立和协助市局调查,与县建委建立了联合执法制度,依法立案2宗,面积7.337亩,全部依法处理完毕,其中恢复土地面积2.97亩;收回土地面积0.3亩;退还土地面积4.067亩罚没款2000元人民币。查处矿产违法案件2宗,结案2宗,结案率100%。2006年上半年,立案2宗,面积0.75亩,罚没款1600元,经依法处理后,全部结案。努力把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3、贯彻实施9号令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建章立制是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是贯彻执行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我们把这项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
一是规范执法主体。通过培训、考试,全县30名国土资源执法人员都取得了行政执法资格证书,实现了全县国土资源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做到了持证执法、文明执法。严格要求各执法人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履行职责,从而保证了执法主体的合法性。
二是抓好法制教育。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开展行政执法宣传教育工作。邀请有关单位的同志进行法律知识专题辅导和讲解等等。通过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干部职工增强了法制观念,牢固树立了依法行政的意识,在处理违法案件和土地纠纷中,能严格按法律程序操作,做到答复问题准确,查处问题及时,有效避免了过去“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同时,还专门编印了《依法行政规范土地市场制度汇编》、《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文件汇编》以及《国土资源管理法规宣传手册》向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和县领导发放赠送,扩大法律法规的宣传面,营造了良好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环境。
三是完善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国土资源局担负着全县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职责,行政权力相对集中,工作涉及面广,引发行政诉讼的几率也比较高。为了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完善权力制衡、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实现了公正、公平执法。通过《集体决策制度》、《用地审批内部会审制度》等制度的制定,对土地审批、采矿权登记等重大许可事项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实行有关业务股室集体会审、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有效地防止了以权谋私行为发生,保证了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通过建立健全国土资源动态巡查、重大疑难案件会审、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使国土资源行政执法行为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是规范操作,坚持经营性用地市场化运作。2003年,我县通过征用集体土地储备和收购国有土地5宗,面积13310平方米,其中挂牌出让2宗,面积8090平方米,公开竞标1宗,面积33平方米,县政府入库纯土地出让金116.5万元。2004年,我县成功挂牌出让国有土地2宗,面积1419.5平方米,获土地出让金32.85万元。
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的统一部署以及省厅有关要求,我县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对经营性项目用地使用权出让历史遗留问题认真进行了梳理,于2004年8月25日将我县4宗土地使用权出让历史遗留问题依据政策规定进行了公告,完善手续,处理完毕。2005年挂牌出让土地三宗,面积3333.67平方米,成交价46.14万元。目前,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在我县得到全面落实。
(四)几点建议
一是抓好《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二是严格依法查处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三是开展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工作机制,加大土地动态巡查力度,及时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四是认真处理国土资源信访案件,妥善解决信访问题。五是建立健全执法监察上下监控体系,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六是建议省厅与省编委进一步协调,以正式文件下达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编制级别及人员数量。七是建议省厅督促县级政府尽快完成乡镇土地管理的体制改革,解决土地管理人员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让土地管理人员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