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化高新区国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16:5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深化高新区国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深化高新区国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第一篇:对深化高新区国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对深化高新区国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对深化高新区国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2010-06-29 18:24:5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对深化高新区国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对深化高新区国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2)税源精细化管理对于基层税务机关的定位和职能回归、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征管模式的落实、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深化税源精细化管理,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完善税源精细化管理机制

税收管理员是税源管理部门中负责分类、分片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职责的工作人员。建立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税源管理到户,是实施税源精

细化管理的基础环节。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四点:

一是建立健全岗责体系,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要按照属地管理和税源管理到户的原则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岗责体系。要求税收管理员要做到管户准确、税源清楚。要全面掌握所辖区域责任区内的纳税户信息,掌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和税收管理的主导权。

二是建立电子平台,规范税收管理员工作任务。考虑目前税收管理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过多、难以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地搞好税源监控的实际,要充分利用近几年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以综合征管软件为数据基础,建立专门的税收管理员电子工作平台,按其工作职责分别设立子项目,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全面反映税收管理员的工作情况,以督促税收管理员投入时间、投入精力研究和实施税源管理工作,并逐步走向规范。

三是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作用。综合考虑当地税源数量、税

源结构、税源分布、税收管理员数量和素质高低等因素优化配置税收管理员。要逐步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力量,将熟悉税收政策法规、企业财务管理、熟练掌握纳税评估的人才充实到重点税源管理岗位;要根据行业管理需要合理调整中小企业管理力量,适度配备个体税收管理力量。

四是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应充分利用税收软件的功能,严格按照税源精细化管理各类标准设置考核分数,并利用电脑对税收管理员电子平台记录情况进行自动打分考核,促使每一个管理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促使每个精细化管理点都能达到规定的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

二、抓住税源精细化管理重点

税源精细化管理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是要根据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和管理对象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明确税源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

一是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和城区税源管理相结合。大企业和重点税源是一个地方的支柱税源,对大企业的管理一直是各级税务机关的难点。要从目前的以收入预测分析为主的管理向把握税源规律及控制税基转变,特别是对这些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生产经营管理规律和财务核算模式等,要做深入研究和掌握,并从税源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和办法,以切实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和税源管理质量。同时要适应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现实状况,将税源管理的重点向城区税源转移,向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和产业链转移。

二是深化分类管理和实行属地管理相结合。实行属地管理是落实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管理到户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税务管理员的职责和责任。但要管深、管细,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应在总结以往分类

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纳税人规模和行业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准,从宏观分析地区产业链和行业规律、微观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律和涉税信息变动规律入手,按照不同类别纳税人的特点,提炼把握每一类、每一个行业甚至每个纳税人的税收征管规律,科学确定管理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监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申报纳税情况。对大企业税源,要充分应用综合征管软件、“金税”工程、税控装置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掌握企业基本信息,强化物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的监控分析,防范关联企业税收转移,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科学预测税收收入,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对中小企业税源,要从不同行业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涉税信息及其变动规律的分析把握入手,分行业确定监控方法,建立监控指标体系,采集纳税人相关信息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综合评定。对个体双定业户税源,实施划片

管理,注重管片交流,在管理重点上突出抓好个体大户和临界起征点业户的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实行以票控税和微机定税,在管理制度上普遍建立定额调整听证制度,推行“阳光办税”。

三是加强征管薄弱环节管理和针对性专业管理相结合。按照“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深化税源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加强和改进税收分析工作,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的措施,通过精细化管理,堵塞漏洞,整顿秩序,使宏观税负、行业税负和纳税人实际税负日趋合理,申报准确性逐步提高。对增值税的管理要针对近年来各地查出的大案要案暴露出管理上的突出问题,重点加强对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经营两类特殊企业和民政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商贸企业、涉外企业等行业切实搞好对专用发票以及货运发票、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发票和农副产品发票等抵

第二篇:对深化高新区国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税源精细化管理对于基层税务机关的定位和职能回归、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征管模式的落实、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深化税源精细化管理,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完善税源精细化管理机制

税收管理员是税源管理部门中负责分类、分片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职责的工作人员。建立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

度,实行税源管理到户,是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环节。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四点:

一是建立健全岗责体系,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要按照属地管理和税源管理到户的原则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岗责体系。要求税收管理员要做到管户准确、税源清楚。要全面掌握所辖区域责任区内的纳税户信息,掌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和税收管理的主导权。

二是建立电子平台,规范税收管理员工作任务。考虑目前税收管理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过多、难以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地搞好税源监控的实际,要充分利用近几年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以综合征管软件为数据基础,建立专门的税收管理员电子工作平台,按其工作职责分别设立子项目,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全面反映税收管理员的工作情况,以督促税收管理员投入时间、投入精力研究和实施税源管理工作,并逐步走向规范。

