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

时间:2019-05-14 17:4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4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4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

第一篇:24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

侯赞平

税源管理是基层税务机关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税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征、管、查分离后,有些职责分工不够明确,责任落实不够到位,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税源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管理员岗位变动无序化。由于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或人员调动、检查、外出学习等原因,税务管理员频繁变动,有些是一年一变,有些是半年一变,甚至个别是几个月一变。在这种情况下,税收管理员对管户情况很难熟悉,无法对税源实施动态监控。同时,没形成有良好的轮岗机制,有的税收管理员长期呆在一个岗位,容易形成惰性、滋生腐败,不利于管理。

(二)税收管理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种种原因,基层税收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相对较低,精通税收、会计、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这与当前精细化、科学化税源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三)纳税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税务机关尚未建立一套系统的纳税服务考核体系,考核指标难以量化。由于少数税收管理员办税效率不高、税收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出现纳税人两头跑、多次跑的现象。电子申报推行没有完全到位,有些纳税人集中在最后申报 1

期申报纳税,造成长时间排队问题时有发生。有些税收管理员在税收服务上还是被动式服务,缺少主动性,如税源普查过程中,一些税收管理员只通知纳税人填表,而不对业户进行辅导。

(四)税收管理员疲于应付,下户管理时间太少。在日常税源管理工作中,上级布臵的临时性工作太多,基层管理部门疲于应付上级布臵的各项突发性工作,不同程度影响基层工作的整体安排。税收管理员经常成为“消防人员”,配合上级机关,做好各类企业的检查、核查、统计、调研和管理工作。平时上级部门要求报送的表格多,统计资料多,或者重复多头报送,税收管理员真正下户管理辅导纳税人的时间反而较少。

(五)税收管理员考核指标有待完善。目前对税收管理员考核,以湖南省国税系统综合征管软件中的数据考核为主,配套有综合管理系统、税收管理员平台等软件。偏重税务登记率、申报率、税款入库率、欠税增减率、滞纳金加收率、催报催缴率、处罚率、纳税评估正确率等硬性的指标,对税源预测准确率、办税满意率、税收政策宣传、税收咨询和纳税辅导等方面的内容考核很少涉及。考核内容及结果单纯,不能全面反映一个税收管理员的真实业绩

二、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一)明确工作职责,实现管户管事精细化。要在属地管理和分类管理结合的基础上,采取分类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形式,合理划分岗位。对重点税源户要落实专门的责任人,对一般企业采取按片或街道划分,对个体经营户采取按专业市场或按片的形式划定责任区,真正做到“管户到人”。进一步明确每个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对责任区调查、核查、协查、巡查、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任务、内容和职责进行一一分解,使责任区的各个办税环节都有岗有责,避免环节间的重复管理和交叉管理,确保“管事到位”。注重人力资源的配备,充实税收管理员,实行定期轮岗制度,防止不廉洁现象发生。注重协税护税网络的建立,加强与工商、地税、公安、地方党委政府沟通交流,开展社会化的协税护税工作,堵塞工作中的薄弱地方,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强化税源分析,实现税源监控精细化。税收管理员要在做好本责任区内催办、催报、催缴、定额核定等日常管理工作基础上,建立健全各种税源管理台帐。税收管理员要勤于下企业,全面准确地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变化情况,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撰写税源分析报告,及时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行专人负责制,强化重点税源跟踪监控,及时了解企业投入、产出、财务、发票使用及税源变化等情况。实现以综合征管软件为主的静态监控向人机并举的动态监控转变,征管软件中的录入数据及时与税收管理员实地掌握的数据比对分析,发现不符合实际的及时变更,确保数据真实性。

(三)丰富服务手段,实现纳税服务精细化。推行阳光办税,在为纳税人办理各类涉税事务时,政策明文规定的,要不折不扣执行;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事,要及时办理,做到纳税事项一次性完成,避免纳税人两头跑、多次跑。推行税前告知,税前及时将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各种涉税要求,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告知纳税人,避免纳税人由于对税收政策及有关规定了解不及时而引起的税收违规违法行为。合理安排时间,开展事前、事中纳税辅导,定期上门服务,随时掌握纳