三是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作用。综合考虑当地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分布、税收管理员数量和素质高低等因素优化配置税收管理员。要逐步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力量,将熟悉税收政策法规、企业财务管理、熟练掌握纳税评估的人才充实到重点税源管理岗位;要根据行业管理需要合理调整中小企业管理力量,适度配备个体税收管理力量。

四是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应充分利用税收软件的功能,严格按照税源精细化管理各类标准设置考核分数,并利用电脑对税收管理员电子平台记录情况进行自动打分考核,促使每一个管理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促使每个精细化管理点都能达到规定的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

二、抓住税源精细化管理重点

税源精细化管理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是要根据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和管理对象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明确税源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

一是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和城区税源管理相结合。大企业和重点税源是一个地方的支柱税源,对大企业的管理一直是各级税务机关的难点。要从目前的以收入预测分析为主的管理向把握税源规律及控制税基转变,特别是对这些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生产经营管理规律和财务核算模式等,要做深入研究和掌握,并从税源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和办法,以切实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和税源管理质量。同时要适应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现实状况,将税源管理的重点向城区税源转移,向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和产业链转移。

二是深化分类管理和实行属地管理相结合。实行属地管理是落实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管理到户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税务管理员的职责和责任。但要管深、管细,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应在总结以往分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纳税人规模和行业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准,从宏观分析地区产业链和行业规律、微观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律和涉税信息变动规律入手,按照不同类别纳税人的特点,提炼把握每一类、每一个行业甚至每个纳税人的税收征管规律,科学确定管理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监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申报纳税情况。对大企业税源,要充分应用综合征管软件、“金税”工程、税控装置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掌握企业基本信息,强化物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的监控分析,防范关联企业税收转移,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科学预测税收收入,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对中小企业税源,要从不同行业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涉税信息及其变动规律的分析把握入手,分行业确定监控方法,建立监控指标体系,采集纳税人相关信息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综合评定。对个体双定业户税源,实施划片管理,注重管片交流,在管理重点上突出抓好个体大户和临界起征点业户的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实行以票控税和微机定税,在管理制度上普遍建立定额调整听证制度,推行“阳光办税”。

三是加强征管薄弱环节管理和针对性专业管理相结合。按照“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深化税源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加强和改进税收分析工作,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的措施,通过精细化管理,堵塞漏洞,整顿秩序,使宏观税负、行业税负和纳税人实际税负日趋合理,申报准确性逐步提高。对增值税的管理要针对近年来各地查出的大案要案暴露出管理上的突出问题,重点加强对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经营两类特殊企业和民政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商贸企业、涉外企业等行业切实搞好对专用发票以及货运发票、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发票和农副产品发票等抵

扣审核和小规模纳税人管理。

第三篇:关于对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

关于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一点思考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提高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有效控制税收流失风险、防范执法风险、优化资源配臵、提高征管质效的现实需要。税源专业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对管理主体(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及管理客体(经济税源和纳税人)的科学管理来实现的。对税源实行分类、分行业管理,这样可以实现和带动两者的有机结合。以行业和税源分布为平台,以经济税源相对集中区域为条件,以机构设臵和管理人员队伍为保障,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分类分行业管理措施为手段,最大限度的整合人力资源,因地制宜,形成对经济税源的专业化管理格局。

但是,当前在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中面临着税务管理机构设臵不合理、税收管理员对专业化管理认识不到位、能够独立从事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信息化配套建设及推广还存在不足等问题。

结合沾化县地方税源结构特点及管理现状,对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经济税源相对集中的城区,实施分规模、分行业的专业化管理。沾化县地税局在城区只有一个直属分局,负责县直及两个办事处的税收收入组织工作,其收入任务占全县任务的74%,登记户数占全县的65%,税源和管理区域相

对集中 ,这就为在城区实施分类、分行业专业化管理提供了平台和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征管力量必须向城区相对集中。城区管理机构集中后,可以合理搭配人力资源,保障重点税源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 并以点带面,便于推行干什么、学什么,管什么、会什么,学以致用,急用先学,以解决当前人才短缺问题。

二、实行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模式下,是实行分行业管理还是分规模管理都不是绝对的,都要坚持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对规模以上的单位纳税人的管理应坚持以分行业管理为主,这便于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因为这些纳税人企业账簿相对规范,申报资料比较齐全,对他们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申报资料的综合分析和深入细致的纳税评估方面,管理质量的好坏不在于管理人员下企业次数的多少,而在于对企业纳税资料分析评估质量的高低,他需要管理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我们应把有限的高素质管理人员安臵在这些相应的岗位上。而对于规模较小、会计核算不健全的单位纳税人及个体纳税人的管理,就需要经常性的巡查巡访和日常检查,离不开面对面进行管理,但对管理技术的综合性要求不是很高。对于他们可以实行分组管理(纳税人分区域、税务管理人员分组分岗),这样管理的范围就不会过大,管理的战线就不会拉得太长,以保证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三、对管理人员实行分组分岗管理,消除一人管片、各事统管的现象。无论是行业管理还是区域管理,都应实行分组、分岗管理。因为一人管片或管户,时间一长容易产生公权私有化,容易出现人情税关系税,容易成为干部不廉洁的土壤和条件。实行分组、分岗管理,可以实现管理人员相互监督,可以丰富管理思路,也可以对少数管理难度大的纳税人强化管理力度和措施。对重点税源实行分组、分岗管理,自然就组成了若干纳税评估小组,可以使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实现经常化、制度化,从而提高重点税源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分组管理可以有分有合,但分是相对的,合才是绝对的。日常管理可以分户到人,对涉及纳税评估、定额核定、初审调查、发票核定、注销调查等重大事项必须由小组集体实施,然后按程序上报审批.四、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逐步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方式。农村分局的税源结构与城区就有着明显的差异,管辖户数较少,多为个体纳税人,甚至很多达不到起征点,可管理的疆域较大,但他们的人员配臵则偏少。他们可结合实际,在不改变税款入库级次、范围的前提下,打破辖区限制,分别设立重点税源、一般税源、小额税源、专项税源等管理组,统筹安排管理人员,实行分类专项管理。

五、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配套制度。比较和借鉴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国际经验,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走科技加管理的路子,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和完善以现代技术手段为支撑,以信息管理为主、事务管理为辅、科学严密的税源监控体系,实现信息化和专业化的税源管理。这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工程,要形成内外统一、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税源管理信息网络,建立税源管理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要优化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服务。在重点税源管理过程中,在高度重视纳税人满意度、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的同时,要对纳税人进行细分,使纳税服务在普遍化的基础上兼顾个性化。欧美等国设立大企业机构后,在审计、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不同于小企业和非营利单位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如在审计上采取申报前的预审计、改不同税种的不同审计为“一揽子”进行的全面审计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借鉴。

从战略的高度抓好人才培养。从国际上来看,搞好税源专业化管理,关键是人才。为此:一要有战略眼光,舍得必要的投入。二要扩大视野,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如行业分析专家、转让定价调查专家、计算机审计专家。三要广开渠道,解决对国外税收征管状况掌握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可建立国外税收信息资料点,有专人负责跟踪和研究,及时掌握其发展变化,提高我们税收管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以上是我们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仅供领导参考,同时希望领导及同仁们对于其中不当之处给予批评、斧正,以便于我们下一步更好的做好此项工作。

沾化县地方税务局

2010年5月7日

第四篇:关于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关于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经济决定税收、税源是税收的基础。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谢旭人局长明确提出“完善征管体制、夯实管理基础,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是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总体要求。作为基层地税部门分管税种多、税额小、税源零星分散,全面实行税源精细化管理是当前地税工作的核心,也是深化基层征管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税源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细化税源管理目标、规范税源管理内容、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建立起内部岗责设置科学、工作任务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监督制约有力、运转协调高效的税源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税收信息化网络优势,严密监控税源基础,加强税源信息静态与动态的分析、研究和应用,有效防止税源流失,保障税源转化为税收,实现提高征管质量与管理效能的目标。

二、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实现税源管理对象细化

科学合理地细化管理对象是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实行户籍管理。要根据总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借鉴公安部门户籍管理办法,制定和实施纳税人户籍管理制度,坚持实行属地责任区管理原则,通过全面排查摸底,将辖区内所有纳税人基本情况逐一编号,建立税源登记档案。在户籍管理中要注意:一是要加强与国税、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横向协作,做到底子清;二是要实行统一纳税人编码制度,使编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查阅纳税人编码就知道该纳税人基本情况。如41***001共16位代码,前6位411325代表内乡县纳税人,第7、8位01代表所隶属乡镇,第9、10两位02代表经济性质集体,第11、12位代表所属行业,后四位为纳税人编号;三是要在平时管理中要加强户籍巡查,对新开业、变更、注销业户要及时更新档案,杜绝漏征漏管户和假注销、假停业或假经营等情况。通过加强户籍管理,做到税收户籍明了,税源分布清楚,税基完整准确。