税人的纳税信息,帮助纳税人解决实际困难。实行定期回访制,对纳税人的政策理解情况和税收辅导情况定期回访,对不能全面理解和把握当期税收政策的纳税人重开“小灶”,对税收辅导中出现的问题调整不及时或者纠正不到位,实行“二次提醒”,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四)健全考核机制,实现内部考核精细化。加强办税流程上考核,考核责任人在综合征管软件中各工作流程中操作的规范性、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强化基础工作上考核,考核责任区内漏征漏管户、假停歇业户与总申报户数的比率;各类涉税资格认定、催报、催缴、清欠、税收保全等调查执行工作的完成率;调查采集税源信息的准确率和真实率。严格税源监控上考核,考核责任区内纳税人当期申报率、当期入库率以及零申报、负申报户数与总申报户数的比率;纳税评估、稽查补税款占申报税款的比率;月度入库税款与上年同期增减程度。加大服务质量上考核,考核责任区责任人政策公开情况、纳税辅导情况、税后回访情况,责任区内纳税人投诉率、社会满意率、行政复议率等。注重考核结果应用,按照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对税源监控不力者要严格按执法责任制追究责任,并将税收管理员的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教育培训,实现队伍建设精细化。强化政治思想教育,主管领导要经常了解责任区税收管理员的思想动态,针对每一个税收管理员个性,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税收管理工作责任感。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个别辅导、专项培训和定期交流、视频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税收管理员的知识面,不仅要注重税收业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

学习,还要强化生产经营管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强化税收管理员的自身学习,领导干部要经常与税收管理员沟通交流,鼓励他们针对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有针对性的开展自学,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作者单位:宜章县局)

第二篇:关于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关于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经济决定税收、税源是税收的基础。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谢旭人局长明确提出“完善征管体制、夯实管理基础,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是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总体要求。作为基层地税部门分管税种多、税额小、税源零星分散,全面实行税源精细化管理是当前地税工作的核心,也是深化基层征管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税源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细化税源管理目标、规范税源管理内容、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建立起内部岗责设置科学、工作任务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监督制约有力、运转协调高效的税源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税收信息化网络优势,严密监控税源基础,加强税源信息静态与动态的分析、研究和应用,有效防止税源流失,保障税源转化为税收,实现提高征管质量与管理效能的目标。

二、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实现税源管理对象细化

科学合理地细化管理对象是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实行户籍管理。要根据总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借鉴公安部门户籍管理办法,制定和实施纳税人户籍管理制度,坚持实行属地责任区管理原则,通过全面排查摸底,将辖区内所有纳税人基本情况逐一编号,建立税源登记档案。在户籍管理中要注意:一是要加强与国税、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横向协作,做到底子清;二是要实行统一纳税人编码制度,使编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查阅纳税人编码就知道该纳税人基本情况。如41***001共16位代码,前6位411325代表内乡县纳税人,第7、8位01代表所隶属乡镇,第9、10两位02代表经济性质集体,第11、12位代表所属行业,后四位为纳税人编号;三是要在平时管理中要加强户籍巡查,对新开业、变更、注销业户要及时更新档案,杜绝漏征漏管户和假注销、假停业或假经营等情况。通过加强户籍管理,做到税收户籍明了,税源分布清楚,税基完整准确。

2、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按照纳税人的经济性质、所属行业、规模大小等指标,将纳税人进行分类排队。在此基础上,实行县局、基层所和税务管理员三级管理。县局要选择重点税源大户和各行业特色业户进行管理,主要负责监控重点税源收入进度、分析行业税收规律、提供征管具体指导意见和收入预警通知;基层所和税务管理员主要负责所辖小型企业和个体纳税人的税源管理工作,并及时采集重点税源的有关信息上报县局。

实行纳税评估办法,实现税源管理内容准确完整

开展纳税评估是全面开展涉税数据采集、深入进行涉税数据分析、促进征管与稽查的衔接、强化税源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1、建立科学的纳税评估模型。要根据不同经济性质、不同行业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特点,建立统一规范的纳税评估数据采集指标,确定科学有效的纳税评估分析方法,从而使基层的税务干部在从事纳税评估的过程中每一步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标准是什么,有利于实际操作,防止大而空。