2、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按照纳税人的经济性质、所属行业、规模大小等指标,将纳税人进行分类排队。在此基础上,实行县局、基层所和税务管理员三级管理。县局要选择重点税源大户和各行业特色业户进行管理,主要负责监控重点税源收入进度、分析行业税收规律、提供征管具体指导意见和收入预警通知;基层所和税务管理员主要负责所辖小型企业和个体纳税人的税源管理工作,并及时采集重点税源的有关信息上报县局。

实行纳税评估办法,实现税源管理内容准确完整

开展纳税评估是全面开展涉税数据采集、深入进行涉税数据分析、促进征管与稽查的衔接、强化税源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1、建立科学的纳税评估模型。要根据不同经济性质、不同行业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特点,建立统一规范的纳税评估数据采集指标,确定科学有效的纳税评估分析方法,从而使基层的税务干部在从事纳税评估的过程中每一步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标准是什么,有利于实际操作,防止大而空。

2、采用系统的涉税数据采集办法。在税源基本资料的采集中要做到“两结合三深入”,即纳税人自行申报与税务干部定期实地调查两种采集方式相结合;“三深入”,要深入到企业的财务室、销售科、产成品存放地、原材料存放地等处,掌握经营情况和相关财务指标;要深入到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各种煤、电等耗材与投入产出的关系,掌握企业的生产规律;要深入到工商、国税、银行、财政、计划、统计、公安、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数据交换与互联互通机制,从第三方采集相关税源信息。从而确保采集到的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3、采取科学的纳税评估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涉税数据要认真分析其销售收入、库存产品、成本构成、实现利润等 指标与其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客观规律;综合分析行业总体税负状况和单个纳税人纳税情况差异。通过科学分析、客观比较、摸清规律、发现问题,从而分析测算纳税人实际纳税与应纳税额的差距,评估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在纳税评估分析中要做到“三比”即:将纳税人的当期涉税指标与历史指标作纵向对比,与同行业纳税人的涉税指标作横向对比,将实物库存及流转情况与帐面记录情况作帐实对比。

4、充分利用纳税评估分析结果。在对纳税人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征管措施:一是对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要建立制定完善新的征管办法,堵塞管理漏洞;二是对个性事件要与纳税人进行约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改正;三是对达到偷税标准的要移交到稽查部门进行立案查处。

实行源泉控管办法,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措施有效

1、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和税控装置的推广。通过积极推行即开式有奖发票制度,促进消费者索票、纳税人用票意识与习惯的形成,要不断规范普通发票领、用、存管理,严格落实以票控税的有效管理办法,从而促使纳税人诚实申报纳税。同时,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及相关税控装置,从机制上有效控管税源,切实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的真实状况。

2、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管理机制。要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地税主管、司法保障、社会参与”的税源综合控管新路子。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由政府牵头制定下达由各职能部门及涉税部门承担的《地方税收纵横目标书》,将各单位承担的税收义务进行细划明确,落实责任,由政府办目标科和督查室定期督查通报,增强部门助税的责任感;二是大力争取部门配合。对涉税文件实行会签制管理;派员到工商大厅、交警队、招商局等单位现场办法,实行派员制管理;对民政、福利企业等实行联审制管管理;对水利、交通、市政、街道办等实行代征制管理;对转让土地、房屋等实行与土地局、房管局双管制管理;三是建立健全协护税网络。建立涵盖县、乡、村三级互动的协护税网络,明确协税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加强地方税源监控管理。

3、实行税源分类管理办法。一是对重点税源实行以服务为主的管理办法。根据大企业帐制健全、核算规范、财务人员素质较高的特点,在加强平时企业有关信息收集、监控、上报的基础上,着重在宣传最新税收政策、帮助做好帐务处理等服务事宜上下功夫,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科学预测税收收入态势,保证主要税源如期转化为税收,实现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的稳定、健康、协调增长,避免整体税收收入形势大起大落。二是对中小企业实行以管理为主 的办法。要在督促建帐建制、规范核算的基础上,实行分行业管理,掌握各行业中小企业税源的规律,通过纵、横对比,强化管理,实现中小企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对个体业户实行以核定为主的管理办法。注意把握好三个环节:调查过程中要详细,要根据座落位置、门店大小、从业人员、从事行业、毛利率水平等方面逐一调查建档;民评过程要民主,要发挥协税组长、个体协会等行业管理优势,充分听取其意见,做到定税额与实际税源情况相接近;定税过程要公平,要阳光定税,严格落实《最低税负警戒线制度》,实行税负公开。

实行计算机管理,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信息化

把所有涉税资源纳入计算机进行采集、分析、统计、处理,是实现税源管理科学化、系统化、便捷化的最有效途径。实行计算机管理税源,关键是开发应用《税源监控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是提高税务干部操作计算机水平。税源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网络化。要使用Oracle等数据库语言,建立一个全市或全县统一的税源管理平台,各乡镇税务所作为终端仅负责数据采集、录入等基础性工作,县、市局服务器作为数据存放、处理中心,从而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共享;二是实用性。系统要充分考虑各行业、各税种等税源实际,科学选用的税源采集指标,将税源管理精细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与当地的税源实际状况相结合,抓住 税源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体现管理效益;三是一体化。系统要与当前我市在用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纳税信用等评定系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发票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等税收征管软件整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既避免条块分割,又达到资源共享;四是前瞻性。系统要充分考虑今后税收管理的发展趋势,要预留足够的接口,避免今后在数据采集与处理中的落后与重复。

实行岗责管理机制,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机构组织化

1、科学合理配置税源管理机构与人员。鉴于税源管理的系统性、重要性、复杂性,县局应成立税源管理科,主要负责全县经济税源管理的协调、任务分配、指标采集、数据分析、督办督查等事宜,各单位要把税源管理的事权划分到每一个税收管理员,实行双重领导管理。

2、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按照分权制约、岗责清晰、强化管理的原则,对税源管理岗位的基本职责从工作目标、内容、标准、时限和步骤等方面进行细化、量化、固化,使各项管理工作有规可循、有据可依,真正形成基本职能清晰、岗位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符合工作实际的岗责体系。岗位职责设置必须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与辖区纳税户数的多少、税源分布特点、管辖区域大小相适应,与其他部门的工作相衔接。

3、全面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使税收管理员成为现阶段基层税源管理队伍的主要构成力量,专职承担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任务,具体负责户籍管理、信息采集、日常检查、发票管理、个案评估、定额核定调整、疑点问题调查核实、监控结果处理等工作。

4、落实岗责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税源精细管理考核制度,实行以能定级、以级定岗、以岗定责、以责考绩、以绩定酬,根据每位税源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进行分类统计,并参照效率系数、难易系数、责任系数、满意系数进行量化计分后,作出综合评价,充分调动税源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对在执法和管理中出现的过错责任和违法行为,按照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增强税源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

第五篇:济宁高新区国税局关于国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税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税务局

近年来,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国税机关在征管体制、机制、方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突破。在经历征、管、查三分离后,随着以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和精细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的推进,传统的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等税源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征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如何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作为现代税收管理的方向之一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成为当前国税系统面临的重大课题。济宁高新区国税局通过积极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路,为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架构。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济宁高新区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信息管税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信息数据为基础,以预警评估系统为依托,以管理对象专业化、管理协作专业化、管理团队专业化和管理方法专业化为重点,紧密结合征管现状,优化征管格局,盘活征管资源,建立健全分级分类专业管理机制,科学建立征管架构,界定岗责体系,理顺征管流程,建立起因事设岗、分岗管事、一体协作、纵横联动、权责共担的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有效防范执法风险,着力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科学分类,在税源管理对象上实行管理对象专业化 按照税源规模,将全部税源划分为重点税源、中小税源和个体税源三类;按照行业、税种类别,将中小税源划分为纯所得税、工业、商业三类纳税人,形成“规模+特殊税源+地域”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对象专业化。

一是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对重点税源企业建立机构集中管理,有机整合纳税咨询和辅导、纳税申报与税款征收等纳税服务与执法功能,实施专人管理,及时进行分析预测,实现专业性、个性化、差异化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掌握企业基本信息,强化物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的监控分析,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及时准确预测税收收入,防范关联企业税收转移,保障主体税源稳步增长。

二是专业控管中小税源户。建立中小税源户管理手册,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实地调研新办企业,在税务登记、发票审批、一般纳税人认定等环节从严把关,避免产生漏征漏管;围绕物耗、能耗、产销率等主要涉税经济指标,测定行业基准税负和指标体系,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税收管理办法;通过对纳税人同期申报数据的比较,结合历年来稽查、评估案例的分析,形成税收管理指南,提高风险的准确性预警的准确性;对有风险和异常情 况多的企业,实行集体纳税评估和实地核查制度,运用税收情况分析,实行重点监控;建立行业评估数据模型,做好中小税源企业的专业化评估;建立监控指标体系,逐步形成行业税收管理指南,改变中小税源分户到人的管理办法,突出强化行业税收管理,查找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的特点,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三是逐步规范零散税源管理。积极推进个体税收社会化管理,重视发挥国税、地税联办作用,充分利用街道、居委会等社会力量委托代征,明确委托代征的范围、权限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建立较为完善的个体护税协税网络及社会化服务机制,有效推动个体税收等零散税源管理。在管理重点上突出抓好个体大户和临界起征点业户的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实行以票控税和计算机定税。按照地段、规模、行业对零散税源进行分类管理,对税负明显偏低的纳税户,进行重点检查,进一步核定其营业额;对未达起征点的纳税户采取上门查看的方式,要求其对全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一次性申报;对经营正常但未办营业执照的临时户,按经营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正常户核定其营业额,责令其申报纳税;对经营季节性较强的临时户,实行一次性征收。