2、采用系统的涉税数据采集办法。在税源基本资料的采集中要做到“两结合三深入”,即纳税人自行申报与税务干部定期实地调查两种采集方式相结合;“三深入”,要深入到企业的财务室、销售科、产成品存放地、原材料存放地等处,掌握经营情况和相关财务指标;要深入到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各种煤、电等耗材与投入产出的关系,掌握企业的生产规律;要深入到工商、国税、银行、财政、计划、统计、公安、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数据交换与互联互通机制,从第三方采集相关税源信息。从而确保采集到的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3、采取科学的纳税评估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涉税数据要认真分析其销售收入、库存产品、成本构成、实现利润等 指标与其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客观规律;综合分析行业总体税负状况和单个纳税人纳税情况差异。通过科学分析、客观比较、摸清规律、发现问题,从而分析测算纳税人实际纳税与应纳税额的差距,评估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在纳税评估分析中要做到“三比”即:将纳税人的当期涉税指标与历史指标作纵向对比,与同行业纳税人的涉税指标作横向对比,将实物库存及流转情况与帐面记录情况作帐实对比。

4、充分利用纳税评估分析结果。在对纳税人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征管措施:一是对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要建立制定完善新的征管办法,堵塞管理漏洞;二是对个性事件要与纳税人进行约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改正;三是对达到偷税标准的要移交到稽查部门进行立案查处。

实行源泉控管办法,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措施有效

1、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和税控装置的推广。通过积极推行即开式有奖发票制度,促进消费者索票、纳税人用票意识与习惯的形成,要不断规范普通发票领、用、存管理,严格落实以票控税的有效管理办法,从而促使纳税人诚实申报纳税。同时,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及相关税控装置,从机制上有效控管税源,切实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的真实状况。

2、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管理机制。要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地税主管、司法保障、社会参与”的税源综合控管新路子。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由政府牵头制定下达由各职能部门及涉税部门承担的《地方税收纵横目标书》,将各单位承担的税收义务进行细划明确,落实责任,由政府办目标科和督查室定期督查通报,增强部门助税的责任感;二是大力争取部门配合。对涉税文件实行会签制管理;派员到工商大厅、交警队、招商局等单位现场办法,实行派员制管理;对民政、福利企业等实行联审制管管理;对水利、交通、市政、街道办等实行代征制管理;对转让土地、房屋等实行与土地局、房管局双管制管理;三是建立健全协护税网络。建立涵盖县、乡、村三级互动的协护税网络,明确协税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加强地方税源监控管理。

3、实行税源分类管理办法。一是对重点税源实行以服务为主的管理办法。根据大企业帐制健全、核算规范、财务人员素质较高的特点,在加强平时企业有关信息收集、监控、上报的基础上,着重在宣传最新税收政策、帮助做好帐务处理等服务事宜上下功夫,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科学预测税收收入态势,保证主要税源如期转化为税收,实现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的稳定、健康、协调增长,避免整体税收收入形势大起大落。二是对中小企业实行以管理为主 的办法。要在督促建帐建制、规范核算的基础上,实行分行业管理,掌握各行业中小企业税源的规律,通过纵、横对比,强化管理,实现中小企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对个体业户实行以核定为主的管理办法。注意把握好三个环节:调查过程中要详细,要根据座落位置、门店大小、从业人员、从事行业、毛利率水平等方面逐一调查建档;民评过程要民主,要发挥协税组长、个体协会等行业管理优势,充分听取其意见,做到定税额与实际税源情况相接近;定税过程要公平,要阳光定税,严格落实《最低税负警戒线制度》,实行税负公开。

实行计算机管理,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信息化

把所有涉税资源纳入计算机进行采集、分析、统计、处理,是实现税源管理科学化、系统化、便捷化的最有效途径。实行计算机管理税源,关键是开发应用《税源监控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是提高税务干部操作计算机水平。税源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网络化。要使用Oracle等数据库语言,建立一个全市或全县统一的税源管理平台,各乡镇税务所作为终端仅负责数据采集、录入等基础性工作,县、市局服务器作为数据存放、处理中心,从而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共享;二是实用性。系统要充分考虑各行业、各税种等税源实际,科学选用的税源采集指标,将税源管理精细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与当地的税源实际状况相结合,抓住 税源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体现管理效益;三是一体化。系统要与当前我市在用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纳税信用等评定系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发票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等税收征管软件整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既避免条块分割,又达到资源共享;四是前瞻性。系统要充分考虑今后税收管理的发展趋势,要预留足够的接口,避免今后在数据采集与处理中的落后与重复。