四是深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强化对关联股权转让的反避税调查、间接股权转让的积极应对,切实提高跨国关联交易风险应对水平;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对长期亏损或跳跃性盈利又不断扩大投资规模等违反营业常规的企业、实行关联交易有较大避税嫌 疑的企业,加强情报交换,做好信息比对和功能风险分析;加强审计与国际税收各环节的联动,积极开展行业审计;积极推行反避税项目小组制,认真落实选案分析会、案情调查分析会和结案论证会制度。

(二)整合资源,在税源管理主体上实行管理团队专业化 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科学设定组织架构,优化人力配臵、明确职责分工,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管理团队专业化。

1、构建征管架构,建立专业化税源管理体系

按照“规模+特殊税源+地域”管理模式,在全局设臵重点税源管理科、特殊税源管理科、工业企业税源管理科(除重点税源企业之外的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税源管理工作)、商业企业税源管理科(除重点税源企业之外的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税源管理工作)、零散税源管理科(小规模企业、个体税源的监控管理工作),分别对重点税源、纯所得税、工业、商业纳税人等进行分类管理。通过管理对象、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实现税源管理专业化。

2、调整科室职能,建立专业化组织管理体系

按照专业化管理的内在需求,以征管流程为导向,合理调整科室职能,重新界定税源管理科和纳税服务科等科室职能。将税源管理科原有的申报审核、实地核查、催报催缴等其他事物性工 作,调整至办税服务厅,税源管理科仅限于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款核定、注销检查、汇算清缴等职能。税源管理部门打破征管机构按区域“包户到人、各事统管”的方式,按照前后台相互衔接、上下业务相互对应的原则进行科学分类,调整岗责体系,合理设定岗位职责,实行按事分岗管理。

3、优化人力配置,建立专业化税源管理队伍

根据管理对象,合理调整人员配备,根据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将具有中高级专业等级、“三师”资格的人员以及高层级复合型人才等充实到数据分析、纳税评估、重点税源管理、行业管理以及反避税等专业化管理程度高的岗位,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税源专业化人才队伍。坚持以能定级、按能配岗、岗能匹配的原则,既发挥了高素质复合型管理评估人才的核心作用,又发挥了一些年龄犏大、业务能力一般的同志做好基础性工作的作用,使人才适应工作需求,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臵,激发了新的活力。

(三)信息管税,在税源管理方法上实现管理方法专业化 立足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切实提高信息管税水平,在税源管理方法上实现管理方法专业化。

1、深化两个系统应用,增值利用指标参数

一是注重调查落实质量。在落实预警信息时,强化生产要素分析方法应用,注重综合运用其他分析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开 展纳税评估。重点关注具有行业、区域特征指标的异常变动,实施重点评估、专项反馈。

二是依托两个系统建立评估管理模板体系。在调查评估中,建立起分行业、分税种的行业管理模型或模板,依托“两个系统”提供的评估模板、方法、参数,通过对典型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解剖式调查分析,找准行业经营规律,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评估办法和税源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覆盖部分行业和税种的管理模板体系,增强税源管理的针对性。

2、加强数据综合分析,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分类型、分税种、分行业有重点地进行分析,将工作重心落到征管的难点和热点上,对一般纳税人零低申报预警、滞留票管理、小规模企业纳税额偏低预警等问题开展专题分析,形成数据分析报告。结合数据分析报告,出台包括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所得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管理意见。

3、结合税源分类情况,积极开展风险应对

一是实行分类应对。对重点税源和特殊税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掌握企业基本信息,强化物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的监控分析,积极防范关联企业税收转移,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及时准确预测税收收入,实施个性化管理与服务;对中小企业和一般风险点,从分析不同行业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涉税信息及其变动规律入手,分行业、产品确定监控方法,建立监控指标体系,据此采集纳税人相关信息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综合评定;对个体税源和层次较低的风险点,依托政府各部门及社会管理资源,不断提高个体及零散税收社会化征管的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在管理重点上突出抓好个体大户和临界起征点业户的管理,在管理手段上依托社会力量实行以票控税和计算机定税。

二是实行集体审议制度。在评估事项的处理上分层集体审理定案,对重点风险评估事项由税源监控管理中心审理定案,对稽查局立案的重点风险评估事项由区局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定案,对上述情况以外的涉税评估事项由税源管理科集体审理小组定案。对预警评估系统已完成评估的纳税人,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按一定比例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复审复查,不断提高税源管理质量。

三是实行随机派工制度。由专门部门随机分配风险应对和调查事项,同时实行部门间分离制,即案头分析、风险应对由不同科室人员承担,实现税收管理权利的分散制衡;实行“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为各团队明确工作目标、科学分配任务、保障高效执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协调衔接,在税源管理运行上实现管理协作专业化

按照“横向互动、纵向联动、内外协作、高效顺畅、立体运行”的指导思想,在职能科室和税源管理科室之间进行明确分工,系统内外协调配合,实现管理协作专业化。

一是协同共动,权责共担。一方面建立上下联动机制。按照指导意见,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规范上下沟通渠道和工作要求,形成上下联动、链条紧密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健全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横向互动机制,形成以分析引导评估、以评估促进稽查、以稽查促进管理的良性互动机制。再一方面,建立外部门信息协作机制。加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与协调,完善涉税信息交换机制,明确第三方信息采集的种类、内容、标准、方式和工作职责,做好第三方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加工、分析、利用,不断提高掌握税基、控管税源的能力。

二是优化流程,简化手续。一方面,逐项梳理行政审批的流程,本着维护纳税人权益和注重监管实效的原则,推动事前审批向事前备案、过程监控转化,推动审批由多部门流程审批向办税服务厅窗口审批转化,精简不必要的调查、签字,对不需要实地审核的审批事项,由办税服务厅即时办理,对不需要实地审核但必须由法规岗位终审的审批事项,由办税服务厅直接交由法规岗位办理,压缩审批环节和周期。另一方面,简化审批、备案受理资料,除了该事项的专用表格和按规定必须存档的资料外,凡是 计算机可以检索的信息,各部门不得再要求纳税人重复报送资料。再一方面,归并审批、备案事项,将审批、备案事项按新办、存续、注销等不同环节提示纳税人尽量合并办理;清理审批流程中的非行政审批事项。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是税源管理更精细。税源多元化管理实施以来,重点税源企业主体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拉动了整体税源的增长;中小型企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非居民税收势头更加迅猛,个体零散税收综合治税力度加大。

二是纳税遵从度更高。“逐步趋严”的人性化纳税遵从风险管理机制,帮助纳税人及时纠错,降低涉税风险。纳税遵从总体状况、税收征收成本等重要指标进一步改善,税源管理专业化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

三是依法治税能力更强。新模式改变了以往税收管理员一人统揽税源管理职能的情况,根据税源管理流程设臵岗位,体现分工精细化、专业化。目前风险管理专业团队的建立,风险应对措施的出台,综合运用税收分析、风险提醒、纳税评估及税务稽查等应对措施,大力加强了税收风险管理,有效净化了税收征管环境。

四是纳税服务更优质。按照“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要求,办税服务厅在推行“一窗通办”服务模式的基础 上,加大网上申报、认证、抄报税力度,积极推行网上审核审批、自助办税、网络发票管理和自助表格打印系统的应用力度,降低了办税成本。

五是人才队伍更完备。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了与深化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三、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路径与思考

在肯定高新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成绩的同时,当前税源专业化管理基础尚不稳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思想认识层面看:工作理念已经转变,但实践转化尚不牢固。表现在对专业化管理的内涵学习不够、思考不深、把握不透,思想转化和工作要求的转化还不到位。最核心的问题是对“管户”向“管事”转变的认识不够深,还习惯于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二是从组织领导层面看:组织架构初步搭建,但配套体系尚不严密。目前已形成纳税服务、纳税评估、日常管理、税务稽查四大组织序列,初步建立了专业化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运转体系。但与专业化管理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业务规程、工作流程、绩效考评体系等还没有实现全面建立与对接。尤其是纳税服务方面,纳税人依申请事项没有全部集中到办税服务厅。三是从机制运行层面看:信息平台已经建立,但运行机制尚不完善。以信息管税为依托的专业化联动机制已经建立,但是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内外协作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通过以上分析,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在深度、广度上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即: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纳税评估为重点,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努力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我们要准确理解这一总体思路,在深化税收专业化管理中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明确“促进税法遵从”的改革取向。促进税法遵从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小政府、大社会”,即: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把不属于政府的职能分离出去,充分发挥社会本身的自主功能。因为政府规模越小,就意味着维持公平秩序的成本越小。作为政府的一个执法部门,国税部门也不是“全能部门”、“无限公司”,而是“有限公司”,必须要利用社会力量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税法遵从,就是强调发挥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修复机能,税务机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按照行政授权范围办事,杜绝统揽包揽、没事找事。对税务机关来讲,只有促进纳税遵从,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征税成本、提高征管效率。