实行岗责管理机制,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机构组织化

1、科学合理配置税源管理机构与人员。鉴于税源管理的系统性、重要性、复杂性,县局应成立税源管理科,主要负责全县经济税源管理的协调、任务分配、指标采集、数据分析、督办督查等事宜,各单位要把税源管理的事权划分到每一个税收管理员,实行双重领导管理。

2、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按照分权制约、岗责清晰、强化管理的原则,对税源管理岗位的基本职责从工作目标、内容、标准、时限和步骤等方面进行细化、量化、固化,使各项管理工作有规可循、有据可依,真正形成基本职能清晰、岗位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符合工作实际的岗责体系。岗位职责设置必须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与辖区纳税户数的多少、税源分布特点、管辖区域大小相适应,与其他部门的工作相衔接。

3、全面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使税收管理员成为现阶段基层税源管理队伍的主要构成力量,专职承担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任务,具体负责户籍管理、信息采集、日常检查、发票管理、个案评估、定额核定调整、疑点问题调查核实、监控结果处理等工作。

4、落实岗责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税源精细管理考核制度,实行以能定级、以级定岗、以岗定责、以责考绩、以绩定酬,根据每位税源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进行分类统计,并参照效率系数、难易系数、责任系数、满意系数进行量化计分后,作出综合评价,充分调动税源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对在执法和管理中出现的过错责任和违法行为,按照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增强税源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

第三篇:税源专业化管理或精细化管理研究20130610

税源专业化管理或精细化管理研究

【内容提要】——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着力点。本文重点分析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提出进一步加强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和服务的策略,以期有效促进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税源专业化管理、风险管理、税收服务

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推进,涌现各特色的精细化行业分工,税收管理应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征管模式,有效提高征管质量,现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概念、特点及管理措施分析如下: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概念

税收专业化管理是指按照信息管税的思想和建立健全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的税源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促进纳税遵从为目标,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完善一体化机制为保障,科学地划分税源,优化资源配置,规避执法风险,提高纳税遵从,强化征收管理。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特点

(一)集中征收,服务先导。专业化改革实现了税收征管在地理位置,服务功能和信息处理上的相对集中,为管理和稽查提供真实,快捷准确的信息来源。同时,集约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把为纳税人服务作为税收征管活动的先导,建立健全功能完备的税收服务体系,实现执法与服务并重,不断降低税收成本,有效提高纳税遵从度。

(二)规范管理,执法透明。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了征管数据在各部门各环节的信息共享,按照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透明严谨的工作程序和相互制约的工作方式在同一平台上协调动作,促进了税收征管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实现了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横向管理联动机制。

(三)重点稽查,监控严密。专业化改革实行以工作流程为中心的征管模式,对组织机构进行扁平化重构,确立市局一级稽查,把避税的模式,设立大企业局对大企业衽专业化管理,同时,县区局纳部实行专业化分工,将户籍管理与纳税评估分离,设立纳税评估部门和户籍管理部门。户籍管理部门在信息核实中发现问题,移送纳税评估处理,评估部门通过下户核实发现的偷税问题移送稽查查处,实现分级管理,横向联动和两级监控的风险管理机制。

三、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专业化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覆盖广阔,电子化的专业化管理指引。分析概括各行业的共性问题,积极探索有利于户籍管理部门核实企业信息,加强日常管理和掌握管理重点的管理指引。其次,建立专业管理指引定期更新制度定期分析典型行业的变化趋势,及时修正管理指引,保障管理指引始终有利于户籍管理部门顺应形势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化管理。再次,完善管理效果评价反馈制度。通过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效果评价指标,对完全遵从,视情遵从,可能不遵从和顽固不遵从等四类遵从程度进行统计分析,以检测专业化管理模式的成效。同时,畅通效果

评价反馈渠道,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优化、补充,完善管理措施,促进管理交通螺旋式上升。

(二)逐步完善“四位一体”的横向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联动岗责体系。由征管部门牵头负责推动税收业务一体化联动,包括制定联动实施方案,纯净考核和联动岗责体系。进一步明确岗位职现,细化部门分工,落实工作方案,并以联动工作一览表的形式明确部部门职责和各环节互动工作的具体内容。其次,搭建信息共享互动平台。在互动平台设置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及监督考核5个模块,遵循“部门协作,信息共享,良性互动”的原则,统筹协调节器税收管理工作。日前上线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正是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再次,制定联动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建立联动工作流程加强各环节紧密衔接和理顺工作流程关键节点。同时,建立考核评议通报机制,通过互动平台监督考核各部门的工作绩效,督促各部门按照协作工作要求及业务流程如期完成相关工作,定期通报考核评议结果。

(三)全面推进税收风险管理

首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专门从事税收分析、税源监控,把握税源发展趋势,以专业纳税评估为主要内容的税收风险应对等深层次税源管理工作。其次,强化大企业管理。通过引导企业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有效提高税收管理质量的效率,着重分析大企业在税收管理方面的机制性缺陷与不遵从风险,及时反馈涉税风险分析提示的管理问题,做好税收政策辅导和纳税评估。再次,建

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与行业协会,中介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分析行业共性问题,设置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和统计评分标准,同时,引入海关、外汇局、银行等部分的第三方数据与企业申报数据进行比对,自动筛查高风险企业及业务环节,为制定税收征管策略及应对措施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依据。

按照总局提出的“深入推进专业化管理,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的要求,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一体化机制为保障的税收管理专业化模式,在学习、变革、完善的过程中,逐步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税收征管局面定能日臻佳境。

参考资料——

1、姜跃生;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税收分类管理的趋势和方向[J];涉外税务;2003年04期

2、黎弢;;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的思考[J];税收征纳;2010年06期

3、毕明波;;学习落实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 强化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J];财务与会计;2009年20期

第四篇: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管理

税源是税收的基础,对我们基层税务机关而言,税源的基础就是我们每天与之打交道的千千万万的纳税人。税源管理是税务机关实施税收征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既是实实在在的“清根溯源”性工作,也是一项预测分析的前瞻性调查工作。它既是有针对性实施重点征管的基础,也是圆满完成各税征收任务,杜绝税收“跑、冒、滴、漏”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我局所管辖的纳税户分企业类型来看,国有、集体、联营企业大幅度减少,而取而代之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与日聚增,且年税收总量逐年上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成份的飞速变革,税源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各种变化。应如何加强地税税源的经常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以达到切实加强税源管理的目的,在此谨谈以下粗浅看法。

一、加强税源管理要注重三个方面

1、要注意税源管理的方式

税源管理的方式应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职责到位的原则,并切实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税源管理方式要与税源结构、税种特点相适应,不能搞单纯的“一刀切”。纳税人经济成份性质的变化必将会影响到税源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税种特点的变化。如我局所辖大型国有企业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土地税、房产税等税源的增减变化与转移等,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掌握其变化情况和规律,起到税源管理“拾遗补缺”的作用。二是税源管理方式要与现行征管实际相结合,以税收申报、征收管理为重点,以稽查为辅助手段,对税源实施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有效地监控,并互享有效信息和税源资料。不能征、管、查几个环节中出现“掉链现象”,而致使税源

管理工作上的“失控”。

三是税源管理要根据本局机构设置和征收情况为实施。各征收科、所应根据征管情况的不同,按地域大小、户数多寡、税源大小、征管难度等因素合理的综合分析,科学的调配征管力量,做到“既管片,又管户”,明确职责,对税源管理“合理布局、科学调配”的目的。

2、对税源的管理要注意几个结合一是“管事”与“管户”的结合。由“管户”过渡为“管事”,主要目的彰显税收法律的公正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收“人情税、关系税”,有利于廉政建设和队伍素质的提升。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专管员下户调查研究、掌握分析税源增减和税源结构变化的少了,单纯依靠纳税人自行申报来掌握税源变化。而纳税人主观或客观原因少申报缴纳的税源,则一味依靠结算式筹划来发现补收。这样一来,税源管理和入库就失去了“及时性”的意义,不利于征管质量的有效提高。实质上就是“管事”和“管户”的脱节,割裂了两者之间必须的紧密结合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否定“管户制”,应将“管户”和“管事”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日常征管,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有效杜绝出现税源征收漏管现象。

二是专业化税源管理和综合性税源管理相结合。如个体临时发票的开具、车船使用税的征收、某行业的资源税等税种的管理都可以称之为专业化管理,是在一个近似于等同税负下的公平税负的税源管理。但它又是融于综合性税源管理之中的,发挥着各自的互补优势,使税源管理更进一步趋于合理。