(二)树立“风险管理”的理念导向。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合理配臵管理资源,通过风险分析识别、应对处理、过程监控、绩效评估等措施,不断提高纳税遵从度的过程和方法。税收风险管理是我国新一轮征管改革的导向和重要特征之一。税务机关不可能把征管资源平均用于每个纳税人,只能把有限的征管资源优先用于风险高的纳税人和领域,对不同风险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资源配臵角度考虑,税收风险管理的重点实际上是年营业额较多的纳税人和亏损多、高风险的企业。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还责于纳税人”,一方面引导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一方面推进集约型、打击型稽查,把纳税人纳税信誉与社会诚信体系结合起来,把国税干部从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

(三)突出“纳税评估”的核心位臵。要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流程贯彻到税源专业化管理中,重点做好纳税评估工作。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纳税申报情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评价,并作出相应处理的税收管理行为。影响纳税评估效果的关键因素是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充足性和真实性。目前,我们在信息来源上存在三个方面的限制:一是税务机关信息采集范围偏小;二是信息在系统内部各个环节之间和系统外部各个部门之间交换不足;三是纳税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较差。这些问题使税务部门开展纳税评估工作都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必须认识到,纳税评 估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和纽带,它对内通过分析识别风险,安排应对措施,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对外通过疑点告知、约谈核查,帮助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应对纳税遵从风险。因此,条件成熟时要搞纳税评估,条件不成熟时创造条件也要搞。

(四)搭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即上下级之间的纵向层次要尽可能少,以加大横向管理宽度,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质量和主动性。运用到税务部门机构设臵中,要求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与执法主体的数量,将有限的人力资源用于专业化管理和征管一线,提高业务指导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我们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组织架构应力求实现“机构扁平化、机关实体化、基层专业化”的“三化”目标,努力实现机关职能由以行政管理为主向以业务监控为主转变,工作方法由以指挥部署、调度监督为主向以直接参与、协同管理为主转变。

(五)对征管模式演变的法治思考。我国税务机关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征、管、查三分离的征管改革,1997年确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30字征管模式。2004年,总局为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在征管模式中增加了“强化管理”的内容,制定并实行了税收管理员制度,形成了34字征管模式。2009年,肖捷局长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的要求。这其中,调整或是取消税收管理员制度成为当前征管方 式变革的焦点和难点。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国家为了加强税源管理,建立的税务管理人员亲自接触纳税人、了解掌握辖区内纳税人税源及其变动情况,克服税务人员对纳税人税源情况了解不足、掌握不实、疏于管理等问题的一项制度。从法治角度看,其核心是研究如何管理纳税人,即“管人”,显著特征是税收管理员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直接联系,并因此承担法律责任,导致税收管理员与税务机关的责任风险急剧加大。现阶段,我们在征管改革过程中彻底打破税收管理员制度、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其核心是“管事”,显著特征是税收管理员与纳税人之间不再发生直接联系,从而也就切断了“法”的责任风险的源头。先进的征管模式应当是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税务机关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施“收、查”相分离的模式,日常管理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征管模式的总体发展趋势。

下载对深化高新区国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深化高新区国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4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 侯赞平税源管理是基层税务机关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税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征、管、查分离后,有些职......

    高新区国税税源一科2010年度总结(共5篇)

    税源管理一科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我科在区局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国税为主题,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坚持依法治税,推进税收专业化管......

    关于深化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关于深化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思考精细化管理在矿实施已有一些时间,取得的效用是显而易见的。就拿我们矿各单位的工作标准和流程来说,现在已经很规范了,也是我们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

    对银行精细化管理思考

    对商业银行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银行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是把管理的对象逐一分......

    对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思考

    对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思考日期:2008-11-2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税源是指税收收入的来源。经济决定税源,但税源不等于税收。在税源一定、税法不变的前提下,税源转化为税收的多......

    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建议(含5篇)

    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建议2007-02-10 16:47:50一、影响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因素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同税收科学化要......

    对国税文化建设再深化再提升的思考

    对国税文化建设再深化再提升的思考 多年来,我市国税系统结合工作实际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以“执法让国家放心,服务让纳税人......

    对强化税源监控管理的几点思考

    对强化税源监控管理的几点思考一、强化税源监控管理的现实意义税源监控管理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对纳税人纳税情况,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规范的、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对......