3、要做好税源管理的事前控制和事后统计分析

税源管理的事前控制,就是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纳税人的税源情况和变化以及潜在变化因素及可能性,对其边征管边综合分析。事后统计分析,就是要在征收环节后,根据收

入结构、数额增减变化及其走向进行精确统计,结合一些正常和不正常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掌握税源的增减形势、潜力剖析等情况,对税源实施跟踪和动态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重点征管措施,为合理制订和下达税收计划奠定基础,力争杜绝税收计划任务出现“苦乐不均”和收“过头税”、瞒税不征的现象出现。

二、如何加强税源管理工作

税源管理并不是一个很简单、没有多少工作内容的工作。按照目前地税部门的征管工作内容及税种等情况来看,它有着丰富的管理内涵。

1、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控。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企业的经济性质、经营地点、从业人员构成、经营范围及项目、经营的产品及其分类、销售收入情况及供销渠道、成本费用税金等支出情况、税款的实现缴纳、拖欠情况、对其财务核算和纳税情况以及税负情况的评估、新产品及新项目及主要经济指标的计划完成情况对税源的影响等等方面。

2、对个体工商户的税源管理,除与企业相同内容外,还包括其经济场所面积、来源及所处地段繁华程度,经营者从业经历及经验、经营项目及方式、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其税源变化的重要因素。

3、要搞好税源管理工作,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从税源管理的监控的制度入手,分别建立税源的静丰收和动态税源分户档案或资料库,及时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在切实准确掌握实有经营户数、纳税户数、应纳税款、减免欠税等情况的基础上,划分固定税源和流动税源、重点税源和一般性税源、经常性税源和一次性税源、企业税源和个体经营户税源,及税源的季节性变化(如政策性影响,施工企业受自然季节天气变化等)特点,以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二是要建立税源管理责任制。在征、管、查分离模

式下,税源管理应以征、管两条线人员为主,以稽查线人员为辅,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信息共享,互为补充。

三是要结合地税部门征管工作特点,实行分类管理。要将纳税人区分为不同的经济性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段,分别进行税源管理。如对大中型国有企业,要实行专人(组)重点管理,对个体工商业户实行分片(地段)管理,对不同的行业有针对性的采取税负相对平衡的有效管理等。特别是对突出的重点税源要实行“龙头管理”,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控管目的。对其他税源,如流动性较大,易于流失的个人所得税、房产出租、印花税、临时开票等税源,要及时掌握其变化形势,及时征管和征收入库。

4、要为做好税源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机制

一是要明确机构和责任。计会部门是做好税源管理的主要机构部门,但税源管理也与征、管、查三部门的工作密不可分。要形成一个税源管理的整体布局,分别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角度为税源管理决策工作提供相关信息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税源管理职责的同时,分工合作,共同抓好税源管理工作。

二是要坚持纳税人属地管理原则,这是有效加强税源管理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纳税人是以经营地为税务登记地,如工商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时,应以实际经营地址为税务登记地,纳入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这样可以避免税源管理上了出现交叉、遗漏和互相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减少征管上的“空挡”、“死角”。

三是要加强国、地税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信息互通互享,促进和提高整体税收征管水平和质量。同时,要加强与工商、公安、银行、行业协会、会计及审计事务所等单位的联系沟通信息,做好护税协税工作,为提高征管质量,做好税源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第五篇:税源管理

为进一步完善税收风险管理,大力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根据《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深化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工作意见(试行)》(201070,是破解人少户多、征管效率低下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同时,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因此,要在机构设置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整职能,优化资源配置等途径稳步推进。

(四)坚持统一性兼顾差别化的原则

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统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立统一的岗责体系、运行机制和信息平台,上下协同,整体推进。同时,在职责分工安排、税源分类和人力资源配置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别和特点,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实践最佳的实现形式。

三、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以税源分类管理为重点,体现科学化、精细化要求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

具体目标:

(一)按照规模、行业等类别的风险发生规律,对税源科学分类,实施分类管理。

(二)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程序要求,将税源管理专业化职能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间进行科学分解,合理分工,建立起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管理专业化岗责体系。

(三)在对税源科学分类和税源管理职能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建立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作、运行顺畅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实现有限征管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

(四)支撑税源管理专业化的一体化信息平台更加完善,以流程管理系统、监控决策系统、基层管理平台以及市局风险预警系统、联动平台为主要结构、贯通各级各部门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全面应用到位。

(五)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与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全市国税系统从事税源专业管理人员增长30%以上,县(区)局、市直税源管理单位税源专业管理人员占税源管理人员比例达60%以上。

(六)纳税遵从度显著提高。纳税遵从总体状况、税收征收成本等重要指标、保持原有机构不变,一分局、二分局、开发区局将原有属地管理科(不含个体市场管理科、非增值税纳税人管理科)不少于一个转变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科,该科人数不少于税源管理科总人数的20%;保留个体市场管理科,设立专业化管理岗位,赋予其部分专业化管理职能,成为专业管理个体市场的专业化管理科;保留非增值税纳税人管理科,负责专业管理非增值税纳税人除专业化管理事项以外的其他基础管理事项。四分局将大企业管理科和国际税收调查科确定为专业化管理科。其他属地税源管理科在专业化管理职能和复杂的基础管理事项职能剥离后,成为负责其他基础管理职能的属地税源管理科,仍保持责任区形式进行管理。

2包括:注销登记清算检查;调查核实纳税人减、免、缓、抵、退税及核定;所得税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税前扣除和减免税事项管理、汇算清缴基础事项审核等。各单位可在此基础上添加其他复杂税收基础管理事项;

3设立风险监控应对岗、政策执行管理岗。

4、属地税源管理科转变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科后,其管户调整至其他属地税源管理科。其他属地税源管理科现行的责任区设置原则上保持相对稳定。为减轻责任区管理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能,将催报催缴、简易处罚等职能前移办税服务厅,在加强信息交流共享的基础上可将部分依申请调查事项的职能调整至综合业务科或属地管理科专门岗位。调整的依申请调查的具体事项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具体职能划分详见附件三。

(三)建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建立跨层级、跨部门、跨专业化管理岗位、纵向互动、横向联动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综合效能。

1、数据信息情报管理机制

把税收数据信息情报管理要求分配到各层级各有关部门,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各单位在联席会议的框架内,建立以统一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数据采集、信息加工分析、情报交换应用为主要环节,专业分工明确,部门联动、层级互动的税收数据信息情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各单位数据信息情报管理,由征管部门扎口管理。

3、风险等级排序管理机制

市局、县(市、区)局根据税源和人力资源情况,调整风险等级排序的参数设置、高风险纳税人分布比例,定期发布排序结果,供风险应对管理部门参照。在特殊情况下,市局和县(市、区)局风险等级排序管理部门可对单户纳税人风险等级予以调整。

5、风险管理监控和评估机制

法规部门牵头对风险管理从目标规划、指标发布到应对处理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把高风险等级纳税人的风险应对情况和重点工作规划的落实情况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风险办要落实月度通报、季度双向评价制度,制定风险管理考核办法,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四)落实各项税源专业化管理措施

1、要突出对大企业实施以风险控制为重点的专业化管理。要以市局机关及其专业化团队为主,建立大企业服务、管理的专家团队,发挥专业管理机构层级高、信息掌握全面、跨区域协调能力强的优势,组织和指导各地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监控和应对处理等工作;要根据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税企沟通、综合评估和全面审计。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的作用,抓紧建立大企业政策执行反馈制度、大企业涉税事项协调制度和大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3、要根据税种管理特点,深入分析各税种管理中的风险领域、环节和项目。要完善增值税抵扣管理,对稽核异常的抵扣凭证要深入分析,总结规律,增强其在风险分析识别中的作用;要完善税种、行业风险管理指南,完善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核工作,健全业务专家团队专业化评审制度;配合做好企业所得税评估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风险项目的分析应对。继续加强税种联评、征退税联评,加强税种风险信息与发票风险信息的综合应用,提高管理效能。

5、税务稽查作为应对税收风险的重要方式,要融入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发挥税务稽查应对重大涉税风险的优势。要充分运用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成果提升案源管理质量,运用风险等级排序结果提高选案准确性;在案件查处中要增强税收情报的采集、交换意识,善于从稽查案例中总结不同类型纳税人不遵从风险的发生规律,为改进税收风险分析工作打好基础,在更深层次上推进查管联动。

五、实施步骤

今年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的总体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5月底前):市局下发《扬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税源专业化管理现场推进会。各单位要采取召开动员会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全体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各地根据市局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调查研究规划本单位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6月-10月):各单位根据市局统一部署要求,在6月30日前制定上报本单位实施方案;7月15日前征管处、信息中心与市直各单位商定实施方案,并梳理出需要调整的系统设置;7月20日前市直各单位将机构职能和人员调整方案报市局人事部门审批;7月30日前,各县(市、区)局、市直各单位完成职能调整、人力资源重新配置和系统岗位设定;8月1日起全市全面按照调整后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实施税源管理;8月底前修订岗责体系,并将纳税人分类管理目录和专业人员专业岗位配置情况目录,上报市局统一汇总,编制成册。

9月底以前完成税收风险分析、税收风险应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及反避税和税收情报收集与交换管理等专题培训。

各单位要充分运用专业化分析应对等案例实证的方法,评估验证专业化管理的成效,研究探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持续推进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三阶段(11月-12月):各单位开展总结评估。对工作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市局。年底,市局将组织评估验收,全面总结评价,提出进一步完善专业化管理的措施和意见,并在全市范围内评比表彰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先进单位。

六、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提供思想保障

各单位要层层动员,广泛宣传发动,要使全体国税干部都深刻理解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纳税人数量迅猛增加,企业税务处理团队化、电算化、智能化趋势明显,传统的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等税源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征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只有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把有限的征管资源用于风险大的行业和企业,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税源管理的需要,从而自觉适应、支持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形成上下同心协力,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提供组织保障

税源管理专业化不仅是征管体制机制的变革,更是思想观念上的更新,没有坚强的领导、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其他领导分工负责,认真研究和制定具体措施,扎实开展工作。要按照市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税收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制定和落实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税源专业化管理机制正常运转。

(三)优化配置,注重培养,为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提供人才保障

各单位要整合管理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具有中高级专业等级、“三师”资格的人员以及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等充实到数据分析、大企业管理、行业管理以及反避税等专业化管理程度高的岗位,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同时,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目标,鼓励广大干部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学习,更快更多地培养专业人才。要进一步健全专业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税源管理专业人才能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税源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

(四)完善功能,深化运用,为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提供信息化保障

扎实开展“税收数据信息情报年”活动,在广大干部中普及数据、信息、情报知识,拓展各种税收数据来源和渠道,探索建立跨地区数据信息情报交换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分析比对;以数据采集、信息加工分析、情报交换利用为重点,着力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风险分析和应对工作。各单位要深化基层管理平台、流程管理系统,监控决策系统以及市局相关系统的功能应用,确保系统相关设计功能全面应用到位。

(五)强化监督,加强考核,为提供制度保障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与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相适应的监督、评价、考核机制。要把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目标任务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其中重点事项作为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切实加强检查考核;要充分运用征管信息系统、执法考核系统、基层管理平台及市局风险预警等系统,提取数据,分析研究,及时掌握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的进展状况,强化对工作过程的日常监控和绩效分析评价,促进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下载24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4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源管理初探

    税源管理初探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信息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税源分布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同时,税源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大,隐蔽性进......

    廊坊开发区地税完善重点税源精细化管理

    廊坊开发区地税完善重点税源精细化管理 2009-09-24 19:03类型:网摘来源:启文教育点击:225编辑:黄英 廊坊开发区地税完善重点税源精细化管理2008年以来,河北省廊坊开发区地税局以......

    建立科学属地管理模式 推进税源管理精细化

    (工作经验) 建立科学属地管理模式 推进税源管理精细化 海港区地方税务局 2006年初,我局针对单纯按行业管理不利于税源管理精细化的问题,根据税源分布和税收征管力量现状,以电子......

    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建议(含5篇)

    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建议2007-02-10 16:47:50一、影响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因素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同税收科学化要......

    基层税务机关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合集五篇)

    基层税务机关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基层税务机关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2007-02-02 21:53:54经济决定税收、税源是税收的基础。谢旭人局长提出的“完善征管体制、......

    对深化高新区国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税源精细化管理对于基层税务机关的定位和职能回归、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征管模式的落实、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深化税源精细化管理,应该做好以......

    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在税源管理上突破现有按属地、划片管户的单一方式,根据税源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对外按纳税人属地、规模、行业、管理风险等分类......

    浅谈如何搞好税源管理

    浅谈如何搞好税源管理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6-12-18 13:35:00 ]作者:陈菁泉编辑:studa20 [摘 要]当前税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企业转制过程中税务部门介入不够、税务部门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